在浮山初夏的季节里弥漫着清爽的青草味与果香味,汲秋荔桑和度宜打闹完,便被太后和田嬷嬷下令回去洗澡换上新的衣服,准备下山迎接远客。

    汲秋换好了一套浅青色直袖长衫襦裙,配上了丹咏在解县回程送给自己的鹅黄色的牡丹绢花,荔桑则穿着嫩黄长衫配着水杏色的襦裙,头戴浅粉色的芍药和汲秋手挽着手准备一路从飞泉宫走到山脚下的小石潭门迎接今晚飨宴和赏赐宴的宾客。太后不放心她们二人接待宾客,又让度宜换了一套水蓝色的直袖常服跟了过去。

    临近旁晚,三人乘着爽快的夏风沿着浮山道一路向山下走去。

    小石潭门位于进出浮山的主干道上,说是门,其实只架在路口用了一块一米多高的太湖石刻了字。

    小石潭门因主干道旁有一汪清澈见底的小石潭而得名,由小石潭门进入浮山,沿着盘山的浮山道可以欣赏四时之景,不同但各有趣味,最为出名的是柳莺牡丹、山泠飞泉、红叶染林和冬雪江钓之景,也对应四季最美的景色。

    太后与其他贵族出入隆福寺和三清道观的车马都用这条道。汲秋和荔桑还是第一次走在浮山道上,荔桑好奇地对度宜问东问西,度宜笑着回到她的问题。汲秋则淡淡地看着浮山道两边年轮过了百年的树木,又听见不远处又飞瀑落下溅入潭水之中的声音,和自己平常用的出入后山的道路不同,觉得十分惬意。

    “大公子,今晚是飨宴和赏赐宴,飨宴就是能吃好吃的,那么赏赐宴是什么呀?”荔桑不知道从哪棵树上顺下来的果子,一边吃一边问到。

    “赏赐宴,顾名思义就是嘉赏与恩赐,太后娘娘每年都会按例赏赐一些东西给来的客人。若是族中今年有高中恩科的,便会赏赐给他以作嘉奖。上次的物件并不全是金银,有些历年的名家收藏也会被赏赐给族中优异之士或者来赏赐宴的皇亲贵戚们。明年估计就该论到两位姑娘替田嬷嬷去打理赏赐单子了”度宜抢了一颗果子说道。

    三人晃晃悠悠地借着黄昏最后一线夕阳光走到了小石潭门。

    门口已经站了几十来名内宫宫女,拿着高杆正在点亮沿路用进贡细腻如缎的高丽纸糊的灯笼,灯笼每隔一米就有一盏,弯弯绕绕的盘山道慢慢被点亮了起来,彷佛一条细长的游龙从小石潭门上盘踞而上直到飞泉宫中。

    荔桑被正在盯着宫女上灯的高嬷嬷叫去帮忙负责在进门后引路,只留汲秋和度宜站定在小石潭门前。

    汲秋远远地就见到一辆装饰华丽地马车正在从远处赶来,不禁问度宜等人到了该怎么办,度宜双手交叠仪态端庄面带笑容小声说道:“姑娘别慌,到时我会一一行礼,姑娘跟着叫,既是太后派来的,没有人会为难姑娘你的。”汲秋点点头。

    “喏,阳城公主来了。”

    阳城公主!汲秋已经不知道在蔡吾的事情听到过多少次这个名字。

    阳城公主,是当今圣上的亲妹妹,与圣上的关系极好,在皇帝登基之时被封为长公主。作为太后唯一的女儿,太后十分疼爱阳城公主,在阳城嫁于燕王孙之后,圣上破例允许阳城在帝京建府不到燕地居住,还享有远超一般公主规格的汤沐邑封地。

    汲秋正想着这位长公主是何模样,便听见一位声音温柔可亲的女子说道:“度宜侄儿,许久不见竟有些认不出。”

    “长公主好”二人齐齐回礼道。

    “刚在阿爷府中忙了些许日子,未曾到阳城姑姑府中行礼,还请姑姑恕罪。”度宜用手肘戳了戳汲秋。汲秋见马车帘被一双白皙点着红指甲戴着蓝宝石双戒的夫人掀开,露出一副富贵可人的姣好面容。

    “你在解县的事情我都听说了,蔡吾乐坏了,今夜还有个大礼等着你。”度宜给阳城拜礼。

    阳城又看了看汲秋,收敛起对着度宜笑着的面容看着汲秋说道:“母亲选你个小东西接替田嬷嬷的掌侍位置,照顾不好母亲可仔细你的皮。”

    汲秋听阳城公主的话语中并不喜欢自己,便小声行礼不敢抬头。幸好那马车为了给后面的车让路,没有久停便立马上山了。汲秋讪讪地觉得委屈,远远送走了阳城公主。

    “秋姑娘,看,那是襄侯的车马,今晚来的是老襄侯和襄侯世子。”汲秋还来不及伤心,便又迎来了一辆车马。襄侯的车马十分简朴,老襄侯常年身弱怕受风未打开门帘,只有襄侯世子李诘掀开了车帘与度宜打招呼。

    那李诘也是和度宜汲秋差不多年纪,却长着一副姑娘模样,面容清丽十分美丽。李诘和度宜寒暄了几句,看着汲秋觉得十分有意思,让度宜有空带着汲秋去府上找他游玩。汲秋十分不解自己是哪里有意思,度宜解释一番她才明白。

    “襄侯世系都供职于天禄阁,天禄阁是高祖皇帝建的用来占星卜运存储历代名书的地方。世子大概是觉得你和我站在一起十分有趣,想要捉弄你玩。世子为了精进自己的卜卦,经常为宫中的宫人占卜,秋姑娘不必担忧,我改日带你去就是。”度宜笑着说。

    “那襄侯和大公子一样也是太后的娘家人吗?”

    “太后娘娘和襄侯是太后进宫前就认识的好友,这些年襄侯都会参加太后娘娘邀请的宴席。”

    “原来如此,我刚听了阳城公主的话,十分担心,度公子真的觉得我到时能当好这个掌侍吗?”汲秋想起阳城公主说的话不禁又忧心到。

    “太后说姑娘你是掌侍,姑娘自然就行。上次元…我家薛荣还说呢,你和荔桑都该去学堂正儿八经的学学,我之前已经请求过了太后,等这次宴会结束,你和荔桑还有新一批的几个小宫女都可以去度家的私塾学习。”度宜信心十足的和汲秋说道。

    汲秋听到能去学堂学习不由的露出了笑容,内心对度宜感激不已。

    想想阳城公主对自己不是十分满意也是应该的,自己既不读书也不怎么会做事,做起掌侍更没有田嬷嬷们得心应手,阳城公主作为太后的女儿担心是应该的。既然如此,自己更要加紧学习做事才行,这样公主才能信任自己,汲秋如此想着。

    夜幕缓缓降临,荔桑也终于抽身回到了小石谭门和度宜汲秋一并接待了度相国、鸿胪寺左仆射东郭喜、胶西王及王妃,以及一众度氏诰命夫人以及族中子弟。

    等最后一批车马迎上山之后,荔桑按捺不住的想要和汲秋说高嬷嬷怎么让自己挂灯笼点灯,训斥自己今年做成这样明年等田嬷嬷走了要怎么办,自己还在登高挂灯的时候被吴仁鹤绊脚绊了一下差点掉下来。

    汲秋看荔桑气鼓鼓的样子把两个人的怨气苦楚都丢在了一旁,捏着荔桑的嘴巴说道:“干活吧荔桑,等咱们老了咱们也能像老嬷嬷一样不用干活了。”

    “姐姐是不知道那高嬷嬷,嘴巴像叠钞票一般,我都来不及说些什么。”二人并行准备上马车回到飞泉宫。

    “荔桑,你是没见到长公主看我的模样,说我服侍不好太后要仔细我的皮。”汲秋见荔桑吐槽,自己也一吐为快。

    “什么,长公主凭什么这么说姐姐,还有比秋姐姐你更细心的人吗。”荔桑不满的说道。

    “高嬷嬷她自己上次送太后灯笼,直接给灯笼戳了个窟窿眼儿,然后林嬷嬷上次在茶园和我说那个高大眼儿今天叫我去给她送茶。”汲秋笑着逗着荔桑说道。

    “可不是呢姐姐,高嬷嬷和林嬷嬷一向不对付,上次高嬷嬷见林嬷嬷送我们去和大公子汇合,回来还气的不得了,听胡桃说,高嬷嬷准备在大公子面前说些她女儿的好话,把她女儿送进相国府里做事。”

    荔桑从兜里掏出个果子递给汲秋说道,随后荔桑想起什么又大笑说道:“林嬷嬷说高嬷嬷不仅是为了给女儿谋个好前程,还是为了能让大公子做姑爷呢。”

    汲秋听见一边憋笑到一边赶忙捂紧荔桑的嘴。“嘘!大公子还在旁边呢。”两人悻悻然的看着度宜,确认度宜没有听见之后火速登上了车,又看着对方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章节目录

《泅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回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回衫并收藏《泅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