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汲秋三人匆匆回到飞泉宫宴,宫宴结束前,度太后便收到了圣上身边的费福传来的谕旨,皇帝预备在上林苑围猎,邀请太后以及胶西王襄侯等并一众贵族子弟们进行观猎。
太后当下接下了旨意,送了皇帝金制云龙纹鼎和太医院特制的安神香让费福带回甘泉宫中给圣上。此后太后一边预备回建章宫的事宜,一边吩咐着手下的人安排前往上林苑。
因此汲秋日日被太后和田嬷嬷带在身边教导掌侍内容,她每日在山脚上下来回跑动安排事宜,半个月下来身体便有些吃不消,汲秋一边拖着不舒服,一边想着在回到建章宫前如何能给度宜递个信见一面,仔仔细细问一问当年汲府的案子到底是什么下落,府中的大小姐汲朴究竟去了哪里,让汲朴回来,自己好早日脱身太后宫中,去找自己的娘亲。
汲秋心中也时常担心娘亲是不是在汲府当晚的大火中丧生了,但既然没有收到消息,那便是好消息,只要自己有一线希望,还是要去找。
汲秋还没想好如何给度宜递消息,便收到了胡桃带来的度宜的口信,约汲秋今日晚间在浮山茶园里凉香亭见面。
她匆匆的赶到浮山茶园,只见度宜穿着一身黑色薄外套,暗绣银线夹竹桃纹,一拢头发梳起来高高的扎起了马尾。
汲秋上前行礼,度宜忙将她扶起说道:“姑娘不必多礼,今日来此是有一些要事嘱咐姑娘。”“大公子请说。”
度宜让汲秋坐下,晚夏的风吹着似是有一些寒意。“我在宫宴次日便收到了帝京传来的赐官诏书,圣上命令我尽快的回到帝京安排国子监新一批太学生入学之事,这几日我便预备着启程回帝京了。只是我听说圣上再过三四日就要来上林苑围猎,飞泉宫就在上林苑边不远,因此圣上可能还会到飞泉宫中来与太后相见。另外太后不久也会回到帝京之中的建章宫居住”
汲秋听见圣上来飞泉宫中,不明所以的点点头。
度宜紧跟着说道:“姑娘在蔡吾大人那件事中对在下帮助颇多,虽说都是受着太后的命令,但在下感激不已,可以说在下能够封的国子监主簿离不开你和荔桑姑娘的帮助。我只是担心太后回宫后,建章宫中人多口杂,难免会有不顺心。”
汲秋也甚是担心的说道:“大公子真是说到了奴婢的心里,这几日我在飞泉宫中听闻田嬷嬷说的一些事情,便知道建章宫中老人颇多,我年轻只怕担不起事情,定是要难于在飞泉宫中。”
度宜接道:“宫中不比行宫。宫中情势复杂多变,光是各宫中的妃嫔们便是错综复杂极了。姑娘身份不同,在太后身边服侍,一定要千万小心。”汲秋看着度宜点了点头。
“相信不久之后,我们就会在帝京相见了,汲姑娘。”
帝京,帝京……不知帝京又是何种模样,明年的此时自己又会在哪里。度宜看汲秋放了空发了呆,不由说道:“我的一番话怕是吓到了姑娘,姑娘在太后身边服侍,回到帝京只需做好一个人的功夫便是。”
“阳城长公主?”
度宜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太后身边最为宠爱和关心的就是长公主。我听闻长公主也要参加这次围猎,姑娘不妨趁机去面见阳城公主,实时禀报太后的身体健康状况即可。”
“敢问大公子,东阳汲府为何会一夜覆灭?不瞒公子,我一直没有收到我娘亲的消息,很是想念。”汲秋问道
度宜沉默半晌,想了想回到:“秋姑娘,东阳侯府的事情是帝京一等被严肃处理的案件,我知道的也不全。听周不闻的折子里说当晚汲府太夫人连同侯爷外加全部的奴仆,共二百七十口,已经全部葬身火海之中了。姑娘,太后这里很安全。只要姑娘不说你是汲府中出来的,无人可为难姑娘。”
汲秋听见二百七十口全部葬身火海,眼泪簌簌而下,度宜给汲秋递来丝巾。
汲秋擦干眼泪起身拜谢度宜,询问度宜何时准备前往帝京,自己好送他。
“今晚,和姑娘说完话我就动身了。”
度宜看了看浮山茶园,晚上夜幕降临,只有一盏灯放在凉香亭的石桌中间,两个的脸上都氤氲着柔和的灯晕。说完,度宜便上马准备连夜回京,汲秋目送着度宜骑马下山,直到度宜那身影消失在黑夜之中。
当夜,汲秋便开始发起了高烧。太后特地赦免她在飞泉宫中吃药休息,允许她迟两日再前往上林苑场,让留下的宫女每日来照顾汲秋。汲秋已经很久没有生过病了,这次的高烧连烧两天,烧的自己头晕眼花眼冒金星,在床上根本起不来。
一晚又一晚的高烧让她在迷迷糊糊之中梦见了汲太夫人在走之前对自己说的话,又迷迷糊糊梦见了汲府那晚的火光,大火冲天的模样,自己的娘亲在冲天火光之中悬梁自尽,自己怎么跑向娘亲都跑不到。
又梦到了汲朴,一会儿梦见自己当时和汲朴在莲湖之中划船游玩的情形,一会儿又梦见汲朴在火光之中惨叫,浑身大火向自己扑来的样子。汲秋就在高烧梦中反复的梦见这些情形,直到三四日后,高烧退了,才有些缓神过来。
汲秋醒来之时发现已经是清晨,桌边还放着宫女看护自己没有喝完的茶水,她将剩下的茶水一饮而尽,总算是解了一些渴。
又自己穿戴好衣裳,询问留下的宫女是什么时辰了,如何从飞泉宫去往上林苑场。
那留下的小宫女也没有出过浮山,这几日只会照顾汲秋,说不出些别的。汲秋见问不出什么,便收拾好自己的衣物,准备凭借着走之前林嬷嬷给自己说的一些记忆慢慢从浮山围栏道摸索到上林苑场去。
临近夏季上林苑场绿草茂盛,树林带着空气中都充斥着清爽的味道。上林围猎是高祖皇帝开始设立的,每年都会进行一个围猎,有时是春天有时是冬天,全凭历任帝王的喜好。当今圣上刚年过三十五,正值壮年,因此会在春夏两季举办围猎,以彰显本朝武德充沛。
上林苑除去围猎之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关闭的,以供猎物们休养生息。在围猎期间,便会将围猎场打开,上林苑与浮山相连的苑门也会拆掉围栏,太后就是从相接的围栏道直接前往的上林苑场。
汲秋一边沿着围栏道走,一边脑子里在盘算着那日度宜和自己说的话。度家的大公子是度太后极为重视的人,自己那日提起汲家的情况得到的消息,不免心中一酸。
二百七十口,在府中之时经常听汲朴原来说过,汲府有二百七十二口,是各个侯府之中人数最少的。也就是说,除了汲朴和自己,连同娘亲汲府其他所有人都已经全部不在人世了。
可是汲朴又在哪里,汲朴为什么没有和自己一起被送到太后这里。自己只是一个仆人,为什么能得到太夫人的帮助。那晚来自己房中的人是宫中的人还是谁?为什么自己的娘亲什么都没有告诉自己。
汲秋越想越觉得复杂脑仁生疼,加上高烧刚刚褪去,不免腿一软,就要晕倒在狭小的围栏道上。在汲秋准备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爬起来的时候,只听见哒哒哒哒的马蹄声,一个穿着铠甲脚蹬红线黑皮马靴的少年人下马朝自己走来。
太后当下接下了旨意,送了皇帝金制云龙纹鼎和太医院特制的安神香让费福带回甘泉宫中给圣上。此后太后一边预备回建章宫的事宜,一边吩咐着手下的人安排前往上林苑。
因此汲秋日日被太后和田嬷嬷带在身边教导掌侍内容,她每日在山脚上下来回跑动安排事宜,半个月下来身体便有些吃不消,汲秋一边拖着不舒服,一边想着在回到建章宫前如何能给度宜递个信见一面,仔仔细细问一问当年汲府的案子到底是什么下落,府中的大小姐汲朴究竟去了哪里,让汲朴回来,自己好早日脱身太后宫中,去找自己的娘亲。
汲秋心中也时常担心娘亲是不是在汲府当晚的大火中丧生了,但既然没有收到消息,那便是好消息,只要自己有一线希望,还是要去找。
汲秋还没想好如何给度宜递消息,便收到了胡桃带来的度宜的口信,约汲秋今日晚间在浮山茶园里凉香亭见面。
她匆匆的赶到浮山茶园,只见度宜穿着一身黑色薄外套,暗绣银线夹竹桃纹,一拢头发梳起来高高的扎起了马尾。
汲秋上前行礼,度宜忙将她扶起说道:“姑娘不必多礼,今日来此是有一些要事嘱咐姑娘。”“大公子请说。”
度宜让汲秋坐下,晚夏的风吹着似是有一些寒意。“我在宫宴次日便收到了帝京传来的赐官诏书,圣上命令我尽快的回到帝京安排国子监新一批太学生入学之事,这几日我便预备着启程回帝京了。只是我听说圣上再过三四日就要来上林苑围猎,飞泉宫就在上林苑边不远,因此圣上可能还会到飞泉宫中来与太后相见。另外太后不久也会回到帝京之中的建章宫居住”
汲秋听见圣上来飞泉宫中,不明所以的点点头。
度宜紧跟着说道:“姑娘在蔡吾大人那件事中对在下帮助颇多,虽说都是受着太后的命令,但在下感激不已,可以说在下能够封的国子监主簿离不开你和荔桑姑娘的帮助。我只是担心太后回宫后,建章宫中人多口杂,难免会有不顺心。”
汲秋也甚是担心的说道:“大公子真是说到了奴婢的心里,这几日我在飞泉宫中听闻田嬷嬷说的一些事情,便知道建章宫中老人颇多,我年轻只怕担不起事情,定是要难于在飞泉宫中。”
度宜接道:“宫中不比行宫。宫中情势复杂多变,光是各宫中的妃嫔们便是错综复杂极了。姑娘身份不同,在太后身边服侍,一定要千万小心。”汲秋看着度宜点了点头。
“相信不久之后,我们就会在帝京相见了,汲姑娘。”
帝京,帝京……不知帝京又是何种模样,明年的此时自己又会在哪里。度宜看汲秋放了空发了呆,不由说道:“我的一番话怕是吓到了姑娘,姑娘在太后身边服侍,回到帝京只需做好一个人的功夫便是。”
“阳城长公主?”
度宜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太后身边最为宠爱和关心的就是长公主。我听闻长公主也要参加这次围猎,姑娘不妨趁机去面见阳城公主,实时禀报太后的身体健康状况即可。”
“敢问大公子,东阳汲府为何会一夜覆灭?不瞒公子,我一直没有收到我娘亲的消息,很是想念。”汲秋问道
度宜沉默半晌,想了想回到:“秋姑娘,东阳侯府的事情是帝京一等被严肃处理的案件,我知道的也不全。听周不闻的折子里说当晚汲府太夫人连同侯爷外加全部的奴仆,共二百七十口,已经全部葬身火海之中了。姑娘,太后这里很安全。只要姑娘不说你是汲府中出来的,无人可为难姑娘。”
汲秋听见二百七十口全部葬身火海,眼泪簌簌而下,度宜给汲秋递来丝巾。
汲秋擦干眼泪起身拜谢度宜,询问度宜何时准备前往帝京,自己好送他。
“今晚,和姑娘说完话我就动身了。”
度宜看了看浮山茶园,晚上夜幕降临,只有一盏灯放在凉香亭的石桌中间,两个的脸上都氤氲着柔和的灯晕。说完,度宜便上马准备连夜回京,汲秋目送着度宜骑马下山,直到度宜那身影消失在黑夜之中。
当夜,汲秋便开始发起了高烧。太后特地赦免她在飞泉宫中吃药休息,允许她迟两日再前往上林苑场,让留下的宫女每日来照顾汲秋。汲秋已经很久没有生过病了,这次的高烧连烧两天,烧的自己头晕眼花眼冒金星,在床上根本起不来。
一晚又一晚的高烧让她在迷迷糊糊之中梦见了汲太夫人在走之前对自己说的话,又迷迷糊糊梦见了汲府那晚的火光,大火冲天的模样,自己的娘亲在冲天火光之中悬梁自尽,自己怎么跑向娘亲都跑不到。
又梦到了汲朴,一会儿梦见自己当时和汲朴在莲湖之中划船游玩的情形,一会儿又梦见汲朴在火光之中惨叫,浑身大火向自己扑来的样子。汲秋就在高烧梦中反复的梦见这些情形,直到三四日后,高烧退了,才有些缓神过来。
汲秋醒来之时发现已经是清晨,桌边还放着宫女看护自己没有喝完的茶水,她将剩下的茶水一饮而尽,总算是解了一些渴。
又自己穿戴好衣裳,询问留下的宫女是什么时辰了,如何从飞泉宫去往上林苑场。
那留下的小宫女也没有出过浮山,这几日只会照顾汲秋,说不出些别的。汲秋见问不出什么,便收拾好自己的衣物,准备凭借着走之前林嬷嬷给自己说的一些记忆慢慢从浮山围栏道摸索到上林苑场去。
临近夏季上林苑场绿草茂盛,树林带着空气中都充斥着清爽的味道。上林围猎是高祖皇帝开始设立的,每年都会进行一个围猎,有时是春天有时是冬天,全凭历任帝王的喜好。当今圣上刚年过三十五,正值壮年,因此会在春夏两季举办围猎,以彰显本朝武德充沛。
上林苑除去围猎之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关闭的,以供猎物们休养生息。在围猎期间,便会将围猎场打开,上林苑与浮山相连的苑门也会拆掉围栏,太后就是从相接的围栏道直接前往的上林苑场。
汲秋一边沿着围栏道走,一边脑子里在盘算着那日度宜和自己说的话。度家的大公子是度太后极为重视的人,自己那日提起汲家的情况得到的消息,不免心中一酸。
二百七十口,在府中之时经常听汲朴原来说过,汲府有二百七十二口,是各个侯府之中人数最少的。也就是说,除了汲朴和自己,连同娘亲汲府其他所有人都已经全部不在人世了。
可是汲朴又在哪里,汲朴为什么没有和自己一起被送到太后这里。自己只是一个仆人,为什么能得到太夫人的帮助。那晚来自己房中的人是宫中的人还是谁?为什么自己的娘亲什么都没有告诉自己。
汲秋越想越觉得复杂脑仁生疼,加上高烧刚刚褪去,不免腿一软,就要晕倒在狭小的围栏道上。在汲秋准备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爬起来的时候,只听见哒哒哒哒的马蹄声,一个穿着铠甲脚蹬红线黑皮马靴的少年人下马朝自己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