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姜雨就翻了起来。
她进山不用别的,一把砍刀足以。
临走前砍了两根树枝把火三轮盖着点,认了一下附近的标志点,借着模糊的光就进了森林。
盛夏能吃的不多,大部分野菜都老了,这里果树又少。
姜雨跟着小溪往下走,估计走了有四十分钟,才在一条小河的对岸,看到了半山坡的毛竹。
姜雨是奔着挖竹鼠去的,又肥又胖又好吃的竹鼠,谁能不爱呢!
结果一进竹林,被一根根又肥又胖的竹笋迷了眼,她前几天买了一包,二十三块钱,一顿都舍不得吃完,剩下的那一半还在冰箱放着。
啊!一提起来她就好气,为什么不等她把冰箱的东西吃完再让她穿,等发现她不见了,冰箱里的吃的估计都坏了。
竹鼠挖不挖的到还得看运气,竹笋就不一样了,一刀下去,竹笋就被她抗在了肩上。
也亏的是毛竹,这个季节还能有竹笋,虽然已经两米多高了,也没有磨灭姜雨想吃它的决心。
砍了四根,她就扛不下了,这毛竹挺粗,竹笋都都碗口那么粗了。
还怕找不到吃的,笑死。
这么多竹笋,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一路走回去,太阳也出来了,露水打湿的裤腿贴在小腿上,汗水顺着额头滑进衣服,笋壳上的绒毛刺在皮肤上泛起阵阵痒意。
姜雨把竹子扛回来第一时间不是吃了它,而是刨水坑。
她迫切的想要洗一个澡。
裤子是湿的,衣服是潮的,就连头发丝都是一缕一缕的。
水流太小,坑刨的再大,也不可能直接变成澡堂子。
等水坑里的水逐渐清澈起来,姜雨放了一块大石头放进了水底,整个人就迫不及待的走了下去。
盘腿坐在石头上,泉水刚好没过她的胯。
“啊!”舒服的喟叹一声,她感觉整个人都活过来。
清晨七点钟泡泉水澡多少还是有点造次了。
打了个哆嗦,姜雨把湿透了的衣服裤子脱了,里面还剩下一个小背心款的运动内衣,裤子就蹲在水里揉了几把,从水里出来的时候又给穿上了。
她这衣服昨天早上才换的,就是出了一点汗,也不脏。
一会儿太阳出来十几分钟就晒干了,倒也没那么难受。
她顺带把昨晚着了露水的几件衣服也抱出来,晒在石头上面。
一条加绒加厚的秋裤,一条裤子,一件羽绒衣,一件毛衣,一件秋衣,满打满算,也就这么几件衣服,不好好保存,她怕她过几年要在这山里裸奔。
烧火做饭,昨晚上就没吃,她都饿死了。
也没舍近求远,姜雨直奔前面那颗病树,砍了烧了,就当为这片森林积德行善了。
等走近了,她才发现高估了自己,这树又高又粗,就靠他那把小砍刀,估计砍折了,这棵树都砍不断。
眼瞅砍不断,转头就去了旁边的白杨林,新鲜的白杨树枝是脆的,用力一折就断了,姜雨拖了一大捆回来,路过那了病殃殃的大树的时候也没放过,把碰得到的树枝都算折了回来,弄了一手的虫子尸体。
不过今天要用的柴火应该也够了。
把火柴拖回去,就要用到救她命的东西了。
火镰放在车斗里的,姜雨手刚伸进去就缩了回来。
一根通体碧绿的“蒜苔”吓得她一激灵,也不知道是不是生死看淡了,姜雨逮着“蒜苔”的尾巴就给扔了出去。
“小蒜苔”连脑袋都没来得及歪过来,直挺挺的砸在树上又滚进草丛里,缓了几秒钟,才甩着尾巴扭啊扭的扭走。
平时遇到这种一看就很毒的蛇,她都是主动绕道,赶走都少。
很少有这么勇的时候,今天这蛇遇到她也算它倒霉。
火镰用起来也挺有意思的,把炭化的棉布放在打火石上,用火镰在打火石上用力摩擦,很容易就冒出了火星。
打了好几下,她才想起没有准备引火的绒叶,整个盒子里面就三块绒布,可禁不住她这么造。
绒叶也好找,干枯的松针,棕树的网状纤维,狗尾巴草的枯叶,都可以当做点火的绒叶。
打了十几下,火星溅到碳布上,黑色的碳布开始以极慢的速度变红。
姜雨连忙把绒草包在上面,轻轻呼了几下,在绒草点燃的时候及时把剩下的碳布扯出来熄灭。
没办法,这么大个铁盒子,就配了三块碳布,根本不经用。
砍回来的树枝有一些是干的,有一些湿的,姜雨把它们搭在一起,又用石头垒了一个小小的灶台。
在保温杯和装碳布的小铁盒子之间犹豫了一下,还是选了大肚杯当锅,小铁盒当碗。
为了水烧的更快,姜雨把保温杯的盖子都拧上了。
这边烧水,她就开始剥竹笋,一米多高的竹笋多少还是有点老了,尤其是根部,每节竹笋只有一半能吃。
切下来能吃的竹笋又改成条状,二十厘米高的保温杯刚好当两层,塞的满满当当。
泛青的竹笋煮到断色,就能捞起来泡水了。
姜雨捞了一根尝了一下,味道没什么好说的,再是野生的好东西,没盐没油做出来,将就填饱肚子吧。
毛竹不像水竹,煮熟后一定要漂水再吃,漂水漂的越久,毛竹那股涩味就越淡。
她早上刨的哪个大坑洗了澡又洗了衣服,肯定不用用来泡竹笋。
姜雨又在旁边刨了一个小坑,下面垫了一块大石头,防止水里的泥浆贴在竹笋上。
拇指粗的水流被一分为二,好在大水坑的水已经蓄的差不多了。
火一直烧着,保温杯里的竹笋也没有停下来过,一缸竹笋煮熟了,就再塞一缸进去,煮熟后的竹笋就漂在水坑,有活水一直流动,哪怕是这两天的温度,也能放一个星期不会坏。
四根竹笋煮完,她的小背心也湿透了,寻着笋尖吃了个肚儿圆,后果就是舌根都是麻的。
煮完竹笋又烧了一大杯开水,石灶里的木头还没烧完。
拢共就三块碳布,姜雨犹豫了一下,还是打算留火种。
留火种有两大忌,一是埋的的太浅,二是燃的太快。
留碳种最好要用麻栎树,白杨树不行,一烧就化,麻栎树也是烧白炭的首选,碳化后的炭木更耐烧,灰分更小。
有她拳头那么多粗就行,砍成半米长一截的,大半部分埋在还没有熄灭的炭火里,外面盖上一层灰烬,然后潮湿的青苔跟枯叶一起埋在火坑上面。
热度被隔绝,只剩下一寥寥的白烟缠上树梢,再消失不见。
埋火种的时候,姜雨还在灰烬里发现一块很奇怪的东西,凝结在一块,摸起来有点软。
姜雨掰下一块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有点像蜡烛的味道,不信邪的,他又掰下一块放在白烟冒出来的地方烤了一下,直到融化的液体贴在手上,烫得甩都甩不掉,他这才敢确定这就是蜡烛。
可这烧个火,怎么就烧出蜡烛来了呢?
他看着那几根被虫咬的不成样子的木头,脑子里突然想闪过了一种树——白蜡树。
姜雨抽过一根没烧完木头过来,入手滑腻,拿起来闻了一下,跟蜡烛的味道一模一样。
这根本就不是他以为的病树,而是白蜡树的寄生虫白蜡虫,白蜡树被白蜡虫啃食过后,就会分泌出一种物质,加工后就是最原始的白蜡。
这树是白蜡树无疑了。
这运气,不亏是天选穿越人,烧个火都能把白蜡烧出来。
姜雨看着手里一大团加了灰跟炭的黑疙瘩,想把这玩意儿变成蜡烛,还得再加工一下。
可惜她刚埋了火种,晚上再说吧!
这鬼天气,也不知道她穿到她大好祖国的那一破犄角旮旯了,竹笋还没变成竹子呢!热得她都要化了。
姜雨盯着已经蓄满水的小水坑,忍住泡进去的欲望,先丢了一个晒的发烫的苹果进去泡着,她得先找回来点东西,方便下午收拾半山腰哪个洞,今晚上要睡的。
那洞她昨天进去爬上去看了,乍一看没什么问题。
但怎么可能没有问题?
自然界的动物昆虫比人类更能趋利避害,这种天然的,避风挡雨的洞穴,里面不知道藏了多少小可爱。
姜雨敢保证,她一把火点下去,里面什么魑魅魍魉的小虫子都钻出来了。
早上砍回来的木头还剩下不少,不过大都是大多都是白蜡树,附近的杂草倒是挺多的,放眼望去一片片的全都是艾草跟茅草。
姜雨捡了一些枯枝回来,又挨塞把茅草跟艾草扯起来晒在空地上。
抽空她得把这一片的杂草都扯了,不然大半夜起来上个厕所,一低头看见蛇也在草丛里晒月亮,她得吓死。
顶着太阳拔了一个小时的草,她猛地站起来,感觉头顶全是呲洼乱窜的星子。
坐在树荫下,等着全身的热汗慢慢冷却下来,姜雨才撑着屁股下面的石头,慢慢坐进水里。
她快要馋死这个在水里打转的大苹果了。
泉水哪怕被太阳晒着,也比河水凉的多,苹果在泉水里跑了这么久,刚一靠近,仿佛整个水面都漂浮着苹果的清香。
一口咬下去,又脆又甜,姜雨发誓,她这辈子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苹果。
一个苹果,姜雨吃了大半个小时,吃到最后,只剩下几颗苹果籽和一根干枯的苹果梗,连又酸又涩的苹果核她都没放过。
要不是听说苹果籽吃多了会中毒,真的,苹果在肚子里发芽她都不怕。
剩下的几颗苹果籽她也没扔,就趴在水塘边上,身都没起,用手指头在水坑边戳了一个个小洞,再把苹果籽丢进去。
十三颗苹果籽,姜雨挨塞戳了十三个小洞,长长一排。
种好又撒了一层定根水,怕后面发芽不小心被她踩了,一边浇水一边在水谭里摸石头,给小苹果籽们做了个长长的石头篱笆。
做完了拍拍肚子躺在水里,嫌不舒服又往背后垫了块大石头,她舒服的差点在水里睡过去。
这一泡就泡到了下午,嘴巴想吃东西了就在隔壁水坑摸根竹笋,嫩的吃几根又吃老的。
嘴巴没停,肚子也不觉得饿。
等到艾草晒的蔫吧了,姜雨扎了两捆提到山洞,又爬下去把枯枝也倒腾上去。
埋火种的地方还若有若无的飘着白烟,姜雨抛开一头的青苔跟灰烬,里面的麻栎树已经燃到一半了。
把绒草放在火红的碳上轻轻一吹,火星炸过,绒草顺利被点燃。
姜雨几乎是跳着把火种送进山洞的。
艾草只晒了一下午,还是有些潮,明火一直没燃起来,一股一股的全是浓烟。
都说端午过后的艾草才是药效最好的时候,尤其是老艾。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必来,古人诚不期我。
没一会儿功夫,浓烟多到充斥这整个山洞,开始从洞口往外溢的时候。
藏在山洞缝隙的虫子们也憋不住了,最先爬出来的是一只手指长的蜈蚣,还没从岩壁下来,就被姜雨一脚踩死了。
紧接着是蜘蛛,蝼蛄,潮虫,甚至还有几只壁虎。有毒的没毒的,通通被她一脚踩死,生怕这些小家伙们趁着大晚上睡着了来偷家。
等烟雾变少,里面的虫子大军估计都出来了,姜雨提着一把简陋的艾草扫帚刚想上去,就看见一条通体发红的蛇,嗖得一下就窜了出来。
也不知道睡的有多死,火都烧家,差点变成烧火棍了,才知道往出跑。
又等了一会儿,确定没有虫子再往出爬了,她才拿着艾草扫帚爬上去,把没烧完的草跟来不及跑出来的虫子尸体扫出去。
又来回接了几缸水,才把山洞冲刷干净。
用艾草扎的扫帚用起来软趴趴的,明天去挖竹笋的时候,可以弄些竹枝回来。
下午没开火,姜雨又往火坑里加了一根麻栎树埋好。
除了她的火三轮,姜雨把所有能搬的东西全都搬进了山洞里。
傍晚,太阳坠在天边,姜雨脱了鞋坐在洞口,风吹过,被解开的发丝轻轻杨起,垂落的脚尖绷直了些,随着清风一起欢快的摇晃。
手边放着一堆她刚刚挑出来的艾草跟菖蒲。
小时候每到端午,爷爷都要起个大早,去采摘带着露水的艾草跟菖蒲。
那时候小,不懂话又多,总要追问为什么。
爷爷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门口挂上新鲜采回来的艾草菖蒲,是端午节一定要做的事情。
姜雨估计端午节应该还没到,但这不影响她今天就要插艾。她还习惯性的拿出手机看了眼日期,日期显示今天是圣诞节。
如果她没穿来这里,今天她应该正在街上看别人过圣诞节。
扎好了的艾草菖蒲有三捆,姜雨在洞里面放了一捆,剩下的两捆放在洞口,一边一捆。
把事干完,姜雨在洞里找了平坦的地方拍了拍,准备睡觉。
……
夜深,姜雨挥舞着赶蚊子的手,摸出手机看了一眼,十二点半,她眼睛瞪着比外面的猫头鹰都大。
失眠虽迟但到。
反正睡不着,姜雨纠结了半秒钟,果断拿出手机,把她前天晚上没看完的小说翻了出来。
还好她已经全定了,现在离线也能看。
至于把手里电留着也能看个时间什么的,姜雨表示大可不必,她有手表。
把结尾看完,手机电量也终于告捷,姜雨满足的闭上眼睛。
睡意袭来,蚊子也来了。
半个小时后,姜雨跪在地上双手合十,还做了一个辑,嘴里神神叨叨的念叨着“蚊子,我求求你,滚出这个山洞。”
十分钟后,一手拍死三个蚊子,姜雨从山洞里翻出来,她要和蚊子同归于尽。
她进山不用别的,一把砍刀足以。
临走前砍了两根树枝把火三轮盖着点,认了一下附近的标志点,借着模糊的光就进了森林。
盛夏能吃的不多,大部分野菜都老了,这里果树又少。
姜雨跟着小溪往下走,估计走了有四十分钟,才在一条小河的对岸,看到了半山坡的毛竹。
姜雨是奔着挖竹鼠去的,又肥又胖又好吃的竹鼠,谁能不爱呢!
结果一进竹林,被一根根又肥又胖的竹笋迷了眼,她前几天买了一包,二十三块钱,一顿都舍不得吃完,剩下的那一半还在冰箱放着。
啊!一提起来她就好气,为什么不等她把冰箱的东西吃完再让她穿,等发现她不见了,冰箱里的吃的估计都坏了。
竹鼠挖不挖的到还得看运气,竹笋就不一样了,一刀下去,竹笋就被她抗在了肩上。
也亏的是毛竹,这个季节还能有竹笋,虽然已经两米多高了,也没有磨灭姜雨想吃它的决心。
砍了四根,她就扛不下了,这毛竹挺粗,竹笋都都碗口那么粗了。
还怕找不到吃的,笑死。
这么多竹笋,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一路走回去,太阳也出来了,露水打湿的裤腿贴在小腿上,汗水顺着额头滑进衣服,笋壳上的绒毛刺在皮肤上泛起阵阵痒意。
姜雨把竹子扛回来第一时间不是吃了它,而是刨水坑。
她迫切的想要洗一个澡。
裤子是湿的,衣服是潮的,就连头发丝都是一缕一缕的。
水流太小,坑刨的再大,也不可能直接变成澡堂子。
等水坑里的水逐渐清澈起来,姜雨放了一块大石头放进了水底,整个人就迫不及待的走了下去。
盘腿坐在石头上,泉水刚好没过她的胯。
“啊!”舒服的喟叹一声,她感觉整个人都活过来。
清晨七点钟泡泉水澡多少还是有点造次了。
打了个哆嗦,姜雨把湿透了的衣服裤子脱了,里面还剩下一个小背心款的运动内衣,裤子就蹲在水里揉了几把,从水里出来的时候又给穿上了。
她这衣服昨天早上才换的,就是出了一点汗,也不脏。
一会儿太阳出来十几分钟就晒干了,倒也没那么难受。
她顺带把昨晚着了露水的几件衣服也抱出来,晒在石头上面。
一条加绒加厚的秋裤,一条裤子,一件羽绒衣,一件毛衣,一件秋衣,满打满算,也就这么几件衣服,不好好保存,她怕她过几年要在这山里裸奔。
烧火做饭,昨晚上就没吃,她都饿死了。
也没舍近求远,姜雨直奔前面那颗病树,砍了烧了,就当为这片森林积德行善了。
等走近了,她才发现高估了自己,这树又高又粗,就靠他那把小砍刀,估计砍折了,这棵树都砍不断。
眼瞅砍不断,转头就去了旁边的白杨林,新鲜的白杨树枝是脆的,用力一折就断了,姜雨拖了一大捆回来,路过那了病殃殃的大树的时候也没放过,把碰得到的树枝都算折了回来,弄了一手的虫子尸体。
不过今天要用的柴火应该也够了。
把火柴拖回去,就要用到救她命的东西了。
火镰放在车斗里的,姜雨手刚伸进去就缩了回来。
一根通体碧绿的“蒜苔”吓得她一激灵,也不知道是不是生死看淡了,姜雨逮着“蒜苔”的尾巴就给扔了出去。
“小蒜苔”连脑袋都没来得及歪过来,直挺挺的砸在树上又滚进草丛里,缓了几秒钟,才甩着尾巴扭啊扭的扭走。
平时遇到这种一看就很毒的蛇,她都是主动绕道,赶走都少。
很少有这么勇的时候,今天这蛇遇到她也算它倒霉。
火镰用起来也挺有意思的,把炭化的棉布放在打火石上,用火镰在打火石上用力摩擦,很容易就冒出了火星。
打了好几下,她才想起没有准备引火的绒叶,整个盒子里面就三块绒布,可禁不住她这么造。
绒叶也好找,干枯的松针,棕树的网状纤维,狗尾巴草的枯叶,都可以当做点火的绒叶。
打了十几下,火星溅到碳布上,黑色的碳布开始以极慢的速度变红。
姜雨连忙把绒草包在上面,轻轻呼了几下,在绒草点燃的时候及时把剩下的碳布扯出来熄灭。
没办法,这么大个铁盒子,就配了三块碳布,根本不经用。
砍回来的树枝有一些是干的,有一些湿的,姜雨把它们搭在一起,又用石头垒了一个小小的灶台。
在保温杯和装碳布的小铁盒子之间犹豫了一下,还是选了大肚杯当锅,小铁盒当碗。
为了水烧的更快,姜雨把保温杯的盖子都拧上了。
这边烧水,她就开始剥竹笋,一米多高的竹笋多少还是有点老了,尤其是根部,每节竹笋只有一半能吃。
切下来能吃的竹笋又改成条状,二十厘米高的保温杯刚好当两层,塞的满满当当。
泛青的竹笋煮到断色,就能捞起来泡水了。
姜雨捞了一根尝了一下,味道没什么好说的,再是野生的好东西,没盐没油做出来,将就填饱肚子吧。
毛竹不像水竹,煮熟后一定要漂水再吃,漂水漂的越久,毛竹那股涩味就越淡。
她早上刨的哪个大坑洗了澡又洗了衣服,肯定不用用来泡竹笋。
姜雨又在旁边刨了一个小坑,下面垫了一块大石头,防止水里的泥浆贴在竹笋上。
拇指粗的水流被一分为二,好在大水坑的水已经蓄的差不多了。
火一直烧着,保温杯里的竹笋也没有停下来过,一缸竹笋煮熟了,就再塞一缸进去,煮熟后的竹笋就漂在水坑,有活水一直流动,哪怕是这两天的温度,也能放一个星期不会坏。
四根竹笋煮完,她的小背心也湿透了,寻着笋尖吃了个肚儿圆,后果就是舌根都是麻的。
煮完竹笋又烧了一大杯开水,石灶里的木头还没烧完。
拢共就三块碳布,姜雨犹豫了一下,还是打算留火种。
留火种有两大忌,一是埋的的太浅,二是燃的太快。
留碳种最好要用麻栎树,白杨树不行,一烧就化,麻栎树也是烧白炭的首选,碳化后的炭木更耐烧,灰分更小。
有她拳头那么多粗就行,砍成半米长一截的,大半部分埋在还没有熄灭的炭火里,外面盖上一层灰烬,然后潮湿的青苔跟枯叶一起埋在火坑上面。
热度被隔绝,只剩下一寥寥的白烟缠上树梢,再消失不见。
埋火种的时候,姜雨还在灰烬里发现一块很奇怪的东西,凝结在一块,摸起来有点软。
姜雨掰下一块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有点像蜡烛的味道,不信邪的,他又掰下一块放在白烟冒出来的地方烤了一下,直到融化的液体贴在手上,烫得甩都甩不掉,他这才敢确定这就是蜡烛。
可这烧个火,怎么就烧出蜡烛来了呢?
他看着那几根被虫咬的不成样子的木头,脑子里突然想闪过了一种树——白蜡树。
姜雨抽过一根没烧完木头过来,入手滑腻,拿起来闻了一下,跟蜡烛的味道一模一样。
这根本就不是他以为的病树,而是白蜡树的寄生虫白蜡虫,白蜡树被白蜡虫啃食过后,就会分泌出一种物质,加工后就是最原始的白蜡。
这树是白蜡树无疑了。
这运气,不亏是天选穿越人,烧个火都能把白蜡烧出来。
姜雨看着手里一大团加了灰跟炭的黑疙瘩,想把这玩意儿变成蜡烛,还得再加工一下。
可惜她刚埋了火种,晚上再说吧!
这鬼天气,也不知道她穿到她大好祖国的那一破犄角旮旯了,竹笋还没变成竹子呢!热得她都要化了。
姜雨盯着已经蓄满水的小水坑,忍住泡进去的欲望,先丢了一个晒的发烫的苹果进去泡着,她得先找回来点东西,方便下午收拾半山腰哪个洞,今晚上要睡的。
那洞她昨天进去爬上去看了,乍一看没什么问题。
但怎么可能没有问题?
自然界的动物昆虫比人类更能趋利避害,这种天然的,避风挡雨的洞穴,里面不知道藏了多少小可爱。
姜雨敢保证,她一把火点下去,里面什么魑魅魍魉的小虫子都钻出来了。
早上砍回来的木头还剩下不少,不过大都是大多都是白蜡树,附近的杂草倒是挺多的,放眼望去一片片的全都是艾草跟茅草。
姜雨捡了一些枯枝回来,又挨塞把茅草跟艾草扯起来晒在空地上。
抽空她得把这一片的杂草都扯了,不然大半夜起来上个厕所,一低头看见蛇也在草丛里晒月亮,她得吓死。
顶着太阳拔了一个小时的草,她猛地站起来,感觉头顶全是呲洼乱窜的星子。
坐在树荫下,等着全身的热汗慢慢冷却下来,姜雨才撑着屁股下面的石头,慢慢坐进水里。
她快要馋死这个在水里打转的大苹果了。
泉水哪怕被太阳晒着,也比河水凉的多,苹果在泉水里跑了这么久,刚一靠近,仿佛整个水面都漂浮着苹果的清香。
一口咬下去,又脆又甜,姜雨发誓,她这辈子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苹果。
一个苹果,姜雨吃了大半个小时,吃到最后,只剩下几颗苹果籽和一根干枯的苹果梗,连又酸又涩的苹果核她都没放过。
要不是听说苹果籽吃多了会中毒,真的,苹果在肚子里发芽她都不怕。
剩下的几颗苹果籽她也没扔,就趴在水塘边上,身都没起,用手指头在水坑边戳了一个个小洞,再把苹果籽丢进去。
十三颗苹果籽,姜雨挨塞戳了十三个小洞,长长一排。
种好又撒了一层定根水,怕后面发芽不小心被她踩了,一边浇水一边在水谭里摸石头,给小苹果籽们做了个长长的石头篱笆。
做完了拍拍肚子躺在水里,嫌不舒服又往背后垫了块大石头,她舒服的差点在水里睡过去。
这一泡就泡到了下午,嘴巴想吃东西了就在隔壁水坑摸根竹笋,嫩的吃几根又吃老的。
嘴巴没停,肚子也不觉得饿。
等到艾草晒的蔫吧了,姜雨扎了两捆提到山洞,又爬下去把枯枝也倒腾上去。
埋火种的地方还若有若无的飘着白烟,姜雨抛开一头的青苔跟灰烬,里面的麻栎树已经燃到一半了。
把绒草放在火红的碳上轻轻一吹,火星炸过,绒草顺利被点燃。
姜雨几乎是跳着把火种送进山洞的。
艾草只晒了一下午,还是有些潮,明火一直没燃起来,一股一股的全是浓烟。
都说端午过后的艾草才是药效最好的时候,尤其是老艾。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必来,古人诚不期我。
没一会儿功夫,浓烟多到充斥这整个山洞,开始从洞口往外溢的时候。
藏在山洞缝隙的虫子们也憋不住了,最先爬出来的是一只手指长的蜈蚣,还没从岩壁下来,就被姜雨一脚踩死了。
紧接着是蜘蛛,蝼蛄,潮虫,甚至还有几只壁虎。有毒的没毒的,通通被她一脚踩死,生怕这些小家伙们趁着大晚上睡着了来偷家。
等烟雾变少,里面的虫子大军估计都出来了,姜雨提着一把简陋的艾草扫帚刚想上去,就看见一条通体发红的蛇,嗖得一下就窜了出来。
也不知道睡的有多死,火都烧家,差点变成烧火棍了,才知道往出跑。
又等了一会儿,确定没有虫子再往出爬了,她才拿着艾草扫帚爬上去,把没烧完的草跟来不及跑出来的虫子尸体扫出去。
又来回接了几缸水,才把山洞冲刷干净。
用艾草扎的扫帚用起来软趴趴的,明天去挖竹笋的时候,可以弄些竹枝回来。
下午没开火,姜雨又往火坑里加了一根麻栎树埋好。
除了她的火三轮,姜雨把所有能搬的东西全都搬进了山洞里。
傍晚,太阳坠在天边,姜雨脱了鞋坐在洞口,风吹过,被解开的发丝轻轻杨起,垂落的脚尖绷直了些,随着清风一起欢快的摇晃。
手边放着一堆她刚刚挑出来的艾草跟菖蒲。
小时候每到端午,爷爷都要起个大早,去采摘带着露水的艾草跟菖蒲。
那时候小,不懂话又多,总要追问为什么。
爷爷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门口挂上新鲜采回来的艾草菖蒲,是端午节一定要做的事情。
姜雨估计端午节应该还没到,但这不影响她今天就要插艾。她还习惯性的拿出手机看了眼日期,日期显示今天是圣诞节。
如果她没穿来这里,今天她应该正在街上看别人过圣诞节。
扎好了的艾草菖蒲有三捆,姜雨在洞里面放了一捆,剩下的两捆放在洞口,一边一捆。
把事干完,姜雨在洞里找了平坦的地方拍了拍,准备睡觉。
……
夜深,姜雨挥舞着赶蚊子的手,摸出手机看了一眼,十二点半,她眼睛瞪着比外面的猫头鹰都大。
失眠虽迟但到。
反正睡不着,姜雨纠结了半秒钟,果断拿出手机,把她前天晚上没看完的小说翻了出来。
还好她已经全定了,现在离线也能看。
至于把手里电留着也能看个时间什么的,姜雨表示大可不必,她有手表。
把结尾看完,手机电量也终于告捷,姜雨满足的闭上眼睛。
睡意袭来,蚊子也来了。
半个小时后,姜雨跪在地上双手合十,还做了一个辑,嘴里神神叨叨的念叨着“蚊子,我求求你,滚出这个山洞。”
十分钟后,一手拍死三个蚊子,姜雨从山洞里翻出来,她要和蚊子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