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数百人的队伍,走在宽大的官道上。
张邦昌坐在四面敞风的大轿上,指着远处一座高山点评:
“那座山有龙虎之气,此乃何山?”
赵九龙鄙视了张邦昌一眼,很会回答:
“龙虎山。”
“龙虎山,不错,我要到那里看看。”
太监吕松担心:
“陛下不可,那里杂草丛生,山路难行,别去冒险。”
张邦昌兴致勃勃:
“无妨,只需带一二十人轻装上阵,快去快回。”
“我陪皇上去看看。”
赵九龙带着二十多人,护着张邦昌向大山走去。
突然,从左右树林中,冒出一群蒙面人。
“皇上小心,有刺客。”
这群刺客出去,没先砍人。一男子兴奋大笑:
“张邦昌这奸贼来了,我雷公山义军,今日要为天下人除奸,给我砍了张奸的脑袋。”
赵九龙的反应够快,带着张邦昌慌不择路,向前方逃去。
其它保护的侍卫,被蒙面人挡住。
待后面的援军赶到时,赵九龙在一山下,坐在一具无头尸体前放声悲呼。
“快去向唐相报信,皇上被雷公山的反贼杀了。”
“陛下、陛下驾崩了。”
……
看到张邦昌的尸体,唐恪很满意。
尸体脑袋被割掉,浑身是伤,几乎没有一处完整的地方。
也只有最痛恨张邦昌的义军,才会如此痛下杀手。
赵九龙的表演,还在继续:
“我和皇上快逃到山顶时,后面的反贼追来。皇上受惊,从山上摔下来,被反贼残杀,割下龙头……”
张邦昌的一个粉丝官员怒斥:
“反贼追来,你们不从后面的队伍跑,跑去山上干嘛?”
赵九龙白了中年官员一眼:
“那时情急,到处都是反贼,哪会想到那些?”
中年官员又质疑:
“那么多反贼,你为何没事?”
“不错,为何单单是皇上被害,赵将军却没事?”
质疑的人不少,唐恪帮腔:
“赵将军的名声,在民间一向不错。可能那些反贼看在这些份上,没要他的命吧!”
赵九龙在唐恪几人的帮助下,刚洗脱嫌疑,马上又建议:
“我大楚国不可一日无君,论其威望,也只有唐相才有资格称帝。”
“万万不可,”唐恪一脸悲愤:
“皇上才被害,我岂能称帝?当务之急,是为皇上报仇。我决定,领军去灭了雷公山的反贼。”
赵九龙暗骂一句,跪下请命。
“唐相,为了大局,你就登基吧!不然,我大楚国恐有分裂之危。报仇的事,我愿为唐相分忧。”
梁敬差点破口大骂,他想到的说词,全被赵九龙抢先。
现在再表现,也只能屈居第二。
“相爷,事有轻重缓急。只有你先登基,才能解除当前危机。雷公山那帮反贼?逃不了。”
“不可,”副相吕好问看向张业:
“皇上还有几个皇子,二皇子才德兼备,可以继承皇位。”
吕好问一说,张党纷纷附合,唐恪差点发飙。
赵九龙恶狠狠道:
“二皇子,皇上才遭受如此大难,你还想当皇帝?”
张业惊声道:
“不、我兄弟几人都不当皇帝。这皇帝、你们谁爱当谁当。”
张业几弟兄,没任何人愿为帝,张党的人呆住。() ()
唐恪大爽,没再拒绝:
“既然如此,我再推,只会寒了大家的心。罢了,这皇帝、我当了。”
“拜见皇上。”
这次,梁敬终于抢在赵九龙的前面喊出。
……
唐恪临危受命,听赵九龙的,决定一切从简。
决定七天后,举行登基仪式。
到时,将伪楚国所有的官员,全招到京城来,参加他的登基大典。
因张邦昌的家人配合,唐恪没为难,赏了座豪宅和若干银两给她们。
她们打着为张邦昌送葬的名号,已离开京城。
皇宫大殿,唐恪正在试穿龙袍。
“几位爱卿,你们以为,楚国这国号?”
“不吉利,”赵九龙简直成了抢话王,梁敬几人望尘莫及。
“前楚国没出几个明君,连屈原那种忠臣都自杀,最后亡于秦。”
“现在,先皇半年的皇帝都没当到,就被人杀死。这国号,得改。”
唐恪哈哈大笑,对赵九龙越来越满意,简直是他肚里的蛔虫,干脆直接问赵九龙:
“赵爱卿以为,改什么国号为好?”
这次赵九龙没包办:
“此事、最好皇上自己想。”
“没事,你说来朕听听。”
赵九龙仔细一想:“唐如何?”
“唐朝?”梁敬冷笑:
“赵将军想为李氏,恢复唐朝江山?”
如此没文化?赵九龙直摇脑袋:
“唐朝就一定是李氏的?皇上姓唐,以姓为国朝名,古来还从未有过。定能千秋万代,一统天下。”
“好好好,”唐恪一连说了三个好,可谓满意之极:
“就听赵爱卿的,将国号改为唐。”
梁敬几人气得牙痒,却又无可奈何。
赵九龙的话,的确有几分道理。
赵九龙再次建议:
“皇上,可派一支兵马,去清剿雷公山的反贼。”
梁敬难得逮住机会:
“皇上就要登基,这时候派兵去清剿?赵将军,莫非你有什么不可告人之秘?”
“梁大人说得是,”唐恪越来越宠信赵九龙,唐卫平也不爽他:
“雷公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们宜徐徐图之。”
唐恪怕京城出乱子,招了不少兵马进京。
兵马太多,赵九龙怕到时不好控制:
“只是去逛逛,让大家看看。就算皇上要登基,也想着为先皇报仇。”
梁敬几人又妒又恨,这主意太妙。
张邦昌那派的人,许多都不知道内情。
对唐恪称帝非常不满。
如果这时候,派些人去,打着为张邦昌报仇的口号。
不但能平息众怒,还能收买人心。
唐恪则对赵九龙越来越满意。
“赵爱卿以为,谁可为将?”
赵九龙毛遂自荐:
“臣愿领兵前往。”
“我还有许多事,要仰仗赵爱卿。”现在唐恪宁可放梁敬出去,也不会放赵九龙离开。
“重选一将。”
赵九龙暗自松了口气,他真怕唐恪答应下来:
“刘并刘将军老成持重,绝不会出乱子,可以领军。”
刘并是唐恪的铁杆追随者,赵九龙推荐刘并,梁敬也没多话。唐恪没再考虑:
“就让刘爱卿带五千兵马,去雷公山转转,梁爱卿随军辅之。”
张邦昌坐在四面敞风的大轿上,指着远处一座高山点评:
“那座山有龙虎之气,此乃何山?”
赵九龙鄙视了张邦昌一眼,很会回答:
“龙虎山。”
“龙虎山,不错,我要到那里看看。”
太监吕松担心:
“陛下不可,那里杂草丛生,山路难行,别去冒险。”
张邦昌兴致勃勃:
“无妨,只需带一二十人轻装上阵,快去快回。”
“我陪皇上去看看。”
赵九龙带着二十多人,护着张邦昌向大山走去。
突然,从左右树林中,冒出一群蒙面人。
“皇上小心,有刺客。”
这群刺客出去,没先砍人。一男子兴奋大笑:
“张邦昌这奸贼来了,我雷公山义军,今日要为天下人除奸,给我砍了张奸的脑袋。”
赵九龙的反应够快,带着张邦昌慌不择路,向前方逃去。
其它保护的侍卫,被蒙面人挡住。
待后面的援军赶到时,赵九龙在一山下,坐在一具无头尸体前放声悲呼。
“快去向唐相报信,皇上被雷公山的反贼杀了。”
“陛下、陛下驾崩了。”
……
看到张邦昌的尸体,唐恪很满意。
尸体脑袋被割掉,浑身是伤,几乎没有一处完整的地方。
也只有最痛恨张邦昌的义军,才会如此痛下杀手。
赵九龙的表演,还在继续:
“我和皇上快逃到山顶时,后面的反贼追来。皇上受惊,从山上摔下来,被反贼残杀,割下龙头……”
张邦昌的一个粉丝官员怒斥:
“反贼追来,你们不从后面的队伍跑,跑去山上干嘛?”
赵九龙白了中年官员一眼:
“那时情急,到处都是反贼,哪会想到那些?”
中年官员又质疑:
“那么多反贼,你为何没事?”
“不错,为何单单是皇上被害,赵将军却没事?”
质疑的人不少,唐恪帮腔:
“赵将军的名声,在民间一向不错。可能那些反贼看在这些份上,没要他的命吧!”
赵九龙在唐恪几人的帮助下,刚洗脱嫌疑,马上又建议:
“我大楚国不可一日无君,论其威望,也只有唐相才有资格称帝。”
“万万不可,”唐恪一脸悲愤:
“皇上才被害,我岂能称帝?当务之急,是为皇上报仇。我决定,领军去灭了雷公山的反贼。”
赵九龙暗骂一句,跪下请命。
“唐相,为了大局,你就登基吧!不然,我大楚国恐有分裂之危。报仇的事,我愿为唐相分忧。”
梁敬差点破口大骂,他想到的说词,全被赵九龙抢先。
现在再表现,也只能屈居第二。
“相爷,事有轻重缓急。只有你先登基,才能解除当前危机。雷公山那帮反贼?逃不了。”
“不可,”副相吕好问看向张业:
“皇上还有几个皇子,二皇子才德兼备,可以继承皇位。”
吕好问一说,张党纷纷附合,唐恪差点发飙。
赵九龙恶狠狠道:
“二皇子,皇上才遭受如此大难,你还想当皇帝?”
张业惊声道:
“不、我兄弟几人都不当皇帝。这皇帝、你们谁爱当谁当。”
张业几弟兄,没任何人愿为帝,张党的人呆住。() ()
唐恪大爽,没再拒绝:
“既然如此,我再推,只会寒了大家的心。罢了,这皇帝、我当了。”
“拜见皇上。”
这次,梁敬终于抢在赵九龙的前面喊出。
……
唐恪临危受命,听赵九龙的,决定一切从简。
决定七天后,举行登基仪式。
到时,将伪楚国所有的官员,全招到京城来,参加他的登基大典。
因张邦昌的家人配合,唐恪没为难,赏了座豪宅和若干银两给她们。
她们打着为张邦昌送葬的名号,已离开京城。
皇宫大殿,唐恪正在试穿龙袍。
“几位爱卿,你们以为,楚国这国号?”
“不吉利,”赵九龙简直成了抢话王,梁敬几人望尘莫及。
“前楚国没出几个明君,连屈原那种忠臣都自杀,最后亡于秦。”
“现在,先皇半年的皇帝都没当到,就被人杀死。这国号,得改。”
唐恪哈哈大笑,对赵九龙越来越满意,简直是他肚里的蛔虫,干脆直接问赵九龙:
“赵爱卿以为,改什么国号为好?”
这次赵九龙没包办:
“此事、最好皇上自己想。”
“没事,你说来朕听听。”
赵九龙仔细一想:“唐如何?”
“唐朝?”梁敬冷笑:
“赵将军想为李氏,恢复唐朝江山?”
如此没文化?赵九龙直摇脑袋:
“唐朝就一定是李氏的?皇上姓唐,以姓为国朝名,古来还从未有过。定能千秋万代,一统天下。”
“好好好,”唐恪一连说了三个好,可谓满意之极:
“就听赵爱卿的,将国号改为唐。”
梁敬几人气得牙痒,却又无可奈何。
赵九龙的话,的确有几分道理。
赵九龙再次建议:
“皇上,可派一支兵马,去清剿雷公山的反贼。”
梁敬难得逮住机会:
“皇上就要登基,这时候派兵去清剿?赵将军,莫非你有什么不可告人之秘?”
“梁大人说得是,”唐恪越来越宠信赵九龙,唐卫平也不爽他:
“雷公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们宜徐徐图之。”
唐恪怕京城出乱子,招了不少兵马进京。
兵马太多,赵九龙怕到时不好控制:
“只是去逛逛,让大家看看。就算皇上要登基,也想着为先皇报仇。”
梁敬几人又妒又恨,这主意太妙。
张邦昌那派的人,许多都不知道内情。
对唐恪称帝非常不满。
如果这时候,派些人去,打着为张邦昌报仇的口号。
不但能平息众怒,还能收买人心。
唐恪则对赵九龙越来越满意。
“赵爱卿以为,谁可为将?”
赵九龙毛遂自荐:
“臣愿领兵前往。”
“我还有许多事,要仰仗赵爱卿。”现在唐恪宁可放梁敬出去,也不会放赵九龙离开。
“重选一将。”
赵九龙暗自松了口气,他真怕唐恪答应下来:
“刘并刘将军老成持重,绝不会出乱子,可以领军。”
刘并是唐恪的铁杆追随者,赵九龙推荐刘并,梁敬也没多话。唐恪没再考虑:
“就让刘爱卿带五千兵马,去雷公山转转,梁爱卿随军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