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刺破血肉,溅起点点星火,随处飘散,散落美人睫毛之上。

    许太守刚欲抬手。电光火石间,季知瑜再次握紧碎片,将铜镜碎片从胸腔里抽出,飞快划向许太守脖颈。

    许太守捂住脖颈,满目震惊。张开嘴似想叫侍从,身体却直直往后倒。

    季知瑜脸色不改,先前许太守将她逼近床榻。季知瑜见状,连忙翻过身,抽过玉枕费力丢向许太守身后。

    玉枕落地,恰恰接住倒地的许太守。许守瞪着大眼睛,不甘般阖上眼。

    太守的人是落地成盒了,关键还没发出任何声响,免除惹来许太守侍从警惕。

    季知瑜算是松口气,现在估计没什么问题了。姜兰必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力气比她还感人,许太守与姜叔才会这般不设防。

    季知瑜半把趁手武器都没有,他们但凡警惕几分,双方怕是还有得折腾。当然,若是堂屋侍卫再来横插一脚,那就……直接悲剧。

    季知瑜无奈自嘲,想想她当年还是在盛京城叱咤风云的襄城郡主,怎么混成如此模样。

    再留会,怕是堂屋的侍卫就要察觉到问题了。

    现在不走何时滚蛋。

    季知瑜把木椅移到窗棂台前,爬上窗沿。正欲跳窗,霍然窥见平地一抹青色掠影,手腕处系着一枚麦穗样式的平安绳。

    季知瑜大惊,足比脑快。玉足轻蹬,反身一翻,重新落在地面。明明只瞟见了半个人影,或许是虚影。

    却令季知瑜冷意弥漫。

    屋顶有人,还是武林高手。

    江州高手……季知瑜把圈里人想了个遍,也没听说过江州有哪位英雄豪杰。若是有,又怎会纵容江州山贼骑到官府头上。

    额……季知瑜忽地发觉问题,江州官府没有高手不假。可江州山贼里头卧虎藏龙,几乎都是早已闻名江湖的前辈,在江州山贼里头,那不人人皆是高手。

    “……”

    季知瑜厌恶事情脱离掌控,命运无法自控。可自她与姜兰换脸开始,一切都已偏离轨迹。

    季知瑜闭着眼半靠于墙壁,拿出玻璃碎片,透过镜片倒映出那张不属于自己的脸。

    门外不断传进沉闷的撞地声,地面仿佛都为之颤抖。

    寂静之中,阎王寻命。

    季知瑜扫了眼门扉,又迅速别开,深吸口气,紧接着毫不留情刺进大腿。铜镜碎片扎进大腿足足三寸有余,激得季知瑜脸色发白,痛到失语。

    ————

    “我说你是狗鼻子吗?怎么可能有血腥味,我们关键要找到许守义,你整天神神叨叨的……咦?”

    门扉轻启,仿佛一阵清风拂过,那扇沉重的木门缓缓退开。

    季知瑜朱唇紧闭,用力地抽出铜镜碎片,仰起脸庞,霍然与来人视线相撞。

    男人一袭青衣,脖颈处刻着一株如血班艳丽的红莲,如血如蛊,迎着鲜血绽放,引领着人们走向深渊。单是站在那里,便无端让人心生恐惧。

    是他,季知瑜没有猜错。

    青衣红莲,冷面修罗。以弱冠之年斩杀莲花阁主,百剑过后名动天下。横空出世不过一年,已位列月华国悬赏榜首。

    不愧是从死人堆厮杀出来的,前朝顶尖杀手组织唯一的继承者。

    顾砚辞,江州山匪头目之一,为匪者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江州多恶名,而顾砚辞独占其三。

    这人分明恶名满天下,长相却不像外人所想般凶神恶煞,反而生得俊美,剑眉星目,眸色黑如珍珠。

    粗略打量,仪态反比盛京贵公子更胜一筹。若无脖颈处的红莲花,谁也不会将他与“人间鬼煞”联系在一起。

    顾砚辞淡然地瞥向季知瑜,一步一步走向季知瑜,手中的剑锋仍旧滴着血珠,而剑刃洁白无瑕。红与白互相映衬,更显绚烂。

    走到离季知瑜不过半米处停下,杀戮之剑“鬼灭”泛着白光,男人削骨如泥的剑锋却迟迟没有挥向瘫软在地的女子。半响后,他收回剑,从身上扯下一块布丢向季知瑜。

    季知瑜伸手接住布片,布片里裹着一瓶药酒,她一怔。

    顾砚辞没有在她身边停留,转身走到许太守尸体旁半蹲而下,冰凉的手指触碰上仍在流血的伤口。

    那一刻,季知瑜知道,自己赌对了。

    忽然地,另一位男子自门外方向前走了几步,脸上带着一张印着猫头鹰的面具,下巴处连着一条猫头鹰尾巴,放眼望去是何等滑稽可笑。

    他目光先是落到季知瑜身上,他先是一笑继而道:“我好像见过你,姜兰?你是叫这个名吧?”

    “……嗯,公子您是……”季知瑜捂住流血的大腿,脸色苍白而痛苦。

    姜兰到底是何方神圣,连山贼都认识姜兰,季知瑜真是无了个大语 。

    其实不算很痛,她自幼误食血蛊,感知痛苦的能力原本就弱于旁人。更何况下刀时用了几分技巧,不仅完全避免要害,痛楚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季知瑜必须将一分的痛表现出十分,才可能掩盖某些真相,换来活命。

    “温殊。”面具男子凑到顾砚辞身边看热闹,衷心夸耀:“不愧是你啊,跟长了个狗鼻子似的,啥都闻得到。”

    这句话着实不像好话,顾砚辞平淡地看向他,不置一词。

    温殊尴尬笑了起来,转移话题:“怎么回事?”

    顾砚辞站直身体,目光依旧没有落到季知瑜那处:“下手足够干脆利落,手法老练,一招制敌。美中不足的地方在于手劲不够,不过用刀的技巧弥补了力气的不足。”

    温殊颔首,接着意味深长望向季知瑜:“姜姑娘,许守义,是你杀的吗?”

    季知瑜眼眸流转,泪水湿了眼眶,不停抽泣:“不是,不是我,我不知道是谁,我……”

    温殊正欲开口,顾砚辞道:“柴火房的男人,你杀的,用你头上的簪子。”

    不是反问,不容置疑,只是陈述一件事实而已。

    季知瑜一副悲伤至极的模样:“……他是我杀的,可我有苦衷。”

    温殊充耳不闻,指着许太守的伤口问顾砚辞:“顾哥,你说这像不像是女子的手法。”

    顾砚辞目光落到妆台上,轻轻摇头:“未必。”

    温殊摸了摸颌,只挑自己想听的话,直接把话语扭曲,苦口婆心道:“姜兰姑娘,你不承认也没有办法啊,这尸体还没凉透啊。我也知道你苦得很。但这并不能成为你杀人的借口,你看看,你看看嘛,我们可怜的姜太守死得好惨。”

    讲得冠冕堂皇,估计不管凶手是谁,表明了要把凶手的名头安自己头上。

    这人远比凶名在外的顾砚辞恶心多了。

    无事不登三宝殿,保不齐这两人就是来要许太守的命。季知瑜还真不信,这两人是跑姜兰家来串门的。

    顾砚辞在妆台前停住步伐,不消片刻,缓缓抬眸,眸光首次落到季知瑜身上。

    “……”

    季知瑜突然有种不祥预感。

    几乎是意起的瞬间,顾砚辞轻轻往妆台上一拍,忽地一阵巨响自后方传来,木屑四散。

    是的,他劈开了……劈开了妆台。

    季知瑜原本不痛的大腿根都隐隐作痛,什么东西?

    她保证,顾砚辞绝对不会讨女孩子欢心。哪有当着女孩子面拍碎妆台的啊。

    温殊瞪大眼睛,满眼不可思议:“你干什么?!”

    顾砚辞弯腰,在一片残渣中扒拉,抽空回应:“把它劈了。”

    “我当然知道你劈了它,我又不瞎。”温殊无奈道:“我的问题是,你劈它干什么?”

    顾砚辞不语,片刻后,他从废墟中翻出竹筒与信封。

    温殊跑过去看,过了不久,他古怪地望着季知瑜,欲言又止。

    季知瑜让人家看得有点羞愧难当,不由低下头。看来无论何时何地,她还是受不了别人同情的眼神。

    顾砚辞将信封递给温殊,随后翻开竹筒。

    温殊瞧了眼,道:“西海文字?”

    顾砚辞通扫全文,摇头:“是,但不全是。”

    “何意?”

    “还有楼罗文。”

    温殊道:“老太太就要我们找的就是它?”

    顾砚辞颔首:“不错。”

    温殊再次看着季知瑜,神情染上几分认真:“那就耐人寻味了,姜兰姑娘,你,到底是谁。”

    季知瑜用顾砚辞留下的止血药把血止住,闻言头也不抬:“姜兰啊,你不是见过我吗?”

    温殊道:“我所认识的姜兰姑娘,可不会杀了从小把自己养大的叔叔。”

    季知瑜包扎结束,霍然抬头,神情不再楚楚可怜,转为悲愤欲绝:“我为什么不能杀他?我凭什么不能杀他?不错,他救过我,可我也纵容了他这么多年。凭什么就因为他,他对我做什么我都要照单全收?”

    “他把我养大,再将我卖去青楼。我把我所有的银两全部上交,最后还要容忍他的怪癖。因为我被他救过一次,我就应该一辈子给他当牛做马吗?”

    “是,是我用簪子捅死了他,他活该呀!他凌辱了我许多年,我忍了,他要把我送去青楼,我也忍了,可他步步紧逼,又要把我卖给可怕的太守当姨娘,当着是不给我留活路啊!我凭什么要一直任凭他吸我的血!吃我的肉!”

    言毕,季知瑜不住抽泣,似要哭晕在地。

    周围寂静无声,过堂风打到木门之上,木门“沙沙”作响。

    顾砚辞偏头去看温殊,温殊不自在地别看脸,哑口无言,神色是少见的无措。

    顾砚辞问道:“许太守,非你所为?”

    季知瑜道:“非我所为。”

    顾砚辞颔首:“好,那便不是你。”

    “这罪名,我担了。但这封信,必须给我。”

    季知瑜失语:“……”

    顾砚辞道:“不方便?”

    季知瑜小声道:“我与他以后不会有联系了。”

    顾砚辞脸色平静如水,不见喜怒。

    温殊问道:“捅你的人是谁?”

    季知瑜沉默。

    温殊举着那封信,道:“捅你的人,与捅许太守的人,都是他。”

    季知瑜保持沉默。

    顾砚辞盯着季知瑜看了会,忽觉头痛。

    季知瑜心底明白,他们信了一半。

    无论是顾砚辞,或是这名古怪的蒙面男子,都绝对不是好糊弄的主。

    自己方才的话,对他们不可能没有触动。可同样的,还没有到让他们失去理智的程度。如果她承认捅死许太守的人是自己“心上人”,她的可信度便会大打折扣。

    她不能主动把话题引到不知真假的“心上人”上面,必须要让他们自己对那人产生怀疑。

    姜兰如今不过弱女子,还没有行侠仗义,为民除害的本事。事情败露,对山贼们没有任何影响。

    而对她来讲,便是灭顶之灾。现在的襄城郡主承受不住慕容氏的报复。

章节目录

附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旧梦意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旧梦意野并收藏附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