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突然沉默下来。

    伯光怼完人后就不说话了,单手撑着头眼都不眨一下,直勾勾地看向河对岸的方向,忘川河上面迷雾越来越重,一眼看过去只有茫茫的一片,也不知道他到底在看些什么。

    血誓的事情来得太过突然,秦怡眼下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而且张钧儒毕竟不是秦家人,血誓过了这么多年,兴许其中还有些转圜的余地,不然的话,她小时候爷爷奶奶也不能那么轻易的就要断了祖传的术法,具体的还得回家问问两位老人。

    秦怡话头一转,想起了刚刚孟婆的话,转身问道:“张钧儒,你刚刚说的在黄泉路攒功德又是怎么回事?而且我这一路过来都没看到判官殿,一路直接走到了奈何桥,怎么也没人拦我?”

    人死后魂魄先走黄泉路,再上判官殿,后登望乡台,最后奈何桥上一碗孟婆汤了却生前记忆,踏忘川河去轮回井转世投胎。

    张钧儒答道:“上周我得知你的死讯后……”

    秦怡听到这,心里默默道:当着本人的面说听说了本人的死讯,你张钧儒还是第一人,噢,我秦怡也是听别人告知自己死讯的第一人。

    “……先去了你家找你爷爷奶奶,血誓的事情也是两位老人家告诉我的,然后我们合计了一下,想了个不知道能不能行的办法。”

    秦怡嘴角一扯,勉强笑了一声:“呦?咋个?还是个不知道能不能行的办法啊,你之前的做派雷厉风行的,什么都不解释就给我送过来,我以为你都十拿九稳了呢。”

    张钧儒无奈的看着她。

    秦怡这会儿也不害怕了,跟伯光并排坐在奈何桥台阶上:“你继续说。”

    张钧儒抬手指向西北方:“你看那边,那座城就是酆都,酆都城门口是望乡台,你还记得望乡台吧?”

    秦怡点点头:“昔日酆都大帝敬佩有功德之人,特建望乡台,准其喝孟婆汤之前先登望乡台,建造望乡台的石头自身赋有灵力,能让鬼魂最后见一面尚在人间的亲人。”

    秦怡说完后,自觉没有需要再补充的了,于是抬头看向张钧儒。

    张钧儒从兜里掏出来一本小册子递给秦怡,说道:“你说的那都是三百年前的事情了,这是最新版的酆都手册,有空记得瞅一眼,与时俱进。”

    秦怡拿着被硬塞进手里的小书,看看书,又看看人,心想:我早八百年前就不接触玄学这些事了,能记得望乡台的来历就不错了,你还挑?

    张钧儒则继续补充道:“三百年前,望乡台突然生出了神识,神识听了人们上千年的情意哀诉,对人间十分好奇,于是挑了酆都大帝出门巡视的一天,私自跳了轮回井,去人间了。从那之后,望乡台就变成了一座普通的土台子。望乡台本身不要紧,要紧的是现在酆都城里有功德的鬼魂都排着队等着上望乡台,然后去投胎。”

    秦怡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所以你和我爷爷奶奶就跟鬼帝做了个交易,我去当望乡台,鬼帝保我魂魄不灭,神识不散?”

    张钧儒对着秦怡竖了个大拇指:“聪明。”

    秦怡向来是个不过多纠结的性子,既然事情已经出了,那总得解决,那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先活下来,于是顺着话题继续问道:“那我现在要做什么?当望乡台……不会要一直在那个破台子上呆着吧?”

    秦怡琢磨着,如果有机会的话,自己还是想先回家一趟,问问血誓的事情,万事掌握在自己手里总是好的。

    伯光听着他俩说话,早就有点嫌麻烦了,插嘴说道:“鬼帝给你许了魂魄不灭,神识不散的承诺,说明你就不受阴阳两界的限制了,可以自由出入。不过在此之前,你得先去望乡台,让望乡台认你为主,这才算和鬼帝的诺言成契。不然最多半炷香的时间,你的神识就散了,神识散了,天王老子来也救不了你。”

    张钧儒看向伯光,若有所思。伯光是三清观的观主,按理说知道些鬼神之说不稀奇,平日里也有不少人去三清观里找他上门驱魔除鬼,但是伯光对于恶鬼向来是直接一剑斩杀,很少有与鬼差打交道的时候。现在看来,伯光似乎对阴间的东西也挺熟悉的,自己一个天天和鬼差打交道的风水先生都是上上下下问了一大圈,花了将近一周的时间才把流程搞清楚的。

    秦怡伸了个懒腰,貌似不经意的说道:“伯光你对这些倒是挺熟啊,那你带我过去呗?怎么认主啊?我不会。”

    伯光撩起道袍,起身掸掸上面并不存在的的尘土,伸出一根手指在两人面前摇了摇,说道:“贫道的实力,你们想都想不到,少在这试探我。十分钟,你再不去望乡台,神识就真散了。”

    秦怡内心吐槽:得瑟。

    不过伯光说还剩十分钟,秦怡还是信的,这人说话虽然有时候不靠谱,但钉是钉铆是铆,从不夸张。

    秦怡小时候,还在学玄术的那会儿,经常和伯光混在一起玩,那会儿伯光也刚二十岁,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带着刚满八岁、猫嫌狗厌的秦怡,没少一起闯祸。后来三清观老观主身亡,临终前把整个三清观托付给尚且年轻的伯光,自那之后,伯光的性子才慢慢稳下来。

    酆都城的大门比秦怡想象中的要破败一些,并没有巍峨高耸的震撼感,看上去只是一个小小的年久失修的城楼,大门前的望乡台都要比酆都城大门气派一些,形制有点像是殷商时期,泥墙木骨,上建四面亭,亭子中间写着龙飞凤舞的三个大字:望乡台

    张钧儒带着秦怡沿着台阶向上走,伯光不乐意上去,靠在酆都城门口远远地看着两个人。

    望乡台上,酆都鬼帝早早等在了上面,张钧儒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向秦怡介绍道:“这位就是酆都城的鬼帝。”

    秦怡跟着张钧儒有样学样的行了礼,脑子开始不由自主的跑偏:都说新时代新发展,这地府倒是也能跟得上潮流,鬼帝都不穿宽袍广袖的制式衣服,改穿中山装了。

    鬼帝看着两个年轻人,颇有些感慨,曾几何时,自己也是这么风华正茂啊。

    鬼帝对着秦怡招招手,示意她走近些:“你就是秦家那个小姑娘吧?”

    秦怡惊讶:“您认识我?”

    鬼帝笑道:“我跟你爷爷是老相识了,小张这些年在我眼前头做事情,也没少提你。”

    秦怡暗自感叹,从小就知道自家爷爷满天下的故交,就是没想到阴曹地府里也能碰见。

    鬼帝挥手施法,一块方方正正的玉玺出现在秦怡面前:“这就是能够连通你和望乡台的东西,凝神聚气,运转灵气试着和玉玺相通。”

    秦怡眨眨眼:“啊?”

    自己没有灵气……吧?自从九岁那年修习玄术差点被天雷劈焦了之后,爷爷就再也没让她运转过灵气,这么多年过去了,小时候体内那点零气估计都随风飘散了吧。

    张钧儒拍拍秦怡肩膀,秦怡回头看去,只见张钧儒默默从自己口袋中拽出一张引灵符来:“呐,我准备好了,引灵符,能临时把你体内的灵气引出来,这一张符能支撑你和玉玺建立完连通。”

    秦怡接过引灵符,两指捏住看了看,黄纸做底,朱砂写型,看上面的笔画断断续续的,张钧儒估计画了很长时间才画完这一张符。

    秦怡不再耽误,深吸一口气,双手掐诀念咒,开始尝试着运转体内灵气,一股久违的触感自四肢开始向丹田位置蔓延,全身的经脉都好像变成了支撑灵气盘旋而上的藤蔓,灵气顺着藤蔓在秦怡身体里横冲直撞,急需一个出口。秦怡试探着伸手去触碰玉玺,指尖刚碰到玉玺的边,就感觉自己身体里的灵气好像霎时找到了出口,一拥而上,向玉玺冲去,与此同时,玉玺中仿佛又有一道温和的气息逆着灵气的方向钻入秦怡体内,暖洋洋的,还有点舒服,让秦怡被冲击到麻木的经脉舒缓了不少。

    远处,天地相接的地方突然炸开一道惊雷,秦怡仿佛没有听见那声惊雷,依旧运转着灵气,慢慢与玉玺相通。

    鬼帝和张钧儒抬头往雷声的方向望去,一个神色淡然,一个面露担忧。

    鬼帝见张钧儒惴惴不安的,随口安慰道:“这小姑娘是千年难见的体质,天分太好,遭天妒是正常的,现在的天庭早就不是当年上古大神们说话的时代了,天道无常,总有些小肚鸡肠的神仙担心自己的地位被人顶替,暗中作祟。等她和玉玺灵气相连之后,她就是望乡台,望乡台就是她,以后慢慢积攒功德,有生之年修到地仙的程度,也就不担心天妒了。至于血誓,其中的弯弯绕就得去问秦老头了。”

    张钧儒点点头:“借您吉言了,希望一切顺利吧。”

    两个人说话的功夫,秦怡那边已经把自身灵气和玉玺中自带的灵气沟通了七七八八,眼下已经到收尾的时候了。

章节目录

第二任望乡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余生发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余生发财并收藏第二任望乡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