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香附这些后买入府的小婢子,莳萝自小便入了祝宅服侍祝氏,后来跟着祝氏来了周府。
祝氏生前曾劝莳萝为自己寻个体贴人嫁了,还曾为她相看过几个人,其中不乏军中将领和品行兼优的官吏,都被莳萝婉拒了。
自府中长公子周荃瑾出生,莳萝就梳了头不再考虑嫁娶一心照顾长公子。
在小公子周荃珝出生后,莳萝因担心府中下人对自出生便有些体弱的小公子照顾得不仔细,再加上那时的长公子已经开始习武读书,身边有了妥帖的小厮和婢子伺候,便放心地向祝氏自请服侍小公子了。
这一服侍,便是二十余年。
“这么些年,姑姑可曾……”
“我从不曾后悔,”莳萝眼角的纹路随笑意逐渐明显,“好了,明日还得早起再检查一遍公子的行李,早点回去歇着才是要紧事。”
“是。”两人继续往前走,却见吉楠从前院匆匆走进来。见到二人,吉楠面色古怪地喊了声“姑姑”。
“怎么了?”莳萝好奇。
“府门外来了个人,她并未说自己的姓名和来处,只说来给章姑娘送信。”
“这个时辰来给纠白送信?走,去看看。”
守在府门口的莫栾和钱葙正对着面前之人的请求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见莳萝来了都松了一口气。
也不怪莫栾他们待客的态度如此古怪,因为府门外站的是个身形窈窕的女子,这女子的衣裳略有些艳丽,身上香粉的味道略有些浓郁。
此人以帷帽遮面,让人瞧不清长什么模样,声音轻柔婉转,听着是陌生的。
见莳萝打量自己,来人将来意重复:“奴家听闻纠白姑娘住在此处,特来送信。”
“你从何处听得纠白住在此处的?”莳萝问。
“是纠白姑娘同奴家说起的,纠白姑娘曾说,若有要事寻她,可去芸生客栈托那里的掌柜帮忙传信。”
“既如此,你为何不去芸生客栈呢?”
对方沉默了片刻,说:“奴家去过芸生客栈了,也托掌柜的送过一回信,但始终没有收到纠白姑娘的回信,问掌柜,掌柜的说他替她家小东家送出的信也始终没有回音。奴家想起纠白姑娘说过,说事情若实在紧急,便可到新寺街的周府寻她。”
“原来如此。”莳萝了然,“可你来得实在不巧,纠白此时不在府中。”
“奴家知晓纠白姑娘此时不在都城。只是,这封信,奴家想早日交出来。”
“那丫头总有自己的事要忙,来去皆随自己心情,我也不知她几时会回来,你若真有要事寻她,不若告知我你住何处,叫什么,若她回来问起我也好替你传话。”
说话时莳萝语气温和,对方眼中泛起涟漪:“奴家闻意,住处不提也罢,若纠白姑娘回府了,还请诸位帮忙传个话,就说……”
闻意话说到一半,却又摇了摇头。
“还是不说了。”她说,“届时,劳烦诸位将先前经客栈掌柜之手送来的信拿给纠白姑娘看,待她看过信之后,自会明了我的来意。”
原本显得有些紧急的事情,如今却好像又不是那么地急了,闻意的态度转变得令人略有些摸不着头脑。
“好,”莳萝应下,“待纠白回来,我会提醒她拆信的。”
“多谢。”
闻意对着莳萝行了个礼便转身离去。
衣着虽有些艳丽,但言行举止却有礼有度,半丝轻浮之意也无。但直至闻意走远了,她身上那股子香味还未完全散去。
莳萝收回目光往府里走,香附跟在莳萝身边小声问道:“姑姑为何肯应她?怎知她不是打着章姑娘的名号却意在别处之人?”
“这些时日,给纠白的信件已积攒了许多,多是范家姑娘写来的,但其中有一封,信封上写了‘纠白亲启’四字,字迹陌生,不同于范姑娘的字迹,却也是女子的字迹。若我猜得不错,那封信便是方才这闻意托人送来的。”
香附一愣:“还有这事儿?”
“信都是我帮纠白收着的,你不知也正常。”莳萝摇了摇头,补充了一句,“而且,她身上的香味,有一回,我在纠白身上也闻见过。”
虽很淡,但她还是闻见了,公子当时也在,且公子也闻出来了,当时她本想问些什么,但瞧出公子蹙眉好似对这香味略有些不喜,便没问出口。
如今看来,或许这自称闻意的人当真是纠白在外结交的朋友呢。
“不过,咱们的确不知章姑娘何时才会回来啊……”香附郁闷地叹了口气。
莳萝也叹了口气:“所以……一切还是等纠白回来再说吧。”
毕竟,也只能这样了。
-
因为是微服出游,周荃珝和陈媛蓁都没带多少行李,也没让人送,一辆马车穿过盛京城的城门一路往外。
叶贞与寇姜轮番赶车,周荃珝和陈媛蓁同坐车厢,随着离城门口越来越远,陈媛蓁的一颗心也越来越轻松。
“不是梦。”陈媛蓁伸手从窗帘外捞了一缕风,喃喃,“周大人知道么,我只有在梦里才能这样自由。”
这话听得人心情复杂。
周荃珝撩开近侧的帘子往外看了一眼,说:“已经出城,你我既是出游,还是换个称谓比较妥当。”
这话让陈媛蓁有了些兴致:“我以前叫过你兄长,眼下可能再喊?”
“可以。”周荃珝应道。
“那,你叫我媛蓁?”
长公主与天子不同,其名姓在民间无需避讳,媛蓁两个字倒也合适。
见周荃珝点头,陈媛蓁的眼神里有了些神采,忍不住问:“兄长,我们此行要往何处去?”
“你想往何处?”
“我对外头不熟,马车往何处赶,我便往何处去好了。寇姜你说呢?”
寇姜坐在靠门帘之处,突然被叫到名字愣了一下,下意识答道:“小人不知。”
“哦,不知也无所谓,我也不知。既如此咱们就乱走吧,不管东南还是西北,随意挑一条岔道走,待到下一个岔道也随意走,就一直这么走下去。”陈媛蓁说。
陈媛蓁只想离开盛京城,去哪里都无所谓。她想看山看水看外头的云和烟,雾和霞,想看看外头的人到底怎么生活。
这样的要求不高,极易满足。
马车在往东行,周荃珝靠着车壁对赶车的叶贞吩咐:“继续往东。”
有了吩咐,叶贞赶着马车不断往东而行,马车行得很慢,经常得停靠下来。
陈媛蓁对外界的一切都很感兴趣,五月农忙,田间地头的百姓劳作不停。
插秧的人将裤腿高高往上卷,两腿站在泥水里没有半天出不来,出来的时候腿上沾着泥水不算还沾着会吸血的水蛭。
陈媛蓁站在水田边看了会儿,满脸纳罕:“他们不怕脏吗?不怕疼吗?”
“怕,怎么可能不怕。比起怕,对他们来说,抢占天时早早将秧苗种好更要紧。毕竟一家老小都指望着这些田地而生,只有将田地种好拿稻米换了银两才有活路。”
“咦?”陈媛蓁视线偏移,落在远处挑着两个竹筐往水田边走的人看去。
那是一个身怀六甲的年轻妇人,或许没多久就要临盆,肚子挺得很大。
妇人背后跟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童,小童的脸颊红红,还没等靠近田边就放声大喊:“爹爹——翁翁——吃晌午饭了——我跟阿娘来送晌午饭了——”
“这女子身子笨重,如何还能挑扁担送吃食?如果不慎踩滑摔倒可如何是好?”陈媛蓁眉头皱起,“这家人未免也太不懂得心疼人了。”
“据我所知,民间百姓的生活向来如此。”周荃珝面容平静,“此处世道太平,少有天灾,眼前的生活尚且算得安好。若此女子身在天灾地界,连米粮都没有,饿死的饿死,渴死的渴死,或许就连她身边的孩子也无法存活下来。”
陈媛蓁咬了咬唇:“你说的这些,我没见过。”
“你没见过,不代表这样的生活不存在。你在宫中的生活,对于这些寻常百姓人家的女子来说其实也是不存在的。”
“晌午了,我们该找个地方吃点什么了。”陈媛蓁转身往马车的方向走去。
她似乎在逃避这样的话题。
周荃珝垂了眼,在陈媛蓁之后登上马车,对赶车的叶贞吩咐:“进镇,找个最近的市集吃碗面吧。”
“我不要吃面。”陈媛蓁说,“已经连续吃了两日的面了,能不能换样吃的?”
“那就馄饨吧。”
陈媛蓁本来不是很讨厌吃面,吃第一餐清汤面的时候甚至觉得味道不错,但一连吃了两日的面之后见到面便觉得饱了。
几人进到市集一人点了一碗馄饨,陈媛蓁和周荃珝吃得慢些,叶贞和寇姜吃完了两人还有一半。
市集上的馄饨虽与大鱼大肉没法比,但出门在外凑合凑合也吃得。陈媛蓁本来捧着碗吃得好好的,但不经意地朝路边一瞥,顿时没有了食欲。
路边坐着几个叫花,许是天热身上容易痒,有人将手伸进破烂的衣裳里抓痒。那手指甲里尽是泥灰,说不清什么颜色。
叫花的头发像是数月没洗过一样,紧得结了块,他们在身上抓完痒又抬手抓头。路过的人扔了个馒头过去,几个叫花为了争夺一个馒头大打了一架。
有人鼻子都被打出了血都分不到一口吃的,抢到了馒头的人几口就将馒头吃进了肚里。抓馒头的手依旧是脏污的,抓馒头之前甚至抓过身更挠过头。
陈媛蓁忍了忍,没忍住,匆匆放下竹筷偏过头小声地干呕。
她从衣袖里抽出帕子沾了沾嘴,转回头的时候周荃珝正在倒茶水。
“喝点水缓缓吧,馄饨吃不下便不吃了。”
周荃珝将倒好的一碗水推到陈媛蓁面前。
茶是十分普通的茶,进到铺子里的客人总点这种茶,陈媛蓁听了几耳朵之后也跟着点,为的是想试试这受人欢迎的茶水什么味道。
什么味道呢?好像什么特别的味道也没有,茶香味很淡。
对陈媛蓁来说,这样的茶拿来漱口正合适。
捧着茶碗喝了两口陈媛蓁便将碗放下了,她看了看坐在对面的叶贞和寇姜,又看了看坐在身侧的周荃珝,忍不住问:“你们没看到吗?”
“看到什么?”
“那些乞丐。”
“看到了又如何?”
看到了又如何呢?这个问题让陈媛蓁一时无言。
一直到坐进马车里,陈媛蓁还觉得胃不适,对她而言,吃馄饨时的所见比路途的颠簸更令人不适。
好在随着远离那个小镇,陈媛蓁的心绪才又缓和过来,见到好奇的景象时又久违地开口问道:“那些人在做什么?”
陈媛蓁撩着窗帘,脸靠在窗边往外看,手也往外指。
周荃珝倾身凑到陈媛蓁身侧往外看了一眼,坐回原处时说:“在挖坟。”
“挖坟?有人死了吗?怎么没有出殡的仪仗?”
“并非所有人都能在死后享有仪仗,寻常百姓若是死了,其家人只是将人抬出来挖个坑埋了罢了。”
“墓碑也没有?”
“贫苦人家,家人亡故之际连纸钱香烛都无,有坟冢安身的已经算是幸运了。有的人死在异乡,无亲无友无人埋葬,就地腐烂成枯骨,死后魂魄无安身之处只能四处游荡。”
想到什么,周荃珝忽然抬眼:“眼下我们正经过的这处林子里,或许就飘荡着许多孤苦无依的魂魄也说不定。”
祝氏生前曾劝莳萝为自己寻个体贴人嫁了,还曾为她相看过几个人,其中不乏军中将领和品行兼优的官吏,都被莳萝婉拒了。
自府中长公子周荃瑾出生,莳萝就梳了头不再考虑嫁娶一心照顾长公子。
在小公子周荃珝出生后,莳萝因担心府中下人对自出生便有些体弱的小公子照顾得不仔细,再加上那时的长公子已经开始习武读书,身边有了妥帖的小厮和婢子伺候,便放心地向祝氏自请服侍小公子了。
这一服侍,便是二十余年。
“这么些年,姑姑可曾……”
“我从不曾后悔,”莳萝眼角的纹路随笑意逐渐明显,“好了,明日还得早起再检查一遍公子的行李,早点回去歇着才是要紧事。”
“是。”两人继续往前走,却见吉楠从前院匆匆走进来。见到二人,吉楠面色古怪地喊了声“姑姑”。
“怎么了?”莳萝好奇。
“府门外来了个人,她并未说自己的姓名和来处,只说来给章姑娘送信。”
“这个时辰来给纠白送信?走,去看看。”
守在府门口的莫栾和钱葙正对着面前之人的请求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见莳萝来了都松了一口气。
也不怪莫栾他们待客的态度如此古怪,因为府门外站的是个身形窈窕的女子,这女子的衣裳略有些艳丽,身上香粉的味道略有些浓郁。
此人以帷帽遮面,让人瞧不清长什么模样,声音轻柔婉转,听着是陌生的。
见莳萝打量自己,来人将来意重复:“奴家听闻纠白姑娘住在此处,特来送信。”
“你从何处听得纠白住在此处的?”莳萝问。
“是纠白姑娘同奴家说起的,纠白姑娘曾说,若有要事寻她,可去芸生客栈托那里的掌柜帮忙传信。”
“既如此,你为何不去芸生客栈呢?”
对方沉默了片刻,说:“奴家去过芸生客栈了,也托掌柜的送过一回信,但始终没有收到纠白姑娘的回信,问掌柜,掌柜的说他替她家小东家送出的信也始终没有回音。奴家想起纠白姑娘说过,说事情若实在紧急,便可到新寺街的周府寻她。”
“原来如此。”莳萝了然,“可你来得实在不巧,纠白此时不在府中。”
“奴家知晓纠白姑娘此时不在都城。只是,这封信,奴家想早日交出来。”
“那丫头总有自己的事要忙,来去皆随自己心情,我也不知她几时会回来,你若真有要事寻她,不若告知我你住何处,叫什么,若她回来问起我也好替你传话。”
说话时莳萝语气温和,对方眼中泛起涟漪:“奴家闻意,住处不提也罢,若纠白姑娘回府了,还请诸位帮忙传个话,就说……”
闻意话说到一半,却又摇了摇头。
“还是不说了。”她说,“届时,劳烦诸位将先前经客栈掌柜之手送来的信拿给纠白姑娘看,待她看过信之后,自会明了我的来意。”
原本显得有些紧急的事情,如今却好像又不是那么地急了,闻意的态度转变得令人略有些摸不着头脑。
“好,”莳萝应下,“待纠白回来,我会提醒她拆信的。”
“多谢。”
闻意对着莳萝行了个礼便转身离去。
衣着虽有些艳丽,但言行举止却有礼有度,半丝轻浮之意也无。但直至闻意走远了,她身上那股子香味还未完全散去。
莳萝收回目光往府里走,香附跟在莳萝身边小声问道:“姑姑为何肯应她?怎知她不是打着章姑娘的名号却意在别处之人?”
“这些时日,给纠白的信件已积攒了许多,多是范家姑娘写来的,但其中有一封,信封上写了‘纠白亲启’四字,字迹陌生,不同于范姑娘的字迹,却也是女子的字迹。若我猜得不错,那封信便是方才这闻意托人送来的。”
香附一愣:“还有这事儿?”
“信都是我帮纠白收着的,你不知也正常。”莳萝摇了摇头,补充了一句,“而且,她身上的香味,有一回,我在纠白身上也闻见过。”
虽很淡,但她还是闻见了,公子当时也在,且公子也闻出来了,当时她本想问些什么,但瞧出公子蹙眉好似对这香味略有些不喜,便没问出口。
如今看来,或许这自称闻意的人当真是纠白在外结交的朋友呢。
“不过,咱们的确不知章姑娘何时才会回来啊……”香附郁闷地叹了口气。
莳萝也叹了口气:“所以……一切还是等纠白回来再说吧。”
毕竟,也只能这样了。
-
因为是微服出游,周荃珝和陈媛蓁都没带多少行李,也没让人送,一辆马车穿过盛京城的城门一路往外。
叶贞与寇姜轮番赶车,周荃珝和陈媛蓁同坐车厢,随着离城门口越来越远,陈媛蓁的一颗心也越来越轻松。
“不是梦。”陈媛蓁伸手从窗帘外捞了一缕风,喃喃,“周大人知道么,我只有在梦里才能这样自由。”
这话听得人心情复杂。
周荃珝撩开近侧的帘子往外看了一眼,说:“已经出城,你我既是出游,还是换个称谓比较妥当。”
这话让陈媛蓁有了些兴致:“我以前叫过你兄长,眼下可能再喊?”
“可以。”周荃珝应道。
“那,你叫我媛蓁?”
长公主与天子不同,其名姓在民间无需避讳,媛蓁两个字倒也合适。
见周荃珝点头,陈媛蓁的眼神里有了些神采,忍不住问:“兄长,我们此行要往何处去?”
“你想往何处?”
“我对外头不熟,马车往何处赶,我便往何处去好了。寇姜你说呢?”
寇姜坐在靠门帘之处,突然被叫到名字愣了一下,下意识答道:“小人不知。”
“哦,不知也无所谓,我也不知。既如此咱们就乱走吧,不管东南还是西北,随意挑一条岔道走,待到下一个岔道也随意走,就一直这么走下去。”陈媛蓁说。
陈媛蓁只想离开盛京城,去哪里都无所谓。她想看山看水看外头的云和烟,雾和霞,想看看外头的人到底怎么生活。
这样的要求不高,极易满足。
马车在往东行,周荃珝靠着车壁对赶车的叶贞吩咐:“继续往东。”
有了吩咐,叶贞赶着马车不断往东而行,马车行得很慢,经常得停靠下来。
陈媛蓁对外界的一切都很感兴趣,五月农忙,田间地头的百姓劳作不停。
插秧的人将裤腿高高往上卷,两腿站在泥水里没有半天出不来,出来的时候腿上沾着泥水不算还沾着会吸血的水蛭。
陈媛蓁站在水田边看了会儿,满脸纳罕:“他们不怕脏吗?不怕疼吗?”
“怕,怎么可能不怕。比起怕,对他们来说,抢占天时早早将秧苗种好更要紧。毕竟一家老小都指望着这些田地而生,只有将田地种好拿稻米换了银两才有活路。”
“咦?”陈媛蓁视线偏移,落在远处挑着两个竹筐往水田边走的人看去。
那是一个身怀六甲的年轻妇人,或许没多久就要临盆,肚子挺得很大。
妇人背后跟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童,小童的脸颊红红,还没等靠近田边就放声大喊:“爹爹——翁翁——吃晌午饭了——我跟阿娘来送晌午饭了——”
“这女子身子笨重,如何还能挑扁担送吃食?如果不慎踩滑摔倒可如何是好?”陈媛蓁眉头皱起,“这家人未免也太不懂得心疼人了。”
“据我所知,民间百姓的生活向来如此。”周荃珝面容平静,“此处世道太平,少有天灾,眼前的生活尚且算得安好。若此女子身在天灾地界,连米粮都没有,饿死的饿死,渴死的渴死,或许就连她身边的孩子也无法存活下来。”
陈媛蓁咬了咬唇:“你说的这些,我没见过。”
“你没见过,不代表这样的生活不存在。你在宫中的生活,对于这些寻常百姓人家的女子来说其实也是不存在的。”
“晌午了,我们该找个地方吃点什么了。”陈媛蓁转身往马车的方向走去。
她似乎在逃避这样的话题。
周荃珝垂了眼,在陈媛蓁之后登上马车,对赶车的叶贞吩咐:“进镇,找个最近的市集吃碗面吧。”
“我不要吃面。”陈媛蓁说,“已经连续吃了两日的面了,能不能换样吃的?”
“那就馄饨吧。”
陈媛蓁本来不是很讨厌吃面,吃第一餐清汤面的时候甚至觉得味道不错,但一连吃了两日的面之后见到面便觉得饱了。
几人进到市集一人点了一碗馄饨,陈媛蓁和周荃珝吃得慢些,叶贞和寇姜吃完了两人还有一半。
市集上的馄饨虽与大鱼大肉没法比,但出门在外凑合凑合也吃得。陈媛蓁本来捧着碗吃得好好的,但不经意地朝路边一瞥,顿时没有了食欲。
路边坐着几个叫花,许是天热身上容易痒,有人将手伸进破烂的衣裳里抓痒。那手指甲里尽是泥灰,说不清什么颜色。
叫花的头发像是数月没洗过一样,紧得结了块,他们在身上抓完痒又抬手抓头。路过的人扔了个馒头过去,几个叫花为了争夺一个馒头大打了一架。
有人鼻子都被打出了血都分不到一口吃的,抢到了馒头的人几口就将馒头吃进了肚里。抓馒头的手依旧是脏污的,抓馒头之前甚至抓过身更挠过头。
陈媛蓁忍了忍,没忍住,匆匆放下竹筷偏过头小声地干呕。
她从衣袖里抽出帕子沾了沾嘴,转回头的时候周荃珝正在倒茶水。
“喝点水缓缓吧,馄饨吃不下便不吃了。”
周荃珝将倒好的一碗水推到陈媛蓁面前。
茶是十分普通的茶,进到铺子里的客人总点这种茶,陈媛蓁听了几耳朵之后也跟着点,为的是想试试这受人欢迎的茶水什么味道。
什么味道呢?好像什么特别的味道也没有,茶香味很淡。
对陈媛蓁来说,这样的茶拿来漱口正合适。
捧着茶碗喝了两口陈媛蓁便将碗放下了,她看了看坐在对面的叶贞和寇姜,又看了看坐在身侧的周荃珝,忍不住问:“你们没看到吗?”
“看到什么?”
“那些乞丐。”
“看到了又如何?”
看到了又如何呢?这个问题让陈媛蓁一时无言。
一直到坐进马车里,陈媛蓁还觉得胃不适,对她而言,吃馄饨时的所见比路途的颠簸更令人不适。
好在随着远离那个小镇,陈媛蓁的心绪才又缓和过来,见到好奇的景象时又久违地开口问道:“那些人在做什么?”
陈媛蓁撩着窗帘,脸靠在窗边往外看,手也往外指。
周荃珝倾身凑到陈媛蓁身侧往外看了一眼,坐回原处时说:“在挖坟。”
“挖坟?有人死了吗?怎么没有出殡的仪仗?”
“并非所有人都能在死后享有仪仗,寻常百姓若是死了,其家人只是将人抬出来挖个坑埋了罢了。”
“墓碑也没有?”
“贫苦人家,家人亡故之际连纸钱香烛都无,有坟冢安身的已经算是幸运了。有的人死在异乡,无亲无友无人埋葬,就地腐烂成枯骨,死后魂魄无安身之处只能四处游荡。”
想到什么,周荃珝忽然抬眼:“眼下我们正经过的这处林子里,或许就飘荡着许多孤苦无依的魂魄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