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君瑶又是让半秋给闹起来的,“秋哥,你饶了我吧!我才睡不到两个时辰!”头发散乱的君瑶不想起身,在床榻上无奈地大声说道。“让欢欣给你梳妆打扮,最晚一刻钟,必须到大堂。”说完半秋便急忙离开了。君瑶认命地坐在梳妆台前,欢欣端着温水半满的铜盆站在一旁,眼神时不时飘向烦躁的三小姐。欢欣还是有些害怕的,二人就这样一个站着一个坐着,谁也不说话,时间久得欢欣以为君瑶坐着睡过去了。君瑶勉强睁开眼,通过铜镜看到一旁的人。
“欢欣?”
“是,三小姐。”欢欣那端着铜盆的手指微微紧握。
“你是新来君府的?”随手拨了一下散在脖颈间的长发,慵懒地起身接过欢欣手里的铜盆,君瑶语气平淡地说:“你怕我?”
欢欣连忙摇头,“不是不是。我是说,不是怕您。”
君瑶自顾自地洗漱,眼睛余光却在望着身旁的欢欣,“嗯,不是。”说完将铜盆放在一旁的木架上,自己照着梳妆镜动起手来。“三小姐,我来吧。”欢欣现在除了害怕更多的是慌张了,她也不过是几天前刚来的君府。
“不用,大堂那边什么事?”
欢欣声若蚊蝇地回答:“听厨房说是为丞相践行。”
君瑶一听腰背瞬间挺直,眼睛也睁大了几分,“践行?”君瑶从首饰盒中随意拿了一根簪子绾好头发便起身前去大堂了。她昨晚想了一夜,如若那黑衣人真是丞相暗中安排的,她还需要再去试探一番;她对欧阳复家里的那两位老人还是有些在意的。
可惜君瑶赶到大堂时,只坐着几位自家人,“父亲,秦……丞相呢?”君祎冲大门方向抬了一下下巴,“走了,大概三分钟前。”君瑶一听,喃喃自语了一句“可惜。”一旁的秦诚觉得自己被无视了。
“三小姐,不知昨晚您睡得可好?”
君瑶闻声看去,思索着刚才那句可惜有没有被他听了去。君祎干咳一声:“瑶儿,今天正巧是后山集市,你好久没回来逛逛了。”
“君老,不妨让我陪着三小姐出门,有个照看。”秦诚手握纸扇,主动请缨道。君祎端起半秋刚送上来的茶,假意喝茶,他不想给君瑶拿主意。
君瑶暗自忖度一番,正想答应下来,有些话让丞相意会就好,眼下秦诚是最合适的传话人选;又可惜这一会儿功夫,大堂进来了一位身着淡黄色纱裙的曼妙女子,步子轻快,声音也清脆。
“见过老爷,公子。”
半秋一见来人亲切地走上前抚摸对方的鬓角,“你怎么回来了?”
“哥,”半夏乖巧地回应着,“我听夫人说瑶儿回来了,特意求了上午的假。瑶儿!”
“小夏!”
见两个女生那亲近的模样,秦诚显得局促了些。君祎见状,出声道:“贤侄,你有这份心思就够了。我这个老头子还有好多话想和你唠唠,你可不能不给我这个机会啊。”
“秦诚惶恐,听君老安排。”
“诶,瑶儿,你走慢些。”半夏从后山回来时已是有些气喘,现在实在跟不上君瑶的脚步,“几个月不见,怎么感觉你脚程又比过年时快了些?”闻言,君瑶只得微微一笑,方才心里想事情,不自知又忘了收敛。“我这不是挂念着第一炉的油酥饼嘛,张大婶指定早早就开摊了。”说着便慢下脚步和半夏一同前进。
半秋兄妹俩虽不是君家的人,但自从父亲君祎将这兄妹带进君府的大门起,全府上下无人不喜爱他们,君瑶尤甚。
半秋为人直爽,少年意气,与大哥默默的宠爱不同,半秋对两位妹妹的喜爱是张扬在明面上的;半秋总会给她带新奇玩意儿、讲有趣的话本,君瑶喜欢逛集市的兴趣也是因半秋而起;君瑶更喜得见的是本不苟言笑的大哥因为半秋的到来变得活泼开朗了一些,至于唠叨大概是副作用吧。半夏初来君府时便是软糯可爱,不似半秋的爽朗,半夏并不擅长与陌生人交谈,可那时君瑶终于等到了一位和自己年纪一样大的女孩子,自是不可能让她沉闷下去,一来二去便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天底下最要好的姐妹。
小孩子总是心思单纯,以为自己想要的就是好的,以为把自己想要的给予别人就是一件好事。
君瑶被自己心里的想法吓了一跳,想着她看向自己身边的人,清澈灵动的眼眸还是像从前那样看着前方,一边牵着君瑶的手,一边和君瑶说着家常。
还好,半夏还是那个半夏。
“夫人搬去后山的那天晚上,老爷愣是耍脾气,想在东校场垛一堆干草烧掉,把夫人给吓回家呢。”半夏说着竟把自己逗笑了,君瑶附和着笑了几声,看到不远处热闹的景象,装作不经意地问道:“小夏,家里最近又招新工了吗?”
“还没有,这刚开年不久再加上世道不太平,夫人说今年要不要招都不一定呢。”半夏指着前面的集市入口,嘴里轻快地诶了一声便牵着君瑶加快了步伐,后者配合着半夏的速度,继续说道:“今儿早秋哥带了一位叫欢欣的女孩儿来。”
半夏脚步一顿,随即皱眉作思考状,“她啊,前几天跟着丞相一起来的,说是夫人的弟弟专门为她选的丫鬟;可是当时夫人已经赌气去了后山。”君瑶点头,将半夏的反应看在眼里,“怪不得呢,我瞧她面生,还有些怕我。”
二人闲聊之间便进了集市,“你要去后山见见夫人吗?”集市的人不算熙攘却也热闹得很,半夏将君瑶牵得更紧了些,说话的声音也不由得提高了几分,“去的话我们得买些糕点,这几日新上了……”
“不了,”君瑶出声打断半夏接下来的安排,“去了母亲那里,三四天我是脱不开身了。等下次回府我向她请罪就好。”半夏听君瑶说完也只是淡淡一笑,“那我们去张大娘那儿买些油酥饼便回家。”君瑶点头。君瑶心里很感谢半夏,特别是半夏对她的包容与关怀,对母亲的照顾。
“你是不是想问我,我这几个月做了什么?”君瑶突然出声,半夏倒是被小小地吓到了,将右手轻轻覆在她的左手上,“你走的时候行色匆忙,那时候我担心你;前几封召令像是石沉大海,我更是担心;可早晨我一进门远远看到你在大厅的身影,走近之后再看到你眼下的青影,”说着半夏摩挲了几下君瑶的指尖,薄薄的茧子触感分明,“现在剩下的只有心疼……”
君瑶脚步逐渐放缓,“害你担心了。”
半夏微笑着摇头,右手开始轻轻拍打君瑶的手背,“看你平安回来,脸上还有笑容,这就够了。你不说自是有你的道理,我不多问,就想你能常回来看看,尤其是老爷,别看他嘴上不说,或许心里比谁都舍不得你。”
“我答应你,”君瑶反握住半夏的手,“我会经常回来看看你们。”反正快马加鞭从鲤城来回不过两天行程。半夏一听这话不禁笑了,君瑶嘴里的“经常”可是值得考究一番。
“一个月?”半夏试探地问道。
“半年。”仿佛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君瑶的语气很是郑重,最起码祭月节还是要回来的。
“……”
“咳,五个月也不是不行……”
“……”看来得让大公子多做几张用来急召的信纸了。
君瑶和半夏离开后,君乾带着半秋去了秦诚所在的厢房察看关于昨天秦诚无故失感的原因;在大堂上安坐的君祎见到秦诚的不自在,随即放下自己手中的茶杯,“贤侄就陪我这个老头子走走吧。”秦诚收好纸扇,行礼微笑。
秦诚惊觉自打来了君府他一直在微笑,没有感觉的,只是脑袋里有一个声音告诉他:“此刻你该笑了。”然后他就嘴角上扬,完成“笑”的表情动作。在丞相府时也是这样,不过笑的次数很少。丞相府的人好像都很怕他,全都是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那丞相府上下他也不需要讨好,除了义父以外的人。
秦诚稍稍回神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随着君祎来到了乐廊,回头看去,他俩竟已走出那么远。君府的构造不是平常的前庭后院,前部是假山石景和漫步廊亭。
“贤侄,那树你可认得?”君祎停步,和秦诚并肩站在一处溪桥上。
“君老,那是梧桐树。”秦诚随君祎所指望去,几株光秃的树干还未长出新叶,“最高的那一棵看上去该有百年了吧?”君祎点头,“贤侄好眼力。”说完君祎朝那梧桐树走去,站在距离它们二十米左右的溪桥上停下,“现在咱看得能仔细些,”君祎开口,去年春天,我亲手在那儿种了一棵梧桐苗。刚种下去的那几天,我日日夜夜地照料啊,生怕养分水分不够,活不了。不瞒你说,那可是我在集市上亲手挑的苗子。”
秦诚在一旁规矩地站着,看着面前的树丛,“可是,这里并没有新树。”说完之后秦诚便懊悔,不该多嘴的。
君祎听后竟哈哈大笑起来,“没错啊,”君祎继续背对着秦诚,“那棵树苗心烂了,怪我。”
秦诚这回选择了默不作声。
“好了,咱回去吧。”
君瑶回到府里时正值晌午,走在乐廊上便能听到西边厨房的忙活声;从集市出来她便与半夏分开了,半夏还要赶去后山,君瑶也没有多留,只是约定着下次回来时再一起游玩一番。揣着怀里温热的油酥饼,还没到东侧院的景洞,君瑶便看到不远处的凉亭里一个静坐的人影。
“瑶儿,过来。”
是大哥。君瑶怕君乾对她翻来覆去地唠叨,但还是规矩地坐下,将油酥饼在石桌上打开摆好,然后静静地看着君乾,等待他的下话。
“小夏回去了?”
“回去了。”
“你欺负秦诚了?”
君瑶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兄长的话题跳跃度,“秦诚?”听到自家妹妹天真无邪的疑问句,君乾严肃地看向君瑶,给了她一个“你做了什么好事你心里清楚”的眼神。
“他死了?”来自君瑶的疑问。
“……”
“没有的话,那我没欺负他。”
“今天你和小夏走后,我和半秋去了秦诚那边询问关于他昨儿下午没知觉的事请,”君乾缓缓说道,“我们问了十三个人,全部统一回答‘除君家三小姐和半秋外没见过任何外人’。”
君瑶不在意地拿起一块油酥饼,“秋哥欺负他了?”
“我刚才来的的路上碰到秦诚,他还让我别往心上去。那可是丞相的义子,是丞相的心头宝。”君乾说着也拿起一块油酥饼吃起来,“纵然不是你,也不能让人落了口舌。”
“你知道不是我还去查,”君瑶将剩下的油酥饼重新包好,揣进自己怀里,“再说了,我才不会和他一般见识。”
“你以为我想去?本来我都和小秋约好今天一起去集市了,结果老爷子非得把这差事安排给我。”君乾无奈地说道。
“那你还带上秋哥干嘛?”
“你哥是那种甘愿独自遭罪的人?”说完君乾便起身,拍掉手上的残渣,“明天走?”
“你怎么知道?”
“这五年来,除了过年,你哪次在家一连超过三天?”君乾说着走出凉亭,“你回屋好好歇着吧,我去吩咐厨房多准备些你爱吃的。”
看着难得不唠叨的君乾走出五步远后,君瑶心情不错,一步蹦到凉亭下,与君乾相背而去。
君瑶又是让半秋给闹起来的,“秋哥,你饶了我吧!我才睡不到两个时辰!”头发散乱的君瑶不想起身,在床榻上无奈地大声说道。“让欢欣给你梳妆打扮,最晚一刻钟,必须到大堂。”说完半秋便急忙离开了。君瑶认命地坐在梳妆台前,欢欣端着温水半满的铜盆站在一旁,眼神时不时飘向烦躁的三小姐。欢欣还是有些害怕的,二人就这样一个站着一个坐着,谁也不说话,时间久得欢欣以为君瑶坐着睡过去了。君瑶勉强睁开眼,通过铜镜看到一旁的人。
“欢欣?”
“是,三小姐。”欢欣那端着铜盆的手指微微紧握。
“你是新来君府的?”随手拨了一下散在脖颈间的长发,慵懒地起身接过欢欣手里的铜盆,君瑶语气平淡地说:“你怕我?”
欢欣连忙摇头,“不是不是。我是说,不是怕您。”
君瑶自顾自地洗漱,眼睛余光却在望着身旁的欢欣,“嗯,不是。”说完将铜盆放在一旁的木架上,自己照着梳妆镜动起手来。“三小姐,我来吧。”欢欣现在除了害怕更多的是慌张了,她也不过是几天前刚来的君府。
“不用,大堂那边什么事?”
欢欣声若蚊蝇地回答:“听厨房说是为丞相践行。”
君瑶一听腰背瞬间挺直,眼睛也睁大了几分,“践行?”君瑶从首饰盒中随意拿了一根簪子绾好头发便起身前去大堂了。她昨晚想了一夜,如若那黑衣人真是丞相暗中安排的,她还需要再去试探一番;她对欧阳复家里的那两位老人还是有些在意的。
可惜君瑶赶到大堂时,只坐着几位自家人,“父亲,秦……丞相呢?”君祎冲大门方向抬了一下下巴,“走了,大概三分钟前。”君瑶一听,喃喃自语了一句“可惜。”一旁的秦诚觉得自己被无视了。
“三小姐,不知昨晚您睡得可好?”
君瑶闻声看去,思索着刚才那句可惜有没有被他听了去。君祎干咳一声:“瑶儿,今天正巧是后山集市,你好久没回来逛逛了。”
“君老,不妨让我陪着三小姐出门,有个照看。”秦诚手握纸扇,主动请缨道。君祎端起半秋刚送上来的茶,假意喝茶,他不想给君瑶拿主意。
君瑶暗自忖度一番,正想答应下来,有些话让丞相意会就好,眼下秦诚是最合适的传话人选;又可惜这一会儿功夫,大堂进来了一位身着淡黄色纱裙的曼妙女子,步子轻快,声音也清脆。
“见过老爷,公子。”
半秋一见来人亲切地走上前抚摸对方的鬓角,“你怎么回来了?”
“哥,”半夏乖巧地回应着,“我听夫人说瑶儿回来了,特意求了上午的假。瑶儿!”
“小夏!”
见两个女生那亲近的模样,秦诚显得局促了些。君祎见状,出声道:“贤侄,你有这份心思就够了。我这个老头子还有好多话想和你唠唠,你可不能不给我这个机会啊。”
“秦诚惶恐,听君老安排。”
“诶,瑶儿,你走慢些。”半夏从后山回来时已是有些气喘,现在实在跟不上君瑶的脚步,“几个月不见,怎么感觉你脚程又比过年时快了些?”闻言,君瑶只得微微一笑,方才心里想事情,不自知又忘了收敛。“我这不是挂念着第一炉的油酥饼嘛,张大婶指定早早就开摊了。”说着便慢下脚步和半夏一同前进。
半秋兄妹俩虽不是君家的人,但自从父亲君祎将这兄妹带进君府的大门起,全府上下无人不喜爱他们,君瑶尤甚。
半秋为人直爽,少年意气,与大哥默默的宠爱不同,半秋对两位妹妹的喜爱是张扬在明面上的;半秋总会给她带新奇玩意儿、讲有趣的话本,君瑶喜欢逛集市的兴趣也是因半秋而起;君瑶更喜得见的是本不苟言笑的大哥因为半秋的到来变得活泼开朗了一些,至于唠叨大概是副作用吧。半夏初来君府时便是软糯可爱,不似半秋的爽朗,半夏并不擅长与陌生人交谈,可那时君瑶终于等到了一位和自己年纪一样大的女孩子,自是不可能让她沉闷下去,一来二去便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天底下最要好的姐妹。
小孩子总是心思单纯,以为自己想要的就是好的,以为把自己想要的给予别人就是一件好事。
君瑶被自己心里的想法吓了一跳,想着她看向自己身边的人,清澈灵动的眼眸还是像从前那样看着前方,一边牵着君瑶的手,一边和君瑶说着家常。
还好,半夏还是那个半夏。
“夫人搬去后山的那天晚上,老爷愣是耍脾气,想在东校场垛一堆干草烧掉,把夫人给吓回家呢。”半夏说着竟把自己逗笑了,君瑶附和着笑了几声,看到不远处热闹的景象,装作不经意地问道:“小夏,家里最近又招新工了吗?”
“还没有,这刚开年不久再加上世道不太平,夫人说今年要不要招都不一定呢。”半夏指着前面的集市入口,嘴里轻快地诶了一声便牵着君瑶加快了步伐,后者配合着半夏的速度,继续说道:“今儿早秋哥带了一位叫欢欣的女孩儿来。”
半夏脚步一顿,随即皱眉作思考状,“她啊,前几天跟着丞相一起来的,说是夫人的弟弟专门为她选的丫鬟;可是当时夫人已经赌气去了后山。”君瑶点头,将半夏的反应看在眼里,“怪不得呢,我瞧她面生,还有些怕我。”
二人闲聊之间便进了集市,“你要去后山见见夫人吗?”集市的人不算熙攘却也热闹得很,半夏将君瑶牵得更紧了些,说话的声音也不由得提高了几分,“去的话我们得买些糕点,这几日新上了……”
“不了,”君瑶出声打断半夏接下来的安排,“去了母亲那里,三四天我是脱不开身了。等下次回府我向她请罪就好。”半夏听君瑶说完也只是淡淡一笑,“那我们去张大娘那儿买些油酥饼便回家。”君瑶点头。君瑶心里很感谢半夏,特别是半夏对她的包容与关怀,对母亲的照顾。
“你是不是想问我,我这几个月做了什么?”君瑶突然出声,半夏倒是被小小地吓到了,将右手轻轻覆在她的左手上,“你走的时候行色匆忙,那时候我担心你;前几封召令像是石沉大海,我更是担心;可早晨我一进门远远看到你在大厅的身影,走近之后再看到你眼下的青影,”说着半夏摩挲了几下君瑶的指尖,薄薄的茧子触感分明,“现在剩下的只有心疼……”
君瑶脚步逐渐放缓,“害你担心了。”
半夏微笑着摇头,右手开始轻轻拍打君瑶的手背,“看你平安回来,脸上还有笑容,这就够了。你不说自是有你的道理,我不多问,就想你能常回来看看,尤其是老爷,别看他嘴上不说,或许心里比谁都舍不得你。”
“我答应你,”君瑶反握住半夏的手,“我会经常回来看看你们。”反正快马加鞭从鲤城来回不过两天行程。半夏一听这话不禁笑了,君瑶嘴里的“经常”可是值得考究一番。
“一个月?”半夏试探地问道。
“半年。”仿佛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君瑶的语气很是郑重,最起码祭月节还是要回来的。
“……”
“咳,五个月也不是不行……”
“……”看来得让大公子多做几张用来急召的信纸了。
君瑶和半夏离开后,君乾带着半秋去了秦诚所在的厢房察看关于昨天秦诚无故失感的原因;在大堂上安坐的君祎见到秦诚的不自在,随即放下自己手中的茶杯,“贤侄就陪我这个老头子走走吧。”秦诚收好纸扇,行礼微笑。
秦诚惊觉自打来了君府他一直在微笑,没有感觉的,只是脑袋里有一个声音告诉他:“此刻你该笑了。”然后他就嘴角上扬,完成“笑”的表情动作。在丞相府时也是这样,不过笑的次数很少。丞相府的人好像都很怕他,全都是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那丞相府上下他也不需要讨好,除了义父以外的人。
秦诚稍稍回神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随着君祎来到了乐廊,回头看去,他俩竟已走出那么远。君府的构造不是平常的前庭后院,前部是假山石景和漫步廊亭。
“贤侄,那树你可认得?”君祎停步,和秦诚并肩站在一处溪桥上。
“君老,那是梧桐树。”秦诚随君祎所指望去,几株光秃的树干还未长出新叶,“最高的那一棵看上去该有百年了吧?”君祎点头,“贤侄好眼力。”说完君祎朝那梧桐树走去,站在距离它们二十米左右的溪桥上停下,“现在咱看得能仔细些,”君祎开口,去年春天,我亲手在那儿种了一棵梧桐苗。刚种下去的那几天,我日日夜夜地照料啊,生怕养分水分不够,活不了。不瞒你说,那可是我在集市上亲手挑的苗子。”
秦诚在一旁规矩地站着,看着面前的树丛,“可是,这里并没有新树。”说完之后秦诚便懊悔,不该多嘴的。
君祎听后竟哈哈大笑起来,“没错啊,”君祎继续背对着秦诚,“那棵树苗心烂了,怪我。”
秦诚这回选择了默不作声。
“好了,咱回去吧。”
君瑶回到府里时正值晌午,走在乐廊上便能听到西边厨房的忙活声;从集市出来她便与半夏分开了,半夏还要赶去后山,君瑶也没有多留,只是约定着下次回来时再一起游玩一番。揣着怀里温热的油酥饼,还没到东侧院的景洞,君瑶便看到不远处的凉亭里一个静坐的人影。
“瑶儿,过来。”
是大哥。君瑶怕君乾对她翻来覆去地唠叨,但还是规矩地坐下,将油酥饼在石桌上打开摆好,然后静静地看着君乾,等待他的下话。
“小夏回去了?”
“回去了。”
“你欺负秦诚了?”
君瑶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兄长的话题跳跃度,“秦诚?”听到自家妹妹天真无邪的疑问句,君乾严肃地看向君瑶,给了她一个“你做了什么好事你心里清楚”的眼神。
“他死了?”来自君瑶的疑问。
“……”
“没有的话,那我没欺负他。”
“今天你和小夏走后,我和半秋去了秦诚那边询问关于他昨儿下午没知觉的事请,”君乾缓缓说道,“我们问了十三个人,全部统一回答‘除君家三小姐和半秋外没见过任何外人’。”
君瑶不在意地拿起一块油酥饼,“秋哥欺负他了?”
“我刚才来的的路上碰到秦诚,他还让我别往心上去。那可是丞相的义子,是丞相的心头宝。”君乾说着也拿起一块油酥饼吃起来,“纵然不是你,也不能让人落了口舌。”
“你知道不是我还去查,”君瑶将剩下的油酥饼重新包好,揣进自己怀里,“再说了,我才不会和他一般见识。”
“你以为我想去?本来我都和小秋约好今天一起去集市了,结果老爷子非得把这差事安排给我。”君乾无奈地说道。
“那你还带上秋哥干嘛?”
“你哥是那种甘愿独自遭罪的人?”说完君乾便起身,拍掉手上的残渣,“明天走?”
“你怎么知道?”
“这五年来,除了过年,你哪次在家一连超过三天?”君乾说着走出凉亭,“你回屋好好歇着吧,我去吩咐厨房多准备些你爱吃的。”
看着难得不唠叨的君乾走出五步远后,君瑶心情不错,一步蹦到凉亭下,与君乾相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