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华诚来为君瑶送别,他知道那王宫进去了便不能轻易出来了。
“这次回君府,我都问清楚了。”君华诚看着收拾行李的君瑶,“那绿霖是伯母的聘礼,准确来说那药是每一位君家主母的聘礼,以前是皇后,现在是夫人。”
“隋皇帝那边从年前就派人游说伯父伯母要你进宫和他女儿一起读书,说白了就是伴读。不过伯父拒绝一直在拒绝,结果上个月隋皇帝那边来信说,他要亲自带公主来君府拜访,伯母顶不住压力又怕说服不了你,就正好借机逼你去。”
君瑶点点头表示自己了解,“诚哥,帮我照顾好他。”
“你才是要照顾好你自己,那公主一定是骄纵惯了,你切记收收你的脾气。王宫里可没有人给你撑腰。”
“我知道,不用担心我。如果他醒了,你一定记得告诉我。”
君华诚看着被侍卫围住的君瑶,心里实在不是滋味。
她明明最讨厌那个地方,最讨厌那里的人了。
半个月后,君瑶收到婢女呈上来的信,君华诚在信中告诉她,卿明醒了。激动之余,君瑶立马写了一封信请求帮忙捎回。
第一个月结束时,由君川私下递了母亲的家书给皇帝,王宫便应允半夏可拿着牌子进出。君瑶对突然出现的半夏又惊又喜,听她讲了许多王宫外发生的事情,包括卿明。半夏心疼地看着君瑶,说她傻,说她当初不该。君瑶只是微笑着摇头。
第二个月,君瑶知道卿明可以下床行走后便开始在晚上写信。白天她需要陪公主,舞曲乐理甚至骑马射靶;她将包袱里的一根坠子拿出来,同信一起放好,想着明日等半夏来便交给她,让她交给卿明。
第三个月,君瑶在王宫里过了祭月节。那天晚上她在屋顶躺着看月亮,想念家人,也想念鲤城的朋友。半夏白天过来时,给她带了几块月饼,告诉她君府一切安好。听着旁边凤栖阁的欢声笑语,君瑶决定回屋写信。
第四个月,鲤城迎来了秋天,君瑶的信也持续到了秋天。听公主说朝堂上有位少将军器宇轩昂,一表人才,在东玄门当值;君瑶自是没有太大兴趣。这个月赶上半夏回君府,君瑶又回到了之前无聊的生活。
第五个月和第六个月,君瑶察觉出奇怪,半夏进宫的次数屈指可数,但君瑶又觉得自己实在没有立场要求半夏为了她每日进宫。好在她知道卿明已经康复了。君瑶开始盼着来自卿明的第一封回信。他的信里会写什么呢?一定是会像那天在三景客栈一样,告诉她,不要怕。还有,他会等她。
第七个月,王宫里开始筹备年节。公主的凤栖阁中每日人来人往,明明没有她的事,君瑶还被公主留在凤栖阁中,顶着热闹声陪她看书。到底是入了冬天,走在回房的路上,君瑶伸出手掌,想要抚起一顺那皎洁清寒的月色。隔天半夏来的时候给君瑶带来了几件冬装,公主听闻君瑶的朋友来了,将二位请来凤栖阁喝茶。君瑶依旧那副淡淡的表情,公主看得多了甚至看得厌烦,便同半夏攀谈起来。
说到最近开始忙碌着筹备年节的事情,半夏却说最近的确忙碌,但为的不是年节,而是喜事,恰好喜事就是今天。君瑶听到后颇为意外,问半夏是身边哪位朋友,不会是归海和阿魏姐吧?
半夏说是卿明。
公主本想追问一句卿明是谁,抬头看到君瑶煞白的脸,也打断了半夏接下去的话。
想着君瑶不寻常的脸色,公主便吩咐人盯着她。果不其然晚饭后不久,公主便收到消息说,君家三小姐奔去了东玄门。
公主不禁着急,也立即去往东玄门。
“东玄门今日是谁当值?”
“回公主,是荣少将军,荣焕。”
公主脚步一顿,而后更快起步,“要是因为这件事父皇责罚我,我一定要让她给我……抄十遍书!”
君瑶自然没打算大摇大摆地直接出城,她不能。借着一身武功,她很快就到了东玄门附近,看着值守的士兵,内心慌乱又镇静地思考起来。刚想定路线,一柄长枪横在自己面前,双华直接甩出来做防备状态,好在自己面前只有一个人。
“双华?你是君家三小姐?”荣焕收回自己的武器,虽然他一心在于军事谋略,但君府的事也略有耳闻;荣焕打量着看向君瑶,“三小姐,这么晚了,你这是要做什么?”
“我不就是今天说了你几句吗?你至于吗?”一道气喘吁吁的声音传来。
“见过公主。”荣焕现在满是疑惑。
顾不上品鉴一番传闻中的英姿飒爽,公主顺了顺自己的胸膛,忙道:“无非就是说你脑子笨了些,说你晚出不知打灯,说你走路不用脑子,说你有眼无珠说你识人不清,你看看我哪点错怪你了?”
君瑶紧紧握住双华:“公主——”
“你以为你是夫子,哪里轮到你对我说教了?”公主越说越起劲,放在平时她确实没有这样的机会,“待不下去就趁早说自己不行,你好我也好不是?成天儿在我面前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不想待就不要待,本公主哭着留你了?”
“公主!”君瑶自知今晚是自己冲动,但她不能为君府惹麻烦。
“你不是想走吗?你走啊,本公主说一个‘不’字就算本公主输!”公主看着木讷的君瑶,更是气不打一出来,“快走!今晚别让本公主瞧见你!”
终于反应过来的君瑶立刻跑向城门外,还被公主的侍从塞了一盏宫灯,值守的士兵看见荣焕点头后也只能放行。
君瑶走后,荣焕同公主相视一笑。
“见笑了,荣将军。”
话音刚落天空竟下起了雪,荣焕对公主行了一礼,“天寒,请公主早些回宫。”
君瑶来到清影堂,心想不愧是他的婚事,到处张灯结彩,囍字当头。即便下雪也没催散来往的宾客,君瑶走进堂中,一眼便找到了在客席中敬酒的卿明。
他看起来还是那么美好,能配上他的不是只有白衣。
所有人都是喜笑颜开的,唯有自己是多余的那一个。
第一个发现君瑶到来的人是君华诚,他挡在君瑶面前,君瑶只是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里的东西太多,震惊、失望、无法理解,还有深深的委屈。
君瑶提着快要燃尽的灯离开,君华诚想了想还是找到卿明,告诉他君瑶来了。卿明忙提着灯寻找,直接奔去了君瑶最喜欢的藏书阁旁的角楼。她说过那里风景最好,可以看到完整的日出与日落,可以看到半个鲤城。
雪还在落,卿明看到一点光亮,慢慢走近,就像他之前走向他的太阳。突然听到沙哑的一声,卿明还以为自己幻听了。
“恭喜你啊,卿明。”
卿明有些恍惚,第一次听到她喊自己的名字。
这也是自分别后两人说的第一句话,未免过于唏嘘。
“我还没正式向你道谢。”卿明从华诚那里得知,是君瑶求了君家的神药将他救活。
“不必了,本就是我该还你的。”
“你现在还小,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
“所以,你连让我把话说出口的机会都不给我……”君瑶这才转身看向卿明,漫天大雪中刺眼的一抹大红。
君瑶再次被迫接受这个事实,他今晚成婚。
算了。
“你不该在这儿的,回去吧,明哥。”
“我们两不相欠了。”
说完两句话君瑶便走了,翻落在地的宫灯烛芯留下了一缕惨淡的白烟。
小小的蜡烛照不到乌云后的月亮。
卿明要拉住她的右手就停在半空中,喃喃道:“让我好好解释的机会你也没有给我啊。”
“你的确不该在这儿,”要不是瞄到角楼上有小亮光,现在沈南星还在下面漫无目的地找他,“新娘子还在等你。”
“你觉得我做得对吗,南星?”
“我不知道,”沈南星并不想思考这些,拂去手背上温热的雪水,“你别闹得两边都为你哭。”
君瑶当晚还是回去了凤栖阁,她没有地方可以去。
手里拿着的换成了值守处的简陋木灯,是荣焕给她的。侍从将满身积雪的君瑶带到公主面前,公主于心不忍,为她披上自己的丝绸被子,也为她多添了炭火、催她先去泡热水澡,君瑶却只是一味趴在桌上抽泣。公主也算知道她的脾性,便辞退了侍从,自己换个房间睡觉,留她一个人。
第二天君华诚拿了半夏的出入牌子进了宫,君瑶睁着已经红肿的眼睛看着他,只问了一句:“为什么不告诉我?”
君华诚无话可说。
君瑶在王宫中还需要待到来年夏天,期间她被放行回家看望父母,君华诚和半夏也多次来到王宫中看望,对那个名字闭口不谈。只有父母找她谈心时,隋妍问了一句,问她是否后悔;君瑶沉默了一会儿,出口的回答依旧是不后悔。
隔年秋末冬初,君瑶正在君府自己的厢房中练字。君华诚探头探脑地走近,开口便是唐守老先生和沈南星都想她了,还有沈绰姐,希望她能去鲤城聚一聚。
君瑶答应了。
在去的路上,君华诚说,其实再过几天就是卿明儿子的满月酒。君瑶点头表示自己知道:“算算时间,差不多了。”君华诚紧接着又说:“明哥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说……”
“在我这儿他已经没有那个必要了。”君瑶直接打断了对方的话语,马车里又沉默下来,融进了冬天。
沈绰和清影堂众人热情地招待了她。满月酒是在三景客栈办的,君瑶依旧站得很远,看着卿明;这回面上多了一丝笑容,见卿明也看向她,她便作揖,道了声“恭喜”;也不管对方能否听见。
自这天后,君瑶便时常出入清影堂了,但刻意避让卿明,卿明也避着她。
卿明的孩子满一岁后,他们一家三口便搬出了清影堂。
听沈绰姐说,卿明为他的孩子取名为卿歌寒。
“这次回君府,我都问清楚了。”君华诚看着收拾行李的君瑶,“那绿霖是伯母的聘礼,准确来说那药是每一位君家主母的聘礼,以前是皇后,现在是夫人。”
“隋皇帝那边从年前就派人游说伯父伯母要你进宫和他女儿一起读书,说白了就是伴读。不过伯父拒绝一直在拒绝,结果上个月隋皇帝那边来信说,他要亲自带公主来君府拜访,伯母顶不住压力又怕说服不了你,就正好借机逼你去。”
君瑶点点头表示自己了解,“诚哥,帮我照顾好他。”
“你才是要照顾好你自己,那公主一定是骄纵惯了,你切记收收你的脾气。王宫里可没有人给你撑腰。”
“我知道,不用担心我。如果他醒了,你一定记得告诉我。”
君华诚看着被侍卫围住的君瑶,心里实在不是滋味。
她明明最讨厌那个地方,最讨厌那里的人了。
半个月后,君瑶收到婢女呈上来的信,君华诚在信中告诉她,卿明醒了。激动之余,君瑶立马写了一封信请求帮忙捎回。
第一个月结束时,由君川私下递了母亲的家书给皇帝,王宫便应允半夏可拿着牌子进出。君瑶对突然出现的半夏又惊又喜,听她讲了许多王宫外发生的事情,包括卿明。半夏心疼地看着君瑶,说她傻,说她当初不该。君瑶只是微笑着摇头。
第二个月,君瑶知道卿明可以下床行走后便开始在晚上写信。白天她需要陪公主,舞曲乐理甚至骑马射靶;她将包袱里的一根坠子拿出来,同信一起放好,想着明日等半夏来便交给她,让她交给卿明。
第三个月,君瑶在王宫里过了祭月节。那天晚上她在屋顶躺着看月亮,想念家人,也想念鲤城的朋友。半夏白天过来时,给她带了几块月饼,告诉她君府一切安好。听着旁边凤栖阁的欢声笑语,君瑶决定回屋写信。
第四个月,鲤城迎来了秋天,君瑶的信也持续到了秋天。听公主说朝堂上有位少将军器宇轩昂,一表人才,在东玄门当值;君瑶自是没有太大兴趣。这个月赶上半夏回君府,君瑶又回到了之前无聊的生活。
第五个月和第六个月,君瑶察觉出奇怪,半夏进宫的次数屈指可数,但君瑶又觉得自己实在没有立场要求半夏为了她每日进宫。好在她知道卿明已经康复了。君瑶开始盼着来自卿明的第一封回信。他的信里会写什么呢?一定是会像那天在三景客栈一样,告诉她,不要怕。还有,他会等她。
第七个月,王宫里开始筹备年节。公主的凤栖阁中每日人来人往,明明没有她的事,君瑶还被公主留在凤栖阁中,顶着热闹声陪她看书。到底是入了冬天,走在回房的路上,君瑶伸出手掌,想要抚起一顺那皎洁清寒的月色。隔天半夏来的时候给君瑶带来了几件冬装,公主听闻君瑶的朋友来了,将二位请来凤栖阁喝茶。君瑶依旧那副淡淡的表情,公主看得多了甚至看得厌烦,便同半夏攀谈起来。
说到最近开始忙碌着筹备年节的事情,半夏却说最近的确忙碌,但为的不是年节,而是喜事,恰好喜事就是今天。君瑶听到后颇为意外,问半夏是身边哪位朋友,不会是归海和阿魏姐吧?
半夏说是卿明。
公主本想追问一句卿明是谁,抬头看到君瑶煞白的脸,也打断了半夏接下去的话。
想着君瑶不寻常的脸色,公主便吩咐人盯着她。果不其然晚饭后不久,公主便收到消息说,君家三小姐奔去了东玄门。
公主不禁着急,也立即去往东玄门。
“东玄门今日是谁当值?”
“回公主,是荣少将军,荣焕。”
公主脚步一顿,而后更快起步,“要是因为这件事父皇责罚我,我一定要让她给我……抄十遍书!”
君瑶自然没打算大摇大摆地直接出城,她不能。借着一身武功,她很快就到了东玄门附近,看着值守的士兵,内心慌乱又镇静地思考起来。刚想定路线,一柄长枪横在自己面前,双华直接甩出来做防备状态,好在自己面前只有一个人。
“双华?你是君家三小姐?”荣焕收回自己的武器,虽然他一心在于军事谋略,但君府的事也略有耳闻;荣焕打量着看向君瑶,“三小姐,这么晚了,你这是要做什么?”
“我不就是今天说了你几句吗?你至于吗?”一道气喘吁吁的声音传来。
“见过公主。”荣焕现在满是疑惑。
顾不上品鉴一番传闻中的英姿飒爽,公主顺了顺自己的胸膛,忙道:“无非就是说你脑子笨了些,说你晚出不知打灯,说你走路不用脑子,说你有眼无珠说你识人不清,你看看我哪点错怪你了?”
君瑶紧紧握住双华:“公主——”
“你以为你是夫子,哪里轮到你对我说教了?”公主越说越起劲,放在平时她确实没有这样的机会,“待不下去就趁早说自己不行,你好我也好不是?成天儿在我面前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不想待就不要待,本公主哭着留你了?”
“公主!”君瑶自知今晚是自己冲动,但她不能为君府惹麻烦。
“你不是想走吗?你走啊,本公主说一个‘不’字就算本公主输!”公主看着木讷的君瑶,更是气不打一出来,“快走!今晚别让本公主瞧见你!”
终于反应过来的君瑶立刻跑向城门外,还被公主的侍从塞了一盏宫灯,值守的士兵看见荣焕点头后也只能放行。
君瑶走后,荣焕同公主相视一笑。
“见笑了,荣将军。”
话音刚落天空竟下起了雪,荣焕对公主行了一礼,“天寒,请公主早些回宫。”
君瑶来到清影堂,心想不愧是他的婚事,到处张灯结彩,囍字当头。即便下雪也没催散来往的宾客,君瑶走进堂中,一眼便找到了在客席中敬酒的卿明。
他看起来还是那么美好,能配上他的不是只有白衣。
所有人都是喜笑颜开的,唯有自己是多余的那一个。
第一个发现君瑶到来的人是君华诚,他挡在君瑶面前,君瑶只是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里的东西太多,震惊、失望、无法理解,还有深深的委屈。
君瑶提着快要燃尽的灯离开,君华诚想了想还是找到卿明,告诉他君瑶来了。卿明忙提着灯寻找,直接奔去了君瑶最喜欢的藏书阁旁的角楼。她说过那里风景最好,可以看到完整的日出与日落,可以看到半个鲤城。
雪还在落,卿明看到一点光亮,慢慢走近,就像他之前走向他的太阳。突然听到沙哑的一声,卿明还以为自己幻听了。
“恭喜你啊,卿明。”
卿明有些恍惚,第一次听到她喊自己的名字。
这也是自分别后两人说的第一句话,未免过于唏嘘。
“我还没正式向你道谢。”卿明从华诚那里得知,是君瑶求了君家的神药将他救活。
“不必了,本就是我该还你的。”
“你现在还小,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
“所以,你连让我把话说出口的机会都不给我……”君瑶这才转身看向卿明,漫天大雪中刺眼的一抹大红。
君瑶再次被迫接受这个事实,他今晚成婚。
算了。
“你不该在这儿的,回去吧,明哥。”
“我们两不相欠了。”
说完两句话君瑶便走了,翻落在地的宫灯烛芯留下了一缕惨淡的白烟。
小小的蜡烛照不到乌云后的月亮。
卿明要拉住她的右手就停在半空中,喃喃道:“让我好好解释的机会你也没有给我啊。”
“你的确不该在这儿,”要不是瞄到角楼上有小亮光,现在沈南星还在下面漫无目的地找他,“新娘子还在等你。”
“你觉得我做得对吗,南星?”
“我不知道,”沈南星并不想思考这些,拂去手背上温热的雪水,“你别闹得两边都为你哭。”
君瑶当晚还是回去了凤栖阁,她没有地方可以去。
手里拿着的换成了值守处的简陋木灯,是荣焕给她的。侍从将满身积雪的君瑶带到公主面前,公主于心不忍,为她披上自己的丝绸被子,也为她多添了炭火、催她先去泡热水澡,君瑶却只是一味趴在桌上抽泣。公主也算知道她的脾性,便辞退了侍从,自己换个房间睡觉,留她一个人。
第二天君华诚拿了半夏的出入牌子进了宫,君瑶睁着已经红肿的眼睛看着他,只问了一句:“为什么不告诉我?”
君华诚无话可说。
君瑶在王宫中还需要待到来年夏天,期间她被放行回家看望父母,君华诚和半夏也多次来到王宫中看望,对那个名字闭口不谈。只有父母找她谈心时,隋妍问了一句,问她是否后悔;君瑶沉默了一会儿,出口的回答依旧是不后悔。
隔年秋末冬初,君瑶正在君府自己的厢房中练字。君华诚探头探脑地走近,开口便是唐守老先生和沈南星都想她了,还有沈绰姐,希望她能去鲤城聚一聚。
君瑶答应了。
在去的路上,君华诚说,其实再过几天就是卿明儿子的满月酒。君瑶点头表示自己知道:“算算时间,差不多了。”君华诚紧接着又说:“明哥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说……”
“在我这儿他已经没有那个必要了。”君瑶直接打断了对方的话语,马车里又沉默下来,融进了冬天。
沈绰和清影堂众人热情地招待了她。满月酒是在三景客栈办的,君瑶依旧站得很远,看着卿明;这回面上多了一丝笑容,见卿明也看向她,她便作揖,道了声“恭喜”;也不管对方能否听见。
自这天后,君瑶便时常出入清影堂了,但刻意避让卿明,卿明也避着她。
卿明的孩子满一岁后,他们一家三口便搬出了清影堂。
听沈绰姐说,卿明为他的孩子取名为卿歌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