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君府之中一片喜悦祥和的气氛。隋妍看着半秋频频走神的模样,特意在君祎面前过了明路,让半秋在上午的时候得闲去一趟后山。
半夏的事情,除了当时在场的几位年轻人外,便只有隋妍知晓,她是自己猜到的,在君瑶闭门不出的时候。可惜,隋妍甚至在想,半夏陪在自己身边的这些年,如若自己能再多言语几句——罢了,那不是说几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在隋妍看来,半夏的心结,无解。隋妍让君乾提着一盒团圆饼,跟着半秋一起去后山,她担心半秋自己一个人再生出什么其他的差错来。
“怪我们。”君乾不怎么会安慰人。
“怪我。”
半秋和半夏来到君府之后,君家的人待他们都是极好的。君祎当家的拿他们兄妹俩与自己的孩子一视同仁,一起上书房,一起游山玩水、增长见闻;隋妍夫人更是带着他们一起出入权贵富商的府邸,将他们介绍给与君府交好的大人物,为他们这群孩子的以后铺路。君乾身为大哥,不善言语,但总会第一个站出来,为他们兄妹二人出头;君川不喜舞刀弄枪,便带着半夏一起拜入当时的书画大家门下;君瑶,天真烂漫的小姑娘,总是陪在半夏身边,想方设法逗她开心。
那时候的半秋在做什么呢?他为什么始终没有注意到自己妹妹眼底疲惫的暗色呢?半秋不知道,那会儿他太忙了,他忙着读书,忙着习武,忙着跟在老管家身后学习;他忙着报君家的恩。他以为妹妹也是,怀着和他一样的情绪和想法。
那时候,他总是在晚上临睡前才得出时间去看望妹妹,妹妹不说话,只是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自己,听自己说着白天的忙碌……
“今天过后,我想告假,陪她出去走走。”半秋好像在斟酌着措辞,“带她去找瑶儿——你觉得瑶儿会原谅她吗?”
“卿明,就是那个让瑶儿跪着向母亲求药的人吧。”君乾没有正面回答半秋的问题,但是半秋也知道了答案。
“那等下午瑶儿回府,我去找她。”
“半秋,你听我说,”君乾停下脚步,转身面向半秋,“或许从我们的视角看,小夏并没有做什么万恶不赦的大事,但是对瑶儿来说,这是截然不同的。我希望你能明白,在这件事上,只能等瑶儿来,不能我们去。”
“她得多伤心啊……”
不知道半秋指的是半夏还是君瑶,君乾轻叹一声,“马上见到小夏了,不要这副愁眉苦脸的模样。”
“哥哥,你来了。”半夏瞥了一眼门外的身影,随后淡然地坐下为半秋斟茶,“坐吧。”
“这是团圆饼,我来看看你,天儿热吗?”
闻言半夏反而笑起来,“哥哥,为何来见自己的妹妹还能紧张得语无伦次?”
“小夏。”
“今天有个晴朗的好天气,晚上赏月一定很美妙。”
“小夏——”
“可惜我不能离开这里,不过一个人乐得自在些。”
“小夏!”
“你不要问!”半夏甩手要将自己的茶杯摔碎,却在一个回神的瞬间将杯子握住,“你不要问我为什么,哥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想你理解我,而非质问我。”
半秋抚上妹妹的双手,将她紧握的手松开,像小时候一样;那会儿天塌了,天下只剩下他们两个人。可现在半夏挣脱开他的紧握,站起身来看向门外的风景。
后山的景色很美,可惜没有多少人知道。
“新朝雷厉手段,不刺向君家,反而刺向旧朝老臣。君家不伸以援手,却惺惺作态救回屠刀下的孤儿。”
“君祎伪君子,贪求自保;隋妍恶妇人,心在隋室。君乾君川,自命清高;君瑶蠢钝,自讨苦吃。君家上下,见风使舵,没有一个好人。哥哥,是君家不配。”
门外君乾的身影依旧笔直。
“小夏,你明知道当时的君家已是自身难保,救我们已是‘窝藏’罪人之子;若是能救……”回忆起旧事来,半秋的情绪起伏比半夏要厉害得多,“他们拼上自己的性命,送我们逃出生天,不是要你……半夏,我如今到底要说什么才好啊。”
“什么都不要说了,哥哥。”再也没有力气掐住自己的手腕,半夏垂下双臂,回身看向半秋,“事已至此,说什么都无用了。”
“可是瑶儿她,何错之有呢?”
垂下的手又瞬间紧握,担心自己出声会颤抖,硬是咽下几次口水后再出声:“君瑶,她错在,没有和我一样的不幸。”
“小夏,你还记得来到君府三年后,你生日的那天吗?你还记得那天你和我说了什么吗?”半秋走到半夏面前,将她拥入怀中,“那天,你一下子跑过来抱住我,哭着和我讲‘我们能活下来、我们能来到君府真的是太好了’。小夏,在哥哥心里,你未曾变过。今晚我就和当家的告假,带你出门,陪你天南海北地走走;我们出去散散心,好吗?”
“哥哥——”
半秋轻轻拍了拍半夏的肩膀,头也不回地走开——他的眼睛里噙着泪,再多一秒钟就要忍不住了。
看着半秋快步离开的身影,君乾走到门中间,循声回头又见同样在啜泣着的半夏,他不清楚自己此时此刻该不该说话,又该说些什么。反驳,斥责还是安慰?
他也是一个哥哥。心悦之人娶妻生子,又在自己怀中离世,君瑶痛不欲生之时,他又在哪里呢?
君乾最终还是没有说话,抬步追赶半秋去了。
“今天府中事务你帮我打点安排吧。”走出后山的庭院大门,半秋等到了追赶上来的君乾,“至于赏月宴——再说吧。”
“瑶儿看不到你,恐怕会多想。”君乾配合着半秋的步速,“你不要犯老毛病,把错误原因都往自己身上揽。这是半夏和君瑶之间的事情,和你、和我都没有关系。”
“可我是半夏的亲哥哥。”
“我也是君瑶的亲哥啊,然后呢?”看着低头不语的半秋,君乾还是选择了退步,“晚宴不用去了,你要告假的事情我也会和父亲讲的……晚上你想来陪小夏,来就是了。”
“谢谢。”
“你们兄妹俩要好好的,君府的大门就在那儿。”
回到自己的厢房后,半秋简单地收拾了几件衣服和零碎东西,一直到傍晚的时候才走出房门。向当家告假、辞行的事情由君乾代劳实在不妥,他还是决定自己当面去说。
路边亭中,有人在等他。
看清是谁之后,半秋下意识地将自己的包袱藏在了身后,他有些心虚。
“夫人。”
“我在等你。”身边没有任何服侍的婢女。今日中秋,府中仆从大多回了家。“半秋,君乾已经把你的打算转告给了我们。当家的没有意见,我也是。”
半秋沉默着站到隋妍对面,等待最高长官的审判似的,他只能沉默着。
“这里很安静,我在这儿坐了半个时辰,却总会想起你们五个小时候在这里嬉戏打闹的景象。”
“对不起。”
隋妍抬手示意半秋不要讲话,自己继续说道:“君乾私下和我说,这是君瑶和半夏之间的事情,不需要我们插手,但他希望我能来找你谈一谈。”
“半夏的事情,我不多说,因为我认同君乾的想法,那是她们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不涉及君府。而你和半夏在君府这么多年,哪怕到今天为止,当家的和我也从没有后悔过当年救下你们兄妹俩。
小夏的心结,根深蒂固,可她又太会伪装;如今之景,不是她想见到的,亦不是她能够掌控的。
多给小夏一些时间,多给瑶儿一些时间吧。小夏对瑶儿造成的伤害是真的,但二人之间的情谊也是真的。
所以小秋啊,你更要振作起来。若小夏最后已经不相信君家的所有人,那时还需要你去成为她的支撑。
本来想拿给你们我那隋皇室的牌子,但又担心小夏看见会嫌恶,这几张银票就收下吧。
如今战乱刚止,外面算不上平静,决意出门的话,两个人都要好好的,好好地出去,再好好地回来。”
隋妍缓缓起身,是长者,更像是一位母亲,安慰似的拍了拍半秋的肩膀,而后离开了。半秋扶着石桌坐下,呆愣愣地看着压在茶杯下、被风吹乱边角的纸张。
就像此时的远处,被半夏垂下的手压住的那几张信纸。
半夏的事情,除了当时在场的几位年轻人外,便只有隋妍知晓,她是自己猜到的,在君瑶闭门不出的时候。可惜,隋妍甚至在想,半夏陪在自己身边的这些年,如若自己能再多言语几句——罢了,那不是说几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在隋妍看来,半夏的心结,无解。隋妍让君乾提着一盒团圆饼,跟着半秋一起去后山,她担心半秋自己一个人再生出什么其他的差错来。
“怪我们。”君乾不怎么会安慰人。
“怪我。”
半秋和半夏来到君府之后,君家的人待他们都是极好的。君祎当家的拿他们兄妹俩与自己的孩子一视同仁,一起上书房,一起游山玩水、增长见闻;隋妍夫人更是带着他们一起出入权贵富商的府邸,将他们介绍给与君府交好的大人物,为他们这群孩子的以后铺路。君乾身为大哥,不善言语,但总会第一个站出来,为他们兄妹二人出头;君川不喜舞刀弄枪,便带着半夏一起拜入当时的书画大家门下;君瑶,天真烂漫的小姑娘,总是陪在半夏身边,想方设法逗她开心。
那时候的半秋在做什么呢?他为什么始终没有注意到自己妹妹眼底疲惫的暗色呢?半秋不知道,那会儿他太忙了,他忙着读书,忙着习武,忙着跟在老管家身后学习;他忙着报君家的恩。他以为妹妹也是,怀着和他一样的情绪和想法。
那时候,他总是在晚上临睡前才得出时间去看望妹妹,妹妹不说话,只是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自己,听自己说着白天的忙碌……
“今天过后,我想告假,陪她出去走走。”半秋好像在斟酌着措辞,“带她去找瑶儿——你觉得瑶儿会原谅她吗?”
“卿明,就是那个让瑶儿跪着向母亲求药的人吧。”君乾没有正面回答半秋的问题,但是半秋也知道了答案。
“那等下午瑶儿回府,我去找她。”
“半秋,你听我说,”君乾停下脚步,转身面向半秋,“或许从我们的视角看,小夏并没有做什么万恶不赦的大事,但是对瑶儿来说,这是截然不同的。我希望你能明白,在这件事上,只能等瑶儿来,不能我们去。”
“她得多伤心啊……”
不知道半秋指的是半夏还是君瑶,君乾轻叹一声,“马上见到小夏了,不要这副愁眉苦脸的模样。”
“哥哥,你来了。”半夏瞥了一眼门外的身影,随后淡然地坐下为半秋斟茶,“坐吧。”
“这是团圆饼,我来看看你,天儿热吗?”
闻言半夏反而笑起来,“哥哥,为何来见自己的妹妹还能紧张得语无伦次?”
“小夏。”
“今天有个晴朗的好天气,晚上赏月一定很美妙。”
“小夏——”
“可惜我不能离开这里,不过一个人乐得自在些。”
“小夏!”
“你不要问!”半夏甩手要将自己的茶杯摔碎,却在一个回神的瞬间将杯子握住,“你不要问我为什么,哥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想你理解我,而非质问我。”
半秋抚上妹妹的双手,将她紧握的手松开,像小时候一样;那会儿天塌了,天下只剩下他们两个人。可现在半夏挣脱开他的紧握,站起身来看向门外的风景。
后山的景色很美,可惜没有多少人知道。
“新朝雷厉手段,不刺向君家,反而刺向旧朝老臣。君家不伸以援手,却惺惺作态救回屠刀下的孤儿。”
“君祎伪君子,贪求自保;隋妍恶妇人,心在隋室。君乾君川,自命清高;君瑶蠢钝,自讨苦吃。君家上下,见风使舵,没有一个好人。哥哥,是君家不配。”
门外君乾的身影依旧笔直。
“小夏,你明知道当时的君家已是自身难保,救我们已是‘窝藏’罪人之子;若是能救……”回忆起旧事来,半秋的情绪起伏比半夏要厉害得多,“他们拼上自己的性命,送我们逃出生天,不是要你……半夏,我如今到底要说什么才好啊。”
“什么都不要说了,哥哥。”再也没有力气掐住自己的手腕,半夏垂下双臂,回身看向半秋,“事已至此,说什么都无用了。”
“可是瑶儿她,何错之有呢?”
垂下的手又瞬间紧握,担心自己出声会颤抖,硬是咽下几次口水后再出声:“君瑶,她错在,没有和我一样的不幸。”
“小夏,你还记得来到君府三年后,你生日的那天吗?你还记得那天你和我说了什么吗?”半秋走到半夏面前,将她拥入怀中,“那天,你一下子跑过来抱住我,哭着和我讲‘我们能活下来、我们能来到君府真的是太好了’。小夏,在哥哥心里,你未曾变过。今晚我就和当家的告假,带你出门,陪你天南海北地走走;我们出去散散心,好吗?”
“哥哥——”
半秋轻轻拍了拍半夏的肩膀,头也不回地走开——他的眼睛里噙着泪,再多一秒钟就要忍不住了。
看着半秋快步离开的身影,君乾走到门中间,循声回头又见同样在啜泣着的半夏,他不清楚自己此时此刻该不该说话,又该说些什么。反驳,斥责还是安慰?
他也是一个哥哥。心悦之人娶妻生子,又在自己怀中离世,君瑶痛不欲生之时,他又在哪里呢?
君乾最终还是没有说话,抬步追赶半秋去了。
“今天府中事务你帮我打点安排吧。”走出后山的庭院大门,半秋等到了追赶上来的君乾,“至于赏月宴——再说吧。”
“瑶儿看不到你,恐怕会多想。”君乾配合着半秋的步速,“你不要犯老毛病,把错误原因都往自己身上揽。这是半夏和君瑶之间的事情,和你、和我都没有关系。”
“可我是半夏的亲哥哥。”
“我也是君瑶的亲哥啊,然后呢?”看着低头不语的半秋,君乾还是选择了退步,“晚宴不用去了,你要告假的事情我也会和父亲讲的……晚上你想来陪小夏,来就是了。”
“谢谢。”
“你们兄妹俩要好好的,君府的大门就在那儿。”
回到自己的厢房后,半秋简单地收拾了几件衣服和零碎东西,一直到傍晚的时候才走出房门。向当家告假、辞行的事情由君乾代劳实在不妥,他还是决定自己当面去说。
路边亭中,有人在等他。
看清是谁之后,半秋下意识地将自己的包袱藏在了身后,他有些心虚。
“夫人。”
“我在等你。”身边没有任何服侍的婢女。今日中秋,府中仆从大多回了家。“半秋,君乾已经把你的打算转告给了我们。当家的没有意见,我也是。”
半秋沉默着站到隋妍对面,等待最高长官的审判似的,他只能沉默着。
“这里很安静,我在这儿坐了半个时辰,却总会想起你们五个小时候在这里嬉戏打闹的景象。”
“对不起。”
隋妍抬手示意半秋不要讲话,自己继续说道:“君乾私下和我说,这是君瑶和半夏之间的事情,不需要我们插手,但他希望我能来找你谈一谈。”
“半夏的事情,我不多说,因为我认同君乾的想法,那是她们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不涉及君府。而你和半夏在君府这么多年,哪怕到今天为止,当家的和我也从没有后悔过当年救下你们兄妹俩。
小夏的心结,根深蒂固,可她又太会伪装;如今之景,不是她想见到的,亦不是她能够掌控的。
多给小夏一些时间,多给瑶儿一些时间吧。小夏对瑶儿造成的伤害是真的,但二人之间的情谊也是真的。
所以小秋啊,你更要振作起来。若小夏最后已经不相信君家的所有人,那时还需要你去成为她的支撑。
本来想拿给你们我那隋皇室的牌子,但又担心小夏看见会嫌恶,这几张银票就收下吧。
如今战乱刚止,外面算不上平静,决意出门的话,两个人都要好好的,好好地出去,再好好地回来。”
隋妍缓缓起身,是长者,更像是一位母亲,安慰似的拍了拍半秋的肩膀,而后离开了。半秋扶着石桌坐下,呆愣愣地看着压在茶杯下、被风吹乱边角的纸张。
就像此时的远处,被半夏垂下的手压住的那几张信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