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打呆子
苏澈的转变是有点莫名奇妙的。
陈灯本以为高中三年,她和苏澈之间也就是收收作业、互相看不顺眼的关系。可是,陈灯渐渐发现,过了一个学期,苏澈对她的态度似乎有了180度的转变。沉默寡言的他在课间竟常常转过身来找陈灯说话。虽然都是一些听起来不好听的、打击人的话,比如他说陈灯忘事时说“你又把脑子忘在宿舍了”、比如他说陈灯贪睡时说“你脑袋又进瞌睡虫了?”……但陈灯听得出来苏澈说这些话时并无恶意,只是调侃,甚至她感觉到苏澈是在主动搭话。她不是小气的人,别人怎样待她,她便怎样待别人。若苏澈没有恶意,她也就没那么讨厌苏澈了。
体育课上,老师组织一些男生打篮球,其他的人就站在球场边加油助威。苏澈和唐春秋两个人远远坐在操场旁边的台阶上观看,他们总是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
第一个篮球因为漏气被同学们无情地抛弃了,一个同学把它丢到一旁,刚好落在苏澈脚边。苏澈捡起来自己玩。
球场边呐喊声震天,女生的加油在球场上能发挥很大效用。哪一队得到的呐喊声最多最响,哪一队的同学就打得越卖力越有激情。
陈灯也在球场上声嘶力竭地喊着加油,不过她没有加油的目标,她看到球到谁手里就为谁加油。哈哈。
很快,球赛结束,球场上的激情也退却。人群在瞬间散开。陈灯和林念喊叫得口渴,想要到小卖部去买水。经过苏澈和唐春秋时,苏澈突然把手中的篮球扔过来。球砸到陈灯的小腿,然后继续向前滚去。
陈灯怒目而视,她知道苏澈是故意的。
苏澈站起身,似笑非笑地说:“球打呆子”,然后和唐春秋一起头也不回地走了。
陈灯生气地看着苏澈远走的背影。她可不会白白挨这一球,她得 “报复”回去。
报复的方式当然很快就想到了。
下一节课是地理课。地理老师在黑板上徒手画了一个非常标准的圆。大家都在认真听讲。这时,陈灯趁苏澈不备,用脚尖踢了苏澈一脚。苏澈皱眉回头,陈灯一脸无辜地说:“哦,不好意思啊,条件反射了。膝跳反应嘛。控制不了。”
膝跳反应是上次生物课老师讲的。老师上课讲完,下课的时候,陈灯和陈念就互相敲彼此的膝盖,玩得不亦乐乎。
听到陈灯的解释,苏澈皱着的眉头舒展开了,又面无表情回过头去。
陈灯得逞,表情洋洋得意。不过她一直警惕着苏澈的反击,苏澈肯定会再有什么动作的。
然而到了放周末也没发生什么事情,陈灯便放下心、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周末返校之后,陈灯高兴不起来了。
班主任为班里每位同学订购了学习报,每年52期,每半个月配送一次。学习报的内容精炼,题型独特,大部分同学宁愿不做市面上常见的辅导书上的题目,也不会错过学习报上任何一个角落的知识点。
周五上午,班主任把一摞学习报放在讲台上,嘱咐陈灯发给同学们。陈灯见马上要上课,时间来不及,便把学习报放在讲台的抽屉里,忘发了。
周日晚自前,刘非凡向她走来,说:“学习委员,怎么还不发学习报?一会儿没做的了。”
陈灯一拍脑门,想起了那个被遗忘的存在。她飞跑上讲台,往抽屉里搜寻,可是——学习报不翼而飞了。陈灯翻遍了讲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可就是找不到。她站在讲台上问同学们有谁见到了,大家都摇摇头,都说没见到。她问是不是有同学恶作剧,如果是的话快点交出来,不要耽搁大家做题。没人回应她。
她顿时无比急躁,连垃圾桶、饮水机、门背后都找了个遍。
最后她放弃了,瘫坐在老师的椅子上——学习报真的不见了。
有人开始抱怨:“真不知道这学习委员怎么当的?作业本也忘记,学习报也忘记。”
“学习报上的题型那么重要,辅导书上根本就找不到。这种损失谁承担啊吗?”
“对啊,如果高考的时候恰巧考到这期学习报上的哪一题,而我们偏偏没看到怎么办?”
“什么都放抽屉里,不如叫抽屉委员算了。”
“忘性这么大,不如叫忘事委员算了。”
……
同学们开始起哄,陈灯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有其他同学说:“会不会是那个收空瓶子的老奶奶拿走了?”
陈灯想起周五放学时,那个来学校捡空水瓶、捡废纸的老奶奶。她和林念准备离开时,老奶奶正好走进她们教室,陈灯将放在窗台上的矿泉水一口喝完,将水瓶递给老奶奶。
真的有可能被她拿走了,该问问她。可是,哪里去找她呢?她问了同学们,没人知道哪里能找到她。等周五的时候她再来吗?可她未必会来,就算会来,同学们也等不了这么久。
陈灯站在讲台上不停地向大家道歉、鞠躬,并承诺会想办法尽快找回来,不会让大家错过这2期的内容。那些平时不甚认真、跟她关系好的同学都在安慰她,说:“没事没事,丢了就丢了。以后注意就行了。”但这些话更激起其他一些人的愤怒:“没事?说丢就丢了?这可是关乎高考呢?!”
陈灯知道这样的丢失对他们来说是不能忍受的,对她自己来说也是不能忍受的。她会负责,她会弥补。。
“对不起,我一定会想办法找回来的。对不起。大家先学习吧。”她再次郑重地道歉,然后走下讲台。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她不知道,她想不到。
她沮丧地低着头。平时除了学习,她什么都不会,更从未遇到过这么棘手的问题。第一时间她想找班主任,可班主任本周培训去了。
诶。
这时,苏澈转过头来,用陈灯刚好能听到的声音说:“去6班借来复印。”
陈灯疑惑地问:“6班?学习报吗?他们有吗?”
苏澈说:“自己想。”
6班是班主任带数学课,肯定有。陈灯仿若找到了救命稻草,她飞奔到2楼,找到6班的学习委员,轻易借到了完整的学习报。这次危机才算得以解除。
晚自习后,陈灯抱着学习报到校门口的复印店复印。因为要复印的份数很多,她把学习报交给店老板后,就在外面等着。
苏澈看到她的时候,她站在被黄色的灯光映照得极美的梧桐树下,低着头,双手背在身后,用脚蹭着地面打发时间。他到旁边的超市买了陈灯爱吃的奶糖。他知道陈灯从小就爱吃奶糖。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同样爱吃奶糖的唐春也常常带好吃的奶糖给陈灯。
苏澈走到陈灯身边,摊开手掌把一把糖递给她。
陈灯抬眼看是他,一脸惊喜:“诶,苏澈。”
她又看看他手心里的糖,问道:“这是给我的吗?”她缓缓伸出手把糖抓到了手里。
苏澈看看复印店里面,问:“还有多久?”
陈灯说:“不知道。应该还有很久吧?我要印的多,老板先印其他人的了。苏澈,谢谢你啊!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说着,她已经剥了一颗糖放进嘴里。她见苏澈没有在吃,便又递了一颗给他。
苏澈接过来没有剥开,他径直坐在梧桐树下的台阶上。
陈灯说:“看你这阵仗是还不想回去啊!”
苏澈是走读生,不用上第四节晚自习就可以回家。
苏澈说:“嗯,还有一些事情。”
陈灯问:“什么事啊?”
苏澈没有回答,眼神直勾勾地盯着陈灯,看得陈灯很疑惑。
苏澈说:“原来你长大是这个样子。”
陈灯更疑惑了,问:“什么意思?”
苏澈问:“你现在还逼着别人叫你苹果姐姐吗?”
苹果姐姐?陈灯的小名是小苹果,她小时候特别迷恋当姐姐,所以总喜欢“逼着”别的小朋友叫她苹果姐姐。可是,苏澈怎么会知道?
陈灯说:“你这话把我听懵了。你到底是谁啊?你怎么知道这个?你直说吧,别卖关子了。”
苏澈就真的没卖关子了,说:“你小时候想要一个四层文具盒,是我送给你的。那文具盒你还留着吗?”
陈灯又皱起了眉头思索,缓缓地说:“留……嗯……我是有一个四层文具盒。是邻居家的小男孩送给我的,我第一个四层文具盒。难道你是那个小男孩?”
苏澈点点头。
陈灯惊讶得瞪大眼睛,说:“天呐!没想到还会再遇到你。真是男大十八变啊。我一点也认不出你了。”
苏澈反问她:“我没变,你就认得出我?”
“额……”陈灯无言,“好吧。没变应该也认不出了,我确实不记得你小时候的样貌了,只记得有这么个人。不过,那你是怎么认出我的?”
苏澈看着陈灯右手臂上那颗黑色的胎记,说:“我认出了你的胎记,那颗我曾经也想有的胎记。而刚好有这颗胎记的你是从嘉南镇来的,父母也是开超市,一切就都对上了。”
陈灯抬起手看了看那个胎记,说:“你记性也太好了吧。都好多年前的事情了,我一点也记不得了。”
苏澈说:“是你记性太差了。把我忘得干干净净。”
陈灯满脸开心地说:“诶,苏澈,没想到诶,我们原来是失散多年的玩伴!太有缘了,又见面了!那你以后可得对我态度好点,我可是你的苹果姐姐。”
复印件老板在店里叫着:“小姑娘,你的报纸复印好了。”
陈灯说:“我先去拿报纸。”
陈灯开心地跑进店里,当看到那摞学习报高高地堆在眼前时,她傻眼了。比班主任提来的报纸大出一大圈。
她问:“怎么这么多?老板,你确定是五十份吗?”
老板说:“就这么多好吧。你那报纸多大啊,这都是A3纸帮你复印的。一张报纸至少得用4张纸吧。”
“哦”,陈灯应道:“谢谢。”
她一边付钱,一边想着是不是要分2趟才能把复印的报纸拿完。
这时,苏澈走进来,抱起一大摞就走。陈灯抱起剩下的那小摞跟了出去。
陈灯说:“苏澈,你先回家吧。不用帮我拿了,我拿两趟肯定就拿完了。”
苏澈说:“你踢我的时候怎么没那么客气?”
额……
陈灯撇撇嘴,不再多说。
陈灯本以为高中三年,她和苏澈之间也就是收收作业、互相看不顺眼的关系。可是,陈灯渐渐发现,过了一个学期,苏澈对她的态度似乎有了180度的转变。沉默寡言的他在课间竟常常转过身来找陈灯说话。虽然都是一些听起来不好听的、打击人的话,比如他说陈灯忘事时说“你又把脑子忘在宿舍了”、比如他说陈灯贪睡时说“你脑袋又进瞌睡虫了?”……但陈灯听得出来苏澈说这些话时并无恶意,只是调侃,甚至她感觉到苏澈是在主动搭话。她不是小气的人,别人怎样待她,她便怎样待别人。若苏澈没有恶意,她也就没那么讨厌苏澈了。
体育课上,老师组织一些男生打篮球,其他的人就站在球场边加油助威。苏澈和唐春秋两个人远远坐在操场旁边的台阶上观看,他们总是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
第一个篮球因为漏气被同学们无情地抛弃了,一个同学把它丢到一旁,刚好落在苏澈脚边。苏澈捡起来自己玩。
球场边呐喊声震天,女生的加油在球场上能发挥很大效用。哪一队得到的呐喊声最多最响,哪一队的同学就打得越卖力越有激情。
陈灯也在球场上声嘶力竭地喊着加油,不过她没有加油的目标,她看到球到谁手里就为谁加油。哈哈。
很快,球赛结束,球场上的激情也退却。人群在瞬间散开。陈灯和林念喊叫得口渴,想要到小卖部去买水。经过苏澈和唐春秋时,苏澈突然把手中的篮球扔过来。球砸到陈灯的小腿,然后继续向前滚去。
陈灯怒目而视,她知道苏澈是故意的。
苏澈站起身,似笑非笑地说:“球打呆子”,然后和唐春秋一起头也不回地走了。
陈灯生气地看着苏澈远走的背影。她可不会白白挨这一球,她得 “报复”回去。
报复的方式当然很快就想到了。
下一节课是地理课。地理老师在黑板上徒手画了一个非常标准的圆。大家都在认真听讲。这时,陈灯趁苏澈不备,用脚尖踢了苏澈一脚。苏澈皱眉回头,陈灯一脸无辜地说:“哦,不好意思啊,条件反射了。膝跳反应嘛。控制不了。”
膝跳反应是上次生物课老师讲的。老师上课讲完,下课的时候,陈灯和陈念就互相敲彼此的膝盖,玩得不亦乐乎。
听到陈灯的解释,苏澈皱着的眉头舒展开了,又面无表情回过头去。
陈灯得逞,表情洋洋得意。不过她一直警惕着苏澈的反击,苏澈肯定会再有什么动作的。
然而到了放周末也没发生什么事情,陈灯便放下心、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周末返校之后,陈灯高兴不起来了。
班主任为班里每位同学订购了学习报,每年52期,每半个月配送一次。学习报的内容精炼,题型独特,大部分同学宁愿不做市面上常见的辅导书上的题目,也不会错过学习报上任何一个角落的知识点。
周五上午,班主任把一摞学习报放在讲台上,嘱咐陈灯发给同学们。陈灯见马上要上课,时间来不及,便把学习报放在讲台的抽屉里,忘发了。
周日晚自前,刘非凡向她走来,说:“学习委员,怎么还不发学习报?一会儿没做的了。”
陈灯一拍脑门,想起了那个被遗忘的存在。她飞跑上讲台,往抽屉里搜寻,可是——学习报不翼而飞了。陈灯翻遍了讲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可就是找不到。她站在讲台上问同学们有谁见到了,大家都摇摇头,都说没见到。她问是不是有同学恶作剧,如果是的话快点交出来,不要耽搁大家做题。没人回应她。
她顿时无比急躁,连垃圾桶、饮水机、门背后都找了个遍。
最后她放弃了,瘫坐在老师的椅子上——学习报真的不见了。
有人开始抱怨:“真不知道这学习委员怎么当的?作业本也忘记,学习报也忘记。”
“学习报上的题型那么重要,辅导书上根本就找不到。这种损失谁承担啊吗?”
“对啊,如果高考的时候恰巧考到这期学习报上的哪一题,而我们偏偏没看到怎么办?”
“什么都放抽屉里,不如叫抽屉委员算了。”
“忘性这么大,不如叫忘事委员算了。”
……
同学们开始起哄,陈灯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有其他同学说:“会不会是那个收空瓶子的老奶奶拿走了?”
陈灯想起周五放学时,那个来学校捡空水瓶、捡废纸的老奶奶。她和林念准备离开时,老奶奶正好走进她们教室,陈灯将放在窗台上的矿泉水一口喝完,将水瓶递给老奶奶。
真的有可能被她拿走了,该问问她。可是,哪里去找她呢?她问了同学们,没人知道哪里能找到她。等周五的时候她再来吗?可她未必会来,就算会来,同学们也等不了这么久。
陈灯站在讲台上不停地向大家道歉、鞠躬,并承诺会想办法尽快找回来,不会让大家错过这2期的内容。那些平时不甚认真、跟她关系好的同学都在安慰她,说:“没事没事,丢了就丢了。以后注意就行了。”但这些话更激起其他一些人的愤怒:“没事?说丢就丢了?这可是关乎高考呢?!”
陈灯知道这样的丢失对他们来说是不能忍受的,对她自己来说也是不能忍受的。她会负责,她会弥补。。
“对不起,我一定会想办法找回来的。对不起。大家先学习吧。”她再次郑重地道歉,然后走下讲台。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她不知道,她想不到。
她沮丧地低着头。平时除了学习,她什么都不会,更从未遇到过这么棘手的问题。第一时间她想找班主任,可班主任本周培训去了。
诶。
这时,苏澈转过头来,用陈灯刚好能听到的声音说:“去6班借来复印。”
陈灯疑惑地问:“6班?学习报吗?他们有吗?”
苏澈说:“自己想。”
6班是班主任带数学课,肯定有。陈灯仿若找到了救命稻草,她飞奔到2楼,找到6班的学习委员,轻易借到了完整的学习报。这次危机才算得以解除。
晚自习后,陈灯抱着学习报到校门口的复印店复印。因为要复印的份数很多,她把学习报交给店老板后,就在外面等着。
苏澈看到她的时候,她站在被黄色的灯光映照得极美的梧桐树下,低着头,双手背在身后,用脚蹭着地面打发时间。他到旁边的超市买了陈灯爱吃的奶糖。他知道陈灯从小就爱吃奶糖。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同样爱吃奶糖的唐春也常常带好吃的奶糖给陈灯。
苏澈走到陈灯身边,摊开手掌把一把糖递给她。
陈灯抬眼看是他,一脸惊喜:“诶,苏澈。”
她又看看他手心里的糖,问道:“这是给我的吗?”她缓缓伸出手把糖抓到了手里。
苏澈看看复印店里面,问:“还有多久?”
陈灯说:“不知道。应该还有很久吧?我要印的多,老板先印其他人的了。苏澈,谢谢你啊!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说着,她已经剥了一颗糖放进嘴里。她见苏澈没有在吃,便又递了一颗给他。
苏澈接过来没有剥开,他径直坐在梧桐树下的台阶上。
陈灯说:“看你这阵仗是还不想回去啊!”
苏澈是走读生,不用上第四节晚自习就可以回家。
苏澈说:“嗯,还有一些事情。”
陈灯问:“什么事啊?”
苏澈没有回答,眼神直勾勾地盯着陈灯,看得陈灯很疑惑。
苏澈说:“原来你长大是这个样子。”
陈灯更疑惑了,问:“什么意思?”
苏澈问:“你现在还逼着别人叫你苹果姐姐吗?”
苹果姐姐?陈灯的小名是小苹果,她小时候特别迷恋当姐姐,所以总喜欢“逼着”别的小朋友叫她苹果姐姐。可是,苏澈怎么会知道?
陈灯说:“你这话把我听懵了。你到底是谁啊?你怎么知道这个?你直说吧,别卖关子了。”
苏澈就真的没卖关子了,说:“你小时候想要一个四层文具盒,是我送给你的。那文具盒你还留着吗?”
陈灯又皱起了眉头思索,缓缓地说:“留……嗯……我是有一个四层文具盒。是邻居家的小男孩送给我的,我第一个四层文具盒。难道你是那个小男孩?”
苏澈点点头。
陈灯惊讶得瞪大眼睛,说:“天呐!没想到还会再遇到你。真是男大十八变啊。我一点也认不出你了。”
苏澈反问她:“我没变,你就认得出我?”
“额……”陈灯无言,“好吧。没变应该也认不出了,我确实不记得你小时候的样貌了,只记得有这么个人。不过,那你是怎么认出我的?”
苏澈看着陈灯右手臂上那颗黑色的胎记,说:“我认出了你的胎记,那颗我曾经也想有的胎记。而刚好有这颗胎记的你是从嘉南镇来的,父母也是开超市,一切就都对上了。”
陈灯抬起手看了看那个胎记,说:“你记性也太好了吧。都好多年前的事情了,我一点也记不得了。”
苏澈说:“是你记性太差了。把我忘得干干净净。”
陈灯满脸开心地说:“诶,苏澈,没想到诶,我们原来是失散多年的玩伴!太有缘了,又见面了!那你以后可得对我态度好点,我可是你的苹果姐姐。”
复印件老板在店里叫着:“小姑娘,你的报纸复印好了。”
陈灯说:“我先去拿报纸。”
陈灯开心地跑进店里,当看到那摞学习报高高地堆在眼前时,她傻眼了。比班主任提来的报纸大出一大圈。
她问:“怎么这么多?老板,你确定是五十份吗?”
老板说:“就这么多好吧。你那报纸多大啊,这都是A3纸帮你复印的。一张报纸至少得用4张纸吧。”
“哦”,陈灯应道:“谢谢。”
她一边付钱,一边想着是不是要分2趟才能把复印的报纸拿完。
这时,苏澈走进来,抱起一大摞就走。陈灯抱起剩下的那小摞跟了出去。
陈灯说:“苏澈,你先回家吧。不用帮我拿了,我拿两趟肯定就拿完了。”
苏澈说:“你踢我的时候怎么没那么客气?”
额……
陈灯撇撇嘴,不再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