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成化二十三年,明宪宗驾崩,时年四十一岁,其第三子朱祐樘继位,改年号为弘治,是大明朝的第九位皇帝,既是明孝宗。

    明孝宗在位期间时间虽不长,仅有十八年,但在这几年里明孝宗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贤臣,又加其素来待下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使得在其统治的这十八年间,明朝由一个千疮百孔,国力凋敝的万里河山慢慢走向了兴盛。

    我们的故事便发生在那个时候。

    弘治三年五月,在苏州府的天江县内有这样的一位书生。他本名许文玉,当地小阳村人士,在三年前乡闱时因病未能参加,致使得其到现在还只是个秀才出身。

    这许文玉本来家道殷实,在其幼年之时家中父亲便也是个秀才,因多次名落孙山后来这才弃文从了商。虽然经商,但许家老爷骨子里的读书人气质却不减分毫,为人正直、热络,因此也结识了不少的朋友。

    纪盈,纪员外就是其中的一位。这位纪员外当时虽然不是一个读书人,但也通晓文墨,他与许家老爷年轻时二人就相识并为好友,因此呢,在许家老爷刚得一子时,便对着纪家员外夫人还尚在腹中的婴孩许下了一门亲事。两家若刚好得一男一女,便为二人定下婚约,他年待许家之子长成名中进士时,便给这二人办下亲事,若同为男子,便让二人如他们一样继续为好友之亲。

    当时定下的亲事,后来竟果然应了许老的话,不久后纪家夫人生下一女,取名为文兰。正与许家小子文玉二次相配,两家的亲事便正式定了下来。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任谁也没有预料到,曾经富有一时的老许家会突然落败,许家老爷病逝,许夫人一人带着幼子家产只出不进,又因为许家老爷的乐善好施,使得在他逝世时家中并无多少的财产。不久以后,就在许文玉长到十三岁时,他的母亲也离开了人世。

    家道的败落并没能打击到这个孩子一颗愈发上进的心,使得其仅靠那所剩不多的家产来过日子。他变卖了家中的宅邸搬到了一间村中的茅屋中过活,继续读书,终于在十六岁那年考中秀才,但可惜的是三年后的乡试他却因病给耽误了。

    这一年,弘治三年五月,又是一年的乡试快要到来,许文玉早早的就在家中准备,刻苦研读,期待在今年能高榜得中。然而在这一天五月十八日,他却又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书卷走出了家门。

    因为这一天是他母亲的忌日。

    一大早的,许文玉就准备了一些上供的所用之物,之后便提着一个小竹篮子离开了家,向村西头的小树林里走去,准备到远郊去祭拜。

    "许公子?"

    当他走到村西头小树林处时,忽然就听到有人在叫他,待他回过头来时这才发现原来一名身着浅红色布衣的娇俏姑娘正快步向这边走来。等离近了他这才看清,原来是村中豆腐坊赵老伯家的独生女儿,赵秀儿。

    眨眼间赵秀儿就来到了许文玉的身边,见那许家公子手忙脚乱面露赤色的给自己施礼,赵秀儿不由得抿唇一笑,两朵红霞染上她的双颊"公子可真是个读书人,没得见了我这乡野村姑也要行礼?"

    许文玉面上一红,连忙道:"姑娘玩笑了,我等读圣贤之书,便理应习教圣贤之礼法,方为不辱斯文。"

    "呵"赵秀儿又一乐,见许文玉又再次拱手,问她所为何事时,她笑了"清初之时正值林间菇种野菜香甜,我特地来此想采些回去,若多了,便也给公子送去些可好?"

    "哦,怎敢劳烦姑娘?待归来时我自己采摘便可。"

    "行了,快别玩笑了,你一个读书人诗词歌赋大概精通,但这乡野美味却定然不如我熟,公子也不必与我多做客气,方才见公子往这边来便知是前来上祭,若公子不嫌你我二人顺路便共行一段,你看可好?"

    "这……"虽然话是这么说,但许文玉还是觉得男女有别,这行在一处未免有些不妥,可岂料对方却未待他回答便先行转身向林间走了过去,待回首时见他仍怔在那里,那姑娘莞尔一笑。

    "公子还站在那儿做何?不急行路吗?"

    听此言,许文玉这才回过神来,心中想来本也是顺路而行,又岂能因他从此过便不让姑娘从此处走?于是便也就只得作罢,逐提着竹篮子跟了上去。

    但是!任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清晨时本不经意的匆匆相会,却给两个人引来了杀身之祸。四个人的命运牵绊,生死攸关,一段传奇绝恋,至此,牵引出那感人至深的千古情缘……

    翌日清晨,因自家女儿一天一夜都没有回家,赵家的老两口子心中焦急,真可谓是百爪挠心,昨个赵老六就去了一趟衙门,跟人家说明了自家闺女失踪一事。可谁料那官府的人一听说是当天早上才不见的,根本就理都不理。

    "指不定你那闺女跑到哪玩去了,忘了归家或者是迷路了?一会儿就回来了,回去等着吧!"官差三两下子就把赵老六给打发走了,赵老六无奈只得是先回家等待,这一日担心的连豆腐都没做。

    那赵家的女儿本来是一个老实丫头,穷人家的女儿虽不像大户人家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但也是恪守本分,从不乱走的。更何况赵家的女儿年龄不大,刚刚十六岁,家中管教的严,姑娘自己也听话懂事,每每出门必和父母严明去处与归来之时,从未有如此情形出现。那还是昨日清晨,姑娘不知怎的突然说要出去采些野菜回来,也没来得及等赵老六问去哪儿就走了。不过当时他也没往心里去,急着磨豆子。

    这一日老两口子正在家里着急呢,这一大清早的官府里头就来了人,说是让他去认一下,他原本以为是自家的闺女找到了,高兴的不得了,也没听清人家的后半句说什么就抓着老婆子的手说:"你抓紧给丫头做饭,这丫头指不定到哪迷路了才回来,肯定饿坏了!我这就去!"

    说完老头就和那官差走了。等他走了以后这赵家老太太就在家里忙活着给闺女做饭吃,老两口子四十来岁才得了这么一个女儿,虽说是小户人家,但那也是自幼娇惯的不行。这回心知丫头受了苦,指不定还饿成什么样呢,老太太特意给丫头煮了点粥,弄了俩小菜,还包了几个小包子,又把平日里没舍得吃的鸡蛋给煮了几个,在家里准备着等自家的闺女回来吃。

    可显然,这注定将是一顿永远都不可能再有机会享用的早膳。当赵老六被差人领到那村西头的小树林中的时候,当他那本来因为奇怪而四处游移的目光落到地上的那具无头尸体的时候。

    霎时!赵老六呆若木鸡。周围围了一圈看热闹的人,此时也被官差分开一条道路,就见赵老六跌跌撞撞的跑了过去,"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伸手却不知该落向何处,眼泪却早已夺眶而出。

    "秀儿……秀儿,你这是怎么了?你怎么……秀儿?秀儿啊,秀儿啊……"

    那一声声,催人泪下,令在场的闻者心酸不已。再见那赵老六一把扑倒在那具无头的尸身上,放声痛哭,老泪纵横。

    "唉……才十六,你说这……"

    "是啊,往后这老两口子可咋活啊?"

    "……不定是哪个天杀的哟,竟做出这种事儿来..."

    "那一看就是奸杀..."

    "是啊……"周围的人议论纷纷,赵老六哭着把女儿那散开的外衣往上拽了拽这才得以遮盖住她那已显露出绣花肚兜的躯体,不由得又是一阵的悲痛。

    "这是谁啊!还我女儿来,还我女儿的命啊……秀儿啊,啊……"

    县令李文则在一侧也看了一眼那具无头女尸,虽然之前已然看过了,但此时再看也仍令人心有余悸,那具女尸头颅处空空如也,只一道破破糟糟的血口如碗大一般,有些许筋脉往下垂落在地,此时虽然已经不再流血了但那伤口处周围却已然浸染了一大片的血迹。染红了青叶,也染红了一个父亲滴血的般的心。

    而此时,在小阳村的另一头许文玉的家中。他此时却正在生火准备早饭。虽然人言道君子远庖厨,但似他这般落魄的书生,却也难免在此处破例。

    "啪啪啪!啪啪..."一阵急促的叩门声传来,使得许文玉不得不暂且放下手中的活计,他掸了掸衣袖上的尘土,来到院中打开了院门

    。

    "几位这是..."只见院门外头站着几名官差,见他开门二话不说就冲入了院中"诶?你们..."

    "哗啦"一声,后面的官差过来就把一副铁链锁在了许文玉的双手上,许文玉一惊"你们这是做什么?!我乃秀才出身,是有功名之人,岂可受尔等如此的刁难?!"

    "刁难?哼"那领头的官差一声冷笑,挥手让手下人前去搜查,回身对他道:"秀才公也莫要慌张,我等也是上命所差传请秀才公前去问话。"

    "那你们这是..."

    "唉?这也是迫不得已,谁让有人指证许秀才你在那一天与死者见面私会还一同行走呢?我等也是无奈啊。"

    "死者?"许文玉没明白他这话中的含义"什么死者?"

    正在此时,那进屋搜查的官差走了出来手中还拿着一个被青布包裹起来的东西"找到了!"

    他拿着那个包将他交到了那名官差头的手中,那名捕头伸手一层又一层的把那块布给打了开来,到最后里面呈现的赫然竟是一把短柄小斧头!

    "这是..."那刀刃上还仍留有大片的血迹,虽然干涸,但那曾经鲜红的颜色却仍然清晰的呈现在众人的眼前,证明着那不容抹灭的罪恶。

    "你,这还有何好说的?"

    此时的许文玉真可谓是呆若木鸡,他惊慌不已"这,这不是我的!不是我的啊!"

    "在你家中发现你却说不是你的,难不成是有人将此物放在你家中的吗?!"

    "不是!这,可这...真不是..."二人正在这边说话之时,一旁的官差忽然一声叫喊,几人回过头去时恰好见一物飞了过去,几人慌忙四散躲闪,可那东西却好巧不巧的在地上滚了两圈,正停在了许文玉的脚下。

    "啊!"

    一声惊叫引得众人前来查看,却只见那乌发披散,血迹满面,二目圆睁,就连那目光中的恨意都犹存不已,可不正是那失踪的赵家女儿,赵秀儿?!

章节目录

血冤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金如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如歌并收藏血冤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