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住手!"就在那鬼头刀已然落下的刹那,一声高喝从法台下的人群中喊出。在这个此刻本欲鸦雀无声的法场上,不亚于一声惊雷,如此的巨大,清晰。
"刷!"的一下,刀锋瞬间止住,一缕发丝缓缓的坠落在地。那男子眼中轻眨了一下,在他的脖颈后面,一道清晰可见的伤口正缓缓的渗出了些许的血丝。虽然如此,但他的人头却还仍然存在。
那刽子手松了口气。岂知他用了多大的劲才止住这急落而下的刀锋?总归也是心中对此事有着三分的怜悯之情,手中才会如此的缓慢。
然而那位坐在高台上的监斩官大人却并非如此轻松,他豁然站起"何人竟敢搅闹法场?!来人!"
正在此刻,那名在方才大吼的男子却已然从人群中来在了台前。他上法台时正巧有兵士前来阻拦,但场下的众人只见得那人一抬手也不知那手里拿的是什么,那些个士兵就全都跪了下去。
之后那人畅通无阻的来到这位监斩官大人的面前。正待他要发怒时,那人又一举手中的令牌。却只见得那位监斩的县令当即便颤颤巍巍的跪了下去,俯首在地。
台下的百姓议论不已。纪文兰就见那个身着绛紫色衣衫的男子也不知是说了些什么,起初那位大人还很是吃惊和犹豫,但后来却老老实实的点了下头。
待他再次站起身子时,就听那李文则一挥手。
"来人!将人犯押回大牢!"
"啊?!"法台上还有一众什么都不知道的官差,一听这话简直都怀疑自己听错了!不禁呆在了那里。
"啧!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
"啊,是!"一众官差心里这个奇怪啊,头一回遇上这种事,押到法场来执行的犯人还有再给押回大牢的?简直是闻所未闻。
但既然县令大人有话他们也不敢不听,只得是上前一边一个,有几个人押着把这死囚犯给架离了这里。毕竟因为上刑,这犯人的腿到现在都走不了路。
就在许文玉被人架起,即将拖离开这里的时候。他回过了头,目光望向那台下揪着一颗心仍蹙眉不展的女子,露出一缕宽慰的笑意。
那笑容一闪而过便被官差给带离了这里。但是,她看到了。此时此刻,在纪文兰的心底说不上是一种何样的滋味。有欣喜?有恐慌?有担忧……还有一丝丝极淡的甜蜜。
莫然放松下来使得她的双腿一松,多亏丫鬟红樱在一旁扶住了她。纪文兰摆了摆手。待那台上的官兵们撤离了此地后,台下有老人道。
"这活久了什么事儿都有!我这老头子还是头一遭看到这有人上了断头台,砍刀都落下了还能活命的!"
"是啊,他这是不是翻案了?"
一旁有人言"备不住是哪个大官来查案了!"
"那这么说,他这是被冤枉的?"
"我早就看这小子自小就颇负好名,怎么可能会做出这种事儿呢!"
"唉……"
众人一时交头接耳,议论不已。纪文兰站在其中,听着这些话,心中却还仍旧是免不了担忧。手上红樱握了握她,纪文兰点头。
"放心,不管怎么说,这世上还有什么会比砍头更糟。"
此刻,在县中最大的一家酒楼,贵阳楼的客房之内。一名男子正在品着香茗。
房门外有人通传,天江县令到。
"进来。"
房门一开,一名身着正七品官服的天江县令,李文则躬身走了进来。忙跪地行礼"微臣天江县令李文则,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正坐在对面软榻上的男子一袭锦缎蓝服,头上玉簪束发,没戴着帽子。面相清朗俊逸,可不正是这大明初登大宝不久的年轻天子!弘治皇帝,朱又樘。
弘治帝看着他"起来回话。"
"谢皇上。"待到李文则站起身以后,弘治帝问他"卿可知朕找你来所为何事?"
"这..."李文则自然知道,但还得佯装不知"臣愚钝,请皇上示下。"
"朕,方才听闻这民间百姓皆传言这许文玉素有贤明,是一个君子。不知又是犯了何罪,以至斩首啊。"
"这……回皇上,许文玉的确是在此地小有贤名,但他所犯的罪也是证据确凿。在今年五月十八日,这许文玉利用其为亡母上祭之时将同村豆腐房赵老六的女儿赵秀儿骗至一处无人地,将其奸杀。手段极其残忍,更在其作案后因企图掩盖罪行竟将死者的头颅斩下,埋于家中。此案,经微臣半月审理终于查明实情,更在这许文玉的家中发现藏匿的人头和作案用的凶器……"见弘治帝起身踱步,县令李文则继续道:"加之凶犯也已俯首认罪,签供画押。经由三法司审理及刑部秋审,这才下批刑文,因作案情节恶劣,因此这才在今年秋后九月将其执刑。"
"嗯。"听他这么说,难不成这许文玉果真是个凶犯?弘治皇帝在屋内踱着步子。他本是巡游至此巧遇此事,见这女子与那囚犯之间竟在法场成亲,一时感其真情,再加之身旁有不少百姓叹其德行素来乃一君子之人,这才在那紧关节要之刻令手下人拿着金牌令箭前去救下了他,暂缓行刑。
只不过……他错了不成?正在弘治皇帝思索之际,门外有人报"陛下,苏州府来了。"
"让他进来。"弘治帝转身坐在榻旁,门一开,苏州知府宋卓大步从门外走了进来,跪地施礼。
"臣宋卓叩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宋知府请起。"
"谢皇上。"待到宋卓刚一起身,眼角边就看到了一旁站着的李县令。他忙向上行礼"不知陛下来此,臣等一干下属未曾远迎,还望陛下宽恕。"
"唉?"弘治皇帝摆手"朕初登位时便听恩师言,这应天府地乃为大明最富庶之地。而这其中苏州尤为甚矣。朕心之所向此地的美景、美食,另加之心系民生如何,因此便一路私访至此。未加通知你们,便是朝中也对此事隐瞒,因此又岂能怨你们不知?"
"啊,是,是。陛下心系黎民苍生乃百姓之福,社稷之功。"
"嗯...宋知府,朕一路走来,见你这苏州府治理的不错,民生昌盛,百业兴茂。可见你之功绩啊。"
"臣不敢居功。"宋卓向上施礼"苏州有今日之貌全需靠各位下属县令共同努力方才有今日之果,岂非臣一人力尔。"
"嗯,"他能这么恭谦显然弘治帝是很满意的。
"不知宋知府可曾听说过许文玉此人?"
一提起他,宋卓又焉能不知?当下便明了两分皇帝的来意为何"回陛下,臣听说过此人,此人在月前曾犯下奸杀人命的大案,因此便被刑部秋审后,判处斩首。"
"可他还没有死。"弘治帝看着他,眼中有着一丝笑意,似是因他不知此事而有些窃喜。
见宋卓果然怔愣,弘治帝道:"朕方才见民间对此案颇有微词,又闻此人素有贤名在外,应是不会犯此等刑案的人。"
这……可让宋卓怎么说好。他只得向上拱手"陛下,此人虽有些名声在外,但这断案素来讲究证据为先。此一案中兼有人证,证实作案当天听闻这许文玉身在家中埋尸,后又有物证经衙差们搜查在罪犯家中搜出死者的头颅及其犯案的工具。更加之,罪犯供认不讳,已经招供画押...此案经三司、刑部二部重审也均为证据明确,这才定下的死刑啊!"
话虽如此,但是见过方才的那一幅场景...弘治皇帝轻叹一声,逐让李县令去将此案的相关卷宗取来,他要御览。无奈,县令李文则只得是亲自回府将此案的卷宗取了来,之后呈给了圣上。
二人就在下面站着,等着这位皇帝阅览。也不知是过了多久,弘治皇帝朱又樘这才放下手中的卷宗。蹙眉沉思了许,而后又起身在屋内踱着步子。
就在这二人奇怪准备进言时,弘治帝这才开口。
"宋知府,你治下有个常州县令,叫许世宗的。"
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让宋卓有些怔愣,这才回过神来,道:"是,是有此人。"
"此人如何啊?"
见陛下问起了他,宋卓便也就思索,据实上奏"回皇上,这许世宗任常州县令以来政绩颇佳,治下也是井然太平,少有大案发生,加之待人宽厚,在民间倒颇有清名。"
弘治帝笑了,他回身坐到软榻旁"继续说。"
"是。"宋卓对此人倒是知道一些"他是景泰五年生人,成化十二年高中探花郎之后被封任翰林院庶常之职,在成化十三年时被派任顺庆府蓬安县令,治下有功。但之后因其家中老父故去,因此便丁忧守孝,不巧三年期方满其母又因病去世。之后又为其母守孝三年。弘治元年时,因陛下广纳贤臣,因人举荐,这许世宗才任了这苏州府的常州县令。"
"嗯,"弘治皇帝点了点头,稍许,突然道:"你明日将这个许世宗给朕找来,朕要见他一见。"
"是。"一听说皇帝打听他,这宋知府便知,许知县,出头之日怕是指日可待了。
"住手!"就在那鬼头刀已然落下的刹那,一声高喝从法台下的人群中喊出。在这个此刻本欲鸦雀无声的法场上,不亚于一声惊雷,如此的巨大,清晰。
"刷!"的一下,刀锋瞬间止住,一缕发丝缓缓的坠落在地。那男子眼中轻眨了一下,在他的脖颈后面,一道清晰可见的伤口正缓缓的渗出了些许的血丝。虽然如此,但他的人头却还仍然存在。
那刽子手松了口气。岂知他用了多大的劲才止住这急落而下的刀锋?总归也是心中对此事有着三分的怜悯之情,手中才会如此的缓慢。
然而那位坐在高台上的监斩官大人却并非如此轻松,他豁然站起"何人竟敢搅闹法场?!来人!"
正在此刻,那名在方才大吼的男子却已然从人群中来在了台前。他上法台时正巧有兵士前来阻拦,但场下的众人只见得那人一抬手也不知那手里拿的是什么,那些个士兵就全都跪了下去。
之后那人畅通无阻的来到这位监斩官大人的面前。正待他要发怒时,那人又一举手中的令牌。却只见得那位监斩的县令当即便颤颤巍巍的跪了下去,俯首在地。
台下的百姓议论不已。纪文兰就见那个身着绛紫色衣衫的男子也不知是说了些什么,起初那位大人还很是吃惊和犹豫,但后来却老老实实的点了下头。
待他再次站起身子时,就听那李文则一挥手。
"来人!将人犯押回大牢!"
"啊?!"法台上还有一众什么都不知道的官差,一听这话简直都怀疑自己听错了!不禁呆在了那里。
"啧!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
"啊,是!"一众官差心里这个奇怪啊,头一回遇上这种事,押到法场来执行的犯人还有再给押回大牢的?简直是闻所未闻。
但既然县令大人有话他们也不敢不听,只得是上前一边一个,有几个人押着把这死囚犯给架离了这里。毕竟因为上刑,这犯人的腿到现在都走不了路。
就在许文玉被人架起,即将拖离开这里的时候。他回过了头,目光望向那台下揪着一颗心仍蹙眉不展的女子,露出一缕宽慰的笑意。
那笑容一闪而过便被官差给带离了这里。但是,她看到了。此时此刻,在纪文兰的心底说不上是一种何样的滋味。有欣喜?有恐慌?有担忧……还有一丝丝极淡的甜蜜。
莫然放松下来使得她的双腿一松,多亏丫鬟红樱在一旁扶住了她。纪文兰摆了摆手。待那台上的官兵们撤离了此地后,台下有老人道。
"这活久了什么事儿都有!我这老头子还是头一遭看到这有人上了断头台,砍刀都落下了还能活命的!"
"是啊,他这是不是翻案了?"
一旁有人言"备不住是哪个大官来查案了!"
"那这么说,他这是被冤枉的?"
"我早就看这小子自小就颇负好名,怎么可能会做出这种事儿呢!"
"唉……"
众人一时交头接耳,议论不已。纪文兰站在其中,听着这些话,心中却还仍旧是免不了担忧。手上红樱握了握她,纪文兰点头。
"放心,不管怎么说,这世上还有什么会比砍头更糟。"
此刻,在县中最大的一家酒楼,贵阳楼的客房之内。一名男子正在品着香茗。
房门外有人通传,天江县令到。
"进来。"
房门一开,一名身着正七品官服的天江县令,李文则躬身走了进来。忙跪地行礼"微臣天江县令李文则,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正坐在对面软榻上的男子一袭锦缎蓝服,头上玉簪束发,没戴着帽子。面相清朗俊逸,可不正是这大明初登大宝不久的年轻天子!弘治皇帝,朱又樘。
弘治帝看着他"起来回话。"
"谢皇上。"待到李文则站起身以后,弘治帝问他"卿可知朕找你来所为何事?"
"这..."李文则自然知道,但还得佯装不知"臣愚钝,请皇上示下。"
"朕,方才听闻这民间百姓皆传言这许文玉素有贤明,是一个君子。不知又是犯了何罪,以至斩首啊。"
"这……回皇上,许文玉的确是在此地小有贤名,但他所犯的罪也是证据确凿。在今年五月十八日,这许文玉利用其为亡母上祭之时将同村豆腐房赵老六的女儿赵秀儿骗至一处无人地,将其奸杀。手段极其残忍,更在其作案后因企图掩盖罪行竟将死者的头颅斩下,埋于家中。此案,经微臣半月审理终于查明实情,更在这许文玉的家中发现藏匿的人头和作案用的凶器……"见弘治帝起身踱步,县令李文则继续道:"加之凶犯也已俯首认罪,签供画押。经由三法司审理及刑部秋审,这才下批刑文,因作案情节恶劣,因此这才在今年秋后九月将其执刑。"
"嗯。"听他这么说,难不成这许文玉果真是个凶犯?弘治皇帝在屋内踱着步子。他本是巡游至此巧遇此事,见这女子与那囚犯之间竟在法场成亲,一时感其真情,再加之身旁有不少百姓叹其德行素来乃一君子之人,这才在那紧关节要之刻令手下人拿着金牌令箭前去救下了他,暂缓行刑。
只不过……他错了不成?正在弘治皇帝思索之际,门外有人报"陛下,苏州府来了。"
"让他进来。"弘治帝转身坐在榻旁,门一开,苏州知府宋卓大步从门外走了进来,跪地施礼。
"臣宋卓叩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宋知府请起。"
"谢皇上。"待到宋卓刚一起身,眼角边就看到了一旁站着的李县令。他忙向上行礼"不知陛下来此,臣等一干下属未曾远迎,还望陛下宽恕。"
"唉?"弘治皇帝摆手"朕初登位时便听恩师言,这应天府地乃为大明最富庶之地。而这其中苏州尤为甚矣。朕心之所向此地的美景、美食,另加之心系民生如何,因此便一路私访至此。未加通知你们,便是朝中也对此事隐瞒,因此又岂能怨你们不知?"
"啊,是,是。陛下心系黎民苍生乃百姓之福,社稷之功。"
"嗯...宋知府,朕一路走来,见你这苏州府治理的不错,民生昌盛,百业兴茂。可见你之功绩啊。"
"臣不敢居功。"宋卓向上施礼"苏州有今日之貌全需靠各位下属县令共同努力方才有今日之果,岂非臣一人力尔。"
"嗯,"他能这么恭谦显然弘治帝是很满意的。
"不知宋知府可曾听说过许文玉此人?"
一提起他,宋卓又焉能不知?当下便明了两分皇帝的来意为何"回陛下,臣听说过此人,此人在月前曾犯下奸杀人命的大案,因此便被刑部秋审后,判处斩首。"
"可他还没有死。"弘治帝看着他,眼中有着一丝笑意,似是因他不知此事而有些窃喜。
见宋卓果然怔愣,弘治帝道:"朕方才见民间对此案颇有微词,又闻此人素有贤名在外,应是不会犯此等刑案的人。"
这……可让宋卓怎么说好。他只得向上拱手"陛下,此人虽有些名声在外,但这断案素来讲究证据为先。此一案中兼有人证,证实作案当天听闻这许文玉身在家中埋尸,后又有物证经衙差们搜查在罪犯家中搜出死者的头颅及其犯案的工具。更加之,罪犯供认不讳,已经招供画押...此案经三司、刑部二部重审也均为证据明确,这才定下的死刑啊!"
话虽如此,但是见过方才的那一幅场景...弘治皇帝轻叹一声,逐让李县令去将此案的相关卷宗取来,他要御览。无奈,县令李文则只得是亲自回府将此案的卷宗取了来,之后呈给了圣上。
二人就在下面站着,等着这位皇帝阅览。也不知是过了多久,弘治皇帝朱又樘这才放下手中的卷宗。蹙眉沉思了许,而后又起身在屋内踱着步子。
就在这二人奇怪准备进言时,弘治帝这才开口。
"宋知府,你治下有个常州县令,叫许世宗的。"
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让宋卓有些怔愣,这才回过神来,道:"是,是有此人。"
"此人如何啊?"
见陛下问起了他,宋卓便也就思索,据实上奏"回皇上,这许世宗任常州县令以来政绩颇佳,治下也是井然太平,少有大案发生,加之待人宽厚,在民间倒颇有清名。"
弘治帝笑了,他回身坐到软榻旁"继续说。"
"是。"宋卓对此人倒是知道一些"他是景泰五年生人,成化十二年高中探花郎之后被封任翰林院庶常之职,在成化十三年时被派任顺庆府蓬安县令,治下有功。但之后因其家中老父故去,因此便丁忧守孝,不巧三年期方满其母又因病去世。之后又为其母守孝三年。弘治元年时,因陛下广纳贤臣,因人举荐,这许世宗才任了这苏州府的常州县令。"
"嗯,"弘治皇帝点了点头,稍许,突然道:"你明日将这个许世宗给朕找来,朕要见他一见。"
"是。"一听说皇帝打听他,这宋知府便知,许知县,出头之日怕是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