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天气回暖,让人犯困。

    秀丽姑姑走到武德殿内,举手示意一旁想要行礼的玛瑙安静。

    秀丽姑姑走到床前,看着李璇睡着红扑扑的脸蛋,放下了心。

    她示意玛瑙和她出来,才开口问道:“郡王今天中午午饭没有怎么吃,皇后有些担忧让我来看看。”

    玛瑙恭敬地回道:“回姑姑,是因为之前上课的时候吃了文信侯世子带来的点心,所以中午就没吃几口。”

    秀丽姑姑才放下心来,不是她多忧,而是长乐郡王的身体实在是太差了。

    楚国上下都知道,长公主的幼子天生体弱,大病小病不断。

    直到一岁的时候,有一道士说,长乐郡王需要用龙气压制住病气才行。

    宣武帝和长公主是同母的兄妹,感情一向很好,所以一听到这个,就让李璇搬到皇宫里,由皇后照顾,和其他皇子一起抚养。

    说来也怪,自李璇搬到宫里后,身体就一日好过一日,虽然也会生一些小病,但没有什么危及身体的大病。

    秀丽姑姑在一旁嘱咐道:“等郡王醒来,若是肚子饿了,只让他吃些好克化的糕点,免得肠胃不舒服。”

    玛瑙:“是,秀丽姑姑。”

    秀丽姑姑又进到殿内,看了一眼李璇,才放心的离开。

    等过了半个时辰,李璇才慢慢醒来。

    他一醒来,玛瑙就拿着毛巾轻轻地给他擦脸。

    然后在一旁说道:“郡王,今天中午您睡着的时候,秀丽姑姑过来了。”

    李璇眼里还带着刚睡醒的朦胧看向玛瑙,玛瑙在一旁接着道:“郡王,皇后娘娘担心你中午没有吃多少午饭,所以让秀丽姑姑来问问是怎么回事。”

    李璇并不觉得意外或是突兀,他从小由皇后抚养长大,皇后待他就像亲生的儿子一样。

    他有些烦恼道:“那玫瑰糕是不是没有了?”

    玛瑙安慰道:“郡王,下午休息的时候,还有一道点心呢。”

    “哎,好吧。”李璇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才八岁的孩子最挂在心里的就是糕点了,而且李璇最爱吃甜食了。

    等玛瑙帮李璇整理好衣服,另一位侍女翡翠走了进来:“郡王,太子殿下已经在殿外等候了。”

    “太子表哥来了,”李璇很开心道:“我马上来。”

    李璇急忙地走到殿外,就看到他的太子表哥站在殿外。

    “表哥,好了我们快走。”李璇急轰轰地道。

    明央拽住李璇,有些无奈道:“鹰奴,你的书箱呢?”

    教授他们学习的怀太傅是个很严格的老师。

    他认为他们这些皇子和伴读们都是长于富贵之人,没有吃过苦,所以一直奉行让他们知道民间疾苦。

    比如不让他们带着伺候的人,所有的事都要他们亲身亲为,就算是身体不好的李璇也必须遵守。

    因为这件事,皇帝还和怀太傅有一场秘密的谈话,最后结果是皇帝失败了,李璇还是要和其他读书的人一样。

    也因为李璇都不能特殊,所以其他人都不敢有异议。

    李璇发现后,正要往回走,玛瑙就背着书箱走了过来,道:“郡王,不如让奴婢背着走一段时间,等到了岔路口,您再背?”

    “不行,要是让太傅知道,我就惨了。”

    李璇说这话也不是空穴来风,在皇宫里上课的都是有权有势人家的子弟,家里人都心疼,也不是没有想要做些手段的。

    但怀太傅直接上奏,说这些家族窥探宫闱,意图不轨,直接让那些家族吓得直接不敢再犯了。

    纷纷在心里安慰自己,孩子不就是吃点苦么,玉不琢不成器,年少吃的苦,都是年长的资历。

    所以李璇可不敢做这些小动作,他从玛瑙的手里接过书箱,和太子表哥一起去上下午的课。

    这次上课的地方有些不同,怀太傅上午的时候让他们这些学生到御花园东边的亭子处,说是今天上课的地方在这里。

    等李璇和太子到的时候,怀太傅已经来了。

    怀太傅五十多的年龄,看起来十分有文人风骨,他正坐在亭子里煮茶。

    太子和李璇上前行弟子礼:“见过老师。”

    “嗯。”怀太傅点头,示意他们站在一边,便开始问功课。

    怀太傅先问的是太子的功课,李璇站在一旁听的汗流浃背,太子倒是都回答出来。

    怀太傅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转向李璇。

    李璇立刻挺直身体,等待着怀太傅的问题。

    听到问题的那一刻,李璇放松了些,还好,不是很难的问题。

    李璇答过之后,怀太傅就放过了他,这时候其他皇子和学生也都来了。

    怀太傅一一问过他们的功课,才开始今天的教学。

    只见怀太傅带着他们来到御花园的一角,只见那里已经被人划分成大小统一的几块地。

    “你们以后都是要在朝为官,担任要职的。”怀太傅严肃道:“为官者最忌讳的就是五谷不分,农事不识,所以你们每人选一块地,在这块地栽种农物。”

    说着一一扫过他们:“这件事必须你们亲历亲为,若是被我发现由他人代劳的话……”

    怀太傅话没说完,但众人立刻明白他的意思,立刻保证自己绝对亲历亲为。

    “地里栽种什么由你们自己决定,决定好就去司农司拿种子,这件事我已经给皇帝汇报过了。”

    一说都汇报过皇帝了,众人都打起了精神,毕竟若是做好了,在皇帝那里也能留下好印象不是么。

    文信侯世子一等怀太傅说让他们自己讨论的时候,他就来到了太子和李璇的身边。

    他问道:“太子殿下和鹰奴准备种什么?”

    “大豆,”李璇毫不犹豫地说道:“大豆是最容易种的东西。”

    文根有些犹豫地道:“可是我觉得水稻或是小麦比较好。”

    毕竟这两样东西才符合他们对于粮食的印象。

    太子冷静地道:“等我们去司农司问那些农官三月适合种些什么。”

    不管是什么粮食,也不管它好不好种,只有符合季节的才能生长不是么。

    三人决定好就去到司农司。

    司农司那边早就有一农官收到通知,等在一旁。

    他们三人一上前,这位农官立刻起身道:“参见太子殿下,文信侯世子,和长乐郡王。”

    “免礼。”太子挥手示意他起身,然后问道:“这位大人家在何处?”

    王农官紧张道:“臣祖籍在溧阳,姓王。”

    太子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想着溧阳的当地大族没有王姓的,看来这个王农官应该是寒门子弟。

    太子想了想就明白司农司的想法,虽然这件事只是个小小的功课,但司农司不想有任何事沾惹到他们身上,所以派了一个和那些势力丝毫没有关系的寒门。

    就在太子思考其中的关节的时候,李璇已经开始问了:“王农官,现在的季节适合种什么作物?”

    提到自己擅长的地方,王司官就不紧张了:“回郡王,现在是春季,像水稻,玉米,芝麻,大豆这些都能种。”

    文根:“那我们就种水稻。”

    要是他们种出水稻,到时候那些白花花的大米往皇帝面前一放,能不印象不深刻么。

    太子看出王农官有些欲言又止,便温和地问道:“王农官是有什么建议对我们说么?”

    “种水稻也不是不行,”王农官有些犹豫道:“但是水稻需要足量的水才能顺利的生长,所以沟渠灌溉就十分重要。”

    可他们是在御花园种地,哪有什么沟渠。

    太子笑着道:“多谢王农官提醒,既然这样,我们就种大豆。”

    三人从王农官那里拿了大豆的种子,还有大豆种植的方法就回到皇宫。

    在他们回去的时候,其他皇子和世家子弟也都去到司农司要了种子。

    他们回去后,先用锄头翻了一下土地,好让土壤松快些,然后决定明天开始种大豆。

    等做完一切也都到了下课的时间,文根回家,而李璇和太子则到皇后的宫中吃晚饭。

    他们两个一到皇后的宫殿的不远处,就看到皇后在门口等着他们。

    李璇立刻上前担忧地看着皇后微隆起的肚子道:“母……舅母,你怀孕了就不要每天在外面等我们了。”

    太子扶住皇后,也道:“母后,鹰奴说的对,您在宫内坐着就好。”

    皇后看着两个孩子关怀她的样子,自然是开心极了。

    “好好,本宫听你们的。”

    说着就由他们两个扶着回到了宫殿内。

    过了一会儿,皇帝也过来了,皇后才让人准备上菜。

    等吃完晚饭,皇上便问太子:“听太傅说,他让你们自己种农作物?”

    “是,父皇。”

    “那你们两个选择种什么?”

    “大豆。”

    皇帝有些意外地问道:“为什么选择种大豆?”

    太子从容地答道:“父皇,太傅是让我们熟悉农事,我问过王农官了,像那些比较重要的粮食作物,大都是需要良田,御花园的土地虽然肥沃,但是不是适合种粮食的土地。”

    “反而是大豆都土质的要求不是很高。”

    “所以儿臣决定种大豆,毕竟最后的丰收才是最重要的。”

    皇帝眼里满意极了,夸奖道:“好好,真不愧是朕的儿子。”

    李璇在一旁道:“舅舅,还有我呢。”

    皇帝闻言也笑着道:“鹰奴自然也是聪慧的。”

    皇后看着这温馨的一幕,眼里也带着笑意。

章节目录

名留青史(快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原木香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原木香水并收藏名留青史(快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