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是离京城最近的一个州,所以永州知府基本上都是受皇帝信任的人担任的。
知府齐大人正在院子里喝小酒,他的心里正盘算着这次任期结束后,他是不是可以活动活动调到京城去了。
就在这时候他的心腹一脸沉重地拿着一封信过来:“大人,出事了。”
齐大人才喝下一小杯酒,滋味还没尝个完全,闻言便半眯着眼打开信封。
他刚看了开头,直接就吓得将嘴里的酒喷了出来。
“咳咳、”齐大人仔细地看着信里的内容问道:“送信的人呢?”
科举舞弊,他比岱永县的县令想的多。
作为皇帝的心腹,他自是知道世家一直和皇帝打擂台,虽然世家大败,但破船还有三斤钉子呢。
这舞弊若是世家所做,等考完试被揭穿出来,那陛下之前所建立的信任岂不是全都打水漂了。
来送信的自是岱永县县令的师爷,重要的其他人他也不相信啊,万一泄露了消息,他一个小小的县令岂不是惨了。
师爷给齐大人行了礼,齐大人立刻问道:“你们可查过被冒充的那人的家里情况是怎么样?情况可属实?”
关系着自己主家的乌纱帽,师爷仔细地回答:“县令大人连夜调了档案,考试的那人是岱永县的李文,居住在县城里面,家里原本是做生意的,但是家里人因为翻了船,就败落了下来,他们家就剩下李文一人,后面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最重要的是,那李文从小就没怎么读过书,不可能考到榜首的。”
知府大人见过榜首的试卷,自是知道榜首答的如何。
能够答出那样卷子的人,怎么可能在小的时候默默无名呢。
可如何是这样,那是户籍之人想要人冒充他取得名次就不成立了。
毕竟按照师爷所说,李文显然不是一个厉害的人,可以让人给他替考。
知府大人更加确定或许是有人做局呢。
知府沉吟了一会儿问道:“李文这些事你们是怎么打听到的?”
连他小的时候读书不好都知道,肯定是亲近之人。
师爷:“是他的邻居所言。”
知府眯了眯眼睛问道:“你们是什么时候去李文家打听的?”
“自然是拿到那封信就立刻派人……”
师爷停顿住了,觉得不对,他们大晚上就去打听李文的消息,怎么恰好就有邻居这么清楚的说出来。
去打听消息的时候,师爷自然也是去的。
他记得他来到李文家里的时候,他的邻居似乎灯都没灭,所以他才敲门打听的。
现在想来,处处不对,哪有人家这么晚还不睡觉呢,想着肯定是来等着他们的。
齐大人立刻道:“这人肯定是写告密信的人,写信的人信誓旦旦的认为李文不是之前的李文,他肯定是见过李文的。”
说完他就对心腹道:“你立刻去将此人带来看管好。”
然后就让岱永县师爷带着心腹去将人带了过来。
等他们走后,知府立刻将此事写成密折递给了皇帝。
皇帝收到折子后,心里想的和齐大人一样,立刻派人接管了人证。
昌介自从被抓了之后,就后悔了,他不该介入此事的。
等受到轮番的询问,他也实在是不清楚冒充李文的人住在哪里。
他只能将自己记得的一切说了出来。
皇帝的心腹便道:“陛下,若是有人设局,肯定是会在科举考试一切结束后才会将一切揭开的,我们只要等那人来京城考试,再抓住他就可以了。”
皇帝自然只能这样打算。
但这件事一日不解决,一日在人的心里压着,所以近来皇宫里的气氛不是很好。
李璇自然不知道是因为自己造成的,他还在苦读,就等着考个好名次给大家一个惊喜。
就在众人焦急等待的那天,科举的日子到了。
李璇又找了个去泡温泉的理由出去,等过了一会儿,又换了身衣服回到了京城。
这次的考试检查却不一样,皇帝特地让人搭了一个棚子,考生可进到棚子里检查。
考生们倒是很喜欢,毕竟他们也不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人看着摸身子。
等到了李璇的时候,李璇才一递户籍,就看到那检查的官差对视一眼。
他刚觉得不对,还没反应过来就觉得脖子一痛,就晕了过去。
后面的考生看到后愣住了,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就看到官差将那人直接抬走,然后换人检查。
办事的人自是手脚利索,所以只李璇的后面的人看到,其他人几乎没有察觉。
能考上举人的都不是笨人,一见到此事,就知道这人有问题,自是不会到处乱说,免得沾染上自己,还要连累了自己。
李璇醒来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在牢里,或许害怕他自我了结,还被五花大绑起来。
他觉得情况不对,肯定是有什么事情他不知道。
没过多久,他就听到了从远到近的脚步声。
李璇抬起头,一下子就和皇帝和太子对上了目光。
怎么说呢,皇帝和太子那表情和见鬼没有什么差别。
等他被解绑,将一切事情都说了出来之后,皇帝和太子才知道一切都是误会。
皇帝看着低着头的李璇,脸色铁青,本来他认为鹰奴一向乖巧,没想到一闯祸竟然闯了个捅破天的大祸。
也在此时,皇帝才庆幸他没有闹大,否则他的脸面可怎么办?
这次科举考试自是不成了,李璇只能三年之后再考。
只是不知情的知府大人见事情悄无声息,还以为是皇帝手眼通天,悄悄地将这件事解决了,在心里自是更加对皇帝忠心。
等三年后,李璇再次考试,这次当然是用自己的身份来考。
他直接一路考上了最后,直接当了探花,自然是直接出名。
十七岁的探花郎,自是受人追捧,扬名立万。
皇帝给李璇在户部按了个员外郎的官职。
从五品的官职,虽然有些破格,但李璇总是自己考了个探花郎,其他人也不好说些什么。
在户部的生活,李璇自是过的十分滋润,谁都知道他有后台,自是不敢让人为难他,再加上他于算术上十分厉害,自是很受人欢迎。
正好崇州需要修堤坝,需要户部派人将钱财和修堤坝的石头等东西送到崇州。
户部尚书正愁派谁去呢,毕竟要是他们户部的人压不住人,钱财被人贪了,岂不是他这个上司都要倒霉。
心腹便道:“尚书大人,户部不是有长乐郡王么?”
户部尚书眼睛亮了,长乐郡王好啊,第一他不会犯浑贪污修堤坝的款项,再说就算长乐郡王贪污,到时候给他擦屁股的还不是皇帝。
想到这里他就立刻派李璇做这件差事。
皇帝知道后,沉吟后同意了。
要知道皇帝这几年对那些贪官打压的厉害,这次修堤坝的款项必定会被人伸手,他也正愁人选。
李璇合适,身份合适,官职虽小,但他身上还有一个郡王爵位,再加上谁都知道他是皇帝的心腹,那些人肯定会收敛的。
李璇收到上官的指派便立刻收拾东西出发,毕竟堤坝可等不及了。
这次出行除了押送材料的士兵,皇帝还派了一个户部主事,一个御史一起前往。
主事自然是为了给李璇打下手的。
御史自然是惯例,为了监督李璇的。
他们三人紧赶慢赶半个月后就到了崇州,期间一次都没有在官员府里停歇,就怕有人做了什么手脚。
等到了崇州,崇州知府高兴地欢迎了他们。
知府很是高兴道:“李郎中这次辛苦了,崇州的百姓自是会感恩大人的。”
李璇自是道:“拨款的是皇帝,大家应该感恩的是皇帝。”
知府:“自是,自是,皇恩浩荡。”说着还朝着京城的方向拜了一拜。
李璇正想着和知府将材料交接,知府自是答应。
交接完,知府就舍了宴席,邀请了三人前往。
知府坐在主位,给三位敬酒,李璇自是以自己身体推辞了,其他两人也就都没喝。
知府也没在意,等吃完了宴席,三人自是要回京的。
一切都很正常完美,等三人带着侍卫上路的时候,只觉得轻松至极。
可就在他们过了崇州的边境的时候,忽然有一批人伏击他们。
两队人厮杀了起来,李璇带着乐主事和华御史两人逃亡。
在崇州边境的一处不知名的树林里,华御史穿着普通的衣服带着猎物从外面回来:“李郎中,外面有许多官差搜查,我们一出去就会被抓住。”
谁能想到一向以嘴皮子闻名的华御史,功夫竟然十分不错。
也因为如此,他们三人才能逃出那次伏击,隐藏了起来。
李璇和乐主事两人熟练将猎物烤熟。
他们在这次逃亡中,早就不是什么大少爷了。
三人吃完猎物,李璇立刻道:“我们不能再这么躲藏下去了。”
华御史皱着眉道:“可外面的官兵实在是太多了。”
他们三人出去根本就是送死。
“通往京城的路自是严格,”李璇在地上画了一道线,方向直指向崇州的方向:“但通往崇州的搜查肯定十分松懈。”
乐主事和华御史眼睛睁大道:“李郎中的意思是……”
“你们不要忘了,崇州还有孔将军,孔将军这次送我们到崇州可是还没离开,只要我们联系到孔将军,他的手中有兵,自是可以护住我们。”
华御史想了想道:“可以一试。”
重要的是,外面搜查的人正在一处一处的检查,迟早要检查到他们这里,他们不能坐以待毙了。
知府齐大人正在院子里喝小酒,他的心里正盘算着这次任期结束后,他是不是可以活动活动调到京城去了。
就在这时候他的心腹一脸沉重地拿着一封信过来:“大人,出事了。”
齐大人才喝下一小杯酒,滋味还没尝个完全,闻言便半眯着眼打开信封。
他刚看了开头,直接就吓得将嘴里的酒喷了出来。
“咳咳、”齐大人仔细地看着信里的内容问道:“送信的人呢?”
科举舞弊,他比岱永县的县令想的多。
作为皇帝的心腹,他自是知道世家一直和皇帝打擂台,虽然世家大败,但破船还有三斤钉子呢。
这舞弊若是世家所做,等考完试被揭穿出来,那陛下之前所建立的信任岂不是全都打水漂了。
来送信的自是岱永县县令的师爷,重要的其他人他也不相信啊,万一泄露了消息,他一个小小的县令岂不是惨了。
师爷给齐大人行了礼,齐大人立刻问道:“你们可查过被冒充的那人的家里情况是怎么样?情况可属实?”
关系着自己主家的乌纱帽,师爷仔细地回答:“县令大人连夜调了档案,考试的那人是岱永县的李文,居住在县城里面,家里原本是做生意的,但是家里人因为翻了船,就败落了下来,他们家就剩下李文一人,后面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最重要的是,那李文从小就没怎么读过书,不可能考到榜首的。”
知府大人见过榜首的试卷,自是知道榜首答的如何。
能够答出那样卷子的人,怎么可能在小的时候默默无名呢。
可如何是这样,那是户籍之人想要人冒充他取得名次就不成立了。
毕竟按照师爷所说,李文显然不是一个厉害的人,可以让人给他替考。
知府大人更加确定或许是有人做局呢。
知府沉吟了一会儿问道:“李文这些事你们是怎么打听到的?”
连他小的时候读书不好都知道,肯定是亲近之人。
师爷:“是他的邻居所言。”
知府眯了眯眼睛问道:“你们是什么时候去李文家打听的?”
“自然是拿到那封信就立刻派人……”
师爷停顿住了,觉得不对,他们大晚上就去打听李文的消息,怎么恰好就有邻居这么清楚的说出来。
去打听消息的时候,师爷自然也是去的。
他记得他来到李文家里的时候,他的邻居似乎灯都没灭,所以他才敲门打听的。
现在想来,处处不对,哪有人家这么晚还不睡觉呢,想着肯定是来等着他们的。
齐大人立刻道:“这人肯定是写告密信的人,写信的人信誓旦旦的认为李文不是之前的李文,他肯定是见过李文的。”
说完他就对心腹道:“你立刻去将此人带来看管好。”
然后就让岱永县师爷带着心腹去将人带了过来。
等他们走后,知府立刻将此事写成密折递给了皇帝。
皇帝收到折子后,心里想的和齐大人一样,立刻派人接管了人证。
昌介自从被抓了之后,就后悔了,他不该介入此事的。
等受到轮番的询问,他也实在是不清楚冒充李文的人住在哪里。
他只能将自己记得的一切说了出来。
皇帝的心腹便道:“陛下,若是有人设局,肯定是会在科举考试一切结束后才会将一切揭开的,我们只要等那人来京城考试,再抓住他就可以了。”
皇帝自然只能这样打算。
但这件事一日不解决,一日在人的心里压着,所以近来皇宫里的气氛不是很好。
李璇自然不知道是因为自己造成的,他还在苦读,就等着考个好名次给大家一个惊喜。
就在众人焦急等待的那天,科举的日子到了。
李璇又找了个去泡温泉的理由出去,等过了一会儿,又换了身衣服回到了京城。
这次的考试检查却不一样,皇帝特地让人搭了一个棚子,考生可进到棚子里检查。
考生们倒是很喜欢,毕竟他们也不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人看着摸身子。
等到了李璇的时候,李璇才一递户籍,就看到那检查的官差对视一眼。
他刚觉得不对,还没反应过来就觉得脖子一痛,就晕了过去。
后面的考生看到后愣住了,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就看到官差将那人直接抬走,然后换人检查。
办事的人自是手脚利索,所以只李璇的后面的人看到,其他人几乎没有察觉。
能考上举人的都不是笨人,一见到此事,就知道这人有问题,自是不会到处乱说,免得沾染上自己,还要连累了自己。
李璇醒来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在牢里,或许害怕他自我了结,还被五花大绑起来。
他觉得情况不对,肯定是有什么事情他不知道。
没过多久,他就听到了从远到近的脚步声。
李璇抬起头,一下子就和皇帝和太子对上了目光。
怎么说呢,皇帝和太子那表情和见鬼没有什么差别。
等他被解绑,将一切事情都说了出来之后,皇帝和太子才知道一切都是误会。
皇帝看着低着头的李璇,脸色铁青,本来他认为鹰奴一向乖巧,没想到一闯祸竟然闯了个捅破天的大祸。
也在此时,皇帝才庆幸他没有闹大,否则他的脸面可怎么办?
这次科举考试自是不成了,李璇只能三年之后再考。
只是不知情的知府大人见事情悄无声息,还以为是皇帝手眼通天,悄悄地将这件事解决了,在心里自是更加对皇帝忠心。
等三年后,李璇再次考试,这次当然是用自己的身份来考。
他直接一路考上了最后,直接当了探花,自然是直接出名。
十七岁的探花郎,自是受人追捧,扬名立万。
皇帝给李璇在户部按了个员外郎的官职。
从五品的官职,虽然有些破格,但李璇总是自己考了个探花郎,其他人也不好说些什么。
在户部的生活,李璇自是过的十分滋润,谁都知道他有后台,自是不敢让人为难他,再加上他于算术上十分厉害,自是很受人欢迎。
正好崇州需要修堤坝,需要户部派人将钱财和修堤坝的石头等东西送到崇州。
户部尚书正愁派谁去呢,毕竟要是他们户部的人压不住人,钱财被人贪了,岂不是他这个上司都要倒霉。
心腹便道:“尚书大人,户部不是有长乐郡王么?”
户部尚书眼睛亮了,长乐郡王好啊,第一他不会犯浑贪污修堤坝的款项,再说就算长乐郡王贪污,到时候给他擦屁股的还不是皇帝。
想到这里他就立刻派李璇做这件差事。
皇帝知道后,沉吟后同意了。
要知道皇帝这几年对那些贪官打压的厉害,这次修堤坝的款项必定会被人伸手,他也正愁人选。
李璇合适,身份合适,官职虽小,但他身上还有一个郡王爵位,再加上谁都知道他是皇帝的心腹,那些人肯定会收敛的。
李璇收到上官的指派便立刻收拾东西出发,毕竟堤坝可等不及了。
这次出行除了押送材料的士兵,皇帝还派了一个户部主事,一个御史一起前往。
主事自然是为了给李璇打下手的。
御史自然是惯例,为了监督李璇的。
他们三人紧赶慢赶半个月后就到了崇州,期间一次都没有在官员府里停歇,就怕有人做了什么手脚。
等到了崇州,崇州知府高兴地欢迎了他们。
知府很是高兴道:“李郎中这次辛苦了,崇州的百姓自是会感恩大人的。”
李璇自是道:“拨款的是皇帝,大家应该感恩的是皇帝。”
知府:“自是,自是,皇恩浩荡。”说着还朝着京城的方向拜了一拜。
李璇正想着和知府将材料交接,知府自是答应。
交接完,知府就舍了宴席,邀请了三人前往。
知府坐在主位,给三位敬酒,李璇自是以自己身体推辞了,其他两人也就都没喝。
知府也没在意,等吃完了宴席,三人自是要回京的。
一切都很正常完美,等三人带着侍卫上路的时候,只觉得轻松至极。
可就在他们过了崇州的边境的时候,忽然有一批人伏击他们。
两队人厮杀了起来,李璇带着乐主事和华御史两人逃亡。
在崇州边境的一处不知名的树林里,华御史穿着普通的衣服带着猎物从外面回来:“李郎中,外面有许多官差搜查,我们一出去就会被抓住。”
谁能想到一向以嘴皮子闻名的华御史,功夫竟然十分不错。
也因为如此,他们三人才能逃出那次伏击,隐藏了起来。
李璇和乐主事两人熟练将猎物烤熟。
他们在这次逃亡中,早就不是什么大少爷了。
三人吃完猎物,李璇立刻道:“我们不能再这么躲藏下去了。”
华御史皱着眉道:“可外面的官兵实在是太多了。”
他们三人出去根本就是送死。
“通往京城的路自是严格,”李璇在地上画了一道线,方向直指向崇州的方向:“但通往崇州的搜查肯定十分松懈。”
乐主事和华御史眼睛睁大道:“李郎中的意思是……”
“你们不要忘了,崇州还有孔将军,孔将军这次送我们到崇州可是还没离开,只要我们联系到孔将军,他的手中有兵,自是可以护住我们。”
华御史想了想道:“可以一试。”
重要的是,外面搜查的人正在一处一处的检查,迟早要检查到他们这里,他们不能坐以待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