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变卖自己的资产来补贴国库,在户部来说不是什么隐秘的事。

    毕竟没有比户部更清楚现如今国库的贫穷了。

    而且朝廷赋税只能从京城周围收取,其他的地方基本上都拖欠赋税。

    而朝廷自然也没有能力将赋税收上来。

    李若萱回去清点了一下资产,对着东白指了指一处庄园。

    东白知道自家殿下的性子,就算她劝,殿下也不会听,只能领命下去。

    等到了第二天,户部就收到了长公主送来的钱银。

    户部官员悄悄地道:“听说长公主名下的一处庄子易了主了。”

    户部官员只能私下感叹一下,自然是不会到处说的。

    但是办理地契更换的时候,作为京城县令的京兆尹苏榆苏大人自是也知道了消息。

    苏榆对此只能说长公主太过于心软,她对皇帝皇子心软,对百姓心软,那自然就只能对自己心狠了。

    要知道,整个皇族,只有长公主过的清苦,皇帝和皇子天天花天酒地,时不时地闯祸还要长公主在后面擦屁股。

    京城众人心里的想法,李若萱自是不知道,就算她知道了,也不在乎。

    户部有了银钱之后,自是可以进行灾后修缮的工作。

    再一人给些钱粮,今年至少也能熬过去了。

    毕竟只要给百姓一丝活下去的希望,他们都只会努力地活下去。

    过了几日,李若萱见天气良好,出了太阳,想着若是百姓们重新耕种,或许今年还可以有些收成。

    但如今百姓心情低迷,亲友或许有在灾难中丧生的,恐怕无心耕种。

    李若萱想了想,便决定去巡视京城边的村庄,劝说百姓耕种。

    这件事李若萱并没有告诉他人,毕竟她也有看看灾后重建的成果,只带了东白和几个侍卫就悄悄离开了京城。

    离京城近的百姓自是还不错。

    一是他们本身就是有积蓄的人,二也是因为京城里的世家总是有心善的老爷夫人们,他们这捐一点,那捐一点,也能帮助他们安身立命了。

    李若萱此次的目的地自是离京城较远的地方。

    她和东白他们没有走大道,而是走小路进了一个小村子。

    刚进村子,李若萱就觉得不对。

    只见村子里那些因为洪水而倒塌的房屋被没有被修缮,只是随意地用茅草盖住缺口,风稍微大一些就会被吹走,更不用说来抵御寒冷了。

    村子里也没有年轻人,只有几个老人和孩子在捡地上的野草来充饥,根本就没人来修整田地。

    李若萱心里带着怒火,她知道下面的人肯定会克扣一些东西,但没有想到这么过分。

    她来到那几个老人的身边,老人见到他们几个有些警惕的将孩子们都带回到了房屋里。

    毕竟灾后总会有些丧尽天良的人想要乘机拐卖孩子。

    “老人家,我们几人是从徐州来到京城做生意的,想问一下京城的路怎么走?”

    李若萱对于官员们虽然十分清冷,但对于百姓们还是很温和的。

    几个老人对视几眼,并不想得罪李若萱几人,便道:“贵人往东面走就能到了官道,沿着官道走一个时辰就能到京城,贵人骑马,或许还快些。”

    李若萱面上带着些疑惑道:“老人家们受灾怎么不到官府那里去领取赈灾款,听说京城的大人们已经拨了钱下来专门帮助你们这些受灾的居民。”

    “赈灾款?”老人们有些疑惑地道:“并没有听到里正说过这些。”

    难道是里正从中做了手脚,贪污了钱财?

    “是么?”李若萱看了眼东白,东白立刻从荷包里拿出几粒碎银子。

    李若萱将银子递到了几个老人的手里,笑着道:“老人家,也劳烦你们陪我说这么多话了,这些钱就当是补偿你们耽误了这么多时间了。”

    “这、这……”老人不敢拿,最后还是李若萱塞到了他们的手里,顺便问了一下他们这个村的里正住在哪里就离开了。

    李若萱几人又赶路去到了里正的家,里正家里似乎好些,房屋被修缮过。

    李若萱看了东白一眼,东白立刻上前去敲门。

    过了好久,才有一个脸色带着愁苦的中年人来开门。

    朱常看着面前几位气质不凡的贵人,有些惊疑不定地道:“贵人来我的家是有什么事么?”

    东白笑道:“这位大叔,我和我家小姐到京城投奔亲戚,现如今天要黑了,所以想要在您家住一夜。”

    朱常婉拒道:“可我家刚受灾过,恐怕没有房间可以招待贵客,贵客不如去到其他人家问一问吧。”

    东白脸上笑容不变,从袖子里拿出了一锭银子道:“住宿自是不是白住,这锭银子就全当是住宿费了,还请大叔费心了。”

    原本还要拒绝的朱常看着银子自是再也拒绝不了,毕竟对他家来说,这锭银子绝对是雪中送碳。

    朱常立刻打开门,将贵人迎接进去,向着里面大喊道:“阿芳,快点收拾出一个房间,有贵人来我们家借宿。”

    很快就从房屋里走出了一个身形瘦弱的中年妇女,她本来想说些什么,看到东白手里的银子立刻将话咽了回去,立刻去收拾房间。

    李若萱走到房子里,发现房子外倒是修缮的不错,可里面还有许多泥土和杂物,显然主人家根本就没时间收拾。

    这家里的情况也不像是贪污银两的样子。

    里正的房子没有门,只有一处破布遮挡着,房间里基本上就被看光了。

    李若萱只是随意扫了一眼,只见里面躺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他的腿似乎有伤,正躺在床上。

    房间里除此之外,只有一张桌子,地上有块木板,木板上放着草席,显然是里正夫妇睡的地方。

    朱氏本来是想收拾一下侧卧出来,但是她一进去看,因为洪水,里面杂乱不堪,根本就没办法住人。

    她和丈夫商量了一番,就决定将主卧让出,虽然主卧也很是简陋,但至少可以住人。

    李若萱见里正夫妻两人正要将那个受伤的年轻人搬出去,便连忙上去阻止道:“我们本就是客人,怎能占了主卧。”

    朱常在一旁有些手足无措道:“可是侧卧不能住人……”

    但让他将李若萱几人推出去找他人,他又舍不得那锭银子,他很需要那笔钱。

    李若萱:“没关系,我这几天一直露宿野外,让手下收拾一下就可以了。”

    东白自是带着侍卫将侧卧的垃圾搬走,又在地上铺了些稻草,再加上他们从宫里带出来的被褥,也勉强可以让人休息。

    朱常有些羞愧,觉得白拿了人家的银子。

    他想了想,咬牙让妻子将家里的红糖煮了,又打了个鸡蛋给几位客人。

    李若萱自是道谢,然后装作不经意地提起道:“大叔,听说朝廷发了赈灾款,为何你家还是如此状况。”

    朱常听到这话,脸上更是浮现出愤慨之色,咬牙切齿道:“什么赈灾款,都是唬人的,我儿子去县令那里要钱,竟然直接被打断了一条腿。”

    听到这话,李若萱眼里闪过冷意:“是这样么,这处的县令竟然如此贪婪。”

    “唉,何止是县令啊,”朱常苦笑道:“听县令说,这钱是更上面的人要的,我们能怎么办?”

    等朱常走后,东白生气道:“殿下,你辛苦筹钱赈灾,竟然饱了那群贪官的口袋!”

    “等明天我们去县令那里就知道到底哪个上面的人做下此事。”

    几人在朱常家草草地休息一夜,早上天一亮就离开了。

    他们来到随阳县的府衙,只见府衙的门还是关着的,根本就没有开门的样子。

    李若萱脸色更冷,对着东白道:“敲门!”

    东白立刻上前敲府衙的门,敲了许久才有人过来开门。

    “来了来了,别敲了,谁啊来这么早。”

    一个衙役打着哈欠过来将门打开,他看着李若萱几人的样子似乎来头不小,有些不安道:“几位大人有何事?”

    李若萱:“来衙门自是有冤情想要县令来主持公道。”

    衙役看着李若萱几位,只觉得他们不是来伸冤的,而是来拆了他们县衙的。

    衙役只能道:“那麻烦几位稍等片刻,在下这就去请县令。”

    毛县令正要府衙的后院吃着早饭,就看到衙役匆匆地过来,喊道:“县令大人,不好了!”

    “什么事,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衙役急忙地道:“县令大人,门外有人喊冤……”

    “喊什么冤!”毛县令有些不满道:“现如今衙门的人手都在处理灾情,哪有时间查案子,让他们过几天再来。”

    毛县令觉得这个衙役真是没有眼力见的,没看到他这么忙么,还报到他这里来,直接将那人敷衍过去不就行了。

    衙役刚想说些什么,就听到身后传来了一道声音……

    “毛县令真是爱民如子,竟然如此关心县里的百姓。”

    李若萱自是不会站在外面等着,而县衙里的几个捕快自然也不是她侍卫的对手。

    她自然就这样光明正大的走了进来。

    “长……长……”毛县令自是见过长公主的,他看到长公主出现在这里,冷汗直冒,直接腿软,跪在地上,牙齿打着颤,连话都说不全。

章节目录

名留青史(快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原木香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原木香水并收藏名留青史(快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