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回太医院,我还得仔细研究一番。”这话的意思不言而喻。
宁致远换个方向问道,“那...可会有性命之忧?”
“未弄清病因之前,老夫不敢妄下定论。”
宁致远只能退而求其次道,“那依梁院令所见,该如何医治。”
“眼下只能是静养,切记情绪大起大落,尽可能保持着舒畅的心情和足够的休息,饮食方面以清淡为主。”梁院令细细叮嘱着。
“有劳了。”宁致远顿了下问道,“梁太医,小女昏厥至今未醒,不知可有办法让她苏醒过来。”
梁院令摇头,“宁小姐承受剧痛导致身体消耗过大,这是心神冲击导致的昏厥,依老夫所见,昏睡是她身体的自我修复,不可强行唤醒。”
宁致远心头微跳,险些绷不住情绪了,“那...多久能醒来?”
“少则一天半天的,多则两三日即可苏醒。”
宁致远闻言这才安心了些,“我明白了,小女的病情还得劳烦梁院令费心了。”
“宁大人客气了,医者父母心,老夫定会尽心的。”梁院令道,“稍后我开些宁神药给宁小姐,待她醒来后,喝上一些,能减缓头疼和疲倦。”
“梁院令,小女的病情还请您保守,便是我夫人也莫说。”
梁院令点头,“老夫明白,宁大人,若无其他问题,老夫就先去开药方了。”
宁致远抬手相请,“好,请!”
梁院令入房后,和席大夫聊了几句,就提笔写下了药方。随后宁泽安又亲自将人送了回去。
这么一通折腾,太阳已是凌空当照。
宁致远将所有下人打发了出去,房间内只余江氏和宁景安,宁致远见爱妻忧心忡忡地坐在床榻上照顾着宁初,于心不忍。
但最后还是询问了起来,“夫人,你与初初今日去了何处?”
江氏抬起朦胧的双眸,好半响才反应过来,“去了重华寺,我原本是想给淮安求个平安符的,怎料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的。”
江氏虽不知道宁致远为何问起这个,但也不敢马虎,她知道宁致远素来心思缜密,从不做无用之功,故而说的仔细,“我们在重华寺下来马车后,正准备入寺,初初就面露痛苦,捂着胸口倒了下去。”
想到这里江氏尤心有余悸,“细说来,初初两次昏厥都在重华寺山脚下,我今早还说她与佛有缘,这瞧着倒是与重华寺八字不合来着。”江氏胡言乱语地埋怨着,却不知她一语落下,震得宁致远心神大乱。
宁景安时刻关注了父亲,自然将他瞳孔中的异样看了个仔细,宁景安沉吟地问着江氏,“母亲,妹妹...两次都在重华寺山下昏厥过去的?”上一次他不在家中,父亲又再三诫口,故而其中内情,宁景安一概不知。
江氏点着头,“可不是吗?”
宁致远凝着神色道,“你们上山时,周围或、或...寺庙里可有什么异样?”
“那又什么异样,我们脚刚抬上石阶,初初就疼了起来了。”江氏话到此处,又似想到了什么,迟疑道,“当时...寺内响起了撞钟声...”说到这里时,江氏自己也停了下来。
世人皆怕鬼神只说,江氏虽不沉溺此道,但也略有耳闻,想到这里江氏心有戚戚地看向江氏,紧张道,“初初、初初好像就是听到钟声后才开始痛的,我记得那钟声敲了两次,每次三下,每响起钟声时,初初的身子就颤抖一下,频率极为相似。”
宁景安越听越觉得玄乎,皱着眉道,“母亲,许是巧合。”
“不是巧合。”江氏突然喊道,“之前初初也是在重华寺山下昏迷的,一次是巧合,两次还是吗?”
江氏朝着宁致远看去,“夫君,你说初初是不是冲撞了什么?要不、要不咱们请个道士来做做法。”
“夫人的心情为父清楚,只是景安说的对,鬼神之说不过是愚弄世人之言,不可妄信。”宁致远安抚地拍了拍江氏的后背,轻声道,“方才梁院令也与我说了初初的病情,说是静养即可,你别太担心。”
“不过你的顾虑也不无道理,只是现在正是风口浪尖之上,今上又素来不喜这些厌胜之术,此时宁家行事不可出格。”宁致远看着安静无声的宁初,轻叹道,“许是初初与佛无缘,夫人,日后莫要再让她靠近重华寺了。”,
江氏闻言,也只得作罢了,“妾身听您的,日后、日后定不会让她再接触与佛有关的东西,只盼上天怜悯,让我儿安康顺遂。”
“会没事的。”宁致远安慰着,“有为夫在,一切都会好的。”
宁致远将人安抚好了,才朝着宁景安使了个眼色,两人默契地走出了房间。
“父亲,初初什么时候能醒过。”宁景安问道。
“断则晚上就能醒,迟则后天就会清醒过来。”宁致远朝着宁景安道,“你大哥即将西北赴任,为父不愿让他挂心。”
“儿子明白。”宁景安道,“儿子会处理好一切的。”
宁致远点头,随后又道,“景安,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处处透着不同寻常,可处处又毫无破绽,宁致远在大理寺断案多娘,对这些事情他素来敏感。
“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宁景安不确定地说出了心头的感触。
宁致远不知为何突然想起了那份详细周全的计划,心头隐隐涌起股不安,他抬头看了眼天,灿烂夺目,“是啊,一切皆有安排。”
“父亲担心什么?” 宁景安突然问道。
宁致远收回目光,看向身后的出现阁,眼带忧思,“为父只怕护不住你们。”
宁景安闻言,神情凝重了几分,“不会的,父亲。”
宁致远抬手拍了拍小儿子的肩膀,嘱咐道,“看顾点你母亲,别让她太伤身,为父还有公务要处理,就不久留了。”
“父亲慢走。”宁景安拱手相送。
次日,宁淮安在兄弟二人的送别下,带着随处和护卫离开了燕京城,同时宁府的一支队伍也离开了燕京,朝着另一个方向而去。
宁初这一觉整整昏睡了两天两夜,她梦里一片白雾,她漫无目的地走了很久很久,最终天边出现一道金光,指引着她前进。
“阿弥陀佛。”随着佛音落下,白雾散去,宁初睁开眼时已经回到了现实中。
“初初、初初你醒了。”时刻关注着宁初的江氏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宁初的动静,她唤了好几身宁初都没反应过来。
“夫人,小姐刚醒,您先别急。”安嬷嬷安抚着江氏,又道,“小姐睡了两天,想必饿坏了,不若让小姐缓缓,再让她吃点东西。”
“对对对,你去把炉子上煨着的汤和粥取过来放一会儿,好叫初初等下能吃。”江氏喜极而泣,面含笑意地吩咐着。
安嬷嬷带着丛霜出去忙活了,留下又灵、又晴在房间内伺候。
听着耳边嘈杂的动静,宁初这才有了真实的感觉,她双眼看向江氏,开了口,“娘亲。”出来的声音干涩又沙哑。
江氏紧握着宁初的手,热泪盈眶,“娘亲在,娘亲在,初初莫怕,有娘亲在。”
宁初惨白着小脸笑了下,转移话题道,“娘亲,我想喝水。”
“好好好,娘亲去给你倒。”又灵刚想动手,江氏就越过她径直到了本温水,又亲自扶起宁初喂她喝着。
一杯温水下去,宁初才觉得干燥得要冒火的嗓子终于活了过来。
江氏让宁初靠着床头坐了起来,嘘寒问暖道,“初初感觉如何了,身子可有哪里不适?”
宁初想起昏迷前的亲近,了然自己大概是吓坏了江氏,她尽量缓和着口吻,让自己看起来更康健一些,“娘亲,我已经好很多了,你别担心。”
“只要初初好好的,娘亲就不担心。”知女莫若母,江氏也不欲惹宁初跟着忧心,擦了把眼泪转移了话题,“你睡了两天两夜该是饿坏了,先吃些东西垫垫肚子。”
一旁的安嬷嬷闻言亲自将碗排熬得浓稠的排骨汤呈给了江氏,江氏接过后一口一口地喂着宁初喝完。
这时,宁景安兄弟二人赶了过来。
两人看到苏醒的宁初,喜色不言而喻,“总算是醒了。”
宁泽安素来不拘小节,这会儿走到床榻前却有些小心翼翼的,“小妹,你感觉身体如何了?”
“甚好。”宁初道。
宁泽安闻言才露出了笑意,“好了就好,你不知道你这一病可把二哥吓坏了”宁泽安描述着那天的情形,“你素来能蹦能跳的,怎么长大了身子反倒比三弟的还弱了。你都不知道你昏迷的那天,父亲的脸沉得能出水,这两天家里谁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触了霉头。”
宁初朝着宁泽安安抚地致歉,“是我不好,劳你们担心了。”
宁泽安连连摆手,“这怎么能怪你呢?生病也不是你愿意的。”
江氏抬手拍了一下宁泽安,怪嗔道,“你妹妹刚醒过来,你别作怪。”
宁泽安喊冤道,“母亲,我那有?”
宁景安朝着他淡淡道,“二哥这是功课太少了,心思都涣散了,有的没得记挂一堆。我看该让父亲再加点功课你。”
“三弟,你别乱来,二哥我已经两天没出过门了?”宁泽安怪乎地抗议着。
兄妹几人说说闹闹,一时间冲散了忧愁。
宁初左看看,又看看,才后知后觉反应了过来,“大哥...离开燕京了吗?”
宁致远换个方向问道,“那...可会有性命之忧?”
“未弄清病因之前,老夫不敢妄下定论。”
宁致远只能退而求其次道,“那依梁院令所见,该如何医治。”
“眼下只能是静养,切记情绪大起大落,尽可能保持着舒畅的心情和足够的休息,饮食方面以清淡为主。”梁院令细细叮嘱着。
“有劳了。”宁致远顿了下问道,“梁太医,小女昏厥至今未醒,不知可有办法让她苏醒过来。”
梁院令摇头,“宁小姐承受剧痛导致身体消耗过大,这是心神冲击导致的昏厥,依老夫所见,昏睡是她身体的自我修复,不可强行唤醒。”
宁致远心头微跳,险些绷不住情绪了,“那...多久能醒来?”
“少则一天半天的,多则两三日即可苏醒。”
宁致远闻言这才安心了些,“我明白了,小女的病情还得劳烦梁院令费心了。”
“宁大人客气了,医者父母心,老夫定会尽心的。”梁院令道,“稍后我开些宁神药给宁小姐,待她醒来后,喝上一些,能减缓头疼和疲倦。”
“梁院令,小女的病情还请您保守,便是我夫人也莫说。”
梁院令点头,“老夫明白,宁大人,若无其他问题,老夫就先去开药方了。”
宁致远抬手相请,“好,请!”
梁院令入房后,和席大夫聊了几句,就提笔写下了药方。随后宁泽安又亲自将人送了回去。
这么一通折腾,太阳已是凌空当照。
宁致远将所有下人打发了出去,房间内只余江氏和宁景安,宁致远见爱妻忧心忡忡地坐在床榻上照顾着宁初,于心不忍。
但最后还是询问了起来,“夫人,你与初初今日去了何处?”
江氏抬起朦胧的双眸,好半响才反应过来,“去了重华寺,我原本是想给淮安求个平安符的,怎料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的。”
江氏虽不知道宁致远为何问起这个,但也不敢马虎,她知道宁致远素来心思缜密,从不做无用之功,故而说的仔细,“我们在重华寺下来马车后,正准备入寺,初初就面露痛苦,捂着胸口倒了下去。”
想到这里江氏尤心有余悸,“细说来,初初两次昏厥都在重华寺山脚下,我今早还说她与佛有缘,这瞧着倒是与重华寺八字不合来着。”江氏胡言乱语地埋怨着,却不知她一语落下,震得宁致远心神大乱。
宁景安时刻关注了父亲,自然将他瞳孔中的异样看了个仔细,宁景安沉吟地问着江氏,“母亲,妹妹...两次都在重华寺山下昏厥过去的?”上一次他不在家中,父亲又再三诫口,故而其中内情,宁景安一概不知。
江氏点着头,“可不是吗?”
宁致远凝着神色道,“你们上山时,周围或、或...寺庙里可有什么异样?”
“那又什么异样,我们脚刚抬上石阶,初初就疼了起来了。”江氏话到此处,又似想到了什么,迟疑道,“当时...寺内响起了撞钟声...”说到这里时,江氏自己也停了下来。
世人皆怕鬼神只说,江氏虽不沉溺此道,但也略有耳闻,想到这里江氏心有戚戚地看向江氏,紧张道,“初初、初初好像就是听到钟声后才开始痛的,我记得那钟声敲了两次,每次三下,每响起钟声时,初初的身子就颤抖一下,频率极为相似。”
宁景安越听越觉得玄乎,皱着眉道,“母亲,许是巧合。”
“不是巧合。”江氏突然喊道,“之前初初也是在重华寺山下昏迷的,一次是巧合,两次还是吗?”
江氏朝着宁致远看去,“夫君,你说初初是不是冲撞了什么?要不、要不咱们请个道士来做做法。”
“夫人的心情为父清楚,只是景安说的对,鬼神之说不过是愚弄世人之言,不可妄信。”宁致远安抚地拍了拍江氏的后背,轻声道,“方才梁院令也与我说了初初的病情,说是静养即可,你别太担心。”
“不过你的顾虑也不无道理,只是现在正是风口浪尖之上,今上又素来不喜这些厌胜之术,此时宁家行事不可出格。”宁致远看着安静无声的宁初,轻叹道,“许是初初与佛无缘,夫人,日后莫要再让她靠近重华寺了。”,
江氏闻言,也只得作罢了,“妾身听您的,日后、日后定不会让她再接触与佛有关的东西,只盼上天怜悯,让我儿安康顺遂。”
“会没事的。”宁致远安慰着,“有为夫在,一切都会好的。”
宁致远将人安抚好了,才朝着宁景安使了个眼色,两人默契地走出了房间。
“父亲,初初什么时候能醒过。”宁景安问道。
“断则晚上就能醒,迟则后天就会清醒过来。”宁致远朝着宁景安道,“你大哥即将西北赴任,为父不愿让他挂心。”
“儿子明白。”宁景安道,“儿子会处理好一切的。”
宁致远点头,随后又道,“景安,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处处透着不同寻常,可处处又毫无破绽,宁致远在大理寺断案多娘,对这些事情他素来敏感。
“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宁景安不确定地说出了心头的感触。
宁致远不知为何突然想起了那份详细周全的计划,心头隐隐涌起股不安,他抬头看了眼天,灿烂夺目,“是啊,一切皆有安排。”
“父亲担心什么?” 宁景安突然问道。
宁致远收回目光,看向身后的出现阁,眼带忧思,“为父只怕护不住你们。”
宁景安闻言,神情凝重了几分,“不会的,父亲。”
宁致远抬手拍了拍小儿子的肩膀,嘱咐道,“看顾点你母亲,别让她太伤身,为父还有公务要处理,就不久留了。”
“父亲慢走。”宁景安拱手相送。
次日,宁淮安在兄弟二人的送别下,带着随处和护卫离开了燕京城,同时宁府的一支队伍也离开了燕京,朝着另一个方向而去。
宁初这一觉整整昏睡了两天两夜,她梦里一片白雾,她漫无目的地走了很久很久,最终天边出现一道金光,指引着她前进。
“阿弥陀佛。”随着佛音落下,白雾散去,宁初睁开眼时已经回到了现实中。
“初初、初初你醒了。”时刻关注着宁初的江氏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宁初的动静,她唤了好几身宁初都没反应过来。
“夫人,小姐刚醒,您先别急。”安嬷嬷安抚着江氏,又道,“小姐睡了两天,想必饿坏了,不若让小姐缓缓,再让她吃点东西。”
“对对对,你去把炉子上煨着的汤和粥取过来放一会儿,好叫初初等下能吃。”江氏喜极而泣,面含笑意地吩咐着。
安嬷嬷带着丛霜出去忙活了,留下又灵、又晴在房间内伺候。
听着耳边嘈杂的动静,宁初这才有了真实的感觉,她双眼看向江氏,开了口,“娘亲。”出来的声音干涩又沙哑。
江氏紧握着宁初的手,热泪盈眶,“娘亲在,娘亲在,初初莫怕,有娘亲在。”
宁初惨白着小脸笑了下,转移话题道,“娘亲,我想喝水。”
“好好好,娘亲去给你倒。”又灵刚想动手,江氏就越过她径直到了本温水,又亲自扶起宁初喂她喝着。
一杯温水下去,宁初才觉得干燥得要冒火的嗓子终于活了过来。
江氏让宁初靠着床头坐了起来,嘘寒问暖道,“初初感觉如何了,身子可有哪里不适?”
宁初想起昏迷前的亲近,了然自己大概是吓坏了江氏,她尽量缓和着口吻,让自己看起来更康健一些,“娘亲,我已经好很多了,你别担心。”
“只要初初好好的,娘亲就不担心。”知女莫若母,江氏也不欲惹宁初跟着忧心,擦了把眼泪转移了话题,“你睡了两天两夜该是饿坏了,先吃些东西垫垫肚子。”
一旁的安嬷嬷闻言亲自将碗排熬得浓稠的排骨汤呈给了江氏,江氏接过后一口一口地喂着宁初喝完。
这时,宁景安兄弟二人赶了过来。
两人看到苏醒的宁初,喜色不言而喻,“总算是醒了。”
宁泽安素来不拘小节,这会儿走到床榻前却有些小心翼翼的,“小妹,你感觉身体如何了?”
“甚好。”宁初道。
宁泽安闻言才露出了笑意,“好了就好,你不知道你这一病可把二哥吓坏了”宁泽安描述着那天的情形,“你素来能蹦能跳的,怎么长大了身子反倒比三弟的还弱了。你都不知道你昏迷的那天,父亲的脸沉得能出水,这两天家里谁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触了霉头。”
宁初朝着宁泽安安抚地致歉,“是我不好,劳你们担心了。”
宁泽安连连摆手,“这怎么能怪你呢?生病也不是你愿意的。”
江氏抬手拍了一下宁泽安,怪嗔道,“你妹妹刚醒过来,你别作怪。”
宁泽安喊冤道,“母亲,我那有?”
宁景安朝着他淡淡道,“二哥这是功课太少了,心思都涣散了,有的没得记挂一堆。我看该让父亲再加点功课你。”
“三弟,你别乱来,二哥我已经两天没出过门了?”宁泽安怪乎地抗议着。
兄妹几人说说闹闹,一时间冲散了忧愁。
宁初左看看,又看看,才后知后觉反应了过来,“大哥...离开燕京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