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爸爸和林妈妈把烧好的菜,全部端出放在餐桌上,凌妈妈去厨房帮忙取来了筷子和碗,并且招呼让小小和凌宇也一起坐在了餐桌边一起吃饭。
“这顿晚饭吃的很轻松,至少比中午的时候气氛轻松很多。”饭后,林妈妈边收拾饭桌边对旁边一起帮忙收拾的林爸爸感慨道。
在吃完晚饭后,林奶奶不让凌妈妈帮忙收拾,硬是让凌妈妈带着凌宇先回家休息了。
此时,林爷爷家只有自家人,说话不免放松了点。林奶奶听见林妈妈说的话,也感叹道:“是的,虽然这样说不好,但是凌宇他爸爸确实不是很好相处。哎!”
“孩子还在这呢,都嚼什么舌根呢!”林爷爷听完不满的说道。
小小本来坐在沙发上吃着桔子,看着电视。听见身边爷爷说的这句,也看向餐厅餐桌边收拾的爸爸妈妈。突然想到,自己还没有和他们说自己成绩的问题。顿时就觉得手里的桔子不甜了。
小小放下手里的桔子,想了一下,还是决定在爷爷奶奶家说,起码,如果妈妈气不过,想打她的话,爷爷奶奶还能护一下她,小小的小聪明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小小在爷爷的奇怪眼神下站了起来,磨磨蹭蹭的走到餐厅和客厅交接的过道那里站定,两手抓着校服上衣下摆的衣角,手边绞着,边期期艾艾的开口说道:“爸爸,妈妈......我们,这单元考试分数下来了......”
林妈妈听完,抬眼看着小小,也不开口说话,等着小小的下文。
小小见妈妈不说话,就这么盯着自己,更加紧张,一直“呃,呃,呃”的说不出来话。林爸爸见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小小肯定是没考好了。赶忙边觑着林妈妈,边给小小使眼色,说道:“小小,你这次是不是没考好?是不是又想讨打了?也不努力好好学习,整天就知道看电视,就知道玩!怎么对得起你妈妈整天给你烧好吃的,给你补身体!”说完,林爸爸停顿了一下,对着林妈妈说道:“不过,也能理解,可能最近身边发生的事情比较多,估计影响到小小了!”说完林爸爸再次停顿,然后又看向小小继续说道:“小小,你要调整好心态,不要总是被环境影响到了。这次就算了,下次一定要努力了,再考的不好,看我下次不狠狠打你!”
林妈妈在林爸爸刚开始说话的时候,就斜眼看着林爸爸,等听完林爸爸的话,放下手里收拾碗筷的动作,对着林爸爸翻了个白眼,坐在餐桌边,双手抱着,语气冷淡的说道:“来,继续你的表演,不用下次,你这次就狠狠打给我看!”
林爸爸听着林妈妈的话,立马收声。给了一个小小自求多福的眼神,快速收拾好桌上的碗筷,端着疾步去了厨房,然后就没有再出来。林爸爸想着,现在毕竟是在林爷爷家这里,林妈妈肯定也不好对小小怎么样。就这点上,林爸爸还是很放心的,想着就不顶风得罪林妈妈了,还是躲一躲吧!剩下的,交给林爷爷和林奶奶发挥了。
林奶奶在林妈妈说完话,就已经走到了小小身边,拉着小小藏在自己身后,对着林妈妈说道:“次把次没考好,也是正常的。小小不是还小嘛!小孩子,哪能打,别打坏了!”然后转头又对小小说:“小小啊,你快跟你妈妈保证,下次一定考好就行了!”
林爷爷也跟着说道:“是啊,英兰,不要这么逼着孩子,要循序渐进,小小才三年级,应该还没有开窍,开窍了,就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了。现在如果逼狠了,别到时候适得其反!”
林爷爷小时候,家庭条件不错,读过几年私塾,说起教育来,那是一套一套的。毕竟自己的5个孩子,都培养出来了,最低也是当时流行的中专学历。连林姑妈当时作为一个小镇姑娘,在那个不流行女孩上学,特别是那特殊十年的年代,都坚持培养,上了高中,十年结束后,林姑妈正好也经历了高考恢复,可惜差几分没考上大学。因为要强,不愿意复读,通过自学,学会了会计技能,并且后面也考了证书。要不然,林爷爷决计是要让林姑妈复读上大学的。
林爷爷能有现在的眼界和生活,也是得益于小小的太爷。
林爷爷是小小太爷最小的一个儿子。二三十年代战乱时候,虽然战火没有烧到那个偏僻的山村,但是当时经济萧条、政治混乱、社会动荡。林太爷作为当时村里的族长,很有威望,也很受村里人爱戴。平时接触的人物多了,林太爷认为一直待在村里,偏隅一方,是没有任何前途出路的,只能勉强一个温饱。而且以后也不知道社会会变成什么样,现在自己的孩子们又大了,农田就那么多,附近山多,田少,一旦收成不好了,全家都会受难。
林太爷决定从村里搬出去,某个未知,但是可能是一个好的出路的生活。于是林太爷一家三口搬到了镇上,并且在镇中心,做起了茶馆生意。
一家三口的原因是,林太爷就只带了当时还未成年的林爷爷这一个小儿子来到镇上。其他几个成年的儿子都只愿意留在农村。通过商量讨论后,林太爷决定分家。
林太爷的两个女儿,大女儿已嫁人。小女儿当时虽未嫁人,但是已经定亲定好了日子。按照大女儿当时结婚时的嫁妆规格,林太爷也准备好了嫁妆,留给小女儿结婚陪嫁用。两个女儿这边可以暂时不用考虑其他。所以林太爷就把家里所有的田和房子平均分给了留村里的三个儿子们,自己只带走了家里的现钱,并且对三个儿子说:“以后镇上的生活不管是好是坏,都是小儿子的。”
林太爷留在村里的几个儿子对此都没有异议,毕竟已经成年,只有种地的技能,去镇上,也学不会其他的活计。而且觉得小弟去镇上,看着可能生活会好,但是林太爷也只是村里受爱戴,村里人都听他的,镇上的人可不一定会给林太爷脸面。脱离了农村受爱戴的这个舒适圈,镇上的生活不见得就好。而且少一个弟弟分自己的田和屋,加上林太爷在村里的积威,村里的日子相对,还是舒服的。
而林爷爷当时还小,又和自家兄弟岁数相差很大,还是什么都不懂的年纪,只是觉得去镇上生活,特别好,镇上比村里繁华新奇。而对这一系列操作,唯一不满的,可能就是林堂伯了。
林爷爷比林爷爷大哥家的大儿子,也就是林堂伯,还小一岁。当时,都是幼小,正对各种新鲜事物感到好奇的年纪,对于自己不能去镇上生活,还是很怨的。特别是后来长大,改革后,林爷爷成为了工人,那个年代的工人地位非常高,作为农民的林堂伯更加的怨怼。为此林堂伯在林太爷仙逝后,没少在林爷爷面前怨过林太爷,吐槽自己的爷爷。毕竟自己作为长子长孙,没上过学。农忙的时候,要在农村种田,农闲的时候,还要去镇上,照顾自己的小叔。由于林堂伯个头比林爷爷高,林太爷总是让林堂伯去私塾那边接林爷爷放学。有时候林爷爷耍赖不肯走路,林堂伯还要憋屈的背自己的小叔回家。
每每林爸爸听着林爷爷描述以前,就会说林爷爷年轻的时候脾气坏,就是家里人给惯的。林太爷中年得子,惯着,能理解。但是林堂伯虽然年纪比林爷爷大一岁,但是毕竟比林爷爷小了一辈,也跟着这么惯自己的小叔,林爸爸有时候是想不通的。
不过,不管林爸爸想不想的通,因着和林爷爷差不多的年纪,林堂伯和林爷爷两个人的感情其实非常好。虽然林堂伯嘴上总是时常埋怨着林爷爷,各种嫌弃着林爷爷。
每年,清明祭祖,林爷爷带着孩子们回老家,都是住在林堂伯家里。每年,山上,地里,有什么鲜货,林堂伯也都会第一时间送到林爷爷家里。
即使后来林爷爷搬去另一个城市,离得远了,林堂伯不方便来回了。也会在每年过年的时候,坐车转车,一个车程就要好几个小时,拎着积累了一年的大包小包晒干的鲜货,来给自己的小叔拜年送礼。林堂伯说,这是规矩!
林堂伯虽然和林爸爸是一个辈分的,但是毕竟年纪在那摆着,所以林家子女一直都尊林堂伯为长辈。后来林堂伯晚年得病去世,林爷爷得知后悲痛万分,病了一场,病体无法支撑从这个城市赶回老家,林家五个子女,代表林爷爷回去了,给林堂伯深深的磕了头,送了葬......
话转回过来,林太爷搬去镇上后,就用现钱,在镇中心十字路口那里,买了一套传统两层木质结构的房子。
一楼作为做生意的大厅,二楼是家人住的地方。茶馆生意,虽不是很好,但是也维持着一天几桌的情况。门面就是自己家房子,不用租子,一天的营业赚的钱,支撑着家里所有的生活开销。
动荡的年代,哪有什么特别富裕的人,有很多的闲钱来茶馆喝茶的,都是一些靠着租田过活的地主二世祖们时不时溜达过来坐着喝喝茶吃吃茶点。这些二世祖们也没有电视上电影里的那些周扒皮的行为和无赖,顶多逗逗鸟,吹吹牛的街(gai)溜子行为。用林爸爸的话就是,街(gai)溜子不等于流氓,只是爱玩些罢了,而且玩也不是那种违法乱纪的玩,只是闲着,没个正事,到处溜达。所以二世祖们过来喝茶,茶叶是自己带的,只点上一个或两个的茶点,付上一点茶水钱,然后就着这点茶点,坐上个一整天。面对着大门外,看见路上过往的熟人,打打招呼,碰见熟识的友人来喝茶,凑一起拼个桌,吹吹牛,再讨论着时下的形式。
林爷爷从小就接触这些人,打的一手好算盘,也是其中一个二世祖茶客教的,毕竟二世祖们接受的教育也是不少的。以至于这一技能,林家后辈们受了林爷爷打算盘的影响,多多少少都会打一点算盘。就连小小小时候,已经不流行打算盘了,也被林爸爸教着,学会了算盘的加法口诀:“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四下五去一,五去五进一,六上一去五进一,七上二去五进一,八上三去五进一,九上四去五进一。”
林爷爷长大后,受大环境因素影响,二世祖们都低调起来了,茶馆没什么生意后,关闭了。林太爷走动,托关系,给林爷爷找了一份工人的工作,林家正式迈入了工人的阶段。
林爷爷有学识,会打算盘,得到了领导的赏识,给安排了出纳的工作。也是在工作单位,通过介绍,认识了,在农村改革中思想先进,上过夜校扫盲班的林奶奶。说起来,其实从林爷爷那辈开始,林家就非常注重教育,所以在教育孩子这方便,林爷爷表示,很有发言权。
林妈妈虽然对于林奶奶护着小小的动作很不满,觉得这样对小小教育不好,会助长不正之风,以后,一考不好就会躲在林爷爷家,到时候更加教育不了小小。但是对于林爷爷的话,林妈妈还是比较听的。也不好怎么说。林妈妈放下胳膊,对着小小说:“你过来,我不打你。你跟我说说,你具体考多少了?”
小小从林奶奶身后探头看向林妈妈,确定林妈妈的脸色,确实是不会打她的表情,然后慢慢的从林奶奶身后走到林妈妈的面前,边拿眼觑着林妈妈,边低头小声的说道:“语文80,数学,数学,数学......”小小“数学”了半天,也没有说出数学多少分。林妈妈不耐烦的声音大了一点:“数学到底多少分,好好说!”
小小被林妈妈的声音,吓的一激灵。林奶奶在小小走去林妈妈跟前的时候,也跟着走过去,怕林妈妈别到时候真动手了,自己没拦住。看见小小被吓到,轻轻的拍了拍小小的后背,埋怨的对林妈妈说:“不能好好说话吗?别吓到小小了!”
林妈妈很无语,觉得林爷爷家实在是不好探讨小小学习的场合,也不想自己到时候被林奶奶不分事情,护着小小的行为给气到,到时候和林奶奶吵起架就不好了。看向小小,对小小说:“你等会回去,把试卷拿给我看。”然后转头对着厨房一直不出来的林爸爸喊了一句:“碗还没洗好吗?洗好,我们要回家去!”
林奶奶虽然气不过林妈妈这样无视自己话的行为,但是也知道,再说的话,按照林妈妈的暴脾气,可能就要真的吵起来了,那就不好了。就也不再继续说话了。
小小见要回家了,慌张了,眼泪就要跟着留下来了。林妈妈瞥了一眼,并没有说什么。林爸爸在林妈妈喊的那一嗓子后,就出来了,表示已经收拾好了,可以回家了。
临出门前,林爷爷对过来打招呼准备回家林妈妈说:“回家后,有什么事都好好说话,别那么凶,别上手打孩子。”
林妈妈听见表示知道了,跟在旁边的林爸爸听完则翻着白眼,嘀咕:“我小时候,也没少被您打啊,怎么现在小小就打不得了?”
林爷爷听见了,一瞪眼,林爸爸立马怂了了,表示,肯定不会打小小的,也会拦着林妈妈不让她上手。
小小在知道要回家那刻起,整个人都不好了。在出了林爷爷家门后,强忍着的泪水就留下来了。觉得要回家挨打了,一路上抽抽噎噎的,跟着爸爸妈妈回了家。
“这顿晚饭吃的很轻松,至少比中午的时候气氛轻松很多。”饭后,林妈妈边收拾饭桌边对旁边一起帮忙收拾的林爸爸感慨道。
在吃完晚饭后,林奶奶不让凌妈妈帮忙收拾,硬是让凌妈妈带着凌宇先回家休息了。
此时,林爷爷家只有自家人,说话不免放松了点。林奶奶听见林妈妈说的话,也感叹道:“是的,虽然这样说不好,但是凌宇他爸爸确实不是很好相处。哎!”
“孩子还在这呢,都嚼什么舌根呢!”林爷爷听完不满的说道。
小小本来坐在沙发上吃着桔子,看着电视。听见身边爷爷说的这句,也看向餐厅餐桌边收拾的爸爸妈妈。突然想到,自己还没有和他们说自己成绩的问题。顿时就觉得手里的桔子不甜了。
小小放下手里的桔子,想了一下,还是决定在爷爷奶奶家说,起码,如果妈妈气不过,想打她的话,爷爷奶奶还能护一下她,小小的小聪明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小小在爷爷的奇怪眼神下站了起来,磨磨蹭蹭的走到餐厅和客厅交接的过道那里站定,两手抓着校服上衣下摆的衣角,手边绞着,边期期艾艾的开口说道:“爸爸,妈妈......我们,这单元考试分数下来了......”
林妈妈听完,抬眼看着小小,也不开口说话,等着小小的下文。
小小见妈妈不说话,就这么盯着自己,更加紧张,一直“呃,呃,呃”的说不出来话。林爸爸见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小小肯定是没考好了。赶忙边觑着林妈妈,边给小小使眼色,说道:“小小,你这次是不是没考好?是不是又想讨打了?也不努力好好学习,整天就知道看电视,就知道玩!怎么对得起你妈妈整天给你烧好吃的,给你补身体!”说完,林爸爸停顿了一下,对着林妈妈说道:“不过,也能理解,可能最近身边发生的事情比较多,估计影响到小小了!”说完林爸爸再次停顿,然后又看向小小继续说道:“小小,你要调整好心态,不要总是被环境影响到了。这次就算了,下次一定要努力了,再考的不好,看我下次不狠狠打你!”
林妈妈在林爸爸刚开始说话的时候,就斜眼看着林爸爸,等听完林爸爸的话,放下手里收拾碗筷的动作,对着林爸爸翻了个白眼,坐在餐桌边,双手抱着,语气冷淡的说道:“来,继续你的表演,不用下次,你这次就狠狠打给我看!”
林爸爸听着林妈妈的话,立马收声。给了一个小小自求多福的眼神,快速收拾好桌上的碗筷,端着疾步去了厨房,然后就没有再出来。林爸爸想着,现在毕竟是在林爷爷家这里,林妈妈肯定也不好对小小怎么样。就这点上,林爸爸还是很放心的,想着就不顶风得罪林妈妈了,还是躲一躲吧!剩下的,交给林爷爷和林奶奶发挥了。
林奶奶在林妈妈说完话,就已经走到了小小身边,拉着小小藏在自己身后,对着林妈妈说道:“次把次没考好,也是正常的。小小不是还小嘛!小孩子,哪能打,别打坏了!”然后转头又对小小说:“小小啊,你快跟你妈妈保证,下次一定考好就行了!”
林爷爷也跟着说道:“是啊,英兰,不要这么逼着孩子,要循序渐进,小小才三年级,应该还没有开窍,开窍了,就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了。现在如果逼狠了,别到时候适得其反!”
林爷爷小时候,家庭条件不错,读过几年私塾,说起教育来,那是一套一套的。毕竟自己的5个孩子,都培养出来了,最低也是当时流行的中专学历。连林姑妈当时作为一个小镇姑娘,在那个不流行女孩上学,特别是那特殊十年的年代,都坚持培养,上了高中,十年结束后,林姑妈正好也经历了高考恢复,可惜差几分没考上大学。因为要强,不愿意复读,通过自学,学会了会计技能,并且后面也考了证书。要不然,林爷爷决计是要让林姑妈复读上大学的。
林爷爷能有现在的眼界和生活,也是得益于小小的太爷。
林爷爷是小小太爷最小的一个儿子。二三十年代战乱时候,虽然战火没有烧到那个偏僻的山村,但是当时经济萧条、政治混乱、社会动荡。林太爷作为当时村里的族长,很有威望,也很受村里人爱戴。平时接触的人物多了,林太爷认为一直待在村里,偏隅一方,是没有任何前途出路的,只能勉强一个温饱。而且以后也不知道社会会变成什么样,现在自己的孩子们又大了,农田就那么多,附近山多,田少,一旦收成不好了,全家都会受难。
林太爷决定从村里搬出去,某个未知,但是可能是一个好的出路的生活。于是林太爷一家三口搬到了镇上,并且在镇中心,做起了茶馆生意。
一家三口的原因是,林太爷就只带了当时还未成年的林爷爷这一个小儿子来到镇上。其他几个成年的儿子都只愿意留在农村。通过商量讨论后,林太爷决定分家。
林太爷的两个女儿,大女儿已嫁人。小女儿当时虽未嫁人,但是已经定亲定好了日子。按照大女儿当时结婚时的嫁妆规格,林太爷也准备好了嫁妆,留给小女儿结婚陪嫁用。两个女儿这边可以暂时不用考虑其他。所以林太爷就把家里所有的田和房子平均分给了留村里的三个儿子们,自己只带走了家里的现钱,并且对三个儿子说:“以后镇上的生活不管是好是坏,都是小儿子的。”
林太爷留在村里的几个儿子对此都没有异议,毕竟已经成年,只有种地的技能,去镇上,也学不会其他的活计。而且觉得小弟去镇上,看着可能生活会好,但是林太爷也只是村里受爱戴,村里人都听他的,镇上的人可不一定会给林太爷脸面。脱离了农村受爱戴的这个舒适圈,镇上的生活不见得就好。而且少一个弟弟分自己的田和屋,加上林太爷在村里的积威,村里的日子相对,还是舒服的。
而林爷爷当时还小,又和自家兄弟岁数相差很大,还是什么都不懂的年纪,只是觉得去镇上生活,特别好,镇上比村里繁华新奇。而对这一系列操作,唯一不满的,可能就是林堂伯了。
林爷爷比林爷爷大哥家的大儿子,也就是林堂伯,还小一岁。当时,都是幼小,正对各种新鲜事物感到好奇的年纪,对于自己不能去镇上生活,还是很怨的。特别是后来长大,改革后,林爷爷成为了工人,那个年代的工人地位非常高,作为农民的林堂伯更加的怨怼。为此林堂伯在林太爷仙逝后,没少在林爷爷面前怨过林太爷,吐槽自己的爷爷。毕竟自己作为长子长孙,没上过学。农忙的时候,要在农村种田,农闲的时候,还要去镇上,照顾自己的小叔。由于林堂伯个头比林爷爷高,林太爷总是让林堂伯去私塾那边接林爷爷放学。有时候林爷爷耍赖不肯走路,林堂伯还要憋屈的背自己的小叔回家。
每每林爸爸听着林爷爷描述以前,就会说林爷爷年轻的时候脾气坏,就是家里人给惯的。林太爷中年得子,惯着,能理解。但是林堂伯虽然年纪比林爷爷大一岁,但是毕竟比林爷爷小了一辈,也跟着这么惯自己的小叔,林爸爸有时候是想不通的。
不过,不管林爸爸想不想的通,因着和林爷爷差不多的年纪,林堂伯和林爷爷两个人的感情其实非常好。虽然林堂伯嘴上总是时常埋怨着林爷爷,各种嫌弃着林爷爷。
每年,清明祭祖,林爷爷带着孩子们回老家,都是住在林堂伯家里。每年,山上,地里,有什么鲜货,林堂伯也都会第一时间送到林爷爷家里。
即使后来林爷爷搬去另一个城市,离得远了,林堂伯不方便来回了。也会在每年过年的时候,坐车转车,一个车程就要好几个小时,拎着积累了一年的大包小包晒干的鲜货,来给自己的小叔拜年送礼。林堂伯说,这是规矩!
林堂伯虽然和林爸爸是一个辈分的,但是毕竟年纪在那摆着,所以林家子女一直都尊林堂伯为长辈。后来林堂伯晚年得病去世,林爷爷得知后悲痛万分,病了一场,病体无法支撑从这个城市赶回老家,林家五个子女,代表林爷爷回去了,给林堂伯深深的磕了头,送了葬......
话转回过来,林太爷搬去镇上后,就用现钱,在镇中心十字路口那里,买了一套传统两层木质结构的房子。
一楼作为做生意的大厅,二楼是家人住的地方。茶馆生意,虽不是很好,但是也维持着一天几桌的情况。门面就是自己家房子,不用租子,一天的营业赚的钱,支撑着家里所有的生活开销。
动荡的年代,哪有什么特别富裕的人,有很多的闲钱来茶馆喝茶的,都是一些靠着租田过活的地主二世祖们时不时溜达过来坐着喝喝茶吃吃茶点。这些二世祖们也没有电视上电影里的那些周扒皮的行为和无赖,顶多逗逗鸟,吹吹牛的街(gai)溜子行为。用林爸爸的话就是,街(gai)溜子不等于流氓,只是爱玩些罢了,而且玩也不是那种违法乱纪的玩,只是闲着,没个正事,到处溜达。所以二世祖们过来喝茶,茶叶是自己带的,只点上一个或两个的茶点,付上一点茶水钱,然后就着这点茶点,坐上个一整天。面对着大门外,看见路上过往的熟人,打打招呼,碰见熟识的友人来喝茶,凑一起拼个桌,吹吹牛,再讨论着时下的形式。
林爷爷从小就接触这些人,打的一手好算盘,也是其中一个二世祖茶客教的,毕竟二世祖们接受的教育也是不少的。以至于这一技能,林家后辈们受了林爷爷打算盘的影响,多多少少都会打一点算盘。就连小小小时候,已经不流行打算盘了,也被林爸爸教着,学会了算盘的加法口诀:“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四下五去一,五去五进一,六上一去五进一,七上二去五进一,八上三去五进一,九上四去五进一。”
林爷爷长大后,受大环境因素影响,二世祖们都低调起来了,茶馆没什么生意后,关闭了。林太爷走动,托关系,给林爷爷找了一份工人的工作,林家正式迈入了工人的阶段。
林爷爷有学识,会打算盘,得到了领导的赏识,给安排了出纳的工作。也是在工作单位,通过介绍,认识了,在农村改革中思想先进,上过夜校扫盲班的林奶奶。说起来,其实从林爷爷那辈开始,林家就非常注重教育,所以在教育孩子这方便,林爷爷表示,很有发言权。
林妈妈虽然对于林奶奶护着小小的动作很不满,觉得这样对小小教育不好,会助长不正之风,以后,一考不好就会躲在林爷爷家,到时候更加教育不了小小。但是对于林爷爷的话,林妈妈还是比较听的。也不好怎么说。林妈妈放下胳膊,对着小小说:“你过来,我不打你。你跟我说说,你具体考多少了?”
小小从林奶奶身后探头看向林妈妈,确定林妈妈的脸色,确实是不会打她的表情,然后慢慢的从林奶奶身后走到林妈妈的面前,边拿眼觑着林妈妈,边低头小声的说道:“语文80,数学,数学,数学......”小小“数学”了半天,也没有说出数学多少分。林妈妈不耐烦的声音大了一点:“数学到底多少分,好好说!”
小小被林妈妈的声音,吓的一激灵。林奶奶在小小走去林妈妈跟前的时候,也跟着走过去,怕林妈妈别到时候真动手了,自己没拦住。看见小小被吓到,轻轻的拍了拍小小的后背,埋怨的对林妈妈说:“不能好好说话吗?别吓到小小了!”
林妈妈很无语,觉得林爷爷家实在是不好探讨小小学习的场合,也不想自己到时候被林奶奶不分事情,护着小小的行为给气到,到时候和林奶奶吵起架就不好了。看向小小,对小小说:“你等会回去,把试卷拿给我看。”然后转头对着厨房一直不出来的林爸爸喊了一句:“碗还没洗好吗?洗好,我们要回家去!”
林奶奶虽然气不过林妈妈这样无视自己话的行为,但是也知道,再说的话,按照林妈妈的暴脾气,可能就要真的吵起来了,那就不好了。就也不再继续说话了。
小小见要回家了,慌张了,眼泪就要跟着留下来了。林妈妈瞥了一眼,并没有说什么。林爸爸在林妈妈喊的那一嗓子后,就出来了,表示已经收拾好了,可以回家了。
临出门前,林爷爷对过来打招呼准备回家林妈妈说:“回家后,有什么事都好好说话,别那么凶,别上手打孩子。”
林妈妈听见表示知道了,跟在旁边的林爸爸听完则翻着白眼,嘀咕:“我小时候,也没少被您打啊,怎么现在小小就打不得了?”
林爷爷听见了,一瞪眼,林爸爸立马怂了了,表示,肯定不会打小小的,也会拦着林妈妈不让她上手。
小小在知道要回家那刻起,整个人都不好了。在出了林爷爷家门后,强忍着的泪水就留下来了。觉得要回家挨打了,一路上抽抽噎噎的,跟着爸爸妈妈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