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府。
羲和院,大片木槿花迎着太阳灼灼绽放,风吹来红色的花瓣在空中飞舞,从打开的窗户飞到屋里的梨花木梳妆台上。
戚菀妩手中的药突然掉落打碎在地上,她却顾不得而是惊惧的握住春杏的胳膊摇晃。
“春杏,你刚刚说什么,再说一遍。”
“陆将军叛国,证据确凿已经交由大理石审理。”
距离上次领罚已经过了一月半有余,伤口已经好的七七八八,半个月前就是皇帝去春水秋山狩猎,和前世时间吻合,这次她称病在家没有央求父亲带她前去,希望这次她和萧靛衣不会再有交集。
但是......
距离陆潜被陷害竟然被提前了,如果她没有记错时间,应该是明年的二月末,怎么会提前了这么多。
这其中缘由戚菀妩也不得其解,难道是她的重生起了蝴蝶效应,不知为何她的心里笼罩着不安。
有谁会傻到把敌国信件放到自己书房,偏偏皇帝就信了,还是皇帝本就对陆潜心怀不满,毕竟陆潜比皇帝还要得民心。
这里面到底有多少人推波助澜,有多少人想要除掉陆潜。
戚菀妩细长的手指揉着太阳穴,颇为头疼,陆潜不能死,只要陆潜不死萧靛衣就不会坐上皇位,兄长也不会因为调查陆潜的案子而被灭口。
“春杏,更衣,我要去趟大理寺。”收拾妥当之后,她急匆匆的往门外走去,让小厮备好马车,弯腰正要上去,管家叫住戚菀妩。
一把老骨头差点跑散,好在赶上了,老管家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气喘吁吁。
戚菀妩接过信,上了马车。
心里疑惑谁会给她一封没有署名的信,打开里面就一行字。
“城西街头,五十四号,找喻恩。”
戚菀妩打开香炉,把无名书信点燃,摇曳的火光明明灭灭,白皙的脸上满是沉思之色。
去还是不去,面前可能是无知的危险,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车夫,改道去城西。”
城西街头多为贫穷人家,繁华程度远不及城中心,但百姓为人淳朴勤劳,见到戚菀妩放下手中的活热情的打招招呼。
不想太过惹眼,戚妩菀带着春杏走到一旁无人的小巷子,带上白色大氅的帽子,蒙上面纱,走到五十四号门前。
打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农夫打扮的健硕男青年,走动间肌肉颤动,一双眸子更是锐利如刀。
戚菀妩防备的后退几步,农夫没有说话,看了她一眼问道:“可是戚小姐。”
半个月后。
今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阳光照在人的身上暖洋洋的,驱散了不少的寒冷。
大理寺正厅,庄严肃穆,戒备森严,每个人的脸上都严阵以待。
今天是审讯陆潜的日子,坐在中央上堂的是大景太子萧祁,萧祁是文皇后所出嫡子,当今国舅是文皇后之父,位列文官之首负责行政,但为人狭隘,其子更是仗着姑姑是皇后行事嚣张,霸凌百姓。
左下手排列第二的是戚菀妩兄长戚长择,大理寺少卿,右边第一位是慎刑司司长裴毅,为人刚正不阿,铁面无私。
裴毅的下首坐着的是三皇子萧靛衣,他手拿折扇懒懒的倚靠在椅子上,显得很没精打采,见到陆潜他一改懒散神色变得严肃。
陆潜被带了上来,后面跟着两个衙役,即使面对如此困境,他的背肌挺的直直的,脸上始终都是一副泰然处之之色,丝毫不见狼狈。
“陆将军这是在你书房搜查出来的证据,你可认。”
陆潜拿过公公端上来的书信,打开看了一眼就放了回去:“这的确是我的字迹,但......”他斟酌了片刻继续说:“不是我所写。”
“哦!”太子显得很有兴味:“你的意思是有人栽赃与你。”
陆潜垂眸深思,能把这封信悄无声息的放进他戒备深严的书房,一定就是他最信任的人,他最信任的下属一共就有五个。
“如果陆将军不能证明这封信不是你所写,那么......对不起陆将军,本宫将依法处置你。”
“我能证明。”
一道脆生生的声音,突兀的出现在大厅,接着就是戚菀妩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戚长择急忙站起身走到戚菀妩的身边,拉住她的胳膊:“这里不是你能来的地方,听话,回家去。”
“哥哥,稍安勿躁,没有一点的把握我怎么出现在这里。”说完她向各位官员行了个礼。
太子饶有兴致的看着戚菀妩说:“既然戚姑娘能证明,那我且看看结果如何。”
一旁年迈的老官员却觉得如此严肃的地方,又岂能让一个女娃子胡来:“太子殿下,这不可......”
太子伸手打断了老官员的话:“陆将军是我大景的英雄,如果真的是被冤枉,那我岂不是错杀忠良,这可不是明君所为。”
老官员被噎,只好悻悻退下。
戚菀妩拿过信快速的扫了一眼,目光放在了陆潜的身上,看他即使陷入如此境地,态度仍旧不卑不亢,心中不免惊叹,不愧是陆将军,如此强大心魄令人敬佩。
“这是陆将军字迹,也不是陆将军字迹,我想事中缘由陆将军应该比我更清楚,但您在顾虑什么......”戚菀妩清凌凌的眸子咄咄逼人的看向陆潜。
这个人什么都知道,却不为自己辩解,陆潜到底想干什么,她不可以不用管他,但是这牵扯到自己的哥哥,她就不能做人不管。
陆潜黑沉的眸子看着戚菀妩,两人对视毫不相让,都想从对方身上看出什么。
“戚姑娘未免太过于多管闲事,在家玩你的绣花枕头不好吗?”
戚菀妩都快被气死了,她想管吗?想想这半个月的劳苦奔波还不是为了他,如果不是为了改变哥哥惨死命运,她犯不着好心被别人当成驴肝肺。
“把人带上来。”
“陆将军可认识此人。”
萧靛衣孟地合拢手中的扇子,萧祁见此便问萧靛衣:“三皇弟难道认识这人。”
三皇子握着扇子拱手做揖:“皇兄,我不认识,但我知道这是陆将军的下属。”
范茗见到陆潜,一个一米八大汉立马红了眼,他跪在陆潜的面前,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一脸的愧疚悔恨:“将军,是我对不起你。”
陆潜背手而立,他身型欣长挺拔,单单只是站在那里,却能让人感到他身上的血腥的煞气,看着让人心生恐惧。
从小跟在将军身边的范茗意识到将军生气了,心中愧疚的想要杀死自己:“太子殿下,这封信是我仿造将军的笔迹写的,放在了将军的书房。”
“据我所知,你和陆将军从小一起长大,陆将军待你也亲如手足,你为何要陷害陆将军。”戚菀妩很不理解,明明上一世陆潜知道有人陷害他,凭他的本事怎么会死在大理寺牢里,除非......
“一个月前有一个黑衣人找到我,用我的家人威胁。”范茗面露痛苦之色,他随着将军征战四方,明白这朝中有多少人想要除掉将军。
身为皇帝宠臣,他不仅手握兵权,还非常的民心,忠心不二,不受人所惑,得罪了不少人,也挡了不少人的路,他上有七十岁老母,下有三岁儿子,他的心被撕扯,一边是誓死效忠的将军,一边是亲人。
“所以你选择了你的家人,伪造书信。”但是......戚菀妩看了眼陆潜继续说:“你家将军或许知道是你所为,一直没有为自己辩解,是给你改过自新的机会。”
戚菀妩愤怒的揪着范茗,既然陆潜一直都知道,为什么还死在牢里,因为主谋拿他亲人的性命威胁他,才让他赴死。
“但是你没有来。”这半月她一直在查陆潜身边的人,能让悄无声息把信放进书房,恰恰就是他身边且信任之人。
这一下就缩小了范围,她借用父亲权势,暗自在城里城外搜查,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终于在昨天就回了范茗一家。
“事情已经大白,我想太子可以放人了吧!”
太子“啪啪”拍手赞赏:“戚姑娘果然很聪慧。”太子摇了摇头随后说道:“本宫还不能放陆将军,陆将军还没有证明这封信不是出自他之后手。”
戚菀妩心道果然如此,她浅笑盈盈的对着陆潜:“陆将军是你说,还是......我说。”
“我等着戚姑娘为我洗刷冤屈,有劳戚姑娘了。”
戚菀妩走上前拿过托盘里的信,随后又从袖口拿出一纸写着文章的纸交给了太子:“请问太子殿下,这两张字迹有无不同。”
萧祁对比了下,摇了摇头。
“我拿出来的是陆将军真正的字迹,我发现陆将军写字有个习惯,那就是陆将军写国字时最后一笔习惯往回收一点。”
陆潜惊讶,这个习惯是从小就保留的,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知道,这姑娘心思慎密,并不像外面所说跋扈没有脑子。
萧祁拿起细看一眼,初看并没有什么不同,但经过戚菀妩这么一说,再看时果然有不同。
陆潜洗脱罪名,但范茗陷害朝廷重臣,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流放漠北。幕后凶手还没有伏法交由大理寺少卿戚长择查案。
惊堂木响起,退堂。
殿外是陆潜的家人,都焦急的等待着结果,走到门边时,戚菀妩小跑着追了上去:“陆将军,你不觉得太过于巧合吗?是否匿名举报之人就是主谋。”
陆潜停下步子,看向戚菀妩。
他威严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的情绪,让戚菀妩无从探究他内心的想法。
“陆某之事就不劳戚姑娘费心了。”风吹起他额前鬓发,一身白衣驱不走他身上的冷酷。
不劳她费心,她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本以为救出陆潜她哥哥就能不沾惹进来,可是她还是大错特错,无论如何他哥哥身为大理寺少卿,在这件案子中都不能独善其身。
戚菀妩围着陆潜走了一圈,边走边打量,她冷笑:“陆将军也未免太过自信,如果不是因你的事会牵扯到兄长,我会多管闲事,请陆将军好好的想一想,不要觉得什么事都在你的算计之中,敌人在暗,你在明,他要是想杀掉你身边的人。”她露出意味深长的眼神:“那太容易了,陆将军身手不凡,身边跟着又都是武艺高超之人,我兄长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人,你觉得我不该担心吗?”
“现在连敌人的实力都没有摸清楚,还是......”她细长白嫩的手指放在陆潜的肩膀上,继续嘲讽道:“还是觉得自己有把握对付主谋,那这样就当我没说。”
当真是小看了戚菀妩,伶牙俐齿,被嘲讽了一番,他竟觉得心情愉悦了几分,一扫多日的烦闷。
不过也是戚姑娘的提醒才让他做了准备,他确实欠了她一个人情。
羲和院,大片木槿花迎着太阳灼灼绽放,风吹来红色的花瓣在空中飞舞,从打开的窗户飞到屋里的梨花木梳妆台上。
戚菀妩手中的药突然掉落打碎在地上,她却顾不得而是惊惧的握住春杏的胳膊摇晃。
“春杏,你刚刚说什么,再说一遍。”
“陆将军叛国,证据确凿已经交由大理石审理。”
距离上次领罚已经过了一月半有余,伤口已经好的七七八八,半个月前就是皇帝去春水秋山狩猎,和前世时间吻合,这次她称病在家没有央求父亲带她前去,希望这次她和萧靛衣不会再有交集。
但是......
距离陆潜被陷害竟然被提前了,如果她没有记错时间,应该是明年的二月末,怎么会提前了这么多。
这其中缘由戚菀妩也不得其解,难道是她的重生起了蝴蝶效应,不知为何她的心里笼罩着不安。
有谁会傻到把敌国信件放到自己书房,偏偏皇帝就信了,还是皇帝本就对陆潜心怀不满,毕竟陆潜比皇帝还要得民心。
这里面到底有多少人推波助澜,有多少人想要除掉陆潜。
戚菀妩细长的手指揉着太阳穴,颇为头疼,陆潜不能死,只要陆潜不死萧靛衣就不会坐上皇位,兄长也不会因为调查陆潜的案子而被灭口。
“春杏,更衣,我要去趟大理寺。”收拾妥当之后,她急匆匆的往门外走去,让小厮备好马车,弯腰正要上去,管家叫住戚菀妩。
一把老骨头差点跑散,好在赶上了,老管家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气喘吁吁。
戚菀妩接过信,上了马车。
心里疑惑谁会给她一封没有署名的信,打开里面就一行字。
“城西街头,五十四号,找喻恩。”
戚菀妩打开香炉,把无名书信点燃,摇曳的火光明明灭灭,白皙的脸上满是沉思之色。
去还是不去,面前可能是无知的危险,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车夫,改道去城西。”
城西街头多为贫穷人家,繁华程度远不及城中心,但百姓为人淳朴勤劳,见到戚菀妩放下手中的活热情的打招招呼。
不想太过惹眼,戚妩菀带着春杏走到一旁无人的小巷子,带上白色大氅的帽子,蒙上面纱,走到五十四号门前。
打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农夫打扮的健硕男青年,走动间肌肉颤动,一双眸子更是锐利如刀。
戚菀妩防备的后退几步,农夫没有说话,看了她一眼问道:“可是戚小姐。”
半个月后。
今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阳光照在人的身上暖洋洋的,驱散了不少的寒冷。
大理寺正厅,庄严肃穆,戒备森严,每个人的脸上都严阵以待。
今天是审讯陆潜的日子,坐在中央上堂的是大景太子萧祁,萧祁是文皇后所出嫡子,当今国舅是文皇后之父,位列文官之首负责行政,但为人狭隘,其子更是仗着姑姑是皇后行事嚣张,霸凌百姓。
左下手排列第二的是戚菀妩兄长戚长择,大理寺少卿,右边第一位是慎刑司司长裴毅,为人刚正不阿,铁面无私。
裴毅的下首坐着的是三皇子萧靛衣,他手拿折扇懒懒的倚靠在椅子上,显得很没精打采,见到陆潜他一改懒散神色变得严肃。
陆潜被带了上来,后面跟着两个衙役,即使面对如此困境,他的背肌挺的直直的,脸上始终都是一副泰然处之之色,丝毫不见狼狈。
“陆将军这是在你书房搜查出来的证据,你可认。”
陆潜拿过公公端上来的书信,打开看了一眼就放了回去:“这的确是我的字迹,但......”他斟酌了片刻继续说:“不是我所写。”
“哦!”太子显得很有兴味:“你的意思是有人栽赃与你。”
陆潜垂眸深思,能把这封信悄无声息的放进他戒备深严的书房,一定就是他最信任的人,他最信任的下属一共就有五个。
“如果陆将军不能证明这封信不是你所写,那么......对不起陆将军,本宫将依法处置你。”
“我能证明。”
一道脆生生的声音,突兀的出现在大厅,接着就是戚菀妩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戚长择急忙站起身走到戚菀妩的身边,拉住她的胳膊:“这里不是你能来的地方,听话,回家去。”
“哥哥,稍安勿躁,没有一点的把握我怎么出现在这里。”说完她向各位官员行了个礼。
太子饶有兴致的看着戚菀妩说:“既然戚姑娘能证明,那我且看看结果如何。”
一旁年迈的老官员却觉得如此严肃的地方,又岂能让一个女娃子胡来:“太子殿下,这不可......”
太子伸手打断了老官员的话:“陆将军是我大景的英雄,如果真的是被冤枉,那我岂不是错杀忠良,这可不是明君所为。”
老官员被噎,只好悻悻退下。
戚菀妩拿过信快速的扫了一眼,目光放在了陆潜的身上,看他即使陷入如此境地,态度仍旧不卑不亢,心中不免惊叹,不愧是陆将军,如此强大心魄令人敬佩。
“这是陆将军字迹,也不是陆将军字迹,我想事中缘由陆将军应该比我更清楚,但您在顾虑什么......”戚菀妩清凌凌的眸子咄咄逼人的看向陆潜。
这个人什么都知道,却不为自己辩解,陆潜到底想干什么,她不可以不用管他,但是这牵扯到自己的哥哥,她就不能做人不管。
陆潜黑沉的眸子看着戚菀妩,两人对视毫不相让,都想从对方身上看出什么。
“戚姑娘未免太过于多管闲事,在家玩你的绣花枕头不好吗?”
戚菀妩都快被气死了,她想管吗?想想这半个月的劳苦奔波还不是为了他,如果不是为了改变哥哥惨死命运,她犯不着好心被别人当成驴肝肺。
“把人带上来。”
“陆将军可认识此人。”
萧靛衣孟地合拢手中的扇子,萧祁见此便问萧靛衣:“三皇弟难道认识这人。”
三皇子握着扇子拱手做揖:“皇兄,我不认识,但我知道这是陆将军的下属。”
范茗见到陆潜,一个一米八大汉立马红了眼,他跪在陆潜的面前,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一脸的愧疚悔恨:“将军,是我对不起你。”
陆潜背手而立,他身型欣长挺拔,单单只是站在那里,却能让人感到他身上的血腥的煞气,看着让人心生恐惧。
从小跟在将军身边的范茗意识到将军生气了,心中愧疚的想要杀死自己:“太子殿下,这封信是我仿造将军的笔迹写的,放在了将军的书房。”
“据我所知,你和陆将军从小一起长大,陆将军待你也亲如手足,你为何要陷害陆将军。”戚菀妩很不理解,明明上一世陆潜知道有人陷害他,凭他的本事怎么会死在大理寺牢里,除非......
“一个月前有一个黑衣人找到我,用我的家人威胁。”范茗面露痛苦之色,他随着将军征战四方,明白这朝中有多少人想要除掉将军。
身为皇帝宠臣,他不仅手握兵权,还非常的民心,忠心不二,不受人所惑,得罪了不少人,也挡了不少人的路,他上有七十岁老母,下有三岁儿子,他的心被撕扯,一边是誓死效忠的将军,一边是亲人。
“所以你选择了你的家人,伪造书信。”但是......戚菀妩看了眼陆潜继续说:“你家将军或许知道是你所为,一直没有为自己辩解,是给你改过自新的机会。”
戚菀妩愤怒的揪着范茗,既然陆潜一直都知道,为什么还死在牢里,因为主谋拿他亲人的性命威胁他,才让他赴死。
“但是你没有来。”这半月她一直在查陆潜身边的人,能让悄无声息把信放进书房,恰恰就是他身边且信任之人。
这一下就缩小了范围,她借用父亲权势,暗自在城里城外搜查,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终于在昨天就回了范茗一家。
“事情已经大白,我想太子可以放人了吧!”
太子“啪啪”拍手赞赏:“戚姑娘果然很聪慧。”太子摇了摇头随后说道:“本宫还不能放陆将军,陆将军还没有证明这封信不是出自他之后手。”
戚菀妩心道果然如此,她浅笑盈盈的对着陆潜:“陆将军是你说,还是......我说。”
“我等着戚姑娘为我洗刷冤屈,有劳戚姑娘了。”
戚菀妩走上前拿过托盘里的信,随后又从袖口拿出一纸写着文章的纸交给了太子:“请问太子殿下,这两张字迹有无不同。”
萧祁对比了下,摇了摇头。
“我拿出来的是陆将军真正的字迹,我发现陆将军写字有个习惯,那就是陆将军写国字时最后一笔习惯往回收一点。”
陆潜惊讶,这个习惯是从小就保留的,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知道,这姑娘心思慎密,并不像外面所说跋扈没有脑子。
萧祁拿起细看一眼,初看并没有什么不同,但经过戚菀妩这么一说,再看时果然有不同。
陆潜洗脱罪名,但范茗陷害朝廷重臣,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流放漠北。幕后凶手还没有伏法交由大理寺少卿戚长择查案。
惊堂木响起,退堂。
殿外是陆潜的家人,都焦急的等待着结果,走到门边时,戚菀妩小跑着追了上去:“陆将军,你不觉得太过于巧合吗?是否匿名举报之人就是主谋。”
陆潜停下步子,看向戚菀妩。
他威严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的情绪,让戚菀妩无从探究他内心的想法。
“陆某之事就不劳戚姑娘费心了。”风吹起他额前鬓发,一身白衣驱不走他身上的冷酷。
不劳她费心,她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本以为救出陆潜她哥哥就能不沾惹进来,可是她还是大错特错,无论如何他哥哥身为大理寺少卿,在这件案子中都不能独善其身。
戚菀妩围着陆潜走了一圈,边走边打量,她冷笑:“陆将军也未免太过自信,如果不是因你的事会牵扯到兄长,我会多管闲事,请陆将军好好的想一想,不要觉得什么事都在你的算计之中,敌人在暗,你在明,他要是想杀掉你身边的人。”她露出意味深长的眼神:“那太容易了,陆将军身手不凡,身边跟着又都是武艺高超之人,我兄长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人,你觉得我不该担心吗?”
“现在连敌人的实力都没有摸清楚,还是......”她细长白嫩的手指放在陆潜的肩膀上,继续嘲讽道:“还是觉得自己有把握对付主谋,那这样就当我没说。”
当真是小看了戚菀妩,伶牙俐齿,被嘲讽了一番,他竟觉得心情愉悦了几分,一扫多日的烦闷。
不过也是戚姑娘的提醒才让他做了准备,他确实欠了她一个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