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为国争光
杰克瓦伦蒂好像故意在慢动作。
花了几秒钟才拆开信封,瞄了一眼,递给搭档,搭档也看了一眼,又推回来。杰克瓦伦蒂这次没磨叽,直接宣布:“获得最佳外语片的是——”
“来自中国的《美丽人生》!”
“哗哗哗!”
掌声在刹那间响起,现场的人纷纷将目光投向那几个中国人所在的区域,大家未必看过这部片,但一定听说过电影的内容。
以往提及二战、集中营,那是犹太人的专利,谁料到中国也来了。
“我们获奖了!”
刘志谷在公布结果的一瞬间就站起来,李文化、严顺开接连起身,他们海外经验多了,慢慢适应这种外放的表达方式,激动的互相拥抱。
“戆戆!”
“叫达令!”
陈奇早就笑呵呵的抱住了龚雪,龚雪紧紧搂着他,一秒钟又撒开:“快上去,去吧!”
“我们一起啊!”
“快上去吧!”
刘志谷也推了他一把,都知道《美丽人生》谁是最大的功臣,他们也不想一堆人站在舞台上乱糟糟的,反正又不发言。陈奇这才出了座位,今晚第二次走上舞台。
他是投资方、制作人、编剧,当然有资格作为代表领这个奖。
一帮老外的目光又注视着他,能在奥斯卡二次登台的也不太多,有人小声蛐蛐:“哇哦,这个中国人真的是制作人?”
“看样子应该是的。”
“他才多大?有30岁么?”
“听说才24岁!”
“天啊!”
老外们发出一声惊叹,好莱坞的明星们24岁在干嘛呢,还在跑龙套、吃香蕉、躺红沙发,或者给男人当男保姆呢。
完蛋了!美苏的特异功能研究落后了,中国人领先了!
像这种事情,还不如说陈奇有东方魔法,更能让他们信服。
“恭喜你,年轻人!”
“谢谢!”
陈奇从杰克瓦伦蒂的手里接过奖杯,重9千克,差不多8斤,很有分量的。他再度站在麦克风前,看着下面那些好莱坞最精英的一批电影人,开口道:
“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中国电影也在走向世界,感谢奥斯卡给了中国电影展现的舞台。
古老与年轻正在发生交汇,近年我们共同举办了许多活动,我们通过音乐、戏剧、体育来了解对方,自然也包括电影。
看一部外语片必然有些隔阂,但人性是共通的,战争与悲痛、挣扎与伟大、美好事物的破灭与希望之曙光,《美丽人生》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拍这部电影我们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从历史的书页中走到这个舞台上,我们走过了非常艰难的道路,一股信念支撑着我们,集中营里的遇难者仿佛留下了最后的话语:‘做我谋杀的见证人,告诉全世界我是怎么死去的,请铭记!’
感谢学院,感谢《美丽人生》的制作团队,感谢全体同仁与朋友,感谢大家!谢谢!”
“哗哗哗!”
“哗哗哗!”
掌声比之前更热烈,倒是没发生全体起立鼓掌的大场面,毕竟分量还不够。但一些电影人和公司高层眼前一亮,他们觉得这个中国人是可以交流的,与他们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完全不同。
什么刻板印象?
落后、贫穷、僵化,但很能打。
陈奇什么样?年轻、英俊、洋范儿,操着一口美式英语,一看就是能统战的。
而他回到座位,奖杯再次传递了一遍,几人比量一番,发现没啥区别,只在底座刻有一个数字,那是代表奖杯的序列号。
后世奥斯卡的花活儿很多,比如明星领完奖,会先到后台,有几个老美利坚手艺人,手工在一块金箔片上,刻上获奖者的名字。
现在还没有。
这会是在颁奖礼结束之后,主办方给获奖者邮寄一份刻有名字的纪念品,以证明你拿了这届奥斯卡。
而且学院规定,奥斯卡奖杯不能抵押、出售,如果获奖者过世了,学院可以用1美元的价格回收。但没人搭理他们,市场上一些有价值的奖杯往往被拍卖。
比如迈克尔杰克逊,花了150万美元买下了《乱世佳人》最佳影片的奖杯。
…………
旧金山。
现在美国的华人数量不到100万,但随着中国不断开放,这个数字在迅速增加。仅今年,就从大陆和港台移民了5万人之多。
而此时此刻,所有在看电视的华人家庭,都不约而同的发出一声“oh!”
里面夹杂着迷惑和难以置信,或许也有欢喜,跟着便是天南海北的口音迸发,以岭南一带居多。
“要死啦!中国人也能拿奥斯卡!”
“这个靓仔是谁啊?”
“不知啊,但他老婆我认得,《太极》的录影带我租过。”
“你个衰仔!学着点啊,人家大陆人能在美国拿奖,你要好好念书,不然只能像我一样开餐馆!”
……
华盛顿,驻美大使馆。
几个低级官员也在看电视,当陈奇拿剧本奖时,大家哇的惊讶,当拿最佳外语片时,已经跑去汇报了。
中国在洛杉矶还没有领事馆,只在旧金山有领事馆,而大使馆更是远在东海岸,在不确认拿奖的情况下,没必要兴师动众的,但拿了,自然不一样。
还是两个奖!
“代表团几时回去?”
“说是11号!”
“那还来得及,马上去洛杉矶!”
这种事大使馆要有态度,当然大使是不会出面的,由一位文化参赞负责。参赞一般是副厅局级,或者正职,刘志谷是厅局级,二者对等。
领导们有安排,低级人员则很兴奋的讨论。
其中有一位,30岁出头,文质彬彬的样子。
他去年才派驻到华盛顿,一个劲道:“东方公司的每部电影我都看过,来美国以为看不到了,没成想他们在这边也能发行,还拿了奥斯卡!”
“是啊,谁想到能拿奖呢?”
“那可是奥斯卡啊!可惜这次见不到,以后有机会一定见见,听说那位陈奇同志才20多岁,简直是天才!”
他们驻外的,对奥斯卡更有一层滤镜,对能拿奥斯卡的自然也高看一眼。
杰克瓦伦蒂好像故意在慢动作。
花了几秒钟才拆开信封,瞄了一眼,递给搭档,搭档也看了一眼,又推回来。杰克瓦伦蒂这次没磨叽,直接宣布:“获得最佳外语片的是——”
“来自中国的《美丽人生》!”
“哗哗哗!”
掌声在刹那间响起,现场的人纷纷将目光投向那几个中国人所在的区域,大家未必看过这部片,但一定听说过电影的内容。
以往提及二战、集中营,那是犹太人的专利,谁料到中国也来了。
“我们获奖了!”
刘志谷在公布结果的一瞬间就站起来,李文化、严顺开接连起身,他们海外经验多了,慢慢适应这种外放的表达方式,激动的互相拥抱。
“戆戆!”
“叫达令!”
陈奇早就笑呵呵的抱住了龚雪,龚雪紧紧搂着他,一秒钟又撒开:“快上去,去吧!”
“我们一起啊!”
“快上去吧!”
刘志谷也推了他一把,都知道《美丽人生》谁是最大的功臣,他们也不想一堆人站在舞台上乱糟糟的,反正又不发言。陈奇这才出了座位,今晚第二次走上舞台。
他是投资方、制作人、编剧,当然有资格作为代表领这个奖。
一帮老外的目光又注视着他,能在奥斯卡二次登台的也不太多,有人小声蛐蛐:“哇哦,这个中国人真的是制作人?”
“看样子应该是的。”
“他才多大?有30岁么?”
“听说才24岁!”
“天啊!”
老外们发出一声惊叹,好莱坞的明星们24岁在干嘛呢,还在跑龙套、吃香蕉、躺红沙发,或者给男人当男保姆呢。
完蛋了!美苏的特异功能研究落后了,中国人领先了!
像这种事情,还不如说陈奇有东方魔法,更能让他们信服。
“恭喜你,年轻人!”
“谢谢!”
陈奇从杰克瓦伦蒂的手里接过奖杯,重9千克,差不多8斤,很有分量的。他再度站在麦克风前,看着下面那些好莱坞最精英的一批电影人,开口道:
“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中国电影也在走向世界,感谢奥斯卡给了中国电影展现的舞台。
古老与年轻正在发生交汇,近年我们共同举办了许多活动,我们通过音乐、戏剧、体育来了解对方,自然也包括电影。
看一部外语片必然有些隔阂,但人性是共通的,战争与悲痛、挣扎与伟大、美好事物的破灭与希望之曙光,《美丽人生》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拍这部电影我们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从历史的书页中走到这个舞台上,我们走过了非常艰难的道路,一股信念支撑着我们,集中营里的遇难者仿佛留下了最后的话语:‘做我谋杀的见证人,告诉全世界我是怎么死去的,请铭记!’
感谢学院,感谢《美丽人生》的制作团队,感谢全体同仁与朋友,感谢大家!谢谢!”
“哗哗哗!”
“哗哗哗!”
掌声比之前更热烈,倒是没发生全体起立鼓掌的大场面,毕竟分量还不够。但一些电影人和公司高层眼前一亮,他们觉得这个中国人是可以交流的,与他们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完全不同。
什么刻板印象?
落后、贫穷、僵化,但很能打。
陈奇什么样?年轻、英俊、洋范儿,操着一口美式英语,一看就是能统战的。
而他回到座位,奖杯再次传递了一遍,几人比量一番,发现没啥区别,只在底座刻有一个数字,那是代表奖杯的序列号。
后世奥斯卡的花活儿很多,比如明星领完奖,会先到后台,有几个老美利坚手艺人,手工在一块金箔片上,刻上获奖者的名字。
现在还没有。
这会是在颁奖礼结束之后,主办方给获奖者邮寄一份刻有名字的纪念品,以证明你拿了这届奥斯卡。
而且学院规定,奥斯卡奖杯不能抵押、出售,如果获奖者过世了,学院可以用1美元的价格回收。但没人搭理他们,市场上一些有价值的奖杯往往被拍卖。
比如迈克尔杰克逊,花了150万美元买下了《乱世佳人》最佳影片的奖杯。
…………
旧金山。
现在美国的华人数量不到100万,但随着中国不断开放,这个数字在迅速增加。仅今年,就从大陆和港台移民了5万人之多。
而此时此刻,所有在看电视的华人家庭,都不约而同的发出一声“oh!”
里面夹杂着迷惑和难以置信,或许也有欢喜,跟着便是天南海北的口音迸发,以岭南一带居多。
“要死啦!中国人也能拿奥斯卡!”
“这个靓仔是谁啊?”
“不知啊,但他老婆我认得,《太极》的录影带我租过。”
“你个衰仔!学着点啊,人家大陆人能在美国拿奖,你要好好念书,不然只能像我一样开餐馆!”
……
华盛顿,驻美大使馆。
几个低级官员也在看电视,当陈奇拿剧本奖时,大家哇的惊讶,当拿最佳外语片时,已经跑去汇报了。
中国在洛杉矶还没有领事馆,只在旧金山有领事馆,而大使馆更是远在东海岸,在不确认拿奖的情况下,没必要兴师动众的,但拿了,自然不一样。
还是两个奖!
“代表团几时回去?”
“说是11号!”
“那还来得及,马上去洛杉矶!”
这种事大使馆要有态度,当然大使是不会出面的,由一位文化参赞负责。参赞一般是副厅局级,或者正职,刘志谷是厅局级,二者对等。
领导们有安排,低级人员则很兴奋的讨论。
其中有一位,30岁出头,文质彬彬的样子。
他去年才派驻到华盛顿,一个劲道:“东方公司的每部电影我都看过,来美国以为看不到了,没成想他们在这边也能发行,还拿了奥斯卡!”
“是啊,谁想到能拿奖呢?”
“那可是奥斯卡啊!可惜这次见不到,以后有机会一定见见,听说那位陈奇同志才20多岁,简直是天才!”
他们驻外的,对奥斯卡更有一层滤镜,对能拿奥斯卡的自然也高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