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警局之后,晏淮宁开车往医院赶。

    四月,沅城梅雨季。

    连绵不断的阴雨,就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的轻薄的网,笼住了深邃灰蒙的城市,阴雨天行车,前后车发出的刺眼灯光,让红着眼的晏淮宁频频眨眼。

    晏淮宁的心情很沉重,今天是清明假期第二天。学校很久没放假,她本打算今天陪母亲许宁去逛逛街,看场电影放松一下,晚间再找一家好吃的川菜馆,叫上工作狂父亲晏清泓,一家三口好好的吃顿饭。为了她的打算,晏清泓还特意推了应酬。

    医院离警局并不远,晏淮宁停好车之后并没有直接走进医院,而是往右拐进了一间挂着“暖心粥铺”招牌的小店,店铺很小,不足十平米。店里坐着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头,五十多岁,个子不高,精瘦干练,正在用手机看小说。

    “老板,来两份皮蛋瘦肉粥。”晏淮宁出声招呼。

    老头急忙起身。“好好好……”

    晏淮宁收了伞,在屋檐下等粥的时候,瞄到了警局的悬赏通告,看到了“沅城变态狂魔连杀14人,目前仍在逃,请广大市民注意安全”的警示。

    25年前,是互联网还未普及的1997年,沅城出现了,第一起残忍的凶人案,残忍程度令人发指,舆论哗然,公安部专家在第一时间就进行了专案侦办。但由于当时天网技术不完善和人口流动频繁,案件迟迟未破。

    在所有人都认为凶手已经逃出沅城的时候,1998年2月,沅城又发生了12起相同案件,杀人魔在短短一个月内无差别残杀13人。这一次,专家组通过对现场采集的DNA、足迹、指纹等众多指向性明确的证据,以及唯一目击者回忆等线索,对凶手的体貌特征进行了排查。但是受限于科技手段的局限,始终没办法顺利的破案。

    万幸,凶手自1998年最后一次作案后,就此停手了。

    但杀人犯一日不落网,民众的忧心一日就不会消。所以这二十多年,沅城的公安部及警方一直都没放弃追查真凶。大家都希望,尽早实现基因技术突破,找到真凶。

    凶手应该快落网了吧?晏淮宁看着悬赏通告想。

    老头从微波炉里拿出热好的粥,勺子轻搅,皮蛋与瘦肉在碗里相拥,仿佛在演绎一场无声的芭蕾,热气升腾,香气四溢。

    这家粥店开了二十多年了,晏淮宁小时候每次住院,许宁和晏清泓都会到这儿来帮她买粥。

    老头很细心,用铝纸盒帮她打包好,套了两个塑料袋,扎好,确定不会洒出去,才说声“好了”,把粥递给晏淮宁。

    晏淮宁用手机扫码付了钱,老头亲切的弯着眼说:“多谢”,然后拿起手机,重新看起来了小说。

    晏淮宁拎着粥,走向医院。

    她转身刚走,一个青年男人跟着她一起从店门口走过。

    男人穿着款式简约的白衬衫,领带挺括,硬朗的轮廓上挂着的是柔和的笑脸。

    行走时,他眉眼低垂,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黑色细框眼睛,镜面折射的光,映射出晏淮宁的背影。

    他没有买粥,但是粥铺的老头却放下手机,起身走到门外去看他。

    直到他跟着晏淮宁走进了医院,老头才回到店里重新坐下。

    医院很亮堂,空气里充斥着满满的消毒水味。

    晏淮宁走到六楼住院部,病房门的左边长椅上,坐着两个穿警服的男人,是沅城警局派出的民警,他们看看晏淮宁便同时起身迎了上来。

    “宁宁,警局那边笔录还顺利吗?”年轻些的那个民警开口。

    他叫姜维,是晏淮宁从小玩到大的朋友。

    “还算顺利,”晏淮宁说完,又皱起眉头,低着声音道,“这事可能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复杂。”

    年纪大些的民警叹了口气,道,“医院的伤情报告出来了,和医生推测的一样。”

    “小纸呢,她的情绪怎么样?”晏淮宁问。

    姜维:“许阿姨陪她着她,她情绪还算稳定,刚睡着。”

    “我进去陪她。”

    “好,轻点。”

    晏淮宁点了点头,轻轻开门进去。

    床边的许宁把食指放在唇边示意她小声。

    晏淮宁微微点头表示知道了,把粥放在床头柜边,轻轻的看着病床上面色苍白的小女孩。

    女孩叫李纸,今年8岁,是晏淮宁班里的学生。

    晏淮宁支教的小学离城区很远,是市里面的贫困镇。开车过去得一个多小时,学校里的人也很少,只有6个老师和50多名学生。

    为了照顾学生,晏淮宁和学校的其他老师一样,住在条件艰苦的学校宿舍里。

    没到周末的时候,她还会跟着学校里其他老师一块儿去家访。

    李纸的家里她很早就去过,破烂的瓦屋,只有她和一条小黄狗在家。

    校长告诉她,李纸只有一个在镇上打零工的爷爷,平时不管她。她的爸爸六年前意外去世,妈妈跟别人跑了,再也没回来。

    要不是村里的好心人和扶贫干部的资助,她都没法来学校读书。

    晏淮宁很难将这些经历同李纸联系在一起。

    支教这半年里,她接触到的李纸,乐观懂事,勤奋好学。

    大家都很喜欢她。

    清明放假前,李纸还高高兴兴地同她说,“我的爷爷回来了,要带我去看爸爸。”

    谁知道,今天一大早,晏淮宁就接到了班里另外一个学生李宜的电话,她哭着说李纸腿上流了很多血,躺在床上起不来了。

    晏淮宁最开始还以为李纸摔倒了,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村干部,让值班村干部去照顾李纸。

    等到前去查看的村干部给她打电话,她才感到大事不妙。

    接电话时,许宁就在旁边。

    许宁在市妇联工作,李纸的情况,她略微一听就明白了。

    她低声告诉晏淮宁,这种事在村里不能声张,让她叮嘱村干部保密。

    挂了电话,晏淮宁报警。

    母女跟着警察一起去李纸家悄悄地把李纸接来了医院。

    到医院后,许宁主动留下来照顾李纸,晏淮宁去警局做笔录。

    “吱——”门轻轻响了下。

    姜维探头进来,微微动了动下巴,示意母女俩出去。

    两人跟着他维来到走廊。

    警局派了一个民警过来。

    “晏老师,”民警面向晏清宁,低声说,“关于李纸的情况,我们查到了一些细节,要向你补充。

    “什么细节?”晏淮宁问。

    “李纸的亲生母亲,是怀着李纸改嫁和李纸父亲的,血液报告显示,他不是李纸的亲生父亲,所以昨天猥亵她的那个男人,也不是她的亲爷爷。”

    “人抓住了吗?”

    “刚抓住回局里。”

    “怎么处理,判多久?”

    民警翘起下唇,略加思索之后才开口,“大概十二年左右。”

    “那这个孩子母亲现在在哪。”这个问题是许宁问的。

    “已经再婚,又生了两个孩子。她的精神状况并不适合回来接管李纸。”

    “孩子局里准备怎么安置?”许宁继续问。

    她平日里的工作就是为妇女儿童争取权益。所以她最清楚,这孩子现在就是一个“三不管”,以后的安置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局里问了学校和教育局的意见,王校长是男老师,带着李纸可能不方便。如果晏老师愿意,我们想请身为班主任的晏老师暂任监护人。”

    民警提出的这个建议,旁边的姜维有点吃惊,小声的说,“这是不是不太好,宁宁还没结婚呢……”

    晏淮宁却并不吃惊,早上去接李纸的时候,她就想过,事情如果发展到最糟糕的情况,她就担起责任,管着李纸吧。

    但她还是低头的思索了一会,而后又看了一眼许宁,才郑重地点头。

    民警得到她答复之后,很快就离开了。

    护士在这时上楼叫她们去楼下拿药。

    晏淮宁叮嘱母亲吃饭,然后就跟着护士下楼了。

    等她拿了药上楼的时候,楼梯上面出现了一名男子。首先映入她眼帘的是笔挺的黑西裤,然后是白衬衫,最后是那张熟悉又温柔的脸。

    死在记忆里的白月光——裴铸。

    晏淮宁上楼的动作停止了几秒。

    “宁宁,好久不见。”男人开口,俊美的脸上,绽放出的笑容一如往日。

    晏淮宁的脸上是震惊和迷茫,愣了几秒后,她眼眶红了起来,忍着委屈,什么都没说,失魂落魄地从他身边绕过。

    “宁宁!”

    裴铸的声音从她身后传过来。

章节目录

撑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写不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写不夏并收藏撑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