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幻影的疯癫与紊乱状态,使说不得禅师想起明知山教众内流传多年的一个传闻。
这个传闻在释教内严禁散布,因为是明知山近千年以来的一大丑闻,揭露了佛陀菩萨们的伪善,以至后来很多沙弥宁愿漂泊四海,做苦行僧走坐修禅,也不愿在佛陀座下听诵经文。
据说泥菩萨佛法悟性超群,晋升菩萨果位时就参悟出大乘佛法,并与众佛论道,险些将明知山的佛陀辩下莲台。
泥菩萨提出的大乘佛法与佛陀们尊崇的小乘佛法教义差别很大,泥菩萨因此受到其他僧人排挤。
佛陀为减小影响,委派泥菩萨东行传教,之后之事便广为人知。
佛陀之所以让泥菩萨远赴中原,其实是想利用他九蛟缠身的厄难之体,将灾难转嫁给正值多事之秋的中原。
魔立佛出,释教拯救世间疾苦,泥菩萨若传教成功,明知山方可趁机弘扬佛法,扩充僧众,从而达到对儒道两家的压制,重塑以佛为尊的三千大道。
倘泥菩萨未能立稳中原,九蛟缠身活不过弱冠之龄,厄难霉运不会留在明知山,一举两得。
此举无论成败,释教都只损失一个厄难缠身的妖族信徒,于整明知山而言并无任何损失。
后来泥菩萨为一人族女子入魔,动了凡心大开杀戒之事,说不得禅师认为此事蹊跷,释教内部有人猜测应是云梦山的旁门左道从中作梗。
此事距今七百多年,很多秘密已不可考,说不得禅师也没再到处搜罗打听。
看到蛤蟆幻影种种反常举动,再结合他混乱思绪里吐露的一些背道言语,有关他入魔一事,已基本可以断定。
好在这只是法相之腿的元灵幻影,无论魔性还是元灵强度都不足以对他构成威胁。
“我不记得了,完全不记得了。”
蛤蟆幻影很痛苦,瞳孔闪烁着不甘与愁怨。
老和尚并没有显得太过着急:“你好好想想。”
“很乱……许多人,许多事都已经模糊……你能否帮我?”
贪婪在这一顺变成了渴望与祈求,看得老和尚险些动了恻隐之心。
眼前的蛤蟆幻影虽是泥菩萨法相之腿的残灵,可依然改变不了他有魔性一面的事实。
老和尚尽可能地克制着慈悲:“你得与贫僧交换逆天改命之法。”
华灵在蛤蟆幻影的消耗中又出现涣散,气力也开始虚弱起来:“我饿……我需要恢复法力,将记忆一点点拾回,如果能找到我的法身,或许我的记忆能够全部恢复。”
泥菩萨法相之腿虽具魔性,但这道时不时会失控的魔性还是未能完全战胜佛心,他这时的神态显然平和安分许多。
“贫僧这里有颗碧血玲珑珠,你暂且藏于这颗珠子内,我每日为你诵经供养,助你早日祛除魔性。”
老和尚手里的碧血玲珑珠是释教一位怒目金刚圆寂时留下的舍利,其中蕴含强大佛力,可以祛除泥菩萨法相之腿的魔性,从而助他稳固华灵,恢复记忆。
同为佛门,蛤蟆幻影对慈眉善目的老和尚逐渐已经放下戒心:“我信你。”() ()
幻影化作一缕游丝钻入碧血玲珑珠,老和尚这时咬破手指,在灌输强大灵力的同时,也将精血滴入珠内供养泥菩萨法相之腿的残灵。
……
老和尚从弥漫尘埃的废墟中出来时,小沙弥正盘膝坐在地面静心打坐。
听到身前传出动静,他快速睁眼,在看到熟悉的身影出现时,脸上的忧色才慢慢褪去。
“找到了吗?”
小沙弥起身问。
老和尚语气平淡道:“嗯,我们现在可以走了。”
已猜不透老和尚心思的小沙弥问:“要去哪?”
老和尚其实没有具体的去向,因为他接下来的去向取决于一头驴。
“精金两刃刀还在那头毛驴身上。”
那头毛驴小沙弥印象很深刻,那个总被驴欺负的负剑少年,他也印象颇深。
“可以不去吗?”
小沙弥的心思很纯粹,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师父打不过,那个负剑少年比儒家携剑匣的剑侍强,老和尚连他尚且打不过,那個负剑少年更不用想。
老和尚摆出一副为师者说教模样:“忘了佛陀创立释教知难北游的故事了?”
小沙弥对佛法研究不深,但对历代佛陀菩萨们的故事却十分感兴趣,也十分熟悉。
“佛陀北游失败了,耗费了三十年光阴,然后又非要去撞南墙,最后头破血流南墙未倒,又浪费三十年光阴……直至佛陀明白修行不在妄进,旨在积跬步至千里,但佛陀自己都已经老了。”
说着,小沙弥又搬出老和尚曾经的说教:“师父曾不止一次与不痴说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得用在正确的事情上,而不是在错误的选择上虚度浪费!”
老和尚没有闲心问小和尚佛陀知难,知的何难?
为何是北游三十年,而非南游?
再者,佛陀为何在撞南墙一事上足足撞墙三十年?
随着小沙弥的成长,他那副伶牙俐齿越来越让老和尚难以招架,好在板着脸时的严肃还继续奏效,能保住作为师父的威慑力。
“你叫不痴,不叫顶嘴,出门在外得听为师的话。”
为表明自己的态度,老和尚拧了一下小沙弥的耳朵:“我是师父,你是徒弟,哪里轮得到你来说教!”
小沙弥不服,想要抗议,老和尚又在他的脑门上敲了个板栗。
威慑归威慑,老和尚多数情况下还是心慈手软,舍不得下重手,敲板栗拧耳朵下手通常都很轻。
“凤鸣山陷落严重,我们得尽快离开这里。”
随着四周尘埃越来越浓,脚下大地开始颤抖得越发严重,老和尚快速弯下腰,将宽广的后背对着小沙弥,催促道:“快点上来,为师带你离开这里。”
乖乖爬上老和尚后背,待他腾空飞掠,小沙弥这时敞开心扉,意味深长地说道:“明知山上下一直有人私下议论我身上的九条幼蛟,说我终有一日会成为第二个泥菩萨……如果不痴有一天入魔,希望师父不要心慈手软!”
这个传闻在释教内严禁散布,因为是明知山近千年以来的一大丑闻,揭露了佛陀菩萨们的伪善,以至后来很多沙弥宁愿漂泊四海,做苦行僧走坐修禅,也不愿在佛陀座下听诵经文。
据说泥菩萨佛法悟性超群,晋升菩萨果位时就参悟出大乘佛法,并与众佛论道,险些将明知山的佛陀辩下莲台。
泥菩萨提出的大乘佛法与佛陀们尊崇的小乘佛法教义差别很大,泥菩萨因此受到其他僧人排挤。
佛陀为减小影响,委派泥菩萨东行传教,之后之事便广为人知。
佛陀之所以让泥菩萨远赴中原,其实是想利用他九蛟缠身的厄难之体,将灾难转嫁给正值多事之秋的中原。
魔立佛出,释教拯救世间疾苦,泥菩萨若传教成功,明知山方可趁机弘扬佛法,扩充僧众,从而达到对儒道两家的压制,重塑以佛为尊的三千大道。
倘泥菩萨未能立稳中原,九蛟缠身活不过弱冠之龄,厄难霉运不会留在明知山,一举两得。
此举无论成败,释教都只损失一个厄难缠身的妖族信徒,于整明知山而言并无任何损失。
后来泥菩萨为一人族女子入魔,动了凡心大开杀戒之事,说不得禅师认为此事蹊跷,释教内部有人猜测应是云梦山的旁门左道从中作梗。
此事距今七百多年,很多秘密已不可考,说不得禅师也没再到处搜罗打听。
看到蛤蟆幻影种种反常举动,再结合他混乱思绪里吐露的一些背道言语,有关他入魔一事,已基本可以断定。
好在这只是法相之腿的元灵幻影,无论魔性还是元灵强度都不足以对他构成威胁。
“我不记得了,完全不记得了。”
蛤蟆幻影很痛苦,瞳孔闪烁着不甘与愁怨。
老和尚并没有显得太过着急:“你好好想想。”
“很乱……许多人,许多事都已经模糊……你能否帮我?”
贪婪在这一顺变成了渴望与祈求,看得老和尚险些动了恻隐之心。
眼前的蛤蟆幻影虽是泥菩萨法相之腿的残灵,可依然改变不了他有魔性一面的事实。
老和尚尽可能地克制着慈悲:“你得与贫僧交换逆天改命之法。”
华灵在蛤蟆幻影的消耗中又出现涣散,气力也开始虚弱起来:“我饿……我需要恢复法力,将记忆一点点拾回,如果能找到我的法身,或许我的记忆能够全部恢复。”
泥菩萨法相之腿虽具魔性,但这道时不时会失控的魔性还是未能完全战胜佛心,他这时的神态显然平和安分许多。
“贫僧这里有颗碧血玲珑珠,你暂且藏于这颗珠子内,我每日为你诵经供养,助你早日祛除魔性。”
老和尚手里的碧血玲珑珠是释教一位怒目金刚圆寂时留下的舍利,其中蕴含强大佛力,可以祛除泥菩萨法相之腿的魔性,从而助他稳固华灵,恢复记忆。
同为佛门,蛤蟆幻影对慈眉善目的老和尚逐渐已经放下戒心:“我信你。”() ()
幻影化作一缕游丝钻入碧血玲珑珠,老和尚这时咬破手指,在灌输强大灵力的同时,也将精血滴入珠内供养泥菩萨法相之腿的残灵。
……
老和尚从弥漫尘埃的废墟中出来时,小沙弥正盘膝坐在地面静心打坐。
听到身前传出动静,他快速睁眼,在看到熟悉的身影出现时,脸上的忧色才慢慢褪去。
“找到了吗?”
小沙弥起身问。
老和尚语气平淡道:“嗯,我们现在可以走了。”
已猜不透老和尚心思的小沙弥问:“要去哪?”
老和尚其实没有具体的去向,因为他接下来的去向取决于一头驴。
“精金两刃刀还在那头毛驴身上。”
那头毛驴小沙弥印象很深刻,那个总被驴欺负的负剑少年,他也印象颇深。
“可以不去吗?”
小沙弥的心思很纯粹,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师父打不过,那个负剑少年比儒家携剑匣的剑侍强,老和尚连他尚且打不过,那個负剑少年更不用想。
老和尚摆出一副为师者说教模样:“忘了佛陀创立释教知难北游的故事了?”
小沙弥对佛法研究不深,但对历代佛陀菩萨们的故事却十分感兴趣,也十分熟悉。
“佛陀北游失败了,耗费了三十年光阴,然后又非要去撞南墙,最后头破血流南墙未倒,又浪费三十年光阴……直至佛陀明白修行不在妄进,旨在积跬步至千里,但佛陀自己都已经老了。”
说着,小沙弥又搬出老和尚曾经的说教:“师父曾不止一次与不痴说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得用在正确的事情上,而不是在错误的选择上虚度浪费!”
老和尚没有闲心问小和尚佛陀知难,知的何难?
为何是北游三十年,而非南游?
再者,佛陀为何在撞南墙一事上足足撞墙三十年?
随着小沙弥的成长,他那副伶牙俐齿越来越让老和尚难以招架,好在板着脸时的严肃还继续奏效,能保住作为师父的威慑力。
“你叫不痴,不叫顶嘴,出门在外得听为师的话。”
为表明自己的态度,老和尚拧了一下小沙弥的耳朵:“我是师父,你是徒弟,哪里轮得到你来说教!”
小沙弥不服,想要抗议,老和尚又在他的脑门上敲了个板栗。
威慑归威慑,老和尚多数情况下还是心慈手软,舍不得下重手,敲板栗拧耳朵下手通常都很轻。
“凤鸣山陷落严重,我们得尽快离开这里。”
随着四周尘埃越来越浓,脚下大地开始颤抖得越发严重,老和尚快速弯下腰,将宽广的后背对着小沙弥,催促道:“快点上来,为师带你离开这里。”
乖乖爬上老和尚后背,待他腾空飞掠,小沙弥这时敞开心扉,意味深长地说道:“明知山上下一直有人私下议论我身上的九条幼蛟,说我终有一日会成为第二个泥菩萨……如果不痴有一天入魔,希望师父不要心慈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