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喂奶要先喂林念念,换尿布也要先紧着林念念,两孩子哭了,也得先哄林念念。
从婴儿期开始,不管是什么,都得是林念念优先。
随后几年,林建国更是变本加厉,偏心的没边了。
什么奶粉奶糖麦乳精,鞋子发夹小裙子,汽水零食小车子,只要林念念看上一眼,林建国见巴巴得给她买上一堆。
恨不得把她捧到天上去哄着供着。
而林思思呢,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捡林念念吃不完的吃,林念念玩腻了的玩具玩,穿腻了的小裙子穿。
但凡林思思眼馋林念念的东西,都会被林建国劈头盖脸教育一通,说她作为姐姐,要懂得谦让妹妹,不能贪心小气,要善良大度,要对妹妹好。
用林建国的话来说,就是念念她妈是为救我死的,要是没她妈,死的就是我林建国了。你也没男人,思思也没爸了。
所以,不仅我欠了念念的恩情,你和思思,也欠了念念。
这天大的恩情,我们怎么回报都不为过!
一旦苏樱对林建国一切以林念念为第一的要求不满,林建国就会道德绑架,说苏樱没人情味,自私自利,不知恩图报。
苏樱一边觉得林建国这样做不对,心疼自己的女儿思思。可一边又被林建国用恩情道德绑架,无能为力,改变不了现状。
一切委屈只能憋在心里,十分憋屈难受。
这次生病,也是因为林建国要送林念念去机关单位的育红班。
现在是72年,林念念已经5岁了。
早在她3岁的时候,林建国就送林念念去了育红班上学,美名其曰再苦不能苦了孩子的教育,不能落后别人。
只是那个时候林建国还没当上副主任,人脉没那么光,所以林念念平时只是在厂里的育红班上学。
课余时间,则是去少年宫学各种特长,什么唱歌跳舞弹琴书法,都试了个遍。
最后发现林念念在手风琴上有天分,被少年宫老师捧场的夸了几次以后,林建国就琢磨开了,想给林念念找个好老师,让她能学点专业的知识技能,以后当个音乐家也不错。
正好他去年升了副主任,受了厂长的重视,也算是扩展了人脉。
厂长家有个小儿子,比林念念大3个月,也在上育红班。
不过人家上的不是普通育红班,而是专门给机关单位,领导干部子女开设的机关育红班。
里头的老师也十分的优秀,还请了德高望重的退休艺术家来给孩子们上特长课。
其中就有个会拉手风琴的大师。
林建国便想送林念念去机关育红班,近水楼台先得月,最好能拜师成功,成为大师的弟子,那以后就不用愁了。
为此,林建国花钱给厂长送了礼,从厂长那得了托关系的路子,准备花大价钱送林念念进去。
可这价钱并不便宜,上上下下红包礼物算起来,光钱就要近900块。
还不包括买礼物要的各种票据。
另外,林建国还想给林念念买一架沪市上等的手风琴作为入学的礼物。
有一个好的手风琴,学起来才能事半功倍,更好表现自己,获得大师的青睐。
可沪市一架手风琴售价158,还要工业票。算是找人兑工业票的钱和托人从沪市带琴的钱,手风琴到手不少于300.
也就是说,为了林念念能上机关育红班,能学手风琴,就得花上差不多1200块。
这1200块,可不是小数目。
在这个大家普遍工资几十块的年代,1200块存款,可以说是巨款了。
放眼望去,普通家庭能有个几百块存款,就已经是小康家庭了。
就算林建国现在是副主任,每个月工资有一百出头,私下干点外快还能有补贴,攒个四位数存款不算难。
但问题是,林建国他赚的多,花的也多啊。
给林念念的什么都要好的,贵的,待遇都快赶上领导干部家庭的子女了。
私下又还要补贴徐月,怕徐月过的不好,是又塞钱又塞票的。
所以也就是面上看着光鲜,私下压根存不下多少钱来。
满打满算,林建国的存款,也就六百。
算上原身这些年到处打零工给人补衣服做衣服存下来的五百块,也就1100。
要负担林念念上学买琴的话,不仅不够,还得再借100块外债。
那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最关键的是,林建国丝毫没考虑过亲生女儿林思思。
要是林建国把林思思也一起送进去读书的话,苏樱或许还不会那么难受和不满。
读书是好事,如果自己女儿也有份,那为了女儿的将来,她就是再心疼,也愿意拿出这笔钱来。
可她一开口,林建国就把她怼了回去。
说能搞到一个名额,都已经是他费劲千辛万苦,求爷爷告奶奶求来的了。
哪里还有这个钱和人脉,再多加一个名额呢。
苏樱觉得,既然只有一个名额,那为什么不能是自己女儿?
或者要么就干脆两个人都别上,不然这样区别对待,太不公平了。
林建国一听就冷下脸,劈头盖脸训了苏樱一顿,话里话外说她思想狭义,没有良心没有道德。
林念念是自己救命恩人的女儿,怎么报答都不为过之类的。
一顿道德绑架和训斥,让苏樱不知道怎么反驳,只能憋屈地看着林建国单方面拍板把事情定下来。
林建国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林念念走了,说是去出差,其实是去见徐月,和她邀功去了。
而他走后,一夜没睡的苏樱则是越想越憋屈,越想越气。
她当初生林思思的时候难产,本来就伤了底子。
这几年,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劳心劳力,又天天被林建国道德绑架,天天受气,身体也不大好。
熬了一晚上没睡觉,又憋了满腔的怨气,硬生生把自己给气病了。
比原剧情里还要早离世,上午那一倒下,就再没睁眼,这才有了她这个苏樱的到来。
光是以局外人的身份,理清这些记忆,就已经让苏樱觉得十分憋屈,乳腺生疼了。
更别说原来的苏樱了,可想而知那日子是过得有多憋屈。
气得口干舌燥,苏樱坐起来,想喝杯水。
赵红霞一直关注着屋里的情况,她男人也是轧钢厂运输队的。
运输队的都忙,经常不在家,两家是邻居,两人相处的不错,经常互相搭把手。
这次苏樱突然晕倒,她也是十分担心的,不然也不会守在门口一直关注着了。
“太好了,苏樱你可算醒了!”
赵红霞放下手里摘的菜,三两步进了屋,
“要喝水是不是,你坐着,我来给你倒,怎么样身体好点了吗?”
赵红霞把水递给苏樱,眼神关切,
“要是还难受,可别自己忍着扛着,实在不行就去医院看看,身体最要紧。”
和赵红霞聊天的几个嫂子们也进了屋,认同地劝苏樱,
“可不是吗,苏樱,我看你最近脸色都不是很好,这次还突然就晕过去了。”
“好在没出什么大事,但突然晕过去,也不是小事。你以后还是多注意身体,别太拼命了。这钱啊,是赚不完的,你们家老林啊,现在工资也不低,别太要强了知道吗?”
这五年来,因为林建国的偏心,苏樱一直觉得委屈了女儿。
可家里的钱,都是林建国赚的,他捏在手里,苏樱想补偿女儿也补偿不了。
再加上林建国花钱大手大脚,没有存钱的意思,让苏樱格外没有安全感。
于是想尽各种办法赚钱,对自己也十分的节俭,舍不得给自己花钱。
这些都被大家看在眼里。
只不过大家不知道林家的家底,苏樱也不想把家丑说出去让人笑话,坏了林建国的名声。
毕竟这年头,离婚那是非常罕见的事情。
夫妻一体,林建国如果坏了名声,她也没有什么好处。林建国到底是自己的丈夫,是思思的爸爸。
所以外头人只知道林建国疼爱养女,舍得花钱,却不知道他私下离谱到这个地步。
见苏樱这样节省还拼命赚钱,只以为苏樱天性节省要强。
不然以林家的家底,完全不至于这么节俭。
原来的苏樱会为林建国隐瞒,可她却不会。
苏樱愁眉苦脸喝了几口水,捏着杯子做出一副有口难言的样子,
“道理我都知道,要是可以,我也不想这么亏待自己,只是……”
苏樱的欲言又止,一下把大家的胃口钓了上来。
“只是什么?是有什么为难的事吗?”
“苏樱你就别藏着掖着了,要是有什么困难就说,咱们邻里邻居的,你有什么难处尽管开口,能帮的咱们都会搭把手的。”
“就是啊,苏樱,到底怎么回事啊?”
“也没什么,就是建国看念念在手风琴上有天赋,就想送念念去机关单位的育红班上学,说是里面有特别厉害的老师。”
苏樱摆出一副大度以夫为天,全听林建国安排的模样,
“只是这里头不好进,得送礼走人情,要花不少钱,又还得给念念买琴,咱们家的存款不够,还得借点外债才能办好……这到处都要用钱,我就想着能省一分是一分,别去医院花那冤枉钱了。”
从婴儿期开始,不管是什么,都得是林念念优先。
随后几年,林建国更是变本加厉,偏心的没边了。
什么奶粉奶糖麦乳精,鞋子发夹小裙子,汽水零食小车子,只要林念念看上一眼,林建国见巴巴得给她买上一堆。
恨不得把她捧到天上去哄着供着。
而林思思呢,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捡林念念吃不完的吃,林念念玩腻了的玩具玩,穿腻了的小裙子穿。
但凡林思思眼馋林念念的东西,都会被林建国劈头盖脸教育一通,说她作为姐姐,要懂得谦让妹妹,不能贪心小气,要善良大度,要对妹妹好。
用林建国的话来说,就是念念她妈是为救我死的,要是没她妈,死的就是我林建国了。你也没男人,思思也没爸了。
所以,不仅我欠了念念的恩情,你和思思,也欠了念念。
这天大的恩情,我们怎么回报都不为过!
一旦苏樱对林建国一切以林念念为第一的要求不满,林建国就会道德绑架,说苏樱没人情味,自私自利,不知恩图报。
苏樱一边觉得林建国这样做不对,心疼自己的女儿思思。可一边又被林建国用恩情道德绑架,无能为力,改变不了现状。
一切委屈只能憋在心里,十分憋屈难受。
这次生病,也是因为林建国要送林念念去机关单位的育红班。
现在是72年,林念念已经5岁了。
早在她3岁的时候,林建国就送林念念去了育红班上学,美名其曰再苦不能苦了孩子的教育,不能落后别人。
只是那个时候林建国还没当上副主任,人脉没那么光,所以林念念平时只是在厂里的育红班上学。
课余时间,则是去少年宫学各种特长,什么唱歌跳舞弹琴书法,都试了个遍。
最后发现林念念在手风琴上有天分,被少年宫老师捧场的夸了几次以后,林建国就琢磨开了,想给林念念找个好老师,让她能学点专业的知识技能,以后当个音乐家也不错。
正好他去年升了副主任,受了厂长的重视,也算是扩展了人脉。
厂长家有个小儿子,比林念念大3个月,也在上育红班。
不过人家上的不是普通育红班,而是专门给机关单位,领导干部子女开设的机关育红班。
里头的老师也十分的优秀,还请了德高望重的退休艺术家来给孩子们上特长课。
其中就有个会拉手风琴的大师。
林建国便想送林念念去机关育红班,近水楼台先得月,最好能拜师成功,成为大师的弟子,那以后就不用愁了。
为此,林建国花钱给厂长送了礼,从厂长那得了托关系的路子,准备花大价钱送林念念进去。
可这价钱并不便宜,上上下下红包礼物算起来,光钱就要近900块。
还不包括买礼物要的各种票据。
另外,林建国还想给林念念买一架沪市上等的手风琴作为入学的礼物。
有一个好的手风琴,学起来才能事半功倍,更好表现自己,获得大师的青睐。
可沪市一架手风琴售价158,还要工业票。算是找人兑工业票的钱和托人从沪市带琴的钱,手风琴到手不少于300.
也就是说,为了林念念能上机关育红班,能学手风琴,就得花上差不多1200块。
这1200块,可不是小数目。
在这个大家普遍工资几十块的年代,1200块存款,可以说是巨款了。
放眼望去,普通家庭能有个几百块存款,就已经是小康家庭了。
就算林建国现在是副主任,每个月工资有一百出头,私下干点外快还能有补贴,攒个四位数存款不算难。
但问题是,林建国他赚的多,花的也多啊。
给林念念的什么都要好的,贵的,待遇都快赶上领导干部家庭的子女了。
私下又还要补贴徐月,怕徐月过的不好,是又塞钱又塞票的。
所以也就是面上看着光鲜,私下压根存不下多少钱来。
满打满算,林建国的存款,也就六百。
算上原身这些年到处打零工给人补衣服做衣服存下来的五百块,也就1100。
要负担林念念上学买琴的话,不仅不够,还得再借100块外债。
那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最关键的是,林建国丝毫没考虑过亲生女儿林思思。
要是林建国把林思思也一起送进去读书的话,苏樱或许还不会那么难受和不满。
读书是好事,如果自己女儿也有份,那为了女儿的将来,她就是再心疼,也愿意拿出这笔钱来。
可她一开口,林建国就把她怼了回去。
说能搞到一个名额,都已经是他费劲千辛万苦,求爷爷告奶奶求来的了。
哪里还有这个钱和人脉,再多加一个名额呢。
苏樱觉得,既然只有一个名额,那为什么不能是自己女儿?
或者要么就干脆两个人都别上,不然这样区别对待,太不公平了。
林建国一听就冷下脸,劈头盖脸训了苏樱一顿,话里话外说她思想狭义,没有良心没有道德。
林念念是自己救命恩人的女儿,怎么报答都不为过之类的。
一顿道德绑架和训斥,让苏樱不知道怎么反驳,只能憋屈地看着林建国单方面拍板把事情定下来。
林建国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林念念走了,说是去出差,其实是去见徐月,和她邀功去了。
而他走后,一夜没睡的苏樱则是越想越憋屈,越想越气。
她当初生林思思的时候难产,本来就伤了底子。
这几年,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劳心劳力,又天天被林建国道德绑架,天天受气,身体也不大好。
熬了一晚上没睡觉,又憋了满腔的怨气,硬生生把自己给气病了。
比原剧情里还要早离世,上午那一倒下,就再没睁眼,这才有了她这个苏樱的到来。
光是以局外人的身份,理清这些记忆,就已经让苏樱觉得十分憋屈,乳腺生疼了。
更别说原来的苏樱了,可想而知那日子是过得有多憋屈。
气得口干舌燥,苏樱坐起来,想喝杯水。
赵红霞一直关注着屋里的情况,她男人也是轧钢厂运输队的。
运输队的都忙,经常不在家,两家是邻居,两人相处的不错,经常互相搭把手。
这次苏樱突然晕倒,她也是十分担心的,不然也不会守在门口一直关注着了。
“太好了,苏樱你可算醒了!”
赵红霞放下手里摘的菜,三两步进了屋,
“要喝水是不是,你坐着,我来给你倒,怎么样身体好点了吗?”
赵红霞把水递给苏樱,眼神关切,
“要是还难受,可别自己忍着扛着,实在不行就去医院看看,身体最要紧。”
和赵红霞聊天的几个嫂子们也进了屋,认同地劝苏樱,
“可不是吗,苏樱,我看你最近脸色都不是很好,这次还突然就晕过去了。”
“好在没出什么大事,但突然晕过去,也不是小事。你以后还是多注意身体,别太拼命了。这钱啊,是赚不完的,你们家老林啊,现在工资也不低,别太要强了知道吗?”
这五年来,因为林建国的偏心,苏樱一直觉得委屈了女儿。
可家里的钱,都是林建国赚的,他捏在手里,苏樱想补偿女儿也补偿不了。
再加上林建国花钱大手大脚,没有存钱的意思,让苏樱格外没有安全感。
于是想尽各种办法赚钱,对自己也十分的节俭,舍不得给自己花钱。
这些都被大家看在眼里。
只不过大家不知道林家的家底,苏樱也不想把家丑说出去让人笑话,坏了林建国的名声。
毕竟这年头,离婚那是非常罕见的事情。
夫妻一体,林建国如果坏了名声,她也没有什么好处。林建国到底是自己的丈夫,是思思的爸爸。
所以外头人只知道林建国疼爱养女,舍得花钱,却不知道他私下离谱到这个地步。
见苏樱这样节省还拼命赚钱,只以为苏樱天性节省要强。
不然以林家的家底,完全不至于这么节俭。
原来的苏樱会为林建国隐瞒,可她却不会。
苏樱愁眉苦脸喝了几口水,捏着杯子做出一副有口难言的样子,
“道理我都知道,要是可以,我也不想这么亏待自己,只是……”
苏樱的欲言又止,一下把大家的胃口钓了上来。
“只是什么?是有什么为难的事吗?”
“苏樱你就别藏着掖着了,要是有什么困难就说,咱们邻里邻居的,你有什么难处尽管开口,能帮的咱们都会搭把手的。”
“就是啊,苏樱,到底怎么回事啊?”
“也没什么,就是建国看念念在手风琴上有天赋,就想送念念去机关单位的育红班上学,说是里面有特别厉害的老师。”
苏樱摆出一副大度以夫为天,全听林建国安排的模样,
“只是这里头不好进,得送礼走人情,要花不少钱,又还得给念念买琴,咱们家的存款不够,还得借点外债才能办好……这到处都要用钱,我就想着能省一分是一分,别去医院花那冤枉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