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时间?陈怡不理解她说的是什么?
“一直排队等,的确让人很烦躁。那今日找的房子,就算了。明天我再按照你的要求重新找。”
她找过房子,知道在武林找到合适的房子很辛苦。陈怡没有抱怨苦累,但看她面色发黄,满脸疲倦,就知道她今日真的为找房子付出很多。
穆向阳带她去吃两人都喜欢吃的麻辣烫,饭后,两人来到一处咖啡馆,点了一杯咖啡给陈怡,开始商讨白天找房情况。
陈怡忙碌一整天,都是按照她先前的要求找的,每月房租在一千五以下,有阳光,距离上班不是很远。
她不得不向陈怡道歉,“是我突然改变主意,连累你今天白跑一整天。”
“没关系,我也是给自己找房子。我觉得你改变主意很好,你工作要经常加班,已经很辛苦了。几个人住在一起,居住条件太差,隔音不好,你本就睡眠不好,晚上再休息不好,白天影响你工作效率,时间长了对你的神经也会有影响。”
也就是说,两人目前达成一致,都希望尽可能住进好的房子里。
“选择在你我上班距离中间吧。”
“不用管我,我等房子找好了,我就辞职。”
她与王强谈了四年,说分手就分手,没有说怨恨的话,情绪没有低落,唯一的外在表现就是提出要辞职。
穆向阳觉得自己在这个时候,不应该再跟陈怡说什么先找工作,找好工作再从上家离职……
陈怡在这时做的决定,她只有一个态度:支持。
“我要求不高,行政工作很好找。今天我去找房子的时候,碰到物业公司经理,我跟他聊了几句,他说他们正在招聘文员,优先考虑女性,问我愿不愿意去做。不过就是每天遇到的事情都是很琐碎的,我要是房子找好了,肯定会去的。”
陈怡辞职,只是想换换环境,并不是从此一蹶不振,穆向阳希望自己不要活得太紧张了,会给身边人带去压力。
“行,你先找房子,等找到房子之后,我发动我的同事们给你找工作。”
她一个人的时候,看问题,处理事情,常常是自己想好,自己做决定,自己执行。
陈怡在身边,有些时候,两人意见不一致,会发生碰撞,这让穆向阳觉得也挺好的,多一个人多一个想法,也就多一条路。
陈怡对待生活很有耐心,找房子完全不着急,看了一处又一处,还有精力跟房东讨价还价。
“多多,你的房子找好了吗?”
陈秘书以前称呼她的名字,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跟包总一样,直呼其小名。
大家知道她叫多多,也是从她微博里发现的,微博截图曾经有她在大学时期发的大学室友微信群聊图。
最先搜到她微博的那个女同事,是本地土著,嫁给本地土著拆迁户,怀孕之后,直接辞职在家。
这位同事有生以来最大的坎坷是接受网络教育成人本科。
听别的同事讲,这同事初中的时候,走的是艺术生,但是文化课成绩还是不行,没有考上普高,选择上幼师。在上幼师期间,被父母逼迫上课,考了市师范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
毕业之后,不知道求了哪路神仙,进入我们公司当个编外人员。不到一年,找了对象,谈了一年多,结婚,再一年多,辞职回家生孩子。
命好,不服不行。
“她无法理解,为什么现在各大平台上总是鼓励女性踏入职场?”
这有什么不对吗?鼓励女性不要在家当全职家庭主妇,自食其力,自力更生,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这哪里不对了?
“她说她在工作和家庭中,只能做一样。”
“你是不知道,她说生孩子养孩子已经够辛苦的了,休完产假之后,立即开始上班,她吃不消。工作让人很心累,她受不了。”
生孩子养孩子的累,穆向阳不清楚,但是工作的累,她痛彻心扉。
这同事说的好像也有道理。
试想一下,白天为了工作累,晚上回家要照顾孩子,还要做家务……所以,鼓吹女性只有走出家庭,踏入社会,重返职场,才能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是不是对女性的一种绑架呢?
没办法,终究有很多女性要在家庭和工作中周旋。
穆向阳想起了那句非常绕口的绕口令:人要是行,一行行行行行,干哪行都行。
为了以后得好日子,现在自己必须要努力奋斗,尽可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还没找好。”
“你有什么要求,我帮你问问,说不定能找到合适的房子。”
她真的是被找房子找怕了,自己已经没有多少勇气面对找房子这件事,想通过中介找,但是又不愿意支付中介费。
人生有时候就是如此矛盾。
陈秘书也是本地土著,别的就不知道了。
她发现一件事,办公室里,或者说是公司里,她知道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同事都是本地土著。
不是本地土著的男生,基本上在爸妈的支持下也买房了。
如果是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独生女,爸妈早早地把房子给买好。没有买房,人家爸妈把钱也准备好了。
年前,行政部有个非本地女孩结婚,父母陪嫁一辆跑车,现金一百万。
穆向阳羡慕,但是羡慕不来。
她这辈子都不敢奢望父母给她一百万,能给她一万,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因为她还有个弟弟。自她出生那一刻起,父母的一切资产,都已经确定了,与她无关。
“价格上,有没有可能再上浮一点?”
“陈秘书,包总把我招进来的,是你通知我来上班的。我的工资在公司里除了包总以外你是最先知道的。我也想上浮,住好一点的房子,但是工资不允许,等我以后涨工资了再说。”
陈秘书沉默了。他是本地人,见证过很多外地人来武林市打拼,最后因为高房价,高消费,而不得不打道回府。
穆向阳谨慎地活着,很辛苦,但是只要她继续坚持下去,她一定可以在武林立足。
“你一定要加油!千万不要气馁!我相信你将来可以跟很多外来人一样,在武林买房,在武林立足。”
“谢谢。”
陈秘书的话说的很诚恳,穆向阳听着有些心塞。
她认为本地人永远无法感同受身外地人在武林立足的痛苦,说鼓励外来人在武林买房生活,没有感同身受说出来的话,都掺杂着虚假。
有本地同事曾在办公室抱怨,因为外地人来了,导致武林市的交通越来越拥堵,房价一路飙升,导致本地人都买不起了,还有那车牌号。
“我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摇号4年,还是没有摇到一个车牌号。”
言辞之间,满是对外地人来武林,抢占了本地人的生存资源,表达强烈不满。
“一直排队等,的确让人很烦躁。那今日找的房子,就算了。明天我再按照你的要求重新找。”
她找过房子,知道在武林找到合适的房子很辛苦。陈怡没有抱怨苦累,但看她面色发黄,满脸疲倦,就知道她今日真的为找房子付出很多。
穆向阳带她去吃两人都喜欢吃的麻辣烫,饭后,两人来到一处咖啡馆,点了一杯咖啡给陈怡,开始商讨白天找房情况。
陈怡忙碌一整天,都是按照她先前的要求找的,每月房租在一千五以下,有阳光,距离上班不是很远。
她不得不向陈怡道歉,“是我突然改变主意,连累你今天白跑一整天。”
“没关系,我也是给自己找房子。我觉得你改变主意很好,你工作要经常加班,已经很辛苦了。几个人住在一起,居住条件太差,隔音不好,你本就睡眠不好,晚上再休息不好,白天影响你工作效率,时间长了对你的神经也会有影响。”
也就是说,两人目前达成一致,都希望尽可能住进好的房子里。
“选择在你我上班距离中间吧。”
“不用管我,我等房子找好了,我就辞职。”
她与王强谈了四年,说分手就分手,没有说怨恨的话,情绪没有低落,唯一的外在表现就是提出要辞职。
穆向阳觉得自己在这个时候,不应该再跟陈怡说什么先找工作,找好工作再从上家离职……
陈怡在这时做的决定,她只有一个态度:支持。
“我要求不高,行政工作很好找。今天我去找房子的时候,碰到物业公司经理,我跟他聊了几句,他说他们正在招聘文员,优先考虑女性,问我愿不愿意去做。不过就是每天遇到的事情都是很琐碎的,我要是房子找好了,肯定会去的。”
陈怡辞职,只是想换换环境,并不是从此一蹶不振,穆向阳希望自己不要活得太紧张了,会给身边人带去压力。
“行,你先找房子,等找到房子之后,我发动我的同事们给你找工作。”
她一个人的时候,看问题,处理事情,常常是自己想好,自己做决定,自己执行。
陈怡在身边,有些时候,两人意见不一致,会发生碰撞,这让穆向阳觉得也挺好的,多一个人多一个想法,也就多一条路。
陈怡对待生活很有耐心,找房子完全不着急,看了一处又一处,还有精力跟房东讨价还价。
“多多,你的房子找好了吗?”
陈秘书以前称呼她的名字,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跟包总一样,直呼其小名。
大家知道她叫多多,也是从她微博里发现的,微博截图曾经有她在大学时期发的大学室友微信群聊图。
最先搜到她微博的那个女同事,是本地土著,嫁给本地土著拆迁户,怀孕之后,直接辞职在家。
这位同事有生以来最大的坎坷是接受网络教育成人本科。
听别的同事讲,这同事初中的时候,走的是艺术生,但是文化课成绩还是不行,没有考上普高,选择上幼师。在上幼师期间,被父母逼迫上课,考了市师范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
毕业之后,不知道求了哪路神仙,进入我们公司当个编外人员。不到一年,找了对象,谈了一年多,结婚,再一年多,辞职回家生孩子。
命好,不服不行。
“她无法理解,为什么现在各大平台上总是鼓励女性踏入职场?”
这有什么不对吗?鼓励女性不要在家当全职家庭主妇,自食其力,自力更生,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这哪里不对了?
“她说她在工作和家庭中,只能做一样。”
“你是不知道,她说生孩子养孩子已经够辛苦的了,休完产假之后,立即开始上班,她吃不消。工作让人很心累,她受不了。”
生孩子养孩子的累,穆向阳不清楚,但是工作的累,她痛彻心扉。
这同事说的好像也有道理。
试想一下,白天为了工作累,晚上回家要照顾孩子,还要做家务……所以,鼓吹女性只有走出家庭,踏入社会,重返职场,才能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是不是对女性的一种绑架呢?
没办法,终究有很多女性要在家庭和工作中周旋。
穆向阳想起了那句非常绕口的绕口令:人要是行,一行行行行行,干哪行都行。
为了以后得好日子,现在自己必须要努力奋斗,尽可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还没找好。”
“你有什么要求,我帮你问问,说不定能找到合适的房子。”
她真的是被找房子找怕了,自己已经没有多少勇气面对找房子这件事,想通过中介找,但是又不愿意支付中介费。
人生有时候就是如此矛盾。
陈秘书也是本地土著,别的就不知道了。
她发现一件事,办公室里,或者说是公司里,她知道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同事都是本地土著。
不是本地土著的男生,基本上在爸妈的支持下也买房了。
如果是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独生女,爸妈早早地把房子给买好。没有买房,人家爸妈把钱也准备好了。
年前,行政部有个非本地女孩结婚,父母陪嫁一辆跑车,现金一百万。
穆向阳羡慕,但是羡慕不来。
她这辈子都不敢奢望父母给她一百万,能给她一万,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因为她还有个弟弟。自她出生那一刻起,父母的一切资产,都已经确定了,与她无关。
“价格上,有没有可能再上浮一点?”
“陈秘书,包总把我招进来的,是你通知我来上班的。我的工资在公司里除了包总以外你是最先知道的。我也想上浮,住好一点的房子,但是工资不允许,等我以后涨工资了再说。”
陈秘书沉默了。他是本地人,见证过很多外地人来武林市打拼,最后因为高房价,高消费,而不得不打道回府。
穆向阳谨慎地活着,很辛苦,但是只要她继续坚持下去,她一定可以在武林立足。
“你一定要加油!千万不要气馁!我相信你将来可以跟很多外来人一样,在武林买房,在武林立足。”
“谢谢。”
陈秘书的话说的很诚恳,穆向阳听着有些心塞。
她认为本地人永远无法感同受身外地人在武林立足的痛苦,说鼓励外来人在武林买房生活,没有感同身受说出来的话,都掺杂着虚假。
有本地同事曾在办公室抱怨,因为外地人来了,导致武林市的交通越来越拥堵,房价一路飙升,导致本地人都买不起了,还有那车牌号。
“我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摇号4年,还是没有摇到一个车牌号。”
言辞之间,满是对外地人来武林,抢占了本地人的生存资源,表达强烈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