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石泤
我们在10个月的时间里,一共写了278封信。
所有信的内容均无助于现实里的任何问题。
再写下去,也只是浪费时间。
我觉得可以结束了。
不如大家把精力用在更重要的人和事上。
所以,在第279封信里问了她:
你是谁?
16个小时后。
我在回信里找到了她的名字。
她叫石泤。
不是我认识的任何人。
上高中的时候跟我隔着6个班和一个中厅。
我完全没印象。
在某个校友网站打上她名字、学校。
只找到一条搜索结果。
怎么说呢……
和“师诗”时候的照片比起来,显得很平淡。
连性别都很模糊的平淡。
头发比我想的要短,圆脸,像小孩儿。
瞳距宽,嘴唇颜色非常淡。
看起来体质不好,可能贫血。
人虽然笑着,却让我觉得又冷又远。
说不上漂亮,也不够可爱。
不了解个性前,单看外表多少有些无趣。
这种长相的女同学我是不会注意的。
放在七八十人的教室里,马上和校服融为一体。
也分不清是男是女。
默默无闻的过完三年,话都说不上两句,更没正眼瞧过。
只在看毕业照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班里还有这么一个人。
她就是这类型。
看上去永远心情不好,让人不知如何相处的女同学。
成绩不见得多厉害,但总在上自习和去上自习的路上。
用16年看教科书却考不好试,执没必要的著,较浪费青春的真。
她没有娱乐。
我以为。
自闭、冷漠、不合群。
生活单调。
但,我错了。
她只是看上去乏味而已。
不愿让人多知道似的,故意表现出的乏味。
其实精神世界非常丰富。
丰富到,要过很久,我才发觉,我就是她的娱乐。
娱乐的一小部分。
真不应该轻视这样的女同学。
可我已经毕业两年了。
亡羊补牢没用,都不知道在外攒了多少狼。
现在能做的,只是尽量不要得罪女同事。
14让我联想到因果。
比之前想的,想过的,应该想的,想更多。
我意识到有些事是没法解释的。
比如,一见钟情。
比如,一见如故。
比如,一生一世。
再比如,一拍两散。
剧本早就写好了,容不下我们做半点修改。
再反骨的人,最后也会不知不觉照本宣科。
别以为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是跟命运作斗争才写出来的。
他不硬着头皮接烂片练演技,就得结束演艺生涯见上帝。
你红了,导演就是伯乐。
戏砸了,你就是票房毒药,他可以再去选别人。
命,你斗不过他。
但也别令他太失望。
这跟运气好坏完全没关系。
我不止一次的问她,为什么是我?
她说,不知道,可能是你倒霉。
还说,要是她在别的地方出生,会是其他人吧。
其实,我问错人了。
她哪知道这辈子会遇见我啊。
这场戏,剧本里有,我们刚好有档期,所以导演喊了action。
不知道我的演技让他失望了没。
至少他喊cut之前,我想好好诠释这个角色。
因为,时间比胶片贵。
没机会take 2,就必须一镜到底。
我开始重视她。
郑重其事地开始,像迎接命运安排一样。
不知道后边的剧情会怎么发展,而14的出现又算不算命运给我的提示?
我是看不出来这提示有什么具体内容。
不过按照这个思路往下顺,说不定我才是货真价实的Player。
她只是个NPC。
那是不是就没必要重视她了?
但游戏这东西,很难说谁在控制谁……
打住,不能再合计这个。
真够乱的,但愿往后会有好事发生。
关于14,未解决的问题只剩两个:
为什么她要弄个“师诗”出来?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儿?
而关于“为什么”的问题,这个那个的一向有很多原因。
小心思和想象力,会令这些理由的复杂指数大幅飙升。
尤其体现在女孩身上,她们最擅长把话说得不清不楚。
喜欢说一些说了跟没说一样,连说没说完都很难判断的话。
喜欢用假设句型转移焦点。
喜欢答非所问。
喜欢让你猜。
而意想不到的可能性到处都是。
叫我怎么办?
要是再追究为什么不清不楚,为什么答非所问,恐怕就更没完没了了。
反正她们经常“这也不能讲”、“那说了也不太好”。
遇上不想回答的,懒得告诉你的事儿,就只剩应付式的笑。
嗯,也有不笑的。
她们么,直接装没听见。
我觉得14就属于这种类型。
我们在10个月的时间里,一共写了278封信。
所有信的内容均无助于现实里的任何问题。
再写下去,也只是浪费时间。
我觉得可以结束了。
不如大家把精力用在更重要的人和事上。
所以,在第279封信里问了她:
你是谁?
16个小时后。
我在回信里找到了她的名字。
她叫石泤。
不是我认识的任何人。
上高中的时候跟我隔着6个班和一个中厅。
我完全没印象。
在某个校友网站打上她名字、学校。
只找到一条搜索结果。
怎么说呢……
和“师诗”时候的照片比起来,显得很平淡。
连性别都很模糊的平淡。
头发比我想的要短,圆脸,像小孩儿。
瞳距宽,嘴唇颜色非常淡。
看起来体质不好,可能贫血。
人虽然笑着,却让我觉得又冷又远。
说不上漂亮,也不够可爱。
不了解个性前,单看外表多少有些无趣。
这种长相的女同学我是不会注意的。
放在七八十人的教室里,马上和校服融为一体。
也分不清是男是女。
默默无闻的过完三年,话都说不上两句,更没正眼瞧过。
只在看毕业照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班里还有这么一个人。
她就是这类型。
看上去永远心情不好,让人不知如何相处的女同学。
成绩不见得多厉害,但总在上自习和去上自习的路上。
用16年看教科书却考不好试,执没必要的著,较浪费青春的真。
她没有娱乐。
我以为。
自闭、冷漠、不合群。
生活单调。
但,我错了。
她只是看上去乏味而已。
不愿让人多知道似的,故意表现出的乏味。
其实精神世界非常丰富。
丰富到,要过很久,我才发觉,我就是她的娱乐。
娱乐的一小部分。
真不应该轻视这样的女同学。
可我已经毕业两年了。
亡羊补牢没用,都不知道在外攒了多少狼。
现在能做的,只是尽量不要得罪女同事。
14让我联想到因果。
比之前想的,想过的,应该想的,想更多。
我意识到有些事是没法解释的。
比如,一见钟情。
比如,一见如故。
比如,一生一世。
再比如,一拍两散。
剧本早就写好了,容不下我们做半点修改。
再反骨的人,最后也会不知不觉照本宣科。
别以为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是跟命运作斗争才写出来的。
他不硬着头皮接烂片练演技,就得结束演艺生涯见上帝。
你红了,导演就是伯乐。
戏砸了,你就是票房毒药,他可以再去选别人。
命,你斗不过他。
但也别令他太失望。
这跟运气好坏完全没关系。
我不止一次的问她,为什么是我?
她说,不知道,可能是你倒霉。
还说,要是她在别的地方出生,会是其他人吧。
其实,我问错人了。
她哪知道这辈子会遇见我啊。
这场戏,剧本里有,我们刚好有档期,所以导演喊了action。
不知道我的演技让他失望了没。
至少他喊cut之前,我想好好诠释这个角色。
因为,时间比胶片贵。
没机会take 2,就必须一镜到底。
我开始重视她。
郑重其事地开始,像迎接命运安排一样。
不知道后边的剧情会怎么发展,而14的出现又算不算命运给我的提示?
我是看不出来这提示有什么具体内容。
不过按照这个思路往下顺,说不定我才是货真价实的Player。
她只是个NPC。
那是不是就没必要重视她了?
但游戏这东西,很难说谁在控制谁……
打住,不能再合计这个。
真够乱的,但愿往后会有好事发生。
关于14,未解决的问题只剩两个:
为什么她要弄个“师诗”出来?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儿?
而关于“为什么”的问题,这个那个的一向有很多原因。
小心思和想象力,会令这些理由的复杂指数大幅飙升。
尤其体现在女孩身上,她们最擅长把话说得不清不楚。
喜欢说一些说了跟没说一样,连说没说完都很难判断的话。
喜欢用假设句型转移焦点。
喜欢答非所问。
喜欢让你猜。
而意想不到的可能性到处都是。
叫我怎么办?
要是再追究为什么不清不楚,为什么答非所问,恐怕就更没完没了了。
反正她们经常“这也不能讲”、“那说了也不太好”。
遇上不想回答的,懒得告诉你的事儿,就只剩应付式的笑。
嗯,也有不笑的。
她们么,直接装没听见。
我觉得14就属于这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