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王衍归家
康王氏听王老太太说盛紘的好话,心里觉得有些难堪。
毕竟如今盛家过得越好。
盛紘的官途越盛。
再对比康家的表现,越显得自己当年看错了人,没眼力见。
这怎么能让眼高于顶,心胸狭隘的康王氏接受得了。
看王若弗现在过得比自己好,比杀了她都难受!
于是康王氏心里稍微思忖一番后,朝王若弗笑道:“也是,妹夫如今的官途越发顺畅,现在还入了汴京,以后的前途越发不可限量了。”
听完康王氏的夸赞,王若弗心里一喜。
以为姐姐是准备赞誉自家,刚要点头,就见康王氏继续说道:“这样也好,日后也能帮我的那个好外甥女,华兰找门好亲家!”
这一句话才是重点!
你盛紘官途好又怎么样,别忘了你家里还有一个待嫁闺中的华兰!
谈好的婚事没了。
日后想要再找个好人家,怕是难如登天!
此话一出,王老太太和康海丰的脸色当即一滞。
没想到今天这个日子,康王氏居然提起这茬。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不相当于往盛家的伤口上撒盐嘛!
在场的人还有谁不知道盛华兰,同忠勤伯爵府袁家嫡次子袁文绍的亲事黄了。
眼见着自己女儿要嫁入伯爵府当二大娘子。
临门一脚的功夫,婚事却是突然作废。
换谁当父母都受不了。
想到这,王老太太和康海丰不由得全都把目光看向王若弗和盛紘。
心里想着这两人千万不要生怒,和康王氏顶起来,惹得场面不好看。
谁知一望过去。
却是看见王若弗脸上满是笑意和喜色。
没有丝毫被戳到痛点的恼怒,反而像是正在被康王氏吹捧一般。
盛紘虽然眉头一皱,但也没显现出太多怒气。
看到这一幕。
康王氏都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说错话了。
预想之中的掩面自愧呢?
再不济也该是恼羞成怒啊。
你们俩怎么回事,怎么不按剧本走!
王老太太看出了什么,出声问道:“弗儿,看你这态势,莫非是华兰已经找好亲家了?哪家的?”
王若弗虽然耿直,但不是完全没脑子。
事关自己女儿的终生幸福,而且还没定下的事,自然不会随便往外说。
即便是自己的娘家。
“事情还没定下呢,八字没一撇的事,就不同母亲说了。”
听完王若弗的话,旁边本想阻止的盛紘这才点了点头。
还好。
自家大娘子虽然性子耿直,但在这事上还是拎得清的,没把话往外乱说。
毕竟人多嘴杂。
万一乱传出去,影响肯定不好。
王老太太见王若弗不肯说,知道亲事应该还在议,没定下来,也就不打算往下问了。
心中还暗自点头:自己这小女儿当了这么多年的大娘子,总算是长进了,如今也有了点城府。
但康王氏却是不高兴了。
“妹妹,在座的都是自家人,都是在家里说的话,又不会往外传,有什么不好说的?”
康王氏阴阳怪气道:“莫非妹妹是看妹夫如今高升了,和我们有了隔阂不成?”() ()
听康王氏这样说,王若弗脸上不由露出了为难的神情。
这时,华兰站起了身,朝王老太太、康王氏和康海丰行了一礼,接着挺直身子不卑不亢道:“禀姨母,不是母亲不说,实在是亲事未曾定下,不好说。
我们盛家、王家和康家都是清流之家,就算今日的话没被旁人听了去,但到底是私下议论,未免失了礼仪。”
华兰继续道:“不如这样,等过些日子媒人到家里来,到时候再请姨母来家里观照,不知姨母意下如何?”
“是极是极!”王若弗忙跟着华兰的话头,说道。
听华兰这样说,康王氏也不好继续往下深究,不然倒显得自己一个长辈不顾分寸,失了礼数,不咸不淡道:“这样也好,我也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人家能迎娶我的贤淑外甥女,我这個做姨母的,可要帮你好好把关。
不能让他们失了礼数!”
……
按照习俗,女儿归宁的那一天要吃个团圆饭。
中午时分。
盛紘和一家人正在吃着饭,却是看见自己大舅哥,王衍回来了。
心里当时就纳闷了。
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就算嫂嫂家的中饭早,也不至于这么早就归家吧?
不陪老丈人再叙叙话?
王衍自然是在妻子的娘家受了气,才急匆匆吃完饭,就赶回来了。
想当初,王夫人的母亲见女儿迟迟没有诞下男丁,所以五步一拜,十步一叩从枫霞山求来了送子观音。
但在当初康王氏要出嫁的时候,她直接强行把王夫人的送子观音索要了去。
自家女儿本就一直被小姑子刁难,现在更是连自家虔诚叩拜求来的送子观音都被抢了去,王夫人娘家自然是觉得王衍没有关心爱护好自己女儿,所以有些不待见王衍。
王衍也不是受气的脾气。
因此简单吃完饭,就匆匆赶了回来。
当然,出门在外,理由是自己找的。
王衍此刻就拉着王若弗的手“深情”道:
“我想着妹妹在外漂泊多年,如今总算是随着妹夫一起举家迁入汴京,心里就不由得激动。今天是妹妹你回汴京的第一顿归宁饭,一家人必须要一起吃!”
王若弗听了自然是感动不已。
以为自家哥哥是真的为了自己,才草草在妻子娘家吃完饭,立马赶了回来。
眼眶顿时红彤彤的,雾气在眼睛里氤氲,几乎要落下泪来。
盛紘听着面露狐疑。
自己这大舅哥什么时候和自己夫人感情这么好了?
而且这话听着……
怎么这么像自己在官场上说的场面话呢?
此刻,跟在王衍身后的王夫人看着眼前这幅手足情深的画面,不由在心里暗暗啐了一口。
如果她不是亲历者,还真信了自己丈夫的鬼话。
什么想自己妹妹。
还不是怕面对自己母亲质询的眼神?
看着王若弗一副内心被触动的表情。
王夫人不由得心里暗叹:要是两个小姑子都这般该多好!
偏偏都是一个爹娘生的。
怎么两人的性子这般天差地别!
毕竟如今盛家过得越好。
盛紘的官途越盛。
再对比康家的表现,越显得自己当年看错了人,没眼力见。
这怎么能让眼高于顶,心胸狭隘的康王氏接受得了。
看王若弗现在过得比自己好,比杀了她都难受!
于是康王氏心里稍微思忖一番后,朝王若弗笑道:“也是,妹夫如今的官途越发顺畅,现在还入了汴京,以后的前途越发不可限量了。”
听完康王氏的夸赞,王若弗心里一喜。
以为姐姐是准备赞誉自家,刚要点头,就见康王氏继续说道:“这样也好,日后也能帮我的那个好外甥女,华兰找门好亲家!”
这一句话才是重点!
你盛紘官途好又怎么样,别忘了你家里还有一个待嫁闺中的华兰!
谈好的婚事没了。
日后想要再找个好人家,怕是难如登天!
此话一出,王老太太和康海丰的脸色当即一滞。
没想到今天这个日子,康王氏居然提起这茬。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不相当于往盛家的伤口上撒盐嘛!
在场的人还有谁不知道盛华兰,同忠勤伯爵府袁家嫡次子袁文绍的亲事黄了。
眼见着自己女儿要嫁入伯爵府当二大娘子。
临门一脚的功夫,婚事却是突然作废。
换谁当父母都受不了。
想到这,王老太太和康海丰不由得全都把目光看向王若弗和盛紘。
心里想着这两人千万不要生怒,和康王氏顶起来,惹得场面不好看。
谁知一望过去。
却是看见王若弗脸上满是笑意和喜色。
没有丝毫被戳到痛点的恼怒,反而像是正在被康王氏吹捧一般。
盛紘虽然眉头一皱,但也没显现出太多怒气。
看到这一幕。
康王氏都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说错话了。
预想之中的掩面自愧呢?
再不济也该是恼羞成怒啊。
你们俩怎么回事,怎么不按剧本走!
王老太太看出了什么,出声问道:“弗儿,看你这态势,莫非是华兰已经找好亲家了?哪家的?”
王若弗虽然耿直,但不是完全没脑子。
事关自己女儿的终生幸福,而且还没定下的事,自然不会随便往外说。
即便是自己的娘家。
“事情还没定下呢,八字没一撇的事,就不同母亲说了。”
听完王若弗的话,旁边本想阻止的盛紘这才点了点头。
还好。
自家大娘子虽然性子耿直,但在这事上还是拎得清的,没把话往外乱说。
毕竟人多嘴杂。
万一乱传出去,影响肯定不好。
王老太太见王若弗不肯说,知道亲事应该还在议,没定下来,也就不打算往下问了。
心中还暗自点头:自己这小女儿当了这么多年的大娘子,总算是长进了,如今也有了点城府。
但康王氏却是不高兴了。
“妹妹,在座的都是自家人,都是在家里说的话,又不会往外传,有什么不好说的?”
康王氏阴阳怪气道:“莫非妹妹是看妹夫如今高升了,和我们有了隔阂不成?”() ()
听康王氏这样说,王若弗脸上不由露出了为难的神情。
这时,华兰站起了身,朝王老太太、康王氏和康海丰行了一礼,接着挺直身子不卑不亢道:“禀姨母,不是母亲不说,实在是亲事未曾定下,不好说。
我们盛家、王家和康家都是清流之家,就算今日的话没被旁人听了去,但到底是私下议论,未免失了礼仪。”
华兰继续道:“不如这样,等过些日子媒人到家里来,到时候再请姨母来家里观照,不知姨母意下如何?”
“是极是极!”王若弗忙跟着华兰的话头,说道。
听华兰这样说,康王氏也不好继续往下深究,不然倒显得自己一个长辈不顾分寸,失了礼数,不咸不淡道:“这样也好,我也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人家能迎娶我的贤淑外甥女,我这個做姨母的,可要帮你好好把关。
不能让他们失了礼数!”
……
按照习俗,女儿归宁的那一天要吃个团圆饭。
中午时分。
盛紘和一家人正在吃着饭,却是看见自己大舅哥,王衍回来了。
心里当时就纳闷了。
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就算嫂嫂家的中饭早,也不至于这么早就归家吧?
不陪老丈人再叙叙话?
王衍自然是在妻子的娘家受了气,才急匆匆吃完饭,就赶回来了。
想当初,王夫人的母亲见女儿迟迟没有诞下男丁,所以五步一拜,十步一叩从枫霞山求来了送子观音。
但在当初康王氏要出嫁的时候,她直接强行把王夫人的送子观音索要了去。
自家女儿本就一直被小姑子刁难,现在更是连自家虔诚叩拜求来的送子观音都被抢了去,王夫人娘家自然是觉得王衍没有关心爱护好自己女儿,所以有些不待见王衍。
王衍也不是受气的脾气。
因此简单吃完饭,就匆匆赶了回来。
当然,出门在外,理由是自己找的。
王衍此刻就拉着王若弗的手“深情”道:
“我想着妹妹在外漂泊多年,如今总算是随着妹夫一起举家迁入汴京,心里就不由得激动。今天是妹妹你回汴京的第一顿归宁饭,一家人必须要一起吃!”
王若弗听了自然是感动不已。
以为自家哥哥是真的为了自己,才草草在妻子娘家吃完饭,立马赶了回来。
眼眶顿时红彤彤的,雾气在眼睛里氤氲,几乎要落下泪来。
盛紘听着面露狐疑。
自己这大舅哥什么时候和自己夫人感情这么好了?
而且这话听着……
怎么这么像自己在官场上说的场面话呢?
此刻,跟在王衍身后的王夫人看着眼前这幅手足情深的画面,不由在心里暗暗啐了一口。
如果她不是亲历者,还真信了自己丈夫的鬼话。
什么想自己妹妹。
还不是怕面对自己母亲质询的眼神?
看着王若弗一副内心被触动的表情。
王夫人不由得心里暗叹:要是两个小姑子都这般该多好!
偏偏都是一个爹娘生的。
怎么两人的性子这般天差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