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匹轻骑马一路沿着山道飞速掠过,带头之人一身金色流云铠甲,背后背着软剑,身后数人紧跟着。
他们身后不远处,数千匹骏马正迈着沉重的步伐,驮着沉重的粮草辎重,缓慢而坚定地向着目的地前进。
眨眼间,眼前星火点点,帐篷林立,正是中晋大营,守卫见是温且臣回来后忙放行,伴着阵阵马蹄声,几百人轻骑如道利箭般直切进来,温且臣一跃而下,还为来得及喘起,就见一人上前来说:“殿下,王爷要见您。”
温且臣点点头,跟随那人快步向帐内走去,刚一掀开帘子,就看见面前端坐在主位上,神色严肃,不怒自威,俨然一副久居高位之人该有的气势。
温熙宁看着自家外孙后怒道:“臭小子给老夫跪下。”
温且臣跪下后,低着头,不说话,也没有辩解什么,只是沉默地看着地面。
温熙宁沉声道:“你是老夫带大的孩子,你哪点心思以为可以瞒过哦?你私自去北堰要人放出尹欢,实则是跑去见袁姜离对不对?”
温熙宁说完后,便径直走到一旁坐下,端起桌上的茶杯,慢悠悠地抿了一口,一副不急不慢,游刃有余的模样,仿佛眼前跪着的人不是他外孙似的。
温且臣跪在原地,没有说话,也没有抬头看向自家外公,而是一直盯着地面上那双白色布鞋,一双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仿佛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一般。
温熙宁漠然道:“你想见那孩子,为何又要在城楼朝射去一箭?我的人说了,若能你有半分偏差,她的命就交代在哪里。”
温且臣跪在地上不语。
温熙宁怒道:“啊容为什么一碰上袁姜离的事情,总是乱了阵脚?”
温且臣依旧跪在地上,但此时却微微抬起头,看向自己外公,眼底满是不甘与愤恨,可嘴唇翕动了几下,最后还是没有开口说什么。
温熙宁开口道:“你恨她,却又恨得不彻底,你想要了她命,却又故意射偏,啊容你可知错?”
温且臣没有说话,只是低下头,双拳紧握,指尖泛白,整个人都在微微颤抖着。
温熙宁道:“我要是罚你,你可服?”
温且臣依旧没有说话,但身体却在颤抖得更加厉害,仿佛随时都会倒下一般。
温熙宁一挥手就有两个士兵按住他:“殿下擅自做主出兵,给我打,谁求情,连同谁一起罚。”
温且臣被按着跪在地上,双手被反剪着,几个士兵拿着鞭子狠狠抽打在他身上,发出一声声刺耳尖锐,令人毛骨悚然,头皮发麻。
弱三上前求情道:“王爷,我逼迫殿下出兵威胁袁姜离的,你要打就打我吧。”
温且臣听到弱三的声音,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但却依旧没有开口说话,也没有反抗,任由几个士兵用鞭子狠狠抽打在自己身上。
温熙宁沉声道:“弱三你因为自己的私事教唆啊容出兵,有没有想过大宛会埋伏?”
弱三咬着牙道: “我不后悔,就算有今日下场,也是我咎由自取。”
温熙宁拍手笑道:“好,这才是个汉子,好一个咎由自取,来人,给我罚。”
几个士兵停下手中动作,将弱三拉到自己面前,举起手中的鞭子狠狠抽打在他身上,鞭子划过皮肤,火辣辣地疼,就连骨头似乎都要被打碎一般。
弱三疼得闷哼一声,冷汗直冒,身体颤抖不止,却依旧咬牙坚持着,没有喊出一声痛来。
弱三忍着痛道: “殿下,是我对不住你,连累你一起受罚。”
温且臣听到弱三这话,眸光微闪,眼底闪过一丝复杂情绪,但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闭上双眼,不再看向弱三。
温熙宁笑道:“够硬气,不错,赏,给殿下十军棍,让他好好长长记性。”
士兵将开始轮流用棍子抽打在温且臣身上,一下又一下,毫不留情,温且臣咬紧牙关,紧咬着下唇,不让自己发出一点声音来,额头上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不断滑落,整个人看起来异常狼狈。
温且臣紧闭双眼,任由棍子打在自己身上,一声不吭,仿佛真的感觉不到疼痛一般,整个人透着一股倔强,一股不服输的劲。
温熙宁看着他道: “啊容你记住,这是对你擅自出兵的惩罚,下次要是再敢犯,不止是受罚这么简单,以后有你好看。”
温且臣虚弱道:“是啊容不对......应当受罚。”
温熙宁道: “你去见袁姜离我不管,但你必须保证自己的安全,从今天开始,我会派人随时监视你。”
温且臣躺在地上一言不发。
温熙宁道:“带他们两个下去,让大夫仔细看看。”
温且臣和弱三被士兵扶着离开,看着弱三,温熙宁脸色瞬间阴沉下来,眼底闪过一丝狠厉之色,但转瞬即逝,没有任何人发现。
温熙宁坐在椅子上,眸光微暗,盯着桌上那盏已经冷掉的茶水出神。
温且臣被抬回营帐后,军医仔细查看一番后,确定没有伤及要害,只需静养一段时间便可痊愈,这才放下心来,给他喂了一些药后,便退下休息去了。
而在离京的袁姜离,自从被温且臣一箭射中心口后,足有几日卧床不起。朝中人心惶惶,仅靠梁王一人苦撑大局。温且臣和袁姜离曾经是夫妻的这件事一时间传遍离京朝堂。
渐渐有风声传出,说温且臣一路从三元川打到青州外围,就是为了报复袁姜离。
这种流言越来越盛,甚至开始有人在街上偷偷讨论起温且臣和袁姜离的事。
凌戏一字不落地汇报给袁姜离听:“郡主,那个梁王真是狗仗人势,想把你囚禁起来,威胁温兄退兵。”
袁姜离面色苍白,讥讽一笑:“他那么恨我,怎么可能会退兵,就算温且臣愿意,他外祖父也不会同意,论狠谁能比得过广南王。”
凌戏气道:“那郡主就让那梁王小人得势?看他那嘴里真想给他一拳。”
袁姜离沉思片刻,面色阴晴不定,强撑一口气:“切莫意气用事,飓风快赶回来了,应该今夜就可以,再忍忍吧。”
袁姜离让凌戏退下,立刻吩咐部署,好在飓风赶回来的速度够快,否则,她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温且臣听完凌戏的汇报后,眉头紧皱,眸光阴沉,手中握着的毛笔一下下戳着面前的宣纸,纸上已经被戳了好几个洞。
这一夜,注定无眠。月色清冷,四下无人,温且臣独自站在院中,看着天空,心中思绪万千。
温且臣声音沉得可怕:“凌戏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都给我拖住袁姜离亲自领兵,我现在被我外祖父监视着,我会想到办法脱身。”
凌戏面色沉重: “温兄我有一事不明白,既然你在意郡主的生死,为何当初要在城楼上朝她射去那几箭。”
温且臣紧握腰间的玉璧,沉声道:“你就当是我恨她吧,请你一定要护住啊满。”
凌戏沉默片刻,最终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转身离开。
温且臣盯着身后的小院,又一次握紧了腰间玉璧,眼底闪过一丝狠厉,转身朝院外走去。
而此时在广南王府中,温珩宁正躺在太师椅上,喝着茶,悠闲自得,仿佛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之中一般。
平元十四年春,广南王领外孙带中晋退兵,弃锅留灶,军帐未曾带走,做出仍然留守的假态,等北军发现时,大宛趁机杀入青州,青州城破,北堰即将要亡,人人处于逃命之中。
北军溃不成军,在大宛铁骑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即使有人想要拼死一战,也只能以卵击石,无济于事,最终全军覆没,无一人生还,成为南边第一支被全歼的军队。
离京内,袁姜离带领凌戏,一路快马加鞭朝皇宫方向去,集市上的百姓只在袁姜离带人跃马急行悄悄避开,任谁也想不到北堰王朝颠覆在既。
此时皇宫内,群臣早已得知消息,此时正站在大殿之中,大殿外,禁卫军严阵以待,以防有人冲进来救驾,而殿内众人脸色阴沉,不发一言,气氛凝重压抑。
皇后袁午幼披头散发被一群大臣以护送名义要挟往马车上带,只见她奋力挣扎,一手抓自己的女儿,不让人将她们分开。
大臣齐齐跪下:“皇后娘娘,臣也是为了江山社稷,青州已破,大宛铁骑会随时攻入离京,纵是郡主手上有十万兵力也无力回天,恳请您跟我们走吧!”
袁午幼眉一条,气势瞬间凌厉起来,虽披头散发却丝毫不显下风,对他们讥笑道:“说的真好听,安全的地方?你们想用我威胁我妹妹,让她替你们去送死。”
梁王杨声道:“要怪就怪你妹妹利用了人中晋皇子的事情,若不是她,中晋怎么可能会退兵?要是中晋和大宛在僵持,我们就有胜算,当初她在凌家庄害了那么多大宛铁骑,大宛人又怎么会心甘情愿放过她?皇后娘娘,这一切都是你妹妹咎由自取,她就应该为我们北堰死。”
袁午幼静了一静,她一张张脸看过去,势必要记住这些人的嘴脸,随后她讥笑道:“你们有什么资格我妹妹?这些若不是她为了北堰四处奔破,离京早就任人宰割了,现在她的本事小了,你们群墙头草倒是倒打一把,北堰有你们这样的群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人,不亡也是个奇迹了。”
群臣对视一眼,眼见生死关头,被袁午幼不痛不痒骂几句又如何。
袁午幼双眼猩红: “你们有什么资格指责她!我问你们,北堰处于危险的时候你们在哪?为了北堰去借兵的为什么不是你们?因为你们贪生怕死,只会贪图享乐。”
群臣还要上前逼她就范时,她趁人乱抽出了随从的剑,等众人反应过来时,那柄剑已被她架在脖子上。
众登时不敢轻举妄动,要是袁午幼死了,再没人可以制衡袁姜离了,梁王面色大变道:“皇后,您这又是苦?”
袁午幼冷笑一声: “你们一直以为我妹妹受人所迫才会做出之前的事,可你们谁又知道我妹妹所做的一切的缘由?她为什么会去中晋!因为她不想让北堰卷入一场战乱,她不想让百姓遭受战火流离失所,她不想看着自己想守护的人在自己眼前,可这些却都被你们这些所谓的‘忠臣良将’视而不见。”
他们身后不远处,数千匹骏马正迈着沉重的步伐,驮着沉重的粮草辎重,缓慢而坚定地向着目的地前进。
眨眼间,眼前星火点点,帐篷林立,正是中晋大营,守卫见是温且臣回来后忙放行,伴着阵阵马蹄声,几百人轻骑如道利箭般直切进来,温且臣一跃而下,还为来得及喘起,就见一人上前来说:“殿下,王爷要见您。”
温且臣点点头,跟随那人快步向帐内走去,刚一掀开帘子,就看见面前端坐在主位上,神色严肃,不怒自威,俨然一副久居高位之人该有的气势。
温熙宁看着自家外孙后怒道:“臭小子给老夫跪下。”
温且臣跪下后,低着头,不说话,也没有辩解什么,只是沉默地看着地面。
温熙宁沉声道:“你是老夫带大的孩子,你哪点心思以为可以瞒过哦?你私自去北堰要人放出尹欢,实则是跑去见袁姜离对不对?”
温熙宁说完后,便径直走到一旁坐下,端起桌上的茶杯,慢悠悠地抿了一口,一副不急不慢,游刃有余的模样,仿佛眼前跪着的人不是他外孙似的。
温且臣跪在原地,没有说话,也没有抬头看向自家外公,而是一直盯着地面上那双白色布鞋,一双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仿佛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一般。
温熙宁漠然道:“你想见那孩子,为何又要在城楼朝射去一箭?我的人说了,若能你有半分偏差,她的命就交代在哪里。”
温且臣跪在地上不语。
温熙宁怒道:“啊容为什么一碰上袁姜离的事情,总是乱了阵脚?”
温且臣依旧跪在地上,但此时却微微抬起头,看向自己外公,眼底满是不甘与愤恨,可嘴唇翕动了几下,最后还是没有开口说什么。
温熙宁开口道:“你恨她,却又恨得不彻底,你想要了她命,却又故意射偏,啊容你可知错?”
温且臣没有说话,只是低下头,双拳紧握,指尖泛白,整个人都在微微颤抖着。
温熙宁道:“我要是罚你,你可服?”
温且臣依旧没有说话,但身体却在颤抖得更加厉害,仿佛随时都会倒下一般。
温熙宁一挥手就有两个士兵按住他:“殿下擅自做主出兵,给我打,谁求情,连同谁一起罚。”
温且臣被按着跪在地上,双手被反剪着,几个士兵拿着鞭子狠狠抽打在他身上,发出一声声刺耳尖锐,令人毛骨悚然,头皮发麻。
弱三上前求情道:“王爷,我逼迫殿下出兵威胁袁姜离的,你要打就打我吧。”
温且臣听到弱三的声音,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但却依旧没有开口说话,也没有反抗,任由几个士兵用鞭子狠狠抽打在自己身上。
温熙宁沉声道:“弱三你因为自己的私事教唆啊容出兵,有没有想过大宛会埋伏?”
弱三咬着牙道: “我不后悔,就算有今日下场,也是我咎由自取。”
温熙宁拍手笑道:“好,这才是个汉子,好一个咎由自取,来人,给我罚。”
几个士兵停下手中动作,将弱三拉到自己面前,举起手中的鞭子狠狠抽打在他身上,鞭子划过皮肤,火辣辣地疼,就连骨头似乎都要被打碎一般。
弱三疼得闷哼一声,冷汗直冒,身体颤抖不止,却依旧咬牙坚持着,没有喊出一声痛来。
弱三忍着痛道: “殿下,是我对不住你,连累你一起受罚。”
温且臣听到弱三这话,眸光微闪,眼底闪过一丝复杂情绪,但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闭上双眼,不再看向弱三。
温熙宁笑道:“够硬气,不错,赏,给殿下十军棍,让他好好长长记性。”
士兵将开始轮流用棍子抽打在温且臣身上,一下又一下,毫不留情,温且臣咬紧牙关,紧咬着下唇,不让自己发出一点声音来,额头上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不断滑落,整个人看起来异常狼狈。
温且臣紧闭双眼,任由棍子打在自己身上,一声不吭,仿佛真的感觉不到疼痛一般,整个人透着一股倔强,一股不服输的劲。
温熙宁看着他道: “啊容你记住,这是对你擅自出兵的惩罚,下次要是再敢犯,不止是受罚这么简单,以后有你好看。”
温且臣虚弱道:“是啊容不对......应当受罚。”
温熙宁道: “你去见袁姜离我不管,但你必须保证自己的安全,从今天开始,我会派人随时监视你。”
温且臣躺在地上一言不发。
温熙宁道:“带他们两个下去,让大夫仔细看看。”
温且臣和弱三被士兵扶着离开,看着弱三,温熙宁脸色瞬间阴沉下来,眼底闪过一丝狠厉之色,但转瞬即逝,没有任何人发现。
温熙宁坐在椅子上,眸光微暗,盯着桌上那盏已经冷掉的茶水出神。
温且臣被抬回营帐后,军医仔细查看一番后,确定没有伤及要害,只需静养一段时间便可痊愈,这才放下心来,给他喂了一些药后,便退下休息去了。
而在离京的袁姜离,自从被温且臣一箭射中心口后,足有几日卧床不起。朝中人心惶惶,仅靠梁王一人苦撑大局。温且臣和袁姜离曾经是夫妻的这件事一时间传遍离京朝堂。
渐渐有风声传出,说温且臣一路从三元川打到青州外围,就是为了报复袁姜离。
这种流言越来越盛,甚至开始有人在街上偷偷讨论起温且臣和袁姜离的事。
凌戏一字不落地汇报给袁姜离听:“郡主,那个梁王真是狗仗人势,想把你囚禁起来,威胁温兄退兵。”
袁姜离面色苍白,讥讽一笑:“他那么恨我,怎么可能会退兵,就算温且臣愿意,他外祖父也不会同意,论狠谁能比得过广南王。”
凌戏气道:“那郡主就让那梁王小人得势?看他那嘴里真想给他一拳。”
袁姜离沉思片刻,面色阴晴不定,强撑一口气:“切莫意气用事,飓风快赶回来了,应该今夜就可以,再忍忍吧。”
袁姜离让凌戏退下,立刻吩咐部署,好在飓风赶回来的速度够快,否则,她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温且臣听完凌戏的汇报后,眉头紧皱,眸光阴沉,手中握着的毛笔一下下戳着面前的宣纸,纸上已经被戳了好几个洞。
这一夜,注定无眠。月色清冷,四下无人,温且臣独自站在院中,看着天空,心中思绪万千。
温且臣声音沉得可怕:“凌戏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都给我拖住袁姜离亲自领兵,我现在被我外祖父监视着,我会想到办法脱身。”
凌戏面色沉重: “温兄我有一事不明白,既然你在意郡主的生死,为何当初要在城楼上朝她射去那几箭。”
温且臣紧握腰间的玉璧,沉声道:“你就当是我恨她吧,请你一定要护住啊满。”
凌戏沉默片刻,最终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转身离开。
温且臣盯着身后的小院,又一次握紧了腰间玉璧,眼底闪过一丝狠厉,转身朝院外走去。
而此时在广南王府中,温珩宁正躺在太师椅上,喝着茶,悠闲自得,仿佛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之中一般。
平元十四年春,广南王领外孙带中晋退兵,弃锅留灶,军帐未曾带走,做出仍然留守的假态,等北军发现时,大宛趁机杀入青州,青州城破,北堰即将要亡,人人处于逃命之中。
北军溃不成军,在大宛铁骑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即使有人想要拼死一战,也只能以卵击石,无济于事,最终全军覆没,无一人生还,成为南边第一支被全歼的军队。
离京内,袁姜离带领凌戏,一路快马加鞭朝皇宫方向去,集市上的百姓只在袁姜离带人跃马急行悄悄避开,任谁也想不到北堰王朝颠覆在既。
此时皇宫内,群臣早已得知消息,此时正站在大殿之中,大殿外,禁卫军严阵以待,以防有人冲进来救驾,而殿内众人脸色阴沉,不发一言,气氛凝重压抑。
皇后袁午幼披头散发被一群大臣以护送名义要挟往马车上带,只见她奋力挣扎,一手抓自己的女儿,不让人将她们分开。
大臣齐齐跪下:“皇后娘娘,臣也是为了江山社稷,青州已破,大宛铁骑会随时攻入离京,纵是郡主手上有十万兵力也无力回天,恳请您跟我们走吧!”
袁午幼眉一条,气势瞬间凌厉起来,虽披头散发却丝毫不显下风,对他们讥笑道:“说的真好听,安全的地方?你们想用我威胁我妹妹,让她替你们去送死。”
梁王杨声道:“要怪就怪你妹妹利用了人中晋皇子的事情,若不是她,中晋怎么可能会退兵?要是中晋和大宛在僵持,我们就有胜算,当初她在凌家庄害了那么多大宛铁骑,大宛人又怎么会心甘情愿放过她?皇后娘娘,这一切都是你妹妹咎由自取,她就应该为我们北堰死。”
袁午幼静了一静,她一张张脸看过去,势必要记住这些人的嘴脸,随后她讥笑道:“你们有什么资格我妹妹?这些若不是她为了北堰四处奔破,离京早就任人宰割了,现在她的本事小了,你们群墙头草倒是倒打一把,北堰有你们这样的群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人,不亡也是个奇迹了。”
群臣对视一眼,眼见生死关头,被袁午幼不痛不痒骂几句又如何。
袁午幼双眼猩红: “你们有什么资格指责她!我问你们,北堰处于危险的时候你们在哪?为了北堰去借兵的为什么不是你们?因为你们贪生怕死,只会贪图享乐。”
群臣还要上前逼她就范时,她趁人乱抽出了随从的剑,等众人反应过来时,那柄剑已被她架在脖子上。
众登时不敢轻举妄动,要是袁午幼死了,再没人可以制衡袁姜离了,梁王面色大变道:“皇后,您这又是苦?”
袁午幼冷笑一声: “你们一直以为我妹妹受人所迫才会做出之前的事,可你们谁又知道我妹妹所做的一切的缘由?她为什么会去中晋!因为她不想让北堰卷入一场战乱,她不想让百姓遭受战火流离失所,她不想看着自己想守护的人在自己眼前,可这些却都被你们这些所谓的‘忠臣良将’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