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姑娘?”姜姜手里拿着篮子,诧异他们的到来。
王朝朝站在她的身旁,背着背篓,手里拿着一把镰刀,“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听说大钧寺很灵验,就过来看看。”虽然林寻安猜测姜姜是内鬼,但是她的笑容实在是太让人有保护欲了,完全没有办法对她冷漠。
“林姑娘心中有所愿之事啊,我们也是。”
林寻安看向姜姜手里的篮子,“你拿着的是什么?”
姜姜下意识看了一眼手里的篮子,把它往林寻安跟前送去,“是一些野菜,我们刚才在山上采摘的。”
王朝朝解释道:“是给住在这里的徐老伯的。”
“徐老伯?”江暄看向不远处的屋舍。
“小姜、小朝,你们回来了?”一位年迈的老人从屋内走出来,手里拄着一根拐杖。
“嗯,我们还采了好多野菜回来。”姜姜朝徐老伯走去,又回过头向他们招手,示意他们一起过去。
她把手里的篮子递给王朝朝,将徐老伯扶到石凳上。
“我去把这些菜放好。”王朝朝一手拿着篮子一手提着镰刀,背着背篓,朝厨房走去。
“徐伯,他们是我和朝朝的朋友,碰巧遇见他们来大钧寺参拜。”
姜姜向徐老伯一一介绍四人,“这位林寻安姑娘是峋州人士,旁边的是她的弟弟林寻晞。”
“徐伯好。”姐弟二人向徐老伯问好。
“诶,乖孩子,两姐弟长得真水灵啊。”徐老伯笑呵呵地点头。
姜姜又指向江暄和闻子遇,“这两位是来自北州的,这位是江暄,这位是闻子遇。”
“徐伯好。”两人也有礼貌地回应。
“孩子们好,老头我这儿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哈哈哈。”徐老伯发出一阵爽朗地笑声。
王朝朝从厨房出来,又到杂物间拿出来几把凳子,“都是干净的凳子,大家坐吧。”
每人接下一把凳子坐下。
“徐伯,您是一个人住在这里么?”江暄问。
“是啊,我的儿女孙辈都在城里生活,隔段时间就来看看我这把老骨头。”
“您为什么不去和他们一起生活呢?”林寻安是孤儿,父母早逝,如果可以选择,她希望能够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徐老伯摇摇头,缓缓说道:“因为我要守着大钧寺。”
“嗯?”
“听说大钧寺建好后,国师选了当地的一家人守寺,就是徐伯您一家吧。”江暄问。
除妖之事迫在眉睫,江暄却选择在这个时候外出游玩,林寻安一开始便觉得他的目的不单纯,便一同来了大钧寺。
果不其然,他一早便调查了这里。
“没错,一百年前国师从几百人家中选中了我的祖辈。朝廷要求我们世世代代需要至少一人住在桃山上,守护大钧寺,作为补偿他们会每年发给我们一大笔钱。”
徐老伯两眼注空,出神似的回想着往事。
“听我的太爷爷说,当时我们家非常贫穷,国师选了我们家去守寺,那一大笔钱可以说是救了我们全家人的性命。”
“从那以后,我们便在桃山上安了家。”
江暄又问道:“您一直在这山上生活,很少知道山下的事吧?”
徐老伯摇摇头,“你别看我一辈子都生活在这山上,每天都有上山祭拜的香客,从他们的口中总是能听见一些安三县的事情。”
“只是听说最近“河伯”的事情,香客们都不再上山了。”
林寻安在一旁默不作声,只是不着痕迹地看了两眼姜姜,但她依旧面色如常。
“大钧寺是为河伯而建造的,您从小就生活在这儿,是否知道一些关于他的事情呢?”江暄果然问出了河伯的事。
徐老伯皱了皱眉头,右手摩挲着拐杖,思索着:“河伯……河伯……”
“我记得……有一本手记,上面记载了一些关于两百年前的事,小时候我的母亲总是把它当做故事讲给我们几个孩子听。”
“小朝,你去我的床下找找,有一个铁盒子,把它拿过来。”
“好。”
不一会儿王朝朝便从里屋出来,手里捧着一个陈旧的铁盒。
经过漫长的岁月,铁盒上面早已锈迹斑斑,还有一些不规整的压痕。
徐老伯接过铁盒,轻轻扫去上面的灰尘,将它放在石桌上,慢慢打开。
铁盒里面放着一些拨浪鼓之类的孩童的玩具,在玩具的下面,压着一本手记。
徐老伯移开手记上面的东西,将其取出。
手记已经非常古老了,书页泛黄,皱皱巴巴的,但是保存地很好,上面的字迹依然可以辨认。
徐老伯小心翼翼地翻找着,关于两百年前的那部分,“徐家祖上都是渔民,但是也很重视家中孩子的学识,会送他们去一些识字的先生那里学习。”
“因为不能系统地进行学习,所以先生要求他们每天写下见闻,保持学习氛围,因此也留下了许多不同人的随笔。”
“我的太爷爷将这些收集起来,用麻线缝起,做成了一本手记。”
徐老伯凭着一些模糊的记忆,翻到了关于两百年前的部分。
他看着上面的文字,儿时守在母亲身旁听故事的记忆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这篇,应该是那位“新娘”——徐姜儿所写。”
徐姜儿?
“您的意思是,您与徐姜儿是一脉血缘?”林寻晞的眼睛微张,嘴巴差点没合上。
大钧寺的守寺人居然和徐姜儿还有这层关系,他们离两百年前的真相越来越近了。
“是的,我的祖上便是徐姜儿的大伯。”
徐老伯对于自己与让安三县人心惶惶的河伯“新娘”有关系这件事,倒是不甚在意。
“小姜,徐老伯年纪大了,看不清上面的字了,你来念罢。”
徐伯说完,便将手记递给姜姜。
姜姜接过手记,念道:“嘉安三十七年,十月二十四日:未曾想过,我的哥哥为了十两银子,便将我卖给了仗势欺人的豪绅。”
原来徐姜儿是被她的哥哥卖给赵多材的,她的哥哥竟如此轻视这个妹妹吗!
『哥哥,当你将我当作赌注时,可曾有过一丝动摇,可曾怜惜过你的妹妹,可曾想过她是你血浓于水的亲妹妹。
当你输掉这场可笑的赌局时,你在想什么?
后悔将我卖掉,还是窃喜——借我攀附上了权贵?
你将那些恶魔带来,你认为我会因为你身上的伤痕,而原谅你吗?
我不会,永远也不会!
我恨你生性凉薄视亲情为钱财,我恨你像一个懦夫一样害怕面对便逃跑了!
我更恨,为什么我可以像一个物件一样被你们交易买卖!
明天我就将成为赵家的第九房小妾了,我写下它,也许你永远不会看见,也许你明天就会看见。
就算我将这份恨意带到碧落黄泉,也还是希望有一天你能因为我的死,肩负起照顾父亲母亲的责任。
妹姜儿绝笔』
姜姜拿着手记,愤愤不平,“徐姜儿真是一个不幸的人,被自己的哥哥亲手推进深渊。”
林寻安不知道在“河伯娶亲”的故事中,姜姜又扮演怎样的角色,让她以修士之身却愿意与妖同谋。
“徐姜儿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会是别人的所有物,他们怎么能拿她作为物件交易!”
王朝朝气愤地从姜姜手里拿过手记,将这上面的字看了一遍又一遍,却也只能从字里行间感到这位姑娘的悲凉。
“如果没有河伯,她是不是就会在新婚之夜与买她的赵多材同归于尽……”
她说,她要将这份恨意带到碧落黄泉……
手记在王朝朝手上被来回翻页,“等等!”
“这中间好像有什么东西!”
手记的其中两页纸被人粘到了一起,因为时间过了太久,上面的胶已经失去了粘性,被王朝朝翻弄开了。
他拿出被藏在其中的东西,是一张折好的纸,上面好像写着什么。
“有人在里面藏了一张纸。”
徐老伯瞅着王朝朝手里的纸,摇摇头,“我从来没见过它。”
是谁,又是在什么时候放进去的?
王朝朝展开这张纸,将上面的字一一念出。
『吾妹亲启:
小妹,你问我输掉这场可笑的赌局时,我在想什么?
我在想,我要永远失去你了。
我在害怕,我要永远失去你了——
我后悔自己当时鬼迷心窍,竟然将人生系在这虚无缥缈的赌桌之上。
我想要逃跑,可是这是赵多材精心设计的局,他又怎么会让我脱身。
当他们一拳一脚打在我的身上时,我想不如就这样交代在这里,好过赔上你的人生。
他们将半死不活的我拖回家,我却连你的眼睛也不敢看。
你那么生气却依然为我的伤口上药,我怎么还有脸留在这里……
赵多材找到我时,我才知道河伯在娶亲路上劫走了你。
他绑了我为人质,找了一群修士,和河伯在济水河畔开战。
你穿着红色的嫁衣与河伯站在河边,我又一次站在了你的对立面。
他们围攻河伯,场面混乱,一人趁机偷袭他,却被你用身体挡下了。
你倒在血泊里,像一个安静的瓷娃娃,一碰就会碎掉。
小妹,是我害死的你……
清明夜雨鸦悲啼,从此你我两相隔。
如果有来世,我会等着你回来。
记住,我会等着你回来。
兄遥手书』
王朝朝紧蹙眉头,他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个字迹,也许是巧合吧。
“徐遥写这封信,是在向徐姜儿忏悔吗,可是……人死如灯灭,又有什么用呢?”
姜姜嗤笑一声,道:“是啊,人活着的时候不好好珍惜,死了之后才后悔。不过是生时如梦,死如醉。”
“徐伯,您方才讲您从未见过这封信?”
比起徐遥对徐姜儿迟到的忏悔,林寻安更想要知道是谁将它藏进手记的。
“它若是早在夹页中,我孩童时便会将它翻出来了,不会一无所知。”
“如此说来,这封信被放进手记的时间,距今不超过一甲子。”
“应是这样了。”
跨越两百年,这两封书信重见天日,是否也预示着那段过往将被续写。
留下徐遥书信的又会是何人,他想要续写什么样的故事?
黄昏时分,林寻安一行人向徐老伯告辞,与姜姜、王朝朝同行回到李府。
明日李势便要为李云灿招亲,按照林寻安的推度,这李家新婿人选是重要的一环,她必然是要前去观望的。
王朝朝站在她的身旁,背着背篓,手里拿着一把镰刀,“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听说大钧寺很灵验,就过来看看。”虽然林寻安猜测姜姜是内鬼,但是她的笑容实在是太让人有保护欲了,完全没有办法对她冷漠。
“林姑娘心中有所愿之事啊,我们也是。”
林寻安看向姜姜手里的篮子,“你拿着的是什么?”
姜姜下意识看了一眼手里的篮子,把它往林寻安跟前送去,“是一些野菜,我们刚才在山上采摘的。”
王朝朝解释道:“是给住在这里的徐老伯的。”
“徐老伯?”江暄看向不远处的屋舍。
“小姜、小朝,你们回来了?”一位年迈的老人从屋内走出来,手里拄着一根拐杖。
“嗯,我们还采了好多野菜回来。”姜姜朝徐老伯走去,又回过头向他们招手,示意他们一起过去。
她把手里的篮子递给王朝朝,将徐老伯扶到石凳上。
“我去把这些菜放好。”王朝朝一手拿着篮子一手提着镰刀,背着背篓,朝厨房走去。
“徐伯,他们是我和朝朝的朋友,碰巧遇见他们来大钧寺参拜。”
姜姜向徐老伯一一介绍四人,“这位林寻安姑娘是峋州人士,旁边的是她的弟弟林寻晞。”
“徐伯好。”姐弟二人向徐老伯问好。
“诶,乖孩子,两姐弟长得真水灵啊。”徐老伯笑呵呵地点头。
姜姜又指向江暄和闻子遇,“这两位是来自北州的,这位是江暄,这位是闻子遇。”
“徐伯好。”两人也有礼貌地回应。
“孩子们好,老头我这儿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哈哈哈。”徐老伯发出一阵爽朗地笑声。
王朝朝从厨房出来,又到杂物间拿出来几把凳子,“都是干净的凳子,大家坐吧。”
每人接下一把凳子坐下。
“徐伯,您是一个人住在这里么?”江暄问。
“是啊,我的儿女孙辈都在城里生活,隔段时间就来看看我这把老骨头。”
“您为什么不去和他们一起生活呢?”林寻安是孤儿,父母早逝,如果可以选择,她希望能够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徐老伯摇摇头,缓缓说道:“因为我要守着大钧寺。”
“嗯?”
“听说大钧寺建好后,国师选了当地的一家人守寺,就是徐伯您一家吧。”江暄问。
除妖之事迫在眉睫,江暄却选择在这个时候外出游玩,林寻安一开始便觉得他的目的不单纯,便一同来了大钧寺。
果不其然,他一早便调查了这里。
“没错,一百年前国师从几百人家中选中了我的祖辈。朝廷要求我们世世代代需要至少一人住在桃山上,守护大钧寺,作为补偿他们会每年发给我们一大笔钱。”
徐老伯两眼注空,出神似的回想着往事。
“听我的太爷爷说,当时我们家非常贫穷,国师选了我们家去守寺,那一大笔钱可以说是救了我们全家人的性命。”
“从那以后,我们便在桃山上安了家。”
江暄又问道:“您一直在这山上生活,很少知道山下的事吧?”
徐老伯摇摇头,“你别看我一辈子都生活在这山上,每天都有上山祭拜的香客,从他们的口中总是能听见一些安三县的事情。”
“只是听说最近“河伯”的事情,香客们都不再上山了。”
林寻安在一旁默不作声,只是不着痕迹地看了两眼姜姜,但她依旧面色如常。
“大钧寺是为河伯而建造的,您从小就生活在这儿,是否知道一些关于他的事情呢?”江暄果然问出了河伯的事。
徐老伯皱了皱眉头,右手摩挲着拐杖,思索着:“河伯……河伯……”
“我记得……有一本手记,上面记载了一些关于两百年前的事,小时候我的母亲总是把它当做故事讲给我们几个孩子听。”
“小朝,你去我的床下找找,有一个铁盒子,把它拿过来。”
“好。”
不一会儿王朝朝便从里屋出来,手里捧着一个陈旧的铁盒。
经过漫长的岁月,铁盒上面早已锈迹斑斑,还有一些不规整的压痕。
徐老伯接过铁盒,轻轻扫去上面的灰尘,将它放在石桌上,慢慢打开。
铁盒里面放着一些拨浪鼓之类的孩童的玩具,在玩具的下面,压着一本手记。
徐老伯移开手记上面的东西,将其取出。
手记已经非常古老了,书页泛黄,皱皱巴巴的,但是保存地很好,上面的字迹依然可以辨认。
徐老伯小心翼翼地翻找着,关于两百年前的那部分,“徐家祖上都是渔民,但是也很重视家中孩子的学识,会送他们去一些识字的先生那里学习。”
“因为不能系统地进行学习,所以先生要求他们每天写下见闻,保持学习氛围,因此也留下了许多不同人的随笔。”
“我的太爷爷将这些收集起来,用麻线缝起,做成了一本手记。”
徐老伯凭着一些模糊的记忆,翻到了关于两百年前的部分。
他看着上面的文字,儿时守在母亲身旁听故事的记忆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这篇,应该是那位“新娘”——徐姜儿所写。”
徐姜儿?
“您的意思是,您与徐姜儿是一脉血缘?”林寻晞的眼睛微张,嘴巴差点没合上。
大钧寺的守寺人居然和徐姜儿还有这层关系,他们离两百年前的真相越来越近了。
“是的,我的祖上便是徐姜儿的大伯。”
徐老伯对于自己与让安三县人心惶惶的河伯“新娘”有关系这件事,倒是不甚在意。
“小姜,徐老伯年纪大了,看不清上面的字了,你来念罢。”
徐伯说完,便将手记递给姜姜。
姜姜接过手记,念道:“嘉安三十七年,十月二十四日:未曾想过,我的哥哥为了十两银子,便将我卖给了仗势欺人的豪绅。”
原来徐姜儿是被她的哥哥卖给赵多材的,她的哥哥竟如此轻视这个妹妹吗!
『哥哥,当你将我当作赌注时,可曾有过一丝动摇,可曾怜惜过你的妹妹,可曾想过她是你血浓于水的亲妹妹。
当你输掉这场可笑的赌局时,你在想什么?
后悔将我卖掉,还是窃喜——借我攀附上了权贵?
你将那些恶魔带来,你认为我会因为你身上的伤痕,而原谅你吗?
我不会,永远也不会!
我恨你生性凉薄视亲情为钱财,我恨你像一个懦夫一样害怕面对便逃跑了!
我更恨,为什么我可以像一个物件一样被你们交易买卖!
明天我就将成为赵家的第九房小妾了,我写下它,也许你永远不会看见,也许你明天就会看见。
就算我将这份恨意带到碧落黄泉,也还是希望有一天你能因为我的死,肩负起照顾父亲母亲的责任。
妹姜儿绝笔』
姜姜拿着手记,愤愤不平,“徐姜儿真是一个不幸的人,被自己的哥哥亲手推进深渊。”
林寻安不知道在“河伯娶亲”的故事中,姜姜又扮演怎样的角色,让她以修士之身却愿意与妖同谋。
“徐姜儿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会是别人的所有物,他们怎么能拿她作为物件交易!”
王朝朝气愤地从姜姜手里拿过手记,将这上面的字看了一遍又一遍,却也只能从字里行间感到这位姑娘的悲凉。
“如果没有河伯,她是不是就会在新婚之夜与买她的赵多材同归于尽……”
她说,她要将这份恨意带到碧落黄泉……
手记在王朝朝手上被来回翻页,“等等!”
“这中间好像有什么东西!”
手记的其中两页纸被人粘到了一起,因为时间过了太久,上面的胶已经失去了粘性,被王朝朝翻弄开了。
他拿出被藏在其中的东西,是一张折好的纸,上面好像写着什么。
“有人在里面藏了一张纸。”
徐老伯瞅着王朝朝手里的纸,摇摇头,“我从来没见过它。”
是谁,又是在什么时候放进去的?
王朝朝展开这张纸,将上面的字一一念出。
『吾妹亲启:
小妹,你问我输掉这场可笑的赌局时,我在想什么?
我在想,我要永远失去你了。
我在害怕,我要永远失去你了——
我后悔自己当时鬼迷心窍,竟然将人生系在这虚无缥缈的赌桌之上。
我想要逃跑,可是这是赵多材精心设计的局,他又怎么会让我脱身。
当他们一拳一脚打在我的身上时,我想不如就这样交代在这里,好过赔上你的人生。
他们将半死不活的我拖回家,我却连你的眼睛也不敢看。
你那么生气却依然为我的伤口上药,我怎么还有脸留在这里……
赵多材找到我时,我才知道河伯在娶亲路上劫走了你。
他绑了我为人质,找了一群修士,和河伯在济水河畔开战。
你穿着红色的嫁衣与河伯站在河边,我又一次站在了你的对立面。
他们围攻河伯,场面混乱,一人趁机偷袭他,却被你用身体挡下了。
你倒在血泊里,像一个安静的瓷娃娃,一碰就会碎掉。
小妹,是我害死的你……
清明夜雨鸦悲啼,从此你我两相隔。
如果有来世,我会等着你回来。
记住,我会等着你回来。
兄遥手书』
王朝朝紧蹙眉头,他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个字迹,也许是巧合吧。
“徐遥写这封信,是在向徐姜儿忏悔吗,可是……人死如灯灭,又有什么用呢?”
姜姜嗤笑一声,道:“是啊,人活着的时候不好好珍惜,死了之后才后悔。不过是生时如梦,死如醉。”
“徐伯,您方才讲您从未见过这封信?”
比起徐遥对徐姜儿迟到的忏悔,林寻安更想要知道是谁将它藏进手记的。
“它若是早在夹页中,我孩童时便会将它翻出来了,不会一无所知。”
“如此说来,这封信被放进手记的时间,距今不超过一甲子。”
“应是这样了。”
跨越两百年,这两封书信重见天日,是否也预示着那段过往将被续写。
留下徐遥书信的又会是何人,他想要续写什么样的故事?
黄昏时分,林寻安一行人向徐老伯告辞,与姜姜、王朝朝同行回到李府。
明日李势便要为李云灿招亲,按照林寻安的推度,这李家新婿人选是重要的一环,她必然是要前去观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