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心思不记仇,许多事隔夜就忘。
当徐雁北把竞赛试卷拍到于观南面前,那道无形的冰墙也跟着土崩瓦解。
于观南数学成绩很好。
从高一开始就参加各种数学竞赛,大大小小的奖也拿了不少。
碍于综合成绩的原因,他没有保送资格,但高考时有10分政策加分。
当初,人人都以为他会选理科。
因为会更有前途,可他不喜欢各种理科实验。
记得初中做生物实验时,他能把试管放酒精灯上烧焦。
高一做化学实验时,设备连接处没密封好,把试验台给弄炸了,连化学老师都吓得后脊发凉……
诸如此类的案例不在少数,看似笑话,实则后怕。
高二文理分班时,他便选文科留了下来。
他综合成绩虽并不是最拔尖的,但数学单科常年霸榜年级前三。
现在高三了,陈卉也不叫他去参赛了,但得了一些好试题还是会拿给他做,意在提升。
徐雁北投送试卷的举动让二人关系彻底破冰。
憋了几天的于观南狂刷存在感。
嘴里的话像开洪泄闸,说起来没完没了。
尽管大多时候都是他一个人在演独角戏。
“同桌,借你橡皮我用一下。”
“同桌,黑板左边那块笔记借我抄一下,反光我看不见。”
“同桌,我试卷落家里了,咱俩一起看看呗。”
……
渐渐,“同桌”这个词仿佛成了他给徐雁北的代名词。
每当他嘴里蹦出“同桌”两个字,她脑海里就会自动应答。
偶尔一两次还行,时间长了,她总有种被驯化的错觉。
当他再次开口,她无情打断道:“闭嘴,以后不许这样叫我!”
“那我该叫你什么?”于观南眨眨眼,浓密的睫毛微颤,眼神透着股无辜。
“我没有名字吗?”
难得她能多说几句话。
于观南诡笑一声,故意道:“那你叫什么啊?”
她回他一个白眼,“明知故问。”
男生嬉笑着,抬手去拿她面前的橡皮。
近在咫尺时,女生一把将橡皮掳走,攥在手心里。
“借我用一下嘛!”他语气微软,央求道:“再用一次。”
“……”徐雁北没好气道:“你自己没有橡皮吗?”
“我那个不好用,一擦试卷就破。”
徐雁北依旧不给,眼睛看向教室其他地方。
室内课桌摆放整齐,横向一共四排八组,纵向七排。
举目望去,每张课桌上都堆满了各种资料,视觉上也乱七八糟的。
大家伏案时瞧不见正脸,只留半颗发丝青黑的脑袋在书堆里晃来晃去。
人人都忙得停不下来。
这时,徐雁北注意到后排多了好几个空位,桌面清理得十分干净,连张纸屑都没有。
正纳闷时,一阵丁零当啷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走廊上闲聊放风的同学们突然惊呼起来,教室里的人也纷纷往外涌。
出于好奇,她也朝那边看了两眼。
人群拥挤,乌泱泱的人头里,一群身着民族盛装的身影一闪而过。
她也只瞥见一道绣工精致、色彩鲜亮的裙摆。
直到看见黑板旁挂的日历是九月中旬。
她终于反应过来:艺术生们集训冲刺的日子陆续到来。
明市一中每年都会特招一批艺术生和体育生。
而她们这届的特招生基本上集中在七、八、九这三个文科班。
尤其是七班人数最多,男俊女美。
没抢到橡皮的于观南手里转着笔,嗤声道:“一群花里胡哨的艺术生。”
徐雁北听了,一言不发。
也不知道艺术生哪里得罪了他。
一中历来都喜欢举办中秋晚会。
算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以班级为单位,独立自办,就图个热闹放松。
只要不把天花板掀了,大家怎么疯都行。
2012年的中秋节过得晚,当天恰逢月考,晚会只好提前一周举办。
周六晚上,文艺委员正站在台上主持节目。
当她报幕徐雁北的表演曲目时,角落里的于观南差点被嘴里的月饼噎住,一脸错愕。
徐雁北上台,从容接过话筒,唱的是《七里香》。
“雨下整夜,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窗台落叶,像我的思念厚厚一叠;几句是非,也无法将我的热情冷却,你出现在我诗的每一页……”
台上的她白色的连衣裙摆翩然而动,如她清澈的声线般拨人心弦。
歌毕,室内的欢呼声比音乐生潘书的还要热烈。
台下的于观南鼓着掌,眼睛一路追随。
那几句歌词不停在他脑海翻涌,每一个字都完美诠释了他深埋内心的想法。
少年不觉笑起来,眼弯如月。
然而,那抹纯净的笑落在旁人眼里,却显得水性杨花。
反正熊朝就是这么认为的。
他放下手里的月饼,贱兮兮地问:“于观南,你思|春了?”
于观南拍手动作一顿,骂道:“少放屁!”
“那你笑得那么浪|荡干嘛?”
“你才浪|荡!”
于观南伸手去揪熊朝头顶的自然卷,却被他机敏躲开。
徐雁北走过来,还没来得及坐下,熊朝立马找她告状。
“徐雁北,管好你同桌,他总欺负我。”
女生淡定地扫了他们一眼,没接话,一副“与我何干”的冷漠表情。
二人瞬间兴致阑珊。
冷不丁,她来了句,“他欺负你,你就揍回去啊!”
熊朝很听话,撑起身子,真的给于观南手臂来了一拳,脸上一副大仇得报的快意模样。
“呐,是你同桌让我打你的。”熊朝迅速撇清关系,缩回自己座位上,模样有点小怂。
徐雁北:“……”
桌子上不知什么时候洒了些橙汁。
徐雁北拉开书包才发现出门忘带纸巾了,准备找李茂云要一些。
“我这里有。”于观南叫住她,从外套兜里摸出来几张纸巾,皱巴巴的没了原本的模样。
徐雁北瞟了纸巾一眼,没有立刻去接。
熊朝彻底来了精神,扯着脖子鬼叫。
“于观南,这是你从厕所纸篓里淘来的吧,也好意思给女生用?”
于观南伸手,一把将熊朝的头按回去,“少……乱讲!”
停顿的语气里似有顾忌。
熊朝咯咯大笑,“哎哟,当着你同桌的面竟然连脏话都不敢说了,怂得嘞!”
话一出,连带旁边的人听了都低头闷笑。
熊朝的同桌林兮接过话头。
“好像是的,自从和徐雁北同桌,于观南的脸皮越来越薄,讲话都不敢带脏字了。”
“何止,性格都变得沉稳了……”熊朝继续补刀。
周围又是一阵爆笑。
于观南无奈地盯着后排,恨不得来一套降龙十八掌将这俩货打穿墙。
熊朝怕挨揍,连忙转移话题。
他问:“徐雁北同学,你怎么会想到在中秋晚会上唱歌的?”
徐雁北最终还是接过了于观南给的纸巾,边擦桌子边说:“就是想唱而已。”
“噢,唱得很好听。”
“谢谢。”
几天前,文艺委员找到她们七人,让她们必须选个代表出来表演节目,就算迎新了。
三个男生没主意,几个女孩推来推去也不愿意。
文艺委员当时说,“要是没有代表,那就全部上台表演《感恩的心》”
众人无语。
谁家中秋节表演《感恩的心》啊?
想想自己要傻不愣登地站在讲台上表演手势舞,听着煽情的歌要哭不哭的模样,还不如找个地洞钻进去呢!
几个人面面相觑,尴尬溢于言表。
最后,一直没说话的徐雁北揽下了这个任务。
台上的节目又开场了。
徐雁北瞥见了边上某群人晦暗又尖锐的眼神。
于观南心细,这段时间他也察觉到很多事不对劲。
特别是那群人与徐雁北之间的关系。
他很想问,但照女生的性子,问不出什么就算了,关键还不讨好。
最后,喉咙里的话又全部咽了回去。
坐了一会儿,徐雁北觉得教室里闷,便从后门偷偷溜了出去。
门刚开一条缝,外面的声浪潮水般涌来。
随之闯入视线的还有两个昏暗的身影。
楚钺和班长正靠在走廊栏杆上聊天。
从他们嘴角的弧度来看,应该是一次愉快的交谈。
听见响动,二人同时回头、
看到徐雁北,张延脸上的笑顿时没了踪影。
三人目光交错,却没一个人主动开口打招呼。
晚风轻拂,月色溶溶,画面像某段卡带的影像。
直到徐雁北平静地将目光收回,转身下楼后才恢复正常。
张延推了一下鼻梁上的镜框,说:“好冷!”
楚钺回他,“冷就多穿点!”
每个班级的窗户都被各种彩纸彩灯装饰一番。
整栋楼看起来五彩斑斓,灯光熠熠。
徐雁北走到四楼,发现旁边的一个班级竟装了个酒吧的霓虹灯。
灯影摇曳,音乐动感,一群人正尖叫着玩接火车游戏。
突然,对面廊上冒出一声歇斯底里的呐喊。
有人趁乱表白,大声喊出自己心仪之人的名字。
但无人回应,好不容易攒积的勇气就这样被风无情吹散。
然而,片刻的沉默后,这声呐喊像把复燃的烈火,彻底将晚会气氛推向高潮。
四合院式的走廊上迅速挤满了人。
起哄的口哨声顿时此起彼伏,尖锐刺耳。
徐雁北捂着耳朵跑到一楼,抱膝坐在教学楼侧面的水池边发呆。
暗香浮动,池子里的锦鲤跃出水面抢食飘落的桂花。
高一用的教室就在她的正对面。
里面的人却换成了稚嫩陌生的面孔,正蹦蹦跳跳载歌载舞,笑声恣意清澈。
其实,每年的中秋晚会,她都会唱歌。
高一那年唱张韶涵的,高二唱梁静茹的,现在唱周杰伦的。
刚进明市一中时,第一次中秋晚会上,她被同学们起哄推上台,硬着头皮唱了一首歌后,竟获得满堂彩。
小心脏扑通扑通地跳,她拉着刚认识的好朋友冯新月坐在水池边,边吃月饼边赏月。
二人聊着喜欢的动漫,喜欢的明星,将来要考什么样的大学……一切都那么新鲜。
可是,那件事后,冯新月退学了。
十班没了,徐雁北也变了。
当徐雁北把竞赛试卷拍到于观南面前,那道无形的冰墙也跟着土崩瓦解。
于观南数学成绩很好。
从高一开始就参加各种数学竞赛,大大小小的奖也拿了不少。
碍于综合成绩的原因,他没有保送资格,但高考时有10分政策加分。
当初,人人都以为他会选理科。
因为会更有前途,可他不喜欢各种理科实验。
记得初中做生物实验时,他能把试管放酒精灯上烧焦。
高一做化学实验时,设备连接处没密封好,把试验台给弄炸了,连化学老师都吓得后脊发凉……
诸如此类的案例不在少数,看似笑话,实则后怕。
高二文理分班时,他便选文科留了下来。
他综合成绩虽并不是最拔尖的,但数学单科常年霸榜年级前三。
现在高三了,陈卉也不叫他去参赛了,但得了一些好试题还是会拿给他做,意在提升。
徐雁北投送试卷的举动让二人关系彻底破冰。
憋了几天的于观南狂刷存在感。
嘴里的话像开洪泄闸,说起来没完没了。
尽管大多时候都是他一个人在演独角戏。
“同桌,借你橡皮我用一下。”
“同桌,黑板左边那块笔记借我抄一下,反光我看不见。”
“同桌,我试卷落家里了,咱俩一起看看呗。”
……
渐渐,“同桌”这个词仿佛成了他给徐雁北的代名词。
每当他嘴里蹦出“同桌”两个字,她脑海里就会自动应答。
偶尔一两次还行,时间长了,她总有种被驯化的错觉。
当他再次开口,她无情打断道:“闭嘴,以后不许这样叫我!”
“那我该叫你什么?”于观南眨眨眼,浓密的睫毛微颤,眼神透着股无辜。
“我没有名字吗?”
难得她能多说几句话。
于观南诡笑一声,故意道:“那你叫什么啊?”
她回他一个白眼,“明知故问。”
男生嬉笑着,抬手去拿她面前的橡皮。
近在咫尺时,女生一把将橡皮掳走,攥在手心里。
“借我用一下嘛!”他语气微软,央求道:“再用一次。”
“……”徐雁北没好气道:“你自己没有橡皮吗?”
“我那个不好用,一擦试卷就破。”
徐雁北依旧不给,眼睛看向教室其他地方。
室内课桌摆放整齐,横向一共四排八组,纵向七排。
举目望去,每张课桌上都堆满了各种资料,视觉上也乱七八糟的。
大家伏案时瞧不见正脸,只留半颗发丝青黑的脑袋在书堆里晃来晃去。
人人都忙得停不下来。
这时,徐雁北注意到后排多了好几个空位,桌面清理得十分干净,连张纸屑都没有。
正纳闷时,一阵丁零当啷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走廊上闲聊放风的同学们突然惊呼起来,教室里的人也纷纷往外涌。
出于好奇,她也朝那边看了两眼。
人群拥挤,乌泱泱的人头里,一群身着民族盛装的身影一闪而过。
她也只瞥见一道绣工精致、色彩鲜亮的裙摆。
直到看见黑板旁挂的日历是九月中旬。
她终于反应过来:艺术生们集训冲刺的日子陆续到来。
明市一中每年都会特招一批艺术生和体育生。
而她们这届的特招生基本上集中在七、八、九这三个文科班。
尤其是七班人数最多,男俊女美。
没抢到橡皮的于观南手里转着笔,嗤声道:“一群花里胡哨的艺术生。”
徐雁北听了,一言不发。
也不知道艺术生哪里得罪了他。
一中历来都喜欢举办中秋晚会。
算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以班级为单位,独立自办,就图个热闹放松。
只要不把天花板掀了,大家怎么疯都行。
2012年的中秋节过得晚,当天恰逢月考,晚会只好提前一周举办。
周六晚上,文艺委员正站在台上主持节目。
当她报幕徐雁北的表演曲目时,角落里的于观南差点被嘴里的月饼噎住,一脸错愕。
徐雁北上台,从容接过话筒,唱的是《七里香》。
“雨下整夜,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窗台落叶,像我的思念厚厚一叠;几句是非,也无法将我的热情冷却,你出现在我诗的每一页……”
台上的她白色的连衣裙摆翩然而动,如她清澈的声线般拨人心弦。
歌毕,室内的欢呼声比音乐生潘书的还要热烈。
台下的于观南鼓着掌,眼睛一路追随。
那几句歌词不停在他脑海翻涌,每一个字都完美诠释了他深埋内心的想法。
少年不觉笑起来,眼弯如月。
然而,那抹纯净的笑落在旁人眼里,却显得水性杨花。
反正熊朝就是这么认为的。
他放下手里的月饼,贱兮兮地问:“于观南,你思|春了?”
于观南拍手动作一顿,骂道:“少放屁!”
“那你笑得那么浪|荡干嘛?”
“你才浪|荡!”
于观南伸手去揪熊朝头顶的自然卷,却被他机敏躲开。
徐雁北走过来,还没来得及坐下,熊朝立马找她告状。
“徐雁北,管好你同桌,他总欺负我。”
女生淡定地扫了他们一眼,没接话,一副“与我何干”的冷漠表情。
二人瞬间兴致阑珊。
冷不丁,她来了句,“他欺负你,你就揍回去啊!”
熊朝很听话,撑起身子,真的给于观南手臂来了一拳,脸上一副大仇得报的快意模样。
“呐,是你同桌让我打你的。”熊朝迅速撇清关系,缩回自己座位上,模样有点小怂。
徐雁北:“……”
桌子上不知什么时候洒了些橙汁。
徐雁北拉开书包才发现出门忘带纸巾了,准备找李茂云要一些。
“我这里有。”于观南叫住她,从外套兜里摸出来几张纸巾,皱巴巴的没了原本的模样。
徐雁北瞟了纸巾一眼,没有立刻去接。
熊朝彻底来了精神,扯着脖子鬼叫。
“于观南,这是你从厕所纸篓里淘来的吧,也好意思给女生用?”
于观南伸手,一把将熊朝的头按回去,“少……乱讲!”
停顿的语气里似有顾忌。
熊朝咯咯大笑,“哎哟,当着你同桌的面竟然连脏话都不敢说了,怂得嘞!”
话一出,连带旁边的人听了都低头闷笑。
熊朝的同桌林兮接过话头。
“好像是的,自从和徐雁北同桌,于观南的脸皮越来越薄,讲话都不敢带脏字了。”
“何止,性格都变得沉稳了……”熊朝继续补刀。
周围又是一阵爆笑。
于观南无奈地盯着后排,恨不得来一套降龙十八掌将这俩货打穿墙。
熊朝怕挨揍,连忙转移话题。
他问:“徐雁北同学,你怎么会想到在中秋晚会上唱歌的?”
徐雁北最终还是接过了于观南给的纸巾,边擦桌子边说:“就是想唱而已。”
“噢,唱得很好听。”
“谢谢。”
几天前,文艺委员找到她们七人,让她们必须选个代表出来表演节目,就算迎新了。
三个男生没主意,几个女孩推来推去也不愿意。
文艺委员当时说,“要是没有代表,那就全部上台表演《感恩的心》”
众人无语。
谁家中秋节表演《感恩的心》啊?
想想自己要傻不愣登地站在讲台上表演手势舞,听着煽情的歌要哭不哭的模样,还不如找个地洞钻进去呢!
几个人面面相觑,尴尬溢于言表。
最后,一直没说话的徐雁北揽下了这个任务。
台上的节目又开场了。
徐雁北瞥见了边上某群人晦暗又尖锐的眼神。
于观南心细,这段时间他也察觉到很多事不对劲。
特别是那群人与徐雁北之间的关系。
他很想问,但照女生的性子,问不出什么就算了,关键还不讨好。
最后,喉咙里的话又全部咽了回去。
坐了一会儿,徐雁北觉得教室里闷,便从后门偷偷溜了出去。
门刚开一条缝,外面的声浪潮水般涌来。
随之闯入视线的还有两个昏暗的身影。
楚钺和班长正靠在走廊栏杆上聊天。
从他们嘴角的弧度来看,应该是一次愉快的交谈。
听见响动,二人同时回头、
看到徐雁北,张延脸上的笑顿时没了踪影。
三人目光交错,却没一个人主动开口打招呼。
晚风轻拂,月色溶溶,画面像某段卡带的影像。
直到徐雁北平静地将目光收回,转身下楼后才恢复正常。
张延推了一下鼻梁上的镜框,说:“好冷!”
楚钺回他,“冷就多穿点!”
每个班级的窗户都被各种彩纸彩灯装饰一番。
整栋楼看起来五彩斑斓,灯光熠熠。
徐雁北走到四楼,发现旁边的一个班级竟装了个酒吧的霓虹灯。
灯影摇曳,音乐动感,一群人正尖叫着玩接火车游戏。
突然,对面廊上冒出一声歇斯底里的呐喊。
有人趁乱表白,大声喊出自己心仪之人的名字。
但无人回应,好不容易攒积的勇气就这样被风无情吹散。
然而,片刻的沉默后,这声呐喊像把复燃的烈火,彻底将晚会气氛推向高潮。
四合院式的走廊上迅速挤满了人。
起哄的口哨声顿时此起彼伏,尖锐刺耳。
徐雁北捂着耳朵跑到一楼,抱膝坐在教学楼侧面的水池边发呆。
暗香浮动,池子里的锦鲤跃出水面抢食飘落的桂花。
高一用的教室就在她的正对面。
里面的人却换成了稚嫩陌生的面孔,正蹦蹦跳跳载歌载舞,笑声恣意清澈。
其实,每年的中秋晚会,她都会唱歌。
高一那年唱张韶涵的,高二唱梁静茹的,现在唱周杰伦的。
刚进明市一中时,第一次中秋晚会上,她被同学们起哄推上台,硬着头皮唱了一首歌后,竟获得满堂彩。
小心脏扑通扑通地跳,她拉着刚认识的好朋友冯新月坐在水池边,边吃月饼边赏月。
二人聊着喜欢的动漫,喜欢的明星,将来要考什么样的大学……一切都那么新鲜。
可是,那件事后,冯新月退学了。
十班没了,徐雁北也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