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霁安得逞的笑意凝在嘴角,看着那道决绝而去的高挑身影慌了神。
那双明亮的眼中透出的失望和无奈让他心惊。
顾得不许多,他迅速起身上前一把握住秦颐一的手腕,“别走。”
回想起秦颐一方才说的话,路霁安脑中飞快思索着两人起争端时的言语,试图找出导致两人这样的症结。
既然不是因为自己因“毒酒”一事骗他而难受,那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那日自己泡冷水意图博取她关心的场面在脑中浮现,明明已经派人去知会她了,也听说她到了府门口,可偏偏她没有踏进府中半步。
在联想起之前的她说的要他好好注重自己身子,而他以为只是她嘴上说说,并未放在心中的话,电光火石之间,路霁安总算是明白了。
“你别走,我明白了,日后不会再犯!”路霁安着急道,语气带着少有的急迫。
秦颐一泪盈于睫,两人因一点小事闹成这样,她自己也不好受。
她闻声回头,看着路霁安一字一句道:“你当真知道我为何这般生气?”
路霁安看着小公主湿了的眼眶,有些心疼,点点头道:“之前不知,现在明白了。”
“那你说说看。”见路霁安这态度,秦颐一在最初的气愤之后也慢慢冷静下来。
“我不该不将自己的身体当回事,让你担心。”他觑着秦颐一的表情,斟酌着开口。
听他这样说,秦颐一总算是舒了一口气,她是真怕这人始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她都说了这么多次他还是不放在心上,若是不让他自己察觉她对这件事的在意,那这样的症结始终存在,日后这人只会变本加厉。
见面前的人神色放松下来,路霁安试探着将自己的手缓缓上移,另一只手放在那纤细的腰上,见身前的人没有抗拒,两手微微用力便将人搂在怀中。
鼻尖是熟悉的馨香,路霁安心中的大石总算落下。
这下可算和好了吧!
秦颐一顺从地依偎在路霁安宽阔的怀中,感受着久违的舒适。
两人静静呆了一会儿,秦颐一才恍然,路霁安这厮还没穿衣服。
她从他怀中挣脱,看着路霁安严肃道:“把衣裳穿好。”
好不容易将人哄好的路霁安不敢有异议,立即将身上那乱七八糟的东西取下来,随手扯了一件衣裳穿上,继而又将人搂在怀中。
见他如此,秦颐一也由着他去了,靠在男人怀中,听着他的心跳,开口道:“路霁安,若是日后你再这般不爱惜自己,我定不会就这般轻拿轻放。”
耳边响起一声闷闷的“嗯”。
随后又听男人道:“我不知道你在意的是这个。”
秦颐一无奈,直起身看着路霁安认真道:“从前的你如何我管不了,但如今的你、还有今后的你都有我,若是你继续这么糟蹋自己,真离我而去了,你让我怎么办?”
适当的示弱总是有一定的好处。
果不其然,在两人互不搭理多日后,她这么软硬兼施一番,路霁安的确认真思索良久。
这些话在两人逐渐熟识之时她便说过,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要想活着,自然得有副好身体。
但那时的他不过一笑置之,小公主高高在上惯了,哪里能够体会人家疾苦,不过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样的话不过是客套而已,曾经的宣平侯如此,身边的许多人也是如此,在这样关怀的背后,还不知是怎样的算计。
虽然他不觉得秦颐一会算计他,但或许是习惯使然,他的确不将这些话放在心上。
比之从前,现在有了小公主的他已然收敛很多,他也想要陪着她到老。
只是他有所不知的是,小公主竟然对他在乎到这样的地步。
心中忽然涌过一股股暖流,路霁安收紧手,将人搂得更紧,应声道:“我知道了,日后绝不会这样。”
想了想,又道:“以后只要是你说过的话,我定牢牢记在心上。”
他从来不知,前半生从未得到过多少关怀的自己,如今只是因为一点小病小痛便被人如此惦记。
男人勾起唇角,眼中的光彩耀眼夺目。
***
和好后的两人又恢复了从前的模样,公主府头顶压抑的天色总算是变得晴朗起来。
这日,秦颐一和秦颐甄难得闲下来,两人聚在公主府的花园品茶。
“说起这事啊,还不得不提到陈既。”秦颐甄道。
闻言,秦颐一疑惑地看过去,显然不知这件事关陈既什么事。
“路霁安竟然没跟你说?”秦颐甄好笑道,“想来也是,这件事的确不好说。”
秦颐一被她吊起胃口,忙道:“怎么回事,怎么会与陈既有关?”
于是,秦颐甄便将自家驸马出得馊主意抖落个干净,听得秦颐一哭笑不得。
她就奇怪这路霁安怎么忽然来这么一下,实在是与他平日的风格不符啊。
“其实,我后来觉得这件事似乎是我小题大做了。”秦颐一想了想,“只要两人好好谈一次也就可以,不必闹到这种地步的,还害得父皇、母妃跟着担心。”
人总是会为自己做过的许多事后悔,此刻的秦颐一便是如此,这几日两人的如胶似漆,更显得觉得前些日子的冷战那么多余,明明只要好好说清楚就行的事,偏偏被她搞得那么复杂。
看着她有些黯然的脸,秦颐甄没好气道:“若是能够说得通,以你的性格还会闹成那样?路霁安用苦肉计一事,单单是我知道的便不止一次,你说过多少次你自己还记得吗?”
“虽说这次闹得是有些大,至少效果有了,日后他只要一想到那种损招,便会想到你俩这一次的争吵,若是诚心悔过,自然不会有下次。”
“事已至此,只要能够阻止他的这种行为就是好的,不必过于纠结不是么?”秦颐甄亲手递了一块精致的糕点给秦颐一,宽慰道。
秦颐一听着这话陷入沉思,路霁安这人或许是自幼所形成的性格影响,骨子里始终带着自卑,从不觉得别人会义无反顾的对他好,所以两人在一起后,一旦发生矛盾,他总是以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博得她的关心,以此来证明她对他的在意。
的确,事情都已经解决了,她在此反复纠结也无用。
“你这是怎么了?”秦颐甄看着秦颐一陷入沉思的模样问道,“从前的你可不是这般模样啊?”
怎么会为了这么一点事就如此纠结呢?
秦颐一闻声回神,抬起眼看向秦颐甄,口中自然而然问道:“五姐,你说我对路霁安是不是不够上心,所以、所以他才总是想尽办法来证明我对他的心意?”
仔细想想,这一段感情里,义无反顾向前的人始终是路霁安,而她不是担忧就是逃避,哪怕后来答应成婚,也是路霁安用一杯“毒酒”换来的。
他们之间,她似乎一直是被动的。
面前人的那双大眼睛里透着迷茫和无措,秦颐甄笑了笑。
抬起身前的茶杯,茶汤清亮,散发着阵阵幽香。
“好水配好茶,但只要是水,这茶也能够发挥自己的价值,只是或多或少的差别。”
她将青瓷茶杯拿在指尖端详,缓缓道:“夫妻之间也是如此,遵循父母之命的人不在少数,但也有人将日子过得红火,你与路霁安两情相悦,我觉得倒是不必在乎这么多,日子久了,自会见真章。”
秦颐一闻言沉默。
“你若是实在不放心,好好找他谈一次,两人将话说开便好,你都嫁给他了,还怕你跑了不成。”秦颐甄打趣道。
秦颐一抿抿唇,她想的的确是若两人实在合不来,她便和离。
如今看来,路霁安知道她这样的想法,所以总是处处小心,生怕她跑了。
叹了口气,秦颐一点点头。
还是顺其自然吧,日后她还是对路霁安多上几分心,省的这人乱七八糟想一堆,没有安全感。
姐妹两人在芳香四溢的花园中聊得开心,不多时便有人前来禀报,说是周姑娘到了。
她们两人与周如清的关系不错,时不时便会约着赏花喝茶,只是两人有些忙,这样的机会不多。
所以趁着今日闲暇,便约了人出来。
周如清一身淡紫色罗裙,款款而来,原本时常苍白的脸色好了不少。
“周姐姐快坐。”秦颐一、秦颐甄两人连忙起身相迎。
周如清见此,连忙见礼。
秦颐一将人扶起,道:“周姐姐若还是跟我们如此客套,日后倒是不敢相邀了。”
闻言,周如清笑了起来,连忙道:“习惯了,日后不与殿下见外便是。”
三人落座,聊起了周如清最近在做的事。
“已经编了一半了?”秦颐一惊呼出声,“周姐姐,你可真是厉害,若是有朝一日女子科举能够成功,你定能够有着巨大成就!”
她有些激动,没想到周如清动作如此快,由此看来,周如清果然不负京城第一才女的称号。
“当真?”秦颐甄也难掩震惊。
要知道编纂史书可不是那般容易的事,大齐的历史不算悠久,编纂程度较为简单,但前朝因着战乱,史书丢失,只能全凭其他书籍查阅,就算是如此,周如清都在两年内编了一半之多,怎能不令人惊叹。
那双明亮的眼中透出的失望和无奈让他心惊。
顾得不许多,他迅速起身上前一把握住秦颐一的手腕,“别走。”
回想起秦颐一方才说的话,路霁安脑中飞快思索着两人起争端时的言语,试图找出导致两人这样的症结。
既然不是因为自己因“毒酒”一事骗他而难受,那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那日自己泡冷水意图博取她关心的场面在脑中浮现,明明已经派人去知会她了,也听说她到了府门口,可偏偏她没有踏进府中半步。
在联想起之前的她说的要他好好注重自己身子,而他以为只是她嘴上说说,并未放在心中的话,电光火石之间,路霁安总算是明白了。
“你别走,我明白了,日后不会再犯!”路霁安着急道,语气带着少有的急迫。
秦颐一泪盈于睫,两人因一点小事闹成这样,她自己也不好受。
她闻声回头,看着路霁安一字一句道:“你当真知道我为何这般生气?”
路霁安看着小公主湿了的眼眶,有些心疼,点点头道:“之前不知,现在明白了。”
“那你说说看。”见路霁安这态度,秦颐一在最初的气愤之后也慢慢冷静下来。
“我不该不将自己的身体当回事,让你担心。”他觑着秦颐一的表情,斟酌着开口。
听他这样说,秦颐一总算是舒了一口气,她是真怕这人始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她都说了这么多次他还是不放在心上,若是不让他自己察觉她对这件事的在意,那这样的症结始终存在,日后这人只会变本加厉。
见面前的人神色放松下来,路霁安试探着将自己的手缓缓上移,另一只手放在那纤细的腰上,见身前的人没有抗拒,两手微微用力便将人搂在怀中。
鼻尖是熟悉的馨香,路霁安心中的大石总算落下。
这下可算和好了吧!
秦颐一顺从地依偎在路霁安宽阔的怀中,感受着久违的舒适。
两人静静呆了一会儿,秦颐一才恍然,路霁安这厮还没穿衣服。
她从他怀中挣脱,看着路霁安严肃道:“把衣裳穿好。”
好不容易将人哄好的路霁安不敢有异议,立即将身上那乱七八糟的东西取下来,随手扯了一件衣裳穿上,继而又将人搂在怀中。
见他如此,秦颐一也由着他去了,靠在男人怀中,听着他的心跳,开口道:“路霁安,若是日后你再这般不爱惜自己,我定不会就这般轻拿轻放。”
耳边响起一声闷闷的“嗯”。
随后又听男人道:“我不知道你在意的是这个。”
秦颐一无奈,直起身看着路霁安认真道:“从前的你如何我管不了,但如今的你、还有今后的你都有我,若是你继续这么糟蹋自己,真离我而去了,你让我怎么办?”
适当的示弱总是有一定的好处。
果不其然,在两人互不搭理多日后,她这么软硬兼施一番,路霁安的确认真思索良久。
这些话在两人逐渐熟识之时她便说过,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要想活着,自然得有副好身体。
但那时的他不过一笑置之,小公主高高在上惯了,哪里能够体会人家疾苦,不过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样的话不过是客套而已,曾经的宣平侯如此,身边的许多人也是如此,在这样关怀的背后,还不知是怎样的算计。
虽然他不觉得秦颐一会算计他,但或许是习惯使然,他的确不将这些话放在心上。
比之从前,现在有了小公主的他已然收敛很多,他也想要陪着她到老。
只是他有所不知的是,小公主竟然对他在乎到这样的地步。
心中忽然涌过一股股暖流,路霁安收紧手,将人搂得更紧,应声道:“我知道了,日后绝不会这样。”
想了想,又道:“以后只要是你说过的话,我定牢牢记在心上。”
他从来不知,前半生从未得到过多少关怀的自己,如今只是因为一点小病小痛便被人如此惦记。
男人勾起唇角,眼中的光彩耀眼夺目。
***
和好后的两人又恢复了从前的模样,公主府头顶压抑的天色总算是变得晴朗起来。
这日,秦颐一和秦颐甄难得闲下来,两人聚在公主府的花园品茶。
“说起这事啊,还不得不提到陈既。”秦颐甄道。
闻言,秦颐一疑惑地看过去,显然不知这件事关陈既什么事。
“路霁安竟然没跟你说?”秦颐甄好笑道,“想来也是,这件事的确不好说。”
秦颐一被她吊起胃口,忙道:“怎么回事,怎么会与陈既有关?”
于是,秦颐甄便将自家驸马出得馊主意抖落个干净,听得秦颐一哭笑不得。
她就奇怪这路霁安怎么忽然来这么一下,实在是与他平日的风格不符啊。
“其实,我后来觉得这件事似乎是我小题大做了。”秦颐一想了想,“只要两人好好谈一次也就可以,不必闹到这种地步的,还害得父皇、母妃跟着担心。”
人总是会为自己做过的许多事后悔,此刻的秦颐一便是如此,这几日两人的如胶似漆,更显得觉得前些日子的冷战那么多余,明明只要好好说清楚就行的事,偏偏被她搞得那么复杂。
看着她有些黯然的脸,秦颐甄没好气道:“若是能够说得通,以你的性格还会闹成那样?路霁安用苦肉计一事,单单是我知道的便不止一次,你说过多少次你自己还记得吗?”
“虽说这次闹得是有些大,至少效果有了,日后他只要一想到那种损招,便会想到你俩这一次的争吵,若是诚心悔过,自然不会有下次。”
“事已至此,只要能够阻止他的这种行为就是好的,不必过于纠结不是么?”秦颐甄亲手递了一块精致的糕点给秦颐一,宽慰道。
秦颐一听着这话陷入沉思,路霁安这人或许是自幼所形成的性格影响,骨子里始终带着自卑,从不觉得别人会义无反顾的对他好,所以两人在一起后,一旦发生矛盾,他总是以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博得她的关心,以此来证明她对他的在意。
的确,事情都已经解决了,她在此反复纠结也无用。
“你这是怎么了?”秦颐甄看着秦颐一陷入沉思的模样问道,“从前的你可不是这般模样啊?”
怎么会为了这么一点事就如此纠结呢?
秦颐一闻声回神,抬起眼看向秦颐甄,口中自然而然问道:“五姐,你说我对路霁安是不是不够上心,所以、所以他才总是想尽办法来证明我对他的心意?”
仔细想想,这一段感情里,义无反顾向前的人始终是路霁安,而她不是担忧就是逃避,哪怕后来答应成婚,也是路霁安用一杯“毒酒”换来的。
他们之间,她似乎一直是被动的。
面前人的那双大眼睛里透着迷茫和无措,秦颐甄笑了笑。
抬起身前的茶杯,茶汤清亮,散发着阵阵幽香。
“好水配好茶,但只要是水,这茶也能够发挥自己的价值,只是或多或少的差别。”
她将青瓷茶杯拿在指尖端详,缓缓道:“夫妻之间也是如此,遵循父母之命的人不在少数,但也有人将日子过得红火,你与路霁安两情相悦,我觉得倒是不必在乎这么多,日子久了,自会见真章。”
秦颐一闻言沉默。
“你若是实在不放心,好好找他谈一次,两人将话说开便好,你都嫁给他了,还怕你跑了不成。”秦颐甄打趣道。
秦颐一抿抿唇,她想的的确是若两人实在合不来,她便和离。
如今看来,路霁安知道她这样的想法,所以总是处处小心,生怕她跑了。
叹了口气,秦颐一点点头。
还是顺其自然吧,日后她还是对路霁安多上几分心,省的这人乱七八糟想一堆,没有安全感。
姐妹两人在芳香四溢的花园中聊得开心,不多时便有人前来禀报,说是周姑娘到了。
她们两人与周如清的关系不错,时不时便会约着赏花喝茶,只是两人有些忙,这样的机会不多。
所以趁着今日闲暇,便约了人出来。
周如清一身淡紫色罗裙,款款而来,原本时常苍白的脸色好了不少。
“周姐姐快坐。”秦颐一、秦颐甄两人连忙起身相迎。
周如清见此,连忙见礼。
秦颐一将人扶起,道:“周姐姐若还是跟我们如此客套,日后倒是不敢相邀了。”
闻言,周如清笑了起来,连忙道:“习惯了,日后不与殿下见外便是。”
三人落座,聊起了周如清最近在做的事。
“已经编了一半了?”秦颐一惊呼出声,“周姐姐,你可真是厉害,若是有朝一日女子科举能够成功,你定能够有着巨大成就!”
她有些激动,没想到周如清动作如此快,由此看来,周如清果然不负京城第一才女的称号。
“当真?”秦颐甄也难掩震惊。
要知道编纂史书可不是那般容易的事,大齐的历史不算悠久,编纂程度较为简单,但前朝因着战乱,史书丢失,只能全凭其他书籍查阅,就算是如此,周如清都在两年内编了一半之多,怎能不令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