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授的训导在先,如果我们犯错在后,那就是“勿谓言之不预也”地往他“枪口上”撞。“挂科”挺麻烦的,开学前要比别人早来半个月补考。老教授不会心慈手软地在期末后,立即补考。他的意思好像并不是这门学问,学生学没学会这个问题。而是,要学生学会反省。这比老夫子那个“三省吾身,谓予无愆”更利害。整个假期,都会让挂科的学生一直在“省”!
“三叫不到”就是三次点名不应答。这个非常狠辣,因为老教授每次上课,都有可能三次点名的。有时候,老教授真应了那句谚语:姜还是老的辣。他嫌浪费时间时,中间或者后边的那两次点名就不点了。他那么扫一眼,就知道四十一人,一个不缺。请病假、事假的不计入“三叫不到”,但需要系里的请假条,补也行,口说无凭,绝对不行!“即挂”就简单了,挂科!
老教授的仁慈之处,也十分明显。每次考试之前,都会把他认为本学科我们必须掌握的内容,作为重点,在书上和我们一起再划一遍。并声明,考试内容不出其右!划的那些内容,比起厚厚的一本书简直太少了。所以,汉语言文学的考试,不是太傻,都能考过六十分。划重点,是为了让我们背下来。而那些他认为非重要的知识点,他自信,在讲课时讲过就可以了。
我们寝的老六,运气真差到爆棚,只一次没来上课即全中。成了我们系唯一一位,在汉语言文学课程上需要补考的学生。这件事儿,连我们导员都十分好奇,特意向老九打听过是怎么回事儿。而在汉语言文学上,最受老教授青睐的,是我们寝的老二。他天赋异禀的泡妞功夫,真的不是徒有其表。
“三叫不到”就是三次点名不应答。这个非常狠辣,因为老教授每次上课,都有可能三次点名的。有时候,老教授真应了那句谚语:姜还是老的辣。他嫌浪费时间时,中间或者后边的那两次点名就不点了。他那么扫一眼,就知道四十一人,一个不缺。请病假、事假的不计入“三叫不到”,但需要系里的请假条,补也行,口说无凭,绝对不行!“即挂”就简单了,挂科!
老教授的仁慈之处,也十分明显。每次考试之前,都会把他认为本学科我们必须掌握的内容,作为重点,在书上和我们一起再划一遍。并声明,考试内容不出其右!划的那些内容,比起厚厚的一本书简直太少了。所以,汉语言文学的考试,不是太傻,都能考过六十分。划重点,是为了让我们背下来。而那些他认为非重要的知识点,他自信,在讲课时讲过就可以了。
我们寝的老六,运气真差到爆棚,只一次没来上课即全中。成了我们系唯一一位,在汉语言文学课程上需要补考的学生。这件事儿,连我们导员都十分好奇,特意向老九打听过是怎么回事儿。而在汉语言文学上,最受老教授青睐的,是我们寝的老二。他天赋异禀的泡妞功夫,真的不是徒有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