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国营饭店里,只零星几人点了馄饨汤面,慢悠悠地享用早餐。

    大部分人是自带饭盒买些馒头包子,拿到手后就匆匆离开。

    “海梅,来了。”胡蓝在收钱票的空档瞥见三人,手指往旁边一指,“后厨从那儿进。”

    “好,谢谢蓝姐。海鲜河粉,您趁热吃,还有乐乐做的香辣口鱿鱼干。”张海梅应声。

    说着,她把铝饭盒和一个油纸包放在柜台上。

    三人的身影消失在大堂,排队付钱的人与胡蓝扯起闲篇。

    “圆圆娘,那是大集泡椒粉摊子做外送的姑娘?”说话的是胡蓝的邻居。

    他在船厂上班,上次恰好碰见张海梅给厂里人送泡椒粉。

    胡蓝懒得搭理这个嘴碎的邻居,只嗯了一声,低头写条子。

    得到肯定回复的邻居一下就打开了话匣子。

    “她带着两个小姑娘来这儿做什么?”

    “上回我闻见那泡椒粉的味道,香是香,但听说三毛钱只有半勺肉,剩下的净是些不值钱的海货,有什么好吃的。”

    “一点都不值当,送到厂里还要给五分钱。”

    另一个把国营饭店当食堂的客人笑道:“大爷,您这话说得就不对了,这儿的干锅海鲜大杂烩可好吃了。”

    邻居大爷对这道菜早有耳闻,但他是那种恨不得将一分钱掰成两半用的铁公鸡,压根舍不得尝。

    所以,他对海货的认知还停留在腥臭少肉上。

    “胡三的厨艺可是祖传的,大集吃食摊子上的农村人怎么比得过?”大爷语气中带上几分傲慢。

    胡蓝嗤笑一声:“老三这道菜就是那个摊子的人教的。”

    大爷被当众打脸,脸色青一阵红一阵,打完粥和馒头就灰溜溜地走了。

    其他客人听见胡蓝的话,对海隅村的吃食摊产生了几分兴趣。

    后厨里,张海梅向胡老三借小灶台和旧的铁锅,还有五斤鸡蛋。

    “借这些玩意做什么?”胡老三百思不得其解。

    张海梅将桃花村的事告诉他,讲到他们摊子的红烧小排米粉时,特地提起摊子里有个脖子长了大痦子的人。

    胡老三一听,脸色顿时不好了,寻思着今晚去找上头的人聊一聊。

    他暂时压下所有情绪,将于知乐要借的东西一一递给张海梅。

    “乐乐还在等我,我先走了,你们好好干活。”张海梅与两个妹妹道别。

    张海兰和于梦君点头。

    另一边,逛集的工人越来越多,大集成了一片蓝色的海洋。

    上回想吃泡椒粉却扑空的人直奔海隅村的摊位,疑惑地看着两个一模一样的摊子。

    海隅村的老顾客也在一旁观望。

    贾方卖力地吆喝,声音却远远比不上葛泰。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大集第一家海鲜河粉,海货鲜活,味道美味正宗。”葛泰声若洪钟。

    贾方喊得声音沙哑,索性只强调价格:“两毛钱,只要两毛钱!”

    低廉的价格为桃花村吸引了一部分客人,徐宇得意地看着于知乐。

    “我要一碗五毛钱的粉,一切照旧。”霍天和坚定地选了海隅村的摊子。

    他的选择影响了罐头厂工人,大部分人都跟着他吃海隅村的摊子,紧接着又影响到一部分其他厂子的人。

    这么一来,海隅村的几张桌子瞬间坐得满满当当的。

    这时,于知乐朗声道:“各位客人,今天我们海隅村推出一道新菜式——炒河粉,同样是三毛钱一份。今天免费试吃,各位可以试过之后再做决定。”

    她的话让一些想去桃花村摊子的人停住了脚步。

    “所有人都可以试吗?”有人大声问道。

    于知乐回答:“所有人都可以试,不喜欢可以去别的摊子吃,我们不会强买强卖。”

    话音刚落,满头大汗的张海梅艰难地从人群中挤出。

    “乐乐,我回来了。”她粗喘着气,向于知乐展示车上的东西,“还需要我做什么吗?”

    “你先休息,交给我就好了。”于知乐把她摁在板凳上。

    接着,她看了一眼张文心,转身拿锅去洗。

    张文心会意,取出小灶,开始生火。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于知乐往烧干的锅里加入适量的油润锅。

    火烧得旺,油很快发出滋滋的声音,她打入两个鸡蛋,快速搅散成鸡蛋碎。

    紧接着,她抓起一把河粉抖散,慢炒至河粉收缩,加入肉末炒至变色,再下豆芽。

    最后,酱油、耗油调味,翻炒均匀,出锅前撒一把葱花。

    油润的炒河粉呈现出淡酱色,散发着复合的诱人香气。

    不知谁的肚子突然发出咕噜的响声,都得大家哈哈大笑,但眼睛始终没离开过冒着热气的河粉。

    彼时,葛泰恰好从别的摊子买回生菜,过水洗净。

    这是于知乐临时想到的最适合的一次性餐具,价格便宜又好用。

    大伙自觉地排队,举着半片菜叶从于知乐的锅铲下接过一口量的炒河粉。

    很快,锅里的河粉就分完了。

    许多人连同生菜一并塞入口中。

    咬破脆爽的生菜,口感嫩滑的河粉带给他们惊喜,让他们回味无穷。

    “每份河粉里会有一个鸡蛋、半勺肉末,这是一份的量。”于知乐抓起一把河粉展示。

    霍天和吃得两眼一亮,连忙掏出一块钱,说:“我要再加一份炒河粉。”

    “好,马上来。”于知乐让葛泰收钱,立即开炒。

    六眼灶台前的张文心同步开始煮粉。

    其他客人回过神,纷纷开始点单。

    直接爱上的人只点炒河粉,没那么喜欢的人照旧点海鲜河粉。

    还有一小部分人两种都想吃,难以取舍,在于知乐的建议下拉来几个熟人拼一份炒河粉。

    一通操作下来,桃花村的摊子损失了一半的客流,徐宇气得脸都青了。

    小李的表情也不大好,看于知乐的眼神带上几分怨恨,满心烦躁地给客人煮粉。

    粉端上桌,客人一尝,发出干呕声。

    “什么玩意?腥臭腥臭的,隔壁摊子的河粉可没有那么硬,难吃死了,给我退钱!”大婶恼怒道。

    徐宇连忙上前安抚:“只是我们的大厨一时失手,我给你换一碗,再给你送两种海货和一样青菜,你别生气。”

    “成,再给你们一次机会。”大婶的怒气消散了几分。

    别的客人一听,也吵着闹着要免费赠菜,否则就退钱走人。

    一番拉锯下来,徐宇妥协了。

    “好好做,亏本了大家都不好受。”他走到灶前,冷声道。

    小李哼了一声,加长了煮粉的时间,并只挑还活着的海货加进锅。

    这次,除了粉煮得有些软烂,味道还算过得去,客人也不闹了。

    十几分钟后,海隅村的第一批客人吃好了,桌子又立刻坐满了人,还接到了不少外送的单子。

    而桃花村的摊子偶尔来一两个客人,显得冷冷清清。

    大集的早高峰过去,海隅村的河粉基本卖完,而桃花村还剩一大半。

    “哼,让他们学,亏死他们。”张文心见徐宇等人面色灰败,只觉得心情舒畅。

    于知乐没说什么,只扫了他们一眼。

    临近十点,两人给副业组其他人煮粉做午餐。

    独特的泡椒风味为她们吸引了几个在大集摆摊的客人,其中有一位曾在蜀省生活过几年。

    “太香咯,遭不住。”大姐说话时不自觉带上蜀省方言口音。

    粉入口的瞬间,她摇头感叹:“太正宗咯,就咧个味道,我想了好多年。”

    张文心向她问起蜀省其他的饮食习惯,被她嘴里的火锅惊得长圆了嘴。

    “真的满锅辣椒?”她再三确认。

    大姐笑道:“是咧,他们呐边吃辣都是从小娃娃抓起的。”

    “有机会我得去见识见识。”张文心说。

    大姐爽朗一笑:“是咧,有机会多出去走走,对妹儿好。见识多了,看人就不会走眼。”

    随后,她还给大家讲了蜀省的山山水水和当地人的生活习惯。

    众人听入了迷,对蜀省很是向往,在她离开后还在讨论。

    “唉,好远,我连省城都没去过,这辈子应该是没机会去的了。”葛小菊长叹了一口气。

    张灵附和:“像太阳一样远。”

    于知乐摇头,自信道:“将来,每一个人都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她的话让她们心中都升腾起希望的小火苗。

    彼时,太阳已经快要爬到头顶。

    于知乐和张文心重新回到灶台前,按照上周预定的外送单子开始煮粉。

    考虑到这次外送多,她们还带了干稻草做保暖,以保证粉送到客人手中还是热的。

    距离工人下班还有十几分钟,所有的粉都煮好了,外送三人组带着各自的单子出发。

    咣当咣当,船厂打响了下班的铃声,周边几个厂的工人开始朝大集走来。

    于知乐几人已经准备就绪,隔壁摊子的徐宇三人亦然。

    当大集中再次出现蓝色的身影,徐宇不再顾及面子什么的了,扯着嗓子大喊:“味道与国营饭店一模一样的红烧小排粉,只需要三毛钱,不要票。”

    他的话勾起工人们的好奇心,大家缓缓朝这边走来。

章节目录

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啾十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啾十二并收藏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