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庆华身上有疑点。
就凭沈婉婉变成她家的老鼠这一点,就可以肯定她不对劲。
良嫂把该交代的都交代完了,惴惴不安地看着沈婉婉,她不知自己将会面对什么。
她不怕被惩罚,只怕被沈婉婉带走,关进监狱里。
真能进监狱,她的生活或许比现在轻松得多,可是这一家老小该由谁来照顾?
她丈夫老实能干,三个儿子乖巧懂事,就连公婆都把她当做亲女儿,疼了一辈子,要她放弃他们,她实在做不到。
可她又的确做了错事,私闯案发现场,还试图偷窃……良嫂不懂法律,只觉得自己会被关上好久。
沈婉婉看着良嫂乱糟糟的家思索半天。
家里乱并非良嫂不爱干净,而是家中没有像样的家具,他们一家子又节俭,什么都舍不得扔。东西一多,再频繁的整理,也会显得杂乱。
通往卧室的门上挂着彩色珠帘,门正对着一张不过一米的单人床,沈婉婉还能看到一只垂下的苍老的手。
沈婉婉说:“这件事不要和任何人提起,如果队里其他人来问你有关方庆华的问题,你就说是你刚想起来,认为可能有用,所以汇报给我们。还有,你家这种情况可以申请补助,你把材料备齐,我带你一起去。”
良嫂茫然地抬起头。
沈婉婉站起身,“我叫沈婉婉,准备好后来找我。”
良嫂点了下头,但又好像无法完全理解沈婉婉的话,始终傻傻地看着她。
沈婉婉知道她都听明白了,转身离开。
刚到院子,良嫂追了出来,眼中竟有泪光,“那个,谢谢啊。”
*
方庆华家虽然简单,但布置得还算温馨,像是正经过日子的。
其他同事已经搜查过方庆华的家,沈婉婉打电话回队里打听了,他们没找到金项链。
沈婉婉只能去方庆华家继续搜,金项链值钱,不会放在明面上,大家藏东西的方法有很多,譬如在抽屉里装暗格,又或者包在某一件特定的衣服里。
沈婉婉目标明确,只找金项链,但她在方庆华家中耗了一下午,都没能找到。
或许是方庆华生活困难,已经将项链卖了?又或者她根本没有带过来?
沈婉婉想到她还不知道方庆华女儿的骨灰放在何处。
正思考着下一步行动,附近商店的老板探头走进来,“这里有警察同志吗?你队里来电话,说是找到你刚刚说的东西了!”
*
在案发现场找到的关键物证,通常都会被带回局里,有时物证较多,会直接用箱子来装。
崔落就是在箱子里发现的金项链。
金项链装在物证袋里,有被熏黑的痕迹,但应该离起火点很远,仅仅是被熏黑而已。
找到金项链应是高兴的事,但沈婉婉一时高兴不起来,这金项链是从张英明家发现的。
崔落看着金项链上的吊坠说:“这个吊坠还挺好看的,是心形的,不过我觉得挺奇怪,张英明一个赌徒,家里什么都输光了,竟然还有金项链?吊坠的克数可不少。”
沈婉婉道:“这不是张英明的。”
“难道是凶手的?凶手行凶还带着金项链?!或者是张英明刚偷的?”
沈婉婉问:“项链是在哪里找到的?”
“小屋的床底下,应该是从缝隙里掉下去的,哦对了,就在凶器附近。”
沈婉婉凝重道:“落姐,我想必须要好好查一查方庆华了。”
方庆华的亲人已经全部离世。
她住的村子很偏,在大山脚下,陶姜早先联络过村长,询问过方庆华的情况,村长只说她可怜,女儿是得病死的,丈夫上山打猎遇到熊瞎子,找到时只剩下半个身子。
沈婉婉带来新情报,陶姜便又给村子去了电话,要村长找方庆华的旧识来谈谈,村长竟然推三阻四。
陶姜意识到不对,找了好几层关系,才联系到一个靠谱的民警,拜托他亲自去村子一趟。
晚上六点钟,民警传回消息。
方庆华的女儿宋媛媛并非病死,她是被奸/杀的。
听闻是宋媛媛在上学途中遇到一个受伤男子,好心带回家照料,隔日,男子趁方庆华夫妇不在家,将宋媛媛奸/杀,之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时刚好有大人物视察,村长害怕被影响、责骂,便劝方庆华说,这种事传出去会让人说闲话,对外只说是病死。
方庆华答应了,她不答应也不行。
她的丈夫倒真是意外身亡,出事的那几天,方庆华连眼泪都没流,她操持完丈夫的后世,便拎着一个蛇皮袋离开村子,再也没有回去。
陶姜特意叮嘱民警询问那条金项链的去向,村长说,金项链被那杀人犯抢走了。
这一结果让所有人都愕然。
崔落说:“金项链又出现了,证明方庆华找到了杀害她女儿的人,那就是张英明?可是她明明见过张英明,应该早就认出他了,怎么还会和他做十多年的邻居,还好心照顾他?”
“如果张英明害了方庆华的女儿,她的嫌疑就太大了,只不过现在还不知道她为什么没离开火场,难不成是自尽?”
崔落不赞同,“方庆华是倒在窗户前的,她有求救的心。”
“奇怪了,为什么不直接从走门?”
沈婉婉心头一跳,“我记得柳凡荣去过现场,而且关上了门。”
“大火高温可能造成房门变形,方庆华想走也走不了。”
“没错,凶器留在小屋床上,项链在床下,床在窗户前,方庆华很可能是发现屋门打不开,所以想从窗户逃走,但没打开小屋的窗户,坚持到大屋窗户前时倒下了。”
陶姜最后说道:“现在说这些,都只是猜想,提取方庆华的指纹,重新查一遍就有结果了。”
*
案子的进展让沈婉婉既开心又唏嘘。
她能想到方庆华为何会离开家,可她走过多少个城市,如何找到张英明,又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照顾了张英明十多年,这一切都不得而知。
沈婉婉骑上自行车回家。
刚进入老厂区附近,沈婉婉便看到两个陌生男人,一个扛着不常见的摄像机,两人胸前都挂着工牌。
老厂区的邻居们没见过摄像机,好几人围着他们转圈看。
沈婉婉对摄像机不好奇,也没想男人为何出现在此地,骑着自行车便向蹬过去,路过二人时却被邻居们叫住,“婉婉终于回来了,这两个记者等你好久了!”
“婉婉出息了!听记者同志说你救了好几个女孩,还单独抓到了要逃跑的犯人?不得了不得了,老沈家冒青烟了。”
林玉英竟也在人群中,她越听心里越美。
看看这帮人,婉婉刚上班时还说他们婉婉这不行那不行,现在又都过来夸了,哼。
一大帮人将沈婉婉围得水泄不通,好像沈婉婉是什么大明星。
两个记者更是积极,“沈婉婉同志,对于今天的情况,能接受我们的采访吗?只要问几个问题就好。”
沈婉婉记得他们今天已经去过队里,但张英明的案子还没有结果,陶姜把所有记者都赶走了。
他们竟然找到沈婉婉家里。
既然找来了,沈婉婉不搭理也不太好,她挑了一些能说的话敷衍过去。
这二人倒也明白警局的规矩,只问些和沈婉婉自身有关的事情,比如上学成绩如何。沈婉婉随便说了一些,两人就心满意足地走了。
沈婉婉估摸着自己是要上报纸。
记者离开后,沈婉婉和林玉英在邻居的簇拥下回到家。
林玉英的笑容像花儿一样。
从她嫁给沈和平算起,还没听这么多人表扬过自家的孩子。从前总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才是胡同的小明星,如今他们家终于耀眼一回了!
沈婉婉不太在意这种小事,对她来说,是不是真的能帮到几个女生才是最重要的。
她一进门就把林玉英拉到饭桌前,“妈,你列出来没?”
林玉英从欣喜中回到现实,“列是列了,不过……”
林玉英不好意思地从围裙口袋里掏出一张纸递给沈婉婉。
沈婉婉打开一看,一共有十几种面,林玉英基本上都没能把名字写全。
有的虽然写了字,但还是错别字。
林玉英没念过两年书,会写几个字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沈婉婉大概能知道林玉英写的都是什么面,“妈,我打算先给你整个小摊子,你试着去卖一卖呗?整摊子的钱我来出,赔了就赔了。”
林玉英却不太相信自己,“别浪费钱了,我哪里做得来这种事,你赚钱不容易。”
沈婉婉轻描淡写道,“立功有奖金,咱家得想办法赚钱了,将来我要嫁人,小卓要娶媳妇,你们现在身体不错感觉不到,万一来个灾病,钱根本禁不住花。”
沈婉婉将林玉英说动了。
钱当然重要,谁不羡慕有钱人的日子?
如果只是置办个小摊,的确用不了太多钱……
林玉英咬了咬牙,说:“那就听你的,你置办吧,我给你钱。”
换做从前,林玉英不会觉得用女儿的钱有什么不妥,她甚至想要女儿把工资攒一攒,将来都留给沈卓娶媳妇用。
但听了沈婉婉那番话后,她就不敢这么想,更不敢提了。
沈婉婉勾选了几种坐起来方便的面,打算先去试试水。
她甚至还想让林玉英去卖麻辣烫,麻辣烫这种东西,在哪个城市都有受众,而且做起来更方便。
不过这一切还要先看卖面的效果才行。
就凭沈婉婉变成她家的老鼠这一点,就可以肯定她不对劲。
良嫂把该交代的都交代完了,惴惴不安地看着沈婉婉,她不知自己将会面对什么。
她不怕被惩罚,只怕被沈婉婉带走,关进监狱里。
真能进监狱,她的生活或许比现在轻松得多,可是这一家老小该由谁来照顾?
她丈夫老实能干,三个儿子乖巧懂事,就连公婆都把她当做亲女儿,疼了一辈子,要她放弃他们,她实在做不到。
可她又的确做了错事,私闯案发现场,还试图偷窃……良嫂不懂法律,只觉得自己会被关上好久。
沈婉婉看着良嫂乱糟糟的家思索半天。
家里乱并非良嫂不爱干净,而是家中没有像样的家具,他们一家子又节俭,什么都舍不得扔。东西一多,再频繁的整理,也会显得杂乱。
通往卧室的门上挂着彩色珠帘,门正对着一张不过一米的单人床,沈婉婉还能看到一只垂下的苍老的手。
沈婉婉说:“这件事不要和任何人提起,如果队里其他人来问你有关方庆华的问题,你就说是你刚想起来,认为可能有用,所以汇报给我们。还有,你家这种情况可以申请补助,你把材料备齐,我带你一起去。”
良嫂茫然地抬起头。
沈婉婉站起身,“我叫沈婉婉,准备好后来找我。”
良嫂点了下头,但又好像无法完全理解沈婉婉的话,始终傻傻地看着她。
沈婉婉知道她都听明白了,转身离开。
刚到院子,良嫂追了出来,眼中竟有泪光,“那个,谢谢啊。”
*
方庆华家虽然简单,但布置得还算温馨,像是正经过日子的。
其他同事已经搜查过方庆华的家,沈婉婉打电话回队里打听了,他们没找到金项链。
沈婉婉只能去方庆华家继续搜,金项链值钱,不会放在明面上,大家藏东西的方法有很多,譬如在抽屉里装暗格,又或者包在某一件特定的衣服里。
沈婉婉目标明确,只找金项链,但她在方庆华家中耗了一下午,都没能找到。
或许是方庆华生活困难,已经将项链卖了?又或者她根本没有带过来?
沈婉婉想到她还不知道方庆华女儿的骨灰放在何处。
正思考着下一步行动,附近商店的老板探头走进来,“这里有警察同志吗?你队里来电话,说是找到你刚刚说的东西了!”
*
在案发现场找到的关键物证,通常都会被带回局里,有时物证较多,会直接用箱子来装。
崔落就是在箱子里发现的金项链。
金项链装在物证袋里,有被熏黑的痕迹,但应该离起火点很远,仅仅是被熏黑而已。
找到金项链应是高兴的事,但沈婉婉一时高兴不起来,这金项链是从张英明家发现的。
崔落看着金项链上的吊坠说:“这个吊坠还挺好看的,是心形的,不过我觉得挺奇怪,张英明一个赌徒,家里什么都输光了,竟然还有金项链?吊坠的克数可不少。”
沈婉婉道:“这不是张英明的。”
“难道是凶手的?凶手行凶还带着金项链?!或者是张英明刚偷的?”
沈婉婉问:“项链是在哪里找到的?”
“小屋的床底下,应该是从缝隙里掉下去的,哦对了,就在凶器附近。”
沈婉婉凝重道:“落姐,我想必须要好好查一查方庆华了。”
方庆华的亲人已经全部离世。
她住的村子很偏,在大山脚下,陶姜早先联络过村长,询问过方庆华的情况,村长只说她可怜,女儿是得病死的,丈夫上山打猎遇到熊瞎子,找到时只剩下半个身子。
沈婉婉带来新情报,陶姜便又给村子去了电话,要村长找方庆华的旧识来谈谈,村长竟然推三阻四。
陶姜意识到不对,找了好几层关系,才联系到一个靠谱的民警,拜托他亲自去村子一趟。
晚上六点钟,民警传回消息。
方庆华的女儿宋媛媛并非病死,她是被奸/杀的。
听闻是宋媛媛在上学途中遇到一个受伤男子,好心带回家照料,隔日,男子趁方庆华夫妇不在家,将宋媛媛奸/杀,之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时刚好有大人物视察,村长害怕被影响、责骂,便劝方庆华说,这种事传出去会让人说闲话,对外只说是病死。
方庆华答应了,她不答应也不行。
她的丈夫倒真是意外身亡,出事的那几天,方庆华连眼泪都没流,她操持完丈夫的后世,便拎着一个蛇皮袋离开村子,再也没有回去。
陶姜特意叮嘱民警询问那条金项链的去向,村长说,金项链被那杀人犯抢走了。
这一结果让所有人都愕然。
崔落说:“金项链又出现了,证明方庆华找到了杀害她女儿的人,那就是张英明?可是她明明见过张英明,应该早就认出他了,怎么还会和他做十多年的邻居,还好心照顾他?”
“如果张英明害了方庆华的女儿,她的嫌疑就太大了,只不过现在还不知道她为什么没离开火场,难不成是自尽?”
崔落不赞同,“方庆华是倒在窗户前的,她有求救的心。”
“奇怪了,为什么不直接从走门?”
沈婉婉心头一跳,“我记得柳凡荣去过现场,而且关上了门。”
“大火高温可能造成房门变形,方庆华想走也走不了。”
“没错,凶器留在小屋床上,项链在床下,床在窗户前,方庆华很可能是发现屋门打不开,所以想从窗户逃走,但没打开小屋的窗户,坚持到大屋窗户前时倒下了。”
陶姜最后说道:“现在说这些,都只是猜想,提取方庆华的指纹,重新查一遍就有结果了。”
*
案子的进展让沈婉婉既开心又唏嘘。
她能想到方庆华为何会离开家,可她走过多少个城市,如何找到张英明,又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照顾了张英明十多年,这一切都不得而知。
沈婉婉骑上自行车回家。
刚进入老厂区附近,沈婉婉便看到两个陌生男人,一个扛着不常见的摄像机,两人胸前都挂着工牌。
老厂区的邻居们没见过摄像机,好几人围着他们转圈看。
沈婉婉对摄像机不好奇,也没想男人为何出现在此地,骑着自行车便向蹬过去,路过二人时却被邻居们叫住,“婉婉终于回来了,这两个记者等你好久了!”
“婉婉出息了!听记者同志说你救了好几个女孩,还单独抓到了要逃跑的犯人?不得了不得了,老沈家冒青烟了。”
林玉英竟也在人群中,她越听心里越美。
看看这帮人,婉婉刚上班时还说他们婉婉这不行那不行,现在又都过来夸了,哼。
一大帮人将沈婉婉围得水泄不通,好像沈婉婉是什么大明星。
两个记者更是积极,“沈婉婉同志,对于今天的情况,能接受我们的采访吗?只要问几个问题就好。”
沈婉婉记得他们今天已经去过队里,但张英明的案子还没有结果,陶姜把所有记者都赶走了。
他们竟然找到沈婉婉家里。
既然找来了,沈婉婉不搭理也不太好,她挑了一些能说的话敷衍过去。
这二人倒也明白警局的规矩,只问些和沈婉婉自身有关的事情,比如上学成绩如何。沈婉婉随便说了一些,两人就心满意足地走了。
沈婉婉估摸着自己是要上报纸。
记者离开后,沈婉婉和林玉英在邻居的簇拥下回到家。
林玉英的笑容像花儿一样。
从她嫁给沈和平算起,还没听这么多人表扬过自家的孩子。从前总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才是胡同的小明星,如今他们家终于耀眼一回了!
沈婉婉不太在意这种小事,对她来说,是不是真的能帮到几个女生才是最重要的。
她一进门就把林玉英拉到饭桌前,“妈,你列出来没?”
林玉英从欣喜中回到现实,“列是列了,不过……”
林玉英不好意思地从围裙口袋里掏出一张纸递给沈婉婉。
沈婉婉打开一看,一共有十几种面,林玉英基本上都没能把名字写全。
有的虽然写了字,但还是错别字。
林玉英没念过两年书,会写几个字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沈婉婉大概能知道林玉英写的都是什么面,“妈,我打算先给你整个小摊子,你试着去卖一卖呗?整摊子的钱我来出,赔了就赔了。”
林玉英却不太相信自己,“别浪费钱了,我哪里做得来这种事,你赚钱不容易。”
沈婉婉轻描淡写道,“立功有奖金,咱家得想办法赚钱了,将来我要嫁人,小卓要娶媳妇,你们现在身体不错感觉不到,万一来个灾病,钱根本禁不住花。”
沈婉婉将林玉英说动了。
钱当然重要,谁不羡慕有钱人的日子?
如果只是置办个小摊,的确用不了太多钱……
林玉英咬了咬牙,说:“那就听你的,你置办吧,我给你钱。”
换做从前,林玉英不会觉得用女儿的钱有什么不妥,她甚至想要女儿把工资攒一攒,将来都留给沈卓娶媳妇用。
但听了沈婉婉那番话后,她就不敢这么想,更不敢提了。
沈婉婉勾选了几种坐起来方便的面,打算先去试试水。
她甚至还想让林玉英去卖麻辣烫,麻辣烫这种东西,在哪个城市都有受众,而且做起来更方便。
不过这一切还要先看卖面的效果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