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榆?”
周澹从不暗骂,嘴上脱口而出:“她他妈怎么知道人在我这儿,你去跟外面说,他俩早回去了。”
外头那人正要说什么,突然门外传来一阵动静。
响起的是一道优雅成熟的女声:
“汉王殿下,贵妃娘娘正等二位用晚膳,若在殿下这里耽搁恐怕不好。”
周澹听得出来,说话的是秦榆身边的掌事姑姑,姓白。
好一个秦榆,好大的阵仗!
正当他思索对策,喻从意突然笑出声,旋即大声道:“这位姑姑且进来吧,我在这儿呢!”
她话刚完,周澹朝着她右脚就是狠狠一踩。
这一脚用了十足的力道,断了喻从意都不意外。
但她现在一点也不怕。
其中弯绕她虽不完全明白,但有一点能肯定。
周澹是忌惮这位秦贵妃的。
“喻从意,你给我等着。”
“随时奉陪。”
梵摩那儿取完了血,周澹脸色再难看,也在瞧见暗红的液体时也好了许多。
门被打开了。
白姑姑仍站在门口,对里头的一切似乎并不意外,甚至有两个公公眼观鼻鼻观心的冲进来,埋头就将喻长行抬了出去。
喻从意起身,刚走一步,右脚就传来一阵钻心的疼。
她原打算忍忍,毕竟这与喻长行的痛比起来实在算不得什么。
白姑姑却上前一步,自然地扶过喻从意,温声道:“姑娘慢些。”
待走远了,喻从意才低声问:“民女冒昧,贵妃娘娘是为何……?”
“姑娘到了便知。”
喻从意没想到,真的有顿晚膳。
在来往宫中的路上,喻长行就已悠悠转醒,只是面色惨白,整个人虚弱无力地靠在喻从意怀中。
喻从意抬手给他把脉。
她从脉象上没瞧出他的不妥,他却从她的动作中察觉到了不对。
“师父……”
他嗓音嘶哑,连抬手都像耗费浑身力道,努力地去够喻从意的手。
想躲开这样的喻长行,简直易如反掌。
可喻从意没有。
她就任由他握住她的手背,指腹蹭过已止血的伤口时撩起一阵细密的疼,然后被颤抖着翻开,露出掌心。
喻长行盯着那道狰狞的疤痕许久,久到喻从意有些不自在。
“没什么好看的。”
说着她想收回手,却被人勾着手指拉到心口。
“明明之前的才刚好。”喻长行闷闷道。
喻从意反应一会儿,才意识到他说得是在铸剑山庄那次取血解毒。
确实是差不多的位置。
“徒弟曾听周澹与梵摩议论,说师父的血与徒弟的记忆有关,又想起那日师父也是拿自己的血给徒弟解了五日散。”
喻长行拥着喻从意的手,她能感受到掌下规律的心跳。
他没有看她,声音在夜色中显得飘渺,仿佛何时就会睡过去般:“徒弟从未有一日,不信任师父。”
即使他知她心有所属。
即使他知她前尘茫茫。
千般无奈,万般隐瞒,他亦无悔。
可心底总有期待。
期待有一日天朗气清,风暖日丽。
二人能在一处共饮,她再徐徐同他道来这一路的崎岖。
喻从意五指微曲,独留食指伸出,轻点上他的心口。
“可你也问了师兄,关于《济世》的事情,不是吗?”
他心不假,她未曾有过怀疑。
但各人背后没有自己的谋算顾虑,她实在不信。
喻长行一僵,下意识辩解:“徒弟只想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属实。”
“属实如何,不属实又如何?”喻从意低笑道,“便是你有心调查,江湖中关于《济世》的流传,不过是说它集济世门医法大成,其中一味奇药,可使人血作百毒解。”
“是。”喻长行没否认,“徒弟还听说,您的师父亦是中毒而死。”
喻从意抬起右手,屈指朝喻长行额头轻轻一弹:“知道不少。”
“可惜为师的血不能解世间百毒,让你失望了。”
“那日不过是恰好你中的五日散能以血压制毒性,并非为师的血有多特殊。”
见他虽面露狐疑,但又不想反驳她,清秀的五官因苍白的面色多添几分破碎之感。
叫人又想起之前刚收他为徒时,成日里病病殃殃的模样。
“休息一会儿罢,到了喊你。”
喻长行也不再多问,乖乖闭上眼睛。
马车不能驶进后宫,白姑姑纵体谅二人有伤,也坏不得规矩。
幸好昭阳殿离此不远,喻长行缓了一阵,除了唇上依旧毫无血色,勉强也能行动。
殿内亮如白昼,听到通报,秦榆忙起身去迎。
正目睹两人一瘸一拐朝里走来,见到她就要屈膝行礼。
“免了免了。”秦榆眼里的诧异之色不加掩饰,眉间微蹙,小声喃喃道,“他当真下得去手。”
白姑姑忙咳嗽两声:“咳咳,娘娘,有话进屋再说。”
秦榆后知后觉,牵起喻从意就朝屋里走去,喻长行便缓缓跟在后头。
一进屋,入目的除了满桌佳肴,还有个与沈回安差不多年岁的小少年。
小少年一身华服,贵不可言,脸上还带着这个岁数特有的婴儿肥,举手投足间却彰显着与这个岁数格格不入的沉稳。
只一眼便能猜到,这是秦榆所出的大皇子,周裕宏。
瞧他们一行人进来,周裕宏起身笑道:“看来没有太迟,回安也能放心了。”
按说喻从意要向周裕宏请安。
不过小少年显然并不在意,朝秦榆颔首示意后,四人围着餐桌,当真开始用了晚膳。
喻从意心头诸多疑问,但面对并不熟悉、此时又有恩于自己的二人,她无法直接开口去问。
是秦榆看透她内心所想,轻轻将桌上的一道甜羹推至她面前:“喻姑娘,我们之前见过的,你还记得我吗?”
她用的是我,而非本宫。
无疑是特意为拉近关系使用的称呼,意外的是,喻从意并不讨厌。
“贵妃娘娘仪态万千,叫人一眼见之忘俗,难以忘怀。”喻从意客气道。
哪怕知道是客气话,这个年纪的女子,听到夸赞总归是高兴的。
“喻姑娘何尝不是世难求的美人。”秦榆笑时酒窝便现出来,眉眼弯如半月,“言归正传,是安儿那孩子托宏儿来找我的。”
“不过嘛……我想,应当是沈侯爷的意思。”
“沈择赢?”喻长行一边与周裕宏夹菜,一边问,“他是如何得知?”
不知为何,喻长行天生好像就与小孩子要亲近许多,从济生门那么多年岁小的弟子,到沈回安,再到周裕宏,每一个不喜欢他的。
“我来前与他说过。”喻从意道。
一提及沈择赢,她有些控制不住地去想周澹说的那番话。
周澹不是好人。
沈择赢与师父情同手足,与她生死之交。
“以你师父的谨慎,那场光明正大的鸿门宴,是如何顺利推进的。”
“除了你,又有谁值得他全然信任呢。”
不得不承认,周澹点出的正是喻从意长期以来的疑惑。
她不惜赌上济生门,连累铸剑山庄,将自己置身风口浪尖。
为的不就是一探当年师父所处境遇,查明覆灭缘由。
可她不信沈择赢会背叛师父。
从周澹的言语中,除兴中帝外,背后推波助澜的另有其人。
那么,他为何要拉沈择赢下水,背后想保护的又是谁。
秦榆不着痕迹地打量二人,忽狡黠地眨眼,柔声问道:“早听闻沈侯爷与喻姑娘是昔年旧识,感情非同一般。”
“非同一般”四字本就足够非同一般了。
周裕宏眼睛一亮,还没来得及竖耳,就被突如其来一股冷意冻得一哆嗦。
昭阳殿门窗关得很好。
喻长行抢先道:“沈侯爷与我师父,是不是也算半个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好酸。
三人心道。
喻从意筷子一顿,无奈道:“娘娘有恩于我,我自当坦诚。”
“沈择赢与我不但是昔年旧识,也算有过救命之恩。”
她和沈择赢谁都未曾提过这一遭。
那年烈火盈天,她带着喻君成回到济世门,眼前却是另一番人间炼狱,终支撑不住倒下。
喻从意无数次想过,无论是否被朝廷官兵发现,她大概都要与同门们一道永眠于那场大雪。
是沈择赢策马前来,救下了濒死的她。
他不知因何事被沈老侯爷关了禁闭,连救她都是趁人不备起码硬闯出府门,回去挨了好一顿打,两日都没下床。
她一直记得。
“我与他之间,应当也算得上……亲人。”
“徒弟从不曾听师父提过这桩旧事。”喻长行垂眼,心情复杂。
桌下喻从意用好的那只脚轻轻踹他一下:“那会儿还没你呢,说给你做什么。”
秦榆闻言,若有所思:“照姑娘的话来说,沈侯爷对你颇为上心啊。加上这次,也算救姑娘两次了。”
“大抵也有我师父的原因,他们确实是一道长大的。”喻从意反问,“不过我也很意外,他居然会找到娘娘这儿来。”
秦榆挑眉:“他总不能直接去找陛下吧?而满京城里能管得住咱们汉王的,又只有陛下一人,不是么?”
喻从意一怔:“您的意思,此事陛下也知情?”
“那是当然。”她话说得轻巧,闲话家常般,“不过也不光是因为这个。”
“那是……”
“我兄长恰好这两日正写折子弹劾汉王呢。”
周澹从不暗骂,嘴上脱口而出:“她他妈怎么知道人在我这儿,你去跟外面说,他俩早回去了。”
外头那人正要说什么,突然门外传来一阵动静。
响起的是一道优雅成熟的女声:
“汉王殿下,贵妃娘娘正等二位用晚膳,若在殿下这里耽搁恐怕不好。”
周澹听得出来,说话的是秦榆身边的掌事姑姑,姓白。
好一个秦榆,好大的阵仗!
正当他思索对策,喻从意突然笑出声,旋即大声道:“这位姑姑且进来吧,我在这儿呢!”
她话刚完,周澹朝着她右脚就是狠狠一踩。
这一脚用了十足的力道,断了喻从意都不意外。
但她现在一点也不怕。
其中弯绕她虽不完全明白,但有一点能肯定。
周澹是忌惮这位秦贵妃的。
“喻从意,你给我等着。”
“随时奉陪。”
梵摩那儿取完了血,周澹脸色再难看,也在瞧见暗红的液体时也好了许多。
门被打开了。
白姑姑仍站在门口,对里头的一切似乎并不意外,甚至有两个公公眼观鼻鼻观心的冲进来,埋头就将喻长行抬了出去。
喻从意起身,刚走一步,右脚就传来一阵钻心的疼。
她原打算忍忍,毕竟这与喻长行的痛比起来实在算不得什么。
白姑姑却上前一步,自然地扶过喻从意,温声道:“姑娘慢些。”
待走远了,喻从意才低声问:“民女冒昧,贵妃娘娘是为何……?”
“姑娘到了便知。”
喻从意没想到,真的有顿晚膳。
在来往宫中的路上,喻长行就已悠悠转醒,只是面色惨白,整个人虚弱无力地靠在喻从意怀中。
喻从意抬手给他把脉。
她从脉象上没瞧出他的不妥,他却从她的动作中察觉到了不对。
“师父……”
他嗓音嘶哑,连抬手都像耗费浑身力道,努力地去够喻从意的手。
想躲开这样的喻长行,简直易如反掌。
可喻从意没有。
她就任由他握住她的手背,指腹蹭过已止血的伤口时撩起一阵细密的疼,然后被颤抖着翻开,露出掌心。
喻长行盯着那道狰狞的疤痕许久,久到喻从意有些不自在。
“没什么好看的。”
说着她想收回手,却被人勾着手指拉到心口。
“明明之前的才刚好。”喻长行闷闷道。
喻从意反应一会儿,才意识到他说得是在铸剑山庄那次取血解毒。
确实是差不多的位置。
“徒弟曾听周澹与梵摩议论,说师父的血与徒弟的记忆有关,又想起那日师父也是拿自己的血给徒弟解了五日散。”
喻长行拥着喻从意的手,她能感受到掌下规律的心跳。
他没有看她,声音在夜色中显得飘渺,仿佛何时就会睡过去般:“徒弟从未有一日,不信任师父。”
即使他知她心有所属。
即使他知她前尘茫茫。
千般无奈,万般隐瞒,他亦无悔。
可心底总有期待。
期待有一日天朗气清,风暖日丽。
二人能在一处共饮,她再徐徐同他道来这一路的崎岖。
喻从意五指微曲,独留食指伸出,轻点上他的心口。
“可你也问了师兄,关于《济世》的事情,不是吗?”
他心不假,她未曾有过怀疑。
但各人背后没有自己的谋算顾虑,她实在不信。
喻长行一僵,下意识辩解:“徒弟只想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属实。”
“属实如何,不属实又如何?”喻从意低笑道,“便是你有心调查,江湖中关于《济世》的流传,不过是说它集济世门医法大成,其中一味奇药,可使人血作百毒解。”
“是。”喻长行没否认,“徒弟还听说,您的师父亦是中毒而死。”
喻从意抬起右手,屈指朝喻长行额头轻轻一弹:“知道不少。”
“可惜为师的血不能解世间百毒,让你失望了。”
“那日不过是恰好你中的五日散能以血压制毒性,并非为师的血有多特殊。”
见他虽面露狐疑,但又不想反驳她,清秀的五官因苍白的面色多添几分破碎之感。
叫人又想起之前刚收他为徒时,成日里病病殃殃的模样。
“休息一会儿罢,到了喊你。”
喻长行也不再多问,乖乖闭上眼睛。
马车不能驶进后宫,白姑姑纵体谅二人有伤,也坏不得规矩。
幸好昭阳殿离此不远,喻长行缓了一阵,除了唇上依旧毫无血色,勉强也能行动。
殿内亮如白昼,听到通报,秦榆忙起身去迎。
正目睹两人一瘸一拐朝里走来,见到她就要屈膝行礼。
“免了免了。”秦榆眼里的诧异之色不加掩饰,眉间微蹙,小声喃喃道,“他当真下得去手。”
白姑姑忙咳嗽两声:“咳咳,娘娘,有话进屋再说。”
秦榆后知后觉,牵起喻从意就朝屋里走去,喻长行便缓缓跟在后头。
一进屋,入目的除了满桌佳肴,还有个与沈回安差不多年岁的小少年。
小少年一身华服,贵不可言,脸上还带着这个岁数特有的婴儿肥,举手投足间却彰显着与这个岁数格格不入的沉稳。
只一眼便能猜到,这是秦榆所出的大皇子,周裕宏。
瞧他们一行人进来,周裕宏起身笑道:“看来没有太迟,回安也能放心了。”
按说喻从意要向周裕宏请安。
不过小少年显然并不在意,朝秦榆颔首示意后,四人围着餐桌,当真开始用了晚膳。
喻从意心头诸多疑问,但面对并不熟悉、此时又有恩于自己的二人,她无法直接开口去问。
是秦榆看透她内心所想,轻轻将桌上的一道甜羹推至她面前:“喻姑娘,我们之前见过的,你还记得我吗?”
她用的是我,而非本宫。
无疑是特意为拉近关系使用的称呼,意外的是,喻从意并不讨厌。
“贵妃娘娘仪态万千,叫人一眼见之忘俗,难以忘怀。”喻从意客气道。
哪怕知道是客气话,这个年纪的女子,听到夸赞总归是高兴的。
“喻姑娘何尝不是世难求的美人。”秦榆笑时酒窝便现出来,眉眼弯如半月,“言归正传,是安儿那孩子托宏儿来找我的。”
“不过嘛……我想,应当是沈侯爷的意思。”
“沈择赢?”喻长行一边与周裕宏夹菜,一边问,“他是如何得知?”
不知为何,喻长行天生好像就与小孩子要亲近许多,从济生门那么多年岁小的弟子,到沈回安,再到周裕宏,每一个不喜欢他的。
“我来前与他说过。”喻从意道。
一提及沈择赢,她有些控制不住地去想周澹说的那番话。
周澹不是好人。
沈择赢与师父情同手足,与她生死之交。
“以你师父的谨慎,那场光明正大的鸿门宴,是如何顺利推进的。”
“除了你,又有谁值得他全然信任呢。”
不得不承认,周澹点出的正是喻从意长期以来的疑惑。
她不惜赌上济生门,连累铸剑山庄,将自己置身风口浪尖。
为的不就是一探当年师父所处境遇,查明覆灭缘由。
可她不信沈择赢会背叛师父。
从周澹的言语中,除兴中帝外,背后推波助澜的另有其人。
那么,他为何要拉沈择赢下水,背后想保护的又是谁。
秦榆不着痕迹地打量二人,忽狡黠地眨眼,柔声问道:“早听闻沈侯爷与喻姑娘是昔年旧识,感情非同一般。”
“非同一般”四字本就足够非同一般了。
周裕宏眼睛一亮,还没来得及竖耳,就被突如其来一股冷意冻得一哆嗦。
昭阳殿门窗关得很好。
喻长行抢先道:“沈侯爷与我师父,是不是也算半个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好酸。
三人心道。
喻从意筷子一顿,无奈道:“娘娘有恩于我,我自当坦诚。”
“沈择赢与我不但是昔年旧识,也算有过救命之恩。”
她和沈择赢谁都未曾提过这一遭。
那年烈火盈天,她带着喻君成回到济世门,眼前却是另一番人间炼狱,终支撑不住倒下。
喻从意无数次想过,无论是否被朝廷官兵发现,她大概都要与同门们一道永眠于那场大雪。
是沈择赢策马前来,救下了濒死的她。
他不知因何事被沈老侯爷关了禁闭,连救她都是趁人不备起码硬闯出府门,回去挨了好一顿打,两日都没下床。
她一直记得。
“我与他之间,应当也算得上……亲人。”
“徒弟从不曾听师父提过这桩旧事。”喻长行垂眼,心情复杂。
桌下喻从意用好的那只脚轻轻踹他一下:“那会儿还没你呢,说给你做什么。”
秦榆闻言,若有所思:“照姑娘的话来说,沈侯爷对你颇为上心啊。加上这次,也算救姑娘两次了。”
“大抵也有我师父的原因,他们确实是一道长大的。”喻从意反问,“不过我也很意外,他居然会找到娘娘这儿来。”
秦榆挑眉:“他总不能直接去找陛下吧?而满京城里能管得住咱们汉王的,又只有陛下一人,不是么?”
喻从意一怔:“您的意思,此事陛下也知情?”
“那是当然。”她话说得轻巧,闲话家常般,“不过也不光是因为这个。”
“那是……”
“我兄长恰好这两日正写折子弹劾汉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