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知道,宝娃的身体里换了一个人,她是苏其沫。

    苏其沫是苏家下一任继承人,平时爱打打游戏看看小说什么的,苏其沫穿来之前,正在看一本《我在二零种灵草》的小说,作者是她从小到大的死对头,隔壁李家的大小姐,她写的玄学爽文颇有自己的影子,女主一路福星高照,灵田、男人应有尽有,不用怎么修炼就有高深修为。而书中女主的妹妹,却是个十分不争气的炮灰,命不好,还不知道努力,就知道眼红别人的东西。

    苏其沫被女配宝娃气到了,偷偷上网用小号骂作者把她写得太脑残,结果受到小说作者最恶毒的诅咒:你行你上啊!

    苏其沫摊在田埂里,努力不让原身的记忆消逝。

    这几天,徐家意识到他们承担不起多养一个宝娃了,赵秀菊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在凌少送来舞会请帖之后。

    赵秀菊前天翻出宝娃姐姐的私塾学费单子,丢给徐老爹:“老徐,你看看,今年福妹的书本费又增加了两块银元!我们怎么还养得起宝娃呢?”

    徐老爹瞄着账单,叹了口气,“那又怎么办呢?当初你姐姐把这孩子送来,我就叫你别管,沾上那倒霉娘们儿的东西,咱也得倒霉!结果你不听,现在倒好了,都养了十四年了,难不成你还把这半大姑娘丢了不成?”

    赵秀菊就去找村里那些没孩子的人家,问他们的意愿。这事一下子在小水村传开来。

    垛谷堆前坐着几个掰玉米粒的阿婆和姑娘。

    “你们听说了吗,徐家要把宝娃送出去呢。那孩子,怪可怜见的,一出生就没了爹妈。”

    村头家新媳妇儿刚刚嫁过来,不明白地问:“宝娃不是徐家亲生的吗?”

    七十多岁老奶奶摇头:“不是,宝娃是秀菊的姐姐的娃,但是她姐姐生了宝娃就两腿一蹬,走了。”

    “挺邪门儿的,咱们凡夫俗子还是不去招惹那山上修炼的家族为好。那秀菊她姐姐不就是,苦了一辈子,想着投靠高人,学个一招半式一辈子也够用了,结果呢,生了孩子就被人踹出来了。我看宝娃也挺邪门儿的,说不定啊,就是什么那些个修炼的人的种,然后他娘生她受了苦,就给她带了些霉运。”

    小水村的人都迷信,往年有道士路过,他们都愿意拿出粮食给道士吃,指望因此结下善缘。

    李奶奶摇头:“这种克死娘的崽,都命不好,是祸害!”

    新媳妇儿害怕,“那我是不是也要离她远一些,我还没生孩子呢,我还想平平安安生个大胖小子。”

    几个人听完这话,都低头掰玉米,显然是心里各自打着算盘。

    苏其沫动了动身体,发现原身身子由于长期缺乏营养,所以十分虚弱,眼下因为中暑所以保持昏迷。

    有几个同村的看到田地躺着个人,赶紧上来把她扶起来,一看竟然是徐家的宝娃!

    ****

    在徐家,赵秀菊这边早就问得不耐烦了,她姐姐当年要死要活,臭不要脸终于嫁入玄门大家,还以为别人有多羡慕呢,结果最终还不是只能灰头土脸投靠她,没过几天生下遗婴后就撒手人寰,她凭什么要去弥补她姐姐的过错?自己家生活还那么艰难呢!

    赵老爹安慰她:“总会有好心人愿意领走她的,”这几天他眼瞅着家里粮食越来越少,福妹又向他要生活费了,压力之下生出怨气,一股脑全怪在宝娃身上,“不过我还是要说,三年前那道士算命,宝娃霉运缠身,还会影响身边人,算的可真准!”

    赵秀菊也想起那道士的话来,他当时一口就断定这孩子不是他们亲生的,必定父母双亡,她和老徐都惊讶了,然后道士才不紧不慢地说,这孩子留着必定是个祸害!

    这时门外传来急急地敲门声。

    “老徐开门!赵大姐在家吗?”

    赵秀菊赶紧去开门,一开门却傻了眼,屋外站着乌央乌央的人,为首的富贵怀里抱着宝娃,她晕过去了。赵秀菊此时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生怕宝娃生了什么病,那样可就又要花钱治了!

    “怎么回事?”徐老爹也穿上鞋,走到门口。

    人群里有同情心强的胡奶奶,此刻嚷嚷开了:“你们哪里见过这样的事哟,好手好脚的在家里睡觉,却让半大个闺女下地干重活儿!这下,晒脱水了吧!”

    另外几家的媳妇儿,赶紧送了水壶,喂到宝娃嘴边,让水一点点流进去。

    面对几家人的责难,赵秀菊面子上挂不住,骂道:“你们说得轻巧,我们家还要供闺女上学,这多一张嘴多一份开销,恐怕不是那么好承担的!”

    福贵是个老实孩子,十八九岁的年纪正是血气方刚,“那也不能让她一个人下地插秧啊!”

    徐老爹注意情势不对,虽说他平常在村里有些威望,赵秀菊人缘也不错,但是出了事人们还是只看表面,根本不念及他们平常的为人!谁家手头不紧啊,这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也去养个别人家的孩子试试?

    他连忙解释:“我是要去帮忙的,宝娃平常好抢活儿干,不让我去。”

    胡奶奶心疼了,上前轻轻摸着宝娃的脸庞,多好的孩子啊,知道家里情况困难,主动分担农活儿,竟然还想着让爸爸妈妈轻松些所以不让他们去,太孝顺了。

    赵秀菊一看大家对宝娃都很心疼,心想机会来了,趁这时候诉一下苦,说他们家穷的揭不开锅了,顺势就可以把宝娃给别人领养的话题提出来了。

    “我们家的情况大家也知道,全家的布扯出来做一件衣裳都不容易,凑口饭吃都困难,怎么能养得好两个孩子呢?其实我和老徐两人早就问过大家,想着谁家要是缺个孩子,就让他把宝娃领了去。”她声泪俱下,仿佛很是伤心。

    人群瞬间安静了,这是农村,又不是花天酒地的北城城区,谁家里不是每顿饭都是凑出来的,只有逢年过节才能闻两口肉香?亲生骨肉和领养的还是有很大不同罢,谁不想给亲生骨肉最好的环境呢,从自己嘴里省出口粮喂给一个已经被别人养了十四年的女孩儿,太不划算了。

    这时宝娃已经悠悠转醒,她睁眼望了望周围,似乎是被这么多人吓了一跳,又晕了过去。赵秀菊看见她这幅蠢样子就头痛,恨不得马上把她送走。

    “可是你们已经养了她十四年了。”人群中有人说,其他人跟着附和。

    还有人小声嘀咕:“谁家愿意养个不吉利的?”

    赵秀菊脸都白了,没想到村民都知道宝娃不吉利这一点,那么她把宝娃送出去的难度可就大了。

    李奶奶道:“不管怎么样,你先把宝娃扶到家里歇着吧,再请个大夫来看看.”

    赵秀菊没办法,只得请来了胡大夫来救治宝娃。徐老爹愁眉苦脸看着兜里的银元,在桌上敲他的烟斗。碰巧,因为凌少送来的舞会请帖,赵秀菊想要徐福妹闪亮登场,要给她做一身舞裙,早早花重金请了裁缝,今天是裁缝送来成型的衣裳的日子。

    赵秀菊看出了徐老爹的不高兴,知道他这是为舞裙的钱担心呢,她给请来的陈裁缝倒了杯茶,转身就去宽慰徐老爹:“我知道你愁钱,但是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呀,凌少对咱们闺女可不一般,特特地送了舞会请柬来,让咱们孩子也能在城里名媛中露个脸。”

    徐老爹在烟嘴嘬了口烟,看一眼陈裁缝手下华丽的舞裙,觉得这烟气会玷污了这么美的裙子,于是没有把烟吐出来,而是直接吞入喉咙。

    这一下呛得他眼泪都出来了,赵秀菊连忙端了茶给他喝,拍着他的背。

    陈裁缝收拾完裙摆,满意地看着舞裙道:“凌少是北城里最有权有势的少爷,他的一个卫兵团能把小水村给包围上,你们可不要白白错失了他的好意,我做的这条裙子,这流苏,细腰,保管到时候舞场只有福妹能入得了凌少的眼。”

    赵秀菊心里乐开花,眼睛喜得眯成一条缝,赶紧把徐老爹兜里的钱掏出来,给陈裁缝结完账,裁缝拿着这笔钱连声祝贺她早日成为凌少的丈母娘,然后离开了。

    这时胡大夫从里屋走出来,面色沉重,他是小水村唯一的大夫,早些年在城里灵芝堂当过两年学徒,回来小水村后就自立门户给村民们看病,平常有个什么发烧、头痛、崴了脚之类的,他都能给治好,村民们也请不起城里的大夫,自然只能仰仗他看病。

    可是他却看不懂宝娃生的是啥病,说是中暑了也不像,也不发烧,只是持续性昏迷。面对宝娃父母的询问,他手心出了点汗,看着徐老爹和赵秀菊两个庄稼地人的眼神,想起前几天看报纸上传的沸沸扬扬的鼠疫,随便说点什么他们都会信的吧?他灵机一动:“这孩子得了鼠疫。”

    哐当一声,徐老爹的烟斗掉在了地上。

    在里屋,宝娃却被这一响声吵醒。她睁开眼审视四周,眼神很清醒。

    谁也不知道,宝娃的身体里换了一个人,她是苏其沫。

    苏其沫是苏家下一任继承人,平时爱打打游戏看看小说什么的,苏其沫穿来之前,正在看一本《我在二零种灵草》的小说,作者是她从小到大的死对头,隔壁李家的大小姐,她写的玄学爽文颇有自己的影子,女主一路福星高照,灵田、男人应有尽有,不用怎么修炼就有高深修为。而书中女主的妹妹,却是个十分不争气的炮灰,命不好,还不知道努力,就知道眼红别人的东西。

    苏其沫被女配宝娃气到了,偷偷上网用小号骂作者把她写得太脑残,结果受到小说作者最恶毒的诅咒:你行你上啊!

    苏其沫摊在田埂里,努力不让原身的记忆消逝。

    这几天,徐家意识到他们承担不起多养一个宝娃了,赵秀菊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在凌少送来舞会请帖之后。

    赵秀菊前天翻出宝娃姐姐的私塾学费单子,丢给徐老爹:“老徐,你看看,今年福妹的书本费又增加了两块银元!我们怎么还养得起宝娃呢?”

    徐老爹瞄着账单,叹了口气,“那又怎么办呢?当初你姐姐把这孩子送来,我就叫你别管,沾上那倒霉娘们儿的东西,咱也得倒霉!结果你不听,现在倒好了,都养了十四年了,难不成你还把这半大姑娘丢了不成?”

    赵秀菊就去找村里那些没孩子的人家,问他们的意愿。这事一下子在小水村传开来。

    垛谷堆前坐着几个掰玉米粒的阿婆和姑娘。

    “你们听说了吗,徐家要把宝娃送出去呢。那孩子,怪可怜见的,一出生就没了爹妈。”

    村头家新媳妇儿刚刚嫁过来,不明白地问:“宝娃不是徐家亲生的吗?”

    七十多岁老奶奶摇头:“不是,宝娃是秀菊的姐姐的娃,但是她姐姐生了宝娃就两腿一蹬,走了。”

    “挺邪门儿的,咱们凡夫俗子还是不去招惹那山上修炼的家族为好。那秀菊她姐姐不就是,苦了一辈子,想着投靠高人,学个一招半式一辈子也够用了,结果呢,生了孩子就被人踹出来了。我看宝娃也挺邪门儿的,说不定啊,就是什么那些个修炼的人的种,然后他娘生她受了苦,就给她带了些霉运。”

    小水村的人都迷信,往年有道士路过,他们都愿意拿出粮食给道士吃,指望因此结下善缘。

    李奶奶摇头:“这种克死娘的崽,都命不好,是祸害!”

    新媳妇儿害怕,“那我是不是也要离她远一些,我还没生孩子呢,我还想平平安安生个大胖小子。”

    几个人听完这话,都低头掰玉米,显然是心里各自打着算盘。

    苏其沫动了动身体,发现原身身子由于长期缺乏营养,所以十分虚弱,眼下因为中暑所以保持昏迷。

    有几个同村的看到田地躺着个人,赶紧上来把她扶起来,一看竟然是徐家的宝娃!

    ****

    在徐家,赵秀菊这边早就问得不耐烦了,她姐姐当年要死要活,臭不要脸终于嫁入玄门大家,还以为别人有多羡慕呢,结果最终还不是只能灰头土脸投靠她,没过几天生下遗婴后就撒手人寰,她凭什么要去弥补她姐姐的过错?自己家生活还那么艰难呢!

    赵老爹安慰她:“总会有好心人愿意领走她的,”这几天他眼瞅着家里粮食越来越少,福妹又向他要生活费了,压力之下生出怨气,一股脑全怪在宝娃身上,“不过我还是要说,三年前那道士算命,宝娃霉运缠身,还会影响身边人,算的可真准!”

    赵秀菊也想起那道士的话来,他当时一口就断定这孩子不是他们亲生的,必定父母双亡,她和老徐都惊讶了,然后道士才不紧不慢地说,这孩子留着必定是个祸害!

    这时门外传来急急地敲门声。

    “老徐开门!赵大姐在家吗?”

    赵秀菊赶紧去开门,一开门却傻了眼,屋外站着乌央乌央的人,为首的富贵怀里抱着宝娃,她晕过去了。赵秀菊此时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生怕宝娃生了什么病,那样可就又要花钱治了!

    “怎么回事?”徐老爹也穿上鞋,走到门口。

    人群里有同情心强的胡奶奶,此刻嚷嚷开了:“你们哪里见过这样的事哟,好手好脚的在家里睡觉,却让半大个闺女下地干重活儿!这下,晒脱水了吧!”

    另外几家的媳妇儿,赶紧送了水壶,喂到宝娃嘴边,让水一点点流进去。

    面对几家人的责难,赵秀菊面子上挂不住,骂道:“你们说得轻巧,我们家还要供闺女上学,这多一张嘴多一份开销,恐怕不是那么好承担的!”

    福贵是个老实孩子,十八九岁的年纪正是血气方刚,“那也不能让她一个人下地插秧啊!”

    徐老爹注意情势不对,虽说他平常在村里有些威望,赵秀菊人缘也不错,但是出了事人们还是只看表面,根本不念及他们平常的为人!谁家手头不紧啊,这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也去养个别人家的孩子试试?

    他连忙解释:“我是要去帮忙的,宝娃平常好抢活儿干,不让我去。”

    胡奶奶心疼了,上前轻轻摸着宝娃的脸庞,多好的孩子啊,知道家里情况困难,主动分担农活儿,竟然还想着让爸爸妈妈轻松些所以不让他们去,太孝顺了。

    赵秀菊一看大家对宝娃都很心疼,心想机会来了,趁这时候诉一下苦,说他们家穷的揭不开锅了,顺势就可以把宝娃给别人领养的话题提出来了。

    “我们家的情况大家也知道,全家的布扯出来做一件衣裳都不容易,凑口饭吃都困难,怎么能养得好两个孩子呢?其实我和老徐两人早就问过大家,想着谁家要是缺个孩子,就让他把宝娃领了去。”她声泪俱下,仿佛很是伤心。

    人群瞬间安静了,这是农村,又不是花天酒地的北城城区,谁家里不是每顿饭都是凑出来的,只有逢年过节才能闻两口肉香?亲生骨肉和领养的还是有很大不同罢,谁不想给亲生骨肉最好的环境呢,从自己嘴里省出口粮喂给一个已经被别人养了十四年的女孩儿,太不划算了。

    这时宝娃已经悠悠转醒,她睁眼望了望周围,似乎是被这么多人吓了一跳,又晕了过去。赵秀菊看见她这幅蠢样子就头痛,恨不得马上把她送走。

    “可是你们已经养了她十四年了。”人群中有人说,其他人跟着附和。

    还有人小声嘀咕:“谁家愿意养个不吉利的?”

    赵秀菊脸都白了,没想到村民都知道宝娃不吉利这一点,那么她把宝娃送出去的难度可就大了。

    李奶奶道:“不管怎么样,你先把宝娃扶到家里歇着吧,再请个大夫来看看.”

    赵秀菊没办法,只得请来了胡大夫来救治宝娃。徐老爹愁眉苦脸看着兜里的银元,在桌上敲他的烟斗。碰巧,因为凌少送来的舞会请帖,赵秀菊想要徐福妹闪亮登场,要给她做一身舞裙,早早花重金请了裁缝,今天是裁缝送来成型的衣裳的日子。

    赵秀菊看出了徐老爹的不高兴,知道他这是为舞裙的钱担心呢,她给请来的陈裁缝倒了杯茶,转身就去宽慰徐老爹:“我知道你愁钱,但是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呀,凌少对咱们闺女可不一般,特特地送了舞会请柬来,让咱们孩子也能在城里名媛中露个脸。”

    徐老爹在烟嘴嘬了口烟,看一眼陈裁缝手下华丽的舞裙,觉得这烟气会玷污了这么美的裙子,于是没有把烟吐出来,而是直接吞入喉咙。

    这一下呛得他眼泪都出来了,赵秀菊连忙端了茶给他喝,拍着他的背。

    陈裁缝收拾完裙摆,满意地看着舞裙道:“凌少是北城里最有权有势的少爷,他的一个卫兵团能把小水村给包围上,你们可不要白白错失了他的好意,我做的这条裙子,这流苏,细腰,保管到时候舞场只有福妹能入得了凌少的眼。”

    赵秀菊心里乐开花,眼睛喜得眯成一条缝,赶紧把徐老爹兜里的钱掏出来,给陈裁缝结完账,裁缝拿着这笔钱连声祝贺她早日成为凌少的丈母娘,然后离开了。

    这时胡大夫从里屋走出来,面色沉重,他是小水村唯一的大夫,早些年在城里灵芝堂当过两年学徒,回来小水村后就自立门户给村民们看病,平常有个什么发烧、头痛、崴了脚之类的,他都能给治好,村民们也请不起城里的大夫,自然只能仰仗他看病。

    可是他却看不懂宝娃生的是啥病,说是中暑了也不像,也不发烧,只是持续性昏迷。面对宝娃父母的询问,他手心出了点汗,看着徐老爹和赵秀菊两个庄稼地人的眼神,想起前几天看报纸上传的沸沸扬扬的鼠疫,随便说点什么他们都会信的吧?他灵机一动:“这孩子得了鼠疫。”

    哐当一声,徐老爹的烟斗掉在了地上。

    在里屋,宝娃却被这一响声吵醒。她睁开眼审视四周,眼神很清醒。

    苏其沫就知道李大小姐这嘴是开过光的,根本不该偷偷看她写的小说!

    屋外传来动静,苏其沫用了点小咒语,把声音放大,只听赵秀菊压低声音问道:“宝娃还在昏迷着吧,咱们趁现在把她弄出去扔了吧?”   谁也不知道,宝娃的身体里换了一个人,她是苏其沫。

    苏其沫是苏家下一任继承人,平时爱打打游戏看看小说什么的,苏其沫穿来之前,正在看一本《我在二零种灵草》的小说,作者是她从小到大的死对头,隔壁李家的大小姐,她写的玄学爽文颇有自己的影子,女主一路福星高照,灵田、男人应有尽有,不用怎么修炼就有高深修为。而书中女主的妹妹,却是个十分不争气的炮灰,命不好,还不知道努力,就知道眼红别人的东西。

    苏其沫被女配宝娃气到了,偷偷上网用小号骂作者把她写得太脑残,结果受到小说作者最恶毒的诅咒:你行你上啊!

    苏其沫摊在田埂里,努力不让原身的记忆消逝。

    这几天,徐家意识到他们承担不起多养一个宝娃了,赵秀菊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在凌少送来舞会请帖之后。

    赵秀菊前天翻出宝娃姐姐的私塾学费单子,丢给徐老爹:“老徐,你看看,今年福妹的书本费又增加了两块银元!我们怎么还养得起宝娃呢?”

    徐老爹瞄着账单,叹了口气,“那又怎么办呢?当初你姐姐把这孩子送来,我就叫你别管,沾上那倒霉娘们儿的东西,咱也得倒霉!结果你不听,现在倒好了,都养了十四年了,难不成你还把这半大姑娘丢了不成?”

    赵秀菊就去找村里那些没孩子的人家,问他们的意愿。这事一下子在小水村传开来。

    垛谷堆前坐着几个掰玉米粒的阿婆和姑娘。

    “你们听说了吗,徐家要把宝娃送出去呢。那孩子,怪可怜见的,一出生就没了爹妈。”

    村头家新媳妇儿刚刚嫁过来,不明白地问:“宝娃不是徐家亲生的吗?”

    七十多岁老奶奶摇头:“不是,宝娃是秀菊的姐姐的娃,但是她姐姐生了宝娃就两腿一蹬,走了。”

    “挺邪门儿的,咱们凡夫俗子还是不去招惹那山上修炼的家族为好。那秀菊她姐姐不就是,苦了一辈子,想着投靠高人,学个一招半式一辈子也够用了,结果呢,生了孩子就被人踹出来了。我看宝娃也挺邪门儿的,说不定啊,就是什么那些个修炼的人的种,然后他娘生她受了苦,就给她带了些霉运。”

    小水村的人都迷信,往年有道士路过,他们都愿意拿出粮食给道士吃,指望因此结下善缘。

    李奶奶摇头:“这种克死娘的崽,都命不好,是祸害!”

    新媳妇儿害怕,“那我是不是也要离她远一些,我还没生孩子呢,我还想平平安安生个大胖小子。”

    几个人听完这话,都低头掰玉米,显然是心里各自打着算盘。

    苏其沫动了动身体,发现原身身子由于长期缺乏营养,所以十分虚弱,眼下因为中暑所以保持昏迷。

    有几个同村的看到田地躺着个人,赶紧上来把她扶起来,一看竟然是徐家的宝娃!

    ****

    在徐家,赵秀菊这边早就问得不耐烦了,她姐姐当年要死要活,臭不要脸终于嫁入玄门大家,还以为别人有多羡慕呢,结果最终还不是只能灰头土脸投靠她,没过几天生下遗婴后就撒手人寰,她凭什么要去弥补她姐姐的过错?自己家生活还那么艰难呢!

    赵老爹安慰她:“总会有好心人愿意领走她的,”这几天他眼瞅着家里粮食越来越少,福妹又向他要生活费了,压力之下生出怨气,一股脑全怪在宝娃身上,“不过我还是要说,三年前那道士算命,宝娃霉运缠身,还会影响身边人,算的可真准!”

    赵秀菊也想起那道士的话来,他当时一口就断定这孩子不是他们亲生的,必定父母双亡,她和老徐都惊讶了,然后道士才不紧不慢地说,这孩子留着必定是个祸害!

    这时门外传来急急地敲门声。

    “老徐开门!赵大姐在家吗?”

    赵秀菊赶紧去开门,一开门却傻了眼,屋外站着乌央乌央的人,为首的富贵怀里抱着宝娃,她晕过去了。赵秀菊此时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生怕宝娃生了什么病,那样可就又要花钱治了!

    “怎么回事?”徐老爹也穿上鞋,走到门口。

    人群里有同情心强的胡奶奶,此刻嚷嚷开了:“你们哪里见过这样的事哟,好手好脚的在家里睡觉,却让半大个闺女下地干重活儿!这下,晒脱水了吧!”

    另外几家的媳妇儿,赶紧送了水壶,喂到宝娃嘴边,让水一点点流进去。

    面对几家人的责难,赵秀菊面子上挂不住,骂道:“你们说得轻巧,我们家还要供闺女上学,这多一张嘴多一份开销,恐怕不是那么好承担的!”

    福贵是个老实孩子,十八九岁的年纪正是血气方刚,“那也不能让她一个人下地插秧啊!”

    徐老爹注意情势不对,虽说他平常在村里有些威望,赵秀菊人缘也不错,但是出了事人们还是只看表面,根本不念及他们平常的为人!谁家手头不紧啊,这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也去养个别人家的孩子试试?

    他连忙解释:“我是要去帮忙的,宝娃平常好抢活儿干,不让我去。”

    胡奶奶心疼了,上前轻轻摸着宝娃的脸庞,多好的孩子啊,知道家里情况困难,主动分担农活儿,竟然还想着让爸爸妈妈轻松些所以不让他们去,太孝顺了。

    赵秀菊一看大家对宝娃都很心疼,心想机会来了,趁这时候诉一下苦,说他们家穷的揭不开锅了,顺势就可以把宝娃给别人领养的话题提出来了。

    “我们家的情况大家也知道,全家的布扯出来做一件衣裳都不容易,凑口饭吃都困难,怎么能养得好两个孩子呢?其实我和老徐两人早就问过大家,想着谁家要是缺个孩子,就让他把宝娃领了去。”她声泪俱下,仿佛很是伤心。

    人群瞬间安静了,这是农村,又不是花天酒地的北城城区,谁家里不是每顿饭都是凑出来的,只有逢年过节才能闻两口肉香?亲生骨肉和领养的还是有很大不同罢,谁不想给亲生骨肉最好的环境呢,从自己嘴里省出口粮喂给一个已经被别人养了十四年的女孩儿,太不划算了。

    这时宝娃已经悠悠转醒,她睁眼望了望周围,似乎是被这么多人吓了一跳,又晕了过去。赵秀菊看见她这幅蠢样子就头痛,恨不得马上把她送走。

    “可是你们已经养了她十四年了。”人群中有人说,其他人跟着附和。

    还有人小声嘀咕:“谁家愿意养个不吉利的?”

    赵秀菊脸都白了,没想到村民都知道宝娃不吉利这一点,那么她把宝娃送出去的难度可就大了。

    李奶奶道:“不管怎么样,你先把宝娃扶到家里歇着吧,再请个大夫来看看.”

    赵秀菊没办法,只得请来了胡大夫来救治宝娃。徐老爹愁眉苦脸看着兜里的银元,在桌上敲他的烟斗。碰巧,因为凌少送来的舞会请帖,赵秀菊想要徐福妹闪亮登场,要给她做一身舞裙,早早花重金请了裁缝,今天是裁缝送来成型的衣裳的日子。

    赵秀菊看出了徐老爹的不高兴,知道他这是为舞裙的钱担心呢,她给请来的陈裁缝倒了杯茶,转身就去宽慰徐老爹:“我知道你愁钱,但是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呀,凌少对咱们闺女可不一般,特特地送了舞会请柬来,让咱们孩子也能在城里名媛中露个脸。”

    徐老爹在烟嘴嘬了口烟,看一眼陈裁缝手下华丽的舞裙,觉得这烟气会玷污了这么美的裙子,于是没有把烟吐出来,而是直接吞入喉咙。

    这一下呛得他眼泪都出来了,赵秀菊连忙端了茶给他喝,拍着他的背。

    陈裁缝收拾完裙摆,满意地看着舞裙道:“凌少是北城里最有权有势的少爷,他的一个卫兵团能把小水村给包围上,你们可不要白白错失了他的好意,我做的这条裙子,这流苏,细腰,保管到时候舞场只有福妹能入得了凌少的眼。”

    赵秀菊心里乐开花,眼睛喜得眯成一条缝,赶紧把徐老爹兜里的钱掏出来,给陈裁缝结完账,裁缝拿着这笔钱连声祝贺她早日成为凌少的丈母娘,然后离开了。

    这时胡大夫从里屋走出来,面色沉重,他是小水村唯一的大夫,早些年在城里灵芝堂当过两年学徒,回来小水村后就自立门户给村民们看病,平常有个什么发烧、头痛、崴了脚之类的,他都能给治好,村民们也请不起城里的大夫,自然只能仰仗他看病。

    可是他却看不懂宝娃生的是啥病,说是中暑了也不像,也不发烧,只是持续性昏迷。面对宝娃父母的询问,他手心出了点汗,看着徐老爹和赵秀菊两个庄稼地人的眼神,想起前几天看报纸上传的沸沸扬扬的鼠疫,随便说点什么他们都会信的吧?他灵机一动:“这孩子得了鼠疫。”

    哐当一声,徐老爹的烟斗掉在了地上。

    在里屋,宝娃却被这一响声吵醒。她睁开眼审视四周,眼神很清醒。

    苏其沫就知道李大小姐这嘴是开过光的,根本不该偷偷看她写的小说!

    屋外传来动静,苏其沫用了点小咒语,把声音放大,只听赵秀菊压低声音问道:“宝娃还在昏迷着吧,咱们趁现在把她弄出去扔了吧?”   谁也不知道,宝娃的身体里换了一个人,她是苏其沫。

    苏其沫是苏家下一任继承人,平时爱打打游戏看看小说什么的,苏其沫穿来之前,正在看一本《我在二零种灵草》的小说,作者是她从小到大的死对头,隔壁李家的大小姐,她写的玄学爽文颇有自己的影子,女主一路福星高照,灵田、男人应有尽有,不用怎么修炼就有高深修为。而书中女主的妹妹,却是个十分不争气的炮灰,命不好,还不知道努力,就知道眼红别人的东西。

    苏其沫被女配宝娃气到了,偷偷上网用小号骂作者把她写得太脑残,结果受到小说作者最恶毒的诅咒:你行你上啊!

    苏其沫摊在田埂里,努力不让原身的记忆消逝。

    这几天,徐家意识到他们承担不起多养一个宝娃了,赵秀菊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在凌少送来舞会请帖之后。

    赵秀菊前天翻出宝娃姐姐的私塾学费单子,丢给徐老爹:“老徐,你看看,今年福妹的书本费又增加了两块银元!我们怎么还养得起宝娃呢?”

    徐老爹瞄着账单,叹了口气,“那又怎么办呢?当初你姐姐把这孩子送来,我就叫你别管,沾上那倒霉娘们儿的东西,咱也得倒霉!结果你不听,现在倒好了,都养了十四年了,难不成你还把这半大姑娘丢了不成?”

    赵秀菊就去找村里那些没孩子的人家,问他们的意愿。这事一下子在小水村传开来。

    垛谷堆前坐着几个掰玉米粒的阿婆和姑娘。

    “你们听说了吗,徐家要把宝娃送出去呢。那孩子,怪可怜见的,一出生就没了爹妈。”

    村头家新媳妇儿刚刚嫁过来,不明白地问:“宝娃不是徐家亲生的吗?”

    七十多岁老奶奶摇头:“不是,宝娃是秀菊的姐姐的娃,但是她姐姐生了宝娃就两腿一蹬,走了。”

    “挺邪门儿的,咱们凡夫俗子还是不去招惹那山上修炼的家族为好。那秀菊她姐姐不就是,苦了一辈子,想着投靠高人,学个一招半式一辈子也够用了,结果呢,生了孩子就被人踹出来了。我看宝娃也挺邪门儿的,说不定啊,就是什么那些个修炼的人的种,然后他娘生她受了苦,就给她带了些霉运。”

    小水村的人都迷信,往年有道士路过,他们都愿意拿出粮食给道士吃,指望因此结下善缘。

    李奶奶摇头:“这种克死娘的崽,都命不好,是祸害!”

    新媳妇儿害怕,“那我是不是也要离她远一些,我还没生孩子呢,我还想平平安安生个大胖小子。”

    几个人听完这话,都低头掰玉米,显然是心里各自打着算盘。

    苏其沫动了动身体,发现原身身子由于长期缺乏营养,所以十分虚弱,眼下因为中暑所以保持昏迷。

    有几个同村的看到田地躺着个人,赶紧上来把她扶起来,一看竟然是徐家的宝娃!

    ****

    在徐家,赵秀菊这边早就问得不耐烦了,她姐姐当年要死要活,臭不要脸终于嫁入玄门大家,还以为别人有多羡慕呢,结果最终还不是只能灰头土脸投靠她,没过几天生下遗婴后就撒手人寰,她凭什么要去弥补她姐姐的过错?自己家生活还那么艰难呢!

    赵老爹安慰她:“总会有好心人愿意领走她的,”这几天他眼瞅着家里粮食越来越少,福妹又向他要生活费了,压力之下生出怨气,一股脑全怪在宝娃身上,“不过我还是要说,三年前那道士算命,宝娃霉运缠身,还会影响身边人,算的可真准!”

    赵秀菊也想起那道士的话来,他当时一口就断定这孩子不是他们亲生的,必定父母双亡,她和老徐都惊讶了,然后道士才不紧不慢地说,这孩子留着必定是个祸害!

    这时门外传来急急地敲门声。

    “老徐开门!赵大姐在家吗?”

    赵秀菊赶紧去开门,一开门却傻了眼,屋外站着乌央乌央的人,为首的富贵怀里抱着宝娃,她晕过去了。赵秀菊此时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生怕宝娃生了什么病,那样可就又要花钱治了!

    “怎么回事?”徐老爹也穿上鞋,走到门口。

    人群里有同情心强的胡奶奶,此刻嚷嚷开了:“你们哪里见过这样的事哟,好手好脚的在家里睡觉,却让半大个闺女下地干重活儿!这下,晒脱水了吧!”

    另外几家的媳妇儿,赶紧送了水壶,喂到宝娃嘴边,让水一点点流进去。

    面对几家人的责难,赵秀菊面子上挂不住,骂道:“你们说得轻巧,我们家还要供闺女上学,这多一张嘴多一份开销,恐怕不是那么好承担的!”

    福贵是个老实孩子,十八九岁的年纪正是血气方刚,“那也不能让她一个人下地插秧啊!”

    徐老爹注意情势不对,虽说他平常在村里有些威望,赵秀菊人缘也不错,但是出了事人们还是只看表面,根本不念及他们平常的为人!谁家手头不紧啊,这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也去养个别人家的孩子试试?

    他连忙解释:“我是要去帮忙的,宝娃平常好抢活儿干,不让我去。”

    胡奶奶心疼了,上前轻轻摸着宝娃的脸庞,多好的孩子啊,知道家里情况困难,主动分担农活儿,竟然还想着让爸爸妈妈轻松些所以不让他们去,太孝顺了。

    赵秀菊一看大家对宝娃都很心疼,心想机会来了,趁这时候诉一下苦,说他们家穷的揭不开锅了,顺势就可以把宝娃给别人领养的话题提出来了。

    “我们家的情况大家也知道,全家的布扯出来做一件衣裳都不容易,凑口饭吃都困难,怎么能养得好两个孩子呢?其实我和老徐两人早就问过大家,想着谁家要是缺个孩子,就让他把宝娃领了去。”她声泪俱下,仿佛很是伤心。

    人群瞬间安静了,这是农村,又不是花天酒地的北城城区,谁家里不是每顿饭都是凑出来的,只有逢年过节才能闻两口肉香?亲生骨肉和领养的还是有很大不同罢,谁不想给亲生骨肉最好的环境呢,从自己嘴里省出口粮喂给一个已经被别人养了十四年的女孩儿,太不划算了。

    这时宝娃已经悠悠转醒,她睁眼望了望周围,似乎是被这么多人吓了一跳,又晕了过去。赵秀菊看见她这幅蠢样子就头痛,恨不得马上把她送走。

    “可是你们已经养了她十四年了。”人群中有人说,其他人跟着附和。

    还有人小声嘀咕:“谁家愿意养个不吉利的?”

    赵秀菊脸都白了,没想到村民都知道宝娃不吉利这一点,那么她把宝娃送出去的难度可就大了。

    李奶奶道:“不管怎么样,你先把宝娃扶到家里歇着吧,再请个大夫来看看.”

    赵秀菊没办法,只得请来了胡大夫来救治宝娃。徐老爹愁眉苦脸看着兜里的银元,在桌上敲他的烟斗。碰巧,因为凌少送来的舞会请帖,赵秀菊想要徐福妹闪亮登场,要给她做一身舞裙,早早花重金请了裁缝,今天是裁缝送来成型的衣裳的日子。

    赵秀菊看出了徐老爹的不高兴,知道他这是为舞裙的钱担心呢,她给请来的陈裁缝倒了杯茶,转身就去宽慰徐老爹:“我知道你愁钱,但是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呀,凌少对咱们闺女可不一般,特特地送了舞会请柬来,让咱们孩子也能在城里名媛中露个脸。”

    徐老爹在烟嘴嘬了口烟,看一眼陈裁缝手下华丽的舞裙,觉得这烟气会玷污了这么美的裙子,于是没有把烟吐出来,而是直接吞入喉咙。

    这一下呛得他眼泪都出来了,赵秀菊连忙端了茶给他喝,拍着他的背。

    陈裁缝收拾完裙摆,满意地看着舞裙道:“凌少是北城里最有权有势的少爷,他的一个卫兵团能把小水村给包围上,你们可不要白白错失了他的好意,我做的这条裙子,这流苏,细腰,保管到时候舞场只有福妹能入得了凌少的眼。”

    赵秀菊心里乐开花,眼睛喜得眯成一条缝,赶紧把徐老爹兜里的钱掏出来,给陈裁缝结完账,裁缝拿着这笔钱连声祝贺她早日成为凌少的丈母娘,然后离开了。

    这时胡大夫从里屋走出来,面色沉重,他是小水村唯一的大夫,早些年在城里灵芝堂当过两年学徒,回来小水村后就自立门户给村民们看病,平常有个什么发烧、头痛、崴了脚之类的,他都能给治好,村民们也请不起城里的大夫,自然只能仰仗他看病。

    可是他却看不懂宝娃生的是啥病,说是中暑了也不像,也不发烧,只是持续性昏迷。面对宝娃父母的询问,他手心出了点汗,看着徐老爹和赵秀菊两个庄稼地人的眼神,想起前几天看报纸上传的沸沸扬扬的鼠疫,随便说点什么他们都会信的吧?他灵机一动:“这孩子得了鼠疫。”

    哐当一声,徐老爹的烟斗掉在了地上。

    在里屋,宝娃却被这一响声吵醒。她睁开眼审视四周,眼神很清醒。

    苏其沫就知道李大小姐这嘴是开过光的,根本不该偷偷看她写的小说!

    屋外传来动静,苏其沫用了点小咒语,把声音放大,只听赵秀菊压低声音问道:“宝娃还在昏迷着吧,咱们趁现在把她弄出去扔了吧?”   谁也不知道,宝娃的身体里换了一个人,她是苏其沫。

    苏其沫是苏家下一任继承人,平时爱打打游戏看看小说什么的,苏其沫穿来之前,正在看一本《我在二零种灵草》的小说,作者是她从小到大的死对头,隔壁李家的大小姐,她写的玄学爽文颇有自己的影子,女主一路福星高照,灵田、男人应有尽有,不用怎么修炼就有高深修为。而书中女主的妹妹,却是个十分不争气的炮灰,命不好,还不知道努力,就知道眼红别人的东西。

    苏其沫被女配宝娃气到了,偷偷上网用小号骂作者把她写得太脑残,结果受到小说作者最恶毒的诅咒:你行你上啊!

    苏其沫摊在田埂里,努力不让原身的记忆消逝。

    这几天,徐家意识到他们承担不起多养一个宝娃了,赵秀菊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在凌少送来舞会请帖之后。

    赵秀菊前天翻出宝娃姐姐的私塾学费单子,丢给徐老爹:“老徐,你看看,今年福妹的书本费又增加了两块银元!我们怎么还养得起宝娃呢?”

    徐老爹瞄着账单,叹了口气,“那又怎么办呢?当初你姐姐把这孩子送来,我就叫你别管,沾上那倒霉娘们儿的东西,咱也得倒霉!结果你不听,现在倒好了,都养了十四年了,难不成你还把这半大姑娘丢了不成?”

    赵秀菊就去找村里那些没孩子的人家,问他们的意愿。这事一下子在小水村传开来。

    垛谷堆前坐着几个掰玉米粒的阿婆和姑娘。

    “你们听说了吗,徐家要把宝娃送出去呢。那孩子,怪可怜见的,一出生就没了爹妈。”

    村头家新媳妇儿刚刚嫁过来,不明白地问:“宝娃不是徐家亲生的吗?”

    七十多岁老奶奶摇头:“不是,宝娃是秀菊的姐姐的娃,但是她姐姐生了宝娃就两腿一蹬,走了。”

    “挺邪门儿的,咱们凡夫俗子还是不去招惹那山上修炼的家族为好。那秀菊她姐姐不就是,苦了一辈子,想着投靠高人,学个一招半式一辈子也够用了,结果呢,生了孩子就被人踹出来了。我看宝娃也挺邪门儿的,说不定啊,就是什么那些个修炼的人的种,然后他娘生她受了苦,就给她带了些霉运。”

    小水村的人都迷信,往年有道士路过,他们都愿意拿出粮食给道士吃,指望因此结下善缘。

    李奶奶摇头:“这种克死娘的崽,都命不好,是祸害!”

    新媳妇儿害怕,“那我是不是也要离她远一些,我还没生孩子呢,我还想平平安安生个大胖小子。”

    几个人听完这话,都低头掰玉米,显然是心里各自打着算盘。

    苏其沫动了动身体,发现原身身子由于长期缺乏营养,所以十分虚弱,眼下因为中暑所以保持昏迷。

    有几个同村的看到田地躺着个人,赶紧上来把她扶起来,一看竟然是徐家的宝娃!

    ****

    在徐家,赵秀菊这边早就问得不耐烦了,她姐姐当年要死要活,臭不要脸终于嫁入玄门大家,还以为别人有多羡慕呢,结果最终还不是只能灰头土脸投靠她,没过几天生下遗婴后就撒手人寰,她凭什么要去弥补她姐姐的过错?自己家生活还那么艰难呢!

    赵老爹安慰她:“总会有好心人愿意领走她的,”这几天他眼瞅着家里粮食越来越少,福妹又向他要生活费了,压力之下生出怨气,一股脑全怪在宝娃身上,“不过我还是要说,三年前那道士算命,宝娃霉运缠身,还会影响身边人,算的可真准!”

    赵秀菊也想起那道士的话来,他当时一口就断定这孩子不是他们亲生的,必定父母双亡,她和老徐都惊讶了,然后道士才不紧不慢地说,这孩子留着必定是个祸害!

    这时门外传来急急地敲门声。

    “老徐开门!赵大姐在家吗?”

    赵秀菊赶紧去开门,一开门却傻了眼,屋外站着乌央乌央的人,为首的富贵怀里抱着宝娃,她晕过去了。赵秀菊此时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生怕宝娃生了什么病,那样可就又要花钱治了!

    “怎么回事?”徐老爹也穿上鞋,走到门口。

    人群里有同情心强的胡奶奶,此刻嚷嚷开了:“你们哪里见过这样的事哟,好手好脚的在家里睡觉,却让半大个闺女下地干重活儿!这下,晒脱水了吧!”

    另外几家的媳妇儿,赶紧送了水壶,喂到宝娃嘴边,让水一点点流进去。

    面对几家人的责难,赵秀菊面子上挂不住,骂道:“你们说得轻巧,我们家还要供闺女上学,这多一张嘴多一份开销,恐怕不是那么好承担的!”

    福贵是个老实孩子,十八九岁的年纪正是血气方刚,“那也不能让她一个人下地插秧啊!”

    徐老爹注意情势不对,虽说他平常在村里有些威望,赵秀菊人缘也不错,但是出了事人们还是只看表面,根本不念及他们平常的为人!谁家手头不紧啊,这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也去养个别人家的孩子试试?

    他连忙解释:“我是要去帮忙的,宝娃平常好抢活儿干,不让我去。”

    胡奶奶心疼了,上前轻轻摸着宝娃的脸庞,多好的孩子啊,知道家里情况困难,主动分担农活儿,竟然还想着让爸爸妈妈轻松些所以不让他们去,太孝顺了。

    赵秀菊一看大家对宝娃都很心疼,心想机会来了,趁这时候诉一下苦,说他们家穷的揭不开锅了,顺势就可以把宝娃给别人领养的话题提出来了。

    “我们家的情况大家也知道,全家的布扯出来做一件衣裳都不容易,凑口饭吃都困难,怎么能养得好两个孩子呢?其实我和老徐两人早就问过大家,想着谁家要是缺个孩子,就让他把宝娃领了去。”她声泪俱下,仿佛很是伤心。

    人群瞬间安静了,这是农村,又不是花天酒地的北城城区,谁家里不是每顿饭都是凑出来的,只有逢年过节才能闻两口肉香?亲生骨肉和领养的还是有很大不同罢,谁不想给亲生骨肉最好的环境呢,从自己嘴里省出口粮喂给一个已经被别人养了十四年的女孩儿,太不划算了。

    这时宝娃已经悠悠转醒,她睁眼望了望周围,似乎是被这么多人吓了一跳,又晕了过去。赵秀菊看见她这幅蠢样子就头痛,恨不得马上把她送走。

    “可是你们已经养了她十四年了。”人群中有人说,其他人跟着附和。

    还有人小声嘀咕:“谁家愿意养个不吉利的?”

    赵秀菊脸都白了,没想到村民都知道宝娃不吉利这一点,那么她把宝娃送出去的难度可就大了。

    李奶奶道:“不管怎么样,你先把宝娃扶到家里歇着吧,再请个大夫来看看.”

    赵秀菊没办法,只得请来了胡大夫来救治宝娃。徐老爹愁眉苦脸看着兜里的银元,在桌上敲他的烟斗。碰巧,因为凌少送来的舞会请帖,赵秀菊想要徐福妹闪亮登场,要给她做一身舞裙,早早花重金请了裁缝,今天是裁缝送来成型的衣裳的日子。

    赵秀菊看出了徐老爹的不高兴,知道他这是为舞裙的钱担心呢,她给请来的陈裁缝倒了杯茶,转身就去宽慰徐老爹:“我知道你愁钱,但是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呀,凌少对咱们闺女可不一般,特特地送了舞会请柬来,让咱们孩子也能在城里名媛中露个脸。”

    徐老爹在烟嘴嘬了口烟,看一眼陈裁缝手下华丽的舞裙,觉得这烟气会玷污了这么美的裙子,于是没有把烟吐出来,而是直接吞入喉咙。

    这一下呛得他眼泪都出来了,赵秀菊连忙端了茶给他喝,拍着他的背。

    陈裁缝收拾完裙摆,满意地看着舞裙道:“凌少是北城里最有权有势的少爷,他的一个卫兵团能把小水村给包围上,你们可不要白白错失了他的好意,我做的这条裙子,这流苏,细腰,保管到时候舞场只有福妹能入得了凌少的眼。”

    赵秀菊心里乐开花,眼睛喜得眯成一条缝,赶紧把徐老爹兜里的钱掏出来,给陈裁缝结完账,裁缝拿着这笔钱连声祝贺她早日成为凌少的丈母娘,然后离开了。

    这时胡大夫从里屋走出来,面色沉重,他是小水村唯一的大夫,早些年在城里灵芝堂当过两年学徒,回来小水村后就自立门户给村民们看病,平常有个什么发烧、头痛、崴了脚之类的,他都能给治好,村民们也请不起城里的大夫,自然只能仰仗他看病。

    可是他却看不懂宝娃生的是啥病,说是中暑了也不像,也不发烧,只是持续性昏迷。面对宝娃父母的询问,他手心出了点汗,看着徐老爹和赵秀菊两个庄稼地人的眼神,想起前几天看报纸上传的沸沸扬扬的鼠疫,随便说点什么他们都会信的吧?他灵机一动:“这孩子得了鼠疫。”

    哐当一声,徐老爹的烟斗掉在了地上。

    在里屋,宝娃却被这一响声吵醒。她睁开眼审视四周,眼神很清醒。

    苏其沫就知道李大小姐这嘴是开过光的,根本不该偷偷看她写的小说!

    屋外传来动静,苏其沫用了点小咒语,把声音放大,只听赵秀菊压低声音问道:“宝娃还在昏迷着吧,咱们趁现在把她弄出去扔了吧?”   谁也不知道,宝娃的身体里换了一个人,她是苏其沫。

    苏其沫是苏家下一任继承人,平时爱打打游戏看看小说什么的,苏其沫穿来之前,正在看一本《我在二零种灵草》的小说,作者是她从小到大的死对头,隔壁李家的大小姐,她写的玄学爽文颇有自己的影子,女主一路福星高照,灵田、男人应有尽有,不用怎么修炼就有高深修为。而书中女主的妹妹,却是个十分不争气的炮灰,命不好,还不知道努力,就知道眼红别人的东西。

    苏其沫被女配宝娃气到了,偷偷上网用小号骂作者把她写得太脑残,结果受到小说作者最恶毒的诅咒:你行你上啊!

    苏其沫摊在田埂里,努力不让原身的记忆消逝。

    这几天,徐家意识到他们承担不起多养一个宝娃了,赵秀菊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在凌少送来舞会请帖之后。

    赵秀菊前天翻出宝娃姐姐的私塾学费单子,丢给徐老爹:“老徐,你看看,今年福妹的书本费又增加了两块银元!我们怎么还养得起宝娃呢?”

    徐老爹瞄着账单,叹了口气,“那又怎么办呢?当初你姐姐把这孩子送来,我就叫你别管,沾上那倒霉娘们儿的东西,咱也得倒霉!结果你不听,现在倒好了,都养了十四年了,难不成你还把这半大姑娘丢了不成?”

    赵秀菊就去找村里那些没孩子的人家,问他们的意愿。这事一下子在小水村传开来。

    垛谷堆前坐着几个掰玉米粒的阿婆和姑娘。

    “你们听说了吗,徐家要把宝娃送出去呢。那孩子,怪可怜见的,一出生就没了爹妈。”

    村头家新媳妇儿刚刚嫁过来,不明白地问:“宝娃不是徐家亲生的吗?”

    七十多岁老奶奶摇头:“不是,宝娃是秀菊的姐姐的娃,但是她姐姐生了宝娃就两腿一蹬,走了。”

    “挺邪门儿的,咱们凡夫俗子还是不去招惹那山上修炼的家族为好。那秀菊她姐姐不就是,苦了一辈子,想着投靠高人,学个一招半式一辈子也够用了,结果呢,生了孩子就被人踹出来了。我看宝娃也挺邪门儿的,说不定啊,就是什么那些个修炼的人的种,然后他娘生她受了苦,就给她带了些霉运。”

    小水村的人都迷信,往年有道士路过,他们都愿意拿出粮食给道士吃,指望因此结下善缘。

    李奶奶摇头:“这种克死娘的崽,都命不好,是祸害!”

    新媳妇儿害怕,“那我是不是也要离她远一些,我还没生孩子呢,我还想平平安安生个大胖小子。”

    几个人听完这话,都低头掰玉米,显然是心里各自打着算盘。

    苏其沫动了动身体,发现原身身子由于长期缺乏营养,所以十分虚弱,眼下因为中暑所以保持昏迷。

    有几个同村的看到田地躺着个人,赶紧上来把她扶起来,一看竟然是徐家的宝娃!

    ****

    在徐家,赵秀菊这边早就问得不耐烦了,她姐姐当年要死要活,臭不要脸终于嫁入玄门大家,还以为别人有多羡慕呢,结果最终还不是只能灰头土脸投靠她,没过几天生下遗婴后就撒手人寰,她凭什么要去弥补她姐姐的过错?自己家生活还那么艰难呢!

    赵老爹安慰她:“总会有好心人愿意领走她的,”这几天他眼瞅着家里粮食越来越少,福妹又向他要生活费了,压力之下生出怨气,一股脑全怪在宝娃身上,“不过我还是要说,三年前那道士算命,宝娃霉运缠身,还会影响身边人,算的可真准!”

    赵秀菊也想起那道士的话来,他当时一口就断定这孩子不是他们亲生的,必定父母双亡,她和老徐都惊讶了,然后道士才不紧不慢地说,这孩子留着必定是个祸害!

    这时门外传来急急地敲门声。

    “老徐开门!赵大姐在家吗?”

    赵秀菊赶紧去开门,一开门却傻了眼,屋外站着乌央乌央的人,为首的富贵怀里抱着宝娃,她晕过去了。赵秀菊此时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生怕宝娃生了什么病,那样可就又要花钱治了!

    “怎么回事?”徐老爹也穿上鞋,走到门口。

    人群里有同情心强的胡奶奶,此刻嚷嚷开了:“你们哪里见过这样的事哟,好手好脚的在家里睡觉,却让半大个闺女下地干重活儿!这下,晒脱水了吧!”

    另外几家的媳妇儿,赶紧送了水壶,喂到宝娃嘴边,让水一点点流进去。

    面对几家人的责难,赵秀菊面子上挂不住,骂道:“你们说得轻巧,我们家还要供闺女上学,这多一张嘴多一份开销,恐怕不是那么好承担的!”

    福贵是个老实孩子,十八九岁的年纪正是血气方刚,“那也不能让她一个人下地插秧啊!”

    徐老爹注意情势不对,虽说他平常在村里有些威望,赵秀菊人缘也不错,但是出了事人们还是只看表面,根本不念及他们平常的为人!谁家手头不紧啊,这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也去养个别人家的孩子试试?

    他连忙解释:“我是要去帮忙的,宝娃平常好抢活儿干,不让我去。”

    胡奶奶心疼了,上前轻轻摸着宝娃的脸庞,多好的孩子啊,知道家里情况困难,主动分担农活儿,竟然还想着让爸爸妈妈轻松些所以不让他们去,太孝顺了。

    赵秀菊一看大家对宝娃都很心疼,心想机会来了,趁这时候诉一下苦,说他们家穷的揭不开锅了,顺势就可以把宝娃给别人领养的话题提出来了。

    “我们家的情况大家也知道,全家的布扯出来做一件衣裳都不容易,凑口饭吃都困难,怎么能养得好两个孩子呢?其实我和老徐两人早就问过大家,想着谁家要是缺个孩子,就让他把宝娃领了去。”她声泪俱下,仿佛很是伤心。

    人群瞬间安静了,这是农村,又不是花天酒地的北城城区,谁家里不是每顿饭都是凑出来的,只有逢年过节才能闻两口肉香?亲生骨肉和领养的还是有很大不同罢,谁不想给亲生骨肉最好的环境呢,从自己嘴里省出口粮喂给一个已经被别人养了十四年的女孩儿,太不划算了。

    这时宝娃已经悠悠转醒,她睁眼望了望周围,似乎是被这么多人吓了一跳,又晕了过去。赵秀菊看见她这幅蠢样子就头痛,恨不得马上把她送走。

    “可是你们已经养了她十四年了。”人群中有人说,其他人跟着附和。

    还有人小声嘀咕:“谁家愿意养个不吉利的?”

    赵秀菊脸都白了,没想到村民都知道宝娃不吉利这一点,那么她把宝娃送出去的难度可就大了。

    李奶奶道:“不管怎么样,你先把宝娃扶到家里歇着吧,再请个大夫来看看.”

    赵秀菊没办法,只得请来了胡大夫来救治宝娃。徐老爹愁眉苦脸看着兜里的银元,在桌上敲他的烟斗。碰巧,因为凌少送来的舞会请帖,赵秀菊想要徐福妹闪亮登场,要给她做一身舞裙,早早花重金请了裁缝,今天是裁缝送来成型的衣裳的日子。

    赵秀菊看出了徐老爹的不高兴,知道他这是为舞裙的钱担心呢,她给请来的陈裁缝倒了杯茶,转身就去宽慰徐老爹:“我知道你愁钱,但是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呀,凌少对咱们闺女可不一般,特特地送了舞会请柬来,让咱们孩子也能在城里名媛中露个脸。”

    徐老爹在烟嘴嘬了口烟,看一眼陈裁缝手下华丽的舞裙,觉得这烟气会玷污了这么美的裙子,于是没有把烟吐出来,而是直接吞入喉咙。

    这一下呛得他眼泪都出来了,赵秀菊连忙端了茶给他喝,拍着他的背。

    陈裁缝收拾完裙摆,满意地看着舞裙道:“凌少是北城里最有权有势的少爷,他的一个卫兵团能把小水村给包围上,你们可不要白白错失了他的好意,我做的这条裙子,这流苏,细腰,保管到时候舞场只有福妹能入得了凌少的眼。”

    赵秀菊心里乐开花,眼睛喜得眯成一条缝,赶紧把徐老爹兜里的钱掏出来,给陈裁缝结完账,裁缝拿着这笔钱连声祝贺她早日成为凌少的丈母娘,然后离开了。

    这时胡大夫从里屋走出来,面色沉重,他是小水村唯一的大夫,早些年在城里灵芝堂当过两年学徒,回来小水村后就自立门户给村民们看病,平常有个什么发烧、头痛、崴了脚之类的,他都能给治好,村民们也请不起城里的大夫,自然只能仰仗他看病。

    可是他却看不懂宝娃生的是啥病,说是中暑了也不像,也不发烧,只是持续性昏迷。面对宝娃父母的询问,他手心出了点汗,看着徐老爹和赵秀菊两个庄稼地人的眼神,想起前几天看报纸上传的沸沸扬扬的鼠疫,随便说点什么他们都会信的吧?他灵机一动:“这孩子得了鼠疫。”

    哐当一声,徐老爹的烟斗掉在了地上。

    在里屋,宝娃却被这一响声吵醒。她睁开眼审视四周,眼神很清醒。

    苏其沫就知道李大小姐这嘴是开过光的,根本不该偷偷看她写的小说!

    屋外传来动静,苏其沫用了点小咒语,把声音放大,只听赵秀菊压低声音问道:“宝娃还在昏迷着吧,咱们趁现在把她弄出去扔了吧?”   谁也不知道,宝娃的身体里换了一个人,她是苏其沫。

    苏其沫是苏家下一任继承人,平时爱打打游戏看看小说什么的,苏其沫穿来之前,正在看一本《我在二零种灵草》的小说,作者是她从小到大的死对头,隔壁李家的大小姐,她写的玄学爽文颇有自己的影子,女主一路福星高照,灵田、男人应有尽有,不用怎么修炼就有高深修为。而书中女主的妹妹,却是个十分不争气的炮灰,命不好,还不知道努力,就知道眼红别人的东西。

    苏其沫被女配宝娃气到了,偷偷上网用小号骂作者把她写得太脑残,结果受到小说作者最恶毒的诅咒:你行你上啊!

    苏其沫摊在田埂里,努力不让原身的记忆消逝。

    这几天,徐家意识到他们承担不起多养一个宝娃了,赵秀菊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在凌少送来舞会请帖之后。

    赵秀菊前天翻出宝娃姐姐的私塾学费单子,丢给徐老爹:“老徐,你看看,今年福妹的书本费又增加了两块银元!我们怎么还养得起宝娃呢?”

    徐老爹瞄着账单,叹了口气,“那又怎么办呢?当初你姐姐把这孩子送来,我就叫你别管,沾上那倒霉娘们儿的东西,咱也得倒霉!结果你不听,现在倒好了,都养了十四年了,难不成你还把这半大姑娘丢了不成?”

    赵秀菊就去找村里那些没孩子的人家,问他们的意愿。这事一下子在小水村传开来。

    垛谷堆前坐着几个掰玉米粒的阿婆和姑娘。

    “你们听说了吗,徐家要把宝娃送出去呢。那孩子,怪可怜见的,一出生就没了爹妈。”

    村头家新媳妇儿刚刚嫁过来,不明白地问:“宝娃不是徐家亲生的吗?”

    七十多岁老奶奶摇头:“不是,宝娃是秀菊的姐姐的娃,但是她姐姐生了宝娃就两腿一蹬,走了。”

    “挺邪门儿的,咱们凡夫俗子还是不去招惹那山上修炼的家族为好。那秀菊她姐姐不就是,苦了一辈子,想着投靠高人,学个一招半式一辈子也够用了,结果呢,生了孩子就被人踹出来了。我看宝娃也挺邪门儿的,说不定啊,就是什么那些个修炼的人的种,然后他娘生她受了苦,就给她带了些霉运。”

    小水村的人都迷信,往年有道士路过,他们都愿意拿出粮食给道士吃,指望因此结下善缘。

    李奶奶摇头:“这种克死娘的崽,都命不好,是祸害!”

    新媳妇儿害怕,“那我是不是也要离她远一些,我还没生孩子呢,我还想平平安安生个大胖小子。”

    几个人听完这话,都低头掰玉米,显然是心里各自打着算盘。

    苏其沫动了动身体,发现原身身子由于长期缺乏营养,所以十分虚弱,眼下因为中暑所以保持昏迷。

    有几个同村的看到田地躺着个人,赶紧上来把她扶起来,一看竟然是徐家的宝娃!

    ****

    在徐家,赵秀菊这边早就问得不耐烦了,她姐姐当年要死要活,臭不要脸终于嫁入玄门大家,还以为别人有多羡慕呢,结果最终还不是只能灰头土脸投靠她,没过几天生下遗婴后就撒手人寰,她凭什么要去弥补她姐姐的过错?自己家生活还那么艰难呢!

    赵老爹安慰她:“总会有好心人愿意领走她的,”这几天他眼瞅着家里粮食越来越少,福妹又向他要生活费了,压力之下生出怨气,一股脑全怪在宝娃身上,“不过我还是要说,三年前那道士算命,宝娃霉运缠身,还会影响身边人,算的可真准!”

    赵秀菊也想起那道士的话来,他当时一口就断定这孩子不是他们亲生的,必定父母双亡,她和老徐都惊讶了,然后道士才不紧不慢地说,这孩子留着必定是个祸害!

    这时门外传来急急地敲门声。

    “老徐开门!赵大姐在家吗?”

    赵秀菊赶紧去开门,一开门却傻了眼,屋外站着乌央乌央的人,为首的富贵怀里抱着宝娃,她晕过去了。赵秀菊此时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生怕宝娃生了什么病,那样可就又要花钱治了!

    “怎么回事?”徐老爹也穿上鞋,走到门口。

    人群里有同情心强的胡奶奶,此刻嚷嚷开了:“你们哪里见过这样的事哟,好手好脚的在家里睡觉,却让半大个闺女下地干重活儿!这下,晒脱水了吧!”

    另外几家的媳妇儿,赶紧送了水壶,喂到宝娃嘴边,让水一点点流进去。

    面对几家人的责难,赵秀菊面子上挂不住,骂道:“你们说得轻巧,我们家还要供闺女上学,这多一张嘴多一份开销,恐怕不是那么好承担的!”

    福贵是个老实孩子,十八九岁的年纪正是血气方刚,“那也不能让她一个人下地插秧啊!”

    徐老爹注意情势不对,虽说他平常在村里有些威望,赵秀菊人缘也不错,但是出了事人们还是只看表面,根本不念及他们平常的为人!谁家手头不紧啊,这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也去养个别人家的孩子试试?

    他连忙解释:“我是要去帮忙的,宝娃平常好抢活儿干,不让我去。”

    胡奶奶心疼了,上前轻轻摸着宝娃的脸庞,多好的孩子啊,知道家里情况困难,主动分担农活儿,竟然还想着让爸爸妈妈轻松些所以不让他们去,太孝顺了。

    赵秀菊一看大家对宝娃都很心疼,心想机会来了,趁这时候诉一下苦,说他们家穷的揭不开锅了,顺势就可以把宝娃给别人领养的话题提出来了。

    “我们家的情况大家也知道,全家的布扯出来做一件衣裳都不容易,凑口饭吃都困难,怎么能养得好两个孩子呢?其实我和老徐两人早就问过大家,想着谁家要是缺个孩子,就让他把宝娃领了去。”她声泪俱下,仿佛很是伤心。

    人群瞬间安静了,这是农村,又不是花天酒地的北城城区,谁家里不是每顿饭都是凑出来的,只有逢年过节才能闻两口肉香?亲生骨肉和领养的还是有很大不同罢,谁不想给亲生骨肉最好的环境呢,从自己嘴里省出口粮喂给一个已经被别人养了十四年的女孩儿,太不划算了。

    这时宝娃已经悠悠转醒,她睁眼望了望周围,似乎是被这么多人吓了一跳,又晕了过去。赵秀菊看见她这幅蠢样子就头痛,恨不得马上把她送走。

    “可是你们已经养了她十四年了。”人群中有人说,其他人跟着附和。

    还有人小声嘀咕:“谁家愿意养个不吉利的?”

    赵秀菊脸都白了,没想到村民都知道宝娃不吉利这一点,那么她把宝娃送出去的难度可就大了。

    李奶奶道:“不管怎么样,你先把宝娃扶到家里歇着吧,再请个大夫来看看.”

    赵秀菊没办法,只得请来了胡大夫来救治宝娃。徐老爹愁眉苦脸看着兜里的银元,在桌上敲他的烟斗。碰巧,因为凌少送来的舞会请帖,赵秀菊想要徐福妹闪亮登场,要给她做一身舞裙,早早花重金请了裁缝,今天是裁缝送来成型的衣裳的日子。

    赵秀菊看出了徐老爹的不高兴,知道他这是为舞裙的钱担心呢,她给请来的陈裁缝倒了杯茶,转身就去宽慰徐老爹:“我知道你愁钱,但是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呀,凌少对咱们闺女可不一般,特特地送了舞会请柬来,让咱们孩子也能在城里名媛中露个脸。”

    徐老爹在烟嘴嘬了口烟,看一眼陈裁缝手下华丽的舞裙,觉得这烟气会玷污了这么美的裙子,于是没有把烟吐出来,而是直接吞入喉咙。

    这一下呛得他眼泪都出来了,赵秀菊连忙端了茶给他喝,拍着他的背。

    陈裁缝收拾完裙摆,满意地看着舞裙道:“凌少是北城里最有权有势的少爷,他的一个卫兵团能把小水村给包围上,你们可不要白白错失了他的好意,我做的这条裙子,这流苏,细腰,保管到时候舞场只有福妹能入得了凌少的眼。”

    赵秀菊心里乐开花,眼睛喜得眯成一条缝,赶紧把徐老爹兜里的钱掏出来,给陈裁缝结完账,裁缝拿着这笔钱连声祝贺她早日成为凌少的丈母娘,然后离开了。

    这时胡大夫从里屋走出来,面色沉重,他是小水村唯一的大夫,早些年在城里灵芝堂当过两年学徒,回来小水村后就自立门户给村民们看病,平常有个什么发烧、头痛、崴了脚之类的,他都能给治好,村民们也请不起城里的大夫,自然只能仰仗他看病。

    可是他却看不懂宝娃生的是啥病,说是中暑了也不像,也不发烧,只是持续性昏迷。面对宝娃父母的询问,他手心出了点汗,看着徐老爹和赵秀菊两个庄稼地人的眼神,想起前几天看报纸上传的沸沸扬扬的鼠疫,随便说点什么他们都会信的吧?他灵机一动:“这孩子得了鼠疫。”

    哐当一声,徐老爹的烟斗掉在了地上。

    在里屋,宝娃却被这一响声吵醒。她睁开眼审视四周,眼神很清醒。

    苏其沫就知道李大小姐这嘴是开过光的,根本不该偷偷看她写的小说!

    屋外传来动静,苏其沫用了点小咒语,把声音放大,只听赵秀菊压低声音问道:“宝娃还在昏迷着吧,咱们趁现在把她弄出去扔了吧?”   谁也不知道,宝娃的身体里换了一个人,她是苏其沫。

    苏其沫是苏家下一任继承人,平时爱打打游戏看看小说什么的,苏其沫穿来之前,正在看一本《我在二零种灵草》的小说,作者是她从小到大的死对头,隔壁李家的大小姐,她写的玄学爽文颇有自己的影子,女主一路福星高照,灵田、男人应有尽有,不用怎么修炼就有高深修为。而书中女主的妹妹,却是个十分不争气的炮灰,命不好,还不知道努力,就知道眼红别人的东西。

    苏其沫被女配宝娃气到了,偷偷上网用小号骂作者把她写得太脑残,结果受到小说作者最恶毒的诅咒:你行你上啊!

    苏其沫摊在田埂里,努力不让原身的记忆消逝。

    这几天,徐家意识到他们承担不起多养一个宝娃了,赵秀菊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在凌少送来舞会请帖之后。

    赵秀菊前天翻出宝娃姐姐的私塾学费单子,丢给徐老爹:“老徐,你看看,今年福妹的书本费又增加了两块银元!我们怎么还养得起宝娃呢?”

    徐老爹瞄着账单,叹了口气,“那又怎么办呢?当初你姐姐把这孩子送来,我就叫你别管,沾上那倒霉娘们儿的东西,咱也得倒霉!结果你不听,现在倒好了,都养了十四年了,难不成你还把这半大姑娘丢了不成?”

    赵秀菊就去找村里那些没孩子的人家,问他们的意愿。这事一下子在小水村传开来。

    垛谷堆前坐着几个掰玉米粒的阿婆和姑娘。

    “你们听说了吗,徐家要把宝娃送出去呢。那孩子,怪可怜见的,一出生就没了爹妈。”

    村头家新媳妇儿刚刚嫁过来,不明白地问:“宝娃不是徐家亲生的吗?”

    七十多岁老奶奶摇头:“不是,宝娃是秀菊的姐姐的娃,但是她姐姐生了宝娃就两腿一蹬,走了。”

    “挺邪门儿的,咱们凡夫俗子还是不去招惹那山上修炼的家族为好。那秀菊她姐姐不就是,苦了一辈子,想着投靠高人,学个一招半式一辈子也够用了,结果呢,生了孩子就被人踹出来了。我看宝娃也挺邪门儿的,说不定啊,就是什么那些个修炼的人的种,然后他娘生她受了苦,就给她带了些霉运。”

    小水村的人都迷信,往年有道士路过,他们都愿意拿出粮食给道士吃,指望因此结下善缘。

    李奶奶摇头:“这种克死娘的崽,都命不好,是祸害!”

    新媳妇儿害怕,“那我是不是也要离她远一些,我还没生孩子呢,我还想平平安安生个大胖小子。”

    几个人听完这话,都低头掰玉米,显然是心里各自打着算盘。

    苏其沫动了动身体,发现原身身子由于长期缺乏营养,所以十分虚弱,眼下因为中暑所以保持昏迷。

    有几个同村的看到田地躺着个人,赶紧上来把她扶起来,一看竟然是徐家的宝娃!

    ****

    在徐家,赵秀菊这边早就问得不耐烦了,她姐姐当年要死要活,臭不要脸终于嫁入玄门大家,还以为别人有多羡慕呢,结果最终还不是只能灰头土脸投靠她,没过几天生下遗婴后就撒手人寰,她凭什么要去弥补她姐姐的过错?自己家生活还那么艰难呢!

    赵老爹安慰她:“总会有好心人愿意领走她的,”这几天他眼瞅着家里粮食越来越少,福妹又向他要生活费了,压力之下生出怨气,一股脑全怪在宝娃身上,“不过我还是要说,三年前那道士算命,宝娃霉运缠身,还会影响身边人,算的可真准!”

    赵秀菊也想起那道士的话来,他当时一口就断定这孩子不是他们亲生的,必定父母双亡,她和老徐都惊讶了,然后道士才不紧不慢地说,这孩子留着必定是个祸害!

    这时门外传来急急地敲门声。

    “老徐开门!赵大姐在家吗?”

    赵秀菊赶紧去开门,一开门却傻了眼,屋外站着乌央乌央的人,为首的富贵怀里抱着宝娃,她晕过去了。赵秀菊此时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生怕宝娃生了什么病,那样可就又要花钱治了!

    “怎么回事?”徐老爹也穿上鞋,走到门口。

    人群里有同情心强的胡奶奶,此刻嚷嚷开了:“你们哪里见过这样的事哟,好手好脚的在家里睡觉,却让半大个闺女下地干重活儿!这下,晒脱水了吧!”

    另外几家的媳妇儿,赶紧送了水壶,喂到宝娃嘴边,让水一点点流进去。

    面对几家人的责难,赵秀菊面子上挂不住,骂道:“你们说得轻巧,我们家还要供闺女上学,这多一张嘴多一份开销,恐怕不是那么好承担的!”

    福贵是个老实孩子,十八九岁的年纪正是血气方刚,“那也不能让她一个人下地插秧啊!”

    徐老爹注意情势不对,虽说他平常在村里有些威望,赵秀菊人缘也不错,但是出了事人们还是只看表面,根本不念及他们平常的为人!谁家手头不紧啊,这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也去养个别人家的孩子试试?

    他连忙解释:“我是要去帮忙的,宝娃平常好抢活儿干,不让我去。”

    胡奶奶心疼了,上前轻轻摸着宝娃的脸庞,多好的孩子啊,知道家里情况困难,主动分担农活儿,竟然还想着让爸爸妈妈轻松些所以不让他们去,太孝顺了。

    赵秀菊一看大家对宝娃都很心疼,心想机会来了,趁这时候诉一下苦,说他们家穷的揭不开锅了,顺势就可以把宝娃给别人领养的话题提出来了。

    “我们家的情况大家也知道,全家的布扯出来做一件衣裳都不容易,凑口饭吃都困难,怎么能养得好两个孩子呢?其实我和老徐两人早就问过大家,想着谁家要是缺个孩子,就让他把宝娃领了去。”她声泪俱下,仿佛很是伤心。

    人群瞬间安静了,这是农村,又不是花天酒地的北城城区,谁家里不是每顿饭都是凑出来的,只有逢年过节才能闻两口肉香?亲生骨肉和领养的还是有很大不同罢,谁不想给亲生骨肉最好的环境呢,从自己嘴里省出口粮喂给一个已经被别人养了十四年的女孩儿,太不划算了。

    这时宝娃已经悠悠转醒,她睁眼望了望周围,似乎是被这么多人吓了一跳,又晕了过去。赵秀菊看见她这幅蠢样子就头痛,恨不得马上把她送走。

    “可是你们已经养了她十四年了。”人群中有人说,其他人跟着附和。

    还有人小声嘀咕:“谁家愿意养个不吉利的?”

    赵秀菊脸都白了,没想到村民都知道宝娃不吉利这一点,那么她把宝娃送出去的难度可就大了。

    李奶奶道:“不管怎么样,你先把宝娃扶到家里歇着吧,再请个大夫来看看.”

    赵秀菊没办法,只得请来了胡大夫来救治宝娃。徐老爹愁眉苦脸看着兜里的银元,在桌上敲他的烟斗。碰巧,因为凌少送来的舞会请帖,赵秀菊想要徐福妹闪亮登场,要给她做一身舞裙,早早花重金请了裁缝,今天是裁缝送来成型的衣裳的日子。

    赵秀菊看出了徐老爹的不高兴,知道他这是为舞裙的钱担心呢,她给请来的陈裁缝倒了杯茶,转身就去宽慰徐老爹:“我知道你愁钱,但是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呀,凌少对咱们闺女可不一般,特特地送了舞会请柬来,让咱们孩子也能在城里名媛中露个脸。”

    徐老爹在烟嘴嘬了口烟,看一眼陈裁缝手下华丽的舞裙,觉得这烟气会玷污了这么美的裙子,于是没有把烟吐出来,而是直接吞入喉咙。

    这一下呛得他眼泪都出来了,赵秀菊连忙端了茶给他喝,拍着他的背。

    陈裁缝收拾完裙摆,满意地看着舞裙道:“凌少是北城里最有权有势的少爷,他的一个卫兵团能把小水村给包围上,你们可不要白白错失了他的好意,我做的这条裙子,这流苏,细腰,保管到时候舞场只有福妹能入得了凌少的眼。”

    赵秀菊心里乐开花,眼睛喜得眯成一条缝,赶紧把徐老爹兜里的钱掏出来,给陈裁缝结完账,裁缝拿着这笔钱连声祝贺她早日成为凌少的丈母娘,然后离开了。

    这时胡大夫从里屋走出来,面色沉重,他是小水村唯一的大夫,早些年在城里灵芝堂当过两年学徒,回来小水村后就自立门户给村民们看病,平常有个什么发烧、头痛、崴了脚之类的,他都能给治好,村民们也请不起城里的大夫,自然只能仰仗他看病。

    可是他却看不懂宝娃生的是啥病,说是中暑了也不像,也不发烧,只是持续性昏迷。面对宝娃父母的询问,他手心出了点汗,看着徐老爹和赵秀菊两个庄稼地人的眼神,想起前几天看报纸上传的沸沸扬扬的鼠疫,随便说点什么他们都会信的吧?他灵机一动:“这孩子得了鼠疫。”

    哐当一声,徐老爹的烟斗掉在了地上。

    在里屋,宝娃却被这一响声吵醒。她睁开眼审视四周,眼神很清醒。

    苏其沫就知道李大小姐这嘴是开过光的,根本不该偷偷看她写的小说!

    屋外传来动静,苏其沫用了点小咒语,把声音放大,只听赵秀菊压低声音问道:“宝娃还在昏迷着吧,咱们趁现在把她弄出去扔了吧?”

    苏其沫就知道李大小姐这嘴是开过光的,根本不该偷偷看她写的小说!

    屋外传来动静,苏其沫用了点小咒语,把声音放大,只听赵秀菊压低声音问道:“宝娃还在昏迷着吧,咱们趁现在把她弄出去扔了吧?”

章节目录

玄学种地锦鲤[穿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世界温柔待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世界温柔待我并收藏玄学种地锦鲤[穿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