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她的绣花鞋
没办法,部队要立功实在太艰难,九死一生救灾支援也不过能换来三等功。
而领二等功的,几乎都是躺担架上半死不活地去领的。
可只要举报到了真间-谍,那是立马荣立二等功啊!
傅佑平一身本事,又是主动搭讪溜进军区的,还讲不出自身来历,这不妥妥的是特-务吗?
傅佑平:……
最后真相大白,整个军区都轰动了。
战士们列队去看人民英雄,看这九死一生才回来的人。
好些人出于崇拜,把纸笔给他,希望他能在上面签名,并留下祝愿他们也能荣立如此战功的祝福。
后来连军-区-政-委都被惊动了,赶过来跟他握手。
甚至还临时为他召开了一个事迹报告会,希望部队官兵能好好向他这个先进典型学习。
领导们听说他是为着一个瓷蹲坑来的,都说:“唉呀这还犯得着用杀猪来换?!你打声招呼,咱就把东西给你拖家里去了!”
事后不仅专门派人送他回家,还强行往车里塞了许多好东西。
他要推辞,驾驶员立马在政-委的吩咐下挂挡驶离!
……
穿军装的驾驶员把事情叙述出来时,傅佑平几次想打断他。
被周芜君用眼神给剜得又闭了嘴。
驾驶员叙述完毕,还劝周芜君:“傅团好不容易才从战场上回来的,为了个瓷蹲坑,至于去拼命吗?那猪蹄子揣他身上,弄他个肋骨骨折怎么办?他这等身份,只要说句要这东西,谁不得上赶着给他送上门儿啊?”
肋骨骨折最是凶险,断掉的骨头倒插进内脏里,分分钟会死人的。
那不得是国家和部队的损失呐?
驾驶员说完,就去车上搬瓷蹲坑和水箱,还有那一大堆的食品和保养品。
孙希希也听得诧舌,心想,你们可真是一个敢忽悠,一群敢信呐。
周芜君感谢人家这么晚了,还送她儿子回来,执意挽留驾驶员吃个宵夜再走。
驾驶员敬了个军礼,说部队纪律严明,不能吃老百姓的,用老百姓的。
笑着离开了。
周芜君本来还是张笑脸,转头面对儿子,顿时就冷了脸:“去,把你爸的牌位请出来。”
又问孙希希:“希希,今晚你把两个孩子带到你那屋睡一晚,行不?”
哦嚯,当妈的要揍“熊孩子”了!
孙希希其实挺意外的,男人这么孝顺的还挺少见的。
拜重男轻女所赐,男人生来就能得到父母的格外看重和家庭资源的倾斜。
而得到得太容易,人往往就不太珍惜。
后世多的是父母给亲儿子投入了一切,临老了、病了,床前不见孝子,唯见女儿们轮流服侍的。
男人们的孝顺,多半只出一张嘴,不出钱和力。
她甚至听说过一个恶性案例,有当妈的瘫痪在家,当儿子的占了母亲房产不殷勤服侍,却还嫌其屋子屎尿味重,不肯近前。
女儿们想接母亲去自家安度晚年,儿子还不让:“你们要把她接走了,那村子里的人肯定得说我不孝啊!”
自己不出力,也不让别人出。
对比之下,傅佑平这样的就格外难得。
孙希希这还是头一回觉得这男人挺可爱的。
关键是这事儿……哈哈哈哈哈,太好笑了!
古有王祥卧冰求鲤,今有傅佑平为母杀猪。
她忍住笑应承了周芜君一声,扭头就指摘起傅佑平来:“等会儿好好罚跪,好好认错。哪怕你是心疼婶子这把年纪,还用不上干净的冲水蹲坑,你也得跪。”
她说:“一个蹲坑而已,能跟你的命比?你才是你妈心尖上的宝贝。你要出了什么事,你让她怎么活?她百年之后,又怎么跟你爸,跟你们傅家的列祖列宗交代?”
她这一席话名义上是指责,实际上完全就是在劝架。
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亲妈到底在气什么的傅佑平,顿时醒过神来了,朝她投去感激的一瞥。
而借她的口说出了自己心里话的周芜君,也松了口气。
心头旋又升起种有人懂她的感觉,眼眶逐渐湿润。
孙希希还点了傅佑平一句:“你非得上前线,已经够让你妈担惊受怕的了,现在你还在这种事上穷折腾,你是生怕她不够难过啊?记得跟婶子好好保证,以后就算上前线,也一定把保全自己的性命当作首要任务,知道了不?”
傅佑平很认真地点头:“知道。”
孙希希劝完架,就拉着倚在门边的两个孩子去擦手洗脸,做睡前准备了。
她抽空还偷偷望了那两母子一眼。
周芜君背影看上去还是很冷漠,却已不似之前那般充满气恼。
而傅佑平应该也听进去了她的意见,过去拉他妈的衣袖,低低地说着什么话。
偶尔还会摇一摇他母亲的胳膊撒娇,颇有点彩衣娱亲的意思。
她嘴角微微上弯,看来他今晚是不用罚跪,或是挨家法了。
***
次日清晨,孙希希是被小武红给推醒的。
小武红很是实心实意地为她担心:“姨姨醒醒,快醒醒。你再不起床,上班会迟到的。姨姨?”
她困难地睁开惺忪睡眼,无神地盯着天花板看。
然后把两只手分别伸给小武红和小和平,表示起床需要外援。
两小只立马就扑过来,卖力地帮她起床。
在把她拉起来一点后,小和平还干脆爬到她背后,用他稚嫩的背脊来顶她的背。
把她逗得哈哈直笑。
整个人直接乐清醒了。
她痛快地坐起身,火速穿衣完毕,就替两小只打水洗脸擦手,再挨个儿给他们抹了百雀羚香脂。
那混合紫罗兰和鸢尾的老式国货香调,让没用过香脂的两小只稀罕不已。
你闻我,我闻你的。
最后还都凑过来闻孙希希。
孙希希被他们蹭得痒,反手就去挠他们的痒痒肉。
大的小的笑闹成一团。
早饭照例是傅佑平做的。
大约是昨夜跟他母亲说话说得太晚了,他眼眶下略有些青黑,神情却很轻松,嘴角微微噙着笑。
周芜君则拿着针线,聚精会神地在绣绣花鞋。
听到孙希希的脚步声,抬眼冲她笑一下,低头继续绣。
傅佑平也冲孙希希点了个头。
平时见了年轻姑娘总是紧抿着的唇角,今天破天荒在看到她后微微上翘了些。
知道她爱吃蛋类,他今天变着花样做了个焖了蕃茄汁的炸蛋。
孙希希看到炸蛋,眼睛都亮了。
这可是螺蛳粉的标配,她都多久没吃过了!
没粉,蛋也好。
抱着这种心理,她一筷戳起一块炸蛋,放进嘴里。
炸蛋口感酥脆,口□□汁。爆出来的蕃茄汁酸甜可口,又混有葱蒜爆香的味道。
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绝!
她连忙给两小口也挟上:“这个好吃!”
两小只才吃第一口,眼睛就亮得跟小灯泡似的。
很快吃成两只花脸猫。
傅佑平又给大家一人端了一碗豆浆,配着解腻。
只有周芜君一直没舍得放下手里的绣花针,儿子给她夹炸蛋,她也只推说“你们先吃”。
绣到最后一针,她咬断了线,把线头仔细藏起来,这才对孙希希说:“做好了,快来试试。”
直到这一刻,孙希希才看清她眼里的感激。
忙放下筷子,过去试鞋。
周芜君扶着她试鞋,歉意地道:“早就说替你做绣花鞋了,做了这么久才做好……”
做人父母的,大多内敛。
她心里有很多话想跟儿子说,但就跟茶壶装汤圆一样,有嘴倒不出。
要不是昨晚孙希希替她把心里话说出来了,她也没机会跟儿子把话说清说透。
孙希希笑道:“哪儿呀,婶子这一针一线的,全是费了心思的。”
可不是吗?
手工定制的,原本就比机制鞋鞋形更好,更贴个人尺寸。鞋底也更为柔软不磨。
这鞋的鞋面虽是传统的蝶恋花刺绣,但蝴蝶翅膀的颜色搭配,花朵的渐变色全是功夫。
一只鞋面,用了怕有三十余色绣线。
她以前总以为绣花鞋土气,跟不上潮流,这一刻才发现,这种缎面绣花的鞋要是颜色搭配得好、做工精细,那完全就是私人奢华高定。
她捧着新鞋,爱不释手。
当场就在周芜君慈爱的注视下换上了。
上脚一踩,感觉脚丫子就像踩进了云端一样,软绵绵的,每一根脚趾头都放松下来。
有自然幅度的足弓处竟也是有支撑的,走起路来完全不累!
她试着用力跳了几下,脚板也不会震得慌。
她诧异了:“这鞋子怎么这么好穿?”
周芜君抿唇而笑。
鞋子的鞋垫,是用当年小姐赏赐给她的披肩上的驼绒拆下来做的。那玩意来自骆驼的腹绒,最是抗寒保暖,又极为蓬松柔软。
听说一峰骆驼,只有不到一斤的产绒量。
她对此闭口不提,怕她接受这份礼物接受得有负担。
完全不知道这点的孙希希穿得十分高兴,跑过去搂住她周婶子,就来了个热情的“啵叽”!
“谢谢婶子!”她笑得很开心。
周芜君眼里的笑意也就更浓了。
吃完早饭,孙希希回屋拿她的挎包上班,忽地发现桌上多了不少东西。
有五三零七厂的搪瓷杯、铁罐装果味饼干、柿饼、话梅、果丹皮、酸黄瓜罐头、糖水山楂、豆豉鲮鱼罐头、凤尾鱼罐头……
摆了满满一桌。
她有些诧异,旋又笑了。
看品种,明显是昨晚军区驾驶员从车上给傅佑平搬下来的那些。
傅佑平起码给了她一半。
这人和他妈一样,表达感激的方式都特别豪爽大方。
她也没客气,把东西都收进了斗柜里。
然后踩着新鞋,以一种“老娘最美”的气势走出门。
她本就身材窈窕,又那么自信,一路上好几个人都在问她脚上的鞋,是谁的手艺。
她就摆摆手:“私人定制,问了你们也买不到。”
这可是盛载了制鞋人心意的高定。
她微微翘起的唇角,难得有了几分嘚瑟。
而领二等功的,几乎都是躺担架上半死不活地去领的。
可只要举报到了真间-谍,那是立马荣立二等功啊!
傅佑平一身本事,又是主动搭讪溜进军区的,还讲不出自身来历,这不妥妥的是特-务吗?
傅佑平:……
最后真相大白,整个军区都轰动了。
战士们列队去看人民英雄,看这九死一生才回来的人。
好些人出于崇拜,把纸笔给他,希望他能在上面签名,并留下祝愿他们也能荣立如此战功的祝福。
后来连军-区-政-委都被惊动了,赶过来跟他握手。
甚至还临时为他召开了一个事迹报告会,希望部队官兵能好好向他这个先进典型学习。
领导们听说他是为着一个瓷蹲坑来的,都说:“唉呀这还犯得着用杀猪来换?!你打声招呼,咱就把东西给你拖家里去了!”
事后不仅专门派人送他回家,还强行往车里塞了许多好东西。
他要推辞,驾驶员立马在政-委的吩咐下挂挡驶离!
……
穿军装的驾驶员把事情叙述出来时,傅佑平几次想打断他。
被周芜君用眼神给剜得又闭了嘴。
驾驶员叙述完毕,还劝周芜君:“傅团好不容易才从战场上回来的,为了个瓷蹲坑,至于去拼命吗?那猪蹄子揣他身上,弄他个肋骨骨折怎么办?他这等身份,只要说句要这东西,谁不得上赶着给他送上门儿啊?”
肋骨骨折最是凶险,断掉的骨头倒插进内脏里,分分钟会死人的。
那不得是国家和部队的损失呐?
驾驶员说完,就去车上搬瓷蹲坑和水箱,还有那一大堆的食品和保养品。
孙希希也听得诧舌,心想,你们可真是一个敢忽悠,一群敢信呐。
周芜君感谢人家这么晚了,还送她儿子回来,执意挽留驾驶员吃个宵夜再走。
驾驶员敬了个军礼,说部队纪律严明,不能吃老百姓的,用老百姓的。
笑着离开了。
周芜君本来还是张笑脸,转头面对儿子,顿时就冷了脸:“去,把你爸的牌位请出来。”
又问孙希希:“希希,今晚你把两个孩子带到你那屋睡一晚,行不?”
哦嚯,当妈的要揍“熊孩子”了!
孙希希其实挺意外的,男人这么孝顺的还挺少见的。
拜重男轻女所赐,男人生来就能得到父母的格外看重和家庭资源的倾斜。
而得到得太容易,人往往就不太珍惜。
后世多的是父母给亲儿子投入了一切,临老了、病了,床前不见孝子,唯见女儿们轮流服侍的。
男人们的孝顺,多半只出一张嘴,不出钱和力。
她甚至听说过一个恶性案例,有当妈的瘫痪在家,当儿子的占了母亲房产不殷勤服侍,却还嫌其屋子屎尿味重,不肯近前。
女儿们想接母亲去自家安度晚年,儿子还不让:“你们要把她接走了,那村子里的人肯定得说我不孝啊!”
自己不出力,也不让别人出。
对比之下,傅佑平这样的就格外难得。
孙希希这还是头一回觉得这男人挺可爱的。
关键是这事儿……哈哈哈哈哈,太好笑了!
古有王祥卧冰求鲤,今有傅佑平为母杀猪。
她忍住笑应承了周芜君一声,扭头就指摘起傅佑平来:“等会儿好好罚跪,好好认错。哪怕你是心疼婶子这把年纪,还用不上干净的冲水蹲坑,你也得跪。”
她说:“一个蹲坑而已,能跟你的命比?你才是你妈心尖上的宝贝。你要出了什么事,你让她怎么活?她百年之后,又怎么跟你爸,跟你们傅家的列祖列宗交代?”
她这一席话名义上是指责,实际上完全就是在劝架。
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亲妈到底在气什么的傅佑平,顿时醒过神来了,朝她投去感激的一瞥。
而借她的口说出了自己心里话的周芜君,也松了口气。
心头旋又升起种有人懂她的感觉,眼眶逐渐湿润。
孙希希还点了傅佑平一句:“你非得上前线,已经够让你妈担惊受怕的了,现在你还在这种事上穷折腾,你是生怕她不够难过啊?记得跟婶子好好保证,以后就算上前线,也一定把保全自己的性命当作首要任务,知道了不?”
傅佑平很认真地点头:“知道。”
孙希希劝完架,就拉着倚在门边的两个孩子去擦手洗脸,做睡前准备了。
她抽空还偷偷望了那两母子一眼。
周芜君背影看上去还是很冷漠,却已不似之前那般充满气恼。
而傅佑平应该也听进去了她的意见,过去拉他妈的衣袖,低低地说着什么话。
偶尔还会摇一摇他母亲的胳膊撒娇,颇有点彩衣娱亲的意思。
她嘴角微微上弯,看来他今晚是不用罚跪,或是挨家法了。
***
次日清晨,孙希希是被小武红给推醒的。
小武红很是实心实意地为她担心:“姨姨醒醒,快醒醒。你再不起床,上班会迟到的。姨姨?”
她困难地睁开惺忪睡眼,无神地盯着天花板看。
然后把两只手分别伸给小武红和小和平,表示起床需要外援。
两小只立马就扑过来,卖力地帮她起床。
在把她拉起来一点后,小和平还干脆爬到她背后,用他稚嫩的背脊来顶她的背。
把她逗得哈哈直笑。
整个人直接乐清醒了。
她痛快地坐起身,火速穿衣完毕,就替两小只打水洗脸擦手,再挨个儿给他们抹了百雀羚香脂。
那混合紫罗兰和鸢尾的老式国货香调,让没用过香脂的两小只稀罕不已。
你闻我,我闻你的。
最后还都凑过来闻孙希希。
孙希希被他们蹭得痒,反手就去挠他们的痒痒肉。
大的小的笑闹成一团。
早饭照例是傅佑平做的。
大约是昨夜跟他母亲说话说得太晚了,他眼眶下略有些青黑,神情却很轻松,嘴角微微噙着笑。
周芜君则拿着针线,聚精会神地在绣绣花鞋。
听到孙希希的脚步声,抬眼冲她笑一下,低头继续绣。
傅佑平也冲孙希希点了个头。
平时见了年轻姑娘总是紧抿着的唇角,今天破天荒在看到她后微微上翘了些。
知道她爱吃蛋类,他今天变着花样做了个焖了蕃茄汁的炸蛋。
孙希希看到炸蛋,眼睛都亮了。
这可是螺蛳粉的标配,她都多久没吃过了!
没粉,蛋也好。
抱着这种心理,她一筷戳起一块炸蛋,放进嘴里。
炸蛋口感酥脆,口□□汁。爆出来的蕃茄汁酸甜可口,又混有葱蒜爆香的味道。
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绝!
她连忙给两小口也挟上:“这个好吃!”
两小只才吃第一口,眼睛就亮得跟小灯泡似的。
很快吃成两只花脸猫。
傅佑平又给大家一人端了一碗豆浆,配着解腻。
只有周芜君一直没舍得放下手里的绣花针,儿子给她夹炸蛋,她也只推说“你们先吃”。
绣到最后一针,她咬断了线,把线头仔细藏起来,这才对孙希希说:“做好了,快来试试。”
直到这一刻,孙希希才看清她眼里的感激。
忙放下筷子,过去试鞋。
周芜君扶着她试鞋,歉意地道:“早就说替你做绣花鞋了,做了这么久才做好……”
做人父母的,大多内敛。
她心里有很多话想跟儿子说,但就跟茶壶装汤圆一样,有嘴倒不出。
要不是昨晚孙希希替她把心里话说出来了,她也没机会跟儿子把话说清说透。
孙希希笑道:“哪儿呀,婶子这一针一线的,全是费了心思的。”
可不是吗?
手工定制的,原本就比机制鞋鞋形更好,更贴个人尺寸。鞋底也更为柔软不磨。
这鞋的鞋面虽是传统的蝶恋花刺绣,但蝴蝶翅膀的颜色搭配,花朵的渐变色全是功夫。
一只鞋面,用了怕有三十余色绣线。
她以前总以为绣花鞋土气,跟不上潮流,这一刻才发现,这种缎面绣花的鞋要是颜色搭配得好、做工精细,那完全就是私人奢华高定。
她捧着新鞋,爱不释手。
当场就在周芜君慈爱的注视下换上了。
上脚一踩,感觉脚丫子就像踩进了云端一样,软绵绵的,每一根脚趾头都放松下来。
有自然幅度的足弓处竟也是有支撑的,走起路来完全不累!
她试着用力跳了几下,脚板也不会震得慌。
她诧异了:“这鞋子怎么这么好穿?”
周芜君抿唇而笑。
鞋子的鞋垫,是用当年小姐赏赐给她的披肩上的驼绒拆下来做的。那玩意来自骆驼的腹绒,最是抗寒保暖,又极为蓬松柔软。
听说一峰骆驼,只有不到一斤的产绒量。
她对此闭口不提,怕她接受这份礼物接受得有负担。
完全不知道这点的孙希希穿得十分高兴,跑过去搂住她周婶子,就来了个热情的“啵叽”!
“谢谢婶子!”她笑得很开心。
周芜君眼里的笑意也就更浓了。
吃完早饭,孙希希回屋拿她的挎包上班,忽地发现桌上多了不少东西。
有五三零七厂的搪瓷杯、铁罐装果味饼干、柿饼、话梅、果丹皮、酸黄瓜罐头、糖水山楂、豆豉鲮鱼罐头、凤尾鱼罐头……
摆了满满一桌。
她有些诧异,旋又笑了。
看品种,明显是昨晚军区驾驶员从车上给傅佑平搬下来的那些。
傅佑平起码给了她一半。
这人和他妈一样,表达感激的方式都特别豪爽大方。
她也没客气,把东西都收进了斗柜里。
然后踩着新鞋,以一种“老娘最美”的气势走出门。
她本就身材窈窕,又那么自信,一路上好几个人都在问她脚上的鞋,是谁的手艺。
她就摆摆手:“私人定制,问了你们也买不到。”
这可是盛载了制鞋人心意的高定。
她微微翘起的唇角,难得有了几分嘚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