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矛头
晨光熹微,雾气弥漫。
时值晚秋,北地寒冷异常。贺繁霜原是在南方长大,后来为工作才搬去了北方。每每天寒地冻之时,她总要裹上一层有一层的棉衣,方能缓解。如今换了这具身体,竟意外地舒适许多。
贺繁霜方才起身,只见方大娘领着几个身强力壮的青年走进院子。细看那些人手上提着的物件,正是写字所用的笔墨纸砚。十几个箱子放置在院中,窄小的地界霎时显得拥挤许多。
与此同时,另有几位女婢提着水进了里屋,动作麻利地开始清扫。
见状,贺繁霜微微一愣,正欲开口推辞,却听方大娘矮下身子向她作揖,“昨日少爷告诉我,贺小姐是他的朋友,吩咐我们好生照应着,必不会生了闪失,耽误贺小姐的要事。”
如此看来,周临确实将她的话放在了心上。先前嚣张跋扈妄想强占民宅的权贵少爷,在个人的名誉利益面前,仍旧甘拜下风。
府里的下人多半按照主家的命令做事,做得好不一定会受到奖赏,可若是没有做,只怕会得到严厉苛刻的责罚。从古至今,平民百姓的命运大抵殊途同归,贺繁霜不免生出惺惺相惜之感。
她缓缓开口,“收拾个大概即可,我们今日的任务是抄写小报。”
昨日在与方大娘的交谈中,贺繁霜对当前新闻业了解了个大概。
本朝对于消息的传递仅限于朝廷与各地官府间的上传下达,形式也多以城中心区域张贴布告为主。至于市井民间,报纸二字且不说无人问津,却也是鲜少有人知晓。民间若是流传小道八卦,通常都是去茶楼酒肆一带探听,方能知晓。
这样一来,许多坊间秘闻只在那些出手阔绰又整日清闲的少爷公子耳中。对于旁人而言,上至府衙高阁的官员,闺阁深处的千金小姐,下至闹市田地里的普通百姓,都没什么机会来接触此类消息。
既然如此,她定要想个法子,打破这般局面。
贺繁霜主动联系系统,内心默念,“将那张罗陵小报拿出来。”
下一刻,桌上的纸面如水波荡漾般氤氲出现了数十行文字。
在女人的有意遮掩下,方大娘并未注意纸上的变化。贺繁霜假意从怀中将纸递出,“这是我们待会要抄写的小报底稿,您先瞧瞧。”
方大娘扫视一眼,并未在意,“姑娘放心,我一定会把这些字原封不动地誊抄下来,保证不出差错。”
然而,听到她的话,贺繁霜却摇了摇头。
她们的小报若是仅仅放上几条消息,不咸不淡,无功无过,宛若浓墨中的一滴水,即便分到众人手中,也是弃之如敝履,毫不在意。
更有甚者,看都懒得看一眼,直接丢弃了。
这是远远不够的,也并非贺繁霜想要看到的结果。
还好——
思及此,贺繁霜胸有成竹地弯唇。
不好意思,专业对口。
回想起她独自运营上百个营销号的艰苦岁月,每日睁开眼便是选材,写稿,寻找爆点。如何能让一个消息从上千甚至上万个相同的转述中脱颖而出,是贺繁霜常年钻研的必修课题。
指尖轻点纸上某一处,女人朱唇轻启,“您瞧瞧这件事,若是总结出一个标题,该如何写?”
纸上用工整的小字记述了城中一户姓赵人家的宅院之事。
赵家的千金赵敏生性顽皮,不愿待在闺阁内学习琴棋书画,整日寻各种由头跑到外面,玩得不亦乐乎。
谁料,忽然有一天,赵敏不知转了性还是怎的,竟不再游走于市井小巷,而是缠着赵老爷让她在书院落个旁听席,随书院学子一同听先生讲课。
一石激起千层浪,赵老爷和夫人终于不再纵容女儿为所欲为,而是将人关在房中,四处打听想要为她说一门亲事。
对于他们而言,这样的女儿,还是早些嫁出去了好。倘若继续留在府上,哪日捅了天大的篓子,届时便无人再敢将赵敏娶回家门。整个赵府也将颜面扫地,成为其他富贵人家茶余饭后的笑柄。
消息放出去之后,很快有人前来提亲。虽然只是小门小户,但赵敏平日恶名在外,赵家二老思虑一番,倒也勉强能够接受。
赵敏的婚事逐渐敲定下来。
赵老爷原本想着,女儿嫁了人,性子多少会收敛些,却没想到,赵敏一心想要逃离家庭的掌控,设计打晕看守房门的小厮,只身离家不知所踪。
内容到这里戛然而止。
方大娘上下打量了片刻,斟酌着开口,“贺姑娘,我当年也只是跟在父亲身侧读了点书,实在难登大雅之堂。若是写得不好,还望你多加担待。”
随后,她执笔写下一行字:十五日,赵氏千金悔婚出逃,至今下落不明。
贺繁霜打量片刻,点头,又摇头。
方大娘见状面露不解,虚心请教,“若有不妥之处,还请姑娘明白指出。”
提到自己的专业技能,贺繁霜的脸上褪去几分轻佻肆意,换上了严肃认真的神色。
“这标题简明扼要,陈述清晰,不可谓不好。然而,这寻常百姓家的花边消息,与政事有所不同。试问,当我们自己在阅览小报时,会对这样的标题产生多少兴趣?为今之计,是驱使他们对其中的内容感到好奇,继续浏览下面的文字,甚至是之后的跟踪消息。”
略微思忖,贺繁霜拿起桌上的笔,流畅利落地在纸上写道:
十五日,赵氏千金离家不知所踪,是不堪逼婚压力还是另有隐情?背后真相令人捉摸不透......
方大娘面对着这行文字仔细地端详着,良久才半信半疑地问,“这样当真能吸引旁人?”
贺繁霜抿唇,又在正文的结尾标注了一句话:本报将持续跟踪此事,欲知后续发展,请关注罗陵小报。
虽然不知眼前少女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但见贺繁霜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方大娘也只管闷头做事。
贺繁霜也不闲着,一面要思考拟定题目,精修正文,构思结尾,一面还要配合着方大娘一同将整理好的内容抄写数百份。
从清晨忙到午后,二人的小报总算完成了。
系统的任务关系着自己这条性命,贺繁霜决定先将完成的小报分发出去,扩大影响力,换取生命值。
当然,发报是个体力活。方大娘年纪大了,加上前面帮着做了许多,贺繁霜实在不忍让她随自己外出受累。一番苦口婆心劝说下,总算将人劝了回去。
她找来几个周临委派的下人,专挑些年轻力壮的,准备和他们一同出门。
恰在此时,前方跑来一个年轻女子,明眸皓齿,相貌姣好。贺繁霜第一眼便觉得她与方大娘的眉眼有相似之处,紧接着听见身后妇人的声音,“罗雀?你怎么跑出来了?哎,你这样让夫人知道了可是会受责罚的!”
来人是方大娘收养的女儿方罗雀,与她同在周府为奴。
女孩见贺繁霜在此,面上丝毫不见怯懦之色,微微欠身行礼,声音清朗,“姑娘好。”
“贺姑娘切莫怪罪,是我没管教好这丫头,青天白日的不在周府好好做事,到处乱跑。”方大娘虽知晓贺繁霜不是刻薄的性子,却也不敢纵容女儿。
面前的女孩也只是个孩子,模样比贺繁霜还要小上几岁,她自然不会无故问责。
心念一转,“无妨,那就随我们同去发报,如何?”
不等方大娘开口,罗雀主动道,“贺姑娘有事尽管吩咐,我会与阿娘一并完成的!”
时至午后,外面日头正盛,贺繁霜率领几人带着写好的小报出门。
众人先是在人头攒动的街头四下吆喝,将小报分给路人和商贩,而后又逐渐向交远郊靠近,给那些向城外送货的人发报。在外奔波的人,路上最需要新鲜东西解闷。
罗陵从未有过这种散播消息的形式,出于好奇,很多人选择将小报收入囊中。
很快,手里只剩下几份。
方罗雀扶着贺繁霜的手臂,面露忧色,“贺姑娘,我瞧着你脸色不对,是不是应当先回去请个郎中?”
贺繁霜现下的身体实在过于虚弱。
她初次与系统进行沟通时,得知自己的生命值非常低,想来便是症结所在。虽然今天已经迈出了发报的第一步,但对于她而言尚且只是个开始。
想拥有强健的体魄和长久的生命,还是得慢慢来。
这样想着,她勉强扯出一丝笑容,“不必担心,兴许是正午日光强烈所致,我没事。”
照眼下这个情况,恐怕她得快点与系统进行沟通。
“我还有些要事,罗雀,你带着其他人先行回去便可。”
吩咐过后,贺繁霜走远了些。
不知不觉来到一处鲜有人迹的小庙前,望着几层低矮的石阶,她长舒一口气,坐了下来。
她不喜热闹,从前除了工作和公寓两点一线,几乎不怎么去别的地方。
方才在长街上见了形形色色的人,贺繁霜竟隐隐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或者说,这并不是她的感觉,而是真实的另一个世界。这里没有繁重的工作和刻薄的老板,但她的处境着实比简单的工作要难得多。
“系统,现在的影响力有多少?”贺繁霜问。
“恭喜宿主,”系统的语气似乎温和许多,“影响力达到10点,获得称号:万事开头难。”
“......”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
万里归途,方才迈出第一步。
贺繁霜休整片刻,站起身来拍了拍下身沾染的泥土,抬手推开寺庙的门。
院子里空无一人。
信步走过几个小屋,依旧寂静无声。
然而,没走多远,她的身子像是泄了力一般,小腿灌铅,呼吸迟缓。
无奈,贺繁霜只好随手推门走进旁边的房间,试图找到能够休憩的场所。
不知为何,目光还未朝前看去,一阵难以言喻的冷意爬上脖颈,女人的动作下意识顿住。
侧身抬眸,望见一颗石子从眼前飞过,落在门口的台阶上。
贺繁霜立即意识到不对,猛地看向屋内。只见一个男子倚墙而立,他像是受了重伤,手捂着腹部,仍然不断有血从指缝中流出。
地上沾了星星点点的血迹,周遭的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腥味。
见对方是个伤患,贺繁霜心头一喜,转身便要逃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何况对方已经出手,她自是不必多留。
余光骤然瞥见男人另一只手上拿着的东西,贺繁霜灵光乍现,惊异发觉那竟是她被官府追剿时遇到的人所持之物。
那个被她扯谎所骗的江湖侠客,戴的就是这副面具。
心念微动,贺繁霜见那人并没其他动作,壮着胆侧眸看向他的脸。
竟然……生得这样好。
顶着这张脸混迹江湖,贺繁霜不禁觉得,这人确实有几分勇气。
四目相对,思绪被打乱,只听那人薄唇微张,声调轻缓,“与我重逢,打算见死不救吗?”
话落之时,贺繁霜内心的惊诧达到顶峰。
分明换了一张脸,这男人为何还是认得她?
时值晚秋,北地寒冷异常。贺繁霜原是在南方长大,后来为工作才搬去了北方。每每天寒地冻之时,她总要裹上一层有一层的棉衣,方能缓解。如今换了这具身体,竟意外地舒适许多。
贺繁霜方才起身,只见方大娘领着几个身强力壮的青年走进院子。细看那些人手上提着的物件,正是写字所用的笔墨纸砚。十几个箱子放置在院中,窄小的地界霎时显得拥挤许多。
与此同时,另有几位女婢提着水进了里屋,动作麻利地开始清扫。
见状,贺繁霜微微一愣,正欲开口推辞,却听方大娘矮下身子向她作揖,“昨日少爷告诉我,贺小姐是他的朋友,吩咐我们好生照应着,必不会生了闪失,耽误贺小姐的要事。”
如此看来,周临确实将她的话放在了心上。先前嚣张跋扈妄想强占民宅的权贵少爷,在个人的名誉利益面前,仍旧甘拜下风。
府里的下人多半按照主家的命令做事,做得好不一定会受到奖赏,可若是没有做,只怕会得到严厉苛刻的责罚。从古至今,平民百姓的命运大抵殊途同归,贺繁霜不免生出惺惺相惜之感。
她缓缓开口,“收拾个大概即可,我们今日的任务是抄写小报。”
昨日在与方大娘的交谈中,贺繁霜对当前新闻业了解了个大概。
本朝对于消息的传递仅限于朝廷与各地官府间的上传下达,形式也多以城中心区域张贴布告为主。至于市井民间,报纸二字且不说无人问津,却也是鲜少有人知晓。民间若是流传小道八卦,通常都是去茶楼酒肆一带探听,方能知晓。
这样一来,许多坊间秘闻只在那些出手阔绰又整日清闲的少爷公子耳中。对于旁人而言,上至府衙高阁的官员,闺阁深处的千金小姐,下至闹市田地里的普通百姓,都没什么机会来接触此类消息。
既然如此,她定要想个法子,打破这般局面。
贺繁霜主动联系系统,内心默念,“将那张罗陵小报拿出来。”
下一刻,桌上的纸面如水波荡漾般氤氲出现了数十行文字。
在女人的有意遮掩下,方大娘并未注意纸上的变化。贺繁霜假意从怀中将纸递出,“这是我们待会要抄写的小报底稿,您先瞧瞧。”
方大娘扫视一眼,并未在意,“姑娘放心,我一定会把这些字原封不动地誊抄下来,保证不出差错。”
然而,听到她的话,贺繁霜却摇了摇头。
她们的小报若是仅仅放上几条消息,不咸不淡,无功无过,宛若浓墨中的一滴水,即便分到众人手中,也是弃之如敝履,毫不在意。
更有甚者,看都懒得看一眼,直接丢弃了。
这是远远不够的,也并非贺繁霜想要看到的结果。
还好——
思及此,贺繁霜胸有成竹地弯唇。
不好意思,专业对口。
回想起她独自运营上百个营销号的艰苦岁月,每日睁开眼便是选材,写稿,寻找爆点。如何能让一个消息从上千甚至上万个相同的转述中脱颖而出,是贺繁霜常年钻研的必修课题。
指尖轻点纸上某一处,女人朱唇轻启,“您瞧瞧这件事,若是总结出一个标题,该如何写?”
纸上用工整的小字记述了城中一户姓赵人家的宅院之事。
赵家的千金赵敏生性顽皮,不愿待在闺阁内学习琴棋书画,整日寻各种由头跑到外面,玩得不亦乐乎。
谁料,忽然有一天,赵敏不知转了性还是怎的,竟不再游走于市井小巷,而是缠着赵老爷让她在书院落个旁听席,随书院学子一同听先生讲课。
一石激起千层浪,赵老爷和夫人终于不再纵容女儿为所欲为,而是将人关在房中,四处打听想要为她说一门亲事。
对于他们而言,这样的女儿,还是早些嫁出去了好。倘若继续留在府上,哪日捅了天大的篓子,届时便无人再敢将赵敏娶回家门。整个赵府也将颜面扫地,成为其他富贵人家茶余饭后的笑柄。
消息放出去之后,很快有人前来提亲。虽然只是小门小户,但赵敏平日恶名在外,赵家二老思虑一番,倒也勉强能够接受。
赵敏的婚事逐渐敲定下来。
赵老爷原本想着,女儿嫁了人,性子多少会收敛些,却没想到,赵敏一心想要逃离家庭的掌控,设计打晕看守房门的小厮,只身离家不知所踪。
内容到这里戛然而止。
方大娘上下打量了片刻,斟酌着开口,“贺姑娘,我当年也只是跟在父亲身侧读了点书,实在难登大雅之堂。若是写得不好,还望你多加担待。”
随后,她执笔写下一行字:十五日,赵氏千金悔婚出逃,至今下落不明。
贺繁霜打量片刻,点头,又摇头。
方大娘见状面露不解,虚心请教,“若有不妥之处,还请姑娘明白指出。”
提到自己的专业技能,贺繁霜的脸上褪去几分轻佻肆意,换上了严肃认真的神色。
“这标题简明扼要,陈述清晰,不可谓不好。然而,这寻常百姓家的花边消息,与政事有所不同。试问,当我们自己在阅览小报时,会对这样的标题产生多少兴趣?为今之计,是驱使他们对其中的内容感到好奇,继续浏览下面的文字,甚至是之后的跟踪消息。”
略微思忖,贺繁霜拿起桌上的笔,流畅利落地在纸上写道:
十五日,赵氏千金离家不知所踪,是不堪逼婚压力还是另有隐情?背后真相令人捉摸不透......
方大娘面对着这行文字仔细地端详着,良久才半信半疑地问,“这样当真能吸引旁人?”
贺繁霜抿唇,又在正文的结尾标注了一句话:本报将持续跟踪此事,欲知后续发展,请关注罗陵小报。
虽然不知眼前少女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但见贺繁霜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方大娘也只管闷头做事。
贺繁霜也不闲着,一面要思考拟定题目,精修正文,构思结尾,一面还要配合着方大娘一同将整理好的内容抄写数百份。
从清晨忙到午后,二人的小报总算完成了。
系统的任务关系着自己这条性命,贺繁霜决定先将完成的小报分发出去,扩大影响力,换取生命值。
当然,发报是个体力活。方大娘年纪大了,加上前面帮着做了许多,贺繁霜实在不忍让她随自己外出受累。一番苦口婆心劝说下,总算将人劝了回去。
她找来几个周临委派的下人,专挑些年轻力壮的,准备和他们一同出门。
恰在此时,前方跑来一个年轻女子,明眸皓齿,相貌姣好。贺繁霜第一眼便觉得她与方大娘的眉眼有相似之处,紧接着听见身后妇人的声音,“罗雀?你怎么跑出来了?哎,你这样让夫人知道了可是会受责罚的!”
来人是方大娘收养的女儿方罗雀,与她同在周府为奴。
女孩见贺繁霜在此,面上丝毫不见怯懦之色,微微欠身行礼,声音清朗,“姑娘好。”
“贺姑娘切莫怪罪,是我没管教好这丫头,青天白日的不在周府好好做事,到处乱跑。”方大娘虽知晓贺繁霜不是刻薄的性子,却也不敢纵容女儿。
面前的女孩也只是个孩子,模样比贺繁霜还要小上几岁,她自然不会无故问责。
心念一转,“无妨,那就随我们同去发报,如何?”
不等方大娘开口,罗雀主动道,“贺姑娘有事尽管吩咐,我会与阿娘一并完成的!”
时至午后,外面日头正盛,贺繁霜率领几人带着写好的小报出门。
众人先是在人头攒动的街头四下吆喝,将小报分给路人和商贩,而后又逐渐向交远郊靠近,给那些向城外送货的人发报。在外奔波的人,路上最需要新鲜东西解闷。
罗陵从未有过这种散播消息的形式,出于好奇,很多人选择将小报收入囊中。
很快,手里只剩下几份。
方罗雀扶着贺繁霜的手臂,面露忧色,“贺姑娘,我瞧着你脸色不对,是不是应当先回去请个郎中?”
贺繁霜现下的身体实在过于虚弱。
她初次与系统进行沟通时,得知自己的生命值非常低,想来便是症结所在。虽然今天已经迈出了发报的第一步,但对于她而言尚且只是个开始。
想拥有强健的体魄和长久的生命,还是得慢慢来。
这样想着,她勉强扯出一丝笑容,“不必担心,兴许是正午日光强烈所致,我没事。”
照眼下这个情况,恐怕她得快点与系统进行沟通。
“我还有些要事,罗雀,你带着其他人先行回去便可。”
吩咐过后,贺繁霜走远了些。
不知不觉来到一处鲜有人迹的小庙前,望着几层低矮的石阶,她长舒一口气,坐了下来。
她不喜热闹,从前除了工作和公寓两点一线,几乎不怎么去别的地方。
方才在长街上见了形形色色的人,贺繁霜竟隐隐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或者说,这并不是她的感觉,而是真实的另一个世界。这里没有繁重的工作和刻薄的老板,但她的处境着实比简单的工作要难得多。
“系统,现在的影响力有多少?”贺繁霜问。
“恭喜宿主,”系统的语气似乎温和许多,“影响力达到10点,获得称号:万事开头难。”
“......”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
万里归途,方才迈出第一步。
贺繁霜休整片刻,站起身来拍了拍下身沾染的泥土,抬手推开寺庙的门。
院子里空无一人。
信步走过几个小屋,依旧寂静无声。
然而,没走多远,她的身子像是泄了力一般,小腿灌铅,呼吸迟缓。
无奈,贺繁霜只好随手推门走进旁边的房间,试图找到能够休憩的场所。
不知为何,目光还未朝前看去,一阵难以言喻的冷意爬上脖颈,女人的动作下意识顿住。
侧身抬眸,望见一颗石子从眼前飞过,落在门口的台阶上。
贺繁霜立即意识到不对,猛地看向屋内。只见一个男子倚墙而立,他像是受了重伤,手捂着腹部,仍然不断有血从指缝中流出。
地上沾了星星点点的血迹,周遭的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腥味。
见对方是个伤患,贺繁霜心头一喜,转身便要逃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何况对方已经出手,她自是不必多留。
余光骤然瞥见男人另一只手上拿着的东西,贺繁霜灵光乍现,惊异发觉那竟是她被官府追剿时遇到的人所持之物。
那个被她扯谎所骗的江湖侠客,戴的就是这副面具。
心念微动,贺繁霜见那人并没其他动作,壮着胆侧眸看向他的脸。
竟然……生得这样好。
顶着这张脸混迹江湖,贺繁霜不禁觉得,这人确实有几分勇气。
四目相对,思绪被打乱,只听那人薄唇微张,声调轻缓,“与我重逢,打算见死不救吗?”
话落之时,贺繁霜内心的惊诧达到顶峰。
分明换了一张脸,这男人为何还是认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