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长卿与卫大将军两人治军严明,素来不容有间,李广年岁渐大,为人宽宏,一些重大战役已不大需要他冲锋陷阵,因此朝中不少要博功名的官宦子弟都将人塞到他军中,混个资历,也好升迁。
其中就有王太后的亲弟田奋的外甥朱厉,他年岁小,又与霍仲孺共事一室,霍仲孺端起长辈架子,又觉自己是霍将军的亲父,便常常支使他替自己端茶倒水,霍仲孺年纪这般大,还与自己一样做个小书记,朱厉也瞧不上他,言语交锋,霍仲孺便搬出了霍长卿,朱厉也不甘示弱,将此事捅到了舅父田奋那里,添油加醋,左不过是霍将军瞧不上田太尉啦,霍将军说军功都是自己真刀实枪挣下,太尉就知道凭借裙带关系走后门啦。田奋心胸狭窄,睚眦必报,又添油加醋了一番,说给了王太后听。
事情一经几转,就成了王家都是无能之辈,卫家才是真功夫,天下安定都是卫家所护,太后拍案直呼竖子,这战火又蔓延到了卫皇后身上。
从前王太后与自己的婆婆窦太皇太后就是这般,自己在太皇太后面前做孙子,自己的弟弟又在太皇太后的弟弟面前做孙子,如今婆婆死了多年,她好不容易媳妇熬成婆,摆一摆太后的威风,奈何这媳妇的母家又压过自己一头。外朝之事她管不得,便将火发在了卫皇后身上。
两宫势如水火,大战一触即发。
往往大事都是从这种小传言开始的,帝王多疑那是皇帝的基本素养,身边侍奉的人员一旦开始固定,忠臣与小人便难以分辩,因为没了比较,有了信任,如果小人一味迎合君意,而皇帝全然信任,从而疏远忠臣,那么这个皇帝就做不长久。
因此小传言也可能发展为大事件,小传言的背后隐藏的人心指向是皇帝的需要警惕分辩的。譬如当年梁王仪制越轨,前有七王之乱,余威尚在,梁王如此背后可能便怀揣僭位谋逆之心。自然在韩安国的解释下,皇帝的疑虑打消,这件事又回到了烦苛小事的性质。如今霍长卿说天下太平全赖卫家守护这种传言一经拔高,也可能变成臣子居功自傲,有不轨之心的谋逆大罪,谋逆当族。
如果不解释清楚,打消皇帝疑虑,这种罪名就会直接拉到最高,连累卫氏全族。
现在阿娇总算知道霍仲孺干不长久的原因了,见微知著,见一叶而知秋,他得势便猖狂,喜爱与人比较,以长辈之名打压后辈,又无足以让他猖狂的出身,如此性情自然难以做到高位。霍长卿这回帮他可是让他吃了好大一个麻烦。
她看他焦头烂额心中却颇为畅快,让他不信自己,她就知道霍仲孺此人并非像他说的那般老实。
长卿看完信,就见阿娇幸灾乐祸地看着自己,他皱了皱眉,“都大祸临头了,你还在幸灾乐祸。”
“急也没用,这事本来就是一道一道传下去版本不一惹出的祸患,你又没说过这话,明日进宫亲自去向陛下解释,大不了袒负向太后请罪,或是与田太尉廷辩,假的成不了真,真的假不了。”
其实更显而易见的是,匈奴一日未除,卫家就一日不会衰败。凭她对皇帝的了解,传言或许会在他的心中埋下怀疑的种子,但开花结果,绝不在现在,因此霍长卿绝对有惊无险,平安度过。
虽然知道,但她得让他急上一急。
“放心吧,明日我随你一同进宫。”
阿娇心情大好,吹了灯上床睡觉,留下长卿无语凝噎。真要抄家灭族,除开他就是妻族,现在是她该高兴的时候吗?
阿娇精心打扮随着长卿入宫,车过云亭坊的时候她命人停下了车。
“还等什么?”长卿急着去见皇帝,阿娇却不紧不慢,过了一会,上来的人更让他火大。
“你带他来做什么?天子禁宫也能随意进出吗?”
“那歌女出身的王菱不也被你带进宫了吗?李思与她同为伶人,有何不可?再说你给皇后惹了这么大祸,不带些礼物尽尽做外甥的心意么?”
“你疯了?姨母与陛下鹣鲽情深,你这是送礼去了还是给她添堵去了?”
鹣鲽情深……阿娇听着想笑,恐怕未必吧,看着卫皇后挡也挡不住的疲态就知道帝王情意不复从前。而没了皇后,皇帝还可以另寻美人,深宫之中的皇后,则孤身一人,皇后也是人,怎会不渴望年轻生命的慰藉?
一往情深,温柔贤惠,不过是男性晚辈对女性长辈套上的带着枷锁的赞誉。自然,她不是鼓吹男女滥情,若存婚姻之名而以所谓人性自由行不忠之事,与禽兽畜生何异?
但若一方不忠,而另一方避无可避,逃无可逃,就如皇帝与妃嫔这般,则另有说法。
“姨母宫中孤寂,不能出来游赏长安城中诸乐,我便只能借李思之口将流行的市井小调唱给她听,民间踏歌演给她看,有何不可?莫非你脑中又在想什么龌龊之事?”
长卿确实以为她要如平阳公主一般送个美男给皇后,咳,一度春宵,他不自在地清了清嗓子。“我只是觉得姨母应当不爱听这市井小调。”
阿娇没再拆穿他,瞥了他一眼,而身后的李思却明白,自己这回就是去侍奉皇后的。这个女人的丈夫的姨母,恐怕是个年近三十的妇人吧。他以为自己能得到她的再次垂青,没想到原来只是作她的一件礼品赠与她人。
“你的任务就是逗皇后开心,时常找机会陪伴她,仅此而已。至于别的,那是你们二人的自由。”
“你……不需要我向你汇报她的消息?”
“我又不是要监视长辈,不过是真的想让她一个人在深宫中不至寂寞罢了。”
要说寂寞,其实卫皇后有许多事要操心,她比废后做皇后做得更称职,皇帝前朝带回来的怒气她一一抚平,女儿与夫婿的矛盾她一一宽慰,太子的学业,东宫侍从属官的人员安排,她都要操心,如今还面对着卫氏母族与太后皇帝的嫌隙……
实则只有太后来找过她的麻烦,皇帝仿佛不知道这件事,连问都没问,一如既往留宿他殿,但不问不代表不疑。
想到这里,她愁得一夜没睡。
见到长卿一行人的时候卫皇后如释重负,她正要宣召,他们就赶了过来。
“现下陛下何在?”
“陛下在未央宫听奏报。”
“我们先去拜见陛下吧。”霍长卿单刀直入,皇后也点点头,阿娇对张思使了个眼色,命他暂且留在这里等候。
见到霍长卿一行人过来,皇帝的不自觉地将目光先落在了阿娇身上。
“一时流言,不想竟惹得你们大动干戈,舅父年纪大了,喜与人纷争,其实不过是些口角,你们一个个还当真起来。”
阿娇心中暗笑,要是真不放在心上就不会首先想到这流言,皇帝多疑,偏偏要装大度,不过他们也不能直接拆穿。
“武安候是太后亲弟,姐弟情深,只是怕他受了委屈让太后不能安寝,气坏了身子,太后不肯见我们,是以来解释。”皇后想将自己这些日的委屈说给皇帝听,皇帝淡淡笑道,“太后年纪大了,越大越像孩子了。”
武安侯和霍长卿,两大外戚斗法,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乐见其成。
阿娇是猜到他的想法的,“陛下容告,将军虽然年轻,但卫大将军数次北击匈奴,得陛下嘉奖,可将军只有仰慕其能为汉庭出力,并无炫耀骄矜之举。大将军也常告诫我们,莫要在外自大狂傲给皇后与陛下添麻烦。
将军一直谨言慎行,未尝自矜身份,只因功名荣耀都是陛下所赠,然日前将军偶然找到亲生父亲霍仲孺,看老父落魄,便将他放到李广将军门下做个书记养活自身。可将军到底多年未见,父子不过陌路尔,霍仲孺仗着将军的名号支使武安侯外甥,两人互相斗法攀比,这才口不择言,但霍仲孺也只是说将军得陛下宠幸,真要吵起来,必定照拂将军这些争宠之言。后来层层转述,言诡多变,到了太后耳中就成了将军居功自傲,不把陛下放在眼中……
太后与武安侯怨怒,将军惊惧恐栗,夜不能寐,思来想去,特来向陛下请罪。”
……
皇后和霍长卿都有些意外,这胡女竟有如此口舌。皇帝深深看着她,忽而笑了起来,“长卿真是娶了个好夫人,你们不必请罪了,朕会向太后解释。不只是识人不清,看起来是小事,也会酿成大祸,你可要长长记性,对身边忠邪分辨清楚。”
长卿应是,此事揭过,皇帝留众人一同用膳,恰逢有岭南进贡龙眼,长卿是第一次吃到这种东西,正不知如何下手时阿娇剥开表皮,露出里面白润的果肉,塞进了口中。
“你吃过这东西?”
“我阿父去岭南游历给我带回来过。”
皇帝在上首注意着两人的一举一动,阿娇红艳的嘴唇包裹在白嫩的果肉上,唇脂褪色沾染,渐渐只剩下淡淡的粉色。
“陛下……”皇后剥了龙眼递给皇帝,却发现他的目光落在阿娇身上,蹙起了眉头。
皇帝收回目光,对皇后笑了笑,皇后回给他的笑容却很难看,从前进贡宫中的龙眼悉数去了长信殿,那位的喜好与这位颇为相似,皇帝好美色,几次三番注意她,看来有些事不得不提醒她了……
宴席过后,皇帝倒是没再多留,皇后借更衣之名让阿娇随她一同去偏殿稍候,阿娇在屏风后看着宫人为她梳妆,不过三十,皇后的鬓边已生出了白发,容颜不再,宫人悄悄为她藏在黑发间,皇后已看见,淡淡笑了笑。
“色衰爱弛,恐怕再过几年,陛下就更不愿看见我了。”
她这话显然是说给阿娇听的,她从屏风后走出,宽慰道,“姨母与陛下少年夫妻,相伴多年,母家又有大将军这等厉害儿郎为陛下驱使,您多虑了。”
“少年夫妻?”皇后难得在她面前表露了自己的情绪,她似乎是嗤笑,“真正占有陛下整个年少时光的是长门宫的那位。”
“长门宫?”阿娇喃喃道。
“她的闺名我不知道,只是听陛下喊她阿娇,即便愤怒焦急之下也是这两字,带着陛下几无底线的纵容。她是大长公主的女儿,太皇太后唯一的外甥女,只因她嫁给陛下,陛下才能顺利坐上皇位,她才真算是全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既然这么尊贵,为何后来又被废入冷宫?”
“那不是冷宫,是长公主精心修建送给陛下的园子。她本该一直这么顺遂下去,但是皇后无子,又以巫蛊之术诅咒陛下,这才惹怒了陛下将她牵置别宫,可她的待遇一如从前。即便这样的谋逆大罪,她还是能安安稳稳地活着,尊贵如前。
后来若非她自己想不开,郁郁而终,陛下想起从前,回心转意也未可知。”
皇后的笑中多了几分讽刺,她看向阿娇,忽而道,“你与她有些相似。”
阿娇抬头看向她,皇后继续道,“你的名字也带着她的名字,陛下早就注意到你了,今日宴会,陛下的目光也在你身上,若你不想给自己和长卿招致麻烦,引得君臣离心,以后自己警醒一些,小心陛下。”
阿娇愣愣点了点头,似乎是被突如其来的消息惊到,久久没有说话。皇后说完这些便挥挥手让她出去了,“我也累了,你们回去吧。”
话已经说的够明白了,还带了些恶意揣测,不顾皇帝的面子,但总比到时真的惹出事端来好,届时被骂的恐怕不止皇帝,她这个皇后又能好到哪去?她的外甥媳妇被丈夫看上,自己从前又是平阳公主举荐,难保没有说她卫氏□□,卖侄求荣的恶言。
然而这一切不过是因为皇帝的贪心。故人已死,方旧情复燃,想要陈阿娇那样的貌美赤纯,又不想要她背后的束缚,不想要她不可一世的高傲,不能容人的狭隘。于是将爱恋倾注在一个与她相似的傀儡身上……
他贪心,却没想过她的处境。卫氏现在仍有阿弟,一旦阿弟遭遇不测,她的宫殿只怕也会沦为无人问津的冷宫。
她回到自己的长秋宫,脱了鞋子昏昏沉沉倒了上去,忽而一双带着热气的手抚上了她的额头,温柔按摩,她的疲惫渐渐舒缓,她睁开了眼睛,眼前却是个生面孔。
“你是哪来的宫人,本宫从未见过你。”
“小人是霍将军派来服侍皇后的,霍将军说皇后整日在宫中拘束,派小人学习了家乡野曲小调吹奏与皇后听,供皇后赏乐。希望您开怀。”
望着眼前这个年轻俊俏的面孔,他说话时定定望着自己,眼神温柔如水,还带着倾慕,她有多久没有见过皇帝用这种眼神看着自己了……
她重又闭上了眼睛,“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张思。”
其中就有王太后的亲弟田奋的外甥朱厉,他年岁小,又与霍仲孺共事一室,霍仲孺端起长辈架子,又觉自己是霍将军的亲父,便常常支使他替自己端茶倒水,霍仲孺年纪这般大,还与自己一样做个小书记,朱厉也瞧不上他,言语交锋,霍仲孺便搬出了霍长卿,朱厉也不甘示弱,将此事捅到了舅父田奋那里,添油加醋,左不过是霍将军瞧不上田太尉啦,霍将军说军功都是自己真刀实枪挣下,太尉就知道凭借裙带关系走后门啦。田奋心胸狭窄,睚眦必报,又添油加醋了一番,说给了王太后听。
事情一经几转,就成了王家都是无能之辈,卫家才是真功夫,天下安定都是卫家所护,太后拍案直呼竖子,这战火又蔓延到了卫皇后身上。
从前王太后与自己的婆婆窦太皇太后就是这般,自己在太皇太后面前做孙子,自己的弟弟又在太皇太后的弟弟面前做孙子,如今婆婆死了多年,她好不容易媳妇熬成婆,摆一摆太后的威风,奈何这媳妇的母家又压过自己一头。外朝之事她管不得,便将火发在了卫皇后身上。
两宫势如水火,大战一触即发。
往往大事都是从这种小传言开始的,帝王多疑那是皇帝的基本素养,身边侍奉的人员一旦开始固定,忠臣与小人便难以分辩,因为没了比较,有了信任,如果小人一味迎合君意,而皇帝全然信任,从而疏远忠臣,那么这个皇帝就做不长久。
因此小传言也可能发展为大事件,小传言的背后隐藏的人心指向是皇帝的需要警惕分辩的。譬如当年梁王仪制越轨,前有七王之乱,余威尚在,梁王如此背后可能便怀揣僭位谋逆之心。自然在韩安国的解释下,皇帝的疑虑打消,这件事又回到了烦苛小事的性质。如今霍长卿说天下太平全赖卫家守护这种传言一经拔高,也可能变成臣子居功自傲,有不轨之心的谋逆大罪,谋逆当族。
如果不解释清楚,打消皇帝疑虑,这种罪名就会直接拉到最高,连累卫氏全族。
现在阿娇总算知道霍仲孺干不长久的原因了,见微知著,见一叶而知秋,他得势便猖狂,喜爱与人比较,以长辈之名打压后辈,又无足以让他猖狂的出身,如此性情自然难以做到高位。霍长卿这回帮他可是让他吃了好大一个麻烦。
她看他焦头烂额心中却颇为畅快,让他不信自己,她就知道霍仲孺此人并非像他说的那般老实。
长卿看完信,就见阿娇幸灾乐祸地看着自己,他皱了皱眉,“都大祸临头了,你还在幸灾乐祸。”
“急也没用,这事本来就是一道一道传下去版本不一惹出的祸患,你又没说过这话,明日进宫亲自去向陛下解释,大不了袒负向太后请罪,或是与田太尉廷辩,假的成不了真,真的假不了。”
其实更显而易见的是,匈奴一日未除,卫家就一日不会衰败。凭她对皇帝的了解,传言或许会在他的心中埋下怀疑的种子,但开花结果,绝不在现在,因此霍长卿绝对有惊无险,平安度过。
虽然知道,但她得让他急上一急。
“放心吧,明日我随你一同进宫。”
阿娇心情大好,吹了灯上床睡觉,留下长卿无语凝噎。真要抄家灭族,除开他就是妻族,现在是她该高兴的时候吗?
阿娇精心打扮随着长卿入宫,车过云亭坊的时候她命人停下了车。
“还等什么?”长卿急着去见皇帝,阿娇却不紧不慢,过了一会,上来的人更让他火大。
“你带他来做什么?天子禁宫也能随意进出吗?”
“那歌女出身的王菱不也被你带进宫了吗?李思与她同为伶人,有何不可?再说你给皇后惹了这么大祸,不带些礼物尽尽做外甥的心意么?”
“你疯了?姨母与陛下鹣鲽情深,你这是送礼去了还是给她添堵去了?”
鹣鲽情深……阿娇听着想笑,恐怕未必吧,看着卫皇后挡也挡不住的疲态就知道帝王情意不复从前。而没了皇后,皇帝还可以另寻美人,深宫之中的皇后,则孤身一人,皇后也是人,怎会不渴望年轻生命的慰藉?
一往情深,温柔贤惠,不过是男性晚辈对女性长辈套上的带着枷锁的赞誉。自然,她不是鼓吹男女滥情,若存婚姻之名而以所谓人性自由行不忠之事,与禽兽畜生何异?
但若一方不忠,而另一方避无可避,逃无可逃,就如皇帝与妃嫔这般,则另有说法。
“姨母宫中孤寂,不能出来游赏长安城中诸乐,我便只能借李思之口将流行的市井小调唱给她听,民间踏歌演给她看,有何不可?莫非你脑中又在想什么龌龊之事?”
长卿确实以为她要如平阳公主一般送个美男给皇后,咳,一度春宵,他不自在地清了清嗓子。“我只是觉得姨母应当不爱听这市井小调。”
阿娇没再拆穿他,瞥了他一眼,而身后的李思却明白,自己这回就是去侍奉皇后的。这个女人的丈夫的姨母,恐怕是个年近三十的妇人吧。他以为自己能得到她的再次垂青,没想到原来只是作她的一件礼品赠与她人。
“你的任务就是逗皇后开心,时常找机会陪伴她,仅此而已。至于别的,那是你们二人的自由。”
“你……不需要我向你汇报她的消息?”
“我又不是要监视长辈,不过是真的想让她一个人在深宫中不至寂寞罢了。”
要说寂寞,其实卫皇后有许多事要操心,她比废后做皇后做得更称职,皇帝前朝带回来的怒气她一一抚平,女儿与夫婿的矛盾她一一宽慰,太子的学业,东宫侍从属官的人员安排,她都要操心,如今还面对着卫氏母族与太后皇帝的嫌隙……
实则只有太后来找过她的麻烦,皇帝仿佛不知道这件事,连问都没问,一如既往留宿他殿,但不问不代表不疑。
想到这里,她愁得一夜没睡。
见到长卿一行人的时候卫皇后如释重负,她正要宣召,他们就赶了过来。
“现下陛下何在?”
“陛下在未央宫听奏报。”
“我们先去拜见陛下吧。”霍长卿单刀直入,皇后也点点头,阿娇对张思使了个眼色,命他暂且留在这里等候。
见到霍长卿一行人过来,皇帝的不自觉地将目光先落在了阿娇身上。
“一时流言,不想竟惹得你们大动干戈,舅父年纪大了,喜与人纷争,其实不过是些口角,你们一个个还当真起来。”
阿娇心中暗笑,要是真不放在心上就不会首先想到这流言,皇帝多疑,偏偏要装大度,不过他们也不能直接拆穿。
“武安候是太后亲弟,姐弟情深,只是怕他受了委屈让太后不能安寝,气坏了身子,太后不肯见我们,是以来解释。”皇后想将自己这些日的委屈说给皇帝听,皇帝淡淡笑道,“太后年纪大了,越大越像孩子了。”
武安侯和霍长卿,两大外戚斗法,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乐见其成。
阿娇是猜到他的想法的,“陛下容告,将军虽然年轻,但卫大将军数次北击匈奴,得陛下嘉奖,可将军只有仰慕其能为汉庭出力,并无炫耀骄矜之举。大将军也常告诫我们,莫要在外自大狂傲给皇后与陛下添麻烦。
将军一直谨言慎行,未尝自矜身份,只因功名荣耀都是陛下所赠,然日前将军偶然找到亲生父亲霍仲孺,看老父落魄,便将他放到李广将军门下做个书记养活自身。可将军到底多年未见,父子不过陌路尔,霍仲孺仗着将军的名号支使武安侯外甥,两人互相斗法攀比,这才口不择言,但霍仲孺也只是说将军得陛下宠幸,真要吵起来,必定照拂将军这些争宠之言。后来层层转述,言诡多变,到了太后耳中就成了将军居功自傲,不把陛下放在眼中……
太后与武安侯怨怒,将军惊惧恐栗,夜不能寐,思来想去,特来向陛下请罪。”
……
皇后和霍长卿都有些意外,这胡女竟有如此口舌。皇帝深深看着她,忽而笑了起来,“长卿真是娶了个好夫人,你们不必请罪了,朕会向太后解释。不只是识人不清,看起来是小事,也会酿成大祸,你可要长长记性,对身边忠邪分辨清楚。”
长卿应是,此事揭过,皇帝留众人一同用膳,恰逢有岭南进贡龙眼,长卿是第一次吃到这种东西,正不知如何下手时阿娇剥开表皮,露出里面白润的果肉,塞进了口中。
“你吃过这东西?”
“我阿父去岭南游历给我带回来过。”
皇帝在上首注意着两人的一举一动,阿娇红艳的嘴唇包裹在白嫩的果肉上,唇脂褪色沾染,渐渐只剩下淡淡的粉色。
“陛下……”皇后剥了龙眼递给皇帝,却发现他的目光落在阿娇身上,蹙起了眉头。
皇帝收回目光,对皇后笑了笑,皇后回给他的笑容却很难看,从前进贡宫中的龙眼悉数去了长信殿,那位的喜好与这位颇为相似,皇帝好美色,几次三番注意她,看来有些事不得不提醒她了……
宴席过后,皇帝倒是没再多留,皇后借更衣之名让阿娇随她一同去偏殿稍候,阿娇在屏风后看着宫人为她梳妆,不过三十,皇后的鬓边已生出了白发,容颜不再,宫人悄悄为她藏在黑发间,皇后已看见,淡淡笑了笑。
“色衰爱弛,恐怕再过几年,陛下就更不愿看见我了。”
她这话显然是说给阿娇听的,她从屏风后走出,宽慰道,“姨母与陛下少年夫妻,相伴多年,母家又有大将军这等厉害儿郎为陛下驱使,您多虑了。”
“少年夫妻?”皇后难得在她面前表露了自己的情绪,她似乎是嗤笑,“真正占有陛下整个年少时光的是长门宫的那位。”
“长门宫?”阿娇喃喃道。
“她的闺名我不知道,只是听陛下喊她阿娇,即便愤怒焦急之下也是这两字,带着陛下几无底线的纵容。她是大长公主的女儿,太皇太后唯一的外甥女,只因她嫁给陛下,陛下才能顺利坐上皇位,她才真算是全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既然这么尊贵,为何后来又被废入冷宫?”
“那不是冷宫,是长公主精心修建送给陛下的园子。她本该一直这么顺遂下去,但是皇后无子,又以巫蛊之术诅咒陛下,这才惹怒了陛下将她牵置别宫,可她的待遇一如从前。即便这样的谋逆大罪,她还是能安安稳稳地活着,尊贵如前。
后来若非她自己想不开,郁郁而终,陛下想起从前,回心转意也未可知。”
皇后的笑中多了几分讽刺,她看向阿娇,忽而道,“你与她有些相似。”
阿娇抬头看向她,皇后继续道,“你的名字也带着她的名字,陛下早就注意到你了,今日宴会,陛下的目光也在你身上,若你不想给自己和长卿招致麻烦,引得君臣离心,以后自己警醒一些,小心陛下。”
阿娇愣愣点了点头,似乎是被突如其来的消息惊到,久久没有说话。皇后说完这些便挥挥手让她出去了,“我也累了,你们回去吧。”
话已经说的够明白了,还带了些恶意揣测,不顾皇帝的面子,但总比到时真的惹出事端来好,届时被骂的恐怕不止皇帝,她这个皇后又能好到哪去?她的外甥媳妇被丈夫看上,自己从前又是平阳公主举荐,难保没有说她卫氏□□,卖侄求荣的恶言。
然而这一切不过是因为皇帝的贪心。故人已死,方旧情复燃,想要陈阿娇那样的貌美赤纯,又不想要她背后的束缚,不想要她不可一世的高傲,不能容人的狭隘。于是将爱恋倾注在一个与她相似的傀儡身上……
他贪心,却没想过她的处境。卫氏现在仍有阿弟,一旦阿弟遭遇不测,她的宫殿只怕也会沦为无人问津的冷宫。
她回到自己的长秋宫,脱了鞋子昏昏沉沉倒了上去,忽而一双带着热气的手抚上了她的额头,温柔按摩,她的疲惫渐渐舒缓,她睁开了眼睛,眼前却是个生面孔。
“你是哪来的宫人,本宫从未见过你。”
“小人是霍将军派来服侍皇后的,霍将军说皇后整日在宫中拘束,派小人学习了家乡野曲小调吹奏与皇后听,供皇后赏乐。希望您开怀。”
望着眼前这个年轻俊俏的面孔,他说话时定定望着自己,眼神温柔如水,还带着倾慕,她有多久没有见过皇帝用这种眼神看着自己了……
她重又闭上了眼睛,“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张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