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
第37章女巫的念头
东京是不是没有不下雨的时候?
埃琳娜缓慢地调动记忆库:印象里她每次来东京,都是这种潮湿的天气。
在她的家乡,夏天干燥酷热让人难以忍受,只有冬天才会有下不完的连绵阴雨。
她喜欢坐在雨中的礁石上,被水淋得湿透,体温也随之流失的感觉。
就像海的女儿,被海水如同母亲一样拥抱。
但是这个爱好总会让她生病,着实苦恼。
东京的雨天没那么冷,这非常好。
埃琳娜撑着一把更多出现在电影而不是现实中的雨具,花纹华丽得十分夸张的祇园蛇目伞,坐在米花公园的长椅上,注视着伞的边缘垂下的水流如注。
水滴形的,半球形的,落雨在地板石砖上溅起皇冠状的水花。
天上掉下接连不断的碎钻水晶,不可碰触凡间之物,否则会化作云烟似的的雾气,顷刻消散。
千花万叶的初夏,到处都是绿意盎然的植被,雨幕模糊了光影之间的界限,置身于此世与彼世的罅隙的女巫在严肃地思考人生。
嘤嘤嘤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考,听起来像是奶狗的悲鸣。这种天气,成年人无所谓,刚出窝的小狗失温的话,会死的吧?
她站起身,握着伞柄轻轻一旋,积在伞面上还不成流的水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顿时宛若断裂的水晶珠链一样迸溅。
摊开一只手掌,伸出伞外,接住了几点朦胧的雨丝,除此以外,空无一物。
好想握住点什么。
养一条像狗一样的猫怎么样?
画展定在杯户町的一座私人美术馆,哥特主题。时间开始于6月6日,恶魔之日,展览将持续三天,到9日,也就是死亡之日结束。
她提前到达,为的是给约会腾出时间。
见不到他?
她没考虑过这种情况。
他另觅新欢移情别恋?
她从未想过还会有这种可能。
西西里人的时间观念很有意大利特色,也就是没什么时间观念。
在米花豪华酒店下榻后,她又给他发了封邮件,告诉他住址和房间号,以及外出时可能会去的地点。
倒时差、休息、出席美术馆主人主持的宴会花了三天,他一直没来。
她用了三种占卜方式,算出来的结果都是他还活着,所以并不担心。
从社交活动中脱身后,爆睡一天,睡醒整理仪容,在阴霾弥漫的街头悠然散步,忽然路过了东京站,兴味盎然地看过去。
东京的生活节奏比她的家乡快不少。
进到车站里面,入眼的每个人,看起来后面都好像有狗在追。
或许是因为现在正属于早高峰时间段。
上楼下楼,左转右转,被人流裹挟来,又被人流裹挟去,她成功地迷了路,不知道此刻身在何方。
真是绝了,在自然环境下,她从来不怵头分辨方向与判断距离,但是在人造建筑密集的地方,人一多一乱,她很容易晕头转向。
不过人多也有人多的好处。办法总归是有的。
埃琳娜随机挑了个长得顺眼的路人女性,操着非常生疏的日语,表示愿意出资临时雇佣她当个向导,目的地是离开九曲十八弯的车站。
路人女性自称麻美,黑长直,宽发卡,茶色墨镜,英伦风打扮,笑容和蔼可亲。
听到埃琳娜报出的名字,麻美的神情稍微有些恍惚,问过她是哪国人、怎么拼,察觉到失态后抱歉地解释“和以前的认识的人同名呢”,干脆地答应下来帮忙,但是婉拒了酬金。
“Elena”是个拉丁语系的常见女子名,又很早就被英语吸纳,出现同名不奇怪。
一次萍水相逢罢了,埃琳娜没戳穿路人女性的“麻美”是个假名的事实,也没说破女性“那位认识的人”指的是亡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哪怕是对他人来说无关紧要的小事。
麻美把埃琳娜送到了车站出口,友善地提醒她,空气这么潮湿,而且闷热没有风,说明雨很快就要来了,最好不要在室外停留太久,或者买把伞再四处游玩。
为这一句提醒的善意,埃琳娜花了三分钟,答谢她一幅速写。
麻美并不认识她的署名,大概也没关注画展的消息,高兴而感激地收起大小正适合放在钱夹里的图片,礼貌地目送埃琳娜离开一段距离,返身回去等车。
埃琳娜漫无目的地继续闲逛,根本不关心走到了哪里。
异国他乡的街头,陌生的语言背景音,自带新奇有趣滤镜,无论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都存在着可以入画的风景。
路过商业街买了伞,路过博物馆下了雨,路过东都铁塔,路过公园,往来人群背景自带的故事,感兴趣就看看,不感兴趣就直接走开。
偶尔会看到一些有趣的细节,比如某些路人的人生大事背景板里,填充画面的一瓶苏格兰。
背着琴包的摇滚人、拉着行李箱的游客、扛着高尔夫球包的球童、挂着网球包的休闲玩家、推着箱子的快递员、平平无奇的码头搬运工……
东京很大,世界很小。找彩蛋的游戏她玩一整天都乐此不疲。
逛累了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休息,没找到发出嘤嘤嘤的声音的小狗崽,找到了灌木丛里的哭泣人类幼崽。
个子很小,棕色短发,发现了俯身下去的她,挂着泪打量她。
埃琳娜黑发金瞳,不爱晒太阳,肤色白得一骑绝尘,混血特征显著,五官与面部轮廓都不很纯粹东方样貌。
今天阴天下雨,她出门穿了条红底黑纹的长裙,颜色向下渐进加深,搭配大帽檐渔夫帽,无论长相还是气质,一看就知道不是米花町当地人。
人类幼崽特别小的一只,仰头望着蹲下去都做不到和她视线平齐的埃琳娜,有些警觉,有些委屈。
埃琳娜没养过小孩,判断不好具体年龄,倒是能看出来这孩子小归小,对陌生人应有的警惕性还是有的,眼睩睩的样子活泼又狡猾,简直是只立起来嗅闻气味的狐獴。
怎么处理?
思考片刻,先倾斜了伞,罩在小孩子头顶,接着从包里取出一枚名片,递给小孩子,自我介绍道:
“我的名字是埃琳娜,艺术家。请问,你遇到了什么麻烦吗?”
熟练的日语,和对待大人一样的郑重态度,让小孩子稍微不那么紧张了。
幼儿的思维模式和成年人不一样,说话也夹七杂八的很难有完整的逻辑。埃琳娜耐心听了半天,才闹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个小女孩叫“步美”,今年四岁。幼儿园放学后回家,睡醒发现妈妈不在家,出来找妈妈,冒雨跑进了家附近的公园。
不知不觉地被一只很漂亮的、金色眼睛的长毛黑猫转移了注意力,追着猫迷了路还摔了一跤,正急得哭,埃琳娜找了过来。
和猫一样的黑色长毛/长发,和猫一样的金色眼睛,眼神也很像那只猫,雨幕为她镀上一层光晕,漂亮得不像真人。
“大姐姐,你其实是猫变成的女巫吧?”
步美得出结论。
埃琳娜笑而不语,把步美抱起来掂了掂,走几步放在长椅上,粗略检查摔伤情况。
四岁小孩子的分量比想象中的轻,和喙上的黄色还没消褪的雏鸟差不多。
雏鸟伸长脖子,好奇而依赖地配合着她的指令,抬手抬腿,伸直弯曲关节。
膝盖破了皮,别的地方没事,送去派出所吧。
步美把埃琳娜的微笑当作默认,扁扁嘴,张开手投入埃琳娜的怀抱,搂着埃琳娜的脖子,将心事倾泻而出:
喜欢的某一朵插花枯萎了,妈妈换来的新的和原来那个颜色不一样。同班同学的爸爸让同学骑在脖子上逛多罗碧加乐园,她不敢和爸爸提。
学钢琴好辛苦进步好慢,可是好想像马克西姆那样很酷地弹出好听的曲子。想要快点长大变成大人,却总在被当成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对待。脚太小,穿不动妈妈的高跟鞋。不能变身当假面超人惩恶扬善。
四岁的人类幼崽,竟然已经有了那么多复杂的心事和小小的烦恼,真有意思。
埃琳娜摸摸步美的头,伸出食指虚空画了个五芒星内接同心圆的图案,压低声线,眯起眼睛吓唬她:
“当人类好辛苦哦,做个松鼠怎么样?还是黄豆鸟?小爪水獭也可以。和你的头发颜色一样呢。”
步美信以为真,惊恐地抱住埃琳娜的手不让她画完,祈求道:
“都不要,也不要变猫!埃琳娜姐姐,让步美变成大人吧,不要变别的!”
好可爱。养个女儿是个不错的主意。
埃琳娜一边愉快地逗小孩子,一边回忆着附近地形。
进入公园的路上似乎看到了派出所,很近,但是在哪个方向来着?感觉上应该往这边走。
领着人小脚步也小的步美慢慢走了十几分钟,交番的建筑物还是没出现。西边小路尽头闪过去的一个背着琴包的人影,没品的穿搭很像苏格兰。
埃琳娜叫了一声“あのう”,没叫住他,转眼就不见了。她有点着急,恰好看到了骑着自行车的警察,又喊了一声,这次喊住了。
可恶,难道是玩摇滚让那家伙失去了听力吗?
把步美和前因后果都交代给警察,伞太沉了影响她跑步,一并也送了出去,急急忙忙追向苏格兰消失的方向。
直到精疲力竭地停下,肺部都快燃烧起来的时候,她捂着胸口艰难地喘气。别说苏格兰威士忌,连根苏格兰折耳猫的毛都没追上。
埃琳娜恨恨地踢一脚路边的水洼,把这笔账记在Hiro头上。
转眼到了6月5日,埃琳娜不准备在正式展出期间出现,提前一天去检视美术馆的布置效果。
画展不只有她的画作,还有一些其他艺术家的同主题作品,比如由红色的的《血漪蛱蝶》*。
在馆主的所有收藏中,商品化程度最高、最值钱的,这次不参与展出,是同作者的另一件骷髅艺术,《献给上帝的爱》*。
合法取得的近古时期的人类头骨上,白金铸造模型,紧密地镶嵌满钻石,总数多达数千颗,初次拍卖价格高达五千万英镑,折合成美元约一亿,折合成日元约一百亿。
为此馆主采取了严格的安保措施,斥资购入了号称“牢不可破”的保险库——意外断电或遭到暴力侵入的话,会抽干空气、替换成氮气、使入侵者窒息,直到他联系厂商,获得解除紧急状态的临时密码,以正确方式开门。
埃琳娜走工作人员通道进入美术馆时,感觉哪里好像不太对。
一路上都特别安静,展馆墙上空荡荡的,大厅里也没有人。
……等一下,她是不是应该立刻原路返回并出去报警啊?
太晚了。
她举起双手过头,在迎面而来的持枪黑衣蒙面男的威胁下,配合地前往保险库外的库房,和那里的其他人质一起,等待命运的安排。
值得一提的是,她听到蒙面歹徒A喝令蒙面歹徒B:
“看好了他们!这次要是再出一个能把你的枪一脚踢飞的硬茬,就把你一起关进保险库里,废物!”
……再?
不妙的预感涌来,一层叠一层地冲刷着她的心。
东京是不是没有不下雨的时候?
埃琳娜缓慢地调动记忆库:印象里她每次来东京,都是这种潮湿的天气。
在她的家乡,夏天干燥酷热让人难以忍受,只有冬天才会有下不完的连绵阴雨。
她喜欢坐在雨中的礁石上,被水淋得湿透,体温也随之流失的感觉。
就像海的女儿,被海水如同母亲一样拥抱。
但是这个爱好总会让她生病,着实苦恼。
东京的雨天没那么冷,这非常好。
埃琳娜撑着一把更多出现在电影而不是现实中的雨具,花纹华丽得十分夸张的祇园蛇目伞,坐在米花公园的长椅上,注视着伞的边缘垂下的水流如注。
水滴形的,半球形的,落雨在地板石砖上溅起皇冠状的水花。
天上掉下接连不断的碎钻水晶,不可碰触凡间之物,否则会化作云烟似的的雾气,顷刻消散。
千花万叶的初夏,到处都是绿意盎然的植被,雨幕模糊了光影之间的界限,置身于此世与彼世的罅隙的女巫在严肃地思考人生。
嘤嘤嘤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考,听起来像是奶狗的悲鸣。这种天气,成年人无所谓,刚出窝的小狗失温的话,会死的吧?
她站起身,握着伞柄轻轻一旋,积在伞面上还不成流的水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顿时宛若断裂的水晶珠链一样迸溅。
摊开一只手掌,伸出伞外,接住了几点朦胧的雨丝,除此以外,空无一物。
好想握住点什么。
养一条像狗一样的猫怎么样?
画展定在杯户町的一座私人美术馆,哥特主题。时间开始于6月6日,恶魔之日,展览将持续三天,到9日,也就是死亡之日结束。
她提前到达,为的是给约会腾出时间。
见不到他?
她没考虑过这种情况。
他另觅新欢移情别恋?
她从未想过还会有这种可能。
西西里人的时间观念很有意大利特色,也就是没什么时间观念。
在米花豪华酒店下榻后,她又给他发了封邮件,告诉他住址和房间号,以及外出时可能会去的地点。
倒时差、休息、出席美术馆主人主持的宴会花了三天,他一直没来。
她用了三种占卜方式,算出来的结果都是他还活着,所以并不担心。
从社交活动中脱身后,爆睡一天,睡醒整理仪容,在阴霾弥漫的街头悠然散步,忽然路过了东京站,兴味盎然地看过去。
东京的生活节奏比她的家乡快不少。
进到车站里面,入眼的每个人,看起来后面都好像有狗在追。
或许是因为现在正属于早高峰时间段。
上楼下楼,左转右转,被人流裹挟来,又被人流裹挟去,她成功地迷了路,不知道此刻身在何方。
真是绝了,在自然环境下,她从来不怵头分辨方向与判断距离,但是在人造建筑密集的地方,人一多一乱,她很容易晕头转向。
不过人多也有人多的好处。办法总归是有的。
埃琳娜随机挑了个长得顺眼的路人女性,操着非常生疏的日语,表示愿意出资临时雇佣她当个向导,目的地是离开九曲十八弯的车站。
路人女性自称麻美,黑长直,宽发卡,茶色墨镜,英伦风打扮,笑容和蔼可亲。
听到埃琳娜报出的名字,麻美的神情稍微有些恍惚,问过她是哪国人、怎么拼,察觉到失态后抱歉地解释“和以前的认识的人同名呢”,干脆地答应下来帮忙,但是婉拒了酬金。
“Elena”是个拉丁语系的常见女子名,又很早就被英语吸纳,出现同名不奇怪。
一次萍水相逢罢了,埃琳娜没戳穿路人女性的“麻美”是个假名的事实,也没说破女性“那位认识的人”指的是亡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哪怕是对他人来说无关紧要的小事。
麻美把埃琳娜送到了车站出口,友善地提醒她,空气这么潮湿,而且闷热没有风,说明雨很快就要来了,最好不要在室外停留太久,或者买把伞再四处游玩。
为这一句提醒的善意,埃琳娜花了三分钟,答谢她一幅速写。
麻美并不认识她的署名,大概也没关注画展的消息,高兴而感激地收起大小正适合放在钱夹里的图片,礼貌地目送埃琳娜离开一段距离,返身回去等车。
埃琳娜漫无目的地继续闲逛,根本不关心走到了哪里。
异国他乡的街头,陌生的语言背景音,自带新奇有趣滤镜,无论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都存在着可以入画的风景。
路过商业街买了伞,路过博物馆下了雨,路过东都铁塔,路过公园,往来人群背景自带的故事,感兴趣就看看,不感兴趣就直接走开。
偶尔会看到一些有趣的细节,比如某些路人的人生大事背景板里,填充画面的一瓶苏格兰。
背着琴包的摇滚人、拉着行李箱的游客、扛着高尔夫球包的球童、挂着网球包的休闲玩家、推着箱子的快递员、平平无奇的码头搬运工……
东京很大,世界很小。找彩蛋的游戏她玩一整天都乐此不疲。
逛累了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休息,没找到发出嘤嘤嘤的声音的小狗崽,找到了灌木丛里的哭泣人类幼崽。
个子很小,棕色短发,发现了俯身下去的她,挂着泪打量她。
埃琳娜黑发金瞳,不爱晒太阳,肤色白得一骑绝尘,混血特征显著,五官与面部轮廓都不很纯粹东方样貌。
今天阴天下雨,她出门穿了条红底黑纹的长裙,颜色向下渐进加深,搭配大帽檐渔夫帽,无论长相还是气质,一看就知道不是米花町当地人。
人类幼崽特别小的一只,仰头望着蹲下去都做不到和她视线平齐的埃琳娜,有些警觉,有些委屈。
埃琳娜没养过小孩,判断不好具体年龄,倒是能看出来这孩子小归小,对陌生人应有的警惕性还是有的,眼睩睩的样子活泼又狡猾,简直是只立起来嗅闻气味的狐獴。
怎么处理?
思考片刻,先倾斜了伞,罩在小孩子头顶,接着从包里取出一枚名片,递给小孩子,自我介绍道:
“我的名字是埃琳娜,艺术家。请问,你遇到了什么麻烦吗?”
熟练的日语,和对待大人一样的郑重态度,让小孩子稍微不那么紧张了。
幼儿的思维模式和成年人不一样,说话也夹七杂八的很难有完整的逻辑。埃琳娜耐心听了半天,才闹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个小女孩叫“步美”,今年四岁。幼儿园放学后回家,睡醒发现妈妈不在家,出来找妈妈,冒雨跑进了家附近的公园。
不知不觉地被一只很漂亮的、金色眼睛的长毛黑猫转移了注意力,追着猫迷了路还摔了一跤,正急得哭,埃琳娜找了过来。
和猫一样的黑色长毛/长发,和猫一样的金色眼睛,眼神也很像那只猫,雨幕为她镀上一层光晕,漂亮得不像真人。
“大姐姐,你其实是猫变成的女巫吧?”
步美得出结论。
埃琳娜笑而不语,把步美抱起来掂了掂,走几步放在长椅上,粗略检查摔伤情况。
四岁小孩子的分量比想象中的轻,和喙上的黄色还没消褪的雏鸟差不多。
雏鸟伸长脖子,好奇而依赖地配合着她的指令,抬手抬腿,伸直弯曲关节。
膝盖破了皮,别的地方没事,送去派出所吧。
步美把埃琳娜的微笑当作默认,扁扁嘴,张开手投入埃琳娜的怀抱,搂着埃琳娜的脖子,将心事倾泻而出:
喜欢的某一朵插花枯萎了,妈妈换来的新的和原来那个颜色不一样。同班同学的爸爸让同学骑在脖子上逛多罗碧加乐园,她不敢和爸爸提。
学钢琴好辛苦进步好慢,可是好想像马克西姆那样很酷地弹出好听的曲子。想要快点长大变成大人,却总在被当成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对待。脚太小,穿不动妈妈的高跟鞋。不能变身当假面超人惩恶扬善。
四岁的人类幼崽,竟然已经有了那么多复杂的心事和小小的烦恼,真有意思。
埃琳娜摸摸步美的头,伸出食指虚空画了个五芒星内接同心圆的图案,压低声线,眯起眼睛吓唬她:
“当人类好辛苦哦,做个松鼠怎么样?还是黄豆鸟?小爪水獭也可以。和你的头发颜色一样呢。”
步美信以为真,惊恐地抱住埃琳娜的手不让她画完,祈求道:
“都不要,也不要变猫!埃琳娜姐姐,让步美变成大人吧,不要变别的!”
好可爱。养个女儿是个不错的主意。
埃琳娜一边愉快地逗小孩子,一边回忆着附近地形。
进入公园的路上似乎看到了派出所,很近,但是在哪个方向来着?感觉上应该往这边走。
领着人小脚步也小的步美慢慢走了十几分钟,交番的建筑物还是没出现。西边小路尽头闪过去的一个背着琴包的人影,没品的穿搭很像苏格兰。
埃琳娜叫了一声“あのう”,没叫住他,转眼就不见了。她有点着急,恰好看到了骑着自行车的警察,又喊了一声,这次喊住了。
可恶,难道是玩摇滚让那家伙失去了听力吗?
把步美和前因后果都交代给警察,伞太沉了影响她跑步,一并也送了出去,急急忙忙追向苏格兰消失的方向。
直到精疲力竭地停下,肺部都快燃烧起来的时候,她捂着胸口艰难地喘气。别说苏格兰威士忌,连根苏格兰折耳猫的毛都没追上。
埃琳娜恨恨地踢一脚路边的水洼,把这笔账记在Hiro头上。
转眼到了6月5日,埃琳娜不准备在正式展出期间出现,提前一天去检视美术馆的布置效果。
画展不只有她的画作,还有一些其他艺术家的同主题作品,比如由红色的的《血漪蛱蝶》*。
在馆主的所有收藏中,商品化程度最高、最值钱的,这次不参与展出,是同作者的另一件骷髅艺术,《献给上帝的爱》*。
合法取得的近古时期的人类头骨上,白金铸造模型,紧密地镶嵌满钻石,总数多达数千颗,初次拍卖价格高达五千万英镑,折合成美元约一亿,折合成日元约一百亿。
为此馆主采取了严格的安保措施,斥资购入了号称“牢不可破”的保险库——意外断电或遭到暴力侵入的话,会抽干空气、替换成氮气、使入侵者窒息,直到他联系厂商,获得解除紧急状态的临时密码,以正确方式开门。
埃琳娜走工作人员通道进入美术馆时,感觉哪里好像不太对。
一路上都特别安静,展馆墙上空荡荡的,大厅里也没有人。
……等一下,她是不是应该立刻原路返回并出去报警啊?
太晚了。
她举起双手过头,在迎面而来的持枪黑衣蒙面男的威胁下,配合地前往保险库外的库房,和那里的其他人质一起,等待命运的安排。
值得一提的是,她听到蒙面歹徒A喝令蒙面歹徒B:
“看好了他们!这次要是再出一个能把你的枪一脚踢飞的硬茬,就把你一起关进保险库里,废物!”
……再?
不妙的预感涌来,一层叠一层地冲刷着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