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素绣楼的门面,都是由着羌绣的绣品堆成的小铺子,木盘上放置着样式,少有多余的现货放在其上。山水流云的羌绣屏风在展示成品的同时,横断着将铺子的一侧隔成一个小隔间。
身着深青色布衣的男人正同一个矮他一头的小丫头争执着,男人起先并不打算过多和这丫头胡扯,只想着等来姜如素解决此事好早些回家。
可能是小丫头旁敲侧击的扰烦他了,男人简单的说了两句,那小丫头叉着腰不服气,“休得胡说,我们无素绣楼怎么可能做出这种次等货。”
男人本不想与她争辩,这会儿也是气着,“姑娘的意思是,我专寻这次等货来讹你们绣楼?”
小丫头似乎还想说。
“点秋,不得对客人无礼。”
被唤作“点秋”的小丫头见姜如素来了,立马闭上了嘴,乖巧的站在了她身侧。
点秋是姜如素从人伢子手中买下来的,按照汉地的算法,姜如素只长她三岁。小丫头从五年前就跟在她身边,起先只有她一人做绣娘的时候,便是靠着这小丫头每日替她招呼来客。
早几年少不了上门挑刺的,小丫头的年纪还小,意气用事也正常。
“姜姑娘,你可来了。”小小的争吵过一番,男子说话也开始不和善起来,“要是再晚些来,我可成小人了。我和夫人也是欣赏姜姑娘的为人,并不想让绣楼为难这才私下寻你。”
姜如素也瞧出来,这人是郢州肖氏的当家人,他与夫人每月都会来绣楼定些物件,也算是熟人,若想找无素绣楼的麻烦,让她下不来台,大可广而告之,大摇大摆的来与她姜如素对峙。
“点秋,是何问题?”
点秋将手中的方巾递给姜如素,悄悄抬眼看了眼男子,才悄声说道,“这位公子方才拿这块方巾,说是他夫人前几日来铺子里买的,拿回家后他觉得不对劲,一看才发觉出了问题。这不就找上门来了。可我询问是什么时候来铺子里买的,他又答不上。”
“姑娘说话未必太过偏驳了,这方巾是我夫人前几日定下的,按照你们绣楼的期限来算,我觉夫人已取完货,却迟迟不肯用。一看才知道竟然是次等品,若非是我见过姜姑娘的绣品,怕是都要给骗过去。”
“公子莫恼,待我先查看一二再说不迟。”
姜如素拿过方巾,粗布上绣的是无素绣楼最出色的样式——无素花团,艳色的花团自中心绽放来开,与深色的底布形成一种恰到好处的美艳,恰似夜里挑灯赏花。
可眼下这一方却有其形却无其神,劣质的就是个初学者的模仿品,这连次等品都算不得。
无素绣楼从不允许绣娘接私活,绣出的成品最后都是需经过她亲眼过目后登记在册的,残次品尚不存在,又怎可能任由这么一件仿制品从无素绣楼售卖出去。
怕是有人在背后算计,但当下不宜对外宣扬。
这会儿姜如素来了,肖公子缓了两口气,也终于是冷静下来说出自己的疑虑,“姜姑娘,我和夫人都相信无素绣楼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想着或许是有人在背后捣鬼,夫人这才让我寻来,早些同你说一声。”
姜如素觉得方才那男子有句话说对了,若非是他见过自己的绣品,见过这真正的自小长在羌人骨血中刺绣,怕是会一味的认为这仿制品便是羌绣。
若是再有有心人以此为评,认为这等劣质物件根本配不上百姓的追捧,再将这事情闹大,她甚至不敢细想,若是这种仿制品过多,怕是会惹来不小的麻烦。
确实,在旁人眼中来看,这异于汉地的织绣手法,只有她无素绣楼能做出,好与不好寻常人只会以为是她无素绣楼的手段,郢州城的羌人并不多,旁人只会以为是她姜如素为揽钱财,以次充好。
“如素多谢肖公子和夫人的好意,想来是那个丫头给公子取货的时候弄混淆了,将学徒练手的方巾交给公子,不如...”姜如素转身从一楼的匣子里取出两块方巾,“我以双倍补偿给公子,连原先收公子的钱也一并奉还,算是如素的歉意。”
那公子接过方巾,来来回回的翻看后,也觉得姜如素提出的补偿也算舒心,相当于白得了两块无素方巾,但依旧还是放心不下,离去前重新申明了自己想法。
“姑娘,你怎能如此便宜了他?”点秋有些忿忿不平,她在姜如素来前瞧过,那绝不是出自绣楼,说不准根本就不是在绣楼买的,如今折了两块成品还赔了银两。
“倒也不算便宜他,”姜如素朝着点秋招招手,小丫头立马放下茶盘凑了过来,“点秋,这是贵人,若不是肖夫人平日常来绣楼,念着这份情谊,将这次等货交至我面前,或许我还不知晓有人心怀不轨。”
点秋似乎突然反应过来,嘴上夸着姑娘聪慧,立马拍拍胸脯保证她待会儿出去打听打听,再次回来就带来问题的答案。
“等等。”
“怎么了姑娘?”
无素绣楼已成五年,姜如素信得过的几人于旁人也不算是生面孔,偶尔点秋去糕点铺子买爱吃的枣泥卷时,还会被问几句绣楼的近况。
那人若是有心背着她们做事,想必若是点秋前去,什么消息都打探不着。
得找一个生面孔的,完完全全不会与绣楼搭上关系的人。
姜如素回头便窥见晏行丘站在廊下赏花,晏行丘自那会儿就跟着姜如素到了前院,见有纷争便自觉的站在门后的长廊上。
这人选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晏公子,可愿意与我同去?”
“自是万分乐意。”
两人稍作收拾便趁着还未日落赶紧出了门,姜如素带着帏帽随行在晏行丘身侧,一连将城中的铺子逛了不少,出门快半个时辰了。晏行丘依旧不着急,就带着她逛铺子。
“晏公子,你难道打算就这么一直逛下去?”
晏行丘心中所思虑到的,姜如素自然也是清楚。那仿制品打着无素绣楼的名号以混淆视听,能在无素绣楼定绣品的家中也算不得贫困。他们在等着来人上钩,可是逛上半个时辰,姜如素只觉得脚下发麻。
“姜姑娘有些累了?前面有个茶馆我们去歇会儿吧。”晏行丘放下手中被做成摆件的银花枝。
“好啊。”
两人才出铺子门,便被打扮朴素的一位老妇人拦了去路。
“公子和小姐,是外地来的吧?”
“是啊,婶婶好眼力,我同阿妹是从南边的地方过来,听闻郢州城有些特色的东西,想寻一些由阿妹带回去留作纪念。”晏行丘立马迎上去回答。
“那小姐可是挑到喜欢的物件了?”
姜如素想到毕竟是在城中,难免会碰上熟人,只缄默的站在晏行丘身后,配合着苦恼的摇摇头,虽然隔着帏帽,那老妇人也似乎得到了想要的回答。
“那阿婶给你出主意,来咱郢州城自然是少不了去无素绣楼看看,那样式可是方圆百里都买不到的,不过...”那老妇人皱眉,“这无素绣楼往往得等上五六日才能去取成品。不知公子小姐打算在郢州城呆上多久。”
“约莫也就两三日。”晏行丘也是蹙了眉,一副苦恼的不行的样子,“方才我与阿妹已经去过无素绣楼了,说是要等上七日去取,可我和阿妹过几日便要离开这里,耽搁不得,想来是没有办法了。”
老妇人露了笑,“公子莫恼,我知道有个法子。”
“婶婶请讲。”晏行丘恭顺的弯腰方便老妇人凑近些说。
“公子有所不知,因这无素绣楼的绣品总是难求,便有些贩子早早定下一些,后来拿成品卖出去,公子可以去看看有没有心仪的。”
“婶婶可有法子找到这贩子。”
老夫人适时的沉默,姜如素立马识趣的递上二十个铜板。
“那阿婶可知道这绣帕那里可以买到?”姜如素垂着眸,乖巧的令那老夫人都生了慈爱之心。
“这个啊。还不好买,姑娘今日来的凑巧,三更天的时候,从城西的如意酒肆一侧的小路进去,第三颗柳树处转角,看见门口放着盏小灯的屋子便是了。”
告别老妇人后的时辰还早,三更还要出门,姜如素想着用了晚饭再回去不迟。才与晏行丘寻了个靠窗的空处坐下,旁桌也来了人。
“今天想吃什么随便点,王叔请客。”
姜如素余光瞥见那皮肤黝黑的男子看向那个年纪稍长的男子,拘谨的坐下,“王叔这不好吧,不如我们平摊,多的钱你回家还能给王婶多买两斤肉吃。”
王叔呵呵笑了两声,环顾四周,才压低声音对他说着,“你王叔现在找到活计了,再过半个月能拿到这个数。”
那人背对着姜如素,看不见说是多少,听着年纪稍小的那人一声惊呼,怕是比划了一个不算太小的数字。
“这么多。”少年人惊呼着,“这都够我三四个月的工钱了。王叔你可不要去干违法的事情。”
“想哪去了,城北下月要开个绣楼,主家大方的很,出手也是阔绰,只是这活儿可得背着做。”
“城里的绣坊不算少,怎么不打算开一间成衣铺,城里那两家老成衣铺的价格是越发的贵了。”
王叔轻声叹了口气,像是笑少年眼界短浅,“城北的绣楼那是同那些小绣坊比的,人请来的绣娘都是锦舟司的人。”
锦舟司的绣娘算不得人人都有一手顶尖的绣艺,但六七年前凭借着能以金丝绣花的本领确确实实的出过名,招了两三个进了宫里去。这一来二去,锦舟司这名头可不小。
到时候凑热闹的人,约莫不少。
“这是打算....”少年人终于领悟过来,声音不免有些大,被王叔眼疾手快的堵住嘴。
姜如素只觉背后发凉,筹办绣楼的过程她清楚,她知道创办起来并非是一时兴起之事,若是还有半月开张,怕是早已准备的有月余。
竟然连一点消息都未曾听到过,姜如素隐隐觉得这仿制之事或许也与这绣楼脱不了关系。
身着深青色布衣的男人正同一个矮他一头的小丫头争执着,男人起先并不打算过多和这丫头胡扯,只想着等来姜如素解决此事好早些回家。
可能是小丫头旁敲侧击的扰烦他了,男人简单的说了两句,那小丫头叉着腰不服气,“休得胡说,我们无素绣楼怎么可能做出这种次等货。”
男人本不想与她争辩,这会儿也是气着,“姑娘的意思是,我专寻这次等货来讹你们绣楼?”
小丫头似乎还想说。
“点秋,不得对客人无礼。”
被唤作“点秋”的小丫头见姜如素来了,立马闭上了嘴,乖巧的站在了她身侧。
点秋是姜如素从人伢子手中买下来的,按照汉地的算法,姜如素只长她三岁。小丫头从五年前就跟在她身边,起先只有她一人做绣娘的时候,便是靠着这小丫头每日替她招呼来客。
早几年少不了上门挑刺的,小丫头的年纪还小,意气用事也正常。
“姜姑娘,你可来了。”小小的争吵过一番,男子说话也开始不和善起来,“要是再晚些来,我可成小人了。我和夫人也是欣赏姜姑娘的为人,并不想让绣楼为难这才私下寻你。”
姜如素也瞧出来,这人是郢州肖氏的当家人,他与夫人每月都会来绣楼定些物件,也算是熟人,若想找无素绣楼的麻烦,让她下不来台,大可广而告之,大摇大摆的来与她姜如素对峙。
“点秋,是何问题?”
点秋将手中的方巾递给姜如素,悄悄抬眼看了眼男子,才悄声说道,“这位公子方才拿这块方巾,说是他夫人前几日来铺子里买的,拿回家后他觉得不对劲,一看才发觉出了问题。这不就找上门来了。可我询问是什么时候来铺子里买的,他又答不上。”
“姑娘说话未必太过偏驳了,这方巾是我夫人前几日定下的,按照你们绣楼的期限来算,我觉夫人已取完货,却迟迟不肯用。一看才知道竟然是次等品,若非是我见过姜姑娘的绣品,怕是都要给骗过去。”
“公子莫恼,待我先查看一二再说不迟。”
姜如素拿过方巾,粗布上绣的是无素绣楼最出色的样式——无素花团,艳色的花团自中心绽放来开,与深色的底布形成一种恰到好处的美艳,恰似夜里挑灯赏花。
可眼下这一方却有其形却无其神,劣质的就是个初学者的模仿品,这连次等品都算不得。
无素绣楼从不允许绣娘接私活,绣出的成品最后都是需经过她亲眼过目后登记在册的,残次品尚不存在,又怎可能任由这么一件仿制品从无素绣楼售卖出去。
怕是有人在背后算计,但当下不宜对外宣扬。
这会儿姜如素来了,肖公子缓了两口气,也终于是冷静下来说出自己的疑虑,“姜姑娘,我和夫人都相信无素绣楼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想着或许是有人在背后捣鬼,夫人这才让我寻来,早些同你说一声。”
姜如素觉得方才那男子有句话说对了,若非是他见过自己的绣品,见过这真正的自小长在羌人骨血中刺绣,怕是会一味的认为这仿制品便是羌绣。
若是再有有心人以此为评,认为这等劣质物件根本配不上百姓的追捧,再将这事情闹大,她甚至不敢细想,若是这种仿制品过多,怕是会惹来不小的麻烦。
确实,在旁人眼中来看,这异于汉地的织绣手法,只有她无素绣楼能做出,好与不好寻常人只会以为是她无素绣楼的手段,郢州城的羌人并不多,旁人只会以为是她姜如素为揽钱财,以次充好。
“如素多谢肖公子和夫人的好意,想来是那个丫头给公子取货的时候弄混淆了,将学徒练手的方巾交给公子,不如...”姜如素转身从一楼的匣子里取出两块方巾,“我以双倍补偿给公子,连原先收公子的钱也一并奉还,算是如素的歉意。”
那公子接过方巾,来来回回的翻看后,也觉得姜如素提出的补偿也算舒心,相当于白得了两块无素方巾,但依旧还是放心不下,离去前重新申明了自己想法。
“姑娘,你怎能如此便宜了他?”点秋有些忿忿不平,她在姜如素来前瞧过,那绝不是出自绣楼,说不准根本就不是在绣楼买的,如今折了两块成品还赔了银两。
“倒也不算便宜他,”姜如素朝着点秋招招手,小丫头立马放下茶盘凑了过来,“点秋,这是贵人,若不是肖夫人平日常来绣楼,念着这份情谊,将这次等货交至我面前,或许我还不知晓有人心怀不轨。”
点秋似乎突然反应过来,嘴上夸着姑娘聪慧,立马拍拍胸脯保证她待会儿出去打听打听,再次回来就带来问题的答案。
“等等。”
“怎么了姑娘?”
无素绣楼已成五年,姜如素信得过的几人于旁人也不算是生面孔,偶尔点秋去糕点铺子买爱吃的枣泥卷时,还会被问几句绣楼的近况。
那人若是有心背着她们做事,想必若是点秋前去,什么消息都打探不着。
得找一个生面孔的,完完全全不会与绣楼搭上关系的人。
姜如素回头便窥见晏行丘站在廊下赏花,晏行丘自那会儿就跟着姜如素到了前院,见有纷争便自觉的站在门后的长廊上。
这人选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晏公子,可愿意与我同去?”
“自是万分乐意。”
两人稍作收拾便趁着还未日落赶紧出了门,姜如素带着帏帽随行在晏行丘身侧,一连将城中的铺子逛了不少,出门快半个时辰了。晏行丘依旧不着急,就带着她逛铺子。
“晏公子,你难道打算就这么一直逛下去?”
晏行丘心中所思虑到的,姜如素自然也是清楚。那仿制品打着无素绣楼的名号以混淆视听,能在无素绣楼定绣品的家中也算不得贫困。他们在等着来人上钩,可是逛上半个时辰,姜如素只觉得脚下发麻。
“姜姑娘有些累了?前面有个茶馆我们去歇会儿吧。”晏行丘放下手中被做成摆件的银花枝。
“好啊。”
两人才出铺子门,便被打扮朴素的一位老妇人拦了去路。
“公子和小姐,是外地来的吧?”
“是啊,婶婶好眼力,我同阿妹是从南边的地方过来,听闻郢州城有些特色的东西,想寻一些由阿妹带回去留作纪念。”晏行丘立马迎上去回答。
“那小姐可是挑到喜欢的物件了?”
姜如素想到毕竟是在城中,难免会碰上熟人,只缄默的站在晏行丘身后,配合着苦恼的摇摇头,虽然隔着帏帽,那老妇人也似乎得到了想要的回答。
“那阿婶给你出主意,来咱郢州城自然是少不了去无素绣楼看看,那样式可是方圆百里都买不到的,不过...”那老妇人皱眉,“这无素绣楼往往得等上五六日才能去取成品。不知公子小姐打算在郢州城呆上多久。”
“约莫也就两三日。”晏行丘也是蹙了眉,一副苦恼的不行的样子,“方才我与阿妹已经去过无素绣楼了,说是要等上七日去取,可我和阿妹过几日便要离开这里,耽搁不得,想来是没有办法了。”
老妇人露了笑,“公子莫恼,我知道有个法子。”
“婶婶请讲。”晏行丘恭顺的弯腰方便老妇人凑近些说。
“公子有所不知,因这无素绣楼的绣品总是难求,便有些贩子早早定下一些,后来拿成品卖出去,公子可以去看看有没有心仪的。”
“婶婶可有法子找到这贩子。”
老夫人适时的沉默,姜如素立马识趣的递上二十个铜板。
“那阿婶可知道这绣帕那里可以买到?”姜如素垂着眸,乖巧的令那老夫人都生了慈爱之心。
“这个啊。还不好买,姑娘今日来的凑巧,三更天的时候,从城西的如意酒肆一侧的小路进去,第三颗柳树处转角,看见门口放着盏小灯的屋子便是了。”
告别老妇人后的时辰还早,三更还要出门,姜如素想着用了晚饭再回去不迟。才与晏行丘寻了个靠窗的空处坐下,旁桌也来了人。
“今天想吃什么随便点,王叔请客。”
姜如素余光瞥见那皮肤黝黑的男子看向那个年纪稍长的男子,拘谨的坐下,“王叔这不好吧,不如我们平摊,多的钱你回家还能给王婶多买两斤肉吃。”
王叔呵呵笑了两声,环顾四周,才压低声音对他说着,“你王叔现在找到活计了,再过半个月能拿到这个数。”
那人背对着姜如素,看不见说是多少,听着年纪稍小的那人一声惊呼,怕是比划了一个不算太小的数字。
“这么多。”少年人惊呼着,“这都够我三四个月的工钱了。王叔你可不要去干违法的事情。”
“想哪去了,城北下月要开个绣楼,主家大方的很,出手也是阔绰,只是这活儿可得背着做。”
“城里的绣坊不算少,怎么不打算开一间成衣铺,城里那两家老成衣铺的价格是越发的贵了。”
王叔轻声叹了口气,像是笑少年眼界短浅,“城北的绣楼那是同那些小绣坊比的,人请来的绣娘都是锦舟司的人。”
锦舟司的绣娘算不得人人都有一手顶尖的绣艺,但六七年前凭借着能以金丝绣花的本领确确实实的出过名,招了两三个进了宫里去。这一来二去,锦舟司这名头可不小。
到时候凑热闹的人,约莫不少。
“这是打算....”少年人终于领悟过来,声音不免有些大,被王叔眼疾手快的堵住嘴。
姜如素只觉背后发凉,筹办绣楼的过程她清楚,她知道创办起来并非是一时兴起之事,若是还有半月开张,怕是早已准备的有月余。
竟然连一点消息都未曾听到过,姜如素隐隐觉得这仿制之事或许也与这绣楼脱不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