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毓宁俯身迎风而上,她使劲挥舞着缰绳,夹紧马镫,速度越来越快。在她眼前,是一小队突厥骑兵正迎面而来,只见敌人皆举起弓箭,蓄势待发。
那纷纷举起的箭矢在寒风的加持下更加凌锐无比,李毓宁回头望望母亲渐行渐远的车驾,重新审视着眼前的危险。突然,一个持弓的突厥兵引起她的注意,李毓宁脑海中闪过父亲曾经教授她骑射时的记忆...
一年前,晋阳府,城郊练马场。
偌大的练马场每隔十步远就站着简甲步兵,烈日当头,围场边上的榆树叶子随风哗哗作响。场地中央是数块靶子,红圈靶子背后各服侍着一个宦侍,随着场边拿着彩旗的宦侍的指令,移动靶子纷纷变换着轨道。
李毓宁身着短襦裤装,角髻下的额间系着墨红色的束绳,骑着她的那匹名叫“白玉儿”的御赐白驹,手拿弓箭正立在场地。
随着一声号令,李毓宁挥鞭进发,她手拿弓箭射中了一个个靶子,干净利落。但是号令变换,移动靶子们换了路线,李毓宁一时间不知该从何下手,只得左一箭右一箭慌乱发射。她座下的白玉儿也被一东一西牵扯地晕乎乎了。
几箭射出,半数未中,李毓宁刚急得想要再次挥鞭,右手却被一只硕大的手掌猛得抓住。
“这就急了?” 圣人李容抓着女儿的手放回鞍上,眼含笑意道。他头戴明黄色的抹额,身着胡服骑装,冠发上已然有寥寥银丝。
“爹爹!让我再试一次!” 李毓宁转头见是父亲,急忙说道。
“再试不是不可,但若在战场上,便没有第二次机会。” 李容说着拍拍女儿的脑袋,“比起再来,更要紧的是明白为何再来。”
李毓宁皱眉思索片刻,又看向父亲,摇了摇头道:“爹爹,宁儿为何不中?是不是...准头太差了...或者!还是练得太少了...” 说罢便低下头。
“来!” 李容说着便向女儿伸出手,神情笃定,一脸慈祥。
李毓宁坐上父亲那匹黝黑光亮的御马,父亲李容环载着她从出发点慢慢骑向场中央,健壮的手臂拿着李毓宁那把小一号的射弓,一招一式都甚是从容正确。
“看着。” 李容环抱着女儿,而后稍稍夹了马镫,轻轻念“驾”,御马便训练有素地跑起来。他厚实的左掌直直举起弓,又握着女儿的右手把着箭柄,父女二人一齐对准一处靶子。
在李容的把握下,这张弓在微风中拉开得甚是丝滑顺利。李毓宁侧脸看着父亲坚毅的眼神,也学模学样严肃瞄准起来。李容将弓撑至一定角度,手臂定住再未动分毫,而后他微努着嘴调整好女儿的姿势。
“记住这个力度。” 说着,在父女二人一致的瞄准下,弓箭发射,正中靶心。
“如此射击,自然是简单的。宁儿的准头,爹爹从未担心过。” 李容指着远处那个靶心,对李毓宁耐心说,“但若是敌人出现在你右侧呢?”
“那便侧过身去!” 说着李毓宁就要扭转身子,却被父亲笑了几声双手板过来。
“等你上了战场,四面八方皆是骁敌,也要四面八方地扭动身子去应战吗?” 正说着,李容却突然挥鞭策马,御马飞驰起来,将李毓宁吓了一跳。
只见李容迅速把着女儿的双手重新开弓,移动靶子们也重新移动起来。李容指挥着弓箭,将那些意图右移的靶子率先正面射中。又飞驰向前,几箭将向左快速滑动的靶子射中。最后他抓起女儿的手果断提起缰绳,调转御马的方向。
御马以迅雷之势绕到靶子后方,李容猛地向左转身朝后唰唰射出几箭,举着靶子的宦侍们还未来得及转身,便被从背后射中了高帽。
帽子被射中的宦侍们纷纷吓得俯身跪地,而李容也载着女儿缓下来。
“哇...” 李毓宁看着那些被射中的靶子,张着小嘴不由发出赞叹。
“对蹬、抹鞦、分鬃,爹爹教过你的可还记得?” 李容一脸慈爱但又带严厉地看向女儿,“记住,右射最是困难,故此要将那些擅长右射的敌人先除掉,便没人能碍你的路。”
李毓宁望着父亲使劲点点头,小脸上重新洋溢信心。
而李容看着女儿微笑一下,便自己跳下马。
李毓宁一脸惊奇,还未发问,李容便道:“爹爹的马,你骑得。” 说罢便拍了下马屁股,御马载着李毓宁飞奔出去...
记忆中五月和煦的微风已不再,此时刮蹭着李毓宁脸侧的,已是冬月黑夜中凛冽的霜风。
忆着晋阳府的日头,李毓宁眼中迅速聚焦几个右手持弓的突厥骑兵,奔驰间,她速速举起枣木弓,右手同时抽出箭袋中的几支箭,眼中尽是狠戾。还未等突厥骑兵发射鸣镝,李毓宁已然射出一支箭,那箭直直飞去射中其中一个骑兵。
一个敌人倒地,李毓宁没有停下射击,那些敌人的脑壳向后梳着黑辫,戴着毡帽,但在她眼中与晋阳府中的靶子没有区别。几箭齐发,敌人列队中右手持弓的兵,已然都被李毓宁正面迎上射首倒下。
但突厥兵也并非等闲之辈,敌军的箭雨没有间歇地发射而来,李毓宁看准了敌箭的方向,耳边再次响起父亲低沉的声音:
“但若是敌人出现在你右侧呢?”
... ...
“那便出现在敌人的右侧!”
心中实实荡起这回响,李毓宁收起弓箭,拉紧缰绳。她努足力气使劲抽绳,而后右脚狠狠踹了马镫,她座下的马儿无比受痛,嘶叫一声便向左前方奔跳而去。
敌矢沿着马蹄奔走的弧线纷纷射进沙石地里,突然,一支迟来的箭乘着初来的西风斜了方向,李毓宁嗅到这股尖利的杀气,她猛地俯身,与鸣镝打了个照面,镞矢划破她的右脸,旋转呼啸着射后而去。
李毓宁未被这刺痛阻下步伐,她再次抽鞭,意图将敌军往西引诱。没成想,这些突厥骑兵最是富有作战经验的,还未见他们之间曾有唇齿交流,敌军已然默契分成两股。一股数十人继续向东包抄,另一股则勒马调转方向跟随李毓宁向西行进。
眼看着突厥骑兵迅速调整好了队形,李毓宁心里闪过慌张,她看着身侧逐渐分镳的敌军,那些褐色毡帽又使她忆起晋阳府宦侍们所戴的宫帽。
“现如今,谁是靶子还不一定呢!” 一句话在心中大声喝起,重新定了李毓宁的心神,她努足了劲儿抽鞭,蹙眉大声喊出:“驾!”
马儿在李毓宁的控制下疾速向西奔驰着,敌人们又齐发箭矢数支。但少了队伍里的左撇子射手,剩余的兵右射之下的确失了不少准头,仅仅逼得李毓宁俯身骑行,而未造成更大伤害。于是,突厥兵也放弃分神射击,而是乘力追赶。
箭雨已疏,李毓宁知道自己的机会又来了。她手中暗暗拽紧缰绳,向后方看去,只见后方一左一右、一前一后,分别有两股骑兵正在追来。李毓宁望着前路心中倒数着,倏然,狠狠勒马,马儿前蹄飞扬,仅仅一瞬李毓宁便又调转了方向。
还未等两股骑兵回过神来,李毓宁抄起鞍侧的弓箭,微转身体重新坐直,靴下更迭着狠踹马镫,马儿又向反方向奔去。接着,唰唰几道利箭在她掌中发射,向左侧的敌人队伍刺去。
箭过几中,瞬间,还未来得及调转方向的敌人队伍数人跌马。此时,李毓宁右侧的敌人距离更远些,所以她的时间并不多。于是呼吸之间,李毓宁再次抽出箭矢,向着左侧敌军再次射去。
但这一次,运气没那么好了。
被惹怒的突厥骑兵们也及时调转了方向,鸣镝流雨重现。李毓宁射出的几箭率先穿过敌人迎上的箭雨,直直又射中几个敌军的身体,可那敌箭也是真实地,呼啸而来。
一瞬,无数闪着寒光的箭镞映在李毓宁睁圆的眼瞳上,千钧一发,生死堪忧之间,她的脑海中却不合时宜地闪过几抹暖灿的黄绿。
“爹爹的马,你骑得...”
鼻头沾染着的是晋阳府清甜的榆花香气,骑着爹爹的御马飞驰而出,又射上成功的一箭,李毓宁灿烂地回过头想要叫声爹爹。
花絮散漫在视线中,爹爹高大身影旁是走上前的阿娘。氤氲中,阿娘拿着薄衣披上爹爹的肩头,二人在阳光下对视低语着,任李毓宁如何再喊去,他们也不曾被分散丝毫注意力看向她。座下的马还在奔驰着,李毓宁离这份记忆更远了。
... ...
“阿爹,阿娘,也许女儿再也见不到你们了。”
... ...
黑暗中的箭刃穿过记忆里的榆花絮雨,重新清晰出现在眼前,李毓宁眼眶中逐渐充盈的泪水,将那寒光映得更加闪亮。
她闭上双眼,点点泪珠跟着睫毛被挤出睑缘,右脸伤口流下的鲜血已凝固在腮侧,而后她用尽力气向后避箭仰去,突觉脚下一松,那宽大陌生的马镫是缠不住这么小的一双皮靴的。
李毓宁只觉得心脏一沉,整个身体便掉下了马鞍。
“宁儿!” 熟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瞬间,来不及分辨,更多声音似乎挣脱时间的束缚涌入李毓宁的脑海。
“别哭了,阿兄跟你保证,白玉儿一定在长安等你。”
“长安是阿娘长大的地方?那到了长安我能睡阿娘小时候的寝殿吗?”
“宁儿安睡,在长安等着爹爹归家。”
... ...
“宁儿!不要!” 哥哥的声音清楚得不像话,这不是假的。
李毓宁一个激灵,“长安!”
她猛地睁开双眼,在即将坠地之前拼力伸出右手,瞬间抓住了马儿鞍侧的攀胸索带。李毓宁左手还死死攥着枣木弓,弓头垂在地上随之摩擦出火星。
但是马驹已被射中几箭,加之李毓宁这番攀扯,整匹马失去了平衡,嘶叫着狂跑几步便要倾倒下去。
电驰星掣间,李呈骑着飞马追上来。李毓宁骤然转头,哥哥那张正紧簇眉头的熟悉脸庞出现在她眼前。
“把手给我!” 李呈向前拼命伸出左手,“快!”
李毓宁瞪圆眼睛,来不及考虑这是不是真的,便撒手扔了弓,而后同样努力伸出左臂去够哥哥的左手。
但是马驹踉跄的颠簸让她不断荡撞在马身上,李毓宁咬紧嘴唇努力伸手去够哥哥的手,她右手纱布之下的伤口已然被索带勒得肉绽,一阵冷汗瞬间渗透她的全身。
兄妹两只颤抖的手将将搭在一起,李呈一个挺身,踏着马镫半站起来,他原本俊丽的五官此时全然拧在一起,而后使力将妹妹的手一下子握实,再也不分开。
李毓宁感受到哥哥手掌的力量,她余光找寻着那即将落陷马匹上的马镫,而后右脚探索着又奋力一踩。
李呈也鼓足力气激发着全身的肌群力量,猛然将妹妹提起。
李毓宁顺着哥哥手臂的力道,成功跨坐到马匹后座上,终于脱离了生死险境。
那匹中箭的马儿也终于重重摔倒在地,李呈载着李毓宁飞跃出这片劫难的牢笼,重新向着渡桥奔逃而去。
此时,她颤抖着紧紧环住哥哥的腰背,惊愕间扭头回望,夜幕中的三两敌军再次高高举起了弓箭...
那纷纷举起的箭矢在寒风的加持下更加凌锐无比,李毓宁回头望望母亲渐行渐远的车驾,重新审视着眼前的危险。突然,一个持弓的突厥兵引起她的注意,李毓宁脑海中闪过父亲曾经教授她骑射时的记忆...
一年前,晋阳府,城郊练马场。
偌大的练马场每隔十步远就站着简甲步兵,烈日当头,围场边上的榆树叶子随风哗哗作响。场地中央是数块靶子,红圈靶子背后各服侍着一个宦侍,随着场边拿着彩旗的宦侍的指令,移动靶子纷纷变换着轨道。
李毓宁身着短襦裤装,角髻下的额间系着墨红色的束绳,骑着她的那匹名叫“白玉儿”的御赐白驹,手拿弓箭正立在场地。
随着一声号令,李毓宁挥鞭进发,她手拿弓箭射中了一个个靶子,干净利落。但是号令变换,移动靶子们换了路线,李毓宁一时间不知该从何下手,只得左一箭右一箭慌乱发射。她座下的白玉儿也被一东一西牵扯地晕乎乎了。
几箭射出,半数未中,李毓宁刚急得想要再次挥鞭,右手却被一只硕大的手掌猛得抓住。
“这就急了?” 圣人李容抓着女儿的手放回鞍上,眼含笑意道。他头戴明黄色的抹额,身着胡服骑装,冠发上已然有寥寥银丝。
“爹爹!让我再试一次!” 李毓宁转头见是父亲,急忙说道。
“再试不是不可,但若在战场上,便没有第二次机会。” 李容说着拍拍女儿的脑袋,“比起再来,更要紧的是明白为何再来。”
李毓宁皱眉思索片刻,又看向父亲,摇了摇头道:“爹爹,宁儿为何不中?是不是...准头太差了...或者!还是练得太少了...” 说罢便低下头。
“来!” 李容说着便向女儿伸出手,神情笃定,一脸慈祥。
李毓宁坐上父亲那匹黝黑光亮的御马,父亲李容环载着她从出发点慢慢骑向场中央,健壮的手臂拿着李毓宁那把小一号的射弓,一招一式都甚是从容正确。
“看着。” 李容环抱着女儿,而后稍稍夹了马镫,轻轻念“驾”,御马便训练有素地跑起来。他厚实的左掌直直举起弓,又握着女儿的右手把着箭柄,父女二人一齐对准一处靶子。
在李容的把握下,这张弓在微风中拉开得甚是丝滑顺利。李毓宁侧脸看着父亲坚毅的眼神,也学模学样严肃瞄准起来。李容将弓撑至一定角度,手臂定住再未动分毫,而后他微努着嘴调整好女儿的姿势。
“记住这个力度。” 说着,在父女二人一致的瞄准下,弓箭发射,正中靶心。
“如此射击,自然是简单的。宁儿的准头,爹爹从未担心过。” 李容指着远处那个靶心,对李毓宁耐心说,“但若是敌人出现在你右侧呢?”
“那便侧过身去!” 说着李毓宁就要扭转身子,却被父亲笑了几声双手板过来。
“等你上了战场,四面八方皆是骁敌,也要四面八方地扭动身子去应战吗?” 正说着,李容却突然挥鞭策马,御马飞驰起来,将李毓宁吓了一跳。
只见李容迅速把着女儿的双手重新开弓,移动靶子们也重新移动起来。李容指挥着弓箭,将那些意图右移的靶子率先正面射中。又飞驰向前,几箭将向左快速滑动的靶子射中。最后他抓起女儿的手果断提起缰绳,调转御马的方向。
御马以迅雷之势绕到靶子后方,李容猛地向左转身朝后唰唰射出几箭,举着靶子的宦侍们还未来得及转身,便被从背后射中了高帽。
帽子被射中的宦侍们纷纷吓得俯身跪地,而李容也载着女儿缓下来。
“哇...” 李毓宁看着那些被射中的靶子,张着小嘴不由发出赞叹。
“对蹬、抹鞦、分鬃,爹爹教过你的可还记得?” 李容一脸慈爱但又带严厉地看向女儿,“记住,右射最是困难,故此要将那些擅长右射的敌人先除掉,便没人能碍你的路。”
李毓宁望着父亲使劲点点头,小脸上重新洋溢信心。
而李容看着女儿微笑一下,便自己跳下马。
李毓宁一脸惊奇,还未发问,李容便道:“爹爹的马,你骑得。” 说罢便拍了下马屁股,御马载着李毓宁飞奔出去...
记忆中五月和煦的微风已不再,此时刮蹭着李毓宁脸侧的,已是冬月黑夜中凛冽的霜风。
忆着晋阳府的日头,李毓宁眼中迅速聚焦几个右手持弓的突厥骑兵,奔驰间,她速速举起枣木弓,右手同时抽出箭袋中的几支箭,眼中尽是狠戾。还未等突厥骑兵发射鸣镝,李毓宁已然射出一支箭,那箭直直飞去射中其中一个骑兵。
一个敌人倒地,李毓宁没有停下射击,那些敌人的脑壳向后梳着黑辫,戴着毡帽,但在她眼中与晋阳府中的靶子没有区别。几箭齐发,敌人列队中右手持弓的兵,已然都被李毓宁正面迎上射首倒下。
但突厥兵也并非等闲之辈,敌军的箭雨没有间歇地发射而来,李毓宁看准了敌箭的方向,耳边再次响起父亲低沉的声音:
“但若是敌人出现在你右侧呢?”
... ...
“那便出现在敌人的右侧!”
心中实实荡起这回响,李毓宁收起弓箭,拉紧缰绳。她努足力气使劲抽绳,而后右脚狠狠踹了马镫,她座下的马儿无比受痛,嘶叫一声便向左前方奔跳而去。
敌矢沿着马蹄奔走的弧线纷纷射进沙石地里,突然,一支迟来的箭乘着初来的西风斜了方向,李毓宁嗅到这股尖利的杀气,她猛地俯身,与鸣镝打了个照面,镞矢划破她的右脸,旋转呼啸着射后而去。
李毓宁未被这刺痛阻下步伐,她再次抽鞭,意图将敌军往西引诱。没成想,这些突厥骑兵最是富有作战经验的,还未见他们之间曾有唇齿交流,敌军已然默契分成两股。一股数十人继续向东包抄,另一股则勒马调转方向跟随李毓宁向西行进。
眼看着突厥骑兵迅速调整好了队形,李毓宁心里闪过慌张,她看着身侧逐渐分镳的敌军,那些褐色毡帽又使她忆起晋阳府宦侍们所戴的宫帽。
“现如今,谁是靶子还不一定呢!” 一句话在心中大声喝起,重新定了李毓宁的心神,她努足了劲儿抽鞭,蹙眉大声喊出:“驾!”
马儿在李毓宁的控制下疾速向西奔驰着,敌人们又齐发箭矢数支。但少了队伍里的左撇子射手,剩余的兵右射之下的确失了不少准头,仅仅逼得李毓宁俯身骑行,而未造成更大伤害。于是,突厥兵也放弃分神射击,而是乘力追赶。
箭雨已疏,李毓宁知道自己的机会又来了。她手中暗暗拽紧缰绳,向后方看去,只见后方一左一右、一前一后,分别有两股骑兵正在追来。李毓宁望着前路心中倒数着,倏然,狠狠勒马,马儿前蹄飞扬,仅仅一瞬李毓宁便又调转了方向。
还未等两股骑兵回过神来,李毓宁抄起鞍侧的弓箭,微转身体重新坐直,靴下更迭着狠踹马镫,马儿又向反方向奔去。接着,唰唰几道利箭在她掌中发射,向左侧的敌人队伍刺去。
箭过几中,瞬间,还未来得及调转方向的敌人队伍数人跌马。此时,李毓宁右侧的敌人距离更远些,所以她的时间并不多。于是呼吸之间,李毓宁再次抽出箭矢,向着左侧敌军再次射去。
但这一次,运气没那么好了。
被惹怒的突厥骑兵们也及时调转了方向,鸣镝流雨重现。李毓宁射出的几箭率先穿过敌人迎上的箭雨,直直又射中几个敌军的身体,可那敌箭也是真实地,呼啸而来。
一瞬,无数闪着寒光的箭镞映在李毓宁睁圆的眼瞳上,千钧一发,生死堪忧之间,她的脑海中却不合时宜地闪过几抹暖灿的黄绿。
“爹爹的马,你骑得...”
鼻头沾染着的是晋阳府清甜的榆花香气,骑着爹爹的御马飞驰而出,又射上成功的一箭,李毓宁灿烂地回过头想要叫声爹爹。
花絮散漫在视线中,爹爹高大身影旁是走上前的阿娘。氤氲中,阿娘拿着薄衣披上爹爹的肩头,二人在阳光下对视低语着,任李毓宁如何再喊去,他们也不曾被分散丝毫注意力看向她。座下的马还在奔驰着,李毓宁离这份记忆更远了。
... ...
“阿爹,阿娘,也许女儿再也见不到你们了。”
... ...
黑暗中的箭刃穿过记忆里的榆花絮雨,重新清晰出现在眼前,李毓宁眼眶中逐渐充盈的泪水,将那寒光映得更加闪亮。
她闭上双眼,点点泪珠跟着睫毛被挤出睑缘,右脸伤口流下的鲜血已凝固在腮侧,而后她用尽力气向后避箭仰去,突觉脚下一松,那宽大陌生的马镫是缠不住这么小的一双皮靴的。
李毓宁只觉得心脏一沉,整个身体便掉下了马鞍。
“宁儿!” 熟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瞬间,来不及分辨,更多声音似乎挣脱时间的束缚涌入李毓宁的脑海。
“别哭了,阿兄跟你保证,白玉儿一定在长安等你。”
“长安是阿娘长大的地方?那到了长安我能睡阿娘小时候的寝殿吗?”
“宁儿安睡,在长安等着爹爹归家。”
... ...
“宁儿!不要!” 哥哥的声音清楚得不像话,这不是假的。
李毓宁一个激灵,“长安!”
她猛地睁开双眼,在即将坠地之前拼力伸出右手,瞬间抓住了马儿鞍侧的攀胸索带。李毓宁左手还死死攥着枣木弓,弓头垂在地上随之摩擦出火星。
但是马驹已被射中几箭,加之李毓宁这番攀扯,整匹马失去了平衡,嘶叫着狂跑几步便要倾倒下去。
电驰星掣间,李呈骑着飞马追上来。李毓宁骤然转头,哥哥那张正紧簇眉头的熟悉脸庞出现在她眼前。
“把手给我!” 李呈向前拼命伸出左手,“快!”
李毓宁瞪圆眼睛,来不及考虑这是不是真的,便撒手扔了弓,而后同样努力伸出左臂去够哥哥的左手。
但是马驹踉跄的颠簸让她不断荡撞在马身上,李毓宁咬紧嘴唇努力伸手去够哥哥的手,她右手纱布之下的伤口已然被索带勒得肉绽,一阵冷汗瞬间渗透她的全身。
兄妹两只颤抖的手将将搭在一起,李呈一个挺身,踏着马镫半站起来,他原本俊丽的五官此时全然拧在一起,而后使力将妹妹的手一下子握实,再也不分开。
李毓宁感受到哥哥手掌的力量,她余光找寻着那即将落陷马匹上的马镫,而后右脚探索着又奋力一踩。
李呈也鼓足力气激发着全身的肌群力量,猛然将妹妹提起。
李毓宁顺着哥哥手臂的力道,成功跨坐到马匹后座上,终于脱离了生死险境。
那匹中箭的马儿也终于重重摔倒在地,李呈载着李毓宁飞跃出这片劫难的牢笼,重新向着渡桥奔逃而去。
此时,她颤抖着紧紧环住哥哥的腰背,惊愕间扭头回望,夜幕中的三两敌军再次高高举起了弓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