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害虫(修)
想着探春的事情,贾琰单独找了个时间,去了王夫人院子,门外的彩云见他来了,笑着向里屋的王夫人通传:“二爷来了。”
王夫人听儿子来了,笑着吩咐丫鬟快将人请进屋来。
贾琰跟着彩云进了里屋,见屋中不仅坐着王夫人,珠大嫂子也正巧在这里。
便先向王夫人和珠大嫂行礼请安,请过安后,王夫人又让人给贾琰上了座问道:“你今日怎么有空来我这了。”
贾琰听了笑着回道:“瞧太太说的,儿子无事就不能过来看看太太。”
又接过丫鬟递来的茶,看向王夫人和李纨道:“不过,儿子今日还真有一件事要求太太和嫂子。”
一旁的李纨听了贾琰竟还有事要求她,便笑着说道:“二弟有什么事,尽管开口,我这做嫂子的要是能帮上忙,就一定帮。”
听了李纨的话,贾琰便将探春和其姨娘的事简单说了一下,然后对王夫人和李纨道:“我想着不如先让三妹妹跟着嫂子帮着管家,三妹妹一向聪慧,到时也能减轻嫂子的负担。”
说完又道:“不知太太和嫂子意下如何。”
李纨听了贾琰的提议也觉得可行,让三妹帮着管家,既全了二弟的面子,又能让她平日里轻松些,再则如今她月份逐渐大了,又要照顾儿子贾兰,还要管着家中事务,身体确实有些吃不消。
她今日来,原本便想着先请婆母王夫人帮忙料理一二,如今听贾琰这么说,倒不如让三妹妹来,三妹妹一向聪慧能干,她在旁指点着,过不了多久便能上手了。
上首的王夫人听儿子这么说,又见大儿媳妇并未出声反对,想了想道:“既如此,她要是愿意便过来吧,也省得别人说我这个嫡母苛待庶女,不过只一点她要学着管家,可不能出了什么岔子,不然我到时拿她是问。”
贾琰见王夫人和李纨同意了,忙高兴地替三妹探春应下,又保证道:“太太尽管放心,三妹妹做事一向细心,又有嫂子在旁指点,绝不会出什么岔子的。”
王夫人见他这样,没有出声反驳,只是喝了口茶道:“你倒是会替她着想。”
贾琰听了只笑着道:“我也只是正巧撞上了此事,便想着让三妹妹帮着管家,也好为太太和嫂子分担一二。”
王夫人听了并未出声反驳,左右只不过是一个庶女,平日里对她也算是恭敬,到了年龄也该学学管家之事,以后出了门子,也说不上她这做嫡母的苛待了她去。
就这样,在王夫人的默许下,探春便跟着大嫂李纨帮着管家理事,一开始管事她也确实生疏,但过了段时间在李纨的指点下便也熟悉了,对各项事务都有了章程。
贾母从下人处也听说了探春学管家之事,对此她也是赞成的,总归是她们国公府出身的女儿,现在学习如何管家,今后出了门子也不惹人笑话。
又想到膝下的外孙女黛玉和迎春、惜春如今年龄也都不小了,她像她们这个年纪时也跟着她母亲学习管家了,也是时候让她们几个女孩儿学习如何管家了,便索性下了令让她们几个女孩家也一同跟着帮衬两个嫂子管家。
……
黛玉房中,紫鹃去公中取来账本拿给黛玉,黛玉接过后拿起朱笔仔细翻阅核对账目。
一旁坐着的贾琰看着黛玉笑着说道:“妹妹如今跟着两位嫂嫂管着府中事务,可是忙碌的很,看来今后我在府中还要仰仗妹妹照抚才行,依我和妹妹的交情,妹妹到时可要给我安排些好的才行。”
黛玉听了笑着回他:“还不是你起的头,这回你倒是清闲。”
贾琰听了有些心虚地揉了揉鼻尖,上前笑着拿起黛玉还未核对完的账本道:“我帮妹妹一同核对。” 说完便同黛玉一同对起账来。
这边贾琰与黛玉两人对着账,不一会儿探春带着丫鬟过来了,看见贾琰也在,先与两人见过礼。
又拿来一本账本递给黛玉道:“林姐姐,你瞧瞧。”
黛玉接过后,只见上面写着:“去岁的炭火衣食花费八百两,姑娘们的胭脂水粉花费二百两,再加上车马赏银、请客设宴等细细算下来应是花费了两千两,但这上面的总账却记了两千五百两,生生地多出五百两不知花去了哪。”
见黛玉看完后拧眉思索,贾琰也拿起那本账本看了看,只见上面光是一个鸡子就要五文钱一个,其余的蔬果粮油之类也购价颇高。
贾琰看过后也不禁皱眉,他在金陵时也曾留意过金陵的物价,一个鸡子一文钱就能买到,便是京城的物价高些,五文钱一个也实属高了很多。
又听探春说起:“你们再看看这账本上写的一盒胭脂便要二两银子,可是据我所知便是如意坊中一盒上好的胭脂也才二两银子,而往日拿给我们这些姑娘的胭脂水粉却都是些次品,就是二钱银子也使不得。”
又挑出其中多余的丫鬟婆子的支出道:“这些人中有些人只单干了一件事,却又在别处挂了职多领了一份工钱。”
……
最后探春说道:“我这几日又查看了我们府上这几年的账目盈亏,如今咱们府上虽看着繁花似锦,但内里已经开始亏空了。”
说完又看了看贾琰两人,掷地有声道:“依我看,我们要改,将以往的弊端通通改掉,这样才是长远之计。”
听完探春的话,贾琰也十分赞成她的主张,他们贾府的下人管事众多,光是在采办一事上便能钻上不少空子,其中捞了多少油水可想而知,只是想到如何改革,贾琰也不禁拧眉思考。
贾府的下人盘根错节,多年来一直像害虫一样依附在贾家这棵大树上贪婪地吸收着养分,若是一直放任不管,迟早有一天贾府这棵看似粗壮的大树要被其吸干,倒塌。
要是决心改革,便要斩草除根,将这些害虫连根拔起。
但要想动他们,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像是赖嬷嬷一家,要说他们一家人干干净净的谁都不信,可是确一直没人敢轻易拿刀动在他们身上,只因他们有这府上最大的靠山,贾母。
这府中的大小管事又都互相包庇,背后都或大或小站着一位主子作靠山,就光是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也是有王夫人作靠山,想动他们的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就像探春所说的如今贾府的财政状况并不如表面上的好,暗地里已经开始渐渐亏空了,便是这件事再难办他们也要将其办了。
就像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就需要改革,如今他们贾家也需要割掉那些毒瘤,才能走的更长远,而不是被这些累赘拖垮。
想到这贾琰冲探春点头道:“三妹妹说的对,我们不光要改,还要将这些害虫连根拔起,这样才是长久之道。”
说完,贾琰又想了想说道:“不过我们不能急于一时,要从长计议,到时才好将他们一网打尽。”
见二哥支持她的想法,探春也跟着点头,说道:“对,我们要从长计议,到时才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黛玉听完两人的话也赞同地说道:“府中如今大多实行往年的旧制,要想改革一定要先将旧制改掉,只是旧制难改,光凭我们几个恐怕做不到。”
说完想了想,让紫鹃她们先出门守着,低声说道:“不如我们先这样……”
听了黛玉的话,两个人都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又各自说了自己的观点将这个计划完善了许多。
——
自从贾琰与探春和黛玉商定好计划后,贾琰又找了珠大哥将他们家暗地里已经开始亏空的账目拿给珠大哥看。
贾珠看了也大惊,虽说知道府中下人会有捞油水的行为,但他没想到会如此严重,难怪这几年他们府上已经开始亏空。
想到这,贾珠也严肃起来,“一个家族的灭亡,往往是从内里开始腐烂的,不能再放任他们这样下去”,只是看着这些账目,他也不禁拧眉思索该如何查办的好。
一旁的贾琰见珠大哥如此,开口道:“我与三妹妹倒是有些主意,不知珠大哥意下如何。”
听到贾琰的话,贾珠索性开口道:“你们若有什么主意,直接与我道来便可。”
贾琰听了也不含糊,让方砚又取来一叠账册一一与贾珠道来。
听了贾琰他们的想法,贾珠便先将自己手中的人手交与贾琰道:“二弟手中的人手可能不足,长枫他们都是我的心腹,有什么要办的你尽管吩咐他们去办。”
说完又道:“你嫂子那边不用担心,我自会和她交代。”
……
贾琰有了贾珠的支持后,人手充足了很多,行事也方便了许多,他先派了方砚等人去各地将各项物价都记录在册,又派了人搜集了买办等人贪污的证据。
一应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短短十几日内,还真让他们查搜到了不少那些人的马脚和罪证,只是仅仅这样,他们还不足以能将那些人一网打尽。
贾琰站在书房,看着方砚他们收集的证据,不禁拧眉思索道,“这些还不够,只凭这些的话只能查处那些小管事,依然动不了赖大他们。”
一旁的方砚回道:“赖大他们做事十分谨慎,小的们至今也没抓到他们的马脚。”
贾琰也明白赖大他们这些人的把柄不好捉,他们管着府中这么多年的事务,滑的和泥鳅一样,怎么会轻易让人抓到把柄?
不过,他想了想还是吩咐道:“既然暂时抓不到他的把柄,便吩咐人去查查他的家眷,我记得他还有一个儿子,叫赖尚荣的你去查查他。”
方砚听了也是眼前一亮,老的不好抓住把柄,这个小的就不一定了,听说这个赖尚荣前些时日还在欢香楼里砸了三千两银子,偷买了楼里的妓子养在别院。
方砚想到这,便向二爷告了退,安排人准备查一查这个赖尚荣去。
……
这边方砚刚走,那边晴雯来报说:“前面政老爷请您过去。” 贾琰听贾政找,便带着墨砚去了前厅。
大厅里贾政正与四皇子府上来人相谈甚欢,贾琰到了与人见过礼后,才知道原来是四皇子府上派人来请他到府中与小皇孙说话。
此次奉四皇妃之命来请的周公公见贾琰过来了,笑着起身说:“我们皇孙自从回来就一直挂念着公子,想要当面亲自感谢公子的救命之恩,特来派我来请公子到府上一叙。”
贾琰未曾想皇孙竟还记得他,与周公公行了一礼道:“我不过是碰巧救了皇孙,当不得皇孙的感谢。”
周公公听了笑容满面道:“当得、当得,公子救了我们皇孙,怎么当不得,今日我来时皇孙就吩咐我一定将您带来,公子可不要谦虚了,还是快随我一同回王府吧。”
贾琰听了,又看向一旁冲他点头的贾政,行了一礼道:“那就劳烦公公了。”
周公公见他同意,笑呵呵地与贾政等人告了别,带着贾琰上了四王府的马车,回去与王妃与皇孙复命去了。
王夫人听儿子来了,笑着吩咐丫鬟快将人请进屋来。
贾琰跟着彩云进了里屋,见屋中不仅坐着王夫人,珠大嫂子也正巧在这里。
便先向王夫人和珠大嫂行礼请安,请过安后,王夫人又让人给贾琰上了座问道:“你今日怎么有空来我这了。”
贾琰听了笑着回道:“瞧太太说的,儿子无事就不能过来看看太太。”
又接过丫鬟递来的茶,看向王夫人和李纨道:“不过,儿子今日还真有一件事要求太太和嫂子。”
一旁的李纨听了贾琰竟还有事要求她,便笑着说道:“二弟有什么事,尽管开口,我这做嫂子的要是能帮上忙,就一定帮。”
听了李纨的话,贾琰便将探春和其姨娘的事简单说了一下,然后对王夫人和李纨道:“我想着不如先让三妹妹跟着嫂子帮着管家,三妹妹一向聪慧,到时也能减轻嫂子的负担。”
说完又道:“不知太太和嫂子意下如何。”
李纨听了贾琰的提议也觉得可行,让三妹帮着管家,既全了二弟的面子,又能让她平日里轻松些,再则如今她月份逐渐大了,又要照顾儿子贾兰,还要管着家中事务,身体确实有些吃不消。
她今日来,原本便想着先请婆母王夫人帮忙料理一二,如今听贾琰这么说,倒不如让三妹妹来,三妹妹一向聪慧能干,她在旁指点着,过不了多久便能上手了。
上首的王夫人听儿子这么说,又见大儿媳妇并未出声反对,想了想道:“既如此,她要是愿意便过来吧,也省得别人说我这个嫡母苛待庶女,不过只一点她要学着管家,可不能出了什么岔子,不然我到时拿她是问。”
贾琰见王夫人和李纨同意了,忙高兴地替三妹探春应下,又保证道:“太太尽管放心,三妹妹做事一向细心,又有嫂子在旁指点,绝不会出什么岔子的。”
王夫人见他这样,没有出声反驳,只是喝了口茶道:“你倒是会替她着想。”
贾琰听了只笑着道:“我也只是正巧撞上了此事,便想着让三妹妹帮着管家,也好为太太和嫂子分担一二。”
王夫人听了并未出声反驳,左右只不过是一个庶女,平日里对她也算是恭敬,到了年龄也该学学管家之事,以后出了门子,也说不上她这做嫡母的苛待了她去。
就这样,在王夫人的默许下,探春便跟着大嫂李纨帮着管家理事,一开始管事她也确实生疏,但过了段时间在李纨的指点下便也熟悉了,对各项事务都有了章程。
贾母从下人处也听说了探春学管家之事,对此她也是赞成的,总归是她们国公府出身的女儿,现在学习如何管家,今后出了门子也不惹人笑话。
又想到膝下的外孙女黛玉和迎春、惜春如今年龄也都不小了,她像她们这个年纪时也跟着她母亲学习管家了,也是时候让她们几个女孩儿学习如何管家了,便索性下了令让她们几个女孩家也一同跟着帮衬两个嫂子管家。
……
黛玉房中,紫鹃去公中取来账本拿给黛玉,黛玉接过后拿起朱笔仔细翻阅核对账目。
一旁坐着的贾琰看着黛玉笑着说道:“妹妹如今跟着两位嫂嫂管着府中事务,可是忙碌的很,看来今后我在府中还要仰仗妹妹照抚才行,依我和妹妹的交情,妹妹到时可要给我安排些好的才行。”
黛玉听了笑着回他:“还不是你起的头,这回你倒是清闲。”
贾琰听了有些心虚地揉了揉鼻尖,上前笑着拿起黛玉还未核对完的账本道:“我帮妹妹一同核对。” 说完便同黛玉一同对起账来。
这边贾琰与黛玉两人对着账,不一会儿探春带着丫鬟过来了,看见贾琰也在,先与两人见过礼。
又拿来一本账本递给黛玉道:“林姐姐,你瞧瞧。”
黛玉接过后,只见上面写着:“去岁的炭火衣食花费八百两,姑娘们的胭脂水粉花费二百两,再加上车马赏银、请客设宴等细细算下来应是花费了两千两,但这上面的总账却记了两千五百两,生生地多出五百两不知花去了哪。”
见黛玉看完后拧眉思索,贾琰也拿起那本账本看了看,只见上面光是一个鸡子就要五文钱一个,其余的蔬果粮油之类也购价颇高。
贾琰看过后也不禁皱眉,他在金陵时也曾留意过金陵的物价,一个鸡子一文钱就能买到,便是京城的物价高些,五文钱一个也实属高了很多。
又听探春说起:“你们再看看这账本上写的一盒胭脂便要二两银子,可是据我所知便是如意坊中一盒上好的胭脂也才二两银子,而往日拿给我们这些姑娘的胭脂水粉却都是些次品,就是二钱银子也使不得。”
又挑出其中多余的丫鬟婆子的支出道:“这些人中有些人只单干了一件事,却又在别处挂了职多领了一份工钱。”
……
最后探春说道:“我这几日又查看了我们府上这几年的账目盈亏,如今咱们府上虽看着繁花似锦,但内里已经开始亏空了。”
说完又看了看贾琰两人,掷地有声道:“依我看,我们要改,将以往的弊端通通改掉,这样才是长远之计。”
听完探春的话,贾琰也十分赞成她的主张,他们贾府的下人管事众多,光是在采办一事上便能钻上不少空子,其中捞了多少油水可想而知,只是想到如何改革,贾琰也不禁拧眉思考。
贾府的下人盘根错节,多年来一直像害虫一样依附在贾家这棵大树上贪婪地吸收着养分,若是一直放任不管,迟早有一天贾府这棵看似粗壮的大树要被其吸干,倒塌。
要是决心改革,便要斩草除根,将这些害虫连根拔起。
但要想动他们,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像是赖嬷嬷一家,要说他们一家人干干净净的谁都不信,可是确一直没人敢轻易拿刀动在他们身上,只因他们有这府上最大的靠山,贾母。
这府中的大小管事又都互相包庇,背后都或大或小站着一位主子作靠山,就光是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也是有王夫人作靠山,想动他们的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就像探春所说的如今贾府的财政状况并不如表面上的好,暗地里已经开始渐渐亏空了,便是这件事再难办他们也要将其办了。
就像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就需要改革,如今他们贾家也需要割掉那些毒瘤,才能走的更长远,而不是被这些累赘拖垮。
想到这贾琰冲探春点头道:“三妹妹说的对,我们不光要改,还要将这些害虫连根拔起,这样才是长久之道。”
说完,贾琰又想了想说道:“不过我们不能急于一时,要从长计议,到时才好将他们一网打尽。”
见二哥支持她的想法,探春也跟着点头,说道:“对,我们要从长计议,到时才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黛玉听完两人的话也赞同地说道:“府中如今大多实行往年的旧制,要想改革一定要先将旧制改掉,只是旧制难改,光凭我们几个恐怕做不到。”
说完想了想,让紫鹃她们先出门守着,低声说道:“不如我们先这样……”
听了黛玉的话,两个人都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又各自说了自己的观点将这个计划完善了许多。
——
自从贾琰与探春和黛玉商定好计划后,贾琰又找了珠大哥将他们家暗地里已经开始亏空的账目拿给珠大哥看。
贾珠看了也大惊,虽说知道府中下人会有捞油水的行为,但他没想到会如此严重,难怪这几年他们府上已经开始亏空。
想到这,贾珠也严肃起来,“一个家族的灭亡,往往是从内里开始腐烂的,不能再放任他们这样下去”,只是看着这些账目,他也不禁拧眉思索该如何查办的好。
一旁的贾琰见珠大哥如此,开口道:“我与三妹妹倒是有些主意,不知珠大哥意下如何。”
听到贾琰的话,贾珠索性开口道:“你们若有什么主意,直接与我道来便可。”
贾琰听了也不含糊,让方砚又取来一叠账册一一与贾珠道来。
听了贾琰他们的想法,贾珠便先将自己手中的人手交与贾琰道:“二弟手中的人手可能不足,长枫他们都是我的心腹,有什么要办的你尽管吩咐他们去办。”
说完又道:“你嫂子那边不用担心,我自会和她交代。”
……
贾琰有了贾珠的支持后,人手充足了很多,行事也方便了许多,他先派了方砚等人去各地将各项物价都记录在册,又派了人搜集了买办等人贪污的证据。
一应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短短十几日内,还真让他们查搜到了不少那些人的马脚和罪证,只是仅仅这样,他们还不足以能将那些人一网打尽。
贾琰站在书房,看着方砚他们收集的证据,不禁拧眉思索道,“这些还不够,只凭这些的话只能查处那些小管事,依然动不了赖大他们。”
一旁的方砚回道:“赖大他们做事十分谨慎,小的们至今也没抓到他们的马脚。”
贾琰也明白赖大他们这些人的把柄不好捉,他们管着府中这么多年的事务,滑的和泥鳅一样,怎么会轻易让人抓到把柄?
不过,他想了想还是吩咐道:“既然暂时抓不到他的把柄,便吩咐人去查查他的家眷,我记得他还有一个儿子,叫赖尚荣的你去查查他。”
方砚听了也是眼前一亮,老的不好抓住把柄,这个小的就不一定了,听说这个赖尚荣前些时日还在欢香楼里砸了三千两银子,偷买了楼里的妓子养在别院。
方砚想到这,便向二爷告了退,安排人准备查一查这个赖尚荣去。
……
这边方砚刚走,那边晴雯来报说:“前面政老爷请您过去。” 贾琰听贾政找,便带着墨砚去了前厅。
大厅里贾政正与四皇子府上来人相谈甚欢,贾琰到了与人见过礼后,才知道原来是四皇子府上派人来请他到府中与小皇孙说话。
此次奉四皇妃之命来请的周公公见贾琰过来了,笑着起身说:“我们皇孙自从回来就一直挂念着公子,想要当面亲自感谢公子的救命之恩,特来派我来请公子到府上一叙。”
贾琰未曾想皇孙竟还记得他,与周公公行了一礼道:“我不过是碰巧救了皇孙,当不得皇孙的感谢。”
周公公听了笑容满面道:“当得、当得,公子救了我们皇孙,怎么当不得,今日我来时皇孙就吩咐我一定将您带来,公子可不要谦虚了,还是快随我一同回王府吧。”
贾琰听了,又看向一旁冲他点头的贾政,行了一礼道:“那就劳烦公公了。”
周公公见他同意,笑呵呵地与贾政等人告了别,带着贾琰上了四王府的马车,回去与王妃与皇孙复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