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外守着的墨砚,见自家二爷出来赶忙上前道:“珠大爷和宝三爷已经离开了,二爷咱们是回院子还是去别处……”
贾琰听了看了看天色,见天色已晚,料想祖母那儿也应散了席,出声吩咐道:“回院子吧。”
说完又抬头看了眼天边的月亮,轻握了一下手中的信,转身出了院门。
一旁的墨砚听了,也紧跟着自家二爷出了院子,只是走着走着墨砚不禁停下了脚步,看着前方似是浑然不知的二爷,张了张口还是没说什么,只是又加快了脚步紧跟在二爷身边。
前方的贾琰心里想着事情,只顾埋头往前走,并没有注意到身后墨砚的欲言又止,当然他也没意识到自己可能走错方向了。
直到脚下踩中一块碎石,贾琰才回过神来,抬眼看去,见自己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黛玉的潇湘馆。
这才意识到自己走错路了,竟不知不觉来到了林妹妹院前,看着眼前的潇湘馆,贾琰下意识地停下脚步,站在院外,静静看着院内的灯影,久久不语。
一旁的墨砚见自家二爷一直盯着林姑娘的院子,不由地开口低声道:“老太太那刚散了席,林姑娘想必还未就寝,二爷要想与林姑娘说话,不如咱们进去。”
贾琰听到墨砚的话,收回了视线又下意识地捏紧了手中的信,垂眸低声回道:“不用了。”
说完又深深地看了眼黛玉的院子,才转身离开,对一旁的墨砚道:“回吧。”
墨砚看着二爷离去的背影,又回头看了看林姑娘的院子,摇了摇头自觉弄不懂他们二爷的心思,“既然来了又为何不进去看一眼。”
不过转念一想,“他家二爷从老爷书房中出来后,就一直心神不宁的,兴许是有什么事。”
这般想着墨砚又加快了脚步,默默跟在贾琰身后。
……
主仆两人的背影逐渐远去,夜色较暗,未曾有人看到潇湘馆的院墙上,不知何时跳上了一只猫。
那猫轻巧地跳上了墙头,站立在上面,猫眼静静地望向贾琰他们离去的方向,不时地低声“喵呜”一声。
院门外,听自家姑娘的吩咐,去清风阁送过东西回来的紫鹃,走到院墙下听到有猫的叫声,抬头看去见竟是白日里二爷送给姑娘的那只橘猫。
又见这猫盯着一个方向不停地叫唤,也抬眼望去,只看到了两个模糊的背影,一时也没在意,只先让那猫下来。
此时院内,白日里贾琰送给黛玉的猫不见了,众人正四处找着。
院外紫鹃刚将那猫从院墙上哄下来,就听见院内紫莺带着人找猫的声音,紫鹃听了出声回道:“猫在我这里。”
话落她便带着这猫进了院子,院内紫莺见她带着猫进来,不禁松了一口气,笑道:“得亏没走丢,要是二爷送给姑娘的这只猫丢了,岂不是要让姑娘伤心。”
说完又笑着接过紫鹃手中的猫,将猫带进屋中给黛玉看。
屋中黛玉见了这只猫,放下手中的书问道:“它刚才跑去了哪里。”
紫莺听了回道:“刚才春纤她们给它洗澡时,一个不留神,让它跑了出去,是紫鹃姐姐在院墙外找到的它。”
这边紫鹃放下了手中的食盒,也跟着进了屋中,听了紫莺的话,看了这猫一眼,似是想起了什么,犹豫片刻还是向黛玉出声说道:“我刚才在院门外似是看见了二爷。”
说完又犹豫道:“不过只是看着背影像,兴许是我看错了。”
黛玉听了垂眸不语,看了眼紫莺怀中的猫轻声道:“既来了,进来又如何,我还能赶他不成。”
紫莺听了笑着放下怀中不停挣扎的猫道:“二爷一向关心着姑娘,兴许是紫鹃姐姐看错了,亦或是想着时辰不早了,不想打扰姑娘才没进来。”
说完,又看向地上的猫道:“姑娘你瞧这猫,有趣的紧。”
这猫一被带进来,见到屋中的黛玉,就停止了叫声,不停地在紫莺怀中挣扎着想要下来。
如今刚被紫莺放在地上得了自由,就迈着小短腿,讨好地凑到黛玉的裙摆边可怜兮兮地叫着,像是在外面受了什么天大的委屈,向主人诉苦。
黛玉见了,也放下了刚才的事,又看着裙摆旁的橘猫,不禁想起了从前贾琰与她说起,“以后要是养了猫,他若不再身边,就将猫当成他一样” 。
想到这黛玉看着眼前的猫脸不禁“扑哧”一声笑出了声,将底下的橘猫轻轻抱起低声道:“谁要将你当成猫。”
一旁的紫莺两人见姑娘笑出了声,不似伤心的样子,也放下心来道:“这猫二爷想必是还没取名,姑娘何不给它取个名字。”
黛玉听了看了看怀中的猫,想了想道:“就叫它春卷,它前主人爱吃这个,想必猫随主人。”
紫鹃两人听了对视一眼,欢快地应了声,心中想着既然是猫随了主人,那姑娘如今不也是这猫的主人。
……
这边贾琰带着墨砚回了清风阁,进了屋便见屋中桌上放的两个坛子和一个油纸包笑着问道:“可是林妹妹派人送来的。”
因明日贾琰便要回国子监,今日晴雯她们便提前为其收拾了行装,此时见他回来也笑着应道:“是刚才紫鹃姐姐送来的,我一会儿给二爷装起来。”
贾琰听了含笑着点了点头,看着桌上的东西不禁想起了黛玉,又看了看手中林姑父寄来的信,挥退了墨砚自己拿着信单独进了书房。
书房内,贾琰坐在书桌旁看着手中的信不禁拧眉思索,一时心中思绪翻滚,思绪很多但都杂而乱,贾琰烦燥地揉了揉眉心,觉得自己一直并未抓住其中的关键点,心中苦恼。
当然并不是林如海在信中写了什么让贾琰苦恼的事,作为长辈林如海不可能和一个子侄讲官场之事,相反的是信中大都写的是作为一个长辈对自己看好的子侄的勉励和欣赏之言。
而让贾琰真正苦恼的是,如何才能帮助林姑父将来能顺利从扬州安然脱身,这才是首当其冲的重点。
想到这,贾琰头脑中不停地梳理着他目前所了解的朝廷政局。
如今,众位皇子之中有能力一争的几乎都已下场,部分文武官员也都站了队,更何况目前褚谢两党为了下任阁老之位也争的历害,再加上当今一直模棱两可的态度,这水真的是浑的很,谁也不知道明日倒台的是谁。
贾琰想起这些都不禁头痛地揉了揉眉心,摇了摇闭上眼沉思一瞬后,最终执笔在纸上写下一个“天”字。
看着纸上的字,贾琰也不禁笑着摇了摇头,也许一开始他们便想左了,这件事的根本其实应该一直都在这个“天”身上。
“天” 看着这个字,贾琰不禁轻笑着念出声来,随即心中想着,那这个“天”是否也曾想过自己亲手下的这盘棋的棋子,到时会不会有失控的一天,棋盘已开,焉有中途弃子的道理。
想到这,贾琰索性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来出了书房,事情还未成定局,他不必急于一时,所幸目前他们还有充足的时间,能够徐徐图之。
贾琰听了看了看天色,见天色已晚,料想祖母那儿也应散了席,出声吩咐道:“回院子吧。”
说完又抬头看了眼天边的月亮,轻握了一下手中的信,转身出了院门。
一旁的墨砚听了,也紧跟着自家二爷出了院子,只是走着走着墨砚不禁停下了脚步,看着前方似是浑然不知的二爷,张了张口还是没说什么,只是又加快了脚步紧跟在二爷身边。
前方的贾琰心里想着事情,只顾埋头往前走,并没有注意到身后墨砚的欲言又止,当然他也没意识到自己可能走错方向了。
直到脚下踩中一块碎石,贾琰才回过神来,抬眼看去,见自己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黛玉的潇湘馆。
这才意识到自己走错路了,竟不知不觉来到了林妹妹院前,看着眼前的潇湘馆,贾琰下意识地停下脚步,站在院外,静静看着院内的灯影,久久不语。
一旁的墨砚见自家二爷一直盯着林姑娘的院子,不由地开口低声道:“老太太那刚散了席,林姑娘想必还未就寝,二爷要想与林姑娘说话,不如咱们进去。”
贾琰听到墨砚的话,收回了视线又下意识地捏紧了手中的信,垂眸低声回道:“不用了。”
说完又深深地看了眼黛玉的院子,才转身离开,对一旁的墨砚道:“回吧。”
墨砚看着二爷离去的背影,又回头看了看林姑娘的院子,摇了摇头自觉弄不懂他们二爷的心思,“既然来了又为何不进去看一眼。”
不过转念一想,“他家二爷从老爷书房中出来后,就一直心神不宁的,兴许是有什么事。”
这般想着墨砚又加快了脚步,默默跟在贾琰身后。
……
主仆两人的背影逐渐远去,夜色较暗,未曾有人看到潇湘馆的院墙上,不知何时跳上了一只猫。
那猫轻巧地跳上了墙头,站立在上面,猫眼静静地望向贾琰他们离去的方向,不时地低声“喵呜”一声。
院门外,听自家姑娘的吩咐,去清风阁送过东西回来的紫鹃,走到院墙下听到有猫的叫声,抬头看去见竟是白日里二爷送给姑娘的那只橘猫。
又见这猫盯着一个方向不停地叫唤,也抬眼望去,只看到了两个模糊的背影,一时也没在意,只先让那猫下来。
此时院内,白日里贾琰送给黛玉的猫不见了,众人正四处找着。
院外紫鹃刚将那猫从院墙上哄下来,就听见院内紫莺带着人找猫的声音,紫鹃听了出声回道:“猫在我这里。”
话落她便带着这猫进了院子,院内紫莺见她带着猫进来,不禁松了一口气,笑道:“得亏没走丢,要是二爷送给姑娘的这只猫丢了,岂不是要让姑娘伤心。”
说完又笑着接过紫鹃手中的猫,将猫带进屋中给黛玉看。
屋中黛玉见了这只猫,放下手中的书问道:“它刚才跑去了哪里。”
紫莺听了回道:“刚才春纤她们给它洗澡时,一个不留神,让它跑了出去,是紫鹃姐姐在院墙外找到的它。”
这边紫鹃放下了手中的食盒,也跟着进了屋中,听了紫莺的话,看了这猫一眼,似是想起了什么,犹豫片刻还是向黛玉出声说道:“我刚才在院门外似是看见了二爷。”
说完又犹豫道:“不过只是看着背影像,兴许是我看错了。”
黛玉听了垂眸不语,看了眼紫莺怀中的猫轻声道:“既来了,进来又如何,我还能赶他不成。”
紫莺听了笑着放下怀中不停挣扎的猫道:“二爷一向关心着姑娘,兴许是紫鹃姐姐看错了,亦或是想着时辰不早了,不想打扰姑娘才没进来。”
说完,又看向地上的猫道:“姑娘你瞧这猫,有趣的紧。”
这猫一被带进来,见到屋中的黛玉,就停止了叫声,不停地在紫莺怀中挣扎着想要下来。
如今刚被紫莺放在地上得了自由,就迈着小短腿,讨好地凑到黛玉的裙摆边可怜兮兮地叫着,像是在外面受了什么天大的委屈,向主人诉苦。
黛玉见了,也放下了刚才的事,又看着裙摆旁的橘猫,不禁想起了从前贾琰与她说起,“以后要是养了猫,他若不再身边,就将猫当成他一样” 。
想到这黛玉看着眼前的猫脸不禁“扑哧”一声笑出了声,将底下的橘猫轻轻抱起低声道:“谁要将你当成猫。”
一旁的紫莺两人见姑娘笑出了声,不似伤心的样子,也放下心来道:“这猫二爷想必是还没取名,姑娘何不给它取个名字。”
黛玉听了看了看怀中的猫,想了想道:“就叫它春卷,它前主人爱吃这个,想必猫随主人。”
紫鹃两人听了对视一眼,欢快地应了声,心中想着既然是猫随了主人,那姑娘如今不也是这猫的主人。
……
这边贾琰带着墨砚回了清风阁,进了屋便见屋中桌上放的两个坛子和一个油纸包笑着问道:“可是林妹妹派人送来的。”
因明日贾琰便要回国子监,今日晴雯她们便提前为其收拾了行装,此时见他回来也笑着应道:“是刚才紫鹃姐姐送来的,我一会儿给二爷装起来。”
贾琰听了含笑着点了点头,看着桌上的东西不禁想起了黛玉,又看了看手中林姑父寄来的信,挥退了墨砚自己拿着信单独进了书房。
书房内,贾琰坐在书桌旁看着手中的信不禁拧眉思索,一时心中思绪翻滚,思绪很多但都杂而乱,贾琰烦燥地揉了揉眉心,觉得自己一直并未抓住其中的关键点,心中苦恼。
当然并不是林如海在信中写了什么让贾琰苦恼的事,作为长辈林如海不可能和一个子侄讲官场之事,相反的是信中大都写的是作为一个长辈对自己看好的子侄的勉励和欣赏之言。
而让贾琰真正苦恼的是,如何才能帮助林姑父将来能顺利从扬州安然脱身,这才是首当其冲的重点。
想到这,贾琰头脑中不停地梳理着他目前所了解的朝廷政局。
如今,众位皇子之中有能力一争的几乎都已下场,部分文武官员也都站了队,更何况目前褚谢两党为了下任阁老之位也争的历害,再加上当今一直模棱两可的态度,这水真的是浑的很,谁也不知道明日倒台的是谁。
贾琰想起这些都不禁头痛地揉了揉眉心,摇了摇闭上眼沉思一瞬后,最终执笔在纸上写下一个“天”字。
看着纸上的字,贾琰也不禁笑着摇了摇头,也许一开始他们便想左了,这件事的根本其实应该一直都在这个“天”身上。
“天” 看着这个字,贾琰不禁轻笑着念出声来,随即心中想着,那这个“天”是否也曾想过自己亲手下的这盘棋的棋子,到时会不会有失控的一天,棋盘已开,焉有中途弃子的道理。
想到这,贾琰索性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来出了书房,事情还未成定局,他不必急于一时,所幸目前他们还有充足的时间,能够徐徐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