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走过一桥上时,只见前方慌慌张张地迎面跑来一个丫鬟,许是太过急切与迎面走来的黛玉、贾琰他们正巧撞上。

    眼间着那丫鬟就要与黛玉主仆撞上,贾琰快步上前侧身将黛玉挡住,才避免了三人相撞,只是那丫鬟手中提的东西也因此洒在了贾琰的衣服上。

    那丫鬟见冲撞了主子,腿一软吓的跪在地上。

    事情发生的突然,跟在黛玉身旁的紫莺还未反应过来,就见二爷已将姑娘护在身后。

    一旁被贾琰挡在身后的黛玉反应过来,看向他被弄脏的外衣担心道:“二哥哥,可有伤到。”

    贾琰见林妹妹无事先是松了口气,又见林妹妹担心地看着他的衣服,他也跟着低头看了眼,见只是沾上了些花穗,他也并不在意,随意地将其抚掉,才笑着抬头对黛玉回道:“无事。”

    见二爷和姑娘都无事,一旁跟着的墨砚等人才松了口气,上前将那丫鬟按住盘问。

    只听那丫鬟跪在地上声音颤抖地回道:“奴婢是文姨娘身边的丫鬟,叫绣竹,我们姨娘爱花,今早派我来这采些花回去。”

    贾琰听了原不知他们府中何时又有了个文姨娘,又听墨砚他们解释才知道,原是前两个月大老爷在外买了一位姑娘,带进府中做了姨娘。

    了解了前因后果,贾琰看了眼跪在地上不停求饶的丫鬟道:“做事莽撞,一会自己去管事那领罚。”

    说完便无意再多说什么,索性没伤到人,林妹妹也无事,他也无意与这些丫鬟纠缠。

    又抬头看了眼天色,让墨砚他们松了手,回头对黛玉道:“这个时辰想必祖母已经用过饭了,咱们也快些过去给她老人家请安。”

    黛玉见他并不在意,看了眼那丫鬟一眼,点了点头,两人便并肩离开了。

    等到人都走了,那丫鬟才颤抖地从地上站起身,又将散落在地上的花枝捡起,望着贾琰他们离去的背影,又看着手中的花,不禁红了眼眶:“姨娘……”

    最后这丫鬟擦了擦眼泪,将花枝重新放回篮中,去管事那领了罚后,才回了文姨娘住的院子。

    一进屋,便见一位长相秀丽,气质娴静的女子手持书卷坐在窗边看书,见绣竹进来她才放下手中的书,语气轻柔道:“绣竹,今日可是在外面碰到了什么事,耽误了。”

    绣竹见了自家柔弱的姨娘,自是不敢将她冲撞了二爷和林姑娘的事说出,摇了摇头将花篮里的花拿出道:“这是今日新摘的花,姨娘你瞧瞧可喜欢。”

    见绣竹避而不谈,文姨娘也只是温柔地笑了笑,看着桌上放着的花笑容温和地夸道:“今日的花比昨日开的好。”

    见姨娘喜欢,绣竹也跟着露出了她今日第一个笑容道:“姨娘喜欢就好,这是我今日去东边花园那摘的,那的花比西边开的好。”

    说完又见文姨娘将一束花支拿起,她又赶忙道:“这花枝上有刺,姨娘先不要碰,我去拿剪刀先将这刺剪掉。” 说完就急匆匆地跑去外间取剪刀。

    刚取了剪刀,绣竹便准备回屋去将刺剪掉,又突然被一旁冒出的一个婆子拉住,见到来人,绣竹不由地收回了脸上的笑容,僵在原地不动。

    只见这婆子皱了皱她那张老脸低声道:“跟我来。”

    看着这张脸,绣竹不由地握紧了手中的剪刀,又回头看了眼文姨娘的屋子,最终还是松了手,在婆子的低声催促下跟了上去。

    等到两人来到一处角落,这婆子才低声问道:“事情办的如何了。”

    听到婆子说起这个,绣竹不由红了眼捏紧了自己的衣角低头回道:“一切都照着太太说的办了,文姨娘她还不知道。”

    听到绣竹说文姨娘不知道,那婆子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又看她这幅作态,不由地讽刺、威慑道:“别忘了你是太太房里出来的人,跟了那小蹄子两个月,就想着忘本,你若是敢做什么背主的事,到时看太太能轻饶了你。”

    听到婆子提起太太,绣竹不由地瑟缩了一下,赶忙跪下道:“就是给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做违背太太的事。”

    那婆子见绣竹服了软,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看了眼她手中的剪刀,轻笑一声转着短粗的腰身走了。

    只留绣竹一人红着眼睛看着手中的剪刀默默垂泪,良久后她才擦干眼泪拿着剪刀重新回了文姨娘房里。

    房中,许是察觉到有人进来,坐在窗边正低头专心摆弄花枝的文姨娘怔了怔,不小心被刺划破了手指,血珠滴在了花苞上。

    刚进来的绣竹刚好看到这一幕,一惊慌忙地上前为其止血道:“姨娘怎么这么不小心,不是说好要等我拿剪刀将刺剪掉再拿花的吗。”

    听到绣竹状似抱怨的话,文姨娘面上只是柔柔一笑并未开口为自己辨解什么,目光看向窗外一角。

    ——

    荣庆堂,贾母听了孙子贾珠的报喜,正乐得连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含笑着连声说道:“好、好、好。”

    又唤来鸳鸯道:“你去将我库里的那尊玉王菩萨像还有那对珐琅彩彩绘双连瓶取出来,给珠儿媳妇送去。”

    吩咐完鸳鸯,贾母又看向下首的贾珠笑道:“可与你父亲他们报过信。”

    下首的贾珠听了回道:“还不曾,想着先来与祖母报喜。”

    听他说还未与他父亲报喜,贾母便吩咐道:“既如此,你便先去你父亲那。”

    贾珠听了,方才行礼与贾母告了退,转身带着人去与父亲贾政和东院的大伯报喜。

    这边贾珠与贾琰两行人正好错过,等到贾珠带着人离开,贾琰与黛玉两人刚好带着人进来。

    贾琰与林妹妹一同进了院子,看向守门的丫鬟问道:“老太太可用过饭了。”

    一旁的丫鬟回道:“回二爷的话,老太太今日一早便用过了。”

    屋内听丫鬟说贾琰与黛玉两人来了,贾母便赶忙吩咐道:“还不快让他们进来。”

    院外,贾琰与黛玉被丫鬟引着进了屋,一进屋,贾琰便见屋内祖母满脸喜气的坐在上首,知道应是珠大哥与祖母报过喜了。

    便笑着上前与贾母贺喜道:“孙儿恭贺祖母又得一曾孙。”

    贾母原本见他们两个玉儿前来便高兴,此时听了孙子的话顿时笑得合不拢嘴,满脸慈爱地道:“你们两个还不快些进来。”

    贾琰两人听了一同上前与贾母行过礼后,又被贾母拉到其身边坐下。

    看着两人坐下,贾母方才开口问向贾琰道:“听人说,你与宝玉今日便要回学里。”

    贾琰听了道:“回祖母的话,正是今日要走,想着先来与您老说了话再走。”

    贾母听了欣慰地拍了拍孙子的手,又看向一旁的黛玉道:“昨日林管事还特意到我这磕了头,替你父亲送了礼,他是个有心的,难为你和你父亲信重他。”

    又谈起黛玉幼时,初来贾府时的场景道:“你刚来这时,身子骨弱又年幼,我真是疼爱不够,又唯恐你如你母亲般,将来也早早离了我。”

    说到这,贾母看着眼前与女儿有七分像的玉儿突然哽咽起来:“你母亲去的早,你又年幼,我不忍你年幼无人照养,便做了那狠心人将你从你父亲那接了过来,虽是全了礼法,但又让你们父女相离,总是难聚,还愿你不要生怨。”

    一派肺腑之言,也让一旁的黛玉等人不禁跟着红了眼眶。

    看着眼前已白发如银的外祖母,又想起自己的生身父母,黛玉也不禁跟着流下眼泪。

    流着眼泪像幼时一样窝在贾母怀里道:“玉儿年幼,平日里的衣食住行也样样精细,从不比别的姐妹差,一切皆悉祖母的照料,多年来,早已将外祖母当作嫡亲的祖母般,再是没有怨怪的心的。”

    说完,黛玉与贾母两个祖孙便哽咽地抱在一起,哭了起来。

    看着这番场景,一旁的贾琰也不禁红了眼,不忍最重要的两人伤心,在一旁低声劝慰道:“祖母与妹妹莫要伤心,若是敏姑姑在,也是盼着祖母与妹妹好的……”

    由贾琰与鸳鸯他们劝着,贾母与黛玉才止了伤心。

    擦了擦眼泪,贾母抬头看着眼前已然一副大姑娘模样的黛玉,不禁为其抚了抚发丝道:“玉儿,我的玉儿长大了。”

    又看向一旁已经比她高出许多的孙子欣慰道:“一转眼你们都长大了,我也成了个老婆子了。”

    说完贾母眼中似有泪花闪过,她重新擦了擦眼泪,目光严肃地看向众人道:“玉儿虽是我的外孙女,但在我心里是我心尖尖上要疼的人,她母亲如今已离了我,往后我断是不能再让我的玉儿离开。”

    说完又严厉地扫向周围的丫鬟,最后将视线定格在孙子贾琰身上,语气严厉地说道:“你们可知道。”

    周围的丫鬟听了赶忙跪下保证道:“奴婢明白。”

    站在一旁的贾琰顶着自家祖母严厉的目光,心中泛苦,明白这是祖母借此敲打自己,但天地良心他对林妹妹虽有倾慕,但最是不敢有一分逾矩,冒犯之意更是万万没有过的。

    不过他也明白祖母的意思,深深地看了眼坐在贾母身旁的黛玉冲贾母恭敬地回道:“祖母放心,孙儿自是不敢有逾矩的地方,若将来有逾矩之处,到时还请祖母责罚。” 说完他又郑重地俯身行了一礼。

    坐在贾母身旁的黛玉看他这副郑重其事的样子,不禁睫毛轻颤,看了他一眼又慌张地垂下眼。

章节目录

[红楼]我成了宝玉的哥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清茶浅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茶浅饮并收藏[红楼]我成了宝玉的哥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