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非警惕地望着面前的痞子,喘出两口气。
如果不是因为还要护着妹妹,她或许还能跟这个神秘人打成平手。但直觉告诉她,这个神秘人的武功并不简单。
阿拾的束袖忽如疾风骤雨般抖动,隐蔽处炸开朵银色的光辉,一根极细的绣花针御风甩了出去。
门主有一句话说的很对:既然选择了隐刃的身份,就要安安心心地,永远做一个合格的影子。
而影子是见不得光的,自然也不应该有人知道他的长相。
他绝对不能让谢非带着这段拥有他长相的记忆离开!
只要一针,只要让他的穿云绣玉针在谢非身上轻轻扎那么一下,就可以让她陷入昏迷,忘记一个时辰内发生的事情。
谢非脸色严峻得像青石。
一丝声如蝇蚋的针鸣声传进她的耳朵。她一愣,抬头望向那根聚焦成白点的线。针的尾端穿着蚕丝样又细又韧的纤丝,男人面无表情,指尖缝隙微露,放风筝般纵着穿针的引线。
近在咫尺时,却看见花芜琅摇晃着低垂的头挡在了谢非的面前。
“你疯了!”阿拾倒吸一口冷气,速即捏紧手指扯住引线,那针便如山下人家钉在墙边的看门犬一样,绳索绷到极致便停下,泄了气力。
他急声骂道:“那是你妹妹!你怎么能拿她当挡箭牌?”
谢非嘴角扯出一个得意的笑容道:“因为——我笃定你不会伤她。”
“我刚才仔细地想了想,或许我早就应该认识你了!这些年我妹妹衣食住行所需,都是我一人操办。可是仔细想想,她才多大,饭量能有多少?穿衣又能用多少?或许父亲没察觉,难道我就没怀疑?”“谢非娓娓道来。
脑海中渐渐浮现出这些年来发现的端倪,白茫茫的思绪在这一瞬忽然就明朗了起来:“我虽然不曾见过你,可是刚刚交手,你眼中对我妹妹的爱护之情,显然不是一个初次见面的登徒浪子应该有的。”
而现在,这个登徒子身上抹了草叶碾出的绿汁和新鲜的红色湿土,将身子藏在混在林里,双目微怔,随着那辆暮云灰色的马车悄然移动。
阿拾极目远眺,只见轿厢上五根纤长的手指探出窗外,随后卷起了遮光的暗蓝色棉布轿帘。
他仿佛又看见了花芜琅那张圆润又水灵的脸蛋。
一想起这很有可能是这辈子最后一次见她,阿拾的心里就不是滋味。他闭上眼睛,脑海里就出现了花芜琅那抹如泉水般纯净的眼神,像悬挂在天空中永不坠落的繁星。
盘踞在他心头除了不舍,更多的还有担心。
她要带芜琅去哪?
难道她不知道她的半妖身份?
阿拾常年在江湖中行走,自然明白其中的厉害。
覃蟾大战之后,五百年时光一弹指顷,妖族早已没落衰微,千年修为以上的大妖少之又少。他们大多被关押在慕音派专为降妖而造的镇魔渊里。
大妖伏诛,小妖离散,以至于如今的人界一派安宁,平和得许多百姓甚至都忘记了妖族的存在。
可在看不见的地方,妖族内耗极重,频频出现同类相杀、夺妖元增强修为的惨案。
只有少数妖族散落人间,收敛妖气,过着隐姓埋名苟且偷生的日子。
可这些妖类一旦被发现,难道会有什么好下场?
谢员外不惜与女儿生离十余年,就这么放弃了?
马儿呼哧哧地走了一阵,涧谷渐宽,左边是有苍鹰栖落的峭壁,另一侧的山势却缓了下来。官道旁边流淌着一条浅浅的溪流,贴着山壁潺潺地拐下山。
“驾!”
谷口处雾气升腾,被风一卷便有细雨飘过,路并不好走。
谢非探出身子抹了把口鼻,坐在车辕上赶马,转眼消失在弯曲的山道中。
峭壁上,一块生得很是奇特的巨石凸出,犹如虎头咆哮,俯瞰着碎石如斗的山谷,仿佛随时会从半空中扑下来。
巨石上赫然出现了两匹骏马。一匹红鬃烈马,身姿矫健。另一匹毛白赛雪,光泽发亮犹如涂脂,四条马蹄纤长有力,颇有腾空入海之姿。
为首之人骑在白马上,全身兜藏在浸润的蓑衣中。
忽听得身后侍从懊恼道:“公子,他实在很狡猾,我们跟丢了!”
男子垂眸看着山下的一草一木,直到确信随风摇曳的灌木之间再没有那神秘人的踪迹,才轻轻吐出三个字:“知道了。”
狂风忽作,公子抬手稳住顶头的斗笠,颔首间露出一张约莫二十二三岁的男子面容,那副周正英飒的模样,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蜿蜒在龙尾道上的白玉浮雕,恬静、贵气。
“现在要咋办?线索到这儿就断了!”卜几墟很不甘心。
“无妨。”男人两道剑眉斜斜扬起,下面闪着一双坚毅果决的眼睛,“凡天下事,有一必有二,无独有偶。慢慢找,总能再找到他的。”
接着手起缰绳,调转马头,□□白马奔驰而去,留下一串在风中消逝的声音:“既然他这么在意马车里的人,不如先去查查他们。”
对啊!
卜几墟豁然开朗。
大半年来,他和公子几经挫折,几乎跑遍了整个南国,刚得了那画中人的消息,却在转眼间被甩开跟踪。可恨这翠岚山奇峰险峻,山路曲折,想必又得在这当中磋磨不少时日。
谁料,公子一言,茅塞顿开。
卜几墟还在原地愣神,耳边传来萧启喻的催促声:“还不跟上!”
“这就来!等等我啊公子!”
两侧林海里,层层叠叠的树叶往身后远去,萧启喻左右闪躲着刮脸的树枝,策马下山。
他无暇顾及扑在脸上的毛毛细雨,心里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一个身受重伤的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复原如初?
难道他现场看到的打斗痕迹,还有那些斑驳的血迹是假的?
画中人没受伤,他推断错了?
同样的问题,谢非也在琢磨。收拾东西离开翠岚山的时候,她曾巡视过那间屋子。
药柜里的止血药几乎挖空,地上也散乱地堆着许多扯碎的黑布条,显然有人受了重伤。
看着花芜琅耷拉在肩膀上的两只兔耳朵,谢非心中早已了然。
如果不是因为要救人,自己的妹妹又怎么会因为妖力虚耗过度而陷入梦魇!
但屋外的花草精灵并没有发出警报,人是花芜琅自愿救的。
他到底是谁,为什么芜琅要替他隐瞒,这么些年连对她这个姐姐都只字不提?
花芜琅拖着两条耳朵不能见人,谢非不便投店住宿,吃睡都在马车里解决,也省了一大笔银两。
日夜兼程赶了几天路,两人早已经离开梅花镇,走过临近的几座村庄,递交照身贴迈出了落花城的地界。
“不是,这女子一路吃住都在马车上解决,也不打尖住店。”卜几墟揉了揉两团眼下的青黑,禁不住打哈欠,“搞得那么神秘,到底是要去哪?”
“应该是帝都吧。”萧启喻眺望远方,脱口而出。
帝都?上涪城?
卜几墟知道萧启喻所言向来有凭有据,且看那女子日观年轮,夜勘北斗,目的地的确在北方。
但向北......百花城正北方向的城池很多。
他掰着手指数了数:“从这儿往北走,虹城,云溪城......还有十几座城池呢!公子怎么偏偏觉得是上涪城?”
萧启喻忽然转头看向他。
那目光......像极了他家中年迈迂腐又望子成龙的老父亲。
卜几墟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清楚地意识到,萧启喻又要开始说教了。
“诸国之交,表面平和,实则暗潮涌动。三年前上涪城曾发生过一起大案:工部尚书刘大人致仕返乡,却那的前一天,被人发现吊死在家中,这事你可知晓?”
“这事闹得沸沸扬扬的,当然知道了!罪监司查出来,不是说刘大人身患绝症不忍拖累子孙么?”当时给刘大人护灵送丧的队伍排得老长,卜几墟还历历在目。
“非也。”萧启喻目光微动,“刘大人应该死于他人之手。”
“死于非命?”卜几墟忍不住问,“为什么?”
萧启喻解释道:“因为就在那之后不久,圣上便着刑部修订了我朝律法,除却无关紧要的说明解释,还加了一条:凡外来进京者,照身贴上都要有原籍县官的亲笔印鉴。”
然后呢?这又能说明什么?
看着卜几墟迷茫的眼神,萧启喻又补充道:“那女子离开梅花镇时,曾去过县衙。”
卜几墟并不相信:“不是吧?我们可是一直盯着她啊!”
“真的一直盯着吗?”萧启喻喃喃道。脑中灵光乍现,忽然闪过某个场景的细节,叹了口气。
“我们不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密探,没有办法做到滴水不漏。跟踪时,她曾牵着马车去过一条颇为僻静的街道,我们当时怕被发现,又怕街上人少难以掩饰,便绕路追踪。现在想来,那地方应该离县衙不远。”
卜几墟点点头,觉得甚是在理。
的确,县衙所在街市大都清冷无人。毕竟,谁敢在官爷的眼皮子底下蹦跶?
如果不是因为还要护着妹妹,她或许还能跟这个神秘人打成平手。但直觉告诉她,这个神秘人的武功并不简单。
阿拾的束袖忽如疾风骤雨般抖动,隐蔽处炸开朵银色的光辉,一根极细的绣花针御风甩了出去。
门主有一句话说的很对:既然选择了隐刃的身份,就要安安心心地,永远做一个合格的影子。
而影子是见不得光的,自然也不应该有人知道他的长相。
他绝对不能让谢非带着这段拥有他长相的记忆离开!
只要一针,只要让他的穿云绣玉针在谢非身上轻轻扎那么一下,就可以让她陷入昏迷,忘记一个时辰内发生的事情。
谢非脸色严峻得像青石。
一丝声如蝇蚋的针鸣声传进她的耳朵。她一愣,抬头望向那根聚焦成白点的线。针的尾端穿着蚕丝样又细又韧的纤丝,男人面无表情,指尖缝隙微露,放风筝般纵着穿针的引线。
近在咫尺时,却看见花芜琅摇晃着低垂的头挡在了谢非的面前。
“你疯了!”阿拾倒吸一口冷气,速即捏紧手指扯住引线,那针便如山下人家钉在墙边的看门犬一样,绳索绷到极致便停下,泄了气力。
他急声骂道:“那是你妹妹!你怎么能拿她当挡箭牌?”
谢非嘴角扯出一个得意的笑容道:“因为——我笃定你不会伤她。”
“我刚才仔细地想了想,或许我早就应该认识你了!这些年我妹妹衣食住行所需,都是我一人操办。可是仔细想想,她才多大,饭量能有多少?穿衣又能用多少?或许父亲没察觉,难道我就没怀疑?”“谢非娓娓道来。
脑海中渐渐浮现出这些年来发现的端倪,白茫茫的思绪在这一瞬忽然就明朗了起来:“我虽然不曾见过你,可是刚刚交手,你眼中对我妹妹的爱护之情,显然不是一个初次见面的登徒浪子应该有的。”
而现在,这个登徒子身上抹了草叶碾出的绿汁和新鲜的红色湿土,将身子藏在混在林里,双目微怔,随着那辆暮云灰色的马车悄然移动。
阿拾极目远眺,只见轿厢上五根纤长的手指探出窗外,随后卷起了遮光的暗蓝色棉布轿帘。
他仿佛又看见了花芜琅那张圆润又水灵的脸蛋。
一想起这很有可能是这辈子最后一次见她,阿拾的心里就不是滋味。他闭上眼睛,脑海里就出现了花芜琅那抹如泉水般纯净的眼神,像悬挂在天空中永不坠落的繁星。
盘踞在他心头除了不舍,更多的还有担心。
她要带芜琅去哪?
难道她不知道她的半妖身份?
阿拾常年在江湖中行走,自然明白其中的厉害。
覃蟾大战之后,五百年时光一弹指顷,妖族早已没落衰微,千年修为以上的大妖少之又少。他们大多被关押在慕音派专为降妖而造的镇魔渊里。
大妖伏诛,小妖离散,以至于如今的人界一派安宁,平和得许多百姓甚至都忘记了妖族的存在。
可在看不见的地方,妖族内耗极重,频频出现同类相杀、夺妖元增强修为的惨案。
只有少数妖族散落人间,收敛妖气,过着隐姓埋名苟且偷生的日子。
可这些妖类一旦被发现,难道会有什么好下场?
谢员外不惜与女儿生离十余年,就这么放弃了?
马儿呼哧哧地走了一阵,涧谷渐宽,左边是有苍鹰栖落的峭壁,另一侧的山势却缓了下来。官道旁边流淌着一条浅浅的溪流,贴着山壁潺潺地拐下山。
“驾!”
谷口处雾气升腾,被风一卷便有细雨飘过,路并不好走。
谢非探出身子抹了把口鼻,坐在车辕上赶马,转眼消失在弯曲的山道中。
峭壁上,一块生得很是奇特的巨石凸出,犹如虎头咆哮,俯瞰着碎石如斗的山谷,仿佛随时会从半空中扑下来。
巨石上赫然出现了两匹骏马。一匹红鬃烈马,身姿矫健。另一匹毛白赛雪,光泽发亮犹如涂脂,四条马蹄纤长有力,颇有腾空入海之姿。
为首之人骑在白马上,全身兜藏在浸润的蓑衣中。
忽听得身后侍从懊恼道:“公子,他实在很狡猾,我们跟丢了!”
男子垂眸看着山下的一草一木,直到确信随风摇曳的灌木之间再没有那神秘人的踪迹,才轻轻吐出三个字:“知道了。”
狂风忽作,公子抬手稳住顶头的斗笠,颔首间露出一张约莫二十二三岁的男子面容,那副周正英飒的模样,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蜿蜒在龙尾道上的白玉浮雕,恬静、贵气。
“现在要咋办?线索到这儿就断了!”卜几墟很不甘心。
“无妨。”男人两道剑眉斜斜扬起,下面闪着一双坚毅果决的眼睛,“凡天下事,有一必有二,无独有偶。慢慢找,总能再找到他的。”
接着手起缰绳,调转马头,□□白马奔驰而去,留下一串在风中消逝的声音:“既然他这么在意马车里的人,不如先去查查他们。”
对啊!
卜几墟豁然开朗。
大半年来,他和公子几经挫折,几乎跑遍了整个南国,刚得了那画中人的消息,却在转眼间被甩开跟踪。可恨这翠岚山奇峰险峻,山路曲折,想必又得在这当中磋磨不少时日。
谁料,公子一言,茅塞顿开。
卜几墟还在原地愣神,耳边传来萧启喻的催促声:“还不跟上!”
“这就来!等等我啊公子!”
两侧林海里,层层叠叠的树叶往身后远去,萧启喻左右闪躲着刮脸的树枝,策马下山。
他无暇顾及扑在脸上的毛毛细雨,心里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一个身受重伤的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复原如初?
难道他现场看到的打斗痕迹,还有那些斑驳的血迹是假的?
画中人没受伤,他推断错了?
同样的问题,谢非也在琢磨。收拾东西离开翠岚山的时候,她曾巡视过那间屋子。
药柜里的止血药几乎挖空,地上也散乱地堆着许多扯碎的黑布条,显然有人受了重伤。
看着花芜琅耷拉在肩膀上的两只兔耳朵,谢非心中早已了然。
如果不是因为要救人,自己的妹妹又怎么会因为妖力虚耗过度而陷入梦魇!
但屋外的花草精灵并没有发出警报,人是花芜琅自愿救的。
他到底是谁,为什么芜琅要替他隐瞒,这么些年连对她这个姐姐都只字不提?
花芜琅拖着两条耳朵不能见人,谢非不便投店住宿,吃睡都在马车里解决,也省了一大笔银两。
日夜兼程赶了几天路,两人早已经离开梅花镇,走过临近的几座村庄,递交照身贴迈出了落花城的地界。
“不是,这女子一路吃住都在马车上解决,也不打尖住店。”卜几墟揉了揉两团眼下的青黑,禁不住打哈欠,“搞得那么神秘,到底是要去哪?”
“应该是帝都吧。”萧启喻眺望远方,脱口而出。
帝都?上涪城?
卜几墟知道萧启喻所言向来有凭有据,且看那女子日观年轮,夜勘北斗,目的地的确在北方。
但向北......百花城正北方向的城池很多。
他掰着手指数了数:“从这儿往北走,虹城,云溪城......还有十几座城池呢!公子怎么偏偏觉得是上涪城?”
萧启喻忽然转头看向他。
那目光......像极了他家中年迈迂腐又望子成龙的老父亲。
卜几墟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清楚地意识到,萧启喻又要开始说教了。
“诸国之交,表面平和,实则暗潮涌动。三年前上涪城曾发生过一起大案:工部尚书刘大人致仕返乡,却那的前一天,被人发现吊死在家中,这事你可知晓?”
“这事闹得沸沸扬扬的,当然知道了!罪监司查出来,不是说刘大人身患绝症不忍拖累子孙么?”当时给刘大人护灵送丧的队伍排得老长,卜几墟还历历在目。
“非也。”萧启喻目光微动,“刘大人应该死于他人之手。”
“死于非命?”卜几墟忍不住问,“为什么?”
萧启喻解释道:“因为就在那之后不久,圣上便着刑部修订了我朝律法,除却无关紧要的说明解释,还加了一条:凡外来进京者,照身贴上都要有原籍县官的亲笔印鉴。”
然后呢?这又能说明什么?
看着卜几墟迷茫的眼神,萧启喻又补充道:“那女子离开梅花镇时,曾去过县衙。”
卜几墟并不相信:“不是吧?我们可是一直盯着她啊!”
“真的一直盯着吗?”萧启喻喃喃道。脑中灵光乍现,忽然闪过某个场景的细节,叹了口气。
“我们不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密探,没有办法做到滴水不漏。跟踪时,她曾牵着马车去过一条颇为僻静的街道,我们当时怕被发现,又怕街上人少难以掩饰,便绕路追踪。现在想来,那地方应该离县衙不远。”
卜几墟点点头,觉得甚是在理。
的确,县衙所在街市大都清冷无人。毕竟,谁敢在官爷的眼皮子底下蹦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