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瞬之间,十年的光阴悄然流逝,韩萧的剑术已然炉火纯青。师父曾赞她天资聪颖,悟性非凡,小小年纪便已跻身世间高手之列。闻此,韩萧却不禁赧颜,心知若让了之师父知晓,定会笑她,作为千年神祇,耗时甚久才成为所谓的人间“高手”。

    不过韩萧确实从来没有这么认真过,在神界的时候,师父忙于研究打开两界结界,无暇顾及她,她便每天只想着玩乐,和溪和不是去偷上神的神丹仙草,就是招惹神兽,看见他们怒火中烧,再溜之大吉。但她不如溪和天赋,以至于她神力之弱,谁见了都要摇头一番。

    韩萧一直想去晋城,也一直有收集晋城梁家的消息。梁家在三年前被灭门,她是知道的,在那之前她就想去晋城,却苦于无法说服父母远行,而且自从三年前韩策参军去了西北,韩长青更不可能让她有任何涉险的可能。总感觉她还是那个需要呵护的小姑娘。韩长青现在是贠州指挥使,按规定,他亦不便远离职务。别人他又不放心。

    恰逢同僚常远平一家将赴西北砚州任职,而韩策的军营正位于砚州,韩萧遂借此机会恳求父母,以探望韩策为由,随常家一同前往砚州,计划归来时与护送常家的镖局同行。

    韩长青经几日熟虑,韩策已四个月未曾有家书,他也担忧不已,心想与常家同行应能确保安全,于是最终应允了韩萧的请求。

    萧南汐忙于为韩萧打点行囊,为韩策准备用品。此次行程,韩萧的侍女子兰和韩策的书童韩江都将陪同,韩长青仍不放心,又挑选了两名得力的家卫郑业、郑利兄弟随行,这才稍感安心。他屡次叮嘱韩萧,世间人心险恶,万事需小心,不可擅离镖队,饮食需谨慎……还讲了一些江湖骗术,要怎么防范。恨不得把自己所知一切都打包到韩萧脑袋里。

    即便萧南汐也觉得他过于紧张,但韩长青仍是不放心。

    “她从未离开过我们,毕竟还是个女儿家,若是个男儿,我或许就能放宽心了。”韩长青一边擦拭着为韩萧精心铸造的新剑,一边喃喃自语。韩萧的剑法凌厉,主攻快、狠。他感觉之前那把剑虽也是好剑,但笨重了些。这把新剑薄如蝉翼,却锋利无比,坚韧异常。更适合韩萧。

    韩长青笑着走到她身边,轻轻搂住她的肩膀,让她倚靠在自己宽厚的胸膛上:“他都二十一岁了,应该不会再长高了。”

    韩长青笑着过去搂着她肩膀,她依偎在宽厚的肩膀上:“他都二十有一了,不会再长高了。”

    “二十一了,时间过得真快,他也到了娶妻生子的时候了。”

    “等严大人回京时,阿策也会一同返京,那时再谈婚事也不晚。”韩长青安慰她。严将军不仅曾是他的上级,更是他的挚友。韩策赴西北从军,也是因为有严大人的关照,他的晋升之路定能平坦许多。

    去西北的路途遥远,一路平安,没有任何意外发生。她马不停蹄地赶路,一路没有停歇。经过一个半月的艰苦跋涉,终于到达了砚州。

    韩萧在客栈安顿了下来,立即派人前往军营,给韩策送了信。

    龙源镖局他们到砚州稍作休整后,便开始为前往咸阳做准备。镖队和韩萧约定,一个月后来接他们一行回贠州。

    三日后二更,正熟睡的韩萧二人被敲门声,听到是韩江的声音,子兰急忙穿好衣服开门。

    “什么事,这么晚了。”子兰还是睡眼惺忪的样子。

    “有人自称是孟将军的家仆,拿着少爷的书信,说要接我们走。孟家的马车在外面等着”韩江在门口将信递给了子兰。

    子兰接过信,急忙给里屋的韩萧送去,韩萧打开信封,看完信,眉头紧锁,吩咐道:“马上收拾东西,不必要的都不要拿了。”

    韩江立刻下楼去通知郑家兄弟收拾东西。

    孟家的马车接上人后,急匆匆地向城外驶去。

    韩萧在马车上,想着刚才哥哥的信,心中提到,西凌入侵宸国边境,奔砚州来了,孟将军家五郎孟恪卿要带孟家家眷撤到丹州,韩策便托付孟恪卿将韩萧五人一并带走。韩萧心想,虽然哥哥没说,但军情严峻,不容乐观,不然,孟家也不会离开。

    城外与孟家会合后,一行人快马加鞭,赶往丹州。

    韩萧从城防营的大门中走出,身着一身灰蓝色的粗布男装。她们一行人在丹州已经停留了一个多月,她走在返回孟府的路上,心中却充满了重重忧虑。她来到丹州后,在孟家安顿下来,孟夫人和孟将军育有六子一女,女儿早已远嫁至蜀地,而儿子中除了五郎和六郎外,其余的人都已有家室。孟家男子都在军中,这次是因为孟恪卿正好在砚州,所以由他护送正好。来丹州途中曾遇一队西凌军,经过一场激战,他们留下了一个活口,成功将西凌军全数歼灭。然而,孟家的护卫也在这场战斗中损失惨重,韩萧几人也出了手,孟恪卿发现她身手和轻功极好,所以她提出在军中帮忙时,孟恪卿思索片刻便答应。从此,韩萧便一直跟随孟恪卿在军中,后来当孟恪卿知道韩萧不满十五岁时,后悔不及,因为韩萧虽不及他高,但已经超过了大多数男性,因此在军营中并不显得突兀。看着韩萧那张故意涂黑的脸,孟恪卿苦笑道,如果韩策知道他带着他的宝贝妹妹涉险,肯定会和他大打出手。

    韩萧之所以来到军营,是因为她知道这里是获取战况最快的地方。她心中时刻都在担忧着哥哥的安危。她希望能尽快得到哥哥的消息,确保他的安全。

    在宸国的西北边疆,分为四条路线,砚州作为边防的重要堡垒,肩负着守护宸国西北边疆的重任,抵御着西凌敌军的侵犯。

    多年来,西凌不断侵扰北宋的边境,如今,西凌帝亲自率领十余万精锐大军,野心勃勃地向宋朝发起进攻。他们突然派出大军包围了砚州,形势变得极其紧迫。宸国军队的张石奉命增援,但在旻东遭遇了伏击,陷入了西凌军队的重重包围。在战争的最前线,双方多次交战,反复拉锯。

    丹州离砚州不过百余里,现在城内也是人心惶惶。

    这些时日,她在军营,感受到了西北果然民风彪悍,和江南差别很大。在宸国的四大主力禁军中,每支都配备了骑兵和步兵,其中中央禁军和西北禁军的人数居首。然而,在战斗力方面,西北禁军明显是最为强悍的,相比之下,江南禁军则是最弱小的,其规模甚至无法与其他三支主力禁军相提并论。

    西北军虽然招募士兵遍及全国,但主要由当地人构成,许多士兵来自同一个县乡,甚至是同宗同村,他们之间关系紧密,作战时表现出极高的勇气和坚韧,无畏牺牲。对于西北军将士来说,抗击西凌就是保卫家乡,因此他们参军参战的热情极为高涨。加之军中涌现诸多杰出将领,训练严格,装备精良,且奖励丰厚,西北军常勇于深入辽阔的戈壁滩,执行长距离的迂回和灵活机动作战。在西北军和关陕地区,尚武之风盛行,许多家庭世代投身西北军,将全部家当和生命寄托于军营之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许多男子未能活过而立之年,因此西北军中常见一群年轻的寡妇聚居一处,相互扶持,共度时艰。

    西北军与其他宸国军队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其独特的军事体制。西北军不受传统的将兵法限制,而是采取了一种特殊的做法,允许将领长期指挥同一支军队,并允许军队长期驻扎在特定地区,无需定期轮换到其他地点或守卫京师。这种安排使得将领和士兵之间能够建立深厚的了解和信任,他们对驻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环境了如指掌,这增强了他们的执行力和将领的威望,同时也增强了士兵的归属感。在这样的体制下,军队宛如一个庞大的家族,这种紧密的联系和共同的目标感有助于维持军队的强大战斗力。

    在西北军中,将领的地位和影响力往往可以代代相传,这与其他宸国军队中常见的“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北军逐渐形成了几个以家族为基础的著名军事世家,如孟家军,这些家族在军中的领导地位和影响力持续了几代人。这种世袭的领导模式,加上对地缘的深刻理解和将士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得西北军成为一支在战场上令人生畏的力量,能够在长期的军事行动中保持稳定和高效。

    不论你是皇室亲族还是掌握重权的高官显贵,在西北军中,除非你能够凭借自身的实力和才能在战场上斩杀敌人、立下战功,并领导部下取得胜利,否则在西北军中你将无法立足。这正是西北军能够长期维持其旺盛战斗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西北军绝不允许有杂质存在,更不容忍无能之辈混迹其中,他们如同经过精炼的钢铁,坚不可摧,不允许任何因素削弱其整体的战斗形象和战斗力。

    即便是孟恪卿初入军营时,尽管他的父亲孟仲武担任西北军的经略,但西北军的将士并不买他的账,他的命令几乎无人遵从。然而,在一次西北军举办的比武大会上,进行射箭比赛时,孟恪卿展现了他的射箭技艺,第一箭射中目标,引起全场掌声,而第二箭精准地穿过第一箭的孔洞,堵住了水流的流出。这一神乎其技的表演让西北军的将士们震惊不已,对孟恪卿的箭术敬佩有加,他的威望也因此而在军中逐渐建立。经过一系列大小战役的磨砺,孟恪卿最终赢得了军中将士们的信任和尊敬。

章节目录

了了的狗血投胎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花一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花一北并收藏了了的狗血投胎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