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隔日薛姨妈就去了王夫人院里,叙了半日家常,薛姨妈便道明了来意,说道:“眼看着宝丫头参选的日子就要到了,我心里也是着急得很,这路上耽搁了这么久,规矩什么的都有些生疏,那柳嬷嬷既然是宫里的老人了,连老太太都夸了的,定然不差,姐姐能不能帮我去林府问问,若是能教教我的宝儿,哪怕是只能教一会儿,我也心满意足了。”
王夫人哪里愿意为了这点子事丢下面子去拜托贾敏,更何况她也有自己的打算,只道:“我瞧着宝丫头素日的规矩举止都是不差的,这么好的孩子,哪里就需要嬷嬷来教导了。”
“家里出了这么多事,也多亏了宝丫头时常宽解,我才好些,”薛姨妈有些哀愁,道:“只是她这么贴心,我总想给她最好的,姐姐也是有女儿的,应该理解妹妹的心思。”
听她这么说,王夫人一时想到了进宫多年的元春,也难过起来,道:“你的心思我自然是懂的,只是女孩儿还是在跟前的好,想我的元儿,入了宫才知道是什么滋味,这么多年,连面都不能一见,也不知道她在宫里怎么样了,吃得可好,穿得可好。”说着说着,竟然流起泪来。
看王夫人这个样子,薛姨妈联想到了宝钗进宫后的日子,仿佛感同身受似的,也跟着一块难受起来,全然忘记了自己要来干什么的。
王夫人继续添柴加火,说道:“我不去还有另一番缘故,宝丫头进宫的事还是再等几年吧。”
薛姨妈心里一惊,忙问道:“这是怎么说的?”
“当初哥哥就与我商量过了,蟠儿犯了事,究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让你们借着送宝丫头入宫待选的由头进京,只是不让你们太过狼狈而已,也当不得真。”王夫人叹了口气,说道:“若是真要入宫,蟠儿这事儿迟早得翻出来不说,宝丫头也要刷下来,倒不如等个几年,等这风声过去也不迟。”
薛姨妈一时有些不敢相信,忙问道:“怎么会这样?”
王夫人也不忍看见妹妹这样,开口劝道:“其实入宫也不是什么好事,在家是小姐,养尊处优,到了宫里,那就调了个个了,说得难听点,就是伺候人的下人,妹妹难道舍得?”
“都是蟠儿这个孽障,连累他妹妹,”薛姨妈伤心地哭了起来,道:“这让我怎么跟宝儿开口啊。”
“宝钗是个好孩子,定能理解家里的难处的。”王夫人只得安慰着,默默拨动手里的佛珠,念了句佛,又说道:“你看我的元儿,虽说是女官,但到底还是伺候贵人们的,说得难听点,跟下人没什么区别,稍有不慎,得罪了人去,受罚是小事,一时丢掉性命也未可知。”提起元春来,王夫人不免有些伤心,原以为女儿进宫还能搏一个好前程,谁承想这几年也没个动静,这一年大似一年的,再过几年,到了出宫的年纪,可就没多少合适的好亲事了呀,想到这里,王夫人就是满脸愁容。
薛姨妈还不死心,又去了娘家打听,其实王家也是这个意思,眼下的选秀,宝钗确实不适合了,就算是几年后的,宝钗的年纪也大了,与其到宫里继续熬日子,还不如嫁人的好。
果如王夫人所说,宝钗知道后并没有哭闹,反而过来安慰薛姨妈,薛姨妈见状,对宝钗更加愧疚,之前预备打点宫里的东西也叫人收了起来,免得宝钗见了伤心。
可白白放着又觉得可惜,索性就拿出来送给贾府诸人,以作收买,其中就包括几朵宫花。但是宝钗面上不说,心里还是难过的,晚上还是发了热,可把薛姨妈吓着了,连忙叫人拿了准备好的冷香丸来,虽然止了热,终究还是病了一场,连薛蟠也知道了,是自己的缘故,这阵子老实不少。
日子就这么过去,经过柳嬷嬷的教导,黛玉的变化十分大,也不爱使小性子了,说话大方得体,待人处物温文尔雅,自成章法,贾敏越看越满意,但是又怕黛玉被拘着了,对于其他事情方面难免纵容些。
春天来了,京城暖和起来,贾敏想着给黛玉做几件衣裳,虽说家里都有定例,春夏秋冬都有说法,但是这边就贾敏黛玉母女两个,又是不缺钱的,自然是怎么喜欢怎么来。
贾敏看着外头送来的各色绸缎,湖缎蜀锦,虽然光鲜亮丽,但是贾敏都不太满意,随便挑了几匹看得过去的,隔着帘子让管事的再去寻些雅致的来。
一时又有丫鬟捧着一个匣子走了过来,这是给黛玉新做成的衣裳,贾敏细细看过了,很是满意,说道:“这件就留着,配着那套流苏的首饰,等后两日去赵大人府上赴宴时再穿。”
庞三家的看了衣服一眼,浅粉色的衣衫,上面用银丝满绣的水仙花纹,领边镶嵌着一颗颗饱满的小珍珠,不难想象自家小姐传上来会有多好看,但是好看是好看,就是太过华贵了,于是庞三家的说道:“这衣服真好看,到底是太太眼光独到,咱们姑娘穿上,定是京城里的独一份。”
贾敏笑了笑,眼里颇为骄傲,道:“下面绣娘花了一个多月才做得的,上面的珍珠就花费了多少,自然是鲜亮的。”
“那赵太太见了,定要酸一阵。”庞三家的迟疑地说道:“只是老爷不在这边,京城里这么多双眼睛盯着,老爷身居要职,咱们是不是要低调一些。”
“我知道你的意思,”贾敏合上衣匣,坐在贵妃榻上,说道:“但是你又是不知道赵太太是个什么嘴脸,明儿定是另有一番说辞,我也不受这个气。再者说了,托她的福,当初在京城就没少借着孩子的事明里暗里奚落我,谁不知道我爱子如命,更何况女孩儿本就该娇养,我不过略疼玉儿一些,算得了什么?”
庞三家的听了,知道前因后果的她也就没在说些什么。
原来那赵大人本是林如海的同僚,当初两人一同中第,又一同做官,交情自然不一样,但是难免会被人拿来比较。
林如海出身清贵,赵大人虽然不差,但是比林如海还要差一些,外派做官时,林如海分到了江南富庶之地,赵大人却是从西南偏僻小镇做起,攀比来攀比去,男人们都没当回事,后院的太太奶奶们却当了真。
当初在京城时,赵太太嫉妒贾敏夫妻恩爱娘家得力,处处拿贾敏生不出孩子刁难,贾敏看不惯赵太太小家子气,不过孩子确实是贾敏的一个痛处,直到林瑜出生才好些。
此次回京述职,赵大人被留在京城做官,后日正是赵太太的孙子周岁,贾敏想都不用想,赵太太送来这帖子背后的意思,无非就是炫耀一番罢了,但是骄傲如贾敏,人前人后都不会露出半分颓废,越是如此,越是要打扮的光鲜亮丽的好。
隔日一早,母女两个便收拾好了,坐上轻车小轿,便往赵府去,林家本在内城,与赵府隔得有些远,也不知过了多久,才听见外面的婆子说到了。
赵府本是一座三进的小宅子,没有贾府林府那么多的大规矩,下了马车,早有等候在那里的婆子迎了上来,引着贾敏母女往内宅走去,到了正堂,就听见女眷们的说笑声。
“贾妹妹,可算把你盼来了。”迎面走来一中年妇女,十分热情的过来拉着贾敏的手,看了一眼黛玉,笑道:“哟,这就是你那小闺女吧?”
“是啊,今儿天气好,就把她带出来逛逛,”贾敏笑了笑,低头对黛玉说道:“这是你赵婶婶。”
“见过婶婶。”黛玉行了一个标准的福礼。
未等行完,就被赵太太拉至身边细细打量起来,转而对贾敏笑道:“你也太小气了,这么精致的小姑娘怎么不早点带出来见见。”又对黛玉说道:“来,到了婶婶家里,可千万别拘束。”
说着牵着黛玉的手,挽着贾敏的胳膊走了进去。
里屋正是热闹的时候,五六个贵妇围着一个摇篮,其中一个正拿着拨浪鼓逗弄坐在里面的小孩。许是见到那么多花花绿绿的人,甚至还有一两个带着金银戒指的手捏他的脸,小宝宝忍不了多久就哇哇大哭了起来,不一会儿,就被奶妈抱了下去。
本就是亲戚,见赵太太牵了一个清秀的小姑娘进了来,不由得打趣道:“你这又是从哪里哄来的姑娘呀,这么俊。”
“俊吧?”赵太太笑了笑,道:“这是林姐姐家的小女儿,可是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呢。”
“你这人真真是疯魔了,”其中一个贵妇人笑道:“瞧着自己没个丫头,见了别人的,就眼热得紧。”
“我这辈子忙忙碌碌,就得了这三个混小子,是一日吵三日闹,还是女孩子文文静静的好,”赵太太有些得意,扶了扶鬓边的钗环,斜眼瞥了一眼贾敏,说道:“如今连孙子都有了,我是没指望了,就盼着媳妇们能生下个香香甜甜的孙女才好呢。”
屋子就这么大,赵太太今日本就是主人家,都围在这里,差不多都听见了,纷纷打趣赵太太得陇望蜀。
贾敏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还是有些气,只是面上不显,与身边的太太们说笑。
太太们的交谈,除了寻常的一些新闻旧事,还有就是儿女亲事了,林瑜的亲事刚刚退了,虽说人不在京城,但到底是个青年才俊,更何况父母亲族中做官的不在少数,说不定哪天就调回来了,所以林瑜还是个香饽饽,不少人都来向贾敏打听情况。
王夫人哪里愿意为了这点子事丢下面子去拜托贾敏,更何况她也有自己的打算,只道:“我瞧着宝丫头素日的规矩举止都是不差的,这么好的孩子,哪里就需要嬷嬷来教导了。”
“家里出了这么多事,也多亏了宝丫头时常宽解,我才好些,”薛姨妈有些哀愁,道:“只是她这么贴心,我总想给她最好的,姐姐也是有女儿的,应该理解妹妹的心思。”
听她这么说,王夫人一时想到了进宫多年的元春,也难过起来,道:“你的心思我自然是懂的,只是女孩儿还是在跟前的好,想我的元儿,入了宫才知道是什么滋味,这么多年,连面都不能一见,也不知道她在宫里怎么样了,吃得可好,穿得可好。”说着说着,竟然流起泪来。
看王夫人这个样子,薛姨妈联想到了宝钗进宫后的日子,仿佛感同身受似的,也跟着一块难受起来,全然忘记了自己要来干什么的。
王夫人继续添柴加火,说道:“我不去还有另一番缘故,宝丫头进宫的事还是再等几年吧。”
薛姨妈心里一惊,忙问道:“这是怎么说的?”
“当初哥哥就与我商量过了,蟠儿犯了事,究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让你们借着送宝丫头入宫待选的由头进京,只是不让你们太过狼狈而已,也当不得真。”王夫人叹了口气,说道:“若是真要入宫,蟠儿这事儿迟早得翻出来不说,宝丫头也要刷下来,倒不如等个几年,等这风声过去也不迟。”
薛姨妈一时有些不敢相信,忙问道:“怎么会这样?”
王夫人也不忍看见妹妹这样,开口劝道:“其实入宫也不是什么好事,在家是小姐,养尊处优,到了宫里,那就调了个个了,说得难听点,就是伺候人的下人,妹妹难道舍得?”
“都是蟠儿这个孽障,连累他妹妹,”薛姨妈伤心地哭了起来,道:“这让我怎么跟宝儿开口啊。”
“宝钗是个好孩子,定能理解家里的难处的。”王夫人只得安慰着,默默拨动手里的佛珠,念了句佛,又说道:“你看我的元儿,虽说是女官,但到底还是伺候贵人们的,说得难听点,跟下人没什么区别,稍有不慎,得罪了人去,受罚是小事,一时丢掉性命也未可知。”提起元春来,王夫人不免有些伤心,原以为女儿进宫还能搏一个好前程,谁承想这几年也没个动静,这一年大似一年的,再过几年,到了出宫的年纪,可就没多少合适的好亲事了呀,想到这里,王夫人就是满脸愁容。
薛姨妈还不死心,又去了娘家打听,其实王家也是这个意思,眼下的选秀,宝钗确实不适合了,就算是几年后的,宝钗的年纪也大了,与其到宫里继续熬日子,还不如嫁人的好。
果如王夫人所说,宝钗知道后并没有哭闹,反而过来安慰薛姨妈,薛姨妈见状,对宝钗更加愧疚,之前预备打点宫里的东西也叫人收了起来,免得宝钗见了伤心。
可白白放着又觉得可惜,索性就拿出来送给贾府诸人,以作收买,其中就包括几朵宫花。但是宝钗面上不说,心里还是难过的,晚上还是发了热,可把薛姨妈吓着了,连忙叫人拿了准备好的冷香丸来,虽然止了热,终究还是病了一场,连薛蟠也知道了,是自己的缘故,这阵子老实不少。
日子就这么过去,经过柳嬷嬷的教导,黛玉的变化十分大,也不爱使小性子了,说话大方得体,待人处物温文尔雅,自成章法,贾敏越看越满意,但是又怕黛玉被拘着了,对于其他事情方面难免纵容些。
春天来了,京城暖和起来,贾敏想着给黛玉做几件衣裳,虽说家里都有定例,春夏秋冬都有说法,但是这边就贾敏黛玉母女两个,又是不缺钱的,自然是怎么喜欢怎么来。
贾敏看着外头送来的各色绸缎,湖缎蜀锦,虽然光鲜亮丽,但是贾敏都不太满意,随便挑了几匹看得过去的,隔着帘子让管事的再去寻些雅致的来。
一时又有丫鬟捧着一个匣子走了过来,这是给黛玉新做成的衣裳,贾敏细细看过了,很是满意,说道:“这件就留着,配着那套流苏的首饰,等后两日去赵大人府上赴宴时再穿。”
庞三家的看了衣服一眼,浅粉色的衣衫,上面用银丝满绣的水仙花纹,领边镶嵌着一颗颗饱满的小珍珠,不难想象自家小姐传上来会有多好看,但是好看是好看,就是太过华贵了,于是庞三家的说道:“这衣服真好看,到底是太太眼光独到,咱们姑娘穿上,定是京城里的独一份。”
贾敏笑了笑,眼里颇为骄傲,道:“下面绣娘花了一个多月才做得的,上面的珍珠就花费了多少,自然是鲜亮的。”
“那赵太太见了,定要酸一阵。”庞三家的迟疑地说道:“只是老爷不在这边,京城里这么多双眼睛盯着,老爷身居要职,咱们是不是要低调一些。”
“我知道你的意思,”贾敏合上衣匣,坐在贵妃榻上,说道:“但是你又是不知道赵太太是个什么嘴脸,明儿定是另有一番说辞,我也不受这个气。再者说了,托她的福,当初在京城就没少借着孩子的事明里暗里奚落我,谁不知道我爱子如命,更何况女孩儿本就该娇养,我不过略疼玉儿一些,算得了什么?”
庞三家的听了,知道前因后果的她也就没在说些什么。
原来那赵大人本是林如海的同僚,当初两人一同中第,又一同做官,交情自然不一样,但是难免会被人拿来比较。
林如海出身清贵,赵大人虽然不差,但是比林如海还要差一些,外派做官时,林如海分到了江南富庶之地,赵大人却是从西南偏僻小镇做起,攀比来攀比去,男人们都没当回事,后院的太太奶奶们却当了真。
当初在京城时,赵太太嫉妒贾敏夫妻恩爱娘家得力,处处拿贾敏生不出孩子刁难,贾敏看不惯赵太太小家子气,不过孩子确实是贾敏的一个痛处,直到林瑜出生才好些。
此次回京述职,赵大人被留在京城做官,后日正是赵太太的孙子周岁,贾敏想都不用想,赵太太送来这帖子背后的意思,无非就是炫耀一番罢了,但是骄傲如贾敏,人前人后都不会露出半分颓废,越是如此,越是要打扮的光鲜亮丽的好。
隔日一早,母女两个便收拾好了,坐上轻车小轿,便往赵府去,林家本在内城,与赵府隔得有些远,也不知过了多久,才听见外面的婆子说到了。
赵府本是一座三进的小宅子,没有贾府林府那么多的大规矩,下了马车,早有等候在那里的婆子迎了上来,引着贾敏母女往内宅走去,到了正堂,就听见女眷们的说笑声。
“贾妹妹,可算把你盼来了。”迎面走来一中年妇女,十分热情的过来拉着贾敏的手,看了一眼黛玉,笑道:“哟,这就是你那小闺女吧?”
“是啊,今儿天气好,就把她带出来逛逛,”贾敏笑了笑,低头对黛玉说道:“这是你赵婶婶。”
“见过婶婶。”黛玉行了一个标准的福礼。
未等行完,就被赵太太拉至身边细细打量起来,转而对贾敏笑道:“你也太小气了,这么精致的小姑娘怎么不早点带出来见见。”又对黛玉说道:“来,到了婶婶家里,可千万别拘束。”
说着牵着黛玉的手,挽着贾敏的胳膊走了进去。
里屋正是热闹的时候,五六个贵妇围着一个摇篮,其中一个正拿着拨浪鼓逗弄坐在里面的小孩。许是见到那么多花花绿绿的人,甚至还有一两个带着金银戒指的手捏他的脸,小宝宝忍不了多久就哇哇大哭了起来,不一会儿,就被奶妈抱了下去。
本就是亲戚,见赵太太牵了一个清秀的小姑娘进了来,不由得打趣道:“你这又是从哪里哄来的姑娘呀,这么俊。”
“俊吧?”赵太太笑了笑,道:“这是林姐姐家的小女儿,可是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呢。”
“你这人真真是疯魔了,”其中一个贵妇人笑道:“瞧着自己没个丫头,见了别人的,就眼热得紧。”
“我这辈子忙忙碌碌,就得了这三个混小子,是一日吵三日闹,还是女孩子文文静静的好,”赵太太有些得意,扶了扶鬓边的钗环,斜眼瞥了一眼贾敏,说道:“如今连孙子都有了,我是没指望了,就盼着媳妇们能生下个香香甜甜的孙女才好呢。”
屋子就这么大,赵太太今日本就是主人家,都围在这里,差不多都听见了,纷纷打趣赵太太得陇望蜀。
贾敏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还是有些气,只是面上不显,与身边的太太们说笑。
太太们的交谈,除了寻常的一些新闻旧事,还有就是儿女亲事了,林瑜的亲事刚刚退了,虽说人不在京城,但到底是个青年才俊,更何况父母亲族中做官的不在少数,说不定哪天就调回来了,所以林瑜还是个香饽饽,不少人都来向贾敏打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