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所有人都知道,大魏的皇后现有两位。活着的皇后是冯氏,太师冯熙第三女。还有一位已死的皇后林氏,是当今太子的生母。
七月,皇帝下诏立皇长子拓跋恂为太子,追封林贵人为贞皇后。同日,下令给原本养在皇后膝下的太子多择了一位养母,冯左昭仪。
太子在册封礼后至月影殿拜见左昭仪,行礼敷衍,态度怠慢。
明明多一位养母对他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无论双方最后谁输谁赢他的太子之位都不会因之动摇,但他却选择明确地站在势弱的皇后的一边。
可以说他蠢,也可以说他是有情有义。
看着他,月华不免想起当年的林广兰。明明那么聪明,却又那么愚蠢。为了一个男人,不但搭上性命,还至死都要保全他……
“平身,坐吧。”月华微笑道:“你待我失礼,确实能有一时痛快。但你不怕我借你的失礼向陛下告状,说皇后教导无方么?”
那孩子今年只有十一岁,并不早慧,只有一腔初生牛犊的勇气,骤然被月华点出破绽,一时急得不知如何应对,胖乎乎肉嘟嘟的脸涨得通红。
月华笑道:“我不会这么做的,你放心。”又仔细将他打量一遍,慨叹道:“我与你生母曾有同殿而居之谊。当年她怀着你时,我曾对日月神明起誓,若我能活下来,我必护佑你,如同护佑我自己的孩子。所以你放心,无论我与皇后如何相争,都不会伤害你。你只要继续尽你身为太子的职责就好了。”
太子听罢,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她:“你与贞皇后是好友么?”
月华笑道:“算不得好友,却又有着过命的交情。”
这话太过复杂晦涩,太子不甚明白,追问道:“什么‘过命的交情’?”
月华微笑道:“你现在还小,暂时还不能告诉你呢。”
太子自知今日待昭仪很不恭敬,因此不好刨根问底,便改而问她:“那,贞皇后是个什么样的人?”看来太后、皇帝、皇后都不曾对他提起林氏。
因为涉及太子身世,月华也不能将话说得太深,只答道:“样子很清秀,一看就知道是个聪明而有决断的人。”
她答得太过简略,太子面上露出淡淡的黯然失望。月华便又补充道:“你的眉眼有一点像她,但她面庞比你要瘦削一些。不过她怀你到月份很大时,整个人胖了一圈儿,那时眉眼便与现在的你很像了。”说到这里,见太子神思飘远,眸中尽是向往追慕之情,月华便道:“记得听人说,当年魏明帝怀念生母文昭甄皇后,曾命画师照着他的模样为母后追绘容像。今日你若有心,不如传宫中画师来,命他仿着你的面容为贞皇后绘一幅像,我在旁言语指点着。过几日贞皇后的神位入祖庙,本就需要一幅画像,我们如今绘出来,正好用得着。相信陛下也不会反对,只会感念你的孝心。”
太子稍稍犹豫后便答应了。
绘制画像用时颇久,因此太子便在月影殿从上午待到了黄昏。午间皇帝来过一次,知道太子留在此处是为生母追绘容像,没说什么,点了点头。他午间小寐时要月华陪他,月华轻声笑道:“太子还在呢。难道让我将他晾着么。”
皇帝笑道:“他在那里坐着不动让画师照着绘像,哪里一定要你陪了?”
月华欲将手从他掌中抽出来,笑道:“今日是他第一次来拜见我,我总要尽主客之道不是?”
他手上使力握着她纤纤玉手不放。月华红脸道:“你若非要黏人,咱们都到外间去,一同守着那孩子罢。”
皇帝这才笑着勉强起身:“好。”
眼前是太子自从有记忆以来没有经历过的场景:父皇支肘半卧在榻上看着他,而一位身份是他母亲的人亲昵地坐在父皇榻边,也注视着他。
在这个场景里,有父亲,有母亲,有他,仿佛一幅美妙的天伦之乐的画卷。
养在太后和皇后膝下十一年,他第一次置身于这样的场景中,心底泛起一阵异样的感觉。
这绝非因为太后和皇后待他不好,而只是因为从前父皇从未表现得像今天这样。父皇一向对他只有教导,而对皇后只有敬重,不像今天,对左昭仪满是爱怜依恋,而待他也有了一抹难得的慈爱温情。
他不知道皇帝看着他时,脑海想象着的是和左昭仪那个未能降临于世的孩子。
因月华流产时孩子尚未成形,因此那孩子不能追谥,更无陵寝,甚至在史书上都不会被提及。
拓跋宏每每忆及那孩子时,再怎么想要哀悼,亦无处寄托哀思。
只有此时此刻,他守着月华,注视着太子时,心里暗暗地想,若他们的孩子活下来,正与太子年纪相仿。无论是公主还是皇子,一定会是个漂亮孩子,一定会是个聪颖可爱的孩子。
林氏之子,虽然远远不及期待,但此刻暂时用以代替他和月华的孩子,似乎也成全了他过去与月华生儿育女共享天伦的梦想。
皇帝近来忙于迁都的筹备,本就疲倦已极,因在月华身旁,心境安宁,便不知不觉间迷迷糊糊睡去。
皇帝自从前番生病,因床笫间贪欢的缘故,病势缠绵,总不能除根,近几日虽然有痊愈之相,但到底还虚。月华见他睡了,便去为他盖上一条薄薄的丝被,以免着凉。
这时她看见皇帝眼角有一滴半干的泪花。
大概此情此景,他也在思念他们的那个孩子。
尽管今日留太子在此绘像,本就是她事先的谋划,但看到这滴泪时,月华心中还是猛然一阵悸动。
她再怎样斩断情丝,她和他之间的情感,终究还是有一处又一处斩不断的联系。他和她像两条长长的丝带,系在一起,缠绕在一起,打了无数个结,有的结已经散了,有的结却怎么都解不开。
月华沉浸在纷繁的思绪中,等到回过神来,惊觉自己的手里拎着丝被,意识到自己在他看不见时也不自觉地照顾他,心底油然而生出一股苍凉茫然。
她莫非做戏做着做着,真如高澈所说,又对他动了心。
月华静静看着画师照着太子的模样画像。拓跋宏不知梦见了什么,睡梦中伸手往旁边摸去,没有触碰到人,吓得猛然惊醒,叫声“琉璃”,睁开眼睛坐起身来。双眼慌乱地四处去望,见琉璃就坐在他榻边,这才整个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探身将她抱住。
他出了一身的冷汗。
“我在这里。”琉璃抬手轻柔地抚摸他脑后。
他紧紧抱着她,犹因适才的恐惧而有些气喘:“在这里就好……你在这里就好。”
他惊魂未定,许久不能平复。月华轻轻挣一挣,说道:“太子在呢。”
皇帝这才松开她,看了太子一眼。
太子连忙将目光收回。
皇帝轻轻咳了一声以掩饰尴尬,低头见身上搭着丝被,知道是月华为他盖上的,微微一笑。
“今日或许忙些,近晚膳时再回来。”这次她回宫后,每次他离开她身边时,总要告诉她他几时回来。
她知道那是他的心结。
她知道那是从前的事令他怕了的缘故。
他在确认每次他与她短暂地分开都一定会很快地重逢。
他是真的害怕失去她。
他也在以己度人地试图安抚她的害怕,向她确认他会回到她身边。
明明她现在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还害怕失去他。
皇帝翻身起床,又去前朝料理政务。
从来到走,都不曾踱去画像前看看画师绘得如何了。
月华见太子目光中有失落,便道:“你母亲只承宠过一次,之后直到察觉有孕都没有再侍奉过陛下。待到将身孕告知陛下后,她便与我一同被太后禁足月影殿,陛下没有见她的机会。后来太后要按祖制赐死她,陛下曾经苦苦求情,为她争得多些时日陪伴你,但到最后还是不得不依从太后的懿旨。陛下与你母亲总共没有见过几面,情分自然有限,你不要怨他。”
“儿臣不敢。”经过大半日的相处,太子得到昭仪种种温柔抚慰,态度自然软化,不再如最初来朝见时那般剑拔弩张,亦少了几分与皇后同仇敌忾的心气。
他甚至有些明白父皇为何如此流连于月影殿。
但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又不免对抚养他的皇后感到深深的愧疚。
画像绘制完毕。
月华踱到画像前。
她看向太子,太子在紧张地屏息看着她。
月华柔声微笑道:“来看吧。画得很像。”
太子既期待又含怯地走到她身边,看向画卷,认出画卷中的美人那与他有几分相像的眉眼。
这就是给了他生命的母亲。
十一岁的孩子放声大哭,哭泣时既不忍将目光从画像上挪开,又不忘小心避开画卷,生怕眼泪沾湿了母亲的绘像。
“广兰,好久不见。”月华极轻极轻地说道。随后她在心里默默加了一句:“我知道你当年的处境也艰难,可是你实在不该明明事先知道丽华在药里下了毒,却与她串通一气,不告诉我。”
在皇舅寺的那段岁月,月华反复回忆过往,惊觉那日林广兰的异常:偏偏就在那天,她一反常态地嫌那汤药太热而推迟饮用。
她明明可以向她暗示汤药的问题。但她没有。
“当年我感念你代我赴死的恩德,曾对日月神明起誓,若我能活下来,必护佑你的孩子,如同护佑我自己的孩子。既然我的孩子因你的私心而死,若你的孩子也因我的私心而死,你大抵也没有资格怨我,神明也不会厌我。”
七月,皇帝下诏立皇长子拓跋恂为太子,追封林贵人为贞皇后。同日,下令给原本养在皇后膝下的太子多择了一位养母,冯左昭仪。
太子在册封礼后至月影殿拜见左昭仪,行礼敷衍,态度怠慢。
明明多一位养母对他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无论双方最后谁输谁赢他的太子之位都不会因之动摇,但他却选择明确地站在势弱的皇后的一边。
可以说他蠢,也可以说他是有情有义。
看着他,月华不免想起当年的林广兰。明明那么聪明,却又那么愚蠢。为了一个男人,不但搭上性命,还至死都要保全他……
“平身,坐吧。”月华微笑道:“你待我失礼,确实能有一时痛快。但你不怕我借你的失礼向陛下告状,说皇后教导无方么?”
那孩子今年只有十一岁,并不早慧,只有一腔初生牛犊的勇气,骤然被月华点出破绽,一时急得不知如何应对,胖乎乎肉嘟嘟的脸涨得通红。
月华笑道:“我不会这么做的,你放心。”又仔细将他打量一遍,慨叹道:“我与你生母曾有同殿而居之谊。当年她怀着你时,我曾对日月神明起誓,若我能活下来,我必护佑你,如同护佑我自己的孩子。所以你放心,无论我与皇后如何相争,都不会伤害你。你只要继续尽你身为太子的职责就好了。”
太子听罢,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她:“你与贞皇后是好友么?”
月华笑道:“算不得好友,却又有着过命的交情。”
这话太过复杂晦涩,太子不甚明白,追问道:“什么‘过命的交情’?”
月华微笑道:“你现在还小,暂时还不能告诉你呢。”
太子自知今日待昭仪很不恭敬,因此不好刨根问底,便改而问她:“那,贞皇后是个什么样的人?”看来太后、皇帝、皇后都不曾对他提起林氏。
因为涉及太子身世,月华也不能将话说得太深,只答道:“样子很清秀,一看就知道是个聪明而有决断的人。”
她答得太过简略,太子面上露出淡淡的黯然失望。月华便又补充道:“你的眉眼有一点像她,但她面庞比你要瘦削一些。不过她怀你到月份很大时,整个人胖了一圈儿,那时眉眼便与现在的你很像了。”说到这里,见太子神思飘远,眸中尽是向往追慕之情,月华便道:“记得听人说,当年魏明帝怀念生母文昭甄皇后,曾命画师照着他的模样为母后追绘容像。今日你若有心,不如传宫中画师来,命他仿着你的面容为贞皇后绘一幅像,我在旁言语指点着。过几日贞皇后的神位入祖庙,本就需要一幅画像,我们如今绘出来,正好用得着。相信陛下也不会反对,只会感念你的孝心。”
太子稍稍犹豫后便答应了。
绘制画像用时颇久,因此太子便在月影殿从上午待到了黄昏。午间皇帝来过一次,知道太子留在此处是为生母追绘容像,没说什么,点了点头。他午间小寐时要月华陪他,月华轻声笑道:“太子还在呢。难道让我将他晾着么。”
皇帝笑道:“他在那里坐着不动让画师照着绘像,哪里一定要你陪了?”
月华欲将手从他掌中抽出来,笑道:“今日是他第一次来拜见我,我总要尽主客之道不是?”
他手上使力握着她纤纤玉手不放。月华红脸道:“你若非要黏人,咱们都到外间去,一同守着那孩子罢。”
皇帝这才笑着勉强起身:“好。”
眼前是太子自从有记忆以来没有经历过的场景:父皇支肘半卧在榻上看着他,而一位身份是他母亲的人亲昵地坐在父皇榻边,也注视着他。
在这个场景里,有父亲,有母亲,有他,仿佛一幅美妙的天伦之乐的画卷。
养在太后和皇后膝下十一年,他第一次置身于这样的场景中,心底泛起一阵异样的感觉。
这绝非因为太后和皇后待他不好,而只是因为从前父皇从未表现得像今天这样。父皇一向对他只有教导,而对皇后只有敬重,不像今天,对左昭仪满是爱怜依恋,而待他也有了一抹难得的慈爱温情。
他不知道皇帝看着他时,脑海想象着的是和左昭仪那个未能降临于世的孩子。
因月华流产时孩子尚未成形,因此那孩子不能追谥,更无陵寝,甚至在史书上都不会被提及。
拓跋宏每每忆及那孩子时,再怎么想要哀悼,亦无处寄托哀思。
只有此时此刻,他守着月华,注视着太子时,心里暗暗地想,若他们的孩子活下来,正与太子年纪相仿。无论是公主还是皇子,一定会是个漂亮孩子,一定会是个聪颖可爱的孩子。
林氏之子,虽然远远不及期待,但此刻暂时用以代替他和月华的孩子,似乎也成全了他过去与月华生儿育女共享天伦的梦想。
皇帝近来忙于迁都的筹备,本就疲倦已极,因在月华身旁,心境安宁,便不知不觉间迷迷糊糊睡去。
皇帝自从前番生病,因床笫间贪欢的缘故,病势缠绵,总不能除根,近几日虽然有痊愈之相,但到底还虚。月华见他睡了,便去为他盖上一条薄薄的丝被,以免着凉。
这时她看见皇帝眼角有一滴半干的泪花。
大概此情此景,他也在思念他们的那个孩子。
尽管今日留太子在此绘像,本就是她事先的谋划,但看到这滴泪时,月华心中还是猛然一阵悸动。
她再怎样斩断情丝,她和他之间的情感,终究还是有一处又一处斩不断的联系。他和她像两条长长的丝带,系在一起,缠绕在一起,打了无数个结,有的结已经散了,有的结却怎么都解不开。
月华沉浸在纷繁的思绪中,等到回过神来,惊觉自己的手里拎着丝被,意识到自己在他看不见时也不自觉地照顾他,心底油然而生出一股苍凉茫然。
她莫非做戏做着做着,真如高澈所说,又对他动了心。
月华静静看着画师照着太子的模样画像。拓跋宏不知梦见了什么,睡梦中伸手往旁边摸去,没有触碰到人,吓得猛然惊醒,叫声“琉璃”,睁开眼睛坐起身来。双眼慌乱地四处去望,见琉璃就坐在他榻边,这才整个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探身将她抱住。
他出了一身的冷汗。
“我在这里。”琉璃抬手轻柔地抚摸他脑后。
他紧紧抱着她,犹因适才的恐惧而有些气喘:“在这里就好……你在这里就好。”
他惊魂未定,许久不能平复。月华轻轻挣一挣,说道:“太子在呢。”
皇帝这才松开她,看了太子一眼。
太子连忙将目光收回。
皇帝轻轻咳了一声以掩饰尴尬,低头见身上搭着丝被,知道是月华为他盖上的,微微一笑。
“今日或许忙些,近晚膳时再回来。”这次她回宫后,每次他离开她身边时,总要告诉她他几时回来。
她知道那是他的心结。
她知道那是从前的事令他怕了的缘故。
他在确认每次他与她短暂地分开都一定会很快地重逢。
他是真的害怕失去她。
他也在以己度人地试图安抚她的害怕,向她确认他会回到她身边。
明明她现在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还害怕失去他。
皇帝翻身起床,又去前朝料理政务。
从来到走,都不曾踱去画像前看看画师绘得如何了。
月华见太子目光中有失落,便道:“你母亲只承宠过一次,之后直到察觉有孕都没有再侍奉过陛下。待到将身孕告知陛下后,她便与我一同被太后禁足月影殿,陛下没有见她的机会。后来太后要按祖制赐死她,陛下曾经苦苦求情,为她争得多些时日陪伴你,但到最后还是不得不依从太后的懿旨。陛下与你母亲总共没有见过几面,情分自然有限,你不要怨他。”
“儿臣不敢。”经过大半日的相处,太子得到昭仪种种温柔抚慰,态度自然软化,不再如最初来朝见时那般剑拔弩张,亦少了几分与皇后同仇敌忾的心气。
他甚至有些明白父皇为何如此流连于月影殿。
但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又不免对抚养他的皇后感到深深的愧疚。
画像绘制完毕。
月华踱到画像前。
她看向太子,太子在紧张地屏息看着她。
月华柔声微笑道:“来看吧。画得很像。”
太子既期待又含怯地走到她身边,看向画卷,认出画卷中的美人那与他有几分相像的眉眼。
这就是给了他生命的母亲。
十一岁的孩子放声大哭,哭泣时既不忍将目光从画像上挪开,又不忘小心避开画卷,生怕眼泪沾湿了母亲的绘像。
“广兰,好久不见。”月华极轻极轻地说道。随后她在心里默默加了一句:“我知道你当年的处境也艰难,可是你实在不该明明事先知道丽华在药里下了毒,却与她串通一气,不告诉我。”
在皇舅寺的那段岁月,月华反复回忆过往,惊觉那日林广兰的异常:偏偏就在那天,她一反常态地嫌那汤药太热而推迟饮用。
她明明可以向她暗示汤药的问题。但她没有。
“当年我感念你代我赴死的恩德,曾对日月神明起誓,若我能活下来,必护佑你的孩子,如同护佑我自己的孩子。既然我的孩子因你的私心而死,若你的孩子也因我的私心而死,你大抵也没有资格怨我,神明也不会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