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宝钞问题
“什么?”朱棣人惊了,他曾经和大臣商量了不下数十回,用了各种办法。
什么赋税折钞,允许老百姓缴纳赋税时,用宝钞折还,比如三十贯的宝钞抵一石大米,二十五贯的宝钞,抵一石麦或者大豆,四十贯抵一斤生丝。
还有以钞中盐,就是军民得用宝钞来换取食盐,等等一系列的保障,但是却一直止不住宝钞的下滑,虽然现在下滑得不离谱,可却没见到好转的机会,让朱棣有时候也是无比头疼。
而这子上来就有办法,让他不得不怀疑,他在吹牛逼。
“那你,有何办法”
“我了,你可别打我,也别骂我”姬阳道,然后看了看徐妙云。
徐妙云笑着点头,“放心,皇奶奶保护你”
朱棣虽然没啥,但是却点零头,让他。
姬阳先是整理了一下思路,便开始给朱棣讲解起来“首先,皇爷爷得想办法,挽回朝廷的信誉”
朱棣:???
“我朝廷,没信誉”
朱棣很疑惑,你我这个人没信誉我认,但是你朝廷没信誉我不认“怎么没信誉,我大明朝廷,明镜高悬,怎么就没信誉了”
“皇爷爷,我问你,平民拿黄金和白银能在官府兑换大明宝钞,那么能拿大明宝钞向官府反兑换黄金和白银吗?”
“哼,大明宝钞也是钱,兑换黄金白银作甚,而且大明宝钞轻便,金银铜钱沉重,买东西都不方便”
“皇爷爷,既然是这个理,那我问问,你官府都不拿黄金白银兑换宝钞,你还希望百姓相信这宝钞能用?从古至今一直都是黄金白银是硬通货”
“皇爷爷用了一张纸换取了百姓手中的黄金白银,百姓却又不能反过来用手中的纸换取黄金白银,而且宝钞的购买力是一不如一,皇爷爷你要是老百姓你想一下,你昨用一两银子或者铜钱能买一石大米,然而换成了相对应的宝钞,今用宝钞却只能买半石米,你愿意吗”
“我~额”朱棣一时间有点语塞,这么一想,好像是啥,他也不愿意。
真是他错了,哼?他是皇帝,知错但是不能认错。
随即他道“这也是朝廷,没那么多黄金白银兑换的无奈之举啊”
确实也是现在朝廷金属货币不足,每年白银黄金产量也不高,不然朱元璋也不会急忙发行纸币,来缓解大明经济。
“皇爷爷,问题就在这里”
朱棣才道,姬阳立马接了过来,“首先皇爷爷以及太爷爷发行宝钞的时候,没有相对应的准备金,就直接发行,所以导致的结局,只有走向灭亡”
“什么准备金?”
“就是皇爷爷你们发行的宝钞,必须和国家所拥有的金银铜钱相等,挂钩,唯有这样货币才不会贬值,这个被称为金本位制度或银本位制度,当然这本应该是纸质货币发行演变的下一步,用来过渡的一步”
“毕竟这样朝廷也无法从中得利,而且成本极高,同时朝廷发放纸币肯定会超出金属货币的储备,有限的金银是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货币需求,这是必然的”
“而如果纸币大量超出金银货币的储备,没有加以制止,就像现在一样大明宝钞一路贬值,最终完蛋”
“可现在朝廷也没有那多金银,作为你得准备金,已经来不及了”朱棣这点听姬阳一顿时也明白了。
问题就在这里,大明没有那多黄金白银甚至用来铸钱的铜都不够,拿什么来作为准备金,这些年朝廷一直在让平民权贵大家族用手中黄金白银换纸币,可开始还好,现在是越来越没有人换了。
如果百姓要兑换金银,朝廷是完全拿不出来那么多金银。
而姬阳立马给朱棣解释道,“所以就得慢慢转变为,信用货币制度”
“信用货币制度?”朱棣听见了新词,立马竖起耳朵听着。
“嗯,因为金银的储量满足不了纸币需求,而信用货币则是以国家的信用为基础为担保来发行的纸币”() ()
“而太爷爷是直接跳到了信用货币制度,而在信用货币制度中也得有着准备金,用来平衡整个市场,应对随时发生的各种风险,通货膨胀和通货收缩”
“同时,信用货币制度中,最关键的是信用二字”
当然这也是朱元璋没有办法才这么做的,因为明朝建立之初,经历了长期的战争,导致十室九空。
很多地方重新出现以物换物的现象,甚至用元朝钱币在购买东西,再加上金银铜的产量储存跟不上,无意跳到信用货币制度。
然而朱元璋开始发行的大明宝钞确实不错,毕竟当时明王朝才成立,信用自然还有,可朱元璋尝到甜头后,在上不懂经济,疯狂印刷问题就大了。
“信用货币制度?难道是要朝廷维护钱的信用,让钱可以使用,不降值吗?”徐妙云听着,立马延伸想到了这点。
姬阳点头,他皇奶奶果然是女诸生,聪明啊“没错,这个信用得需要朝廷来维护,让钱可以使用,同时还得保证钱的价值”
“至于怎么保证,首先钱得可以买东西,保证流通性,只要钱能换取东西,百姓就认可”
“再就是,必须得保证钱得价值”
这让朱棣皱眉“第一点好办,可第二点,有些难办了”
“要想保证钱的价值,最基本得是,不能过度得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难道是货物价格上涨,钱得价值下降吗?”徐妙云适当问道。
“没错,就像皇爷爷和太爷爷,没钱了就印,没钱了就印,奖励大臣,封赏得时候宝钞大把大把得给”
“对于皇爷爷来就损失了纸,没了在印就是了,但是对于下面人来,这就是钱,一但大量流出,通货就会膨胀”
而当初朱元璋也鸡贼,外国朝贡使团的回赠礼品中,朱元璋不想给太多金银,感觉那样就亏了,于是就直接给大明宝钞。
导致那些拿着向大明朝廷进贡为幌子,就想从中国获得瓷器金银十倍好处的外国使团,傻眼了。
你把我进贡的东西收了,却给我一堆纸?可他们千里迢迢来到大明,这朝上国这钱丢了可惜,拿回去又不能用,简直就是鸡肋。
朱棣本想反驳,但是他却找不到从何处反驳,没办法只能继续听姬阳道。
姬阳继续道“还有导致通货膨胀的问题有很多,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有太爷爷和皇爷爷你们一边大力发行新的大明宝钞,却不回收民间旧的大明宝钞,就会导致民间大明宝钞越积越多,最后就是大明宝钞越来越不值钱,然后崩溃,最后整个经济破裂”
“而且纸币必须得有周期的替换制度,如果只有一版纸币,长期下去,一定会有人研究出假钞,一旦假钞大量出现,朝廷还发现不了,那也就只能等着经济崩盘吧”
这么一朱棣瞬间感觉通透了,就连徐妙云也从中完全听懂了,这家伙是有点眼光的,竟然能把整个宝钞前景看得这般透彻。
“那这具体该如何执斜朱棣问道,显然他也能清楚,只要把姬阳得这一套做好了,整个大明宝钞贬值速度就会停止,甚至可能发生回升现象。
“嗯”姬阳想了想,这必定需要从上到下的彻底改革,而对于现在大明宝钞的情况,自然没法一下改革。
而且要走纸币这一条路,就不能少了银行这个机构,至于银行的前生钱庄这个时代也还没有出现,要到明朝中期才慢慢出现钱庄这个概念。
“而且大明宝钞是从洪武八年开始发行,到现在已经有三十一年三十二年左右了,所以大明宝钞必须要进行改版,同时借这机会,重新发行大明宝钞,不然假币可能就越来越多了”
到假币朱棣也知道这个问题确实严重,他对假币的打击可不,但是每年总有那么一些人,冒着杀头风险制作。
打都打不完,你问他为什么要制作假钞。
他竟然反驳你,“真钞做不出来的嘛,只能做假得了”
什么赋税折钞,允许老百姓缴纳赋税时,用宝钞折还,比如三十贯的宝钞抵一石大米,二十五贯的宝钞,抵一石麦或者大豆,四十贯抵一斤生丝。
还有以钞中盐,就是军民得用宝钞来换取食盐,等等一系列的保障,但是却一直止不住宝钞的下滑,虽然现在下滑得不离谱,可却没见到好转的机会,让朱棣有时候也是无比头疼。
而这子上来就有办法,让他不得不怀疑,他在吹牛逼。
“那你,有何办法”
“我了,你可别打我,也别骂我”姬阳道,然后看了看徐妙云。
徐妙云笑着点头,“放心,皇奶奶保护你”
朱棣虽然没啥,但是却点零头,让他。
姬阳先是整理了一下思路,便开始给朱棣讲解起来“首先,皇爷爷得想办法,挽回朝廷的信誉”
朱棣:???
“我朝廷,没信誉”
朱棣很疑惑,你我这个人没信誉我认,但是你朝廷没信誉我不认“怎么没信誉,我大明朝廷,明镜高悬,怎么就没信誉了”
“皇爷爷,我问你,平民拿黄金和白银能在官府兑换大明宝钞,那么能拿大明宝钞向官府反兑换黄金和白银吗?”
“哼,大明宝钞也是钱,兑换黄金白银作甚,而且大明宝钞轻便,金银铜钱沉重,买东西都不方便”
“皇爷爷,既然是这个理,那我问问,你官府都不拿黄金白银兑换宝钞,你还希望百姓相信这宝钞能用?从古至今一直都是黄金白银是硬通货”
“皇爷爷用了一张纸换取了百姓手中的黄金白银,百姓却又不能反过来用手中的纸换取黄金白银,而且宝钞的购买力是一不如一,皇爷爷你要是老百姓你想一下,你昨用一两银子或者铜钱能买一石大米,然而换成了相对应的宝钞,今用宝钞却只能买半石米,你愿意吗”
“我~额”朱棣一时间有点语塞,这么一想,好像是啥,他也不愿意。
真是他错了,哼?他是皇帝,知错但是不能认错。
随即他道“这也是朝廷,没那么多黄金白银兑换的无奈之举啊”
确实也是现在朝廷金属货币不足,每年白银黄金产量也不高,不然朱元璋也不会急忙发行纸币,来缓解大明经济。
“皇爷爷,问题就在这里”
朱棣才道,姬阳立马接了过来,“首先皇爷爷以及太爷爷发行宝钞的时候,没有相对应的准备金,就直接发行,所以导致的结局,只有走向灭亡”
“什么准备金?”
“就是皇爷爷你们发行的宝钞,必须和国家所拥有的金银铜钱相等,挂钩,唯有这样货币才不会贬值,这个被称为金本位制度或银本位制度,当然这本应该是纸质货币发行演变的下一步,用来过渡的一步”
“毕竟这样朝廷也无法从中得利,而且成本极高,同时朝廷发放纸币肯定会超出金属货币的储备,有限的金银是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货币需求,这是必然的”
“而如果纸币大量超出金银货币的储备,没有加以制止,就像现在一样大明宝钞一路贬值,最终完蛋”
“可现在朝廷也没有那多金银,作为你得准备金,已经来不及了”朱棣这点听姬阳一顿时也明白了。
问题就在这里,大明没有那多黄金白银甚至用来铸钱的铜都不够,拿什么来作为准备金,这些年朝廷一直在让平民权贵大家族用手中黄金白银换纸币,可开始还好,现在是越来越没有人换了。
如果百姓要兑换金银,朝廷是完全拿不出来那么多金银。
而姬阳立马给朱棣解释道,“所以就得慢慢转变为,信用货币制度”
“信用货币制度?”朱棣听见了新词,立马竖起耳朵听着。
“嗯,因为金银的储量满足不了纸币需求,而信用货币则是以国家的信用为基础为担保来发行的纸币”() ()
“而太爷爷是直接跳到了信用货币制度,而在信用货币制度中也得有着准备金,用来平衡整个市场,应对随时发生的各种风险,通货膨胀和通货收缩”
“同时,信用货币制度中,最关键的是信用二字”
当然这也是朱元璋没有办法才这么做的,因为明朝建立之初,经历了长期的战争,导致十室九空。
很多地方重新出现以物换物的现象,甚至用元朝钱币在购买东西,再加上金银铜的产量储存跟不上,无意跳到信用货币制度。
然而朱元璋开始发行的大明宝钞确实不错,毕竟当时明王朝才成立,信用自然还有,可朱元璋尝到甜头后,在上不懂经济,疯狂印刷问题就大了。
“信用货币制度?难道是要朝廷维护钱的信用,让钱可以使用,不降值吗?”徐妙云听着,立马延伸想到了这点。
姬阳点头,他皇奶奶果然是女诸生,聪明啊“没错,这个信用得需要朝廷来维护,让钱可以使用,同时还得保证钱的价值”
“至于怎么保证,首先钱得可以买东西,保证流通性,只要钱能换取东西,百姓就认可”
“再就是,必须得保证钱得价值”
这让朱棣皱眉“第一点好办,可第二点,有些难办了”
“要想保证钱的价值,最基本得是,不能过度得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难道是货物价格上涨,钱得价值下降吗?”徐妙云适当问道。
“没错,就像皇爷爷和太爷爷,没钱了就印,没钱了就印,奖励大臣,封赏得时候宝钞大把大把得给”
“对于皇爷爷来就损失了纸,没了在印就是了,但是对于下面人来,这就是钱,一但大量流出,通货就会膨胀”
而当初朱元璋也鸡贼,外国朝贡使团的回赠礼品中,朱元璋不想给太多金银,感觉那样就亏了,于是就直接给大明宝钞。
导致那些拿着向大明朝廷进贡为幌子,就想从中国获得瓷器金银十倍好处的外国使团,傻眼了。
你把我进贡的东西收了,却给我一堆纸?可他们千里迢迢来到大明,这朝上国这钱丢了可惜,拿回去又不能用,简直就是鸡肋。
朱棣本想反驳,但是他却找不到从何处反驳,没办法只能继续听姬阳道。
姬阳继续道“还有导致通货膨胀的问题有很多,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有太爷爷和皇爷爷你们一边大力发行新的大明宝钞,却不回收民间旧的大明宝钞,就会导致民间大明宝钞越积越多,最后就是大明宝钞越来越不值钱,然后崩溃,最后整个经济破裂”
“而且纸币必须得有周期的替换制度,如果只有一版纸币,长期下去,一定会有人研究出假钞,一旦假钞大量出现,朝廷还发现不了,那也就只能等着经济崩盘吧”
这么一朱棣瞬间感觉通透了,就连徐妙云也从中完全听懂了,这家伙是有点眼光的,竟然能把整个宝钞前景看得这般透彻。
“那这具体该如何执斜朱棣问道,显然他也能清楚,只要把姬阳得这一套做好了,整个大明宝钞贬值速度就会停止,甚至可能发生回升现象。
“嗯”姬阳想了想,这必定需要从上到下的彻底改革,而对于现在大明宝钞的情况,自然没法一下改革。
而且要走纸币这一条路,就不能少了银行这个机构,至于银行的前生钱庄这个时代也还没有出现,要到明朝中期才慢慢出现钱庄这个概念。
“而且大明宝钞是从洪武八年开始发行,到现在已经有三十一年三十二年左右了,所以大明宝钞必须要进行改版,同时借这机会,重新发行大明宝钞,不然假币可能就越来越多了”
到假币朱棣也知道这个问题确实严重,他对假币的打击可不,但是每年总有那么一些人,冒着杀头风险制作。
打都打不完,你问他为什么要制作假钞。
他竟然反驳你,“真钞做不出来的嘛,只能做假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