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都备齐了吧?”
“后日皇家冬狩,郡主就算不和往年一样跟随天家仪仗队,最迟也得明日午后就出发……”
可郡主最近老出状况。
白露忧心忡忡:“带个医药箱吧,要不请程医师随行,有备无患。”
辰欢合上一口箱子,还没来得及接话,廊下响起一阵脚步声来。芳华院的管事嬷嬷踏入殿内,随行一道的还有一位步伐懒散的少年。
丫鬟们眼睛一亮,齐刷刷道:“世子爷!”
入眼的少年人身形高挑,披一袭银狐大氅,五官秾丽深邃,一双桃花眼与黛窈足有八分相似,看人时眉眼带笑,蕴着几分天然的风情,漂亮得近乎雌雄莫辨。
辰欢脸蛋儿一红。
跟白露一起见礼:“问世子爷安好。”
“安着呢。”随手拉开把圈椅,姜烨吊儿郎当地坐下来,指节一转,展开一柄无论春夏秋冬都会随身携带的金丝折扇来。
“姜黛窈呢,今日又跑哪里折腾去了,叫她出来给小爷汇报汇报。窗边那位漂亮姐姐,就是你,去给本世子倒杯茶来,八分烫的。”
“奴婢这就去!”
被点名的辰欢快乐得像只小老鼠,登时就去忙着置炉煮水。
内间却忽然传来“啪”的一声。
不知什么东西被打翻在地,发出极为清脆的碎裂之声,似还伴随着两声骂骂咧咧?
不确定。
众人纷纷放下手头事情,姜烨也第一时间抢了进去。
待入内殿,越过一道丝绒刺金纹孔鸟屏风。众人只见她们的安阳郡主披头散发,此刻正光着脚丫子将手背在身后,表情活像个美而愤怒的午夜怨鬼。
“什么事情想不开,搁这发脾气呢,说出来让小爷高兴高兴?”上上下下打量自己的双生姐姐,姜烨在狐毛软垫前止步。
冯嬷嬷则直接冲了过去。
“这是又被花樽碎片扎到手了?!”
将黛窈背在身后的那只手扒拉出来,冯嬷嬷登时火急火燎地命人去请医师,“我的小祖宗哟,最近是造了什么孽啊,老奴愿意折寿十年也不要窈窈——”
“一点小伤啦,冯妈妈不许乱说话,也别紧张。”
黛窈若无其事地摸摸鼻子。
面上端得镇定,但到底心下翻江倒海,整个人隐呈一种愁云惨淡的强颜欢笑之状。
“殷氏给你气受了?还是姜二又作妖了?”
靠在屏风上观察她片刻,姜烨收起折扇:“不说是吧,行,小爷这就找她娘俩算账去。”
所谓殷氏,乃现如今的禹北王妃。
三年前先王妃谢媛病逝,姜老夫人体恤殷氏所出的庶长子年纪轻轻埋骨战场,加之姜铖无心续弦,老太太便以长辈的身份做主,将殷氏这个侧妃扶正了。
“姜二”是殷氏所出的女儿,名叫姜宝姗,比黛窈小一岁,人称禹北王府二小姐。
自殷氏被扶正之后,姜二小姐摇身一变成了嫡女,这两年没少造作,但也都是些小事。
“本郡主没去找她们麻烦,就该她俩烧高香了。”
“那倒也是。”
姜烨退回来:“所以又被祖母骂了,还是她老人家又动你什么东西了?说说你最近怎么回事,都在折腾什么,给自己折腾得……嗯?”
没人知道就在方才不久,众人还在外间时,黛窈又一次跟脑子里的“霉运系统”天人交战。
时下大雍盛行道教,佛教也早经西域流入中原,再不济南方还有巫师法师什么的……
但不消系统说,黛窈自己也清楚。
无论西域还是南疆,都距京遥远,一来一回不说半年也得两三个月,届时自己还能四肢健全地活着吗?
【郡主真的没中什么巫蛊邪术啦。】
【您按我说的做,真的有用的,郡主不信的话可以去找傅湘前试试,试试不要钱,试试不会少块肉,您试试就知道我没有骗您……】
话是这样说。
但先不论那所谓“驱霉的法子”有多荒谬且不合逻辑,单就超出认知范畴的本能惊惧,和近日来累积的憋屈怨火。
安阳郡主就根本没法忍。
于是条件反射的,拿起案台上的琉璃花樽就砸在地上,砸了还不忘跟那东西骂骂咧咧:“管你是人是鬼还是什么东西,休想操控本郡主,识相的话速速滚出来!”
“邪物”很愧疚,但并没有听话滚出来。
黛窈则因倒霉,又一次被崩起的碎片划伤了手。
少女十指纤纤,圆润饱满,指尖嫩得能掐出水来。此刻旧伤还没好,一根指节又在汩汩流血。
多少有那么点儿自作自受,“拔刀”却不知该对谁的窝火憋屈。
所谓在“折腾”什么,黛窈也想过说出来。
但自娘亲谢媛去世之后,黛窈凡遇事情,若清楚将困境搬上台面,身边人也无法帮她解决问题。
那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没必要搞得大家都跟着鸡飞狗跳,人心惶惶。
黛窈最终对“霉运系统”闭口不提。
程医师来得很快,小心翼翼包扎伤口,这一包扎才发现郡主除指节划伤之外,手腕也还有红痕、擦伤。
少女肌肤如无垢的雪地,因而看上去格外触目惊心。
其实不止,短短两日下来,拜霉运所赐,黛窈身上多处淤伤——不至死,也不至于完全无法忍受,但又确实无法忽视的程度。
“后日冬狩,要不别去了。”
姜烨抱着手臂,语气颇有些心灾乐祸:“届时弄出什么幺蛾子来,小爷还得照顾你,那还怎么夺魁不是?”
黛窈抄起枕头就砸过去。
不想枕头才刚举起,“砰”地一声闷响——
榻、塌、了。
坐在榻上的黛窈和冯嬷嬷双双倒地,辰欢和白露赶忙冲上去扶人。
随即满殿的人都沉默了。
之后用膳,沐浴,就寝,黛窈均是状况频出,情况隐隐比前两日还要严重。
一次两次可说是意外。
但意外的次数多了,难免不叫身边人也都往怪异处想。
*
次日一大早,一队皇家寺院的高僧和城郊最负盛名的上清观的道士,依照姜烨昨晚连夜派出去的人的邀请吩咐,先后从禹北王府的西偏门进入,悄无声息抵达黛窈的院子。
和黛窈想法一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姜烨也没闹到老太太跟殷氏那边去。
不想高僧道士们“驱邪祈福”不成,反在做法途中不小心点燃了芳华院的几间厢房。
天幕晴空浮云,清光满院,黛窈怀里抱着只乖软的三花猫。
眸中映着熊熊燃烧的大火。
耳边乱糟糟的。
管家尤叔在领着侍卫们提水扑火,手忙脚乱;冯嬷嬷在大声斥责;高僧们也没料到会出这种岔子,怕被迁怒,俱是肝胆俱裂地跪在地上求郡主开恩;
火势不算太大,但浓烟滚滚,最终还是惊动了怡寿堂的姜老太太,接着又是好一番鸡飞狗跳。
黛窈一颗悬着的、垂死挣扎的心,终于死了。
彻彻底底地死了。
无论这年的安阳郡主有多不信邪,又有多顽强不屈,就像人打败不了命运,和脑中邪物一番对抗下来,黛窈打不过它。
送走高僧和道士,已近午后未时。
火被扑灭,安阳郡主财大气粗,自是不在乎这点损失,也没为难任何人。
想起高僧临走时说过的:“郡主这是被邪祟入侵心神,待老衲为郡主祈福诵经七七四十九日......”
道士则不以为然:“建议郡主静心打坐,少言,少动,少思,一切外物自免干扰。”
七七四十九日。
换作寻常,不是不能试试,但如今时机很是不巧。
侍卫再次来报:“郡主,瑞王的车架已候您多时,催您快些。”
一年一度的皇家冬狩,姜烨作为被邀的世家子弟,又在金鳞卫十二所的鸾舆司混了个闲职,需要和天家禁军一样,负责帝王辇舆、仪仗。
因此这日将高僧道士请至芳华院后,老早就离府出发了。
殷氏的人晌午也来问过一番,黛窈不打算和她们同行,让她们母女先去。
冯嬷嬷、辰欢、白露三人则如临大敌:“非去不可吗,要不郡主听世子爷的话,别去了吧?”
“是啊。在家都这样,在外指不定什么状况?郡主若有半分差池,届时王爷回京,奴婢们十个脑袋也不够交代……”
室内炭火燃烧,幽幽释放松木的芬芳。
少女对着铜镜打量自己。
嗓音清凌凌的:“自入秋以来,禹北九州捷报频传,陛下龙颜大悦,曾在宫宴上公开许诺,说今年冬狩的女子娱乐赛,夺魁者可向天家请一愿望,只要合情合理,不超出能力范畴,陛下皆准。”
这事儿辰欢和白露是知道的。
“本郡主有一愿望……”
除当今皇帝之外,无人能帮她实现。
为了这个愿望,黛窈曾在无数个夜里辗转反侧。
两丫鬟对视一眼,黛窈却是不多说了,笑眯眯摸摸两人脑袋:“放心啦,本郡主凡事小心些嘛,应该……问题不大。”
又对门外侍卫道:“告诉沈延歌,本郡主自己有马车,不和他同行。”
侍卫名叫阿捷,乃禹北战场遗孤,少时被姜铖领回京中,后来做了黛窈的近身侍卫。
“瑞王近来多次登门,属下实在拒无可拒,此番再拒?”
“再拒。”
阿捷领命退下了。
冯嬷嬷给少女指节换了新的纱棉,又给她身上多处涂抹了药膏,一行人这才收拾着出发。
事到如今没什么好说的了。
皇权特使素来行踪不定,尤其“傅修罗”这种大多时间活在传闻中的人物。但冬狩这种场合他们只要在京,就一定会伴驾随行。
所以无论出于自身境遇,还是为了那个蓄谋已久的愿望,黛窈此番都非去冬狩走一遭不可。
出发之前,少女提笔写了封信,让冯嬷嬷得空时派人送去栖风楼,转交给薛楠。
这才安心上了马车。
*
京郊雁南山。
作为皇家天然猎场,此山占地极广,早年建有用于避暑游玩的栖歇行宫。
如今时值冬日,四季常青的松柏乔木大都已被雪色覆盖。
大雍高祖皇帝于马背上打的天下,故而雍朝颇崇骑射之风。一年一度的狩猎大赛,无异各路世家子一展身手的大好时机。
除指定被邀的世家勋贵,凡在朝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诸位命妇、世家千金,皆可参与。
由于一路上状况频出,黛窈抵达时时近黄昏,被宫人领着安顿好住宿琐事,天已经擦黑了。
“礼官已经开始唱宴词,马上就要开宴了。母亲特地让我过来接你,兄长也早已入席,你怎地突然不走了?”
说话的少女杏眼柳眉,梳着单螺髻,胸前挂着精致的环佩玉锁,正是姜宝姗。
平日被殷氏要求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姜宝姗常年囿在闺阁里修习琴棋书画,步态礼仪,力求走路时裙摆不乱,满头珠翠不晃。
然而到底年纪小,一双眼睛透着对周遭事物的新奇向往,偏要刻意去压,端出一副殷氏要求她的——宠辱不惊,温婉娴静。
此番难得有机会出席热闹场合,她面上从容,心却早就飞出去了。
偏偏黛窈来晚了不说。
快要抵达时,突然不走了。
停在一簇梅树后头,透过梅枝观望偌大的鎏宵台。
所谓鎏宵台,一片铺着细墁的广场,坐落于广袤雪原之上,每年冬狩天家用来夜宴群臣之地。
席位和往年一样,男女分开坐的。
黛窈此刻在望的,无他——
鎏宵台灯火辉煌,伴随太监总管樊公公的高喏之词。男宾席位忽有一人起身,身形颀长高挑,径直朝上首的帝王阶前走去。
抵达后一撩袍摆,单膝跪地。
“应天承运,圣主谕曰。”
樊公公手持拂尘,立于幡旗飞扬的阶前宣读圣旨:
“皇权特使指挥使,傅湘前。”
“秋日奉朕旨意南下钦差,查案之余,携当地官府、亲率万余水师舰队,一举剿灭南方作乱海寇,平叛有功。”
“朕心甚慰,恰逢冬狩,特此设宴为卿接风洗尘,犒赏黄金万两,外加食邑,晋万户侯,谓之定远。”
“其余同行南下钦差者,一律论功行赏……”
换作早先两年,必然会有王公大臣会忍不住站出来跳脚:
此人年纪尚轻,资历尚浅;
少年得志,未必美事。
陛下爱才乃社稷之福,但让人年纪轻轻身居高位,怕是难以服众,恐惹非议云云。
事实却是王公大臣们年龄虽大,资历虽老,却不曾亲眼见过尸骨堆积成山,城墙被血染红,也不曾十二三岁就于战场上摸爬滚打。
姓傅的上掌金鳞卫,下摄三法司,有过诸多“传奇”经历,又初出茅庐就血洗大雍六部,给满朝文武留下过不小阴影。
如今席间倒是无人微词。
有人带头道了一句:“恭喜傅大人啊。”
“如今该是称呼定远候了,定远候常年在外钦差,此番难得回京一趟,正好赶上冬狩大赛,接下来几日待您一展风采,给诸位开开眼界……”
“古英雄出少年,上一位如此少年得志的,还是曾经的姜小侯爷吧?”
曾经的姜小侯爷。
指的是如今的禹北王姜铖。
不少人猜测,姓傅的如今官职虽为皇权特使,但依陛下对他的青睐程度,将来战场或是他的最终归宿也说不定。
无数道视线瞩目一人。
片刻,只听得简简单单四个字:“臣下谢恩。”
这人身上自来带一种与周遭一切格格不入的穆冷疏离,不卑不亢,不居功自傲,也不自谦推诿什么。
上首的承明帝沈玖年过半百,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着刺金龙袍,坐在由幡帐罩隔的紫檀青龙木蟠龙宝座上。
“傅卿平身。”
顿了顿:“年十九了,可有愿请?”
这是除“加官进爵”之外,还打算额外满足一个愿望,离得近的勋贵国戚们又一阵隐隐骚动,艳羡有之,嫉妒有之,喟叹亦有之。
沈玖的暗示也很明显,年十九了,你不小了。这种暗示并非第一次,私下里也曾有过。
生平何求?
于男儿来说,无非权力、荣华、女人。
阶前之人默了片刻,却是语气淡淡,隐携了三分几不可察的怠倦之意:“有一愿请,但目下场合不适。下来之后单独面圣,臣下再行请奏。”
这夜天幕月色皎皎。
视线掠过灯火、杯盏、人潮,从黛窈的角度望过去,只能远远望见一抹颀长高挑的玄色身影。
那身影披覆大氅,凛凛孤湛。
隔着年岁与时光,是黛窈形容不出来的陌生至极。
姜宝姗不耐烦地在旁催促:“阿姐不是要去给今上请安,顺带给七殿下和贵妃娘娘打个招呼吗?咱们现在就去,完了赶紧回女眷席位吧?”
半晌得不到回应,姜宝姗绞着衣带,偷偷翻了个白眼,“七殿下近来找阿姐多次,阿姐每次都拒他不见,你们是闹别扭了吗?”
“你猜呀。”
视线追随着某道身影,黛窈语带三分玩味:“知道你喜欢沈延歌啦,真那么好奇,何不自己去问?”
姜宝姗面颊一热,登时舌头都不利索了:“你!我、我哪有,七殿下是阿姐的未婚夫,姗姗怎可能会喜欢他?!”
心不在焉地哦了一声,黛窈没再多说什么。
在经过诸如:
本郡主就算是倒霉至死,死了没人收尸,骨灰被人撒遍大江南北,也不要向你这邪物东西屈服。
做人能屈能伸,屈服一下也不是不行。
试试而已……
等一系列自我挣扎后。
黛窈妥协了。
脑中“邪物”给出的法子,私底下去试,一来拉不下脸,二来未免会有被砍掉爪子的风险。毕竟那人不大可能对她抱有任何善意。
但地点选在公开场合,任他如今是令人谈之色变的铁面酷吏,还是闻风丧胆的冷血杀神。
自己待会儿从他身旁经过。
就假装不经意挨碰一下。
这么多人看着,上首还有帝王坐镇,他肯定不敢拿自己怎样。
这么想着,黛窈揣着一颗五味陈杂的心,跃跃欲试又神思恍惚地迈上了鎏宵台。
但这年冬日,斑斓的夜。
黛窈确实是没有料到,与死对头时隔多年的初次交集——
如果可以的话。
黛窈选择失忆。
“后日皇家冬狩,郡主就算不和往年一样跟随天家仪仗队,最迟也得明日午后就出发……”
可郡主最近老出状况。
白露忧心忡忡:“带个医药箱吧,要不请程医师随行,有备无患。”
辰欢合上一口箱子,还没来得及接话,廊下响起一阵脚步声来。芳华院的管事嬷嬷踏入殿内,随行一道的还有一位步伐懒散的少年。
丫鬟们眼睛一亮,齐刷刷道:“世子爷!”
入眼的少年人身形高挑,披一袭银狐大氅,五官秾丽深邃,一双桃花眼与黛窈足有八分相似,看人时眉眼带笑,蕴着几分天然的风情,漂亮得近乎雌雄莫辨。
辰欢脸蛋儿一红。
跟白露一起见礼:“问世子爷安好。”
“安着呢。”随手拉开把圈椅,姜烨吊儿郎当地坐下来,指节一转,展开一柄无论春夏秋冬都会随身携带的金丝折扇来。
“姜黛窈呢,今日又跑哪里折腾去了,叫她出来给小爷汇报汇报。窗边那位漂亮姐姐,就是你,去给本世子倒杯茶来,八分烫的。”
“奴婢这就去!”
被点名的辰欢快乐得像只小老鼠,登时就去忙着置炉煮水。
内间却忽然传来“啪”的一声。
不知什么东西被打翻在地,发出极为清脆的碎裂之声,似还伴随着两声骂骂咧咧?
不确定。
众人纷纷放下手头事情,姜烨也第一时间抢了进去。
待入内殿,越过一道丝绒刺金纹孔鸟屏风。众人只见她们的安阳郡主披头散发,此刻正光着脚丫子将手背在身后,表情活像个美而愤怒的午夜怨鬼。
“什么事情想不开,搁这发脾气呢,说出来让小爷高兴高兴?”上上下下打量自己的双生姐姐,姜烨在狐毛软垫前止步。
冯嬷嬷则直接冲了过去。
“这是又被花樽碎片扎到手了?!”
将黛窈背在身后的那只手扒拉出来,冯嬷嬷登时火急火燎地命人去请医师,“我的小祖宗哟,最近是造了什么孽啊,老奴愿意折寿十年也不要窈窈——”
“一点小伤啦,冯妈妈不许乱说话,也别紧张。”
黛窈若无其事地摸摸鼻子。
面上端得镇定,但到底心下翻江倒海,整个人隐呈一种愁云惨淡的强颜欢笑之状。
“殷氏给你气受了?还是姜二又作妖了?”
靠在屏风上观察她片刻,姜烨收起折扇:“不说是吧,行,小爷这就找她娘俩算账去。”
所谓殷氏,乃现如今的禹北王妃。
三年前先王妃谢媛病逝,姜老夫人体恤殷氏所出的庶长子年纪轻轻埋骨战场,加之姜铖无心续弦,老太太便以长辈的身份做主,将殷氏这个侧妃扶正了。
“姜二”是殷氏所出的女儿,名叫姜宝姗,比黛窈小一岁,人称禹北王府二小姐。
自殷氏被扶正之后,姜二小姐摇身一变成了嫡女,这两年没少造作,但也都是些小事。
“本郡主没去找她们麻烦,就该她俩烧高香了。”
“那倒也是。”
姜烨退回来:“所以又被祖母骂了,还是她老人家又动你什么东西了?说说你最近怎么回事,都在折腾什么,给自己折腾得……嗯?”
没人知道就在方才不久,众人还在外间时,黛窈又一次跟脑子里的“霉运系统”天人交战。
时下大雍盛行道教,佛教也早经西域流入中原,再不济南方还有巫师法师什么的……
但不消系统说,黛窈自己也清楚。
无论西域还是南疆,都距京遥远,一来一回不说半年也得两三个月,届时自己还能四肢健全地活着吗?
【郡主真的没中什么巫蛊邪术啦。】
【您按我说的做,真的有用的,郡主不信的话可以去找傅湘前试试,试试不要钱,试试不会少块肉,您试试就知道我没有骗您……】
话是这样说。
但先不论那所谓“驱霉的法子”有多荒谬且不合逻辑,单就超出认知范畴的本能惊惧,和近日来累积的憋屈怨火。
安阳郡主就根本没法忍。
于是条件反射的,拿起案台上的琉璃花樽就砸在地上,砸了还不忘跟那东西骂骂咧咧:“管你是人是鬼还是什么东西,休想操控本郡主,识相的话速速滚出来!”
“邪物”很愧疚,但并没有听话滚出来。
黛窈则因倒霉,又一次被崩起的碎片划伤了手。
少女十指纤纤,圆润饱满,指尖嫩得能掐出水来。此刻旧伤还没好,一根指节又在汩汩流血。
多少有那么点儿自作自受,“拔刀”却不知该对谁的窝火憋屈。
所谓在“折腾”什么,黛窈也想过说出来。
但自娘亲谢媛去世之后,黛窈凡遇事情,若清楚将困境搬上台面,身边人也无法帮她解决问题。
那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没必要搞得大家都跟着鸡飞狗跳,人心惶惶。
黛窈最终对“霉运系统”闭口不提。
程医师来得很快,小心翼翼包扎伤口,这一包扎才发现郡主除指节划伤之外,手腕也还有红痕、擦伤。
少女肌肤如无垢的雪地,因而看上去格外触目惊心。
其实不止,短短两日下来,拜霉运所赐,黛窈身上多处淤伤——不至死,也不至于完全无法忍受,但又确实无法忽视的程度。
“后日冬狩,要不别去了。”
姜烨抱着手臂,语气颇有些心灾乐祸:“届时弄出什么幺蛾子来,小爷还得照顾你,那还怎么夺魁不是?”
黛窈抄起枕头就砸过去。
不想枕头才刚举起,“砰”地一声闷响——
榻、塌、了。
坐在榻上的黛窈和冯嬷嬷双双倒地,辰欢和白露赶忙冲上去扶人。
随即满殿的人都沉默了。
之后用膳,沐浴,就寝,黛窈均是状况频出,情况隐隐比前两日还要严重。
一次两次可说是意外。
但意外的次数多了,难免不叫身边人也都往怪异处想。
*
次日一大早,一队皇家寺院的高僧和城郊最负盛名的上清观的道士,依照姜烨昨晚连夜派出去的人的邀请吩咐,先后从禹北王府的西偏门进入,悄无声息抵达黛窈的院子。
和黛窈想法一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姜烨也没闹到老太太跟殷氏那边去。
不想高僧道士们“驱邪祈福”不成,反在做法途中不小心点燃了芳华院的几间厢房。
天幕晴空浮云,清光满院,黛窈怀里抱着只乖软的三花猫。
眸中映着熊熊燃烧的大火。
耳边乱糟糟的。
管家尤叔在领着侍卫们提水扑火,手忙脚乱;冯嬷嬷在大声斥责;高僧们也没料到会出这种岔子,怕被迁怒,俱是肝胆俱裂地跪在地上求郡主开恩;
火势不算太大,但浓烟滚滚,最终还是惊动了怡寿堂的姜老太太,接着又是好一番鸡飞狗跳。
黛窈一颗悬着的、垂死挣扎的心,终于死了。
彻彻底底地死了。
无论这年的安阳郡主有多不信邪,又有多顽强不屈,就像人打败不了命运,和脑中邪物一番对抗下来,黛窈打不过它。
送走高僧和道士,已近午后未时。
火被扑灭,安阳郡主财大气粗,自是不在乎这点损失,也没为难任何人。
想起高僧临走时说过的:“郡主这是被邪祟入侵心神,待老衲为郡主祈福诵经七七四十九日......”
道士则不以为然:“建议郡主静心打坐,少言,少动,少思,一切外物自免干扰。”
七七四十九日。
换作寻常,不是不能试试,但如今时机很是不巧。
侍卫再次来报:“郡主,瑞王的车架已候您多时,催您快些。”
一年一度的皇家冬狩,姜烨作为被邀的世家子弟,又在金鳞卫十二所的鸾舆司混了个闲职,需要和天家禁军一样,负责帝王辇舆、仪仗。
因此这日将高僧道士请至芳华院后,老早就离府出发了。
殷氏的人晌午也来问过一番,黛窈不打算和她们同行,让她们母女先去。
冯嬷嬷、辰欢、白露三人则如临大敌:“非去不可吗,要不郡主听世子爷的话,别去了吧?”
“是啊。在家都这样,在外指不定什么状况?郡主若有半分差池,届时王爷回京,奴婢们十个脑袋也不够交代……”
室内炭火燃烧,幽幽释放松木的芬芳。
少女对着铜镜打量自己。
嗓音清凌凌的:“自入秋以来,禹北九州捷报频传,陛下龙颜大悦,曾在宫宴上公开许诺,说今年冬狩的女子娱乐赛,夺魁者可向天家请一愿望,只要合情合理,不超出能力范畴,陛下皆准。”
这事儿辰欢和白露是知道的。
“本郡主有一愿望……”
除当今皇帝之外,无人能帮她实现。
为了这个愿望,黛窈曾在无数个夜里辗转反侧。
两丫鬟对视一眼,黛窈却是不多说了,笑眯眯摸摸两人脑袋:“放心啦,本郡主凡事小心些嘛,应该……问题不大。”
又对门外侍卫道:“告诉沈延歌,本郡主自己有马车,不和他同行。”
侍卫名叫阿捷,乃禹北战场遗孤,少时被姜铖领回京中,后来做了黛窈的近身侍卫。
“瑞王近来多次登门,属下实在拒无可拒,此番再拒?”
“再拒。”
阿捷领命退下了。
冯嬷嬷给少女指节换了新的纱棉,又给她身上多处涂抹了药膏,一行人这才收拾着出发。
事到如今没什么好说的了。
皇权特使素来行踪不定,尤其“傅修罗”这种大多时间活在传闻中的人物。但冬狩这种场合他们只要在京,就一定会伴驾随行。
所以无论出于自身境遇,还是为了那个蓄谋已久的愿望,黛窈此番都非去冬狩走一遭不可。
出发之前,少女提笔写了封信,让冯嬷嬷得空时派人送去栖风楼,转交给薛楠。
这才安心上了马车。
*
京郊雁南山。
作为皇家天然猎场,此山占地极广,早年建有用于避暑游玩的栖歇行宫。
如今时值冬日,四季常青的松柏乔木大都已被雪色覆盖。
大雍高祖皇帝于马背上打的天下,故而雍朝颇崇骑射之风。一年一度的狩猎大赛,无异各路世家子一展身手的大好时机。
除指定被邀的世家勋贵,凡在朝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诸位命妇、世家千金,皆可参与。
由于一路上状况频出,黛窈抵达时时近黄昏,被宫人领着安顿好住宿琐事,天已经擦黑了。
“礼官已经开始唱宴词,马上就要开宴了。母亲特地让我过来接你,兄长也早已入席,你怎地突然不走了?”
说话的少女杏眼柳眉,梳着单螺髻,胸前挂着精致的环佩玉锁,正是姜宝姗。
平日被殷氏要求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姜宝姗常年囿在闺阁里修习琴棋书画,步态礼仪,力求走路时裙摆不乱,满头珠翠不晃。
然而到底年纪小,一双眼睛透着对周遭事物的新奇向往,偏要刻意去压,端出一副殷氏要求她的——宠辱不惊,温婉娴静。
此番难得有机会出席热闹场合,她面上从容,心却早就飞出去了。
偏偏黛窈来晚了不说。
快要抵达时,突然不走了。
停在一簇梅树后头,透过梅枝观望偌大的鎏宵台。
所谓鎏宵台,一片铺着细墁的广场,坐落于广袤雪原之上,每年冬狩天家用来夜宴群臣之地。
席位和往年一样,男女分开坐的。
黛窈此刻在望的,无他——
鎏宵台灯火辉煌,伴随太监总管樊公公的高喏之词。男宾席位忽有一人起身,身形颀长高挑,径直朝上首的帝王阶前走去。
抵达后一撩袍摆,单膝跪地。
“应天承运,圣主谕曰。”
樊公公手持拂尘,立于幡旗飞扬的阶前宣读圣旨:
“皇权特使指挥使,傅湘前。”
“秋日奉朕旨意南下钦差,查案之余,携当地官府、亲率万余水师舰队,一举剿灭南方作乱海寇,平叛有功。”
“朕心甚慰,恰逢冬狩,特此设宴为卿接风洗尘,犒赏黄金万两,外加食邑,晋万户侯,谓之定远。”
“其余同行南下钦差者,一律论功行赏……”
换作早先两年,必然会有王公大臣会忍不住站出来跳脚:
此人年纪尚轻,资历尚浅;
少年得志,未必美事。
陛下爱才乃社稷之福,但让人年纪轻轻身居高位,怕是难以服众,恐惹非议云云。
事实却是王公大臣们年龄虽大,资历虽老,却不曾亲眼见过尸骨堆积成山,城墙被血染红,也不曾十二三岁就于战场上摸爬滚打。
姓傅的上掌金鳞卫,下摄三法司,有过诸多“传奇”经历,又初出茅庐就血洗大雍六部,给满朝文武留下过不小阴影。
如今席间倒是无人微词。
有人带头道了一句:“恭喜傅大人啊。”
“如今该是称呼定远候了,定远候常年在外钦差,此番难得回京一趟,正好赶上冬狩大赛,接下来几日待您一展风采,给诸位开开眼界……”
“古英雄出少年,上一位如此少年得志的,还是曾经的姜小侯爷吧?”
曾经的姜小侯爷。
指的是如今的禹北王姜铖。
不少人猜测,姓傅的如今官职虽为皇权特使,但依陛下对他的青睐程度,将来战场或是他的最终归宿也说不定。
无数道视线瞩目一人。
片刻,只听得简简单单四个字:“臣下谢恩。”
这人身上自来带一种与周遭一切格格不入的穆冷疏离,不卑不亢,不居功自傲,也不自谦推诿什么。
上首的承明帝沈玖年过半百,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着刺金龙袍,坐在由幡帐罩隔的紫檀青龙木蟠龙宝座上。
“傅卿平身。”
顿了顿:“年十九了,可有愿请?”
这是除“加官进爵”之外,还打算额外满足一个愿望,离得近的勋贵国戚们又一阵隐隐骚动,艳羡有之,嫉妒有之,喟叹亦有之。
沈玖的暗示也很明显,年十九了,你不小了。这种暗示并非第一次,私下里也曾有过。
生平何求?
于男儿来说,无非权力、荣华、女人。
阶前之人默了片刻,却是语气淡淡,隐携了三分几不可察的怠倦之意:“有一愿请,但目下场合不适。下来之后单独面圣,臣下再行请奏。”
这夜天幕月色皎皎。
视线掠过灯火、杯盏、人潮,从黛窈的角度望过去,只能远远望见一抹颀长高挑的玄色身影。
那身影披覆大氅,凛凛孤湛。
隔着年岁与时光,是黛窈形容不出来的陌生至极。
姜宝姗不耐烦地在旁催促:“阿姐不是要去给今上请安,顺带给七殿下和贵妃娘娘打个招呼吗?咱们现在就去,完了赶紧回女眷席位吧?”
半晌得不到回应,姜宝姗绞着衣带,偷偷翻了个白眼,“七殿下近来找阿姐多次,阿姐每次都拒他不见,你们是闹别扭了吗?”
“你猜呀。”
视线追随着某道身影,黛窈语带三分玩味:“知道你喜欢沈延歌啦,真那么好奇,何不自己去问?”
姜宝姗面颊一热,登时舌头都不利索了:“你!我、我哪有,七殿下是阿姐的未婚夫,姗姗怎可能会喜欢他?!”
心不在焉地哦了一声,黛窈没再多说什么。
在经过诸如:
本郡主就算是倒霉至死,死了没人收尸,骨灰被人撒遍大江南北,也不要向你这邪物东西屈服。
做人能屈能伸,屈服一下也不是不行。
试试而已……
等一系列自我挣扎后。
黛窈妥协了。
脑中“邪物”给出的法子,私底下去试,一来拉不下脸,二来未免会有被砍掉爪子的风险。毕竟那人不大可能对她抱有任何善意。
但地点选在公开场合,任他如今是令人谈之色变的铁面酷吏,还是闻风丧胆的冷血杀神。
自己待会儿从他身旁经过。
就假装不经意挨碰一下。
这么多人看着,上首还有帝王坐镇,他肯定不敢拿自己怎样。
这么想着,黛窈揣着一颗五味陈杂的心,跃跃欲试又神思恍惚地迈上了鎏宵台。
但这年冬日,斑斓的夜。
黛窈确实是没有料到,与死对头时隔多年的初次交集——
如果可以的话。
黛窈选择失忆。